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旬邑縣縣城城區洪澇災害防御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做好縣城城區暴雨澇漬、山洪等洪澇災害事件的防范與處置工作,保證城區防汛搶險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保障經濟社會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1.2 編制依據根據防洪法、水法、防汛條例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陜西省實施辦法、陜西省實施細則,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城市防洪應急預案編制大綱、陜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陜西省防御洪水災害應急預案,旬邑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的規定,結合縣城實際,制定本預案。1.3 適用范圍適用于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縣城城區洪水(包括三水河洪水以及螞蟻溝、東河溝、西河溝、宋
2、家溝、南溝、姚峪溝六條城區主要排洪溝道等引起的山洪災害等)、暴雨漬澇等災害事件的防御和處置。1.4 工作原則堅持以人為本,以防為主、防搶結合,把保障人員生命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各有關部門實行防汛崗位責任制。堅持統籌協調、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堅持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專業隊伍和群眾隊伍結合。堅持工程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2 城市概況2.1 縣城概況旬邑縣城地處關中北部的土石山區,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炎熱多雨,多年平均降
3、雨量625毫米,最大降雨量805.5毫米,最小降雨量479毫米。主要有三水河、東河溝、西河溝、宋家溝、南子溝等,除三水河外,大多為季節性河流,在洪水期隨降雨大小而暴漲暴落,洪水匯集較快,枯水期常流量較小,甚至枯干無水。縣城城區位于三水河下游河谷地,三水河總流域面積1323.3平方公里,河長121.8公里,發源于馬欄山區的關門子川,縣內河長113.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8.2,據埝里水文站1980-1990年11年實測徑流資料分析計算,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107萬立方米,河流平均流量為2.5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1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13立方米/秒。縣城城區主要有螞蟻溝、姚峪溝、東河溝、西河
4、溝、宋家溝、南溝六條排洪溝道,其中螞蟻溝流域面積53.5 平方公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105.93立方米/秒,姚峪溝流域面積3.7平方公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10.3立方米/秒,東河溝流域面積12.4平方公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23.2立方米/秒,西河溝流域面積10.7平方公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21立方米/秒,南子溝流域面積3.15 平方公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9.3立方米/秒,宋家溝流域面積4.03平方公里,十年一遇洪水10.9立方米/秒。旬邑縣城沿三水河順川而建,占地面積8平方公里,主城區面積4.5平方公里。城區駐地包括城關街道及其東關、西關、小塔、安仁、崔家河5個村民委員會,縣城常住人口3.56
5、萬人,日流動人口0.2-0.3萬人次。2.2 洪澇防御體系旬邑縣城位于三水河的下游,此段又稱汃河。從2004年以來,縣上陸續對三水河縣城段堤防工程進行了修復加固,對河道進行了拓寬、綜合治理工程,修建了7座橡膠壩。目前,三水河縣城中心段防洪能力達到20年一遇895立方米/秒洪水標準。縣城城區主要有螞蟻溝、姚峪溝、東河溝、西河溝、宋家溝、南溝六條排洪渠,螞蟻溝位于崔家河村西側,姚峪溝位于職教中心東側,東河溝位于縣城東關,西河溝緊臨廣播電視臺西側,宋家溝位于縣水利局以東,南溝位于旬邑中學東側,它們分別擔負著縣城翠屏山、鳳凰山六條小流域山洪的排泄任務。近年來,縣上對東、西河溝、宋家溝、南子溝進行綜合整
6、治和加蓋工程:一是對東西河溝綜合治理,東河溝北起東關村石拱橋,南接汃河,全長640米;西河溝北起廣電中心門口,南接汃河,全長650米;二是宋家溝、南溝排洪渠綜合治理,宋家溝上游至西關村配電室,下游至汃河出口處,加蓋長度713米,南溝上游至西新小區東側,下游至汃河出口處,加蓋長度750米。通過對四條溝道的疏浚、襯砌加蓋,使它們的防洪能力由抗御五年一遇洪水提高到抗御十年一遇洪水。三是在姚峪溝、螞蟻溝下游城區段修建了排洪箱涵工程,提高了姚峪溝、螞蟻溝行洪能力。2.3 洪澇風險分析縣城城區最大洪水威脅為三水河,三水河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歷時短、峰量大,具有陡漲陡落的山溪性特點。由于河道屬于山區性河流,
7、河槽調蓄能力較小,一次暴雨形成一個洪峰,在多雨季節形成陡漲陡落的連續洪峰。一次洪水過程單峰3天左右,主峰段約24小時。一年中洪水最早出現在4月份,峰量較小,10月由于受淋雨影響,亦有洪水發生,但量級較大洪水一般發生在79月上旬。根據整編結果三水河河段近百年來曾發生過三次大洪水,即1866年(清同治五年)、1949年、1954年。洪峰流量分別為3450立方米/秒、1970立方米/秒、196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866年踞今已143年。在三水河水文站19592007年年最大洪峰流量實測資料系列中也發生過兩次大洪水,洪峰流量分別為1160立方米/秒(1960年)和1310立方米/秒(1979年)。
