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啤酒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39頁).doc

  • 資源ID:560426       資源大小:351.54KB        全文頁數:3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啤酒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39頁).doc

1、 山東啤酒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版本/修改碼:A/0)目錄批 準 頁21.總則41.1 編制目的41.2 編制依據41.3適用范圍61.4 應急預案體系6l.5工作原則62基本情況62.1基本情況62.2 環境危險源基本情況調查72.3 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情況73. 環境危險源識別與環境風險評價73.1環境污染風險識別73.2環境污染物質83.3生產裝置概述83.4公司危險污染源目標83.5 液氨泄漏的環境危害預測83.6水污染環境事故危害預測93.7預防措施104組織機構組成及職責104.1組織體系104.2.職責115預防與預警165.1環境危險源監控165.2 預警行動1

2、65.3報警、通訊聯絡方式175.4 信息報告與通報176應急響應186.1分級響應機制186.2應急措施196.3應急監測216.4應急終止216.5應急終止后的行動227. 后期處置227.1保障措施227.2 處置措施238. 應急培訓和演練238.1預案培訓238.2預案演練249.獎懲2510.附則2510.1制定與修訂2510.2預案的實施2611附件27附件1:應急指揮部及應急救援隊伍人員聯系方式一覽表27附件2:外部關聯單位應急通信聯系表28附件3:應急處置人員聯系方式29附件4:應急物資裝備表30附件5:公司周邊環境示意圖31附件6:公司環境應急設施布置圖32附件7:公司雨水

3、、清凈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網布置圖33附件8:公司應急疏散路線、重要地點分布圖34附件9:應急行動路線圖36附件10:地理位置圖37附件11:組織機構圖391.總則1.1 編制目的 為確保公司安全生產,保障公司全體員工及周邊群眾的生命安全,防止突發性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并能在事件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的處理和控制事件,抵御事件災害蔓延,能以最快的速度發揮最大的效能,有效地實施救援,更好的拯救生命、保護財產、保護環境,把損失和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按照相關部門要求,結合我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山東啤酒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1.2 編制依據 1.2.1法律法規、規章、

4、指導性文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九號)2014年4月24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八十七號)2008年2月28日(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三十二號)2000年4月29日(4)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六十九號)2007年8月30日(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十三號)2014年8月31日(6)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六號)2014年4月24日(7)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 第591號)2013年12

5、月4日(8)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國發201135號)2011年10月17日(9)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辦發2013101號)2013年10月25日(10)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7號)2011年4月18日(11)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 (國家安監總局令 第40號)2011年8月5日(12)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 (環發2010113號) 2010年9月28日(1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目錄 (環境保護部令 第33號)2015年4月9日(14)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登記辦法 (環境保護部令 第22號)2012年10月10日(

6、15)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方法 (環保部令 第17號)2011年5月1日(16)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防治辦法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2005第27號)2005年8月30日(17)危險化學品目錄 (2015版)(18)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 (2013年完整版)(19)關于印發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的通知 (環辦201434號)1.2.2標準、技術規范(1)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范(GB50483-2009)2009年6月1日(2)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50351-2014)(3)事故狀態下水體污染物的預防與控制技術要求(Q/SY1190-2013)(4)建設設計防火規范(G

7、B50016-2006)2006年12月1日(5)化學品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安全規范(GB20576-2006)(6)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T169-2004)(7)廢水排放去向代碼(HJ523-2009)(8)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9)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610-2011)(10)水體污染事故風險預防與控制措施運行管理要求(中國石油企業標準Q/SY1310-2010)(11)化學品毒性鑒定技術規范(衛監督發20015272號)(12)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13)山東省液氨儲存與裝卸安全生產技

8、術規范(試行) (魯安監發2008155號)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山東啤酒有限公司生產廠區內人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廢氣、廢水、固廢(包括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有毒化學品等環境污染、破壞事件;在生產、經營、貯存、使用和處置過程中發生的火災爆炸、燃燒等事故;因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及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事故及其它嚴重污染事故等。1.4 應急預案體系 本預案為綜合性應急預案,內容涵蓋了專項預案及現場處置等相關內容,不再另行設立專項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等。l.5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積極預防;統一領導,多方協調,分類管理的原則。2基本情況2.1基本情況山東啤酒有限公司位于北緯371322,東經11646

9、2。坐落于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臨盤工業園內,占地面積220余畝,一期工程投資5000萬元,年產啤酒10萬噸,并于2006年7月8日正式投料生產。企業現有員工200余人,其中大、中專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50多人,主要生產青邑、雪、內供等品牌的高、中檔啤酒,山東啤酒有限公司從建廠開始就提出一切工作都要圍繞生產高質量的產品開展,特意高薪聘請留德多年的高級釀酒師,按德國啤酒制造工藝生產,選用澳大利亞進口麥芽,從生產過程的控制到產品的包裝、出廠都指定了詳盡的檢測標準和要求,生產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優質的生產原料、現代化的生產和檢測設備、精湛的工藝技術及配方為產品的高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產品一面世即受到了消費

