1、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 規范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職工的生命安全,維持正常的安全生產秩序。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職業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陜西省安全生產條例、陜西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規定的要求,結合企業實際,制定本預案。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下列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應對工作: 圣美印刷廠生產
2、經營過程中,存在的意外事件主要有:火災、中毒、機械傷害、觸電傷害、高處墜落、車輛傷害等。 險情的級別劃分 為了便于應急行動的協調指揮和應急行動的有效實施,根據本廠實際把應急險情的應急行動按以下分級,本緊急情況劃分為為一、二、三等級。緊急情況等級應變定義:第三級:局限于本廠內的小型緊急情況,僅限于本廠內某一小區域,如:小的火災等,此時以公司內部應變為主,基本可由公司各部門本身的應變能力予以消除。第二級:屬公司內的較大緊急情況。局限于本廠區域內,如:較大火災等,以本廠內應變為主,由自身應變能力予以消除,但不需消防部門支援。第一級:屬本廠內的大型緊急情況。如:觸電傷害、食物中毒、大型火災爆炸等,以本
3、廠自身能力不能處理,須借助消防、醫療部門支援。三級、二級險情的應急行動上報本廠應急指揮部負責指揮實施,一級險情的應急行動由本廠應急指揮部向外界力量(消防部門)申請援助,由消防、醫療等政府部門協助應急行動的實施。1.4預案體系本單位應急預案體系為綜合預案,包括火災、機械傷害、食物中毒、觸電傷害、高處墜落等。1.5工作原則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本廠領導的統一領導下,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責任的職責,建立本單位安全生
4、產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依靠科學,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事故災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質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2危險性分析2.1企業基本情況圣美印刷廠位于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孫村村委會南300米,主營印制其他印刷品,裝訂,包裝裝潢印刷品。2.2危險性分析(1)化學品品種較多,火險隱患大。 圣美印刷廠屬于消防重點防范單位,主要原材料:紙張、印刷油墨、清洗劑、印刷膠片等都是易燃物品。(2)擁有較多的電氣線路、配電房、空調等設施。 圣美印刷廠電氣設施較多,雖然設備自身都具有較安全保障系統,有著嚴密、
5、完善的安全檢查保障制度和嚴格的安全操作規程。但是設備一旦發生故障,容易導致火災、觸電等事故,就有可能存在危害員工人身安全的情況發生。 在對設備維修時,如操作不當,會導致等事故,危及員工生命。3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3.1應急組織機構圖通訊聯絡組處置行動組疏散引導組防護救護 組后勤保障 組應急指揮組3.2應急指揮組我廠法定代表人王照衛為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本轄區的應急指揮員,是應急指揮組的成員。應急指揮組職責:全面負責組織、指揮、協調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的具體實施,確保滅火、應急疏散行動能夠按照預案順利進行。具體為: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6、;3、向上級主管組長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應急指揮員的職責為:協助組長的工作,并視安全生產事故的災害狀況提出處置建議或對策。3.3通訊聯絡組組長:由業務主管楊崇王擔任。人員組成:由本廠各部門班組長組成。通訊聯絡組工作地點:設在辦公室。職責:負責緊急聯絡相關人員、對外報警等內外聯絡,保持通訊聯絡暢通;保證各種指令、信息能夠迅速及時、準確地傳達。具體為:1、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時,通訊聯絡組應立即聯絡應急指揮部及各職能組人員,人員到位后及時報告應急指揮部。2、確保通訊線路暢通,若通訊線路遭受破壞時,及時采取臨時措施,確保通訊聯絡暢通
