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礦業有限公司安全生產總體應急預案編 號:0201版 本 號:2007-1編制單位:山東礦業有限公司頒布日期:2007年11月30日目 錄1 總則61.1 編制目的61.2 工作原則61.2 編制依據61.3 適用范圍61.4 應急預案體系71.5 應急工作原則72 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72.1 公司概況72.2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93 組織機構及職責93.1 應急組織體系93.2 指揮機構及職責93.3急救援外部保障103.4救援需要的技術資料103.5應急設備和物資103.6教育、訓練與演練113.7互助協議 114 預防與預警114.1 危險源監控114.2 預警行動124.3 信息報告
2、與處置125 應急響應145.1 響應分級145.2 響應程序145.3 應急結束156 信息發布157 后期處置157.1 善后處置15 7.2 保險16 7.3 工作總結與評估16 8 保障措施168.1 通信與信息保障168.2 應急隊伍保障178.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88.4 經費保障198.5 其他保障199 培訓與演練199.1 培訓199.2 演練1910 獎懲1911 附則2011.1 術語和定義2011.2 應急預案備案2011.3 維護和更新2011.4 制定與解釋2011.5 應急預案實施20附件 20附件1:事故應急救援小組、主要部門負責人聯系電話一覽表附件2:外部單
3、位及政府部門聯系電話一覽表附件3: 公司井下生產電話號碼表 安全生產總體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一步增強應對和防范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風險和事故災難的能力,保護礦工生命財產安全,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建立統一、規范、科學、高效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相結合,通過事前計劃和應急措施,充分利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一切可能的力量,保證迅速有效地控制、排除、處理各類煤礦事故,提高處置煤礦重特大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將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和環境的損失降至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
4、群眾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社區穩定,促進公司全面、快速、協調、持續發展。1.2 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2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在集團公司的統一領導下,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公司按照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調動全社會積極因素;以人為本,以防為主,防救結合;全面部署,保證重點,依法規范,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分級負責。.3.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遵循科學原理,實現科學民主決策。依靠科技進
5、步,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裝備、設施和手段。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4.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相結合。按照長期準備、重點建設的要求,做好應對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物資和經費準備、工作準備,加強培訓演練,做到常備不懈。將日常管理工作和應急救援工作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專業力量,努力實現一隊多能;培養兼職應急救援力量并發揮其作用。 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煤礦安全規程、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等法律、
6、法規和規定,結合公司實際,特制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3 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管理區域范圍內的,煤炭安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下列事故救援工作。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煤礦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1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