10、者的廣泛青睞,產品已經暢銷山東、河北、天津、河南、安徽、東北、四川等地市場,有效地帶動了當地安置人員和營銷業、運輸業及其它服務性行業的發展,促進德州和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公司目前有3條易拉罐生產線,1條瓶啤生產線和1條飲料生產線,年產能達10萬噸,公司擁有健全的檢驗檢測設備,在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良好操作規范、衛生標準操作程序,確保產品質量。公司廠區主要道路寬10m,道路上方無架空管線。廠區兩個東大門與104國道連接,在廠區鍋爐房動力車間以東側設置消防水池,廠區設施周邊設有環形消防通道,建有規范的污水處理設備,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的處理工藝,處理后的污水排往臨邑縣第二污水處理廠。2.2

11、環境危險源基本情況調查 表2.2-1主要危險源名稱狀態年最大使用量(噸)最大儲存量(噸)儲存方式儲存地點液氨液(汽)態15儲罐制冷工段2.3 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情況公司東側為峰宇面粉廠,南側為張北村,西側為未利用地,北側為孟家寨,東北方向為中石化加油站,詳見項目周邊敏感目標一覽表及周邊環境一覽表。項目周邊敏感目標一覽表山東啤酒有限公司方位周邊概況功能距離(米)規模東峰宇面粉廠面粉生產500米100人西未利用地未利用地500米/南張北村生產生活2公里600人北孟家寨生產生活1000米1100人 東北中石化加油站油料供應500米3人3. 環境危險源識別與環境風險評價3.1環境污染風險識別公

12、司生產項目所涉及到的輔助物料主要包括:液氨 液氨屬于第2.3類有毒氣體,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的通知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公布第二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的通知,液氨屬于國家重點監管危化品。 該公司生產裝置為易燃、易爆裝置,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該公司生產車間屬于甲類火災危險性;產品倉庫屬于丙類火災危險性。3.2環境污染物質該公司涉及的危險化學品有液氨,其主要危險特性見下表。3-2危險物質主要危險特性表物質名稱類別危規號密度火災等級燃爆危險主要危險特性 液氨第2.3類有毒氣體230030.82(-33)乙類易燃易爆極易燃,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13、火、高熱引起燃燒爆炸。與氟、氯等接觸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3.3生產裝置概述公司重點關注生產裝置為制冷,制冷設備為不銹鋼材質和部分碳鋼材質,耐腐蝕性強,制造精良,并制定了嚴格的維護、保養和檢測制度,確保設備始終處于嚴格的監控狀態。另外,裝置運行配有有毒氣體自動報警裝置,大大提高了設備保護能力,也提高了操作人員的防護能力。3.4公司危險污染源目標液氨儲罐存在的環境危害事件種類是化學物品的泄漏,方案確定該區域為重點危險源。此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途經是:操作不精心、管道、閥門、法蘭損壞引起泄漏等引發物料泄露導致的人員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可能波及周邊群眾,引發環境事故3.5液氨泄漏的環境危害預測(1

14、) 液氨的特性 氨又稱氨氣(液氨),有毒,分子式為NH3,無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具有毒性。氨揮發性大,刺激性強烈。低濃度氨對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氨可造成溶解性組織壞死。輕度中毒者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咯痰等;眼結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腫;胸部X線征象符合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中度中毒上述癥狀加劇,出現呼吸因難、紫紺;胸部X線征象符合肺炎或間質性肺炎。嚴重者可發生中毒性肺水腫,或有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劇烈咳嗽、咯大量粉紅色泡沫痰、呼吸究迫、譫妄、昏迷、休克等。皮膚接觸液氨會引起化學性灼傷,使皮膚生瘡糜爛。液氨濺入眼內可引起凍傷、凍僵,并變為蒼白色。(2)液氨泄漏的可能性生產

15、過程中存在壓力容器,故有發生故障的可能。尤其是管道、閥門、墊料損壞,操作失誤,設備長期使用被腐蝕等情況下,出現故障的可能性比較大。故障發生后,對現場影響較大,需及時果斷處置,將影響控制到最小狀態。(3)液氨泄漏后果預測液氨儲罐為地上儲罐,并定期由資質部門進行安全監測,出現泄漏的可能性較小。泄漏主要是管線泄漏和卸車泄漏。管線泄漏發生時,可迅速關閉閥門,只有管線中的物料可能泄漏掉。液氨由專用車輛運輸,發生泄漏的可能也是卸車管泄漏。(4) 主要處置措施 如果發生泄漏撤退區域內所有人員,防止吸入氨氣,防止接觸液體或氣體。處置人員應使用呼吸器。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局限空間,并加強通風。只能在保證安全的

16、情況下堵漏。泄漏的容器應轉移到安全地帶,并且僅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打開閥門泄壓。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應放在貼有相應標簽的密閉容器中,以便廢棄處理。3.6水污染事故環境危害預測(1)水污染事故類型事故狀態下產生的事故廢水排入外環境(2)水污染事故的外部應急措施及時上報縣環保局應急指揮中心(3)水污染事故的現場應急措施 發生事故時,關閉公司雨水口,打開圍堰的污水閥門,將事故廢水通過污水閥排入事故水池,為控制事故范圍,視檢測情況封堵圍堰外地溝。(4)禹臨河污水管道位于河床底部,存在一定的隱患如發生泄漏公司立即關閉排水口盡可能減少污水量。通知水利部門人員將就近水

