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數控機床制造生產運營安全生產綜合應急救援預案(30頁).doc

  • 資源ID:560715       資源大小:107.04KB        全文頁數:3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數控機床制造生產運營安全生產綜合應急救援預案(30頁).doc

1、目 錄第一章 總則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適用范圍11.4應急預案體系的構成11.5應急工作原則1第二章 企業危險性分析2.1企業概況22.2企業安全危險性分析22.3危險源辨識及風險分析2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2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3.2.1應急處理機構33.2.2應急指揮機構小組成員的職責33.2.3公司應急處理小組成員的組織機構4第四章 預警行動4.1危險源監控與預防措施44.2公司的預警行動54.3信息報告與通知54.4信息上報64.5信息處理74.6信息傳遞7第五章 應急響應5.1應急分級85.2響應程序85.3應急響應小組 105.4應急結束

2、115.5信息發布 115.6后期處置 115.7應急結束與現場恢復 12第六章 保障措施6.1事故搶險救援組織 126.2信息與通訊保障措施 126.3物資與運輸保障措施 126.4人力資源保障措施 126.5醫療衛生保障措施 12 6.6經費保障措施 13第七章 培訓與演練7.1培訓 137.2演練 13第八章 獎懲 8.1表彰或者獎勵 138.2懲罰或者責任追究 13 第九章 附則9.1術語和定義 149.2相關術語解釋 149.3應急預案備案 149.4應急預案維護和更新 159.5應急預案制定與解釋 159.6應急預案實施 15第十章 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一、觸電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

3、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16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163、觸電事故的預防措施164、報告制度與現場應急處置17二、火災和爆炸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18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193、火災和爆炸事故預防措施194、報告制度與現場應急處置措施19三、中暑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20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03、中暑事故預防措施204、報告制度與現場事故應急處置措施20四、機械傷害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21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23、機械傷害事故的預

4、防224、報告制度與現場應急處置措施22五、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22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33、墜落事故的預防234、報告制度與現場應急處置措施23六、食物中毒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24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43、食物中毒事故的預防244、報告制度與現場處置措施25七、車輛交通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25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53、車輛交通事故的預防254、報告制度與現場應急處置措施26八、防風、防雷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262、應急

5、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63、防風、防雷的準備工作264、報告制度與現場處置措施27附表1、xx印刷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聯系電話29安全生產綜合應急救援預案第一章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規范企業運營及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提高公司處置生產安全事故能力,快速、有序、高效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有效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生產安全、環境保護,促進企業和諧發展與社會穩定,特制定本應急預案。1.2 編制依據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1.2.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2.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化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1.2.4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

6、調查處理條例1.2.5xx市重特大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2.6我司綜合管理體系文件:安全管理規章、防臺防洪作業指導書、特種設備作業指導書、安全用電作業指導書、食堂管理制度。1.2.7 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及規定。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印刷生產運營開始后發生的一般事故(較小)及以上等級的生產安全事故、三級重大及以上等級的自然災害事故、一般及以上等級的食物中毒事故。1.4應急預案體系的構成結合我司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可能發生的主要事故類型,本應急預案體系由8個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構成:1.4.1觸電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2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3中暑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 4.4機械傷害

7、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5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6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7車輛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8防風、防雷應急救援預案1.5 應急工作原則1.5.1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把保障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首要任務,在事故未發生時充分做好預防工作;在事故發生后,立即營救受傷人員,組織撤離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險區域內的其他人員;公司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對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統一領導,形成高效反應機制,及時、有效地整合內部資源、社會資源,形成合力有效的應急救援體系。“三優先”原則。“以人為本”,以救援人員優先、以防止事故擴大優先、以保護環境優先的原則。 1.5.3預防為主,平戰

8、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事故災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消防設施、預案演練等工作。第二章 安全生產危險性分析2.1 企業概況本廠從事數控機床的制造與銷售服務的產供銷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本廠位于xx市xx區xx社區xx工業城11棟。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生產車間 2棟,生產車間共 4層;貨倉 1層;辦公室一層;總共 6 層;現有員工 75 名。生產車間 4層、貨倉2層分別設置 14組消防栓,共配置4KG滅火器102只,30KG滅火器2只。按規定檢測檢修。2.1.1企業地址:xx市xx區xx社區x