8、三水河縣城段以上流域面積1027平方公里,占總流域面積78%,縣城段以上河道長度85.7k米,河道平均比降8.2,根據不同的洪水量級,洪峰從三水河馬欄段到達縣城段之間間隔時間為4.5至6小時。三水河上下游十到一百年一遇洪水流量頻率表河段流量洪 水 頻 率 (%)一百年五十年三十年二十年十年縣城段立方米/秒231216491216895449馬欄鎮段立方米/秒16261160855628316在河堤工程防洪標準范圍內,三水河縣城段當前的主要險段主要是三水河體育路出口段翠屏山滑坡體,該處山滑坡是對城區防洪安全最大的威脅,此處河道寬度只有35米,同時,在遭受強降雨或持續降雨,地表水下滲坡體內,土體含
9、水量增加,甚至達到飽和狀態時,滑坡體將會產生局部復活或大面積滑動,對滑坡體穩定性影響較大,一旦發生大的滑坡,可能壅堵河道,使河水涌入城區,對縣城安全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在遇到大暴雨、特大暴雨以上降雨時,城區六條排洪溝道洪水超過十年一遇時,排洪溝道周邊居住群眾和單位將會遭受山洪威脅;同時會在民政十字四周區域、育才路三水雅居至縣法院段的低洼地帶、果嶺新城小區以南的居民區產生大面積內澇,對這些區域人居和設施安全造成威脅。2.4 重點防護對象中山街至東大街以南主要行政事業單位、居民區、商業區,燃氣和熱力管理辦公室,果嶺新城小區及電力局以南居民區,縣農機管理站及農業農村局家屬院,公劉雕像以西小塔村低洼區
10、,沿螞蟻溝、姚峪溝、東河溝、西河溝、宋家溝、南子溝六條溝道兩岸居住的群眾和單位。3 組織體系與職責3.1 旬邑縣城區防汛指揮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按照“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原則,旬邑縣縣城城區洪澇災害防御搶險應急工作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以下簡稱“縣防指:)統一指揮。 3.1.2 城區防汛相關單位 旬邑縣縣城城區洪澇災害防御搶險與縣城各機關、企事業單位息息相關,包括的單位有:縣政府辦、縣人武部、縣應急管理局、城關街道辦、縣住建局、縣發改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利局、縣安監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人社局、縣工信局、縣環保局、縣教育局、縣農業農村局
11、、縣衛健局、縣文旅局、縣市容局、縣氣象局、縣審計局、縣電信公司及其他縣政府工作部門及直屬機構、企事業單位。 3.2 相關單位職責縣政府辦:參與協調防汛抗洪處置工作,督促、協調城關街道辦和縣城區各單位開展防汛工作,負責向上級政府報送信息,同時向下傳達有關領導指示。縣人武部:負責汛前組織召開縣城軍民聯防會議,組織城區防汛搶險應急隊伍,根據防汛搶險需要協調組織開展搶險演練,增強實戰能力;根據汛情趨勢和工程情況變化,制訂駐軍及民兵預備役防汛搶險方案;落實縣城防汛搶險兵力部署,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一旦出現險情,在縣防指的統一指揮下,全力組織開展抗搶險工作。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縣城城區防澇工程的建設
12、和管理;根據防汛實際需要,儲備必要的物資和器材,做好縣城城區排水設施疏浚工作,對縣城城區重點內澇部位進行綜合治理;加強對城區排水管道巡查力度,及時搶修、疏通排洪溝道,確保排洪溝道泄水暢通;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發展和改革局:協調搞好抗洪工程及非工程設施建設、水毀工程修復、河道綜合治理等工程的立項和計劃安排;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負責做好汛期糧油等物資的儲備,確保應急救援工作需要;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財政局:負責落實縣城防汛經費安排,落實工程建設資金和防汛物料儲備經費,保證物料儲備足額到位;汛期落實防
13、汛值班制度,負責協調解決抗洪搶險所需資金,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工業發展局:負責督促監管縣城各類工業企業做好防汛工作,確保汛期各類工業企業人員和設施安全度汛;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民政局:負責汛期洪澇災害的查災和救災工作,并將情況及時向縣防指通報;負責受災區群眾的救濟工作,落實帳篷50頂以及衣服、被褥等,確保撤離群眾有處住、有飯吃、有衣穿;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公安局:汛前負責編制汛期戒嚴、安全保衛、車輛調度等方案,報縣防汛指揮部備案;切實做好局部撤離和大區域撤離以及安置接納區戒嚴和安全保衛工作;負責維護防汛搶險救災現場
14、秩序,實施交通管制,并嚴厲打擊偷竊破壞防洪設施的行為;負責組織30人的縣城防汛保安應急分隊,承擔汛期各類突發事件的處置工作;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自然資源局:負責縣城周邊滑坡體的監測、預報、治理和應急搶險工作;落實專人,加強縣城城區翠屏湖、加氣站等重點部位滑坡段安全監測,及時向縣防指通報汛情,落實應急搶險、求援及撤離方案,確保河道行洪暢通和縣城城區度汛安全;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農業農村局:負責統計掌握縣城區農業洪澇受災情況,協調安排農業救災和生產恢復工作;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交通運輸局:對汛期全
15、縣公路交通和防汛搶險道路搶修工作負總責;做好橋梁、臨河交通設施及在建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汛期負責防汛搶險和撤離道路暢通,組建不少于30人的交通道路搶險分隊,落實10輛防汛車輛,以備急用;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水利局:加強水毀修復和除險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設,保證按期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負責組建縣級防汛搶險技術專家組,參與出現一般和較大險情時的搶險方案制定和搶險現場的技術工作;負責協調解決城關街道辦淹沒區域的積水抽排工作;負責三水河城區段汛情監測及防汛搶險工作;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教育局:負責組織縣城各校區編制防洪應急方案,督促檢查