7、。3、保證各種指令、信息能夠迅速及時、準確地傳達。3.4、處置行動組組長:由膠印車間組長葉曉陽擔任。副組長:由輪轉印刷機副機長姜旭擔任。人員組成:由義務消防隊人員組成。職責:負責按照預案或現場指揮員的指令及時撲救初起火源或控制突發事件,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配合專業消防人員進行滅火搶險。具體為:1、按照預案或現場指揮員的指令及時撲救初起火源或控制突發事件,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參加滅火的人員必須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不得擅作主張,自由行動。沒有采取滅火保護措施的人員不得參加滅火;2、火場上加強火情偵查,查清燃燒物質性質、范圍及火災類型;了解火勢情況,查清是否有人受大火
8、圍困,及時搶救傷員;3、負責受理火警,對接警出動情況,受災單位、燃燒物質、火災大小作火災記錄,并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4、根據滅火需要,通知有關消防泵房向消防管網加壓;5、處置行動結束后及時補充器材,恢復戰備狀態,總結經驗教訓;6、參加火災和各種突發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3.5、疏散引導組組長:由王瑞懂擔任。副組長:由各部門負責人擔任。人員組成:由部門班組長及有關骨干組成。職責:在應急指揮部和現場指揮的指揮下,堅守崗位,依據預案措施及疏散路線,有秩序地疏散本樓層人員,疏散完畢后有秩序地撤離。具體為:1、根據指揮部的指令,依據預案措施及疏散路線,應立即指揮本樓層客戶及員工有秩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帶;2
9、、疏散路線的選擇應遵循就近、避開危險點、避開與其他人群沖突等原則,疏散組成員必須冷靜地引導人流從距離安全出口最近的線路逃離現場,并扶助身體較弱、懷孕的人員,同時在樓梯、轉角等易滑和易摔倒的地方進行引導和扶持;3、疏散過程中,應大聲招呼周圍的顧客及沿途的顧客一起疏散;4、在疏散過程中,要維持本廠內治安秩序,防止轟搶等人為破壞,保障疏散線路暢通。3.6、防護救護組組長:由模切機機長袁波擔任。人員組成:由各部門義務消防員組成,疏散引導組的成員在完成疏散引導任務后自動轉變為防護救護組成員。職責:負責配合專職消防人員及醫護人員救護,負責本廠警戒,維護現場秩序,看守搶救出來的物質,保障滅火工作的順利進行。
10、具體為:1、配合消防人員及醫護人員救護、搶救傷員,并組織車輛及時送往醫院救治;2、根據指揮部指令,從廠內中搶救撤出各種物質及搶救撤出物質的安全保衛工作;3、組織對事故現場的保衛工作,設置警戒線,維持公司秩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未處理完畢之前,堅決制止已經疏散的人員重返事故現場;4、事故現場治安巡邏,保護事故現場,制止各類破壞騷擾活動,控制嫌疑人員;如果事故導致了人員傷亡,事故發生時應及時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輕傷采用醫護人員現場救治包扎的方法,重傷及中毒人員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救治。對傷亡人員的救護要求為:1、搶救工作要分秒必爭,及時、果斷、正確,不得耽誤、拖延;2、救護人員必須在確保自身
11、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救護;3、迅速將傷員抬離現場,搬運方法要正確。4、搬運傷員時需遵守下列規定:(1)、根據傷員的傷情,選擇合適的搬運方法和工具,注意保護受傷部位;(2)、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傷員,禁止背運,應使用擔架或雙人抬送;(3)、搬運時動作要輕,不可強拉,運送要迅速及時,爭取時間;5、對嚴重出血的傷員,應采取臨時止血包扎措施;6、搶救觸電人員必須在脫離電源后進行。7、發生燒傷時,不得擅自脫去傷者的衣服,也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淡鹽水。3.7、后勤保障組組長:由廚師長王志勇擔任。人員組成:由印刷車間人員組成。職責:負責保障滅火用水供應和其它物質設施供應;
12、負責滅火后的水、電、現場搶修、恢復等工作。具體為:1、做好水、電供應工作,保證消防用水和應急照明等裝置的電力供應;2、負責組織成立現場搶修隊伍,配備好搶修車輛和工具,做好搶修準備;3、根據應急指揮部指令,在疏散及搶救時拆卸所有障礙物;4、根據應急指揮部指令,對事故區域電源的截斷;5、根據應急指揮部指令,對危險部位及關鍵設施進行搶險;6、及時組織應急救援物資的搜集和輸送,保障救援物資的供應;上述應急機構及人員名單由廠辦每年進行一次核對,若職位上的人員發生變動,則自動由接替該職位的人員擔任。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情況監控本廠裝有可視監控系統,全天24小時有效的監控本廠內的安全生產狀況,監控室實行