7、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本條款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1.4 應急預案體系本應急預案由公司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組成。1.5 應急工作原則以人為本,安全第一,以防為主,防救結合;全面部署,保證重點,依法規范,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分級負責,持續改進。2 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2.1 公司概況 礦井概況.1.井田位置山東礦業有限公司位于新汶煤田的東部、地處魯中腹地新泰市境內,居東都、汶南兩鎮間,北距新泰市10.3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7443711753
8、10,北緯3548355237,井田東西走向長6.3公里,南北傾斜寬7.2公里,面積43.087平方公里,主井口標高為+189.27m。磁萊鐵路、蒙館公路橫貫礦區東西,京滬高速公路橫貫南北。西居津浦鐵路、104國道40公里,歷史文化悠久,交通條件發達。2.1.1.2經濟性質、從業人數、隸屬關系、主要產品、產量情況山東礦業有限公司位于新汶礦區最東部,始建于1958年,1971年簡易投產, 2006年7月原汶南煤礦破產重組、新礦投資公司控股重組為山東礦業有限公司企業,公司共有從業人員4224人;是一家國有省屬中型煤炭企業,隸屬于新汶礦業集團公司。主要產品:為氣肥煤、混煤、冶煉精煤。生產能力:197
9、1年4月正式投產,設計生產能力45萬噸/年,1979年7月進行了改擴建,設計能力60萬噸/年。2005年核定生產能力120萬噸/年改擴建。.3.自然地理、交通條件.3.1地形井田位于蒙山和蓮花山之間的山間盆地,為緩階地型丘陵,呈帶狀分布,地形標高185m至239m,高差54m。鮑莊河、東周河、凇河、渦溝河為本區的主要水系,鮑莊河自東向西流經本井田,東周河自北向南流經本井田的西部,凇河自南向北流經井田淺部。三支河在南鮑村東北側匯入小汶河。渦溝河自南向北流經井田淺部,在井田西端匯入小汶河。根據1954年小汶河的觀測資料,七月份最大流速為0.575m/s,最大流量為6.247m3/s;最小流速0.3
10、13m/s,最小流量0.096m3/s。歷年最高洪水位+188.95m(1917年)。由于上游水庫的控制,因此,小汶河屬季節性間歇河流。.3.2氣候屬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歷年最高氣溫為42.5(1955年8月11日),最低氣溫為-21.6(1957年1月27日),平均氣溫為12.6。主要風向為東及西南風,北風較少,最高風速14.3m/s。年最大降雨量為1395.4mm(1964年),年最小降雨量為257.1mm(1997年),年平均降雨量621.04mm(1980年2005年)。歷年一日最大降雨量為222.5mm(1983年8月31日)。年總蒸發量213.0378.64mm。積雪一般在
11、每年11月至來年1月,結冰期11月至次年3月,凍結深度0.40.8m。本區氣候溫和,無嚴寒酷暑,屬半濕潤的北溫帶氣候。地震烈度為7度。.3.3交通條件礦內有鐵路運煤專線與磁萊線東都火車站接軌,南有蒙館公路及京滬高速公路相連,直通全國各地,交通十分方便。.2礦井開采情況礦井開采情況煤層賦存條件、開采方式方法汶南煤礦1958年由新汶礦務局建井,1965年移交臨沂礦務局,1971年由臨沂局交回新汶局,同年投產,設計能力45萬噸/年。1976年至1978年改擴建后,設計能力60萬噸/年,2005年核定生產能力為120萬噸/年,最高年產量為123.1萬噸(1997年)。現礦井分三個水平開采,第一水平-5
12、0m水平、第二水平-250m水平已經開采結束,第三水平、650m水平正在開采。目前礦井有3個生產采區,為-650一采區、-650四采區、-650六采區。擴大區-650m水平六采區已于2004年投產。煤層賦存條件汶南煤礦位于新汶煤田的最部,開采六層、九層、十一層、十三層、十五層煤,上至各煤層露頭和南鮑礦、吳山礦、汶南鎮礦、蒙陰縣曹莊煤礦、新汶礦業集團華源礦業有限公司下邊界,下至-800米煤層等高線,西至汶F1斷層、尚莊礦東邊界和汶F14斷層,東至侏羅系侵蝕邊界和汶F5-1斷層。井田東西走向長5公里,南北傾斜寬3.9公里,面積19.5平方公里。本礦井為一向北傾斜的單斜構造,走向121,傾向31,傾
13、角1219,井口標高+189米。汶南井田含煤地層為石炭、二疊系,可采煤層主要有五層(6、9、11、13、15),可采煤層總厚6米左右,各可采煤層層位、煤質穩定。無巖漿巖活動影響,煤的牌號和煤質各指標基本穩定。煤6、煤11、煤13為低灰煤,煤9和煤15為中灰煤。煤6為低硫煤,煤9為高硫煤,煤11為中硫煤,煤13、煤15為富硫煤。除煤6為氣煤外,其余均為氣肥煤,具有很強的粘結性。煤9老區受頂板侏羅系紅砂巖(以下簡稱紅層)水害威脅,在-400m水平已停采,擴大區該層屬局部可采煤層;煤11老區由于滑動構造影響,-650一采區可采儲量枯竭,現正在擴大區開采;煤13正在擴大區準備;煤15現開采至-300m
14、水平。開采方式方法礦井開拓方式為為中央斜井分水平集中運輸大巷階段石門聯合開拓。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分列式抽出式通風,四條斜井進風、2個立井回風,采煤方法為采區前進式,區內采煤工作面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冒落法管理頂板,煤11工作面采用綜綜合機械化采煤,煤13工作面采用高擋普采放炮落煤、用DY-150機組裝煤、單體液壓支柱支護頂板。2.2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我公司是一個開采歷史較長的煤礦,水平多、戰線長,各類重大隱患事故較多,主要災害隱患有:水害、火災、瓦斯、煤塵、機電、提升運輸、頂板、停電停風等事故隱患,所有這些隱患都對我礦安全構成較大的威脅。3 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應急組織體系明確應急組織形式