16、各校區做好各類度汛措施的落實,防范各類因校舍倒塌、排水不暢等引起的人身傷亡及重大財產損失事故的發生,做好各學校防汛宣傳工作;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衛健局:負責編制抗洪搶險、撤離區及安置區的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保障方案;負責成立一個醫療救護應急分隊,醫護人員20人,落實相應的救護車輛和設施等;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融媒體中心:負責搞好防汛宣傳工作,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參與防汛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防汛需要,發布有關防汛指令和命令,報道防汛工作動態;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供銷聯社:負責協調各商業門市,
17、聯絡各有關方面做好防汛搶險物資的儲備和調撥供應工作;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電信公司:負責確保縣城通訊設施的度汛安全,保證防汛通訊線路暢通,消除信號干擾,優先傳遞防汛信息;負責編制通訊應急保障方案,汛期成立20人的應急分隊,并落實必需的應急通訊手段,保證緊急情況時,各類防洪指令和信息能傳得出、報得準;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應急管理局:指導、協調和監督各有關行業、部門涉及防洪安全的在建工程的管理,督促縣內工礦企業落實汛期安全防范措施,參與協調重大防汛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電力局:負責
18、做好縣城供電設施的安全度汛,協調汛期用電,保證防汛搶險、排澇、救災的電力供應;負責編制供電應急保障方案,汛期成立20人的應急分隊,落實5臺發電機和20套應急照明設備,保證緊急情況時的電力供應;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市容局:汛期加強巡查力度,及時制止向雨水集水口亂倒泔水、垃圾現象,及時清理道路衛生,防止落葉、垃圾等堵塞雨水集水口;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縣氣象局:負責向防汛部門提供中、長期天氣預報和短時天氣預測;汛期加密天氣形勢觀測,提高對災害性天氣的預報精度,重要天氣預報要在10分鐘內通知防汛部門,必要時及時溝通,聯系會商縣城區上游地
19、區天氣趨勢,及時通報有關情況;汛期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城關街道辦:負責確保縣城區地界河、螞蟻溝、東河溝、西河溝、宋家溝、南溝、姚峪溝七條排洪溝的行洪暢通;負責崔家河村以上、小塔村以下三水河縣城農防段河堤的修護,組織沿河群眾特別是農防段及未設堤防段的群眾汛期應急搶險、救援、撤離及安置工作;協助縣自然資源局做好縣城區滑坡段的監測預警,及時撤離受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質災害影響的周邊群眾;制定商業水街以北、電力局以南低洼地帶東關村居民區防汛度汛預案,做好公劉雕像以西小塔村低洼地帶居民區的防汛工作;建立健全防汛組織機構,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屬地管轄原則,做好區域內整體防汛工作
20、;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其他機關、企事業單位在汛期必須聽從縣防指的指令,積極參與防汛抗洪工作。各單位要成立相應的防汛組織及防汛搶險預備隊,不僅要做好本單位防汛工作,更要積極配合本單位所在區域的防汛度汛工作,汛期要落實防汛值班制度,同時完成縣防指下達的其它防汛任務。3.3 防汛片區及責任劃分汛期各單位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及領導帶班制度,隨時與縣防汛辦保持聯系,遇到強降水時,應立即組織本單位干部職工,監測所包抓路段的雨水情,對雨水集水口堵塞出現的局部內澇情況及時處理,遇到重大險情及時上報,聽從縣防指統一調度指揮。具體責任片區劃分情況見附件。4 預防與預警4.1 預防預警信
21、息 雨水情監測縣氣象局應加強天氣監測、預報,并將結果及時報送縣城區防汛指揮部。當氣象預報有暴雨時,縣防汛辦和城關街道辦應提早預警,通知有關區域做好相關準備。縣水利局在三水河上游馬欄段、職田供水站一級站段、城區供水水源地段及翠屏湖區段設水情監測點,做好河道洪水監測工作。縣住建局在各重點低洼易澇地帶布置觀測點,做好漬澇監測工作。縣自然資源局和城關街道辦在翠屏山、北山及河道沿岸重點滑坡段布置監測點,負責滑坡和其他地質災害的監測。城關街道辦在螞蟻溝、姚峪溝、東西河溝、宋家溝、南子溝六條溝道上游落實專門觀測人員,對這幾條溝道洪水情況進行監測預警。 汛期內,各監測點的監測責任人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隨時與
22、氣象局、縣防汛辦和縣防指保持聯系,發現超強降雨和超標洪水,雨情、水情信息應在第一時間(20分鐘內)報告縣防汛辦。 重點部位安全檢查城關街道辦、各有關單位要嚴格履行職責,根據抗洪搶險需要,積極開展汛情安全監測預警和防汛安全大檢查,查漏補缺,消除隱患,一旦接到水情預報要立即組織人員開展安全檢查,確保險情“防早、防小、及時排險”,要落實查險人員,任務到人、責任明確、立牌公示,檢查人員應配備必需的照明設施以及通訊聯絡設備。河道巡堤查險的主要檢查范圍有堤頂、臨背河堤和背河堤腳以外安全管理范圍內的地面、積水潭坑等。主要檢查內容有堤身沉降、裂縫管涌、滲漏、滑坡、塌陷、決口及水流頂沖、堤坡沖溝、跌窩(陷坑)等
23、;河勢監測主要檢查范圍有河彎發展、工程河勢變化等。河勢監測主要內容有主流線位置,洪水走勢,彎段主流線頂沖位置,河道沖淤變化,串溝、崩岸等;河道工程監測范圍有險工、護岸等工程的壩頭、壩根、壩身、壩坡等。主要檢查內容有根石走失、壩基沖刷、壩頂裂縫、坡石下滑、壩身沉裂、傾倒、漫頂、垮壩等;除三水河外的其它河溝要檢查上下游是否通暢,是否有垃圾、雍土、滑塌、淤積、滲漏、串溝等情況,及時進行清浚疏淤,確保排洪暢通;城區周圍山體要檢查重點滑坡段及周邊山體植被、山體穩定性、土壤含水量及飽和度,判斷是否可能發生山洪、泥石流或重大山體滑坡;城區低洼易澇地帶要檢查排水是否暢通,抽排水設施設備是否到位。 險情處理處理