13、每日三班24小時值守。報社保安人員定時進行巡查,重點對配電房、監控室、空調機組等重點場所進行檢查。4.2預警行動本廠應急指揮組對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隱患確認后,應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通知有關部門采取相應的行動預防事故發生。4.3信息報告與溝通監控室值班人員接到確認報告后,立即按照預案規定的事故級別用電話和對講機通知相關人員。若事故未達到預案規定的事故級別,應回復報警單位,并記錄在案。發生火災事故和人身傷亡的事故后,應急總指揮應在1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和轄區的安全監督管理局報告,報告的內容為:公司概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現場情況、事故簡要經過、已經或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
14、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等。三級以下安全生產事故信息由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在應急結束后當天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二級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信息由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在應急結束1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口頭匯報,24小時內進行書面匯報。5應急響應5.1、響應分級安全生產事故依輕重程度共分為三級,分別分為三級、二級和一級:三級安全生產事故:局限于廠內的小型緊急情況,僅限于廠內某一小區域,如:小的火災、輕微工傷事故等,此時以廠內車間應變為主,基本可由工廠車間本身的應變能力予以消除。二級安全生產事故:屬廠內的較大緊急情況。局限于廠區周界內,如:較大火災、化學品泄漏、重傷死亡事故等,以廠內應變為主,由全廠應變能力予以消除
15、,但不需消防部門支援。一級安全生產事故:屬廠內的大型緊急情況。如:臺風、地震、對周邊社會有重大影響的事故等,以廠內應變為主,由工廠擴大應變范圍,但須借助消防部門支援。一級、二級險情的應急行動上報廠應急指揮部負責指揮實施,三級險情的應急行動由廠應急指揮部向外界力量(消防部門)申請援助,由消防部門協助應急行動的實施。5.2基本應急程序各級應急狀態的起始分別有各級應急指揮機構第一責任人做出決定,當第一責任人不在時由第二責任人做出決定。 宣布進入三級應急狀態后,現場安全管理人員應立即指揮本車間的救援人員均應進入應急工作狀態,開始應急搶險救助行動。同時向廠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聽從應急指揮部命令,廠應急指
16、揮部根據現場情況,決定是否啟動下一級預案。(2)宣布進入二級應急狀態后,廠應急指揮部成員均應進入應急工作狀態,各救援小組組長應迅速到達現場,聽從應急指揮部命令,開始應急搶險救助行動并啟動應急措施和應急保障系統,各小組展開自己的工作。廠應急指揮部根據現場情況,決定是否啟動下一級預案。 (3)宣布進入一級應急狀態后,廠應急指揮中心成員要立即進入應急工作狀態,各救援小組組長要迅速到達事故現場,開始應急搶險救助行動并啟動應急措施和應急保障系統,同時請求外界(消防部門)支持。 第一級應變第二級應變第三級應變指揮中心1、 總指揮2、 副廠長、安全主任3、 部門主管事故發現人員現場安全主管班/值班長119消
17、防指揮中心120急救中心相關單位1.滅火組(各部聯合)2.搶險、搶修組(各部聯合)3醫療救護組(醫務科)4.后勤保障組(行政)各部應變(部門主管)現場處理1.通訊組(保衛科)2.警戒組(保衛科) (4)全廠各部門要一切行動聽指揮,統一行動,密切配合,保證應急行動的順利實施。5.3 各種應急事件的處置5.3.1滅火應急處置 突發火災事件后,立即啟動二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將客人疏散至安全區域,監控室立即報告廠長、副廠長和安檢辦。1)公司發生火災,公司保安部為第一響應小組,首知火警人員應迅速通知公司保安部人員趕至現場。公司總經理應立即啟動公司滅火預案,在公安消防隊還未到來之前迅速組織自
18、有力量對初期火災實施有效撲救和人員疏散。 2)組織火情偵察、掌握火勢發展情況,確定火場的主要方向,及時召集力量;向各組明確布置任務,檢查執行情況;滅火救援組接到火警、火災撲救的命令,帶上滅火器材和救生、破門工具(多層還應根據著火地點消防設施配備情況,選擇帶上消防水帶和室外消火栓專用扳手等滅火器材和救援器材),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按照現場指揮人員的統一安排,從疏散樓梯快速上到著火層和相鄰的上下層,迅速展開水帶,接上水槍和消火栓,先打開消火栓,再打破消火栓按鈕,啟動水泵,開始滅火和控制火勢蔓延; 3)若有人被困火中,首先以救人為第一目的; 4)在不明火勢大小的情況下,采取謹慎的態度和安全的操作方法;