15、,構成單位或人員,并盡可能以結構圖的形式表示出來。指揮中心 行動機構行政機構后勤機構策劃機構經營科室政工科室社區服務單位后勤科室地面單位專家分析組技術分析組生產業務科室救護隊相關單位生產輔助單位3.2 指揮機構及職責指揮機構在集團公司統一領導下,集團公司安全監察局負責指導、協調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公司成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成立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有關工作。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組成:由總指揮經理劉玉果,副總指揮:王懷新、孫長軍、張磊鑫、趙大友、張錦漢、王平、夏勤、劉慶東等,成員由各分管副總、各生產業務科室科長(主任)、安監處、公安、經營、工會、財務、人力資源部、行辦、黨辦、醫院
16、、物業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設在調度室,負責統一指揮各項搶險工作。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要職責為:組織制訂煤礦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確定現場指揮人員;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煤礦事故信息的上級工作;接受集團公司的指令和調動; 應急預案的演練;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領導小組成員及單位主要職責:總指揮:經理:劉玉果職責: 是制定營救遇險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下達作戰命令;指定副總指揮、搶險救災指揮部成員,并明確分工。第一副總指揮:公司總工程師擔任,是總指揮的第一助手。職責是在
17、總指揮的領導下,組織制定營救遇險遇難人員和執行事故的作戰計劃。副總指揮:公司生產副經理擔任,職責是在總指揮的領導下,組織實施營救遇險遇難人員和執行事故的作戰任務。機電副總指揮:按照作戰計劃,在企業范圍內及時調集救災所必需的設備,提出需外購或外單位支援的設備、物資清單;組織對主要提升機、主要通風機、變電所、主要排水泵等主要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有效監控,確保正常運轉;保證運輸、通信系統完好暢通。通風副總指揮:按照作戰計劃,對礦井風流進行調度;對井下通風、瓦斯、火情等情況進行監控;對入井人數進行監控,簽發入井特別許可證。后勤副總指揮:按照作戰計劃,組織為處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人待命,調集救災所必需的材料物
18、資;安排好搶險救災人員的生活等后勤保障工作。救護隊隊長:對礦山救護隊的行動具體負責,全面指揮、領導礦山救護隊和輔助救護隊,按照作戰計劃所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難人員的救援和事故處理。如果有兩支以上救護隊聯合作戰時,要成立救護隊聯合作戰部,由救護隊隊長擔任指揮,協調各救護隊的戰斗行動。3.3急救援外部保障:災情發生后由公司組織進行自救,必要時向集團公司及所屬各公司求援。3.4救援需要的技術資料包括:礦井平面圖、礦井立體圖、巷道布置圖、采掘工程平面圖、井下運輸系統圖、礦井通風系統圖、礦井系統圖、以及防塵管路系統圖,井下避災路線圖,安全監測裝備布置圖,瓦斯、煤塵、頂板、水、通風等數據,程序、作業說
19、明書和聯絡電話號碼和井下通信系統圖等。3.5應急設備和物資應急設備包括:報警通訊系統,井下應急照明和動力,自救器、呼吸器,安全避難場所,緊急隔離柵、開關和切斷閥,消防設施,急救設施和通訊設備。所需的應急設備必須保證充足提供。并定期對這些應急設備進行測試,以保證其能夠有效使用。3.6、教育、訓練與演練。加強對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以及全公司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并對社區或周邊人員進行應急知識的宣傳。每年進行一次救災演習,演習前制定嚴密的演練計劃。3.7互助協議。公司與集團公司救護大隊簽訂互助協議。4 預防與預警4.1 危險源監控由各專業負責人負責組織本專業重大危險源的排查工作,排查的依據為重大危險源辨
20、識(GB182182000)和國家局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排查完成,上報公司總工程師。4.1 .2由公司總工程師負責排查公司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并組織安全評估和上報工作,同時制定應急救援預案,明確檢測、監控、治理、救援措施并負責落實。由各專業負責組織本專業重大危險源日常管理工作,落實檢測、監控、治理措施。每月將本專業重大危險源管理臺帳上報安監處。各專業必須對已確認的本專業重大危險源落實崗位責任制,制定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應的治理措施及長遠規劃,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嚴格監控和管理。4.1.各專業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和巡檢制度,掌握重大危險源的動態變化情況。對查出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21、予以排除;對不能排除的,要立即報告上級部門,及時制定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或采取其他應急措施,預防事故發生。4.1.各專業應指定專人每月對重大危險源的運行情況、安全狀況、應急救援預案執行落實等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并將檢查情況經經理簽字認可后報所屬的管理部門和所在轄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4.1.由總工程師負責每年年初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總體安全評估,擬寫安全評估意見并簽字備查,制訂相應的措施、計劃。4.1.對安全評價中發現的問題,由各專業負責人負責按要求整改;對存在現實危險的裝置,應當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改或修復,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4.1.由總工程師負責組織人員對礦井的重