24、原則。一般及較大險情及時上報至縣防汛辦和縣政府,重大險情要報至市防汛辦和市政府。處理辦法。當巡堤查險發現滲水、塌岸、管涌等險情時,當山洪災害、滑坡體、低洼易澇地帶監測人員發現山洪排洪溝道洪水陡漲、滑坡體有松動跡象,低洼地帶水位迅速上漲、積水無法排出等險情時,相關巡查人員要立即將險情內容處理原則及時上報。險情處理有關規定:查險人員發現險情后,應在10分鐘內報告所在街道辦或單位主管領導,20分鐘內報至縣防汛辦。由街道辦或縣級部門一級單位報告險情時,應由該街道辦或部門負責人審核并署名,縣政府或縣防汛指揮部上報險情和搶護措施要由主管領導簽批后,以文字傳真形式上報。縣防汛辦公室接到險情報告,應認真核實并
25、視其情況在10分鐘內向副指揮、總指揮報告,根據副指揮、總指揮的要求,在20分鐘內下達有關指令。4.2 預警級別劃分 三水河洪水預警級別三水河縣城段洪水預警級別由重到輕劃分為四級:級警報(紅色),城區段河道出現超過895立方米/秒流量的洪水,縣城遭遇超標準流量洪水。級警報(橙色),城區段河道出現接近895立方米/秒流量的洪水,主城區接近二十年一遇報警流量洪水。級警報(黃色),城區段河道出現接近449立方米/秒流量的洪水,主城區發生十年一遇警戒流量洪水。級警報(藍色),城區段河道出現接近170立方米/秒流量的洪水,主城區出現五年一遇預警流量洪水。4.2.2暴雨預警城區暴雨預警級別由重到輕分為、三級
26、警報等級暴雨降雨歷時雨量標準1小時3小時24小時級警報(紅色)65毫米85毫米205毫米特大暴雨級警報(橙色)35毫米65毫米185毫米大暴雨級警報(黃色)20毫米50毫米100毫米暴雨 山洪預警城區山洪預警級別分為警戒、撤離兩級。級警報(撤離):城區螞蟻溝、姚峪溝、東河溝、西河溝、宋家溝、南子溝六條溝道,接近十年一遇洪水,且上游還在持續降雨和洪水匯集,周邊出現滑坡、泥石流。級警報(警戒):城區螞蟻溝、姚峪溝、東河溝、西河溝、宋家溝、南子溝六條溝道洪水水位接近兩米,且上游還在持續降雨,有較大來水匯集。4.3 預防預警行動 預防預警準備:4.3.1.1思想準備。縣上于每年5月中旬召開全縣防汛工作
27、會,安排部署全縣和縣城城區防汛工作,縣防指各成員單位和城關街道辦結合各自實際,開展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暴雨洪水災害和提升自我保護的意識,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做好防洪的思想準備。4.3.1.2組織準備。城區防汛各相關單位和城關街道辦建立防汛組織機構,落實防汛責任人,由縣人武部組織建立縣防汛搶險隊伍,各有關部門結合實際建立專業應急搶險隊伍,由縣應急管理局、縣氣象局、縣水利局、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等有關部門和城關街道辦建立雨水情監測網絡,落實預警措施。4.3.1.3工程準備。縣水利、縣住建等有關部門要對各類防洪排澇設施進行應急除險加固;對跨汛期施工的涉河工程,落實安全度汛方案。4.3.1.4預案準備。
28、縣水利局、縣住建局、縣氣象局、縣自然資源局等有關部門要修訂完善城市防洪應急預案、洪水預報方案和研究制訂防御超標準洪水的應急方案,主動應對大洪大澇。4.3.1.5物料準備。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儲備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重點部位應儲備一定數量的搶險物料。4.3.1.6通信準備。縣電信公司、縣移動公司、縣聯通公司要加強各類通訊網絡的維修維護,確保防汛通信網絡完好和暢通,確保雨情、水情、工情、災情信息和指揮調度指令的及時傳遞。4.3.1.7防汛檢查。以查組織、查工程、查預案、查物資、查通信為主要內容,縣防汛辦組織開展重點檢查或抽查,各相關單位和城關街道辦要及時開展自查,切實做好各項防汛準備工
29、作,及時發現薄弱環節,明確責任、限時整改。4.3.1.8日常管理。縣水利局、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交通運輸局等有關部門以及城關街道辦要加強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河道、排洪溝道、排澇設施、滑坡體、公路橋梁、重要交通設施的安全巡查監測,及時排除存在的安全隱患。對在河道內建設的非防洪建設項目應當編制洪水影響評價報告,對未經審批并嚴重影響防洪的項目,依法強行拆除。 三水河洪水預警行動:三水河上游馬欄段、中游職田供水站段、三水河城區段上游城區供水水源地段以及主城區翠屏湖段幾個監測點在汛期內要安排專人,每日按時向縣水利局和縣防汛辦做好水情監測和報送工作,縣水利局根據水位、流量的實測情況和洪水走勢,為預
30、警提供依據。當三水河上游馬欄段出現620立方米/秒的洪水時,河流下游縣城段可能出現超標準洪水,縣防指向縣城城區廣大干部群眾發布級洪水警報。當三水河上游馬欄段出現接近600立方米/秒的洪水時,河流下游縣城段可能出現接近895立方米/秒流量的二十年一遇洪水,三水河上中下游各監測段要每隔1小時監測報送水情,縣防指向縣城城區廣大干部群眾發布級洪水警報。當三水河上游馬欄段出現300立方米/秒的洪水時,河流下游縣城段可能出現接近449立方米/秒流量的十年一遇洪水,三水河上中下游各監測段要每隔3小時監測報送水情,縣防指向各成員單位及城關街道辦發布級洪水警報。當三水河上游馬欄段出現接近80立方米/秒的洪水時,
31、河流下游縣城段可能出現接近170立方米/秒流量的五年一遇洪水,三水河上中下游各監測段要每隔6小時監測報送水情,縣防指向各成員單位及城關街道辦發布級洪水警報。 暴雨漬澇預警行動:當氣象部門預報24小時有超過200毫米的特大暴雨時,城區低洼地點、重要交通干道等可能出現大范圍、高水位內澇,縣防指向上述部位單位或人員發布級漬澇警報,同時下達相關區域撤離命令。當氣象部門預報24小時有超過180毫米的大暴雨時,城區重點低洼易澇區將會發生內澇,縣防指向低洼區單位、群眾、重要交通和人員集中場所發布級漬澇警報,提醒相關區域人員做好撤離準備。當氣象預報24小時有超過100毫米的暴雨時,城區將可能發生局部小范圍的內
32、澇,縣防汛辦向局部范圍內的單位、群眾及交通要道發布級漬澇警報。 山洪災害預警行動: 縣氣象局要做好縣城周邊降雨預報工作,及時傳遞強降雨信息。縣自然資源局要做好滑坡點,特別對影響河道、排洪溝道行洪安全以及人居和重要設施安全的滑坡體要加強巡查觀測,在遭遇強降雨和降雨后要加密觀測,及時發現和上報險情。城關街道辦要做好城區六條主要排洪溝道水情信息監測和山洪災害預警工作,城關街道辦組織六條溝道周邊居住群眾做好水情巡查監測和上報工作。當山洪預警達到撤離級別時,由縣防指向受山洪災害威脅的區域下達級撤離命令。當山洪預警達到警戒級別時,城關街道辦要立即將水情報告縣防指,并向受山洪影響的周邊單位和群眾發出級預警信