19、 5)若有爆炸危險源,應及時清理,消除危險源。6)公安消防隊到達現場時,及時向公安消防隊報告火情,并將指揮權及時移交給公安消防隊領導,服從統一指揮,按照統一部署帶領員工執行。 7)打開消防中心的消防廣播,供指揮人員按疏散順序指揮大樓內的人員從消防通道疏散。 8)警戒組第一時間清除進入大廈消防通道的路樁阻擋,保持消防通道的暢通,引導消防車行進; 9)阻止圍觀的群眾靠近著火的建筑物周圍,防止滅火和救人時須打爛的玻璃從高空掉落下來,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10)設備組負責供電設備安全的維修工第一時間切斷著火樓層的電源,必要時切斷整個大樓的非消防電,并確保消防應急用電;負責煤氣設備安全的維修工必須在第一時
20、間切斷相應的煤氣總閥;負責水泵運行的維修工到水泵房觀察消防水泵的運行狀況,必要時,強啟消防泵;在消防中心應留一名維修工,隨時根據消防中心監視信號,應急處理不能運行的消防設備,通知關閉相應樓層總電源,并保障消防設備正常工作。11)疏散和救護組按消防中心的消防廣播指揮的疏散順序,負責現場群眾從樓梯疏散,疏導、護送客人和員工有秩序地疏散至安全區;逐間客房檢查,核實疏散人員是否安全撤離火災現場;對受傷的人員進行簡單的包扎和處理,對重傷者,聯系救護車并護送到醫院進行搶救。12)公司保安部人員充當義務消防隊在撲救火災時,一定要針對不同類型的火災分別采取不同的滅火器,通常情況下均采用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可撲
21、救A、B、C類及電氣火災;尤其注意電氣火災不能用水撲救; 13)報119火警時一定要清楚準確地報出:起火地點,地區、道路(街)、門牌號碼、起火部位、火勢大小、報警人姓名、報警的電話號碼等,并在路口迎候和引導消防車進入火場; 14)義務消防隊深入著火樓層實施撲救救援任務時,一定不要單兵作戰,要彼此相互照應,隨時保持聯系,一旦火勢嚴重蔓延要及時脫離危險區域; 15)在樓層疏散引導人群全部撤離后,最后撤離的人一定要記住關閉防火門,防止火災擴散蔓延; 16)請記住我們的身份是義務消防員,我們的第一任務是疏散救人,然后才是撲救初期火災,協助專業消防隊員,千萬不可一時逞強,要首先保護好自己,佩戴必要的防護
22、器具,掌握必要的火災自救逃生和急救知識。 17)撲滅火災后,警戒組應保護火災現場;大堂副理應安排清潔人員清理地面水漬,走廊地毯;18)公司安全主任應查明或協助查明火災原因,核實或清查火災損失情況,向公司安委會提交火災報告; 19)恢復供電前,設備組負責電氣設備安全的維修工應確保損壞線路已恢復正常。 5.3.2工傷事故應急響應發生工傷事故后,立即啟動三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監控室立即報告安檢辦。工傷事故,是指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的事故,具體應急方案及流程規定如下:工傷事故發生前加強平常安全生產教育: 知會各員工,如不幸發生工傷應馬上停止手中工作,通知所在班組長或部門負
23、責人。工傷事故發生時1) 當工傷事故發生時,如屬人身傷害,工傷者應馬上通知所在車間,由當班人員視其情況,迅速帶其去車間醫藥箱處,視具體情況用正紅花油、創可貼、止痛、紗布等藥品,作簡單包扎。當情況較為嚴重無法自行處理時,由當班人員通知部門負責人,由部門通知單位負責安排車輛和費用,迅速帶去社康站或醫院診治。2) 當發生急性中毒事故時,應馬上通知所在車間,且馬上解開系在工傷者身上的扣帶,并解開上衣,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同時馬上通知部門主管,由部門主管通知單位負責安排車輛和費用,迅速帶去醫院診治。 事故發生后1) 由工傷者所在部門填寫工傷調查報告處理書,交有關管理人員審核發生事故原因,根據工傷者受傷程度
24、,按工傷保險條例給予工傷處理或按單位有關規定執行。如果屬于重大工傷事故,應于工傷發生后24小時之內上報街道安監辦。2) 針對事故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各部門各班組應用早會時間,對員工進行宣講,告之員工正確的安全生產操作方法 (尤其是各種機器設備和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上崗前培訓)和需重點注意的工序,減少人為工傷事故的發生,爭取杜絕機器設備因素引起的工傷事故。生產部門針對事故原因,組織有關人員對工傷事故的原因進行審查并采取相應的糾正防范措施,如加強對員工的宣傳教育、改善作業方法、對設備工藝進行改良等,盡量避免此類不良現象再次發生。5.3.3高處墜落和觸電傷害應急處置發生高處墜落和觸電傷害事故后,立即啟