17、閘進行關閉,使水污染在可控范圍內。同時通知環保部門以及公司內的分析人員對廠區及河流下游進行取樣分析。監控項目為COD、PH值、氨氮、SS,監測點:廠區各車間廢水池、廠區雨排各監測點、污水排放口。頻次為一天一次;立即通知臨盤鎮政府人員對禹臨河污水管道斷面進行搶修,在河流下游筑壩減少廢水的流失盡可能使污染降到最低。3.7 預防措施在加強設備、管線巡檢的同時,要重點對關鍵排污、排洪設備、鍋爐容器進行定期檢測,確保處于安全狀態。對安全出現異常的設備設施要及時更換或更新。4組織機構組成及職責4.1組織體系公司應急組織體系由兩部分組成:應急管理領導小組和事故應急指揮部,前者為日常應急組織,后者為事故狀態下

18、應急組織。 關于成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通知各科室、車間:為貫徹落實環境風險防控任務,規范公司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理方案,為有效預防和減少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保障公司正常生產和環境安全。經研究決定,成立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 長:總經理 邵士泉副組長:副總經理兼安全科長 張丁忠成 員:李成山、張晉東、郭安文、張吉坤、胡立慶、劉俊華、袁福生、張昌彬、馬傳敏、李傳江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事故時應急組織日常應急管理組織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組 長:總經理副組長:副總經理成 員:安全科成員 各主管部門負責人事故應急指揮部總 指 揮:總經理副總指揮:副總經理成 員:安全科成員 各主管部門負

19、責人事故時搶修搶險組組長:設備科科長成員:維修人員及車間相關人員信息聯絡組組長:綜合辦主任成員:綜合辦人員應急小組辦公室主任:安全副總成員:安全科成員醫療救護組組長:化驗室主任成員:化驗室成員消防組組長:安全科科長成員:車間班組長及義務消防員警戒治安組組長:保衛科科長成員:保衛科成員后勤保障組組長:供銷科科長成員:供銷科及倉儲科人員環境監測組組長:動力車間主任成員:污水站人員4.2.職責4.2.1應急領導小組日常管理職責:(1)批準并發布公司事故應急預案;(2)組織并參與對公司進行經常性的隱患排查及治理。(3)全面協調公司日常應急管理相關事務。(4)保證為公司配備充足的應急物資,并保證其它應急

20、管理的資金投入。(5)負責批準和解除事故預警信息4.2.2應急管理小組辦公室職責:(1)編制、修訂公司事故應急預案;(2)組織全體員工開展預案的培訓和演練。(3)指導員工對應急器材進行日常的維護。(4)參與對公司進行經常性的隱患排查及治理。(5)負責發布事故預警信息(6)根據具體情況負責與消防、環保、衛生、安全等政府部門的聯系,尋求技術援助。4.2.3各職能部門的職責4.2.3.1 綜合辦職責-負責調配公司的車輛,保證公司事故救援工作開展過程中的交通保障。-負責安排運送事故救援物資的車輛,保證事故現場的救援物資按時到位。-負責提供指揮部的專用車輛。-負責建立和維護指揮部與事故現場的24小時通訊

21、聯系網絡。-在事故現場喪失通訊能力時,及時做好臨時的應急通訊工作。-負責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與政府、社區等公司外部門的協調聯系工作。-負責與外界新聞媒體協調聯系,搞好事故的宣傳報道。-有關事故搶險救援的信息發布。-負責組織好事故救援現場的生活供應工作,保證恢復生產階段的飲食供應。-負責現場的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的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負責職工傷亡事故的撫恤及善后處理,協調社會救助工作;4.2.3.2 安全科職責-負責組織擬訂、修訂公司綜合、專項預案,負責協調各單位組織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并對演練效果進行評審。-具體負責事故現場泄漏、火災、爆炸事故的處置和洗消工作。-負責公司消防力量的

22、調動和崗位應急裝備(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等)的設置。-負責申請公司安全專項資金的資助。-負責組織應急專家組為事故處理提供信息。-負責將指揮部的各種指令傳達到各部門。4.2.3.3 財務科、倉儲科職責-負責應急救援專項資金及善后處理所需資金的保障工作。-負責應急物資的儲備和供給工作。-負責事故現場警戒、治安保衛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交通管制、警戒工作,防止與救援無關車輛進入事故救援現場。-負責事故現場人員的緊急疏散,保證人員安全撤離,防止無關人員進入救援現場。-協同綜合辦維持事故現場的秩序,保證交通路線暢通,保障搶險物資安全、順利到達事故現場。4.2.3.4 質檢科職責-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

23、散區域內的無害化處理及監測。4.2.3.5 生產技術科職責-當發生供水、供電、供汽等公用系統突發事件時,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具體負責協調指揮全公司各生產裝置的開停工的調度工作。-負責組織調集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現場搶救工作組,組織現場搶救工作。-負責組織搞好事故現場的恢復生產工作。-當發生洪水、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時,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負責全公司各生產裝置的生產調度工作。-負責調動公司的施工機具及施工力量,參加現場救援及恢復生產工作。-協助現場總指揮搞好事故現場的設備搶修工作。-負責調動生產及輔助人員參加事故現場的救援和恢復生產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工程搶險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斷電、接電

