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業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預案目錄1 總則31.1 編制目的31.2 編制依據31.3 適用范圍31.4 工作原則3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任務42.1 農業部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42.2 地方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62.3 應急組織機構工作流程描述73 預警和預防機制83.1 草原災情信息監測與災情報告83.2 預警預防行動83.3 預警支持系統94 應急響應94.1 響應級別94.2 響應程序114.3 信息報送和處理144.4 應急通信144.5 現場指揮154.6 安全防護154.7 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154.8 新聞發布154.9 應急響應結束165 后期處置165.1 災害損失評估
2、165.2 善后處置176 應急保障176.1 物資保障176.2 資金保障176.3 技術保障187 監督管理187.1 宣傳、培訓和演練187.2 預案管理187.3 獎勵與責任187.4 預案解釋197.5 預案生效時間198 附錄198.1 名詞術語198.2 農業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組織機構人員組成198.3 農業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218.4、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響應啟動及結束報簽單231 總則1.1 編制目的全面、迅速、有序地對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進行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保障畜牧業生產穩定,最大限度地減少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造成的損失
3、。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自然災害救助條例、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農業部農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制定本預案。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牧區、半牧區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1.4 工作原則 加強協調,分級負責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農牧、發展改革委、民委、公安、民政、財政、交通、衛生、安全監管、氣象、通信等部門,協調當地駐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綜合應急
4、救援隊伍等,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的預防和抗災救災各項工作。 預防為主,快速反應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加強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情監測預報預警,建立健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建立抗災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確保迅速、有效地應對和處置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 以人為本,科學防救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人民群眾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強化隊伍培訓,推廣先進的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預防和抗災保畜技術,努力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任務2.1 農業部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農業部成立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設在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指
5、揮部下設綜合組、后勤保障組、督導組和專家咨詢組。 指揮部人員組成及職責人員組成:農業部主管畜牧(草原)工作的副部長任總指揮,辦公廳主任、國家首席獸醫師、畜牧業司司長任副總指揮。由辦公廳、人事勞動司、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發展計劃司、財務司、科技教育司、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畜牧業司、獸醫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全國畜牧總站、機關服務局、信息中心、草原監理中心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責:批準啟動或停止本預案;根據災情,及時向國務院報告;研究、協調、解決抗災救災和災后防疫及恢復生產中的重大問題;根據受災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的請求和抗災救災需要,協調解決重點受災地區應急設施建設和抗災救災資金、
6、物資;按照國務院要求,商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部、安全監管總局、中國氣象局等部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做好抗災救災相關職能工作。 綜合組人員組成及職責人員組成:由辦公廳、畜牧業司、草原監理中心有關人員組成。主要職責:進行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動態監測和信息分析,了解災區的抗災救災方案、物資準備、地理信息和氣象情況;根據災情,及時向指揮部領導報告,并傳達有關領導的批示和指示精神;根據抗災救災需要和指揮部決定,聯系調動抗災救災急需物資;負責與有關部門和相關單位的溝通與協調;組織發布災情信息和抗災救災進展情況;負責文件收發、情況匯總和建檔
7、,起草總結報告。 督導組人員組成及職責人員組成:相關司局和直屬單位有關人員及專家組成,具體由指揮部領導根據災情決定。主要職責:深入災區一線,檢查監督各地落實國務院和指揮部對抗災救災的指示精神,協助和指導地方抗災前線指揮部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及時向指揮部反饋災情信息,協助地方政府解決在抗災救災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困難。 后勤保障組人員組成及職責人員組成:由發展計劃司、財務司、畜牧業司、機關服務局、草原監理中心、信息中心有關人員組成。主要職責:研究解決受災地區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及時籌措和撥付救災資金;組織協調抗災人員和救災物資的快速供應;確保災情信息傳遞暢通。 專家咨詢組人員組
8、成及職責人員組成:由氣象、草原、畜牧、獸醫、工程等方面的專家組成。主要職責:對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動態趨勢進行科學分析和評估,為抗災救災工作提供技術咨詢和現場指導。2.2 地方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管理工作實際,在草原畜牧業主管部門設立本級應急組織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防災抗災救災的指揮組織協調工作,明確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及職責任務。2.3 應急組織機構工作流程描述指揮部辦公室接到氣象部門發布的草原牧區遭受強降溫和暴風雪襲擊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通知相關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做好相關工作;根據災情,向指揮部
9、報告并申請啟動相應等級響應;向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傳達有關領導的指示。指揮部根據災情啟動相應等級響應程序,各工作組立即進入應急工作狀態,各組相關人員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完成相關工作。指揮部根據災情及應急工作進展情況決定應急響應結束。核實災情并反饋氣象部門或其他監測單位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主管部門指揮部辦公室綜合組督導組后勤組監測預警信息報告災情核實災情報告災情并申請啟動預案的相應等級應急響應國務院報告災情領導指示指揮部專家咨詢組工作流程框架圖3 預警和預防機制3.1 草原災情信息監測與災情報告 草原災情信息主要來源于地方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主管部門的報告、各級氣象部門的氣