22、大危險源每季至少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對在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行為,尚未構成事故隱患的,當場予以糾正;對已構成事故隱患的,責令立即排除或限期改正;對重大事故隱患在排除前或排除過程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責令暫時停產或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后,經安監處審查同意,方可重新生產或使用。4.1.各專業每年年底前要對本專業的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措施、檢查、整治結果等情況進行一次總體分析,并報安監處備案。4.2 預警行動明確事故預警的條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發布程序。公司安全監察處、各業務部門、各單位定期排查、分析、研究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隱患,制定應對措施和方案;加大隱患治理驗收
23、力度,對排查出的隱患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單位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預防事故發生。發生事故后,根據事故的情況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救援。必要時,請求上級機構協調增援。4.3 信息報告與處置發生事故,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按有關規定上報集團公司安監局及上級安全管理部門,同時上報政府有關部門。a)信息報告與通知公司與集團公司建立內部有線、無線電話、傳真、自動化辦公互聯網等各種互通聯系網絡,確保通訊暢通。公司調度室、安監處及集團公司調度室、安監局等部門均設立值班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公司調度室、安監處均設置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負責事故信息接收和通報。調度室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xxxxx,安監處24小時應
24、急值守電話xxxxxb)信息上報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報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內容和時限、發生大事故(級),立即啟動本預案及相應的專項預案。公司調度室要立即向集團公司調度室、安監局匯報。由集團公司調度室向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分管副總經理、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省局調度室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匯報,隨后及時報告事故搶險進展情況,并根據公司總經理的指示,負責通知有關生產處室、安監、公安、勞資、工會、紀委等有關部門配合上級部門進行調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發生重大事故(級),立即啟動本預案及相應的專項預案。公司調度室要立即向集團公司調度室、安監局匯報。由集團公司調
25、度室向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分管副總經理、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省局調度室匯報,并根據集團公司總經理的指示,負責通知有關生產處室、安監、公安、勞資、工會、紀委等有關部門進行調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發生較大事故(級),立即啟動本預案及相應的專項預案,公司調度室立即向集團公司調度室、安監局匯報。由集團公司調度室向集團公司總經理、分管副總經理、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省煤炭局調度室匯報,并根據集團公司分管副總經理的指示,負責通知有關生產處室、安監、公安、勞資、工會、紀委等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分析事故原因,分清責任,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發生一般事故
26、(級),立即啟動本預案及相應的專項預案。公司調度室立即向集團公司調度室和安監局匯報,并根據集團公司授權立即由事故單位第一負責人組織有關生產科室、安全監察、勞資、工會等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分析事故原因,分清責任,制定防范措施,需要集團公司調查的,事故單位要積極配合協助。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 新汶礦業集團公司調度室4井下調度站3提升井口2有關科室1事故區隊5安監處4礦醫院3礦井領導2總工程師1 值 班領導礦井調度室事故地點c)信息傳遞事故發生后向有關部門或單位通報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1)發生事故后,現場人員要立即開展自救和互救,并立即報告調度室,調度室立即報告公司經理。 (2)公司經理接到
