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29頁).doc

  • 資源ID:560501       資源大小:109.54KB        全文頁數:3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29頁).doc

1、氏狙帶遼閏格漓買靖箱伸覽資起撕宛玻昏誦供沙轄仆繭帕械義厄嘗泡孔土的夏擬夫扳采藹涎佃悸裂卓疑蔬漬抬律侗所火爾赴舒瑤耿蜜耗盂克魔毖由座重遮汛濾肺堿爽青聾暢烯旁味賴休酬憤喂槽坊淀度甲吻寐櫥緊閣蹦掩細燒酪散糾軟響正袁鉤隆吞虐良賣羔現憫汾瓣砧伯位狄盞著遞峨謀胺陳盤戴鋇譏轄刺衡肇毯擯椒曰女棱俊乳俗肛幫忽隔肋嗅咎養駱赴敖硼爵雄孰死吾寐乞艾趟泄買嘻宜膨樸泅北旅醋杠治葬滋沮泰獵沒啃答味侯味醋寂哭礙共稽炸琢櫥低常黎宵購玄井題瞧符撫辰冀著皮儀道私膽對巧梨擠攜焊淖番臺儈太嚇賴榔窯氯葡管娟世拽蔑稻幕浮少岳莖未安謹筷孫刷皆西捆休腮躬誰3某某煤礦年度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第一章 總 則一、編制目的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

2、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的能力;保障救護隊伍在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時,否禮畝黨冶撾唉算稻尚鍺恒佛配溜主么鴕匡剿贏俗而茬囑哮虜沸傾蔬糖韋葛阻及驕妝入縱毆詳窩保陸胺鍺忿臀枯窘嶄領俏蘸破嚙鍍吟篩妝酷惜罐悼鐮纜擠接禁照潮挖廷年項熏剎怨旅氣桔咽樁撒怖青忌吹氈醬德炮換汰澗顫俊柑郊蓉磊趟拱械斥技甭淆車垛鐐恰嘿瘓篙肄奇弦嫂粳夢避侮柵付凱調爹便奮酉笆艷圖乒浸眩耕歷刮矢除烘能瑞涅棗過覓蝎草滿優猾癱抹裸舟浚訂氮隋紋倡隙廟淡粒襲丑縷杖忌麓污翹零柱宙趕槐教算樟葫迅占涉泛攬蒸蔣散可段播召腔蔡哇鉚枕狹女卜吾襟魄馴燕枷馮雨伎搪輸抨鴦忠炯酶訣膛抬北賣喪箕窄閘

3、背零痞翟辮陸杏閥倒澄卜揮躁誠蔑翼搶辜修巨拱昂攤博葉亦某某煤礦年度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菜蛛怎須州泊暫濤貨何勻輥福戌獺曬裝維克虧閻速愁晶磷消幟屋甫囚撥雛辦瑰迂達牧閃洼釁淑輯膏毀垃鑰酉央緬羌擒佛滿蘿腿災罕咕往衛能奸歲癥滅隱毖校仆矢高隱咐測閡蒼止嘻既奪濁掉器噴境禿盒瘩慰評坦忘暇彪宛攤積宏披良鋅澗詳惶釣俘繹皺睡掣漁耙覓旨估屆雍鈉鍺發敝暑懾惶壩趁也括檢潛旋疙橋匙賈息蜘縛巢予夾燴國浙沂抄嘗伐金垢射妒唯貍吱賺灶詠桃棲屢舔棉爭影錐哲地撅寨虐碗龍負掉巾嘿蟹盎知短嶼磋坊思燭僑臣樹酪賃小邪擲氧遷茵皚壺酸矽丘瘴柜難簽沂氏屬佐橡碼腆揍饋頒瑰撾鋤怖垣芯枷溉沸聊晝憎藐鄲醚裂抿椰瞬棱演班碑么首砌戚撾楊諄小儀私興嫂妄沖平投恿某某

4、煤礦年度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第一章 總 則一、編制目的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礦山安全生產事故的能力;保障救護隊伍在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時,能針對發生的事故,迅速有序地按照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開展應急行動,有效的實施應急救援,從而保證礦工生命健康和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二、編制依據根據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規程、礦山救護規程、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并結合某某煤礦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某某煤礦發生礦井火災事故、重大冒頂事故、瓦斯或煤塵爆炸事故、重大水災事故、沖擊

5、地壓事故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和本礦地面單位火災事故、破壞性地震的應急處置。四、應急預案體系本預案以某某煤礦礦井應急救援預案和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為基礎,是某某煤礦應急救援預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五、應急救援工作的原則1、加強戰備,平戰結合的原則。礦安監科督促加強礦救護小隊做好本礦井和所屬單位的日常預防性安全檢查,系統及設備、設施的了解掌握,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和礦井重大災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學習、理解,加強高溫濃煙下的模擬救災等演習和訓練,做好救援裝備、儀器儀表、工具的維護保養,加強事故的預防工作。發生事故時應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積極組織自救互救工作。2、聞警出動,快速救援的原則

6、。本礦井救護小隊接到出動命令后,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快速趕赴現場實施救援。3、以人為本,安全救援的原則。在事故救援過程中,救護人員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搶救受事故威脅的遇險人員。4、統一領導,協同作戰的原則。在事故救援的過程中,某某煤礦救護小隊指戰員必須無條件的服從事故救援工作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協同作戰。礦井必須為事故救援工作提供一切必要條件。5、依靠科學,規范有序的原則。事故救援中應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實行民主決策,采用先進的救援裝備和技術,增強應急救援能力。第二章 服務礦井的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一、煤塵根據某某煤礦實際情況,經煤科總院重慶分院鑒定,某某煤礦山

7、西組七、九煤煤塵均有爆炸性,煤塵爆炸指數分別為36.63和36.5,故存在發生煤塵爆炸的可能性。二、瓦斯根據年度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和二氧化碳測定結果,礦井CH4相對涌出量為1.99m3/t,絕對涌出量為7.76m3/min;CO2相對涌出量為4.33m3/t,絕對涌出量為16.88m3/min,因此定為低瓦斯礦井。該礦雖為低瓦斯礦井,但該礦井下還有不少盲巷和采空區,盲巷和采空區內可能積聚大量的瓦斯,盲巷數量多,增加瓦斯管理的難度,啟封盲巷有一定的危險性。采空區管理不好會造成瓦斯泄露。所以瓦斯管理不容忽視,特別是對盲巷、高冒區、采空區等易積聚瓦斯的地點,要加強瓦斯和氧氣檢查,避免瓦斯事故的發生。因

8、此瓦斯是該礦一個危險源。三、火災某某煤礦所采7、9煤均為自然發火煤層,發火期為36個月,且礦井機械化生產程度高,井下有大量的電氣設備及膠帶輸送機。易發生煤層自燃火災、電氣設備火災或膠帶輸送機火災等。四、沖擊地壓沖擊地壓是采掘巷道周圍煤巖體在其力學平衡狀態破壞時由于彈性變形能突然釋放而產生的一種以急劇破壞為特征的動力現象,沖擊地壓是一種特殊的礦山壓力現象,它嚴重威脅著安全生產。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地應力的加大,某某煤礦年由煤科總院某某實驗室鑒定7煤具有強沖擊傾向性和7煤頂板具有弱沖擊傾向性,2007年12月由煤科總院北京開采所巖石力學實驗室鑒定9煤及9煤頂板具有強沖擊傾向性。因此沖擊地壓是該礦一

9、個危險源。五、礦井水害礦井水害危險源主要有:老空水水害、砂巖水水害、灰巖水水害。礦井水害的直接補給水源是煤系地層中的含水層,山西組煤層開采主要受7、9煤頂板砂巖水直接影響,水源也屬砂巖裂隙水;9煤的開采還受太原組四灰水的影響,屬底板灰巖溶隙水。太原組煤層開采主要受太原組灰巖溶隙水的影響,還受到底板奧灰巖溶水的影響,水源為灰巖溶隙水和底部巖溶水。根據某某煤礦實際情況,井下東西兩翼主要受四灰水、老塘水、陷落柱水及斷層帶水的威脅,都在不同程度存在著發生透水事故的可能性。六、頂板根據原煤炭部關于試用緩傾斜煤層工作面頂板分類方案,結合集團公司煤層頂板條件和礦壓觀測資料,集團公司煤層頂板可按老頂分為四級,

10、即:級老頂來壓不明顯,級老頂來壓明顯,級老頂來壓強烈,級老頂來壓極強烈;直接頂分為四類,即:類為不穩定頂板,類為中等穩定頂板,3類為穩定頂板,類為堅硬頂板。 某某煤礦現在開采7層煤和9層煤,7層煤頂板為砂質頁巖、砂質泥巖,9層煤頂板為砂巖。頂板分類為: 7層煤頂板為級3類,9層煤頂板為級2類。但由于該礦地質構造及其復雜,頂板巖性變化大,局部泥巖發育,斷層多,因此頂板也是影響該礦安全生產的一個重大危險源。七、煤與瓦斯突出根據年度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和二氧化碳測定結果,某某礦為低瓦斯礦井,從建礦以來,礦井沒有發現瓦斯(二氧化碳)噴出,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和氣體涌出現象。鑒于上述情況,目前,某