24、工作。-負責聯系修復用電設施,保證事故現場的臨時用電。 4.2.3.6 供銷科職責-負責搶險應急救援物資的供應,保證救援物資的數量和質量。-負責事故現場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需品的供應。-負責籌措并組織向事故救援現場調用各種救災物資、搶險工具、通訊器材和為恢復生產所需的設備、材料、配件等。-負責應急救援物資及事故現場人員生活必需品的采購工作。4.2.3.7 車間職責-負責制定、修訂本單位現場處置方案,并定期組織實施演練。-負責組織本單位義務消防員的應急技能培訓、報警、事故初期處置等訓練。-維護保養本單位應急救援器材完好、完備。 事故狀態下指揮機構及職責4.2.4.1 公司成立應急指揮部,負

25、責公司應急工作的組織和指揮。、總指揮:總經理 邵士泉、副總指揮:副總經理 張丁忠、成員:由李成山、張晉東、郭安文、張吉坤、胡立慶、劉俊華、袁福生、張昌彬、馬傳敏、周云強、徐劍、楊建利、張昌奎、夏征華、李傳江等組成。本公司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任總指揮,副總指揮由公司常務副總(兼管安全科)、生產副總、技術副總、總工程師及各職能部門、車間負責人組成,日常工作由安全科負責。事故狀態下,由總指揮根據事故具體情況確定指揮部設置地點,指揮部下設通訊聯絡組、搶險搶修組、消防組、醫療救護組、物資供應組、警戒治安組、環境監測組。4.2.4.2 指揮部職責在事故狀態時,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應急指揮

26、部。 、組織現場有關人員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搶救工作,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力爭把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布置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處理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進行修改和完善。、緊急調用各類物資、人員、設備等救援物資。、當事故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的疏散工作。、對重大、特大事故,應以最快捷的方法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故的情況,并組織項目部有關人員緊急救援,配合上級的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做好穩定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4.2.4.3 應急指揮部成員職責總指揮:全面組

27、織公司的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部署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工作,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根據事故發生情況,發現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立即組織并進行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作好穩定社會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本部門事故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指揮部成員: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和對口救援機構、友鄰單位的聯系工作。4.2.4.4 各應急處置組及職責(1)設備設施搶險搶修組組長:設備主管 張吉坤成員:設備維

28、修部成員及車間相關人員。職責:根據指揮部的指令進行事故救援,組織技術人員對設備、設施進行搶修。(2)消防組:組長:安全科長 張丁忠成員:安全科成員、消防隊員、車間班組長。職責: 做好事故偵查尋情、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負責滅火、洗消和搶救傷員任務。(3)信息聯絡組 組長:綜合辦主任 張晉東成員:綜合辦成員及相關人員。職責:確保事故救援保持有效通訊聯系,負責到場新聞媒體的接待工作。(4)后勤保障組 組長:供銷科 胡立慶成員:倉庫及綜合辦相關人員。職責:負責緊急調用本公司搶險救援物資和運輸工作及救援人員的食宿安排。(5) 警戒治安組組長:保衛科長 李傳江成員:保衛科全體人員。職責:負責現場安全保

29、衛和維持秩序;將危險區域的人員安全、有序疏散;迅速組織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進行警戒,保障搶險救援工作正常開展。(6) 醫療救護組組長:門燕 成員:化驗室相關人員。職責:根據不同類別的傷害,對受傷人員及時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現場緊急救護處置及護送傷員入院治療。做好員工善后安撫、協調工作。(7)環境監測組組長:動力車間主任 馬傳敏成員:污水站成員職責: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洗消,檢測工作。根據事故發生類別,利用各種環境檢測設備,及時檢測有毒有害物質對空氣、水源、人體、動植物、土壤造成的危害和其他危害,迅速采取相關措施,防止事故危害進一步擴大。5預防與預警5.1環境危險源監控根據本公

30、司使用、貯存化學危險物品的品種、數量、危險性以及可能引起化學事故的特點,確定制冷車間為危險場。危險源:氨液儲罐。根據公司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事故,制冷車間安裝有攝像頭來進行實時監控;設置了有毒氣體探測儀;配備空氣呼吸器、防毒面罩、急救箱等應急防護用品;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同時配備了滅火器、消防栓、洗眼器、消防砂等安全防范措施,對突發環境事件進行提前預防。5.2 預警行動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原則對公司突發事故進行處置。公司將用于個體防護、醫療救援、通訊裝備及搶險器材等配備齊全,并確保器材始終處于完好狀況;如發生物料泄漏,則啟動四級或三級應急響應。如發生著火或爆炸則啟動二級應急響應。5.3報警

31、、通訊聯絡方式獲取預警信息的單位(或個人),應將信息報告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對預警信息組織分析研判的基礎上,初步確定預警級別,經應急領導小組確認批準后發布,預警信息通過電話、辦公自動化、召開會議、或手機短信等有效方式發布,信息發布內容應包括時間、地點、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級別、影響范圍和事態發展趨勢。通訊聯絡方式見附件1。5.4 信息報告與通報5.4.1 公司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5056816 應急電話: 火 警:119 匪 警:110 醫療急救:120 臨邑縣環保局:4221575公司當發生或判斷可能引發突發環境事件時,首先立即向臨邑縣環保局、臨邑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報

