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省道303線鹽池雙井子梁至靈武白土崗第三合同段(K62+000K80+400)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 試驗路施工方案 瀝青混凝土下面層試驗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省道303線鹽池雙井子梁至靈武白土崗段第合同段,起訖樁號為K62+000K80+400,全長18.4km。設計為減少拆遷且不影響沿線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最大限度利用原有道路,以舊路路線走向為依據,優化路線線形。本合同段共有小橋1(116m)座,大橋1(1720m)座,涵洞42道。本合同段路面寬7米,兩側各0.75米路肩,路基寬8.5米。路面采用直線接拋物線路拱,雙向直線橫坡2%,路肩橫坡3%。本次路面結構設計參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
2、術規范(JTJ F40-2004),設計年限12年。本合同段路面組合方案的確定是根據交通量、公路等級對路面強度的要求,以路面設計彎沉值作為路面整體剛度的設計指標,并對面層、半剛性基層、底基層進行層底拉應力驗算,采用瀝青路面專用程序進行計算。路面計算結果如下:面層: 上面層 4cm 細粒式瀝青混凝土 AC-13C連續密級配 改性乳化瀝青粘層(0.30.6L/m2) 下面層 5cm 中粒式瀝青混凝土 AC-20C連續密級配 改性乳化瀝青透層(0.71.5L/m2)。二、試驗路的選擇我標段計劃于2016年8月10日組織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砼路面試驗路鋪設,試驗路擬設于K75+317K75+51
3、7,共計200m。通過試驗路達到以下目的:1、通過試驗段施工確定標準施工的方法:a、集料數量的控制;b、混合料的攤鋪方法和適用機具;c、合適的拌和機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數;d、整平和整形的合適機具和方法;e、確定合理的施工機械和機械數量及每個工作面機械最佳組合,確定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和遍數;f、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機械的協調和配合;g、施工質量的檢查方法、初定每一作業段的最小檢查數量; h、通過試拌確定拌和樓的上料速度、拌和材料的比例和拌和數量與時間;2、通過試驗段施工確定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施工接縫處理方法、攤鋪方法與操作工藝、碾壓工藝,確定壓實標準密度和密實度
4、的檢查方法,以及鋪筑混合料的控制結合料數量和拌和均勻性的方法,規定允許的延遲時間;3、根據試驗段的試鋪驗證和優化配合比,確定最佳配合比并作為后續大面積施工的指導依據。4、全面檢查材料及施工質量;5、確定合適的作業段長度,制定施工進度計劃;6、根據試驗段施工經驗的總結,完成試驗路總結報告,用于指導后續的施工工作。三、施工準備1 組織機構及人員準備項目部已設立施工管理組織機構,部門和管理人員職責明確,現場施工的勞動力組織、勞動力使用計劃已完成,管理、施工人員已到位。施工技術管理人員職 務人 員 名 稱總負責人劉章強技術負責人荀平機材負責人石亞飛生產負責人嚴和平安全負責人田華質檢負責人徐文施工人員
5、賈永登、吉布木沙、徐明春 測量人員呂林偉、馬海彬、試驗人員吳彥軍、郝治濤、馬小波、劉巧麗、石培佐配合工30人2 機械及試驗檢測設備準備主要施工機械已經進場完畢,滿足開工的需要(見附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狀況1瀝青拌和站三一重工40001套良好2瀝青攤鋪機DF135C1臺良好3雙鋼輪壓路機(12t)CC5222臺良好4雙鋼輪壓路機(13t)CC6222臺良好5輪胎壓路機(25t)XP2622臺良好6發電機CAT-125KW1臺良好7運輸車(運瀝青混合料)15t10臺良好8小型配套工具1套良好3 材料準備拌和樓所需碎石、砂均由太陽山吉發陳寧石料場購進,礦粉采用阿拉善盟吉良中基礦產有限公司