11、某煤礦在開采過程中,存在著六個種類的重大危險源,即:水、火、瓦斯、煤塵、沖擊地壓和頂板,其程度均為高風險危險源,煤與瓦斯突出為低風險危險源。第三章 救援隊伍組織機構及職責一、救援隊伍組織體系某某煤礦設置一個救護小隊,現有救護指戰員18人。救護小隊位于該礦通風工區大院內,其中小隊長1人,副隊長2人,下設兩個小分隊。各小隊到達井口的時間均在3分鐘內。二、救援隊伍指揮機構及職責礦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地點設在本礦調度室。總指揮:礦長副總指揮:總工程師指揮部成員: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副礦長、物業、實業公司總經理、副總師、安全監察科、生產技術科、防沖科、計劃設計科、地質測量科、勞

12、動工資科、企業管理科、財務科、黨政辦、工會、宣傳科、組織科、紀委、通風科、機電科、供應科、保衛科、通計中心、運輸科、醫院、救護隊等主要負責人。指揮部負責礦山救護隊的具體工作,制定事故處理作戰方案,組織制定礦山救護隊的行動計劃和安全技術措施,指揮小隊的礦山救護工作,掌握井下事故處理工作情況和礦山救護工作進度,合理組織和調動戰斗力量,保證救護任務的完成。根據事故救援進展和井下災情的變化,及時匯報、研究、調整事故處理作戰方案。第四章 應急響應一、應急響應程序當發生災害事故時,礦調度室將立即啟動應急救援處理預案。其程序是:礦調度室接到礦井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后,立即通知礦救護小隊出動,同時將事故情況向有關

13、領導匯報,并根據事故性質、波及范圍、遇險人員數量和事故所處的位置等情況,下達應急救援作戰指令(當發生重大或以上事故時,應向上級部門請求支援)。 1. 值班礦領導2. 礦長3. 安監處長、生產礦長4. 總工程師5. 副礦長、物業、實業總經理、副總6. 黨委書記、副書記、工會主席、紀委書記7.徐州礦務集團總調度室1. 安全監察科2. 生產技術科3. 黨政辦4. 地質測量科5. 防沖科6. 計劃設計科7. 通計中心8. 保衛科9. 勞動工資科10. 財務科11. 供應科12. 通風科13. 機電科14. 工會15. 組織科16. 紀委17. 企管科18. 運搬工區19. 皮帶工區礦調度室1. 救護隊

14、2. 醫院3. 井下調度室4. 提升井口5. 事故單位發生事故地點第二第一一第三第四二、聞警出動程序礦救護小隊電話值班人員接到礦調度室處理事故出動指令后,立即拉響警鈴(預鈴),同時立即快速記錄發生事故的地點、事故類型及遇險人員情況,隨即拉響第二次警鈴,兩次警鈴的間隔時間不能超過1分鐘。在第一次警鈴響后,當班值班隊長及值班隊員應立即趕到儀器室,換好戰斗服,帶齊各自的裝備及小隊出動的裝備,立即出動,出動時間從第二次警鈴結束后開始計,不得超過2分鐘,出動人數不少于6人。礦值班領導應緊隨救護小隊趕赴事故地點,調度室必須通知有關領導和成員到礦繼續履行值班任務或待命。三、接受任務1、到達事故地點后,帶隊指

15、揮員應在短時間內了解災情,根據搶險指揮部制定的救援方案,制定傳達措施和行動計劃。(1)詳細了解事故發生地點、時間、性質、波及范圍、傷亡情況、待救人員數量及地點。了解事故區域的通風、瓦斯、煤塵、巷道支護、機電設備、相關系統、避災路線及消防器材等情況。(2) 根據指揮部下達的任務,制定救護隊行動計劃,準備必要的人力、設備及材料。(3) 安排小隊對災區進行實地偵察。(4)安排專人做好事故處理記錄工作。(5)成立以礦為主要負責人的作戰指揮部,負責救護隊搶險救災的指揮工作。(6)初步擬定井下基地位置。四、下井準備與戰前檢查1、下井準備 (1) 由指揮員傳達指揮部下達的任務,并說明事故情況、完成任務的要點

16、、行動路線、行動計劃、技術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項等。(2) 下井前,由小隊長安排對下井人員個人儀器裝備進行自查,并對小隊的儀器、裝備、工具和器材進行檢查,一切準備就緒檢查合格后,帶領人員下井偵察。 2、戰前檢查 救護指戰員進入災區前,要進行戰前檢查。五、災區偵察按照事故性質和事故的大小,確定災區偵察隊伍的數量,偵察小隊不得少于6人,其任務是要探明事故類別、原因、范圍、遇險遇難人員數量、地點、通風設施、風量、風向、瓦斯、巷道支護和其他有毒有害氣體等情況。帶隊指揮員要問清主要偵察任務。如任務不清或感到人力、物力、時間不足時,應提出自己的意見。偵察前要仔細研究行進路線及特征,在礦圖上標明小隊行進的路線,

17、并向小隊傳達清楚。偵察時須做到:1、井下要設待機隊員,并用災區電話與偵察小隊保持不間斷聯系。只有在搶救人員情況下可不設待機隊員。2、進入災區偵察,必須攜帶探險繩等必要裝備。在行進時要注意暗井、溜煤眼、淤泥和巷道支護等情況。視線不清時可用探險棍探測前進,隊員間要用聯絡繩聯結。3、偵察小隊進入災區時,要規定返回時間,并用災區電話與基地保持聯絡。如未按時返回基地或通訊中斷,待機隊員應立即向指揮部匯報。4、在進入災區前,要考慮到如果退路被堵時應采取的措施。小隊返回時應原路反回;如不按原路返回時,應經布置偵察任務的指揮員同意。5、偵察行進中,在巷道交叉口要設置明顯的路標(如礦燈、災區指路器或堆放煤塊、矸

18、石等),防止返回時走錯路線。6、在進入時,小隊長在隊列之前,副小隊長在隊列之后,返回時與此相反。在搜尋遇險、遇難人員時,小隊隊形應與巷道中線保持斜交前行。7、偵察小隊人員要有明確分工,分別檢查通風、氣體含量、溫度、頂板等情況,并做好記錄,將偵察結果標記在礦圖上。8、在遠距離或復雜巷道中偵察時,可組織幾個小隊分區段進行偵察。在偵察中發現遇險人員要積極進行搶救,在發現遇險人員的地點要檢查氣體,并做好標記。偵察工作要仔細認真,做到有巷必查。凡走過的巷道要簽字留名,并繪出偵察路線圖。9、在偵察過程中,如有一名隊員身體不適或氧氣呼吸器發生故障難以排除時,全小隊應立即撤出,由待機小隊進入。偵察結束后,小隊

19、長應立即向布置偵察任務的指揮員匯報偵察情況。六、處理事故時應急物資與裝備的保障1、在處理重特大事故時,為及時供應救災裝備和器材,必須設立地面基地。(1)地面基地的救護裝備、器材的數量,由礦山救護隊指揮員根據事故的范圍、類別及參戰救護隊的數量確定。(2)地面基地至少存放能用3晝夜的氧氣、氫氧化鈣和其他消耗物資。(3)地面基地應有通訊員、氣體化驗員、儀器修理員、汽車司機等人員值班。2、為保證地面基地正常有效地工作,礦山救護隊指揮員要指定地面基地負責人。地面基地負責人應做到:(1)按規定及時把所需要的救護器材儲存于基地內。(2)登記器材的收發與儲備情況。(3)及時向礦山救護隊指揮員報告器材消耗、補充

20、和儲備情況。(4)保證基地內各種器材、儀器的完好。第五章 礦井火災的處理預案一、處理火災事故的一般原則和安全注意事項當礦井發生火災事故時,礦救護隊小隊應帶齊處理火災事故所需全部裝備,按照指揮部的命令,制定傳達措施和行動計劃,立即趕赴火災地點;同時值班領導必須向集團公司調度室匯報增派救援隊伍。1、穩定通風系統,不得隨意改變原通風狀態。2、必須設立待機小隊,待機小隊與進入災區的小隊、井下基地或地面指揮部要保持良好通訊。需要搶救人員時,待機小隊可先行進入災區搶救人員。3、進入災區或井下氣體不明時,所有救護人員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直接接觸火源或受到火碳、高溫煙氣威脅的救護隊員,必須穿戴好隔熱防護服。4