25、動三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監控室立即報告安檢辦。當發生人員高處墜落、觸電傷害險情時,目擊者或傷者如有能力救護,立即進行救護,若情況緊急,立即撥打120急救,同時應發出報警信息,通知應急通訊中心和總經理。 立刻派醫療救護組趕赴現場。 檢查傷員受傷情況并采取必要救護,同時決定采取何種應急救援措施,如包扎、止血、輸氧等。 通訊組與協作醫院聯系,通報傷員人數、傷情、事故地點、時間,讓醫院做好急救準備。同時,調配車輛送傷員去醫院。 疏散救護組護送傷員去醫院過程中,時刻與應急通訊中心保持聯絡,隨時匯報傷情,確保傷員受到及時治療。 由總指揮部和醫療救護組對救護過程做出評價和改進意見,對應急預案提出改進措施
26、。5.3.4食品中毒事故的應急處理突發食品中毒事件后,立即啟動二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將客人疏散至安全區域,監控室立即報告廠長、副廠長和安檢辦 食物中毒,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癥為主。發現客人同時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報告安全主任。安全主任在接到員工可能食物中毒的報告后,應立即通知救護組人員前往診斷。 初步確定為食物中毒后,通知總經理。救護組人員應立即對食物中毒客人緊急救護,并將中毒客人送醫院搶救治療。行政部要對員工所用的所有食品取樣封存備檢,以確定中毒原因,并通知衛生防疫部門。 行政部要對可疑食品及有關餐具進行控制,以備查證和防止其他人中毒。由行政部負責、保安部協助,
27、對中毒事件進行調查,查明中毒原因、人數、身份等。衛生防疫部門到達后,要協助進行調查。前廳部和銷售部要通知中毒客人的有關單位和家屬,并向他們說明情況,協助做好善后工作。如內部員工中毒,人事部門負責做好善后工作。由于公司提供的食品造成客人的食物中毒,所以公司應承擔向受害人賠償責任。5.4 應急結束:根據發生事故應急行動級別和影響范圍,在保證現場安全的前提下盡快結束應急行動恢復生產以減少因事故而造成的經濟損失。事故應急行動的結束以及時救助傷員和消除現場危險因素為標準。5.4.3宣布終止應急行動,恢復正常秩序的負責人應為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負責人。各級應急狀態的終止分別有各級應急指揮機構第一責任人做出決
28、定,當第一責任人不在時由第二責任人做出決定。一級應急狀態由應急機構總指揮宣布,二、三級應急狀態由廠應急機構總指揮宣布,并報告應急救援總指揮部。5.4.4解除現場警戒,取消現場安全區域并及時通知受影響的人員并及時恢復生產等正常秩序。事故調查報告、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1)輕微傷事故,由安檢辦負責人或其指定人員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以及工會參加事故調查,并提出事故處理和防范措施的建議。(2)重傷事故,由區安全監督局組織有關人員以及工會成員的事故調查組,查明事故原因、過程和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確定事故責任者,提出事故處理和防范措施的建議,寫出事故調查報告。(3)死亡事故,由深圳市安全監
29、督局、公安檢察部門、市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4)重大死亡事故,由廣東省安全監督局會同省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組成調查組。(5)特大死亡事故,由國家安全監督局會同政府及有關部門組成調查組。5.4.6廠安全管理辦公室要編制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把救援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進行總結,向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匯報。并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在以后的工作中改進。6 信息發布事故信息應由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及時準確向新聞媒體通報事故信息。7 后期處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在事故處理完畢后,及時安排設備搶修,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人及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快速辦理受傷害人員的醫療救治的相關事宜,保證社會穩定,盡快