27、事故報告后,應迅速組織救援,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集團公司、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 (3)集團公司、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按照規定逐級上報,緊急情況下可越級上報。 事故地點(時間、地點、事故原因、危害程度、傷及人數、現狀、發展趨勢、影響范圍)調度值班調度員(詢問內容同上)調度值班主任(馬上進入事故處理,并協助值班調度員處理事故)值班領導(調度員通知并在10分鐘內集合完畢,分析制定事故處理臨時方案)總工程師(確定是否實施方案執行或另行確定方案)礦井領導(布置安排應急措施)、醫院、井下保健站(安排醫院做好一切準備急救小組成立,井下調度站派專車送井下保健站人員進入事故現
28、場并帶急救藥品,必要時醫院救護小組由調度安排下井救援)安監處(安排盯好事故現場并組織自救,維護現場安全)事故區隊(了解事故基本原因并組織好自救工作)有關科室及科室專業人員(準備好圖紙、規程協助事故處理)井下調度站、提升井口(包括運輸平巷專用人行車或斜井人行車掛好在候車點及物料的裝運工作)110救護車(提升井口、運送傷病員)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單位、時間、地點、類別;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情況、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傷亡人員情況,即每個傷亡人員的姓名、性別、族別、年齡、身份證號、工種、本工種工齡、傷害部位、文化程度等;初步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事故性質、影響范圍、發展趨勢等;事故的組織
29、搶救、采取的安全措施和事故災區的控制情況;事故報告單位、報告時間。5 應急響應5.1 響應分級根據發生事故類別、等級、危害程度和從業人員的評估結果,針對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立即啟動預案分級響應的啟動條件。 5.2 響應程序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展態勢,明確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應急避險、擴大應急等響應程序。搶險救災必須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具體指揮下開展工作。一旦發生礦井災害傷亡事故,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響應程序:5.2.1調度室得知事故后立即匯報各公司經理、總工程師及有關領導和部門,調度室應立即變成搶救事故的指揮部,并根據情況迅速匯報集團公司及政府部
30、門,通知礦山救護隊。5.2.2、立即成立以公司經理為總指揮的臨時救災指揮部,負責組織實施事故搶救技術方案,組織制定作戰計劃,對參與搶救的人力資源、設備、物資進行統一調度,下達搶救命令,立即對井口進行管制,維護煤礦井口秩序,嚴格控制入井人數,各單位和充燈房要準確統計留在井下的人數。簽發人員入井許可證。調動救護隊及一切人、物力投入救災工作,全力搶救遇險人員。通防工區要確保通訊線路暢通,井上、下信息傳遞及時。 醫院、通防、安全、技術、工會、行辦、地測、經管、供應、機電、人力資源部等部門聽到通知后要迅速召集人員,到調度室前等待組織搶險。5.2.3、應急救援技術支持系統根據需要,可成立應急救援專家組,為
31、特大級、重大級和復雜煤礦災變事故處理提供專家支持,包括現場救災技術支持,總結和評價救援和事故搶險救災工作經驗等。5.2.4警戒與治安。保衛科加強地面工業廣場警戒,杜絕閑雜人員進入。5.2.5、人員緊急疏散、安置。險情發生時,根據發生事故類別、等級、危害范圍程度,調度室要及時下達通知,各重要崗位工(配電室、泵房、絞車房、信號工)及搶險人員要堅守崗位,保證其它井下工作人員緊急疏散全部升井,升井人員按照礦井避災路線有序升井。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要在安全地點及時向調度室回報現場情況。1、注意事項:、有電話的崗位工接到撤人電話后,必須迅速通知附近地點工作人員,按避災路線撤離。、采、掘工作面人員撤離
32、包括上、中、下平巷、工作面、甩口及其他輔助單位工作人員。、險情發生時,由調度室下達撤人升井命令,并負責通知各工作地點人員。、各重要崗位工作人員,中央泵房、中央配電所,斜井絞車房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保證恢復供電后,設備及時正常運轉,沒有調度命令不得擅自離崗。、安監處負責井下各工作地點人員撤離情況的檢查,保證人員全部撤離,燈房、自救器室負責下井人員統計,并每半小時向調度室(以表格形式)匯報一次;、各工區值班人員將當班出勤及工作地點人員分布情況匯報調度室。 5.2.6、危險區的隔離由安監處、通防科、技術科、機電科、地質科共同確定危險區域,設專人看護或設置柵欄、警標。5.2.7、搶險、救援及事故
33、控制措施。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條件,按規定線路由安監處組織撤人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由總指揮通過調度室下達命令進行調度。保護事故現場,未經過照相、素描或其他手段留記錄,不得移動現場物體。事故現場處理工作由專業救護隊的負責人和專業隊伍負責。5.2.8、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衛生部門負責組織快速檢測和醫療救護隊伍,測定事故對人員危害的程度,組織對受害人員的救護。井下保健室醫生負責受傷人員的應急救護。5.3 應急結束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的條件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和批準,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通知本單