33、息,提醒相關人員做好撤離準備。4.4 主要防御方案 三水河洪水防御方案: 三水河洪水防御1號預案(撤離狀態)當城區段河道出現超過895立方米/秒流量的洪水,縣城可能遭遇超標準流量洪水,城區整個堤防出現漫流、坍塌,崔家河以上及小塔以下農防段、縣城城區西大街、泰塔路以南,果嶺小區以南、縣教育局附近以東、職中以西部分或大片區域受淹,南山及北山發生較大山洪,城區其它河溝周邊低洼地帶全部受淹;城區發生大面積內澇,城區大部分主干道路受淹,啟動1號防洪預案,進入級局部或全面撤離狀態。縣防汛指揮部負責指揮城區防洪工作,發布紅色警報;縣防汛指揮部全面發動縣城區干部群眾開展避險救災,做好撤離工作;城關街道辦及相關
34、單位組織縣電力局背后及石油公司周圍低洼地帶、崔家河以上及小塔以下農防段及污水處理廠周邊、逸夫小學及中山街以南部分等可能受洪澇威脅區域干部群眾撤離。縣公安部門組織對各交通要道實行交通管制,疏導交通,確保撤離工作順利開展,加強治安管理,保證社會秩序;縣衛健部門負責搞好衛生防疫工作;縣交通運輸部門組織運輸車輛,服從防汛統一調度,為撤離遷安提供服務;縣自然資源局要加強撤離沿途及安置區周邊滑坡、泥石流等地質險情的監測和報告;縣民政部門負責做好安置工作,保證災民有處住、有飯吃、有衣穿,穩定災民情緒。三水河洪水防御2號預案(防搶和局部撤離狀態)當城區段河道出現接近895立方米/秒流量的洪水,可能接近主城區堤
35、防保證流量洪水,堤防全線吃緊,險工段部分堤防可能出現決口,農防段堤防滑坡滲水、裂縫、漏洞等險情較多,尤其是崔家河以上農防段可能出現漫堤、塌陷,部分農田被淹,啟動2號防洪預案,進入級防搶和部分局域撤離狀態。縣防指負責指揮城區防洪工作,發布橙色警報;密切注意水情變化,進一步加強河道巡查監測,崔家河以上農防段所有險段將可能出現堤防決口等重大險情,城關街道辦要組織群眾做好巡查監測,及時將險情上報縣防指,在縣防指統一調配下,搶險隊伍進入搶險崗位,實施搶護或堵口工作;縣城區部分排水管及城區其它河溝出現洪水倒灌,縣住建局要采取應急措施做好洪水疏導工作,防止重大內澇發生;由城關街道辦及相關單位組織低洼地帶、崔
36、家河以上及小塔以下農防段周邊的老人、兒童、婦女及病殘人員就近向較高地段撤離;由縣公安局組織對各交通要道實行交通管制,疏導交通,優先保證搶險救災車輛通行,加強治安管理,保證社會秩序;由縣衛健局負責搞好衛生防疫工作;縣交通運輸局組織運輸車輛,服從防汛統一調度,為抗洪救災和撤離遷安提供服務;縣自然資源局要加強河道周邊以及撤離安置區域周邊滑坡、泥石流等地質險情的監測預警;縣民政局負責做好對口接待安置工作,保證災民有處住、有飯吃、有衣穿,穩定災民情緒,保證社會穩定。三水河洪水防御3號預案(警戒狀態)當城區段河道出現接近449立方米/秒流量的洪水,城區可能發生十年一遇警戒流量洪水。大部分堤防工程臨水,險工
37、險段及頂沖段受洪水頂刷影響,崔家河以上部分農防段可能發生險情,啟動3號防洪預案,進入級警戒狀態。縣防指負責指揮城區防洪工作,發布黃色警報;加大河道安全巡查力度,增加巡查次數,加強險工險段安全監測;搶險隊伍進入戒備狀態,集結待命,一旦發生險情迅速投入搶險,排除險情,同時注意做好穿堤建筑物的監測;防汛搶險物料(如:砂石料、編制袋、鉛絲等)提前運到現場,做好搶險的各種準備工作;一旦險情出現,要本著“搶早、搶小、及時控制”的原則,立即組織人員搶護,并迅速上報城縣防汛辦,做到有備無患。三水河洪水防御4號預案(預警狀態)當城區段河道出現接近170立方米/秒流量的洪水,城區可能出現五年一遇流量洪水,洪水全部
38、漫灘,對于河道中從事作業或其他活動的人員安全造成威脅,啟動4號防洪預案,進行級預警狀態。縣防指負責指揮城區防洪工作,發布藍色警報;由縣水利局、城關街道辦根據責任分工,制訂河道巡查方案;巡堤查險人員要對三水河城區段全面巡查,對河道全面清灘,撤離所有人員和設施;監測河勢工情變化,重點險工、險段要落實專人監測;橡膠壩要全部塌壩運行。 暴雨漬澇防御方案:暴雨漬澇防御1號預案當天氣預報24小時出現2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時,城區低洼地點、重要交通干道等可能出現大范圍、高水位內澇,城區出現大范圍積水,啟動1號漬澇防御預案,進入級局部撤離狀態。縣防指統一指揮防汛抗洪工作,發布暴雨漬澇紅色預警,同時下達局部撤
39、離命令;各指揮部領導一線指揮,全力以赴抗洪搶險,加大內澇積水抽排,最大險度減少災害損失;廣泛動員城區各單位干部職工,投入抗洪搶險;城區低洼地帶居民全部撤離至安全地段,公安部門維護社會治安,交通部門實施交通管制,確保城區正常生產生活。暴雨漬澇防御2號預案當氣象部門預報24小時出現150毫米以上大暴雨時,城區重點低洼易澇區將會發生較嚴重內澇,重要交通干道出現較嚴重積水,啟動2號漬澇防御預案,進入級防搶和部分重點局域撤離狀態。縣防指向低洼區單位、群眾、重要交通和人員集中場所發布橙色預警,提醒相關區域人員做好撤離準備;縣防指各成員單位領導深入一線,現場指揮調度,具體組織實施抗洪搶險;提前將低洼易澇地帶
40、及危房校舍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段;防汛搶險隊伍進入臨戰狀態,全力抽排積水,實施交通管制。暴雨漬澇防御3號預案當氣象預報24小時出現50毫米以上暴雨時,城區將可能發生局部小范圍的內澇,重要交通干道出現積水,啟動3號漬澇防御預案,進入級警戒狀態。縣防指發布黃色預警標志,具體指導抗洪搶險工作;縣住建局、縣水利局、城關街道辦加強雨情趨勢監測,具體負責城區主要街道及重點低洼區積澇狀況,隨時通報情況,報告縣防指領導;縣住建局、縣水利局、城關街道辦組織搶險隊伍迅速到達積水地段,開啟抽排設備,對積水嚴重地段實施抽排作業;縣住建局要加強對城區排水管道巡查力度,及時搶修,對排洪溝道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排洪溝道泄水暢通。
41、 山洪災害防御方案:山洪災害防御1號預案:當城區螞蟻溝、姚峪溝、東河溝、西河溝、宋家溝、南子溝六條溝道出現接近10年一遇洪水,且上游還在持續降雨,周邊出現滑坡、泥石流,啟動1號山洪災害防御預案,進入級撤離狀態。縣防指統一指揮防汛抗洪工作,下達受威脅區各類人員撤離命令;各指揮部領導一線指揮,全力組織轉移,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廣泛動員城區各單位干部職工,投入抗洪搶險;受威脅人員全部撤離至安全地段,公安部門維護社會治安,交通部門實施交通管制,確保城區正常生產、生活。山洪災害防御2號預案:當城區螞蟻溝、姚峪溝、東河溝、西河溝、宋家溝、南子溝六條溝道洪水水位接近兩米,且上游還在持續降雨,有較大來水匯集