30、恢復正常秩序,將損失降到最小。如事故對周邊環境和居民有影響,應對事故的影響后果進行監測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周邊環境的保護和居民的人身安全。同時,根據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修訂、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在以后的工作中改進。8保障措施8.1通信與信息保障 應急預案中必須確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訊系統,以保證應急救援系統的各個機構之間有效地聯系。建立有效的通訊體系,確保以下有關人員的通訊聯絡暢通:1)應急人員之間;2)事故指揮者與應急人員之間;3)應急救援系統各機構之間;4)應急指揮機構與外部應急組織之間;5)應急指揮機構與傷員家庭之間;6)應急指揮機構與上級行政主管部門之間;
31、7)應急指揮機構與新聞媒體之間;8)應急指揮機構與認為必要的有關人員和部門之間。 廠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事故消息報告系統,保障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廠內各部門的通訊以及與外界相關部門的聯絡;各單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事故報告體系,發生重大事故要以最快的第一時間報告生產調度室及安全主管領導。8.2應急隊伍保障成立各個救援小組,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指揮。滅火組由保安、義務消防隊負責。醫療救護組由廠醫、急救員負責。后勤保障組由倉庫管理員負責。通訊組由監控值班保安負責。搶險、搶修組由維修部及車間技術骨干組成。警戒組由義務消防隊牽頭,各相關車間、科室配合。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廠根據實際情況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
32、裝備,如:氧氣呼吸器、防爆電筒、消防器材、檢測儀器、解毒藥品、急救包扎藥品等,各種救護器材指定專人定期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以備急用。8.4經費保障每年有一定的安全投入經費,由廠安全辦作計劃審批,應急救援所需經費為其中一項。8.5技術儲備與保障 廠事故應急救援專家顧問組,為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同時要不斷研究生產工藝特點,消除各類事故隱患。9宣傳、培訓和演習9.1應急辦公室制定計劃,每兩年進行一次綜合性應急計劃培訓并作好應急培訓記錄。9.2參加培訓的人員為各級應急指揮機構成員和應急保障系統、應急信息系統的有關人員。9.3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應急管理程序的有關規定以及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險
33、情發生后的應急基礎知識、運行組織方式和搶險救助措施。9.4各單位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事故應急救援培訓計劃,每年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培訓并作好應急培訓記錄,參加培訓的人員和培訓的主要內容參照本條款9.4.2和9.4.3中的有關規定執行。9.4.5應急演習(1)安全管理辦公室制定應急演習計劃:(2)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習,廠應急指揮機構和全部應急搶險小組參加演習,必要時還應聯絡周邊社會居民及各有關單位和應急保障系統參加演習。10獎懲10.1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單位和個人,應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防止或搶救事故災難有功,使企業財產和
34、職工生命免受損失或者減少損失的。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有其他特殊貢獻的。10.2責任追究 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按照規定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不按照規定報告、通報事故災難真實情況的;拒不執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應急響應時臨陣逃脫的;盜竊、挪用、貪污應急工作資金或者物資的;阻礙應急工作人員依法執行任務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有其他危害應急工作行為的。11 附則11.1術