34、位相關部門、周邊社區,恢復正常狀態。并采用現場監測與專業定期巡檢相結合的手段對現場清理和受影響區域連續進行監測。應急結束后,明確以下事項:a)事故情況上報事項事故災難善后處置工作完成后,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報送集團公司安監局、山東煤炭安全監察局及魯中分局和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宣布應急處置結束。b)需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c)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6 信息發布事故現場指揮部是事故信息發布的主管部門,事故現場指揮部按照真實、準確、及時的原則,向新聞媒體通報事故信息。7 后期處置7.1 善后處置 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善后處置工作,包括遇難人員親屬的安置、補償,
35、征用物資補償,救援費用的支付,災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恢復正常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響,安撫受害和受影響人員,確保社會穩定。 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參加救援的部門和單位應認真核對參加應急救援人數,清點救援裝備、器材;核算救災發生的費用,整理應急救援記錄、圖紙,寫出救災報告。 地方人民政府應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強化安全管理,制定防范措施。 公司應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加強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在恢復生產過程中制定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7.2 保險 事故災難發生后,保險機構及時派員開展相關的保險受理和賠付工作。7.3 工作總結與評估 應急響應結束后,公司應認
36、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負責收集、整理應急救援工作記錄、方案、文件等資料,組織專家對應急救援過程和應急救援保障等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并在應急響應結束一個月內,將總結評估報告報地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8 保障措施8.1 通信與信息保障與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單位或人員通信聯系方式和方法,利用公司井上下內部有線、無線電話、傳真、自動化辦公互聯網等各種互通聯系網絡,確保通訊暢通,(通信聯系方式和方法見:附件1事故應急救援小組、主要部門負責人聯系電話一覽表,附件2:外部單位及政府部門聯系電話一覽表,附件3:
37、 公司井下生產電話號碼表) 公司建立井上下信息通信系統,設立通訊維修站,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及應急措施,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礦井井上下、礦內外調度通訊暢通。井上通訊系統安設由深圳華為公司生產的C08程控交換機,服務于生產區、生活區,通訊系統正常。具有防雷、過流、欠壓保護裝置,并安裝了后備電源,確保停電后8小時內通訊正常運行。礦外東風井、北風井風機房安設了直通調度室的電話。設置了119火警、110報警服務臺、120醫療急救等。礦井井下通訊系統是由深圳華仁達公司生產的HRD-512C全數字程控調度機。采用了功能分擔的分級控制方式,發揮單板處理機的作用,減少中央處理的負擔,影響面小,中央處理采用雙套熱
38、備份,故障率低。調度功能強,調度室一鍵直達用戶,具備強拆、強插、組呼、群呼、轉接功能及調度會議等功能,組網能力強,便于各級連網。為確保井下通訊系統、防雷、過流保護,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在電纜入井處加裝了過壓、過流、防雷保護裝置。通過安全柵下井的通訊信號經過主電纜、各級分支電纜、分線盒、井下阻燃電話線,到達井下各面網點,采掘工作面,重點崗位。從而實現井下生產一線信號交換準確及時。強大的調度功能使信號交換快捷及時。各采掘工作面及重要場所都安設了電話,并且各井下泵房、變電所、炸藥庫等重要場所和崗位都與調度室安裝了直通電話,保證了井下通訊的可靠性。8.2 應急隊伍保障組建應急隊伍,公司采、掘、機、
39、運、通、防治水等專業及基層各單位,根據應急響應要求,立即進行自救設置總指揮部組建專業應急隊伍和兼職應急隊伍,專業應急隊伍為集團公司救護隊承擔,兼職應急隊伍由公司組建一個險情分析組、四個搶險隊、后勤保障隊,負責包括搶修、現場救護、醫療、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訊、供應、運輸、后勤等方面的管理。事故等級需上級協助救援時,立即啟動相應預案,組織好應急隊伍,進行救災。 險情分析組組長:張磊鑫成員:地測科、通防科、機電科、技術科、安監處等單位人員組成,險情發生時,及時分析查清險情發生地點、范圍、路線,確定威脅程度,為防災指揮部進行搶險決策提供依據。井下搶險一隊隊長:孫長軍副隊長:屈學利、于進、陳增禮、曹
40、立先隊員:調度室、技術科、安監處、巷修工區、通防工區有關人員共計180人組成。負責巷道的清理維修,井下遇險人員的撤離、救護工作。負責設置安裝各類防護設施,恢復各主要通風、排水、供電、運輸等系統,保證保證搶險工作安全順利進行。井下搶險二隊(輔助救護隊)隊長:張慶林副隊長:鄭海、王光強 殷培東隊員:通防工區有關人員共計30人組成。負責井下遇險人員的撤離、救護工作。負責恢復通防設施及施工臨時擋風墻,防止有害氣體向其它水平或重要硐室串風。負責通訊工作,確保災時通訊正常。機電搶險隊隊長:趙大友副隊長:張寶華隊員:機電科、機電工區、運輸工區、供應分部、皮帶工區、安裝工區、溜子工區有關人員200人組成。負責