42、,城區周圍山體受雨水長時間淋泡,土壤已處于飽和狀態,可能出現局部松動、泥石流等險情時,啟動2號山洪災害防御預案,進入級警戒狀態。縣防指統一指揮防汛抗洪工作,發布警戒命令;城關街道辦、縣自然資源局及相關單位要落實專人加強對河溝、重點滑坡地段等進行安全監測,發現險情立即上報;搶險和撤離人員要進入應急狀態;及時組織對排洪溝道險工險段進行搶修,確保排洪暢通。 撤離隊伍組織及具體撤離方案根據縣城城區防汛實際,為確保以上各類防御預案的有效開展,結合縣城單位分布狀況、合理劃分危險區、安全區和撤離路線,組織有關單位和群眾組成7支疏散撤離隊伍。.1 各隊組成及職責為:第一疏散撤離隊,由城關街道辦牽頭,縣教育局、
43、化肥廠和職業中學配合組建,主要負責撤離三水河引線橋以東、以南區域及第界河、姚峪溝、螞蟻溝周邊崔家河、連家河等村及單位和居民。撤離安置地點為縣職教中心。撤離負責人員集結地點:職教中心操場第二疏散撤離隊,由城關街道辦牽頭,城關中學、縣稅務局、縣電力局、縣農業農村局配合組建,主要負責組織三水河引線橋段以西的三水雅居、農業農村局家屬區、城關中學、石油公司、果嶺新城及育才路以南低洼地帶、東河溝東周邊單位、群眾的疏散撤離。撤離安置地點為縣教育局、城東汽車站。撤離負責人員集結地點:城關中學第三疏散撤離隊,由縣自然資源局牽頭,縣人大、縣郵政局、縣審計局、縣扶貧開發局、新華書店、縣煙草局、縣煤炭收費處、縣婦幼保
44、健院、縣移動公司、逸夫小學配合組建,主要負責泰塔路以南、體育路以東至東河渠所有機關單位、住戶和群眾的組織疏散撒離工作。撤離地點為東關小學、種子公司。撤離負責人員集結地點:東關小學 第四疏散撤離隊,由縣住建局牽頭,縣民政局、縣工業發展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衛健局、縣稅務局、縣工信局配合組建,主要負責體育路至南大街區域內的機關單位、住戶和群眾的組織疏散撤離工作。撤離地點為縣文化館。撤離負責人員集結地點:縣住建局第五疏散撤離隊,由縣政府辦牽頭,縣人武部、縣電信公司、縣融媒體中心、縣農行、縣信用聯社和城關街道辦配合組建,負責南大街至西河溝區域內機關單位、小區和群眾的疏散撤離。撤離地點為縣委、縣政府院內臺
45、地。撤離負責人員集結地點:旬邑賓館廣場第六疏散撤離隊,由縣衛健局牽頭,城關街道辦、縣稅務局、縣林業局配合組建,主要負責西河溝以西至宋家溝區域內的單位、住戶及群眾的疏散撤離工作。撤離地點為縣稅務局、縣衛健局、旬邑縣幼兒園。撤離負責人員集結地點:縣稅務局院內第七疏散撤離隊,由城關街道辦牽頭,縣水利局、縣環保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教育局、縣工業發展局配合組建,主要負責宋家溝至小塔區域內的機關單位和群眾的疏散撤離工作。撤離地點為旬邑中學、縣政協、縣水利局、縣環保局。撤離負責人員集結地點:城關街道辦 撤離過程中有關要求縣衛健局組織醫院及防疫站加強對撤離安置區的防毒防疫工作,宣傳防疫常識,并落實流動醫療
46、救護組,全力為受災群眾提供服務。以縣公安局為主,縣市容局、縣交通運輸局等部門配合,維護社會治安,確保人員安全撤離。黨政領導全部進入指揮崗位,指導防汛搶險和人員救護撤離,防汛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抽調一切人員和設備,全力投入抗洪搶險工作。撤離警報由縣防指發布,城關街道辦及各單位迅速傳遞執行。5 應急響應5.1 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是在進入汛期,縣防指各成員單位和城關街道辦應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程跟蹤雨情、水情、工情、災情,并根據不同情況啟動相關應急程序。縣防指負責啟動縣城防洪應急響應,各成員單位應按照縣防指的統一部署和職責分工開展工作并及時報告有關工作情況。5.2 應急響應分級對應
47、預警級別,縣城區三水河河道洪水分為I至級應急響應;暴雨漬澇分為I至級應急響應;山洪災害分為和兩級應急響應。5.3 主要應急響應措施 三水河洪水應急響應:級應急響應由縣防指組織縣氣象局、縣水利局等有關部門進行會商,由縣防指組織實施1號洪水防御預案。發布撤離命令,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淹沒區內群眾按計劃全部撤離;在撤離中,縣自然資源局、縣水利局等部門要加強監測,嚴密防范各類山洪地質災害;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城關街道辦及各單位要積極配合,全力以赴做好撤離安置工作;縣氣象局、縣電信公司等部門要堅守崗位,保證汛情測報傳遞暢通;縣交通運輸局、縣供銷聯社等部門全力以赴準備搶險救災車輛、物資等;縣糧食局、縣民政局
48、、縣衛健局等部門負責做好災民遷移安置及安置區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撤離區巡查和治安工作,防止淹沒區內群眾回潮,確保撤離區財產安全。級應急響應由縣防指總指揮組織縣氣象局、縣水利局、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等部門進行雨水情會商,同時報縣委、縣政府。經縣防指總指揮簽發后,啟動2號預案,縣防指統一發布實施2號預案。城關街道辦及相關單位主要領導要趕赴一線指揮,密切注視城區各河溝、低洼地帶、滑坡體等重點部位的安全情況,劃分巡查監測責任區,組織人員日夜堅守;縣住建局及時組織做好城區內澇的抽排;防汛搶險物料、救災車輛、搶險隊伍、器材進入緊急搶險狀態;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搶險;群眾性搶險隊伍全部待命,發現險情立即進行搶
49、護,民兵及駐地武警組成的搶險人員進入臨戰狀態,并急時與有關部門聯系,通報情況;通訊設備全部開啟,搶險交通工具進入防汛崗位,防汛搶險物資抓緊足額配送;三水河上游馬欄段及職田供水站一級站水情監測處要加密水情通報,各險工險段及農防段分區段落實專門人員巡堤,嚴密監視河勢情況,河道周邊及城區低洼地帶、城區其它河溝周邊、山體滑坡段老、弱、病、殘人員隨時做好撤離準備。級應急響應由縣防指副指揮召開水情會商會,縣氣象局、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建局等部門將雨情、水情及時報告副指揮、總指揮和縣委、縣政府,經縣防指總指揮簽發后,啟動3號預案,縣防汛指揮部統一發布實施3號預案。縣防指組織縣水利局、縣住建局、城關街
50、道辦等單位制定巡查方案,落實巡查包干責任;對險工險段要落實專人加強監測;縣自然資源局要做好河道周邊滑坡體安全監測;應急搶險隊伍要做好各集結和搶險準備工作;縣氣象局要做好雨情測報工作,縣水利局要組織三水河上中游加強水情監測報送工作。級應急響應由縣防指副指揮組織縣氣象局、縣水利局、縣住建局等部門會商雨情、水情并拿出意見后,報告指揮及縣委、縣政府。經縣防指總指揮簽發后,啟動4號預案,縣防指統一發布實施4號預案。由縣水利局、縣市容局、城關街道辦組織開展河道清灘,及時撤離河道內一切作業或活動的人員和設施;縣氣象局要做好雨情測報工作,三水河上中游要及時報送水情;各險工險段及農防段責任人上崗到位,切實做好安