6、購進,90號A級基質瀝青采用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購進,材料均已檢驗合格進場。材料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嚴格控制材料質量。材料備料工作已經部分完成,滿足開工的需要。(詳見附后試驗資料)4 試驗室配合比準備1、 試驗室配合比已經過中心試驗室平行復核試驗符合要求滿足施工,具體見附件。 2、試驗及檢測設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瀝青抽提儀西安臺12恒溫雙數顯瀝青延伸度儀SY-1.5B臺23電腦瀝青軟化點測定儀HRHD-3臺14電腦瀝青針入度儀LZRD-3臺15電熱鼓風干燥箱101A-3臺16電熱鼓風干燥箱101X-3臺17馬歇爾電動擊實儀 HDMGS臺18數顯全自動
7、馬歇爾穩定度DF-3臺19電子天平MP2000B臺110電子天平YP5001臺111瀝青集料方孔篩300套112脫模器臺113集料壓碎值儀臺114瀝青旋轉薄膜烘箱XH-85臺115全自動混合料拌和機TLD-BH20臺116砂當量試驗儀SD-臺117自動數顯擱板式磨耗試驗機MH-臺118沖擊值試驗儀JCJ-臺119海爾電冰箱BD-132B臺120鉆芯機臺121擺式摩擦儀BM臺122滲水儀臺123平整度儀YLPY-F套124水準儀DZS3-1套225溫度計支105 測量準備已對控制點進行復核并上報總監辦審批,符合要求滿足施工。6 乳化瀝青透層施工及施工注意事項 (1)施工工藝 噴灑透層前,首先用掃
8、地機把基層表面清掃干凈,對表面有砂漿、水泥漿及清掃不起的泥塊用鋼絲刷刷去,隨后用鼓風機將表面的浮土、灰塵吹至基層以外,要求使基層表面骨料外露,以利于透瀝青與基層的聯結。對噴灑區附近的路緣石、結構物等應用塑料薄膜或編織布加以保護,以免濺上瀝青而受到污染。 徹底清除基層表面浮灰, 確保透層油透入基層一定深度, 使下封層與基層粘結牢固。由于項目在基層施工較短時間內即對基層進行透層灑布, 基層面比較潔凈, 無需較大工作量的清掃。 噴灑透層油時, 用瀝青灑布車噴灑乳化瀝青, 灑布量通過試驗路來確定, 應符合項目要求。根據項目試驗路情況, 透層灑布量為0.8L/左右時, 灑布比較均勻, 表面油膜現象較少,
9、 透入效果良好, 透入深度滿足要求。 灑完透層油后即采用塑料薄膜對基層進行覆蓋、養護。 (2) 施工注意事項 透層油的滲入深度是透層施工的重要技術指標, 前面提到滲入深度除與透層油自身特性相關外, 還與水泥穩定基層的致密程度有關。如在水泥穩定基層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后,水泥穩定基層表面形成致密的結構將影響透層油的滲入效果, 因此項目要求在正常條件下, 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完畢12 h 內施工完透層。 在灑布透層油之前, 應預熱并疏通油嘴, 保證透層油灑布的均勻性。 灑布時如有遺漏, 應及時采用人工進行補灑。 透層油灑布前應對人工構造物(如路緣石)進行適當防護,以防污染。 透層油灑布過程中應嚴格按
10、試驗路所取得的經驗進行,灑布人員不得隨意調整或更改, 并應確保透層油灑布量, 保證滲入厚度。 如遇大風或即將降雨時, 不得灑布透層油,并應及時對基層進行薄膜養護, 待天氣條件較理想時或7 d 養護期后,再進行透層油的灑布, 灑布前應對路面進行清理, 清除基層表面浮灰和泥漿, 盡量使基層頂面集料顆粒部分外露。 7、 下封層施工工藝及施工注意事項 (1)下封層施工工藝 待灑布透層油后, 經檢查無油膜或在殘留油膜及塑料薄膜已刮除的情況下, 經監理工程師確認,方可進行下封層的施工。 封層瀝青的噴灑量應采用瀝青灑布車通過試灑確定, 本項目根據試驗路段情況確定了封層瀝青按0.3-0.6L/的噴灑量控制。
11、當封層瀝青噴灑一段時間后, 緊接著采用礦料灑布車灑布石料, 灑布量通過試驗路段確定, 灑布量為5-8m/1000,覆蓋面積為70% 左右, 局部采用人工輔助方法(用掃把)不使骨料上下重疊,使石料均勻灑布于封層瀝青頂面。 用輕型輪胎壓路機緊跟碾壓,使封層材料與上基層緊密聯結。 (2)施工注意事項 基層表面一定要清除干凈,殘留塑料薄膜、油膜則應刮除處理,灰塵的清除一般需經過清掃、氣吹和水沖才能完成,使基層頂面集料顆粒部分外露。 熱瀝青應做到噴灑均勻,且噴灑量符合規定。 下封層施工中,集料撒布應均勻,用量不宜過高過低。本項目將覆蓋率控制在60%80% ,確保封層對瀝青混凝土層與基層的層間粘結,以及不
12、過多地占用下面層厚度。同時,防止泛油現象的發生。 在鋪瀝青混凝土下面層前,應將浮動的集料掃除,下封層對下面層施工富余度,不宜過高(一般比下面層施工提前2 d的工作量),并應加大對下封層的保護,使已完工下封層免遭車輛污染。 集料撒完后,下封層應采用輕型輪胎壓路機碾壓,不可將集料壓碎,局部露黑處發生粘輪時,應補撒少量集料。 對于基層表面不平整或表面有坑槽的情況,應防止在低洼處瀝青用量過大, 形成軟層。四、 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施工工藝1、 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施工前準備 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是由幾種不同粒徑大小的級配礦料,摻有少量礦粉,用瀝青作結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均勻拌