10、象預報和相關部門的衛星監測報告。在全國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重點期(冬季的10月開始至第2年春季4月),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收集氣象預報信息和組織開展雪情監測工作。一旦啟動、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響應,指揮部辦公室設值班室進行24小時值班,明確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直至應急響應結束。值班室負責接收地方和相關部門災情報告、氣象預報和衛星監測的災情信息,及時通知可能發生寒潮冰雪災害的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迅速進行核實和防范,及時反饋信息。值班室對反饋信息進行核實分析,必要時向帶班領導報告。3.2 預警預防行動農業部劃定全國重點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易發區,編制牧區草原畜牧業雪災
11、防災減災規劃,制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級別劃分標準。全國重點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級易發省區為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肅,級易發省區為云南、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河北、山西。省、自治區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劃定本行政區域重點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易發區??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發生規律,確定本行政區域的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期,建立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責任制度和防災抗災救災應急預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應當與當地氣象部門聯合建立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預報預警機制。氣象部門應當根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的實際需要提
12、供氣候趨勢預測,認真做好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氣象等級預報和預警發布工作;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氣象部門提供的預報預警信息,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和減少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造成的損失。3.3 預警支持系統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易發區要加強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建設,確保草原災情信息傳遞及反饋高效快捷。4 應急響應4.1 響應級別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響應分為四個級別: 級 本行政區域內,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的:(1)已發布暴雪或寒潮級氣象災害預警,或過去24小時出現暴雪(地面平均積雪厚度10厘米以上,24小時降雪量10毫米以上)天氣且降雪范圍600萬公頃以上;
13、(2)造成30人以上農牧民死亡;(3)造成30萬頭(只)以上牲畜死亡;(4)直接畜牧業經濟損失5億元以上;(5)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10萬人以上;(6)倒塌和嚴重損壞牧民定居房屋1萬間以上,或損毀牲畜暖棚50萬平方米以上。 級本行政區域內,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的:(1)已發布暴雪或寒潮級氣象災害預警,或過去24小時出現大雪(地面平均積雪厚度5厘米以上10厘米以下,24小時降雪量5毫米以上10毫米以下)天氣且降雪范圍400萬公頃以上;(2)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農牧民死亡;(3)造成20萬頭(只)以上30萬頭(只)以下牲畜死亡;(4)直接畜牧業經濟損失2.5億元以上5億元以下;(5)緊急轉
14、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5萬人以上10萬人以下;(6)倒塌和嚴重損壞牧民定居房屋0.5萬間以上1萬間以下,或損毀牲畜暖棚20萬平方米以上50萬平方米以下。 III級本行政區域內,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的:(1)已發布暴雪或寒潮III級氣象災害預警,或過去24小時出現大雪天氣且降雪范圍200萬公頃以上;(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農牧民死亡;(3)造成10萬頭(只)以上20萬頭(只)以下牲畜死亡;(4)直接畜牧業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2.5億元以下;(5)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2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6)倒塌和嚴重損壞牧民定居房屋0.2萬間以上0.5萬間以下,或損毀牲畜暖棚10萬平方米以上20萬平方米
15、以下。 級 本行政區域內,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的:(1)已發布暴雪或寒潮級氣象災害預警,或過去24小時出現中雪(地面平均積雪厚度2.5厘米以上5厘米以下,24小時降雪量2.5毫米以上5毫米以下)天氣且降雪范圍100萬公頃以上;(2)造成3人以下農牧民死亡;(3)造成500頭(只)以上10萬頭(只)以下牲畜死亡;(4)直接畜牧業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5)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1萬人以上2萬人以下;(6)倒塌和嚴重損壞牧民定居房屋0.1萬間以上0.2萬間以下,或損毀牲畜暖棚5萬平方米以上10萬平方米以下。上述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4.2 響應程序地方各級草原畜牧業
16、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按照本級預案,根據災情和工作實際,及時啟動、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響應。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要將、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發生和處置情況及時報告指揮部辦公室。農業部根據災情啟動不同等級的應急響應。 級響應發生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及時向國務院和國家減災委員會報告。由指揮部辦公室向指揮部領導提出處置建議,經指揮部總指揮批準后,啟動級響應程序。(1)應急組織機構各組工作人員迅速到位;(2)指揮部迅速對災情做出全面分析和評估,對抗災救災工作做出總體部署;(3)派督導組趕赴災區,指導地方做好抗災救災工作;(4)根據災情及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
17、主管部門的申請,調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物資;(5)必要時建議國務院召集有關部門研究抗災救災的緊急措施,調動抗災救援人員,調撥抗災救災經費和物資;(6)與有關單位聯系,做好災情監測;聯系氣象部門提供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氣象服務;(7)保持與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的密切聯系,并要求地方各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配合民政部門,按照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條例要求做好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災情信息收集、匯總、分析、上報和統一發布工作。 級響應發生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及時向國務院報告。由指揮部辦公室迅速對災情做出分析和評估,向指揮部領導提出處置建議,經指揮部領導批準啟動級響應程序。 (
18、1)根據指揮部領導指示,對協助地方做好抗災救災工作做出部署;(2)根據災情,派督導組趕赴災區,指導地方做好抗災救災工作;(3)根據災情及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的申請,調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物資;(4)與有關單位聯系,做好災情監測;聯系氣象部門提供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氣象服務。 級響應發生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由指揮部辦公室啟動級響應程序。(1)與有關單位聯系,做好災情監測,掌握災情動態,及時將監測信息通報地方;(2)與地方保持密切聯系,了解災區前線抗災力量部署、災區地理信息和氣象情況,指導地方做好抗災救災工作;(3)傳達落實有關領導的指示精神。 級響應 發生級草原