51、全巡查;城關街道辦及相關單位要組織力量對轄區內險工險段、重要地區、危房校舍、交通干線、重點滑坡地帶、低洼地帶、城區各河溝周邊進行一次拉網式全面檢查;城關街道辦、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局全面監視三水河和城區其它河溝、重點滑坡段的安全狀況,城關街道辦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員要組織力量對轄區內險工險段、重要地區、危房校舍、交通干線、重點滑坡地帶、低洼地帶、城區各河溝周邊進行一次拉網式全面檢查,撤離河灘和其它可能受災區內群眾。各險工險段及農防段責任人上崗到位,切實做好安全巡查。5.3.2暴雨漬澇應急響應:級應急響應由縣防指總指揮組織召開縣氣象局、縣住建局、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局等有關部門參加的緊急會商會議,分
52、析降雨趨勢,安排城區抗洪搶險及內澇防治工作。縣防汛指揮部研究部署城區內澇防治及抗洪搶險工作,并將情況及時上報市防指、縣委、縣政府;提前撤離城區低洼易澇地段及危房校舍人員,并做好人員安置工作;縣氣象局、縣水利局要加密對降雨趨勢的預測預報,縣自然資源局要做好周邊地質災害監測工作;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全力投入城區抗洪排澇工作;指揮部各成員各盡其能、各司其職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確保轉移人員安置和抗洪排澇工作的的順利進行。級應急響應由縣防指副指揮組織召開會商會議,分析降雨趨勢,安排城區抗洪搶險及內澇防治工作。縣防指具體部署城區內澇防治及抗洪排澇工作,并將情況上報縣委、縣政府;各防汛指揮部領導一線指揮,城區搶險
53、排澇隊伍全力投入戰斗,開展城區積水抽排及搶險工作;城關街道辦和有關部門要提前將低洼易澇地帶及危房校舍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段;縣氣象局、縣水利局要加密對降雨、洪水趨勢的預測預報;縣住建局和城關街道辦要及時收集掌握城區積水及群眾受災情況;縣公安局、縣交警大隊現場維護抗洪排澇秩序及撤離安置區的安全保衛工作,并對城區積水嚴重地段實施交通管制;動員社會力量投入城區抗洪排澇工作。級應急響應由縣防汛辦組織召開會商會議,分析降雨趨勢,安排城區抗洪搶險及內澇防治工作。縣防汛辦迅速將降雨情況報告縣委、縣政府及縣防指領導;縣住建局及時深入一線,全面掌握城區降雨及積水情況,主要抽排設備提前運達現場;城區抗洪排澇搶險隊伍及
54、時投入戰斗,抽排積水;縣氣象局加強對降雨趨勢的預測預報,及時提供城區降雨信息;縣住建局加大對城區降雨及積水情況的收集處理,加強對城區主要防洪渠的巡查力度,及時排查隱患,確保泄洪暢通,及時協調城區抗洪排澇隊伍投入搶險。 山洪災害應急響應:級應急響應由縣防指總指揮組織召開縣氣象局、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和城關街道辦參加的緊急會商會議,分析降雨趨勢,安排城區山洪災害防治工作。縣防指研究部署城區山洪防治及抗洪搶險工作,并將情況及時上報市防指、縣委、縣政府;由城關街道辦牽頭,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提前撤離受山洪威脅的六個排洪溝道及其它部位的人員,并做好人員安置工作;縣氣象局、縣水利局加密對降雨趨勢的
55、預測預報,縣自然資源局要做好撤離和安置區域周邊地質災害監測工作;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全力投入山洪災害工作;指揮部各成員各盡其能、各司其職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確保轉移人員安置和抗洪排澇工作的順利進行。級應急響應由縣防指組織召開會商會議,分析降雨趨勢,安排城區山洪災害防治工作。縣防指迅速將降雨情況報告縣委、縣政府及指揮部領導;城關街道辦、縣自然資源局、縣水利局及六溝周邊單位要及時深入一線,全面掌握排洪溝道上游來水及降雨情況;防洪應急搶險隊及群眾性應急搶險隊伍要要做好集結和搶險準備,各類搶險物料要準備充分,遇到險情立刻投入搶險;氣象部門加強對降雨趨勢的預測預報,及時提供城區及周邊區域降雨信息;縣自然資源局
56、要加大對周邊危險滑坡體等地質災害的監測,城關街道辦及可能受山洪影響的相關單位要做好可能受山洪威脅的人員情況收集處理,加強安全巡查力度,及時排查隱患,提醒周邊人員加強警戒;城關街道辦和有關部門要提前組織將可能受淹地帶或滑坡地帶的群眾撤離至安全地帶。5.4 應急響應的組織工作 信息報送、處理:汛、工、險、災情等各類信息,應快速、準確分級匯總上報,統一歸口處理,重要信息應立即上報。指揮調度:出現暴雨洪水災害后,縣防指會商分析汛情,針對不同情況啟動相應預案,在采取措施的同時,向縣委、縣政府報告。當發生重大災害時,由縣防指分析預測汛情發展趨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按規定啟動相應預警,發布預警標志,落實防
57、汛搶險措施,并派出工作組深入實地協助指導工作。 群眾轉移和安全:當發生暴雨洪水災害可能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時,應提前將受威脅區群眾及重要財產提前轉移,并做好群眾安置工作。 搶險與救災:當河流堤防、排澇工程發生險情時應本著搶小、搶早的原則及時搶護,控制險情擴大,當發生災情時應及時進行救助,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安全防護和醫療救護:組織抗洪搶險時,應采取必要防護措施保護參加搶險人員人身安全,當發生人身安全事故時衛生防疫部門應立即組織醫療救護隊進行醫療救助。5.4.6 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出現暴雨洪水災害后,防汛抗旱指揮部門可通過本級人民政府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抗洪救災,搶險關鍵時期,可依法征調運
58、輸車輛、物資設備等投入抗洪救災工作。5.5 應急響應結束當暴雨洪水災害逐步減輕或險情得到有效控制時,縣防指可根據汛情變化,宣布結束應急響應。6 應急保障6.1 通信與信息保障當發生暴雨、洪水災害時,應通過網絡、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及無線電等方式保證通信與信息暢通。縣電信局、縣移動公司、縣聯通公司要確立優先為防汛搶險服務的經營理念,主動做好通信保障工作。電信部門要確保有線電話暢通無阻,移動電話服務部門要保障汛期通訊信號的覆蓋范圍,滿足防汛搶險工作需要,必要時增設車載中繼設施,確保通訊聯絡暢通。6.2 搶險與救援保障搶險隊由縣人武部負責,城關街道辦和城區各單位協助組建。主要負責城區的搶險、排險,為撤