13、和,經攤鋪、壓實為成型的路面。1.1 施工前備齊所需各種規格的集料,全部材料具有完善的進場手續。施工前對各種材料進行調查試驗,經選擇確定的材料在施工過程中保持穩定,確保數量充足,不隨意變更。1.2 施工前對各種施工機具作全面檢查,并經調試證明處于性能良好狀態,機械數量足夠,施工能力配套。1.3 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的下承層為上基層,由于在基層和下封層施工時經常與中央預留區的排水工程和填土交錯進行,使鋪有下封層的基層表面被污染,因此在鋪筑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之前,清除基層表面上的雜物和松散材料,確保基層平整、堅硬、干凈、無積水,如有基層表面局部下封層脫落,立即人工補做。1.4 瀝
14、青加熱溫度及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符合JTG F40-2004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并根據瀝青的品種、標號、粘度、氣候條件及鋪筑層的厚度進行選擇。具體如下表:試驗項目90(A)級實驗方法針入度(25,5s,100g)(0.1mm)80-100T0604延度(5cm/min.15)不小于(cm)100T0604針入度指數PI不小于-1.5+1.0T0604軟化點(環球法)() 44T060660動力粘度試驗不小于(Pa.s)140T062010延度不小于(cm)30T0605閃點(克里夫蘭開口杯法(coc)不小于()245T0611含蠟量(蒸餾法)不大于(%)2.2T0615密度(15)(g/m)實測
15、記錄T0603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9.5T0607薄膜加熱試驗 1635h質量變化不大于(%)0.8T0610針入度變化不小于(%)57T0604延度(10)不小于(cm)8T0605延度(15)不小于(cm)實測記錄T06052、 配合比設計 配合比設計確定的各類瀝青碎石混合料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的馬歇爾試驗配合比設計技術標準的技術要求,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通過車轍試驗機對抗車轍能力進行檢驗和進行水穩性檢驗。配合比設計分為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每階段的設計經監理工程師平行試驗,簽署明確的意見后再進行下階段的
16、設計。2.1 密級配的AC-20C瀝青碎石混合料礦料級配范圍要滿足下表的要求: 級配類型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20C10090-10078-9262-8050-7224-4516-4412-238-245-174-133-72.2 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采用工程實際使用的材料確定礦料配合比,并計算各種材料的用量比例,通過馬歇爾試驗確定最佳瀝青用量,并符合配合比設計技術標準和配合比設計檢驗要求,以此作為目標配合比,供拌和機確定各冷料倉的供料比例、進料速度以及試拌使用。通過試驗,最終選定試驗段瀝青
17、混合料油石比為4.2%;碎石(1520mm) :碎石(1015mm) :碎石(510mm) : 碎石(35mm):石屑(03mm):礦粉=34.0:10.0:25.0:6.0:21.0:4.0,抗剝落劑摻量為瀝青用量的4%,油石比為4.2%,最佳瀝青用量為4.03%。此目標配合比供拌和機確定各冷料倉的供料比例、進料速度及試拌使用(試驗數據詳見附件)。2.3 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對間歇式拌和機,在二次篩分后進入各熱料倉的材料中取樣進行篩分,以確定各熱料倉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機控制室使用。同時反復調整冷料倉進料比例,使供料均衡,并取目標配合比設計的最佳瀝青用量及最佳用量0.3%三個瀝青用量馬歇爾試驗