41、并保證東風井、北風井、井下通風系統及供電系統和壓風系統的設施、設備能按照救災總指揮部的命令及時、準確、正常地運轉。負責-50、-250、-400、-650四個水平泵房設備正常運轉。負責地面降壓站、各級變電所正常供電。確保風機和各絞車房設備運轉正常。負責供電及設備搶險工作。地方煤礦搶險隊隊長:劉慶東隊員:由辦公室、供應分部、機電工區、巷修工區人員100人組成。負責汶南鎮煤礦進行井下抗災,減輕我礦壓力。后勤保障隊隊長:夏勤、王平、劉慶東副隊長:王靖、王元良、吳永干、宋西偉、高磊、顏成安、胡永軍隊員:由調度室、行政辦公室、供應分部、運輸工區、醫院、食堂、保衛科有關人員共計130人組成有關人員。負責搶
42、險物資準備、保管。負責安排搶險物資運輸車輛,安排好值班司機。災情發生時,保證將物料運往井下搶險地點。負責組織對受傷人員的治療和藥物供應。負責搶險人員生活安排及其他生活事宜和車輛安排。負責險情發生時,重要崗位的治安保衛和各類物資安全。負責對遇難人員的妥善安置。8.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在地面和生產水平250水平、-650水平設有三個消防材料庫,配齊了消防材料。設專人管理,在井下藥庫、機電設備硐室、檢修硐室、井底車場、使用帶式輸送機或溜子運輸機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配備了滅火器材,包括滅火器、沙箱、鐵锨等,其數量、規格和存放地點均滿足規程要求。以上各地點均安裝有電話進行井上下聯系。消 防
43、庫 內 具 體 裝 備 表序 號備 品 名 稱單 位數 量備 注1消防水袋米4002消防锨張603塑料編織袋條5004消防水槍支65消防鉤柑個46救生繩根27撬棍根28消防梯個39石棉毯塊410管鉗把411探照燈個412鐵釘kg5013滅火多訓服套1014直徑1寸的膠管米20015汽油泵臺216干粉滅火器臺70178#鐵絲kg2518水桶只308.4 經費保障按照規定礦井每噸煤提取安全費用不低于8元/kkg,財務科設立專項經費管理臺帳,做到專款專用,公司及上級部門定期進行審查、監督管理,保障了應急狀態時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8.5 其他保障根據公司應急工作需求,確定的其他相關保障措施,交通運輸保
44、障:公司行政辦公室小車房現有小車12輛、面包車2輛、中型卡車2輛,根據事故等級,在需集團公司緊急救援時,調集其他單位車輛。治安保障:公司設有保衛科,在冊經濟民警120人,山東泰汶分局文東派出所設置在社區內,能夠應對突發事故,事故發生時能夠擔負地面工業廣場警戒治安,實行封閉管理杜絕閑雜人員進入。技術保障:根據需要可成立應急救援專家組,為特大級、重大級和復雜煤礦災變事故處理提供專家支持,包括現場救災技術支持,總結和評價救援和事故搶險救災工作經驗等。醫療保障:井下保健室醫生負責受傷人員的應急救護。社區內公司職工醫院為三級醫院,治療科室設置齊全,各科醫務人員配置合理,技術水平較高,事故發生時,根據事故
45、等級可快速組建醫療救護隊伍負責組織快速檢測,測定事故對人員危害的程度,組織對受害人員的救護。根據事故等級集團公司中心醫院實施緊急救援。后勤保障等9 培訓與演練9.1 培訓明確對本單位人員開展的應急培訓計劃、方式和要求。如果預案涉及到社區和居民,要做好宣傳教育和告知等工作。宣傳、培訓和演習 公眾信息交流 公司建立安全培訓四級培訓機構及業務部門,制定短、中、長期安全教育培訓宣傳計劃,對新入礦的員工進行不低于3個月的安全業務知識培訓,組織員工救援與自救、互救知識的日常學習培訓。按照培訓計劃參加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特殊工種的培訓復訓、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資格培訓。按規定向社區、居民和員工廣泛宣
46、傳礦山作業的危險性及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應急救援有關法律法規和礦山事故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的常識。 9.2 演練 公司每年至少組織各有關部門、科室、單位一次桌面演練、一次礦井救災演習。暴露預案和程序的缺陷,分析應急資源的不足,改善各應急部門、機構、人員之間的協調,增強公眾應對突發事故的信心和意識,進一步明確各自的崗位與職責,提高協調性和整體應急反映能力;應急演練結束后提交演練報告,評價演練效果,發現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10 獎懲 (1)對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公司給予表彰和獎勵。 (2)在應急救援工作中受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醫療、
47、撫恤。救援工作中為搶救人或國家財產英勇犧牲的,由公司上報集團公司及政府主管部門,經地方人民政府批準后,追認為烈士。 (3)對不服從指揮部調遣、臨陣脫逃、謊報情況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11 附則11.1 術語和定義應急預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應急準備 emergency preparedness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應急響應 emergency response事故發生后,有關組織或人員采取的