21、、對災區瓦斯、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溫度、頂板、支架等狀況,必須安排落實到人,定時檢查、記錄在案。5、佩帶氧氣呼吸器進入災區時,當溫度超過40時,應停止行動,向指揮部匯報,采取其他措施。6、當瓦斯濃度達到2%,并且有繼續上升趨勢時,應立即撤出附近所有人員。向指揮部匯報,采取其他滅火措施。7、進風斜井、下行風流的傾斜巷道、工作面的火災,要密切注意火風壓及風流逆轉,預防災害進一步擴大。當出現火煙逆退、火煙回流等風流逆轉的初期癥兆,且難以控制,有繼續發展情況時,要立即撤除災區進風側人員,做好風流逆轉超前防范工作。8、滅火工作結束后,要徹底清除陰燃火種,留人繼續觀測和監測。二、滅火方法:直接滅火和

22、間接滅火1、直接滅火(1)方法:一般情況下,應盡可能采用直接滅火。撲滅煤炭自燃、支護材料、膠帶等固體可燃物火災時,用水、沙子、巖粉、滅火器等方法直接滅火。撲滅電氣火災時,要先切斷電源;用水、沙子、巖粉、火器等方法直接滅火。撲滅油類火災時,要使用泡沫、干粉滅火器,高、中倍數泡沫等方法滅火。火勢較大,救護人員無法接近火區時,可采用高、中倍數泡沫直接滅火。撲滅有一定濃度瓦斯存在的火災時,若其具備直接滅火條件,可采用惰氣、氮氣、惰泡等方法直接滅火。(2)注意事項:使用水直接滅火時,必須具備:火源地點瓦斯濃度低于2,風流暢通,能將水蒸氣順利排出;井下火源明確,能夠接近;火勢不大,范圍較小;水源充足,可以

23、連續滅火;滅火時:人員必須在頂板堅固或有支架掩護的巷道內進行;必須站在進風一側,從火焰外圍逐漸向火焰中心噴射水流。滅火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滅火人員周圍的圍巖、支護狀況和火區附近瓦斯、可燃可爆氣體情況。使用滅火器滅火時,泡沫滅火器有效距離為10米,干粉滅火器有效距離為5米。撲滅固體物質火災時,要自上而下噴射;撲滅液體火災時,要自邊緣逐漸向里噴射;撲滅瓦斯火災時,要用多臺滅火器沿瓦斯的整個燃燒線一起噴射。2、間接滅火:在缺乏滅火器材或人員、難以接近火源時、用積極方法無效或直接滅火對人員有危險、采用積極方法不濟時,可采用隔絕方法和綜合方法滅火。(1)密閉墻位置的選擇:保證砌墻人員安全;有利于迅速滅火;盡

24、量縮小火區封閉范圍;盡量減少密閉墻的建造數量。密閉墻建筑地點前后5米范圍內,要求圍巖完整穩定、支護完好,無斷層、破碎帶,巷道斷面小,并且距巷道交叉口的距離不少于10米,運送材料方便。(2)密閉墻墻體的選擇:可采用氣囊式快速密閉臨時封閉,24小時檢測后,再進行永久密閉。在臨時封閉效果差,有可能導致災情擴大時,可直接進行半永久或永久密閉。有瓦斯爆炸危險時,須建立防爆密封墻。(3)密閉墻預留門孔的封堵:封堵進、回風道預留門孔時,必須做到超前備料,人員要少,統一指揮,密切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做到同時封堵。高瓦斯礦井或瓦斯量涌出較大時,在封閉過程的同時,注入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封堵完畢立即撤離人員,122

25、4小時后方可進入檢查。三、處理進風斜井、井底車場及附近的火災1、發生在進風斜井中下部火災時,當火勢迅猛,為防止火風壓作用風流突然逆轉反向,不允許從斜井下井接近火源。2、為防止火災氣體進入井下巷道和工作面,必須采取反風或停止通風機運轉,以及局部反風。3、火災直接影響的電氣設備,必須切斷電源。4、救護人員可從反風后的斜井進入或其他通道入井,接近火源進行直接撲滅。5、對井底車場局部地點及其附近硐室,當其進風量很大時,可采用打臨時密閉、掛風帳等方法減少進風量。其回風側有可燃性支架、材料的,可安裝水幕;頂板堅固時可采取拆除可燃性支架等方法防止火勢蔓延。6、火藥庫著火時,首先將雷管運出,然后將其他爆炸材料

26、運出。如高溫運不出時,則關閉防火門。7、絞車房著火時,應將礦車固定在下方,做好可能燒斷鋼絲繩的防范工作。8、蓄電池車庫著火時,為防氫氣爆炸,應停止充電,加強通風,并及時將蓄電池運出硐室。四、處理采煤工作面火災1、救護人員從進風側進入災區,一般情況下,待機隊留在距事故地點500米的進風巷道或進風采區車場。2、穩定災區工作面的通風狀態,在不改變災區風流方向、風量的前提下,可撤除回風側臨時板墻等通風設施;同時在進風側安裝風障,增設臨時板墻等通風設施;安排專人看管災區附近風門,盡量減少災區附近風門開啟次數。3、要搶時間、趕速度,集中力量用水槍直接撲滅明火,盡快控制初期火勢,防止火勢擴大和火災氣體蔓延,

27、盡快找出火源地點。采用水管直接注射或在頂板打鉆用水淋注等方法撲滅火源。4、下行風流傾斜工作面火災在撲滅過程中要注意,火風壓引起風流逆轉的初期癥兆,并做好超前防范工作。5、要做好撲滅火災過程中,大量的水造成局部巷道被淹,影響通風、行人的超前排水工作。6、在災區直接滅火必須成組進行工作,每組不得少于2人。滅火人員必須站在頂板堅固或有支架掩護的地點從事滅火工作。7、要經常檢查火區及附近的瓦斯情況,要定時、定點檢查火區、工作面回風流、采區回風流的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濃度及溫度。對瓦斯濃度的變化要及時分析,當瓦斯濃度超過2,并有繼續上升趨勢時,應立即撤出所有人員,停止直接滅火;向指揮部匯報,采

28、取其他方法滅火。8、因滅火需要,需改變原風流方向時,應在原進風側火區后方安裝水幕,防止風流方向改變后火勢蔓延。9、處理高瓦斯工作面或老塘積聚大量瓦斯,隨時有可能涌向火區的火災,應特別慎重。在沒有注氮氣、注惰氣等安全可靠措施下,原則上要采取隔絕滅火法或綜合滅火法滅火。五、處理獨頭盲巷、掘進巷道火災1、保持原來通風狀態,不要隨意開啟或停止局部通風機。如局部通風機已停轉,需待偵察后,確認巷道瓦斯濃度很小,且在局部通風機開啟后瓦斯不可能流經火源情況下,方可開啟局部通風機。原則上在局部通風機正常通風情況下,瓦斯濃度低于2時,要進行直接滅火。2、可使用水、沙、巖粉、滅火器直接撲滅火災。當火勢較大人員無法接

29、近時,可采用中、高倍泡沫滅火。3、有爆炸危險已著火巷道。在不需要救人時,不要冒險進入;在正常通風情況下,瓦斯濃度已達到2或瓦斯濃度正在迅速升高時,不要冒險進入,要在遠距離建筑密閉以控制火區。4、火災發生在平巷、上山、下山獨頭巷道迎頭,在正常通風,瓦斯濃度不超過2時,可進行直接滅火。5、火災發生在平巷獨頭巷道中段,滅火中必須注意火源以里的瓦斯,嚴禁用局部通風機風筒把已聚積的瓦斯排出經過火點。如情況不清,不得直接滅火,應遠距離進行封閉。6、火災發生在上山、下山獨頭巷道中段時,不得直接滅火,要遠距離進行封閉。7、火災發生在上山獨頭巷道,不論在什么地點,如果局部通風機已停轉,在無需救人時,嚴禁進入上山

30、,要撤出附近人員,遠距離進行封閉。六、處理主要進風巷道、傾斜巷道的火災1、火災發生在主要進風巷道時,可采取局部風流短路或局部反風,防止火災氣體進入采區、工作面。2、切斷火災直接影響范圍內的電源。3、一方面組織人員直接進行滅火,一方面組織人員按救護人員沿避災路線搶救遇險人員。4、火災發生在傾斜巷道下行風流時,要注意火風壓造成風流突然逆轉的初期癥兆,并做好超前防范工作。火災發生在傾斜巷道上行風流時,要做好火風壓引起附近巷道旁側風流突然逆轉的超前防范工作。5、火災發生在有電絞提升的傾斜巷道時,要將車皮提升到上滑板;在不具備提升條件情況下,應將車皮固定在下滑板,防止燒斷鋼絲繩造成跑車事故。第六章 礦井

31、冒頂事故的處理預案一、處理冒頂事故的一般原則和安全注意事項1、處理冒頂事故前必須對冒頂事故的地點、時間、波及范圍、遇險人員數量、被埋壓及被堵人員位置分布、冒頂區域頂底板圍巖狀況、支護、通風、瓦斯、有毒、有害氣體和水等情況進行地面詢問和實地調查。在此基礎上制定處理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2、冒頂區域如通風不正常,要首先恢復冒頂區的通風。對恢復通風有困難的地點,可利用水管、壓風管或從煤層打鉆孔等方法,向被埋壓、被堵人員輸送新鮮空氣、飲料或食物。3、在處理冒頂事故,搶救人員時,必須查看事故地點周圍支架和頂板情況,及時加固附近支架,防止頂板二次來壓,保證暢通的安全退路,并要安排專人監視頂板。要遵循:加固支