18、,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瀝青碎石混合料的馬歇爾配合比試驗必須滿足下表的技術標準:試 驗 指標單位AC-20C 擊實次數(雙面) 次雙面各50空隙率(%)36 穩定度 kN 5流值 mm 24.5瀝青飽和度 7085 經平行試驗驗證,AC-20C配合比為5#倉碎石:4#倉碎石碎石:3#倉碎石碎石:2#倉碎石碎石:1#倉石屑:礦粉=34.0:10.0:25.0:6.0:21.0:4.0,油石比確定為4.2%(試驗數據詳見附件)。2.4 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拌和機采用生產配合比進行試拌,通過鋪筑試驗路段,并用拌和的瀝青混合料及路上鉆取的芯樣進行馬歇爾試驗檢驗,由此而確定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標
19、準配合比作為生產上控制的依據和質量檢驗標準,要求礦料級配至少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稱最大粒徑篩孔的通過率接近優選的工程設計級配范圍的中值,并避免在0.3mm0.6mm 處出現“駝峰”,油石比與設計值的允許誤差的0.3%。3、 測量放樣 3.1在驗收合格的上基層上進行控制樁的放樣并施測標高,控制樁間距為:直線段10m,曲線段5m。沿路面中心線和四分之一路面寬度處設置樣樁,標出混合料松鋪厚度。4、 瀝青混合料拌制4.1 瀝青混合料拌和樓設置拌和樓設置在第四合同段K88+850左側。拌和樓的設置除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消防、安全等規定外,具有良好的排水設施,可靠的電力供應
20、,足夠的材料堆放場地及配備實驗室;拌和樓設置有防止礦粉飛揚、散失的密封性能和除塵設備。瀝青混合料的拌制采用1座三一重工4000型瀝青拌和站,設備性能良好。特殊工種人員全部進行了崗前培訓,持證上崗。三一重工4000型瀝青拌和樓熱料倉有5個,均配備電子重量傳感器,能準確控制材料數量和溫度。電子稱在使用前經過計量局標定;4.1.2 集塵裝置具有二次除塵設備,能夠收集全部或部分粉塵,從而不讓有害粉塵逸散到空氣中去;4.1.3 混合料拌和機由計算機控制,能逐盤打印集料、瀝青的加熱溫度,混合料的拌和溫度,材料用量和每盤混合料的重量等。4.2 瀝青混合料的拌制瀝青混合料的拌和質量是影響瀝青路面質量的一個重要
21、環節。在混合料拌和過程中從混合料級配、瀝青用量、拌和溫度和時間等進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攤鋪效果。瀝青混合料的拌和采用間歇式拌和機拌和,拌和機逐盤打印瀝青及與各種礦料的用量及拌和溫度。瀝青材料采用導熱油加熱,瀝青與礦料的加熱溫度調節到能使拌和的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的要求。施工過程中,特別注意混合料溫度不穩定。由于瀝青拌和樓在開機的20分鐘左右時間內,熱料倉、拌和筒的加熱拌制溫度由于導熱過程,而使瀝青混合料拌和溫度沒有進入穩定狀態,外表顯示溫度雖已達到要求值,但內在溫度還不夠,此時出料后降溫較快,攤鋪時溫度可能達不到要求。拌和前將集料
22、(包括礦粉)充分地烘干,每種規格的集料、礦粉和瀝青嚴格按要求的配合比進行配料。4.3 瀝青混合料的拌制時間和要求瀝青混合料拌和時間試拌確定,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粒應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拌和機每鍋拌和時間為4555秒(其中干拌時間不得少于5秒),拌和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結塊或嚴重的粗細集料分離現象。過度加熱的混合料或已經碳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都應廢棄。當材料的規格或配合比發生變化時,重新根據室內配合比試拌。試拌時抽樣檢查混合料的瀝青含量、級配組成和有關力學性能。出廠的瀝青混合料按要求檢測運輸車輛中瀝青混合料的溫度。5、 瀝青混合料的運輸瀝青混合料的運輸是影響瀝青路面質