32、告相關信息。經環保局核實,對事件性質和類別做出初步認定。5.4.2突發環境事件的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突發環境事件信息采用傳真或網絡等方式書面報告;情況緊急時,初報通過電話報告,事后及時補充書面報告。5.4.3初報內容包括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起因和性質、基本過程、主要污染物和數量、監測數據、人員受害情況、飲用水水源地等環境敏感點受影響情況、事件發展趨勢、處置情況、擬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議等初步情況,并提供可能受到突發環境事件影響的環境敏感點的分布示意圖。5.4.4續報是在初報的基礎上,報告有關處置進展情況。5.4.5處理結果報告內容是在初報和續報的基礎

33、上,報告處理突發環境事件的措施、過程和結果,突發環境事件潛在或者間接危害以及損失、社會影響、處理后的遺留問題、責任追究等詳細情況 6應急響應6.1分級響應機制6.1突發性環境事故的等級劃分等級預警響應等級表示色險情突發環境事故后果已經或可能導致社會影響直接經濟損失特大事故級級紅色泄漏量較大,并進入排水管網,或發生火災。造成人員傷亡且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十萬元以上重大事故級級橙色泄漏物料進入下水道或局部著火對環境造成重大危害且將要危害人身安全五萬到十萬(不含十萬)較大事故級級黃色小范圍滲漏或有明火產生對環境造成危害一萬到五萬元(不含五萬)一般事故級級藍色局部滲漏未造成環境危害1000元-10000

34、元(不含一萬)6.1.2應急響應級別接到事件報警后,按照險情緊急調度程序,由應急領導小組對警情做出判斷,初步確定響應級別。如:通知有關救援人員到位、開通信息與通訊網絡、通知調配救援所需要的應急資源應急隊伍和物資、裝備等成立現場指揮部。如果事件不足以啟動應急救援體系的響應級別,響應關閉;當事態達到二級以上級別,應急領導小組應及時向上一級政府部門請求實施更高級的應急響應。確定應急響應級別以后,按所確定的響應級別啟動應急程序。響應流程當班員工發現泄漏或異樣狀態時,要及時報告當班班長,當班班長視險情安排人員報告車間主任、安全科、安全副總、直至總經理。當險情及時排除后,險情處置負責人要安排人員通知上報領

35、導,撤除險情。根據險情需要上報和通知相關單位時,根據職責分工,由綜合辦安排專人上報和通知相關單位采取應急行動。本應急預案屬于公司內部應急預案,可與相鄰單位應急預案進行配合,與上級環保部門應急預案進行聯動。 6.2應急措施6.2.1應急準備。6辦公室將安全、環保及應急準備和響應教育培訓內容納入職工培訓和新員工上崗培訓和考核的內容之一。6生產技術科做好消防器材及消防設施的管理,并監督車間做好器材、設施的保管、使用登記、完好性等情況檢查。6電工不定期對車間電氣設備設施、電路干線進行檢查維護。6潛在事故和應急情況的重要崗位準備個人防護用品和應急物資,如手套、口罩、防護眼鏡、防毒面罩等,并訓練員工能熟練

36、使用。6.2.2一般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6.2.1當事件或緊急情況發生后,事件現場由總指揮組織積極自救、互救措施,及時將傷者送往就近醫院搶救,防止事件進一步擴大。6.2.2總指揮負責引導指揮人員進入事件現場,指揮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了解現場情況及事件的性質,確定警戒區域和事件應急救援具體實施方案,布置救援隊的任務。6.2.3較大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6.2.3.1事件發生后,由現場負責人在最短時間內向公司領導匯報,由總指揮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響應。6.2.3.2事件發生初期,事件現場由負責人組織采取積極自救、互救措施,防止事件擴大;6.2.3.3總指揮指派應急救援人員及工人進入事件現場,到達后,立即了解

37、現場情況以及事件的性質,確定警戒區域和事件應急救援具體實施方案,布置救援任務。6.2.3.4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后,應服從現場總指揮的指揮,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按各自的分工開展搶險和救援工作。6.2.3.5事件發生所在的地點,指揮部組織相關人員嚴格保護事件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6.2.3.6突發事件得到控制后,由指揮部統一布置,組織相關專家、機構和人員開展事件調查工作。6.2.4 水環境污染事件現場處置突遇暴雨,水量暴增應急處置:班長車間主任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公司生產用水的水量和水質的變化,還要隨時關注氣象預報情況,防止災害性天氣對生產造成大的影響。暴雨來臨前,值班人員應做好的

38、準備工作:6.2.4.1處置措施6.2.4.2班長檢查排污設備是否完好備用,總排污口是否暢通。6.2.5事故廢水應急處置當公司出現生產事故,發生泄漏、著火等較大險情時,會有大量事故廢水,短時間、大流量通過明溝事故廢水收集系統匯入事故水池,為防止這部分廢水造成二次污染,我們采取以下應急方案:6.2.5.1處置措施6.2.5.2關閉明溝排放閥,嚴禁明溝水外排。6.2.5.3開啟明溝至事故水池閥門,將明溝過來的事故廢水引入事故水池。6.2.5.4對事故水池內廢水指標進行監測,是否符合污水處理廠進水指標要求,否則再經提升泵打入緩沖罐后處理。6.2.5.5應急救援關閉程序(1)根據事件處理情況對現場泄漏