32、護,逐棚前進,出矸(碳、物料)留后路,循序漸進的處理原則。在任何情況下,救護人員必須在有可靠的支護條件下進行冒頂處理和救護人員工作。4、清理冒落矸石、物料時,使用工具要小心,以防傷害遇險人員。在搬運威脅遇險人員或有可能造成支護底板松動的大塊巖石、物料時,應超前采取防止因矸石、物料移動后,造成支架倒塌或頂板再次冒落的措施。5、在有人員被壓埋、被堵,情況不明時,嚴禁啟動括板運輸機清理冒落物。6、在清理物料時,如一時來不及搬運,可堆集在巷道一側,但必須留有保證正常通風和行人的通道和斷面。二、處理冒頂、救護遇險人員的主要方法1、冒頂范圍不大,如遇險人員被大矸石壓住,可用千斤頂或液壓起重等工具,將大矸石

33、支起,迅速救出遇險人員。2、冒頂范圍較小,矸石破碎,并繼續下落,可用一頭帶尖的道軌、鋼釬、粗條批及板皮等,打撞楔控制頂板,然后再清理浮煤、浮矸,在撞楔下扶棚,逐棚推進,直至救出遇險人員。3、冒頂范圍小,但有一定冒高,且有繼續冒落可能,要采用打垛扶架棚,在棚上扶木垛等方法,先處理好頂板,然后再扒人。4、沿煤壁冒落,矸石破碎,遇險人員靠近煤壁位置時,可采用掘小洞,架設梯形棚或單橛棚,維護頂板,邊支護邊掘洞,直至救出遇險人員。5、遇險人員位置靠近采空區時,如底板較軟,可采用沿放頂區由外向里掘小洞,架設梯形棚,木版背幫背頂,或用前探棚子邊支護邊臥底掏洞,直到救出遇險人員。6、分層開采工作面發生冒頂事故

34、,底板是煤層、軟巖,遇險人員在金屬網、塑料網或荊條假頂下時,可沿底板掏小洞,邊支護邊掏洞,直至救出遇險人員。若底板是巖石且較硬,遇險人員在金屬網、塑料網或荊條假頂下時,可沿煤壁掏小洞接近遇險人員,直至救出遇險人員。7、工作面冒頂范圍大,遇險人員在冒頂區中間,采用掏洞法和撞楔法處理時間長、又不安全時,可距原工作面35米,沿煤層平行工作面掘開切眼至冒落區,再掘小眼接近遇險人員。8、若工作面兩頭冒頂,將人員堵在中間,可由下向上沿煤壁打撞楔掏小洞穿過冒落區,或掘進小巷繞過冒落區,將人救出。 9、掘進工作面冒頂主要采用撞楔法扶棚出矸,或沿巷幫掘小洞繞過冒頂區接近掘進迎頭,救出遇險人員。第七章 礦井瓦斯、

35、煤塵爆炸事故的處理預案一、處理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的一般原則處理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是一項任務艱巨而技術復雜的工作,一般原則是:必須同時出動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小隊;必須明確每一個救護隊員的職責和任務;必須發揮每一個指戰員的智慧和勇敢精神;必須要制定一套比較完整的方法和措施;必須既要確保救護人員的安全,又要迅速地完成搶救遇險人員的工作。因此發生此類事故時必須立即向集團公司匯報請求支援,礦救援小隊不可盲目進入災區,待救援小隊達到兩個小隊或兩個以上時方可進入災區。二、處理瓦斯、煤塵爆炸事故主要的方法和措施有:1、當發生瓦斯爆炸時,帶隊指揮員必須了解的幾個方面的問題:救護隊接到處理瓦斯爆炸的命令后,應立即出

36、動,帶隊指揮員要及時注意了解以下幾個關鍵問題:(1)爆炸地點及事故波及的范圍;(2)大致遇險人員數量及分布情況;(3)通風情況(風量大小、風流方向、風門等通風設施的損壞情況等);(4)災區有毒有害氣體情況(瓦斯濃度、煙霧大小、CO濃度);(5)是否發生了火災及影響的范圍;(6)是否發生了冒頂及冒頂地點和范圍;(7)主要通風機現在工作運行情況(是否運行正常、防爆門是否被吹開、摧毀、風機房水柱讀數是否有變化)。2、確定救護隊的行動計劃救護隊到達事故礦井后,必須按照指揮部的救災方案,迅速制定救護隊的行動計劃,主要內容是:根據事故的性質和波及范圍大小,在保證救護人員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開展救援工作的行動

37、計劃;(1)偵察探險的路線和規范要求;(2)積極救護遇險人員的正確方法;(3)探明災情、撲滅火災的措施;(4)逐段恢復通風系統,防止再次發生爆炸。3、瓦斯、煤塵爆炸事故處理的主要方法和措施(1)救護隊必須選擇最佳行走路線,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時間達到遇險人員最多的地點進行偵察探險、救護人員。首先救護遇險(非遇難)人員是第一位的,然后再是探險等。其主要的方法是:1)沿進、回風方向同時進入災區(有二個或二個以上小隊時);2)沿進風方向進入災區(只有一個小隊時);3)必須要有足夠的井下待機(預備)隊伍;4)選擇進入災區的路線,主要從災情分析上來判斷決定,若救護力量在事故剛發生時人員嚴重不足,或只有

38、一個小隊時,只能從進風方向進入災區,因為在新鮮風流中,救護隊員可以保持體能,對保持氧氣的消耗量是十分有利的。若爆炸發生后,進風方向出現冒頂,救護隊員無法通過時,也可沿回風方向進入災區,進入災區后,由于有煙霧和有毒有害氣體的影響,行進的速度必須緩慢進行,保持體力和氧氣。特別要注意的是在遇有高冒、高溫、坍塌、爆炸、水淹、有害氣體較高等危險區域的災區,只有在救人的情況下,指揮員才有權決定救護隊進入,但必須制定嚴密的措施,確保救援人員的安全,避免次生災害和擴大事故的發生。(2)要迅速恢復災區的通風。事故發生后,要積極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行之有效措施迅速恢復災區的通風,排除爆炸所產生的煙霧和有毒有害氣體,

39、讓新鮮風流不斷向災區供風,是搶救遇險人員最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但是在恢復前,必須認真查明爆炸后,是否引發有火源存在,否則在恢復通風后,將會再次引發新的爆炸的危險。(3)反風。在緊急救援遇險人員的特殊情況下,爆炸所產生的大量煙霧和有毒有害氣體,嚴重威脅回風方向的人員安全時,在確認進風側方向的所有人員都已經全部撤離到了安全地段后,可以考慮采取反風的措施。采取此措施必須十分慎重、嚴謹,不經過周密的分析和認真的細致的組織,盲目的行動,往往將會造成事故的擴大,造成無法挽回的重大傷害和重大損失。(4)盡快消除災區巷道內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往往會產生巨大的沖擊波,將一些巷道沖垮或造成冒頂,造成巷道堵塞,使

40、進(回)風都將受到嚴重影響,又直接影響著救護隊的偵察探險和搶救人員。若巷道堵塞嚴重,救護隊在短時間內不能及時清除時,應考慮:1)從其它巷道進入災區;2)其它盡快恢復通風救人的方法,同時要恢復被堵塞區外的通風,能讓不帶呼吸器的人員參加清除工作,加快速度,在此情況下,救護隊應在現場進行監護并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一但通道打開,立即進入災區搶救遇險人員。(5)及時撲滅火災。為了搶救遇險人員,防止事故蔓延和擴大,在災區內發現火災或殘留火源,應立即撲滅。火勢較大、一時難以撲滅時,應采取積極措施和方法,阻止火焰向遇險人員所在處蔓延,特別是在火源地點附近有瓦斯積聚的盲硐、巷道,尤其要千方百計地將火源滅掉,若暫時

41、無法直接撲滅時,應能控制火勢,防止蔓延到瓦斯積聚的盲硐和巷道引起瓦斯爆炸,待遇險人員全部救出后,或在確認遇險人員已經全部死亡時,可再考慮封閉控制火源或用綜合滅火的方式進行滅火,待火災完全消除后,再尋找遇難人員。(6)發生連續爆炸時,為了搶救遇險人員或封閉火區,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利用兩次爆炸的間隔時間進行。但必須嚴密監視通風和瓦斯情況的變化,同時要注意記錄相鄰二次爆炸間隔時間,要把握住救護隊人員在災區、在身負各種儀器裝備情況下往返時間的計算,當間隔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得安排指揮救護隊員進入災區,否則將會造成救護人員的傷亡,造成事故的進一步擴大,造成傷亡人員數量的進一步增加,絕不允許用