23、量的一個重要環節。在瀝青混合料運輸過程中將其充分覆蓋,以防止瀝青在高溫時受陽光、空氣所造成的氧化及瀝青混合料溫度的降低。5.1 在瀝青混合料成品運達工地之前,對工地具體攤鋪位置、運輸路線、運距和運輸時間、施工條件、攤鋪能力以及所需混合料的種類和數量等作詳細的核對。5.2 瀝青混合料采用較大噸位的自卸汽車運輸。為防止混合料與車廂板粘結,在車廂側板和底部涂1:3的油水混合液,控制好涂液用量,以均勻、涂遍但不積油水為宜。5.3 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車位置(至少應挪動三次),以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5.4 運料車覆蓋,以防雨、防塵和保溫,控制好運輸溫度。運
24、料車輛的數量應較拌和能力或攤鋪速度有所富余,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應有運料車在等候卸料(開始攤鋪時,在施工現場等候卸料的運料車不宜少于5輛)。5.5 運料車嚴禁在下封層上急剎車、調頭、急轉彎,派專人指揮在施工現場以外的地方調頭,并慢速地倒退到攤鋪機前,不得碰撞攤鋪機,在確認運料車的后軸輪對準攤鋪機的推行位置和料斗時,才能卸入攤鋪機;在被推行時,應掛空擋,不得緊踩剎車,以防止粘接層被推擠和影響攤鋪質量。 6、 瀝青混合料的攤鋪下面層施工采用一臺DF135C攤鋪機進行全幅攤鋪作業。6.1攤鋪機開始受料前在料斗內涂刷少量柴油隔離劑以防止粘料。攤鋪機就位后將熨平板墊至松鋪厚度(試驗路松鋪系數根據經驗初步
25、取1.15)。放下熨平板,調整熨平板傾角,對熨平板進行預熱,預熱溫度控制在接近瀝青混合料的溫度。瀝青混合料攤鋪溫度正常施工時不低于150不超過165。開始攤鋪后運料車倒車距攤鋪機料斗前輕輕接住攤鋪機,掛空檔,向攤鋪機料斗內緩緩卸料,料斗滿后即停止卸料,避免將混合料卸出料斗,影響攤鋪平整度。6.2在下面層的施工過程中,采用聲納平衡梁自動找平裝置,以保證平整度控制完全滿足精品工程的要求。在攤鋪時,不允許任何人或機械碰撞聲納平衡梁,排除干擾信號,并注意清除前聲納平衡梁下撒落的瀝青料或石子。6.3瀝青混合料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的攤鋪。攤鋪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攤鋪時除構造物接頭和攤鋪
26、帶邊緣缺料等特殊情況處,不應用人工反復修整,人工修補時,工人不得站在熱混合料面層上操作。6.4 攤鋪速度的快與慢直接影響施工進度與質量,結合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慮;瀝青混合料拌和能力、攤鋪機攤鋪能力、運輸能力、壓實能力、攤鋪混合料種類、寬度、厚度等合理地選擇攤鋪速度,按24m/min的要求,或予以適當的調整;合適的攤鋪速度在保證整個攤鋪寬度上,不產生拖痕、斷層和離析的現象發生;避免攤鋪速度過快,造成攤鋪層表面的粗顆粒在熨平板下沿攤鋪方向滑動,使表面細顆粒后方形成小的空洞,而影響平整度的現象。6.5 輸料器送料應均勻穩定,將瀝青攤鋪機螺旋喂料器調整到最佳狀態,使螺旋喂料器中混合料的高度將螺旋的2/
27、3埋沒,攤鋪機集料斗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約10cm厚混合料時,料車開出,同時攏料。料斗兩翼復位后,下一輛料車開始卸料;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需要技術人員有一定的經驗,不應忽視,為此將配備有多年操作經驗的攤鋪機手。6.6攤鋪作業時混合料的溫度控制也是一個重要環節,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的要求。混合料溫度過低(通常110OC以下)將導致攤鋪作業困難,碾壓時達不到較好的密實度和平整度。而實際運輸過程中,混合料的溫度不可避免要降低,因此要求攤鋪時的溫度要較初碾時的溫度高1015C。正常情況下,攤鋪時的溫度不得低于110130OC,也不得高于165O
28、C。實際施工過程中,可以用目測法進行判別:過熱的混合料從表面上冒青煙,色澤不均勻;過冷的混合料表面粗糙,并且有結塊現象,骨料表面裹覆不好。而且在開始攤鋪時,攤鋪機的燙平板要預熱,以保證初壓溫度,減少混合料的離析現象。為確保攤鋪質量,氣溫低于10時不宜施工;如遇雨天或下承層表面存有積水時都不得攤鋪瀝青混合料。6.7 隨時觀測攤鋪質量,發現離析和其它異常現象,及時分析原因,予以處理。攤鋪不得中途停頓;攤鋪好的瀝青混合料緊接著碾壓。7、 瀝青混合料的碾壓瀝青混合料的碾壓在攤鋪過程中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瀝青路面最后的平整度和密實度都是通過壓路機的碾壓來實現,碾壓的質量直接影響路面的質量。因此,碾壓工藝