35、語和定義 。11.2.應急預案備案工廠制定的應急預案應到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11.3.維護和更新本預案是廠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工作并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文件,在實施過程中隨著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各級職責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以及實施過程中發現存在問題或出現新的情況,應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11.4.制定與解釋應急救援預案由廠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小組編制,廠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小組負責對內容解釋。11.4.制定與解釋應急救援預案從編制完畢后,由廠長簽發實施。5.4.5、火警突發火警事件后,監控室應立即報告副總經理和保安部經理,啟動三級安全生產事
36、故應急預案,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應下達對需要疏散的樓層人員進行疏散。滅火處置組到達著火現場,根據預案或現場指揮員的指令迅速檢查是否切斷現場電源;利用滅火器材迅速撲救,必要時應立即根據現場情況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防止火勢成災。若火警轉變為火災,則立即啟動二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5.4.6、火災突發火災事件后,立即啟動二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將客人疏散至安全區域,監控室立即報告總經理、副總經理和保安部經理。應急指揮部必須選派一名副總指揮到達現場進行調度,協調各職能組的工作。滅火處置組到達著火現場,根據預案或現場指揮員的指令迅速檢查是否切斷現場電源;利用滅火器材迅速撲救,如火勢較大,暫時不
37、能撲滅,應立即根據現場情況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防止火勢進一步蔓延,并積極配合公安消防隊員完成滅火任務。監控室立即開啟火災應急廣播,向顧客說明相關原因及疏散理由、各樓層的疏散路線并盡可能安撫公司顧客的情緒,疏散組成員立即引導各樓層人員沿疏散線路規定的方向,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部位有序疏散。5.4.7、爆炸突發爆炸事件后,立即啟動二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將客人疏散至安全區域,監控室立即報告總經理、副總經理和保安部經理。應急指揮部必須選派一名副總指揮到達現場進行調度,協調各職能組的工作。如果出現火災,接到應急指揮部的指令后,滅火處置組成員應進入現場進行滅火工作;監控室立即開啟火災應急廣播
38、,向顧客說明相關原因及疏散理由、各樓層的疏散路線并盡可能安撫公司顧客的情緒,疏散組成員立即引導各樓層人員沿疏散線路規定的方向,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部位有序疏散。5.4.8、其他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突發事件突發其他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事件后,立即啟動二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將客人疏散至安全區域,監控室立即報告總經理、副總經理和保安部經理。應急指揮部必須選派一名副總指揮到達現場進行調度,協調各職能組的工作。滅火處置組必須迅速進行現場,查明造成事故的原因并首先報告監控室,監控室立即報告總指揮。如果出現火災,接到應急指揮部的指令后,滅火處置組成員應進入現場進行滅火工作;監控室立即開啟火災應急廣播,向顧客說明相關原因及疏散理由、各樓層的疏散路線并盡可能安撫公司顧客的情緒,疏散組成員立即引導各樓層人員沿疏散線路規定的方向,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部位有序疏散。5.5、響應的升級與降級響應的升級:當安全生產事故隨時間發展進一步加重,事故危害特別嚴重,并有蔓延擴大的趨勢,情況復雜難以控制時,應急指揮部及時提升預警和響應級別。響應的降級:對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會進一步擴散的,應相應降低響應級別或者撤消預警。5.6、緊急處置事態出現急劇惡化的情況時,應急指揮部應當組織指揮部成員商量,及時制定緊急處置方案,采取緊急處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