39、物進一步洗消,清除安全隱患后盡快恢復正常生產。(2)如無法恢復生產,應按停工方案進行。(3)生產事件處理正常,后分析事件原因,總結經驗教訓。6.2.6 危險化學品泄漏及著火環境保護應急處置6.2.6.1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隔離50m,嚴格限制出入。6.2.6.2迅速切斷附近火源及除攪拌外其它電源,如有可能要把泄漏區域的易燃易爆品清理到安全區域。6.2.6.3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置,盡可能切斷泄漏源,構筑圍堤盡量不要讓原料外流,集中到事故應急池。6.2.6.4合理通風(打開所有窗戶或直接打碎玻璃以增大通風面積),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6.2.6.5按

40、應急求援預案進行報告和報警,一定注意不能在泄漏區域撥打手機等移動工具,以防電火花引爆可燃氣體。6.2.6.6如發生著火事故時,搶險人員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要以最快的速度用滅火器消滅初始火情,并立即切斷泄漏點。如不能切斷泄漏點,則要保證人員安全,并等待專業人員進行進一步處理。6.2.6.7處置方法:生產車間應有良好的通風系統,遠離火種、熱源。室溫不宜超過30。應遠離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等,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6.2.6.8泄漏事件現場處置6.2.6.9泄漏源控制:生產過程中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停止作業或采

41、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等方法,并采用合適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堵住漏處;6.2.7 泄漏物處理6.2.7.1少量泄漏用不可燃的吸收物質(如沙子、泥土)吸收和收集泄漏物,并放在容器中等待處理;6.2.7.2大量泄漏可采用圍堤堵截、覆蓋、收容等方法,并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報警:通訊組及時向環保、公安、衛生等部門報告和報警;2)現場處置: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快速實施救援,控制事故發展,并將傷員救出危險區,組織群眾撤離,消除事故隱患;3)緊急疏散;警戒組建立警戒區,將與事故無關的人員疏散到安全地點;4)現場急救:救護組選擇有利地形設置急救點,做好自身及傷員的個體防護,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5)配合有

42、關部門的相關工作。泄漏處理時注意事項:1)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2)嚴禁攜帶火種進入現場;3)應急處理時不要單獨行動。6.2.7.3臨時安置場所、周邊道路隔離(見廠區緊急疏散圖)本應急預案屬于公司內部應急預案,可與相鄰單位應急預案進行配合,與上級環保部門應急預案進行聯動。6.3應急監測6.3.1緊急情況下公司按照事發地政府環保部門要求,配合開展工作。6.3.2明確應急監測方案,根據事故發生類別,利用各種環境檢測設備,及時檢測有毒有害物質對空氣、水源、人體、動植物、土壤造成的危害和其他危害,迅速采取相關措施,防止事故危害進一步擴大。6.3.3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公司環境監測小組要

43、立即開展應急監測,在政府部門到達后,則配合政府部門相關機構進行監測。6.4應急終止6.4.1明確應急終止的條件當事件得到控制,并監測合格后,根據啟動的預案,由總指揮宣布應急狀態終止。6.4.2明確應急終止的程序首先,搶險組報告事故現場得到控制,處置組對現場進行洗消后報告指揮,監測組對空氣及水質進行檢測合格后,報告總指揮,由總指揮宣布應急終止。6.4.3應急狀態終止后,由泄漏處現場人員對泄漏部位進行巡回檢查,確定不會造成二次泄漏。6.5應急終止后的行動(1)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周邊企業(或事業)單位、社區及人員事件危險已解除; (2)對現場中暴露的工作人員、應急行動人員和受污染設備進行清潔消洗;

44、(3)事件情況上報事項;(4)需向事件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5)事件原因、損失調查與責任認定; (6)應急過程評價;(7)事件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 (8)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修訂;(9)維護、保養應急儀器設備。7. 后期處置7.1保障措施7.1.1應急保障計劃當公司有險情發生,并上升到公司級應急狀態時,公司所有員工皆為應急人員,應按照職責分工,全力投入到搶險滅災工作中去。對于所需救援資金,財務需采取特別處理程序,保障全額供給。應急器材、裝備從安全生產費用中支出,有破損及時更換,對應該定期檢測的及時進行定期檢測。安全及環保設施列入公司設備檢修計劃,每年按期進行檢查檢修。7.1.2應急

45、資源根據應急領導小組責任分工,由財務部制定應急保障計劃,落實應急隊伍、應急資金、應急物資配備、調用標準及措施。7.1.3應急物資和裝備保障公司依據重大事件應急處置需求,建立健全以應急物資儲備為主、求助社會救援物資為輔的物資保障體系,建立應急物資動態管理制度。7.1.4應急技術公司內部成立應急領導小組,由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生產工藝技術應急處置,依托臨邑縣消防大隊、臨邑縣環保局等部門為外部應急技術保障。7.1.5其他保障根據應急工作的需求,公司采用移動電話和固定電話等作為應急通訊保障,相關人員要保證24小時聯系暢通,信息聯絡組負責保證正常通訊聯系,確保指揮部成員、公司各部門通訊方式的有效性,如發生變