29、的好壞對平整度的高低和密實度的大小起著決定性作用。壓路機的碾壓作業長度應與攤鋪機的攤鋪速度相平衡,隨攤鋪機向前推進、壓路機折回處不在同一斷面上,而是呈梯形。7.1 碾壓施工方法的選擇瀝青混合料的碾壓分為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階段,三個階段緊密銜接,碾壓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設備的組合,碾壓程序,碾壓溫度,碾壓速度,確保攤鋪層的平整度,無推擠,無痕跡,壓實度達到規定的要求。調整壓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步驟,為達到最佳壓實效果。采用輪胎壓路機及振動壓路機(12T及13T)三者相結合的碾壓方式。7.2 碾壓程序 瀝青混合料各層的碾壓成型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1) 初壓主要為了增加瀝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
30、起穩定作用。由兩臺13t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完成。靜壓、振壓各一遍。振壓用高頻率低振幅,速度為3km/h,緊跟攤鋪機,盡量少噴水,堅持高溫碾壓,一般初壓溫度在130140左右。(2) 復壓主要解決壓實問題。開始復壓溫度應在100左右,通過復壓達到或超過規定的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壓實度不小于98的要求。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復壓由兩臺25t輪胎壓路機壓4遍,速度為5km/h。(3) 終壓主要是消除壓實中產生的輪跡,使表面平整度達到或超過要求值,碾壓終了溫度應不低于70。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終壓采用兩臺12t雙鋼輪振動壓路機,振動、靜壓各1遍,速度為5km/h,少數不平整處振壓、
31、靜壓各增加一遍,直至無明顯輪跡。振壓均采用高頻率,低振幅。(4) 瀝青路面邊緣壓實時應先留下30cm左右不壓,待兩個壓實階段完后再壓,并多壓12遍,靠路緣石處壓路機壓不到時,用振動夯板補壓。經過終壓后,由專人檢測平整度,發現平整度超過規定時,應在表面溫度較高時,進行處理,直至符合要求。瀝青路面層次壓路機類型初壓復壓終壓速度(km/h)遍數速度(km/h)遍數速度(km/h)遍數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13t雙鋼輪壓路機3225t輪胎壓路機54CC512雙鋼輪壓路機527.3 特殊路段的碾壓特殊路段的碾壓指在彎道、交叉口、路邊、陡坡等處的壓實作業。(1) 彎道或交叉口的碾壓:先從彎道內側或彎
32、道較低的一邊開始碾壓,對急彎盡可能采取直線式碾壓,并逐一轉換壓道,壓實中需特別注意轉向同速度要相吻合,盡可能用振動碾壓,以減少剪切力。(2) 路邊碾壓:壓路機可在離邊緣3040cm處開始碾壓作業,從而在路邊壓實前形成一條支承側面,以減少瀝青混合料碾壓時鋪層塌邊。對未經碾實的路邊緣處,壓路機每次只能向自由邊緣方向推進10cm。(3) 陡坡碾壓:在陡坡碾壓時,無論是上坡還是下坡,壓路機的從動輪始終朝著攤鋪方向,即從動輪在前,驅動輪在后(與一般路段碾壓時相反)。采用振動壓路機時,則先靜壓,待混合料達到穩定后,再采用低振幅的振動碾壓。在陡坡碾壓中,壓路機的起動、停止、變速要平穩,避免過高或過低。8、
33、接縫處理 在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施工中應盡量減少接縫,但在構造物兩端及施工縫處必須仔細操作,保證緊密、平順。8.1 縱向接縫處理縱向接縫,兩條攤鋪帶相接處,必須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證該處與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搭接的寬度應前后一致。搭接施工有冷接茬和熱接茬兩種。冷接茬施工是指新攤鋪層與經過壓實后的已鋪層進行搭接。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熱接縫時宜加設檔板或采用切刀切齊。鋪另半幅前必須將縫邊緣清掃干凈,并涂灑少量粘層瀝青。攤鋪時應重疊在已鋪層510cm,攤鋪后用人工將攤鋪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鏟走,然后進行碾壓。應注意新攤鋪帶必須與前一條攤鋪帶的松鋪厚度相同;熱接茬施工一般是在使用兩臺以上攤鋪機