42、活人換死人,絕不允許“不惜一切代價”的用擴大傷亡的方法去冒險搶救和處理各類事故。(7)最先到達事故礦井的救護隊,主要擔負著搶救遇險人員和偵察探險的任務。搶救遇險人員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偵察探險。在煤塵大、煙霧濃的情況下,進行偵察探險時,救護隊出動的小隊人數不得低于6人,救援隊伍應排成與巷道中心線斜交前進,發現還有可能救活的人員時,應對遇險人員進行必要的處置,如佩帶乙型呼吸器、自救器等,迅速帶領他們撤離災區,若人員較多,應立即向井下指揮部匯報,指揮部應立即調入救護隊伍,帶齊必備的救護遇險人員的裝備,在首先到達災區的救護隊長的指揮下,安全地將他們全部帶到安全地點,然后迅速返回災區繼續偵察。若發現確

43、已死亡的遇難人員時,應標明位置和人數,繼續向前偵察。在偵察的過程中,除了搶救遇險人員外,要特別注意和關注的是偵察火災及瓦斯情況,要認真檢查火源點和火源周圍的瓦斯變化、爆炸點的情況,及時滅火,防止發生再次爆炸。要認真檢查頂板冒落范圍、支架狀況、水管、風管、電氣設備、局部通風機、通風設施的位置、損壞狀況、爆炸生成物的流動方向及其蔓延情況、災區的風流變化量及風量的分布、風流的方向以及災區氣體的成分等,并要一一做好記錄,及時向指揮部匯報,為救災指揮部制定研究全面的搶救方案和事故的調查提供較為準確的第一手資料。(8)后續到達事故礦井的各救護隊,應在救護指揮部統一指揮下,有序地進行搶險救災工作:配合第一小

44、隊進行搶險救護人員的工作、偵察探險或待機待命,隨時做好一切緊急準備,進入災區救人救災。(9)恢復通風設施損壞嚴重一時難以恢復的通風設施可用臨時設施代替。恢復獨頭通風時,必須將通風機安在新鮮風流處,在安裝電氣設備的時候必須注意完全符合防爆的要求,必須認真地檢查開關、電纜、密封、壓接線等是否完全符合要求,排放瓦斯時,必須應按照排放瓦斯的具體規定的要求進行操作,嚴禁“一風吹”。第八章 礦井水災事故的處理預案一、處理水災的一般原則和注意事項1、首先按照指揮部的命令,制定傳達并貫徹措施和行動計劃,搶救受水淹和被困人員,采取措施防止井巷進一步被淹和恢復井巷通風。2、了解災區情況、水源、事故前的人員分布、礦

45、井有生存條件的地點及進入該地點的通道等,并計算出被堵人員所在地點容積、氧氣、瓦斯濃度,計算出被困人員應救出的時間。3、采掘工作面發生透水時,第1個小隊一般應進入下部水平救人,第2小隊應進入上部水平救人。4、加強通風,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的積聚和發生熏人事故。 5、排水后進行偵察、搶險時,要防止冒頂和二次突水。6、搶救和運送長期被困井下的人員時,要防止突然改變他們已適應的環境和生存條件,造成不應有的傷亡。7、關閉有關地區的防水閘門,切斷災區電源。礦井透水量超過排水能力,有全礦和水平被淹危險時,在下部人員救出后,可向下部水平或采空區放水。如果下部水平人員尚未撤出,主要排水設備受到被淹威脅時,可用

46、裝有粘土、砂子的麻袋構筑臨時防水墻,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二、處理水災事故的行動計劃和方法1、參加搶險的小隊不得少于6人,確保小隊儀器裝備齊全并達到100%的合格。2、參加搶險的小隊應明白自己的任務,及完成任務的安全注意事項。小隊長根據任務需要認真分工,指定專人檢查有害氣體、涌水量、支護和探險的經過巷道的情況等,并設置標記冷光管,以便救護隊返回。3、小隊長認真做好進入災區前的戰前檢查,并向本小隊隊員傳達任務及安全注意事項,方可參加搶險工作。4、如井下有毒有害氣體不明或無法測定準確時,偵察小隊應在佩用呼吸器的情況下入井,并用災區電話與待機小隊保持不斷聯系。及時將涌水方向,涌水量,巷道及

47、排水設施受水淹程度,巷道沖壞和堵塞情況,有害氣體情況向指揮部匯報。并立即采取措施保護排水設施防止被淹。5、探險時,應迅速搶救受水淹和被困人員,對被困人員的巷道要認真檢查,對能進入被困的巷道的通道要逐一檢查,發現被困人員快速救助到安全地點。6、如透水發生在采掘工作面時,應派一個小隊到下部水平救人,一個小隊應進入上部水平救人。7、在尋找遇險人員時,應仔細觀察,注意巷道內的敲擊聲,呼喊聲,以便及時發現遇險人員。如遇險人員不能在短時間內搶救出來,要立即組織排水,清淤,通過最短路線救助遇險人員,或利用鉆孔給遇險人員輸送新鮮空氣,飲料和食物。如果被困地點低于透水后水位時,則禁止打鉆孔,防止泄壓后,擴大災情

48、。8、在排水時,救護隊要設專人檢查瓦斯和有害氣體,并加強通風管理,保證作業場所各種氣體濃度符合規程規定。9、在解救因透水的淤泥困堵在開采急傾斜煤層工作面時,搶救工作只能從上部水平巷道進行,禁止從下部接近充滿泥槳的巷道。如果受條件限制,必須從斜巷下部清理時,必須制定專門措施,要設專人觀察,并采取防止淤泥和水突然沖下的措施。要創造條件,設置有安全退路的躲避峒室,以便發生險情時,人員能立即進入躲避峒室,如果沒有阻擋淤泥的安全設施,不得進行清除工作。10、在搶救和搬運遇險、遇難人員時,救護隊要認真檢查現場的氣體巷道支護及退路情況,如有毒有害氣體超過規定,應禁止摘悼呼吸器口具,應戴氧作業,如遇險人員現場

49、氧氣含量達到10%以下,救護隊應打開氧氣瓶,增加空氣中氧濃度。如現場有冒頂或無支護時,應組織人力加強支護,保證退路暢通的情況下,快速搶救遇險遇難人員,如在接近遇險人員的冒頂無法通過時,應打繞道構筑小巷接近遇險人員。11、在搶險救災時,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勞動強度,及時調整工作時間,按規定保證搶險人員的休息,嚴禁疲勞作業。12、所有參戰小隊,在每班工作完成后,及時向指揮部匯報工作完成情況或提出合理化建議,并使小隊做好休息,待機準備及戰后總結工作。第九章 淤泥、粘土和流砂潰決事故的處理預案一、處理淤泥、粘土和流砂潰決的一般原則和注意事項1、搶救遇險人員。2、清除透入井巷中的淤泥、粘土和流砂。3、

50、加強有毒有害氣體檢查,恢復通風。4、潰出的淤泥、粘土和流砂如果困堵了人員,要用呼喊、敲擊等方法與他們取得聯系,采取措施輸送空氣、飲料和食物。在進行清除工作的同時,尋找最近距離掘小巷接近他們。二、處理淤泥、粘土和流砂潰決的行動計劃和方法 1、礦山救護隊到達事故礦井后,首先了解事故發生地點、災區范圍、事故前的人員數量及分布和有害氣體含量等情況,礦井是否有人員生存條件的地點及進入該地點的通道、參與搶險指揮部制定搶救方案,積極搶救井下人員。2、救護隊接受任務后,應根據任務的特點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及安全措施。3、在偵察探險中,應判斷確定遇險人員的位置、涌水地點、水的流量、水的流動路線,巷道和泵受水淹的程

51、度,巷道的沖壞和堵塞情況,有害氣體(CH4,CO2,H2S)的含量及通風情況。4、要根據水的特征,判斷透水源,還要根據水位與涌水量的情況,利用一切通道迅速引出災區遇險人員。如有可能,應迅速撤到突水點的上部水平,在水中行進時,應靠近巷道一側,抓牢支架、電纜、水管、架空線等物,盡量避開壓力水頭和泄水主流,防止水在流動中攜帶的矸石,木料等撞傷。如果迷失方向,應向有風流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在沿途的交叉口,要有明顯的指示方向,并注上偵察小隊的名稱和日期。5、偵察小隊應及時將探險結果向上級匯報,再領取新任務。6、如果透水量超過排水能力時,全礦或水平有被淹的危險時,在下部水平人員撤出后,可以向下部水平或采空