19、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由地方做出應急響應。指揮部辦公室與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掌握災情動態。4.3 信息報送和處理信息報送內容: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范圍、地域范圍、災區氣象狀況(積雪厚度、溫度、風力、風向)、已采取的救援措施(人員、車輛、主要抗災救災物資數量)、災情發展趨勢、災害級別、人員傷亡情況、牲畜受災和損失情況、房屋和圈舍損失損毀情況、存在的困難問題(燃油、飼草料等物資短缺及需求信息)、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人數等。信息報送時間:發生、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縣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主管部門應當立即逐級上報,2小時內報告至指揮部辦公室,并于每日16
20、時前報告一次抗災救災進展情況。農業部接到、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報告后,2小時內報告國務院。發生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時,及時通報有關部委(局)。4.4 應急通信指揮部辦公室準確掌握各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的值班電話、主要負責人電話;掌握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直屬單位及農業部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相關人員聯系方式。督導組執行督導任務時,攜帶衛星電話,保持與指揮部信息暢通。各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應當協調當地通信主管部門,根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的實際需要,組織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提供必要的通信服務,保障災區通信暢通。4.5 現場指揮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救援現場指揮部由
21、地方人民政府組建,督導組根據指揮部領導的指示,協助指導現場指揮部進行抗災救災工作。4.6 安全防護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發生地人民政府負責妥善安置災民,同時做好醫療救治、疫病防治、牲畜轉場等安全防護工作。4.7 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抗災救災應當組織專門的抗災救災隊;接到抗災救災命令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迅速趕赴指定地點,投入抗災救災工作。需要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參加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抗災救災的,依照軍隊參加搶險救災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4.8 新聞發布新聞發布堅持實事求是、把握適度、及時準確的原則,及時向社會公布災害動態、處置措施及進展情況。新聞發布實行屬地管
22、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發布本行政區域內的災害信息;跨行政區域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發布。省級人民政府發布的災害新聞信息要同時報指揮部備案。發生級災害,農業部可在必要時舉行新聞發布會。4.9 應急響應結束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影響消除后,由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向指揮部辦公室報告。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由指揮部總指揮批準應急響應結束;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由指揮部領導批準應急響應結束。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響應結束由指揮部辦公室決定。農業部決定、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響應結束后,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可以結束相應的應急響應;級應急響應結束由地方草
23、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決定。5 后期處置5.1 災害損失評估災情調查由當地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主管部門會同公安、民政、氣象等有關部門辦理。、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響應結束后,由省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主管部門進行總結,建立專門檔案,并報指揮部辦公室。、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響應結束后,指揮部辦公室對應急響應進行全面總結,及時報指揮部領導。5.2 善后處置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災后重建工作。對傷亡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征用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6 應急保障 6.1 物資保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行政
24、區域的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任務,建立相應的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物資儲備庫,配備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交通工具、除冰雪機具、通信器材、飼草料及應急燃油等必要的應急物資。農業部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和發展改革部門的支持,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易發區建設物資儲備庫,儲備一定數量的飼草料、動物防疫藥品設備等抗災救災物資。6.2 資金保障地方各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主管部門應當積極爭取當地人民政府將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預防和抗災救災工作的順利開展。處置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突發事件所需財政經費,按財政部財政應急保障預案執行。草原
25、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專項經費應當按照財政管理制度執行。6.3 技術保障建立完善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綜合管理系統和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指揮信息系統。聯合氣象部門建立和完善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遙感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制定和完善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抗災救災技術規程。建立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專家信息庫,為防災抗災救災提供技術咨詢和現場指導。7 監督管理7.1 宣傳、培訓和演練有計劃地開展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宣傳培訓活動,增強農牧民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農牧民對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的預防和生產自救能力。定時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加強對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指揮人員、應急工作
26、人員,以及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專業抗災救援隊伍和群眾抗災救災隊伍的培訓演練,提高抗災救援能力。7.2 預案管理根據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工作的實際需要對本預案進行及時修訂。7.3 獎勵與責任對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中有突出貢獻或者成績顯著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對在災害救援中犧牲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善后事宜。對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中有失職、瀆職行為的單位或工作人員,根據情節,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機關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7.4 預案解釋本預案由農業部負責解釋。7.5 預案生效時間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8 附錄8.