34、梯隊作業時采用的。此時兩條毗鄰攤鋪帶的混合料都還處于壓實前的熱狀態,所以縱向接茬易于處理,且連接強度較好。施工時應將已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待后攤鋪部分完成后,一起跨縫碾壓。不管采用冷接法或熱接法,攤鋪帶的邊緣都必須齊整,這就要求機械在直線上或彎道上行駛始終保持正確位置。為此,可沿攤鋪帶一側敷設一根導向線,并在機械上安置一根帶鏈條的懸桿,駕駛員只要注視所懸鏈條對準導向線行駛即可。8.2 橫向接縫處理橫向接縫,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中、下層的橫向接縫采用斜接縫,在上面層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鋪筑接縫時,可在已壓實部分上面鋪一些熱
35、混合料使之預熱軟化,以加強新舊混合料的粘結。但在開始碾壓前應將預熱用的混合料鏟除。斜接縫的搭接長度與層厚有關,一般為0.40.8m。搭接處應清掃干凈并灑粘層油。當搭接處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顆粒超過壓實層厚時應予剔除,并補上細集料,斜接縫應充分壓實并搭接平整。 平接縫應做到緊密粘結、充分壓實、連接平順,施工可采用下列方法: 在施工結束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m處將熨平板稍抬起駛離現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予碾壓,然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趁混合料尚未冷透時垂直刨除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時直角連接。 在預定的攤鋪段的未端先撒一薄層砂帶,攤鋪混合料后攤鋪層上挖一道縫隙,縫隙位于撒砂的交界
36、處,在縫中嵌入一塊與壓實層厚等厚的木板或型鋼,待壓實后鏟除撒砂的部分,掃盡砂子,撤去木板或型鋼,在端部灑粘層瀝青接著攤鋪; 在預定的攤鋪段末端先鋪上一層麻袋或牛皮紙,攤鋪碾壓成斜坡,下次施工時將鋪麻袋或牛皮紙的部分用人工刨除,在端部粘層瀝青接著攤鋪; 在以預定攤鋪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層砂帶,再攤鋪混合料,待混合料稍冷卻后用切割機將撒砂的部分切割整齊后取走,再用干拖布吸走多余的冷卻水,待完全干燥后在端部灑粘層瀝青接著攤鋪,不得在接頭有水或潮濕的情況下鋪混合料;對于橫向接縫,應于接縫處起繼續攤鋪混合料前,用3m直尺檢查已鋪路面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時應予清除。在攤鋪新混合料時應調整好預留高度,接縫攤鋪
37、層施工結束后再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當有不符合要求者應趁混合料尚未冷卻時立即處理,以保證橫向接縫處的路面平整度。9、 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施工工藝流程圖 原材料選定及試驗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備 料試 機測定混合料中各種料的含量正式拌和運 料攤鋪機攤鋪壓路機初壓、振壓振動壓路機復壓壓路機終壓驗 收細集料覆蓋控制拌和溫度測混合料溫度取樣做試驗測混合料的溫度測混合料溫度設備安裝調試混合料質量復檢運料覆蓋熨平板預熱封輪保溫霧狀噴水檢查壓實度配合比審批10、施工質量控制要點:10.1、材料的選配 選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溫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蠟量低、高粘度的優質瀝青,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在瀝青中摻入各種
38、類型的改性劑。骨料應選用表面粗糙,石質堅硬、耐磨性強、嵌擠作用好,與瀝青粘附性能好的集料。 10.2、混合料級配的確定 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和抗疲勞性能,低溫抗裂性、路面表面特性和耐久性是相互制約、相互矛盾的。混合料的配比設計實際上是各種性能之間平衡或優化高度,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交通情況作具體分析,盡量兼顧。 10.3、嚴格控制施工質量 瀝青路面施工必須按全面管理的質量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 ,實際目標管理,工序管理,明確責任,對施工全過程,每道工序的質量 進行嚴格的檢查、評定,以保證其達到質量標準。具體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 嚴格控制瀝青拌合料的拌合質量,加大馬歇爾試驗頻