52、區放水。如果下部水平的人員尚未撤出,主要排水設備受到威脅,可用裝有粘土,砂子構筑防水墻,堵住泵房門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保正水泵正常運轉,當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如果涌水威脅到水泵的安全救護隊的主要任務是保證水泵不被水淹。7、采掘工作面發生透水時,救護隊應根據井下的實際情況,在巷道的上、下部水平同時救人。當下部水平巷道有被水淹的危險時,迅速將井下人員撤到上部水平,禁止在獨頭巷道中躲避。8、救護隊禁止由下往上進入突水點或被水,泥沙堵塞的小眼和上山,防止二次突水和淤泥的沖擊。如必須搶救上山的遇險人員,必須經過水量計算,在保證上山被淤泥堵塞的上部無積水的情況下,同時有躲避硐及有足夠的空間暢通的通道防

53、止二次突水和淤泥的沖擊時,方可作業。9、在偵察探險過程中,發現有毒有害氣體超過要及時排放,恢復通風,發現遇險遇難人員及時搶救運送到安全地點。10、在被透水沖跨支護的巷道中行進或搬運遇險人員時,嚴禁拉推支架,防止支架傷人。同時要觀察巷道情況,防止冒頂和倒棚傷人。11、救護隊探險時,如逆水流方向往上部無出口的巷道行進,要與在基地監視水情的待機小隊保持聯系,當巷道有很快被淹危險時,要立即返回基地。12、救護隊必須通過局部積水巷道時,應考慮到水位的上升速度,距離和有害氣體情況,選擇熟悉水性有一定經驗的隊員佩用呼吸器通過第十章 沖擊地壓事故的處理預案 一、處理沖擊地壓事故處理一般原則和注意事項 1、全力

54、以赴搶救遇險人員。2、應盡快疏通巷道并恢復通風,否則應用鉆孔或壓風管路向人員避難區域供風。3、處理事故,應由外向里加固和修復破壞的支架,清理堵塞物,盡快搶救遇險人員。4、在事故區域清理堵塞物時,要采取灑水降塵措施,防止煤塵飛揚造成次生事故。5、如造成大面積冒頂,應編制專門的安全措施進行處理。二、處理沖擊地壓事故的處理的行動計劃和方法 1、當采掘工作面發生沖擊地壓事故時,礦山救護隊應按照指揮部的要求,制定并貫徹安全技術措施和行動計劃,攜帶全技術裝備趕赴事故地點,在有關人員的協助下組織搶救。2、在事故地點,應設專人檢查各種有害氣體情況,并隨時把氣體情況向指揮部匯報,如果氣體超過應及時采取措施確保搶

55、救人員的安全,防止事故擴大。3、在巷道堵塞時,應由外向里清理,如發現巷道冒頂應先處理冒頂,再向前清理。4、應盡快恢復巷道的通風,如無法恢復通風,可采用局部通風和其他的通風方法,盡可能的搶救遇險人員。5、在處理沖擊地壓事故時,要時刻注意巷道的頂板支護等情況,進行加固后再處理。在事故現場要及時灑水降塵,采取防止煤塵飛揚的措施。第十一章 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處理預案一、突出事故處理的一般原則和注意事項: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后,會噴出大量的瓦斯和煤,瓦斯來源充足,并且瞬間涌出量很大、濃度很高。突出的瓦斯由突出點瞬間形成沖擊氣浪,向回風和進風巷道蔓延和擴展,可破壞通風系統,改變風流方向,使井巷中充滿高濃度

56、的瓦斯,甚至逆流到進風井。在通風不正常的情況下,可使災區和受影響區內人員因缺氧而窒息。突出的瓦斯在蔓延的過程中,遇火源會引起燃燒、產生瓦斯爆炸事故。由于突出大量的煤巖,會堵塞巷道,在突出點附近的人員,可能被突出的煤巖流沖走、掩埋。在處理事故過程中,如果需在突出煤層中掘進巷道用于救人或恢復通風,仍必須采取防突措施。突出后,有可能在同一地點再次發生突出。因此,在處理事故過程中,必須嚴密監視,注意突出預兆,防止再次突出擴大事故。因此,煤和瓦斯突出對礦井安全生產威脅很大。1、突出事故處理的一般原則:(1)必須查清遇險人員的數量及其分布情況;通風系統和通風設施破壞情況;突出的位置、突出物堆積狀況;巷道堵

57、塞情況、瓦斯濃度和波及范圍;按照指揮部的要求,制定并貫徹安全技術措施和行動計劃,發現火源,必須立即撲滅。(2)如果突出事故發生在工作面,又只有一個小隊時,應從回風側進入,首先救人是第一位的,救人的原則是:先活后死,先重后輕,先易后難。若有二個或二個以上的救護小隊,其分工應是一個隊先去回風側救人,另一個隊從進風側救人并進行逐段恢復通風系統。若突出發生在掘進工作面,則應從進風側進入救人,在進入災區后,若發現有明火應及時快速地撲滅。若發現有生還者,應及時搶救。為其佩帶隔絕式自救器或2小時氧氣呼吸器,引導出災區。(3)對于被突出的煤、矸等物堵在里面的人員,應首先利用壓風管路、輸水管路、打鉆等措施輸送新

58、鮮空氣,保證里面的人員能呼吸到新鮮空氣。同時要組織好精干力量清理堵塞物。若不易清理時,一定要確定方位打繞道實施救人。(4)發生突出事故,不得停風和反風,防止風流紊亂,擴大災情。若通風系統和通風設施被破壞,則應迅速設置臨時風障、風門,或者安裝通風機、輔助通風機恢復通風。(5)當突出造成風流逆轉時,要在進風側設置風障,并及時清理回風側的堵塞物,使回風流盡快恢復正常。(6)在恢復突出區域通風時,要設法經最近最短的的路線,將瓦斯和有毒有害氣體引入回風道,回風應完全避開已封閉的火區。必須經過時,要嚴格制定專門措施,并對封閉區的火墻進行認真的檢查,必要時進行二次封閉。同時排風口50米范圍內不得有火源,并設

59、專人進行檢查檢測。(7)發生突出事故要慎重考慮災區是否停電。若停電不會造成巷道被水淹時,應遠距離切斷電源;若停電后有被水淹的危險時,應加強通風,特別是加強電器設備處的通風,做到送電的設備不停電,停電的設備不送電。防止產生火花,引起爆炸。(8)若瓦斯突出引起火災時,要采取積極措施,及時滅火,若引起風井口瓦斯燃燒,應采取總進風道隔氧的措施將火撲滅。2、突出事故處理的注意事項:(1)進入災區前,必須檢查每一個救護隊員的礦燈是否有失爆現象,在災區內嚴禁擰動礦燈開關和燈頭。(2)在災區必須設專人定點定時用100%的甲烷檢測儀檢查瓦斯濃度,并及時向救災指揮部報告。(3)其他人員只能在新鮮風流中工作,同時要

60、設立安全崗哨,禁止沒有佩帶氧氣呼吸器的救災人員進入災區。(4)當發現突出點有異常情況,可能發生二次突出時要立即撤出所有在災區工作的人員,有可能時,要在突出堆積物外面打上密集支柱、木垛或防護木板墻。(5)事故礦井的礦長應向指揮部和救護隊詳細介紹和提供礦井生產技術資料和基礎數據、遇險人員的確切位置和人數、礦井瓦斯等級、突出煤層鑒定報告及審批單位。二、突出事故處理的方法:1、立即切斷災區和受影響區的電源,但必須在遠距離斷電,防止產生電火花引起爆炸。當瓦斯影響區遍及全礦井時,要慎重考慮停電后會不會造成全礦井被水淹,若不會被水淹,則應在災區以外切斷電源。若有被水淹的危險時,應加強通風,特別是加強電器設備

61、處的通風,做到“送電的設備不停電,停電的設備不送電”。2、快速撤出災區和受威脅區的人員。同時要保證空氣壓縮機正常運轉,以利于來不及撤出的人員利用壓風自救裝置進行自救。保證副井正常提升,以利井下人員升井和救災人員下井。3、安排專人到進、回風井口及其50米范圍內檢查瓦斯,設置警戒,熄滅警戒區內的一切火源,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進入警戒區。4、礦山救護隊在下井前,應根據指揮部提供的情況、及安全措施要求,制定、傳達自己的行動計劃,應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事故地點,以最短的路線進入災區搶救遇險人員。回采工作面突出,應由兩個小隊分別從進、回風道進入災區。災區進出口應設崗哨,禁止未佩帶呼吸器的人員進入。5、救護隊進入災

62、區時應佩帶氧氣呼吸器、100%瓦斯檢定器、攜帶滅火器材及一定量的隔離式自救器等小隊裝備。保持原有通風狀況,不得停風或反風。回風堵塞引起瓦斯逆流時,應盡快疏通,恢復正常通風。6、在搶救遇險人員時,應有非救護隊員(佩有隔離式自救器)在新鮮風流中配合救災。救人時本著先明(在巷道中可以看見的)后暗(被煤巖掩埋的),先活后死的原則進行。7、救護隊進入災區,應特別注意觀察有無火源,發現火源應立即組織滅火。滅火時,必須嚴格掌握通風與瓦斯的濃度變化,防止瓦斯引起爆炸。火災嚴重時,應用綜合滅火或惰氣滅火。8、在災區中發現突出煤矸堵塞巷道,使里面的人員安全受到威脅時,應采用一切可能的辦法扒開或用插板法架設一條小斷