46、化,及時更新、發布。為保證應急救援工作及時有效,配備各種裝備器材,各部門平時要安排專人維護、保管、檢驗,確保器材始終處于完好狀態,本著“隨用隨補”的原則,保證各類應急物資處于良好、可靠備用狀態。7.2 處置措施7.2.1危險化學品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大量泄漏,泄漏物會四處流淌,使表面積增加,燃爆危害、健康危害和環境危害危險性隨之增大。所以,減小公司危險化學品泄漏次生災害,需要對危險化學品的泄漏面積進行控制。7.2.2防范措施:事故處置中可以使用土壤密封劑避免泥土和地下水受污染。采用圍堤堵截的方法將泄漏液體控制或引流到安全地點。7.2.3采用稀釋與覆蓋的方法減少泄漏源附近氣體的濃度。即用噴射霧狀水的

47、方法稀釋泄漏氣體和加速泄漏氣體擴散,施放大量水蒸氣或氮氣稀釋泄漏氣體,破壞燃燒條件,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在液體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7.2.4采用收容(集)的方法對泄漏物進行回收。大型泄漏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或槽車,小量泄漏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7.2.5采用廢棄的方法將收集的不能回收使用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處置,殘留在環境中的危險化學品可用消防水沖洗,沖洗水進行無毒化處理,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8. 應急培訓和演練8.1預案培訓應急預案的培訓列入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由環監辦進行行組織、指導應急預案的培訓工作,各相關部門和應急救援專業組負責人作好日常預案的學習培

48、訓,根據預案實施情況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采取多種形式對應急人員進行應急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培訓應做好記錄和培訓評估。8.1.1應急人員的培訓內容(1) 危險重點部位的分布與事故風險;(2) 事故報警與報告程序、方式;(3) 火災、泄漏的搶險處置措施;(4) 各種應急設備設施及防護用品的使用與正確佩戴;(5) 應急疏散程序與事故現場的保護;(6) 醫療急救知識與技能。8.1.2員工與公眾的培訓(1) 可能的重大危險事故及其后果;(2) 事故報警與報告;(3) 滅火器的使用與基本滅火方法;(4) 泄漏處置與化學品基本防護知識;(5) 疏散撤離的組織、方法和程序;(6) 自救與互救的基本常識。8.1.

49、3應急培訓要求針對性:針對可能的事故及承擔的應急職責不同人員予以不同的培訓內容;周期性:公司級的培訓每年一次,部門與功能性的培訓每季一次;真實性:培訓應貼近實際應急活動。8.2預案演練公司綜合應急預案一年演練一次,演練前先進行培訓,培訓后編寫演練方案,模擬事件,各小組進行配合,進行實際演練。演練后對演練過程進行總結、點評并進行記錄。現場處置方案由各車間進行。8.2.1演練方式演練分為桌面演練、功能演練、綜合演練三種。8.2.2演練準備1)演練確定年度工作計劃時,制訂演練方案,按演練級別報應急指揮負責人審批;2)演練前應落實所需的各種器材裝備與物資、交通車輛、防護器材的準備,以確保演練順利進行;

50、3)演練前應通知周邊社區、企業人員,必要時與新聞媒體溝通,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響。8.2.3演練頻次與范圍1)車間部門演練(或訓練)以報警、報告程序、現場應急處置、緊急疏散等熟悉應急響應和某項應急功能的單項演練,演練頻次每年1次;2)公司級演練以多個應急小組之間或某些外部應急組織之間相互協調進行的演練與公司級預案全部或部分功能的綜合演練,演練頻次每年1次。3)政府有關部門的演練,公司積極組織參加。8.2.4演練組織見應急組織機構8.2.5應急演練的評價、總結與追蹤應急演練結束后應由環境監管辦公室組織對應急演練予以評價,總結,并對出現的問題,制定措施加以整改,及時進行跟蹤整改情況。9.獎懲對拒絕

51、執行應急救援指揮部命令,或者借口逃避、逃匿、擅離職守,侵占、挪用救災物資等情節嚴重的責任人,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理,構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同時在應急救援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給予表彰或獎勵。10.附則10.1制定與修訂10.1.1應急預案評審由公司環境安全領導小組根據演練結果及其他信息,每三年組織一次評審,以確保預案的持續適宜性。在下列情況下,應對應急預案及時修訂:危險源發生變化(包括危險源的種類、數量、位置);應急機構或人員發生變化;應急裝備、設施發生變化;應急演練評價中發生存在不符合項;法律、法規發生變化。10. 1.2應急預案更新、修訂程序應急預案的修訂由安全管理部根據上

52、述情況的變化和原因,向公司領導提出申請,說明修改原因,經授權后組織修訂,并將修改后的文件傳遞給相關部門。10. 1.3預案修訂應建立修改記錄(包括修改日期、頁碼、內容、修改人)。10.1.4預案備案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按照規定,向臨邑縣環保局進行備案,同時抄送臨邑縣安監局、臨邑消防大隊、臨邑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等部門。評審修訂后的新預案及時向環保部門備案。10.2預案的實施10.2.1預案的簽署和解釋本預案由總經理簽署,安全辦公室負責解釋。10.2.2預案的實施本預案由總經理簽發之日起實施。11附件附件1:應急指揮部及應急救援隊伍人員聯系方式一覽表應急指揮部及應急救援隊伍人員聯系方式一覽表姓名