39、率,嚴格控制混合料的油石比、穩定度、 流值指標。 (2) 合理灑布透層油,粘層油。在進行各層攤鋪前,必須保持頂面清潔,對于水泥砼剛性基層,透油層應以慢裂型乳化瀝青為宜。用瀝青灑布車噴灑時,應保持穩定的車速和噴灑量,不能流淌或形成油膜。 (3) 提高面層攤鋪質量。在攤鋪混合料時,運距不能過遠,攤鋪厚度均勻,壓實設備數量應配套,碾壓遍數不能太少,以免混合料空隙太大,一般不能進行補料;基層雨后潮濕未干,不能攤鋪。縱橫向接縫應緊密、平順、各幅間重疊的混合料應用人工鏟走。 (4) 嚴格控制碾壓質量,提高碾壓效果。(5) 嚴格控制接縫施工質量。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各種施工縫處,往往由于壓實不足,容易產生臺 階
40、、裂縫、松散等病害,影響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施工時必須十分注意。 11、 工程項目控制指標、監測方法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靜壓光面成型后及時完成壓實度、平整度、縱斷高程、寬度、厚度及橫坡等檢測作業,并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對施工質量的控制嚴格按照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J071-98、對碾壓成型的成品進行檢測;其檢測標準詳見下表: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工程交工檢查與驗收質量標準檢測項目檢查頻度(每一幅車行道)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試驗方法面層總厚度代表值承包人每1Km5個點,監理工程師1Km3個點不大于設計值的-5%鉆 孔極值不大于設計值的-10%鉆 孔每一結構層厚度代表值不大于設計
41、值的-10%鉆 孔極值不大于設計值的-15%鉆 孔平整度標準差全線連續中、下面層1.2mm平整度儀IRI全線連續中、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2.0/KmT0933寬度有側石每1Km20個斷面20mm用尺量無側石每1Km20個斷面不小于設計寬度用尺量縱斷面高程每1Km20個斷面10mm水準儀橫坡度每1Km20個斷面0.3%水準儀中線偏位每1Km20個斷面20mm壓實度代表值承包人每1Km5個點,監理工程師1Km3個點實驗室標準密度97%(中、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最大理論密度9397%(中、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鉆孔取樣法最小值實驗室標準密度94%(中、AC-20C瀝青混凝土
42、下面層);最大密度91%(中、AC-20C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鉆孔取樣法彎沉回彈彎沉全線每20m 1點設計值貝克曼梁總彎沉全線每5m 1點設計值自動彎沉儀構造深度每1Km 5點實測記錄砂鋪法(或激光法)擦系數擺值每1Km 5點實測記錄擺式儀滲水系數每1Km 5點不大于300ml/min滲水儀五、試驗、檢測(1)、壓實度:壓實完成后按每100米1個斷面。(2)、松鋪系數:松鋪系數測定按每10m一個橫斷面,每個斷面4點的方法測量,4點位置分別為距中線2m、5m、8m、距外邊線2m的地方。首先在攤鋪前對上述確定點進行基層頂面抄平,然后在攤鋪后碾壓前在同一地方抄平記錄,最后到碾壓完成后,測出終了標高以此計算出松鋪系數。(3)、平整度全車道連續檢測、幾何尺寸及橫坡每10m一個斷面進行檢測。 六、試驗段施工總結和數據分析試驗路段鋪筑完成后將以上各項實測數據進行匯總分析,針對現場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優化施工工藝,為下面層大面積正式施工提供科學的依據,為保質保量按期完成此項工程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