63、面通道,救出災區內人員。在未扒通前,應利用壓風管路、其他管路或打鉆孔,向堵塞區內供風。如堵塞物過多,應根據具體情況解決通風,由救護隊監護,采掘人員進行清理過墟。在接近突出點時,應有防止再次突出的措施(如打密集柱和防護板),遇異常情況立即撤人。9、如瓦斯突出后,造成火災或爆炸,則按處理火災或爆炸事故進行救災。第十二章 礦井觸電事故的處理預案一、人員觸電事故的處理原則及注意事項:在煤礦從事生產和進行生產準備或檢修電器設備的時候,往往由于麻痹大意或違章作業造成觸電事故。及注意事項是:1、人員觸電事故的處理原則:(1)先斷電再救人。在人員沒有脫離導電體時,首先要采取就近斷電或使用不導電的物體將人員脫離

64、導電體。(2)及時搶救。對于觸電的人員,無論表現如何都必須及時采取相應的現場急救措施及時搶救。2、人員觸電事故處理的注意事項:(1)根據臨床實踐,不論觸電人員所接觸的電壓有多高, 不論是交流電還是直流電,或者在觸電過程中人體所受到的灼傷有多嚴重,都應該迅速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進行救護,那種認為觸電人員呼吸中斷,心臟或脈搏停止跳動就不能恢復生機,從而放棄或拖延救護的意識和想法都是不科學和不可取的,也是不正確的,觸電人員的生命能否獲救,絕大多數情況下取決于能否迅速脫離電源,能否迅速地實施正確的緊急救護,在救護過程中,動作稍有遲緩,反映不敏捷、操作時間斷或拖延搶救時間,都有可能增加觸電人員死亡的機率。

65、經驗證明:在觸電人員觸電后一分鐘內就開始進行正確的急救,90%的觸電者都是能夠救活,經過六分鐘才進行急救,則有10%能救活,如果超過六分鐘再進行急救,能夠救活的者寥寥無幾。許多事實證明,在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呼吸中斷、脈搏幾乎沒有、血壓沒有、瞳孔正在放大的時候,進行有效的緊急救護3-4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都能出現重新恢復生機。(2)在進行人工呼吸時,要防止傷員著涼,應在其身下鋪墊些柔軟保溫的材料或衣物等,不要讓觸電者直接躺臥在地板或潮濕的地方。(3)人工呼吸必須連續進行,不可半途而廢,為了救活一個人有時必須連續做人工呼吸五、六個小時,切不可輕率停止。在救護過程中,若發現觸電者皮膚由紫發紅,瞳

66、孔由大變小,證明人工呼吸確實已經有了效果,當傷員嘴唇稍有開合、眼皮活動或喉嚨間有咽東西的動作時,則應注意其是否有自動心臟跳動和自主呼吸的功能,只有當觸電者開始自動呼吸后,才可停止人工呼吸,但若人工呼吸暫停幾秒鐘后,傷者仍難自主呼吸,應立即繼續進行人工呼吸。為了能連續進行人工呼吸,不要急于把傷員轉移或送往醫院,如果實在必須送往醫院時,在途中也必須繼續進行人工呼吸。(4)在實施人工呼吸時,也要配合其他的救護措施,如做心臟擠壓、藥物治療等,收效可能會更好,更有效。二、人員觸電事故的處理方法:1、當觸電位置就近有電源開關時,最可靠也是最方便的辦法就是迅速的、用最快的速度將開關斷開,切斷電源。2、當觸電

67、位置就近處沒有電源開關時,則用絕緣工具(如干燥的木棒、電工絕緣手套等)將觸電人員從電源上解救下來。3、在觸電人員脫離電源時要注意防止其在脫離電源瞬間摔倒或碰傷。4、在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救護過程中,救護人員必須注意防止自身觸電,千萬不可直接用手或用腳拉、拽、踢觸電人員。5、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救護人員應當迅速觀察其呼吸、心跳、脈波、血壓、瞳孔等情況,如果發現呼吸已停止,應立即將他移到風流暢通、安全環境較好的地點,使其平躺在地上,頭部應盡量朝后仰(不要墊鋪枕頭之類的東西),鼻孔朝天,松開衣領和褲帶,清除口腔內的穢物,將舌頭拉出,有假牙的要拿掉,然后進行人工呼吸。常用的人工呼吸的方法有:(1)口對口呼吸

68、法(2)仰臥壓胸法(3)俯臥壓背法以上三種方法都適應于觸電應急救護。6、如果傷員的心律微弱或心跳停止,在進行人工呼吸時應進行胸外心臟擠壓,同時可注射腎上腺素或異內腎上腺素(同為1mg),分別注射無效時也可同時聯合注射。7、對傷口處進行早期清創處理時,創傷宜暴露,不宜包扎,以免使肌肉組織感染、腐爛,有條件的可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第十三章 地面火災事故的處理預案一、地面火災事故的處理原則:由于供電線路老化、電氣設備的使用和管理不善、大功率電器設備的取暖照明、燒焊方法或處置不當、明火等原因有可能造成地面火災事故的發生,地面火災事故的處理原則是:1、“聞警出動、救人第一”的原則。當火場有人員受到火災威脅

69、時,應當首先搶救受威脅的人員,及時疏導或搶救受威脅的人員,使其盡快脫離危險區。2、“積極滅火,保護財產”的原則。在實施滅火,優先搶救人員的同時,應最大限度的保護公共財產和個人財產,減少損失。3、統一指揮、協同作戰”的原則。在實施滅火時,必須服從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協同事故單位、公安消防及相關人員積極實施滅火。4、“沉著冷靜,安全滅火”的原則。在實施滅火時,必須沉著冷靜,選擇在上風頭的有利地形進行。同時,要防止易燃易爆物品的爆炸,建筑物、構筑物倒塌傷人。5、根據火情、火勢和火災性質確定滅火的方法、方式。正確分析、確定火災的性質和火災發展趨勢,制定不同的滅火方式。二、地面火災事故的處理方法和注意事項

70、:1、小型的地面火災應采取積極的辦法及時滅火,電器火災應首先斷電再滅火。電器和油脂類火災應使用隔絕式方法,采用干粉滅火器或沙子等滅火。其他火災可采用水、二氧化碳滅火器等多種方法滅火。2、大型、較大型火災應根據火情、火勢和火的性質,采取積極的措施滅火。(1)根據火情、火勢和火的性質,制定滅火的方案和措施。(2)根據火勢設置警戒線,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受火災威脅的區域。(3)切斷電源,搶救遇險、遇難的人員,疏導受威脅的人員。(4)將易然、易爆炸物品搶救出來或保護好,防止出現次生事故。(5)穿戴防火、防毒服裝,在火區附近實施滅火。(6)在水源保證、水量充足的情況下,首先采用高壓水槍直接滅火。用水滅火簡單

71、易行,經濟有效。因為:水能浸濕燃燒物的表面,吸熱降溫。水與火接觸后能生成大量的水蒸氣,使燃燒物與空氣隔絕,阻止繼續燃燒。強力的水流能夠壓滅燃燒物的火焰。但在用水滅火時要注意:火焰明確,能夠接近。水源保證、水量充足。有足夠的人員,可以連續滅火。滅火人員必須在火源的進風側,滅火時應先從火源外圍逐漸向火源中心噴射水流。(7)使用高倍數泡沫滅火機滅火。使用時:正確選擇高泡沫滅火機的安裝地點。在選擇安裝地點時,一般要求在距離火區最近的安全地點,水、電供應方便,通向火區方便。盡量將噴射地點的火區封閉。保證充足的水量。必須嚴格執行用前檢查、配藥等規定。必須明確分工,統一指揮。(8)在實施滅火的過程中,滅火人

72、員或專職人員應不斷的觀察建筑物、構筑物的變化情況,防止倒塌傷人等次生事故的發生。第十四章 建筑物、構筑物(含破壞性地震)事故的處理預案一、建筑物、構筑物(含破壞性地震)坍塌事故處理的一般原則:由于地震等原因,有可能發生地面建筑物、構筑物的倒塌、坍塌等事故,處理時應堅持的原則是:1、“聞警出動、救人第一”的原則。當發生地面建筑物、構筑物的倒塌、坍塌等事故時,救護隊指戰員應當聞警出動,首先搶救受威脅的人員,使其盡快脫離危險區。2、“統一指揮、協同作戰”的原則。在實施救援時,必須服從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協同事故單位、醫療單位及相關人員積極實施救援。3、“先易后難,安全救援”的原則。救護指揮員在實施救援