53、職務固定電話移動電話邵士泉總經理,救援指揮部指揮長6808張丁忠生產負責人,救援指揮部副指揮長6808張吉坤設備設施搶險組組長6813李傳江警戒治安組組長6816張晉東信息聯絡組組長6855馬傳敏環境檢測組組長6817門 燕醫療救護組8812胡立慶后勤保障組組長救援指揮部(辦)6808應急救援指揮中心24小時值班電話6808附件2:外部關聯單位應急通信聯系表外部關聯單位應急通信聯系表單位電話德州市安監局臨邑縣安監局臨邑縣環保局臨邑縣人民政府臨邑縣職業病防疫站臨邑縣人民醫院急救、公安、消防、交通事故120 110 119 122臨邑縣公安消防大隊附件3:應急處置人員聯系方式應急處置人員聯系方式姓

54、名職務手機固定電話備注邵士泉總經理,救援指揮部指揮長6808張丁忠生產負責人,救援指揮部副指揮長6808張吉坤設備搶險組組長6813李傳江警戒治安組組長6816張晉東信息聯絡組組長6855馬傳敏環境檢測組組長6817門燕醫療救護組8812胡立慶后勤保障組組長附件4:應急物資裝備表應急物資裝備一覽表序號名稱數量單位存放地點責任人電話1正壓式呼吸器2臺動力車間馬傳敏2醫藥箱2個化驗室門燕3水靴30雙動力車間維修組馬傳敏4防毒面具4個動力車間馬傳敏5防毒口罩8個動力車間馬傳敏6消防砂池4個罐區、車間、倉庫周云強7滅火器36個罐區、車間、倉庫等地袁福生 張昌彬8消防栓2個動力車間馬傳敏9消防鏟4把動力

55、車間馬傳敏10絕緣塑膠手套 6 付動力車間馬傳敏11噴淋式洗眼器 2 套動力車間馬傳敏 12消防水帶 2 條動力車間馬傳敏 13應急燈 2 盞 動力車間馬傳敏附件5:公司周邊環境示意圖 臨邑縣弘桀有限公司孟家寨村農田新一0四國道原料庫辦公樓包材庫飲料包裝間飲料成品庫包裝三車間成品庫成品庫包裝二車間包裝一車間成品庫山東啤酒有限公司面積:113356輔料庫門衛檢驗室生產車間發酵罐區生產車間包裝材料庫298.5m265.5m57.3m98.6m265m四0一道國北 罐 庫附件6:公司環境應急設施布置圖鍋爐房防火降溫系統污水處理站處理系統 冷媒間水中和系統 生產車間人員疏散系統辦公大樓緊急指揮系統 發

56、酵罐區排污疏通系統附件7:公司雨水、清凈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網布置圖西 北污水站鍋爐房房紙箱庫飲料包裝間(飲料)罐庫料間檢驗室生產加工間更衣室灌裝間風淋室洗消間冷媒發酵罐區水處理間洗消間更衣室成品庫(飲料)酵母培菌室更衣室洗消間包裝三車間(啤酒) 紅色 污水管道綠色 雨水管道黃色 處理后的水 管道成品庫(啤酒)粉碎車間三樓污水處理后緩沖池門衛附件8:公司應急疏散路線、重要地點分布圖西 北鍋爐房房紙箱庫2360m6m8m飲料包裝間(飲料)2054m罐庫料間檢驗室117.6生產加工間192灌裝間風淋室更衣室洗消間冷媒發酵罐區1577.68水處理間洗消間更衣室成品庫(飲料)酵母培菌室64更衣室洗消間

57、包裝三車間(啤酒)成品庫(啤酒)粉碎車間三樓216m包裝二車間(啤酒)洗消毒包裝一車間(啤酒)更衣室 糖化車間 二樓 63026m20m成品庫(啤酒)35m原料庫216包裝材料庫375辦公樓72m10m門衛輔料庫40注明:應急疏散路線以西北風風向為設想,具體情況應以事故發生時實際風向選擇應急疏散路線附件9:應急行動路線圖 北鍋爐房房料間紙箱庫冷媒發酵罐生64產車m間洗消毒包裝一車間(啤酒)更衣室 糖化車間 二樓 63026m20m成品庫(啤酒)35m原料庫216包裝材料庫375辦公樓72m10m門衛輔料庫40附件10:地理位置圖附件11:組織機構圖董事長銷售副經理包裝二車間總經理生技 科綜合辦生產副經理銷售副經理銷售科辦 公 室化 驗 室瓶 場瓶場倉 儲 科動力車間包裝車間釀造車間設備科保 衛 科附件1


注意事項

本文(啤酒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39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神木县| 边坝县| 海口市| 定安县| 高台县| 淄博市| 米林县| 隆安县| 德格县| 垫江县| 泽库县| 冀州市| 邵武市| 武功县| 客服| 平陆县| 二连浩特市| 阳新县| 夏邑县| 旌德县| 沁阳市| 嵊州市| 峡江县| 杨浦区| 包头市| 深水埗区| 成武县| 喀喇沁旗| 清丰县| 恭城| 遵义县| 武宣县| 博爱县| 城步| 柞水县| 恩施市| 绥滨县| 来安县| 宁武县| 龙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