27、1 名詞術語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在牧區和半牧區,由于冬春季節強降溫和降雪量過多、積雪過厚,雪層維持時間過長,影響家畜正常放牧活動,破壞畜牧業生產,造成牲畜損失,影響農牧民群眾正常生活的自然災害。8.2 農業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組織機構人員組成 指揮部人員組成總指揮:農業部主管草原畜牧工作的副部長副總指揮:辦公廳主任國家首席獸醫師畜牧業司司長秘書長:草原監理中心主任成 員:辦公廳、人事勞動司、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發展計劃司、財務司、科技教育司、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畜牧業司、獸醫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全國畜牧總站、機關服務局、信息中心、草原監理中心負責人 綜合組人員組成組長:指揮部副總
28、指揮(畜牧業司司長)副組長:畜牧業司主管草原工作的副司長 草原監理中心主管防火防災工作的副主任成員:辦公廳值班室負責人畜牧業司綜合處負責人畜牧業司草原處負責人草原監理中心辦公室負責人草原監理中心防火處負責人 督導組人員組成人員組成:由指揮部領導根據災情決定。 后勤保障組人員組成組長:草原監理中心主任副組長:機關服務局副局長畜牧業司副司長草原監理中心副主任成員:發展計劃司行業二處負責人財務司專項資金處負責人畜牧業司行業發展與科技處負責人草原監理中心辦公室負責人草原監理中心防火處負責人信息中心技術服務處負責人8.3 農業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辦公廳:負責綜合協調,農業部值班
29、信息的審核把關、協調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的新聞報道、組織新聞發布會。人事勞動司:參與應急機構各工作組人員的調配,確保人員及時到位。發展計劃司:積極爭取草原防災抗災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并監督項目執行。財務司:及時爭取和撥付救災資金。農業機械化管理司:負責組織調度農機具投入抗災救災。畜牧業司:及時傳達國務院領導、部領導的批示和指示精神;組織人員赴災區檢查、督促、指導抗災救災和災后生產重建工作。 獸醫局:負責指導災后動物防疫工作,督導受災地區落實免疫、消毒、檢疫等防疫措施,協調疫苗、消毒劑等應急防疫物資供應。機關服務中心(局):負責指揮部正常運行必需的房屋、電梯、食品等后勤保障工作。全國畜牧總站:負
30、責受災地區家畜的飼養管理技術指導工作。信息中心:為保證信息傳遞暢通提供技術支持。草原監理中心:做好災情監測預報,掌握災情動態,了解現場指揮部的抗災救災方案、災區地理信息和氣象情況,提出應急工作建議,負責組織協調跨省區跨部門的抗災救助聯運工作,負責文件收發、情況匯總、應急工作總結起草和建檔等工作。承辦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處置獎懲事宜。8.4、級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應急響應啟動及結束報簽單 農業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級應急響應啟動報簽單密級: 年 月 日指揮部總指揮批示:(災情及處置建議)辦公廳領導審核:司局領導審核:處長審核:擬 稿 人: 電 話:日 期: 月 日 時(附災情摘要)農業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級應急響應結束報簽單密級: 年 月 日指揮部總指揮批示:(災情及處置建議)辦公廳領導審核:司局領導審核:處長審核:擬 稿 人: 電 話:日 期: 月 日 時(附災情摘要)農業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級應急響應啟動報簽單密級: 年 月 日指揮部領導批示:(災情及處置建議)司局領導審核:處長審核:擬 稿 人: 電 話:日 期: 月 日 時(附災情摘要)農業部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級應急響應結束報簽單密級: 年 月 日指揮部領導批示:(災情及處置建議)司局領導審核:處長審核:擬 稿 人: 電 話:日 期: 月 日 時(附災情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