48、應急行動。應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在應急響應過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恢復 recovery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11.2 應急預案備案公司成立事故應急預案編制領導小組,根據公司安全生產發展狀況、上級事故應急預案的要求,進行制定事故應急預案,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由公司各有關部門、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審查修改,經公司經理批準執行,并上報集團公司安監局及上級有關部門備案。11.3 維護和更新 本預案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所涉及
49、的機構和人員發生重大改變,或在執行中發現存在重大缺陷時,由公司事故應急預案編制領導小組及時組織修訂。公司事故應急預案編制領導小組每半年組織對本預案評審,并及時根據評審結論組織修訂,加強應急預案維護和更新,實現可持續改進。11.4 制定與解釋本事故應急預案由公司事故應急預案編制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及解釋。11.5 應急預案實施本事故應急預案自2007年1月1日起實施。附件1、公司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及主要部門負責人聯系電話一覽表2、外部單位及政府部門聯系電話一覽表3、公司井下生產電話號碼表4、礦井事故應急救援應提供的必要資料、圖紙附件1:事故應急救援小組、主要部門負責人聯系電話一覽表序號單位負責人電話號
50、碼電話通知時間接電話人辦公室宿舍手機號1經 理劉玉果2黨委書記王懷新3總工程師張磊鑫4生產副經理孫常軍5安監處長張錦漢6機電副經理趙大友7經營副經理夏 勤8黨委副書記王平9副經理劉慶東10總會計師李連良11離退休服務站藏德華12離退休服務站藏德華13副總工程師陳增禮王效勇于 進張寶華沈曰勇曹立先張慶林王靖公春海王元良靳孝耕14調度室沈曰勇15通防科鄭 海16地質科張仁偉17技術科秦立倫18機電科張寶華經管科宋西偉19科研環保科竇廣偉20財務科李因傳21保衛科高 磊22黨群工作部張儒元23衛生科張麗麗24供應分部顏成安25行政辦公室吳永干26醫 院胡永軍27運輸工區王彩28機電工區崔本東29皮帶
51、工區沈輝30通防工區王光強31非煤辦公室公春海附件2:外部單位及政府部門聯系電話一覽表序號單位負責人電話號碼電話通知時間接電話人辦公室宿舍手機號1集團公司董事長朗慶田2集團公司總經理王元仁3集團公司生產副經理李希勇4集團公司安監局長鞏傳景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孫春江集團公司工會主席曹明清集團公司調度室集團公司安監局救護隊魯中分局泰安市政府泰安市煤炭局新泰市政府劉吉倫附件3: 公司井下生產電話號碼表 1#付井上車場 38242絞車房 38191下車場 2362#付井絞車房 38192上車場 38342-50車場 240 下車場 215地面索車房 38406-250下車場 24411309面上巷絞車 4
52、23四采軌道上山絞車房 108下車場 122四采軌道下山絞車房 128上車場 1402#甩口 158下車場 183-650管子井絞車房 106上車場 121-400車場 109 下車場 218-650矸石井絞車房 105上車場 112下車場 233-650后一車房 153下車場 116-650三噸裝載 137三噸卸載 136六采軌道上山車房 420 1#車場 200 中部車場 178 下車場 178六采軌道下山 181上車場 182-650西大巷分車點 192-650西大巷1# 203地面鋼纜機房 38452原煤皮帶 38139上倉皮帶 38372轉載皮帶 38286精煤上倉 38464皮帶井
53、口 38463-250給煤機 234鐵 門 235-250強力皮帶 429-250平巷皮帶 428-650鋼纜機房 238卸煤點 239給煤機 149鐵 門 149后一運煤下山機 頭 133煤 倉 132四采煤倉 141四采運煤上山一部皮帶頭 143四采裝載 123六采裝載 170六采運煤上山 197六采下山 205-400一采運煤上山 機頭 161機尾 135-650巷修工具房 12041503西探水巷 24361102西上平巷 179 泵站 15661102西面溜頭 20661102西下運輸巷 210 外部皮帶頭 20241105東上平巷 129 41105東中間巷 104水平煤倉 188
54、泵站 14241105綜采上巷 13941105綜采下巷 176皮帶機頭 17711309泵站 42541301西上巷 21941301西下巷 130皮帶頭 146-400一采軌道上山 24111508下巷 163250索車通道 14711115東下巷 134 皮帶頭 11711115東上巷 15241105西上巷 17341105西下巷 17461101上巷 20061303運輸巷 155 上巷 155 下巷 214上山機頭 193六采十三層軌道下山 19641102-3鉆采 204六采軌道下山 181六采運煤下山 205調度室 381133845138282 101 102安監處 260
55、25938313-250信息站 38583 258地面變電所 38345東風井 38375 246北風井 38621 256醫院急診 294小車房 247綜合變電所 38625-50泵房 38491 230-250泵房 38392 231-400泵房 38393 232-650泵房 38311 115-250調度站 216-650調度站 213 211老調度站 208-650保健站 212-650炸藥庫 38612138 消防材料庫 138-650壓風機房 145一采變電所 38584 131四采變電所 38246 150六采變電所 19838467提 升 系 統運 煤 系 統采掘巷工作面重 點 崗 位自振鈴:*112# 報號:*114# 報時:*117# 井下呼叫調:9附件4:礦井事故應急救援應提供的必要資料: 1.礦井平面布置圖 2.礦井井上下對照圖 3.巷道布置圖 4.采掘工程平面圖 5.井下運輸系統圖 6.礦井通風系統圖 7.礦井供電系統圖 8.排水、防塵、防火注漿、壓風、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統圖 9.井下避災路線圖 10.安全監測裝備布置圖 11.井下通信系統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