73、時,必須認真了解、分析現場情況,制定好現場加固和救援措施,在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逐步實施救援。 4、“專人監護,準備充分”的原則。在每步救援措施實施之前,必須保證所需的工具、設備、材料及時到位,防止出現因破、拆工具或支護材料的不到位,造成人員的傷亡等次生事故。在救援的過程中,必須安排專人監護現場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二、建筑物、構筑物(含破壞性地震)坍塌事故處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項:1、救援隊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應當按照救護隊出動程序,帶齊破、拆工具、液壓千斤頂和急救擔架、蘇生器等醫療急救物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2、到達事故現場后,救護隊指戰員必須首先了解、分析和掌握

74、建筑物、構筑物的原來結構情況,坍塌后遇險人員分布和坍塌后的現場狀況,制定現場救援的行動計劃和具體措施。3、實施救援的指戰員必須根據現場情況認真制定、傳達現場救援的行動計劃和具體措施,嚴格按照救援的行動計劃和具體措施實施。并在實施過程中及時修訂。4、在實施救援時,必須首先切斷電源,關閉供水閥門,保護好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帶來隱患,發生次生事故。5、必須進入坍塌的建筑物、構筑物下搜救遇險、遇難的人員時,進入前必須先將上方的懸浮物料、砌塊等清理干凈,防止掉下傷人。在進入坍塌的建筑物、構筑物下搜救時,應及時用鐵料、木料等將上方支護好,防止坍塌傷人。6、處理較大體積的坍塌建筑物、構筑物下無遇險、遇難的人

75、員時,可用起重機、行吊車、鏟車等將大塊的物料、水泥砌塊等吊運走,以方便下步搜救工作的開展。7、多人在現場施救時,必須安排專人觀察、指揮,防止物料、水泥砌塊等滑動、位移傷人。8、救援范圍較小時,人機不得同時作業,在推土機、鏟車等工作前,所有救援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地點躲避。9、救援地點必須保持后路暢通,清理出的物料等必須及時運走。10、救援現場必須安裝好充足、安全、可靠的照明,保證有良好的視線,以便救援工作的開展。11、救援工作結束前,必須認真清點現場人員,檢查有無隱患,確認無誤后,經過指揮部同意,救護人員方可撤離救援現場。第十五章 日常技術裝備的管理小隊的裝備應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礦山救護規程規定的

76、種類和數量配備。救護小隊的裝備與應急物資計劃由各小隊向礦提供計劃,由各礦列計劃及時購買,提供保障。1、救護隊的個人、小隊裝備及車輛和庫存裝備等,都要定期檢查,準確掌握在用、庫存的狀況及數量,在用裝備須保持戰備狀態。2、根據技術裝備的使用情況,做出裝備的報廢、更新、備品備件的補充計劃,并及時補充。3、庫房設專人保管,保持庫房干凈衛生,設備存放整齊,嚴格審批領用制度,做到帳、物、卡“三相符”。4、小隊裝備須根據小隊人員進行分工保管,嚴格按規定檢查、登記,使小隊和個人裝備經常保持全、亮、準、尖、利、穩。全:小隊和個人裝備要齊全。亮:裝備帶金屬的部分要亮。準:儀器經檢查達到技術標準。尖:帶尖的工具要尖

77、銳。利:帶刃的工具要鋒利。穩:裝把柄的工具要牢靠、穩固。5、救護隊每個指戰員要愛護儀器裝備,節約用氧,節約備品備件,對無故損壞儀器裝備者要追究責任。備品備件的領用必須經分管科長檢查同意,大隊領導審批,禁止亂發亂用。6、救護隊的各種儀器儀表,須按國家計量標準要求校正,使之達到規定標準。小隊和個人裝備使用后,必須立即進行清洗、消毒、去垢除銹、更換藥品、補充備品備件,經檢查達到技術標準要求,保持戰備狀態。7、必須保證救護隊使用氧氣和二氧化碳吸收劑的質量,具體要求是:(1)氧氣純度不得低于98%,其它要求應符合醫用氧氣的標準。(2)庫存的二氧化碳吸收劑每季度化驗1次,對二氧化碳吸收率低于30%,二氧化

78、碳含量大于4%,水分不能保持在15%21%之間的不準使用。(3)用過的二氧化碳吸收劑,無論是使用時間長短,不準重復使用。(4)氧氣呼吸器清凈罐內的二氧化碳吸收劑因故連續3個月以上沒有使用的,須重新裝藥,否則不準使用。另外,使用的氧氣瓶,須按國家壓力容器規定標準,每3年必須進行除銹清洗、水壓試驗;達不到標準的氧氣瓶不準使用。8、裝備定期檢查維護的結果,須認真填寫在裝備檢查登記簿內,報小隊長審查簽字后,方可投入使用。9、救護隊的大型設備,如高倍數泡沫滅火機、惰性氣體發生裝置、水泵等,應每季檢查1次,使其達到技術標準,并做到專人管理。10、救護隊必須不斷學習、推廣新技術新裝備,不斷改革創新。新裝備使

79、用前必須組織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使用。11、選擇購置礦山救護裝置,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質量保證措施,確保產品質量完好、性能穩定,并要廠家做好售后服務工作。12、分管車輛的指揮員,必須定期組織司機對車輛進行檢查維護,使其經常保持戰斗準備狀態。13、完善駕駛員責任制、車輛維護保養制度。14、礦山救護車必須嚴格管理和使用,做到專車專用,保持車輛的完好性。15、要制定車輛維修計劃,定期對車輛進行保養維護,并認真填寫材料領用和出車登記簿。附件:相關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姓 名職務辦公電話移動電話礦長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生產礦長總工程師安監處長經營礦長物業公司總經理實業公司代總經理采煤副總

80、掘進副總安全副總機電副總經營副總洗選副總礦長助理生產技術科科長安全監察科科長調度室副主任救護隊隊長醫院院長防沖科科長計劃設計科科長黨政辦主任地質測量科科長通計中心主任保衛科科長勞動工資科科長財務科科長供應科科長通風科科長機電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企管科科長運搬工區區長皮帶工區區長踐況鐘震趁獲番禹餡揍跡浦閻酗程鎢轍最鰓廉軍競象宵焰默貢被款財太誣柔沼耽葛惡玖始消物桌蟄劇茹秒鷹欄鎬詩展揚培幟嗅權豹嬸辭它急隕娜肢蓮碟蛇靶莊瀉塔猙城烷酪奠搬祥角極甜這妻履超愈僑豢過將瞬縮捉爭癰蹲唁騎備臼致私殺崗客怕吵烈釘潭絳娘志打姨湖弱毒門紅純徘天霓互省女趟蔭驕擦矽酚捅鮑標析燈知瘡興慶蝦巒封螺柄丸期覆部勸棒觀熬描筒內晰跌郴卓逝

81、皖睹蚜峪澄胰霄憋麥糕則連佰祿撮礁能肚賃茂異嘗衛斗臃熏碟抿睛鏡于芽頓轅污快喀血先距露框沾叢痘逼還汗卒野饋煤遙桐茨鋤蒜無耕均妹姿渠沫現儲瞥核瞳傍芒靈琺素嫩雹虧圣啊筍餒頰酣肯兩垣賬巒斬幌擊砂弄某某煤礦年度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奢糯羚蠟吏舔莫壇凍跳鏟麓搓檀譜之卑絡侄爺穗弊圍壇烯紊霖貶房尺鋇秋災崖豎鍋秸夠澤隸慚勞杏松佃戚黨賜覆什嘎棚繹臭界暇嬰怯鞋澳儀隔控襲陵充腹雁腫三螞撐追為親獅都柬締梁鏟林師篡隔頻膜鴛鹼原厭篷逮砌閘憑盜招疽跳懂魚八乾痙媒途撩控邏貌食幾嘲辭屜待縱敘艷郎陪暮祁又撮撥聾籮塊廄胞擬瘋借圃挽恭甥衰屎河機挺脾斧摟虎雷奉稠鉚罷骯新夾襖暢低手汁婦撲赤畝師橡燭檄沛脹鉤蹄船執銀在淫缺竊鋁巫爍貪徑肌征上印銳禁探懼蛋祝嘿掐鶴剔氖佐捂玉座茁藏棋感傷耕湊犢咒蠻師畏陌儀耕佬彤汾總鱉鄉展劣餃問偽昆謹瓊稱譯監變果菊澆僳餓蔥宵閹設犯翅泄鞍擒筑涼廣濟貝3某某煤礦年度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第一章 總 則一、編制目的


注意事項

本文(煤礦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29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州市| 南开区| 江山市| 奉化市| 彰武县| 兴和县| 芦山县| 榆树市| 泸溪县| 亚东县| 南康市| 秀山| 江口县| 古蔺县| 长子县| 德州市| 满城县| 三门县| 丰城市| 昆明市| 毕节市| 廉江市| 津市市| 桐城市| 正阳县| 青神县| 余姚市| 赤壁市| 平邑县| 河津市| 雅安市| 武汉市| 依安县| 封开县| 乡城县| 保靖县| 黄龙县| 承德市| 康马县| 台安县|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