59、離群眾爭取時間,負責搶險物資的運送。搶險隊要明確搶險救援裝備、技術力量、專家組在管理和啟動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各類工程、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房屋建筑、交通干線搶險、搶修,以及人員救護等。6.3 供電與運輸保障縣電力局要制定汛期電力保障方案,明確發生暴雨洪水災害時的電力保障方案,并落實人員、設備等電力物資進行現場應急供電;交通部門優先保證防汛搶險救災物資運輸,各有關單位的運輸車輛應服從和完成所分配的應急運輸任務。6.4 治安與醫療保障發生洪澇災害時,縣公安局、縣交警大隊要維護抗洪搶險秩序,依法打擊破壞抗洪救災和防汛設施安全的行為,維護災區治安秩序。縣衛健局做好災區衛生防疫工作,組織醫療服務隊
60、到災區防病治病,開展醫療救助。6.5 物資與資金保障由縣財政局牽頭,縣水利局、縣民政局、縣糧食局、縣供銷聯社、縣交通運輸局等部門要密切配合,主要負責搶險救災物資的籌措、發放及車輛調度、后勤服務等工作。縣水利局、縣住建局和城關街道辦應當儲備一定數量的防汛搶險物資、器材,設立固定儲備倉庫,加強儲備管理和更新補充。6.6 社會動員保障發生暴雨洪水災害后,縣人民政府通過廣播、電視、電臺等多種途徑動員全社會參與抗洪救災工作。6.7 宣傳、培訓和演習縣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防洪減災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廣大民眾的防洪意識,增強人民群眾的防洪減災意識和生產自救能力,并組織一定形式地防汛
61、減災演習,提高各級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7 后期處置7.1 災后救助發生暴雨、洪水災害后,縣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民政、衛生等部門盡快研究制定災后救助方案,認真組織和落實有關方案措施,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7.2 搶險物資補充發生暴雨、洪水災害后,對防汛搶險物資消耗較大時,應提前向上級防汛部門請示,由上級防汛部門根據搶險需要,統籌考慮,及時調撥所需物料和設備,確保搶險工作順利開展。7.3 水毀工程修復當暴雨洪水災害造成工程水毀時,縣水利局、縣交通運輸局、縣電力局、縣住建局等有關部門應當立即開展水毀調查,積極爭取中省市及本級財政資金,迅速開展水毀工程修復,確保各類工程設施正常運行。7.4 災后重
62、建受災后,縣政府籌措資金,制定災后重建方案,進行水毀設施修復,開展重建工作。7.5 調查與總結發生暴雨洪水災害后,縣防指要組織相關職能部門成立災后工作調查組,深入受災區域,開展災后調查工作,認真對受災情況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總結,積累經驗,尋找不足,提出改進建議,并在10日內向縣防指和縣政府報送總結報告。8 附則8.1 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縣住建局組織編制與管理,編制完成后報縣人民政府批準執行,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備案;一般情況下,本預案3年修訂一次,修訂后的預案按原程序報批。8.2 本預案一經批準應嚴格執行,在預案執行過程中能及時啟動相應方案,避免災害損失的,應給予一定獎勵,若因預案啟動不及
63、時,不嚴格執行預案要求,造成嚴重后果的,應追究相關人員責任。8.3 本預案由縣住建局負責解釋。8.4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2017年印發的旬邑縣城區洪澇災害防御應急預案(旬政辦發201775號)同時廢止。附件:旬邑縣城區防汛任務分解表責任區名稱包抓單位電話具體界限重點防汛區東大街東段縣民政局34422462西至:光榮院門前 東至:211國道民政局十字西段縣住建局34422278西至:中山街十字交警亭 東至:光榮院門前中心十字中山街縣農業農村局34422554西至:西橋橋頭 東至:中山街十字交警亭西大街縣應急管理局34421873東至:西橋 西至:咸旬高速引線南大街縣工信局34422351北
64、至:交警亭北側 南至:汽車站南外墻北大街縣財政局34422101南至:五金公司門口 北至:縣建筑公司泰塔路縣供銷聯社34422217西至:泰塔賓館門口 東至:東橋橋頭體育路縣衛健局34422199北至:東關村委會 南至:民政賓館南側外墻翠屏東、西路縣統計局34422559西至:西溪路 東至:體育南路 西溪路東、西路縣自然資源局34421885南至:迎賓大道 北至:西橋橋頭影院巷縣市場局34422599西至:人武部東外墻路口 東至:東關村鹽店巷縣電信公司34422710西至:影院巷 東至:燕家飯莊北側縣檢察院西側巷道縣審計局34422164南至:保健路 東至:東大街保健路縣煙草局34422473
65、西至:逸夫小學西外墻 東至:211國道書香路市生態環境局旬邑分局34422165北至:西新小區 南至:迎賓大道育才路 西段縣電力局34421902西至:東橋 東至:東一路口(含東一路)中段縣教育局34423351西至:東一路路口 東至:育才路東新橋西端(含東二路)東二路十字東段縣人社局34422269西至:育才路東新橋西端 東至:旬東大道轉盤(含東三路) 宋家溝東河堤路縣扶貧開發局34422110北至:西大街 南至:迎賓大道宋家溝西河堤路廣電路縣融媒體中心34422600北至:廣電臺 南至:縣委迎賓大道第一段縣招商局34420900東至:東新橋 西至:二八橋第二段縣市容局34420789東至:
66、二八橋 西至:鳳鳴小區公劉轉盤以西低洼地段陽光大道東段縣自來水公司34422330西至:清塬坡口 東至:旬東大道轉盤西段縣發改局34422412西至:東新橋 東至:清塬坡口烈士陵園路口旬東大道(運煤專線)縣公安局34423538西至:旬東大道轉盤 東至:連家河河口旬東大道轉盤處咸旬高速旬邑縣城引線段縣林業局34422853南至:公劉轉盤 北至:西大街西端轉盤村內小路城關街道辦34422206西關、東關、安仁、小塔、崔家河村內道路東關電力局、果嶺新城小區以南汃河河道縣水利局34422555東至:紙坊橋 西至:污水處理廠永和路縣職教中心34422107南至:旬東大道轉盤 北至:汃河大道永興路縣司法局34423000南至:育才路 北至:汃河大道其他路段縣交通運輸局34422208其他與城區相連,但未納入任務分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