9、x工業城11棟2.2企業安全生產危險性分析本企業地處于xx新區六和社區屬高溫、多雨、臺風較多的地區。工廠有用到部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工作責任重大。重大危險源活動過程主要包括有:高處安裝作業、機械作業、用電作業、危化品管理、后勤保障等。因此必須加強企業安全監督管理,杜絕違章作業行為,必須嚴格執行動火證審批制度,以確保企業生產安全、順利進行。2.3危險源辨識及風險分析(見附表2:重大危險源及其風險評價、控制措施一覽表)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公司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公司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任務,編制相關實施細則和程序文件,建立安全組織機構系統。3.2應急指

10、揮機構及職責3.2.1應急處理機構組 長:張兆萍 副組長: 梁立軍、奉繼其成 員:劉志榮、王學林、陳劍奇、劉銀鳳、彭亮、祝濤、馮志權、許向、劉雪蓮劉沖、劉朝旭、代志高3.2.2應急指揮機構小組成員的職責:3.2.2.1分析判斷事故、事件或災情的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確定相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3.2.2.2組織制定和批準現場安全事故綜合應急救援預案;3.2.2.3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救援工作組進行應急救援行動;3.2.2.4報告公司與地方安全生產歸口管理部門,與地方政府應急反應組織或機構進行聯系,通報事故、事件或災害情況;3.2.2.5評估事態發展程度,決定升高或降

11、低應急救援級別;3.2.2.6決定救援人員、員工從事故區域撤離,保證現場搶救和現場外其他人員的安全;3.2.2.7根據事態發展,決定是否請求外部援助;3.2.2.8決定請求地方政府組織周邊群眾從事故受影響區域撤離;3.2.2.9協調物資、設備、醫療、通訊、后勤等方面給以支持;3.2.2.10宣布應急結束、組織、指揮恢復生產和生活;3.2.2.11決定公司各類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3.2.3公司應急處理小組成員的組織機構:公司成立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安全領導小組):設立事故現場指揮組、通信聯絡組、火災撲救組、人員搶救組、物資疏散組、后勤保障組。1.現場指揮組。組 長:總經理張兆萍副組長:代志

12、高、梁立軍主要職責:組織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對企業職工進行安全教育,掌握安全消防知識;對消防設備和設施及時進行監測和更新,保障處于有效使用狀態;當接到預警后,通知各組負責人,到現場按自身任務迅速施救;組織全體員工進行應急預案演練。2.通信聯絡組負責人:伍萬計(現場值班員、辦公室值班員)。主要職責:在指揮組領導下,負責與消防、醫院、公安等有關部門的聯系,確保通訊暢通。3.人員搶救組負責人:劉銀鳳主要職責:對事故現場內被困人員實施解救或送至醫院,聽從指揮人員調動,不得擅自進入事故發生區。4.火災撲救組負責人:郭錫勤 義務消防人員12名主要職責:在指揮組的統一領導下,利用單位內所有的滅火設施滅火

13、。5.物資疏散組負責人:奉繼其主要職責:對事故現場或有可能受到事故威脅的現場周圍的危險品,價值較高的貴重物品進行搶救疏散。6.后勤保障組負責人:劉雪蓮主要職責:負責有關事故搶救物資的保障,公安、消防等政府有關部門的接待,以及安全生產相關工作,保護現場,協助事故前期調查等。第四章 預警行動4.1 危險源監控與預防措施公司將施工生產中潛在的危害因素告知每一位員工及相關人員,通過對潛在危害因素存在原因的分析,制定應急措施、專項的安全生產方案、安全技術措施、隱患整改措施等預防措施。預防措施可作為安全方案的一部分,在開展生產前和技術交流時一起傳達給有關人員。預防措施制定必須經公司領導批準后方可執行。對于

14、有重大影響的預防措施,必要時報上一級單位審批。預防措施要按計劃實施,公司的安全保衛部門對預防措施進行監督,如實施部門未按計劃采取預防措施,應馬上向領導報告并采取補救措施。相關責任部門對預防措施實施效果進行跟蹤驗證,評審預防措施的有效性,若未達到預期的效果,應重新分析制定措施直至達到預期效果為止。實施過程中應及時了解預防措施不足的信息,如相關方的意見和反饋、員工的反映等,并及時補充、完善相關預防措施。公司通過定期安全檢查、經常性安全檢查、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安全檢查、專項安全檢查、綜合性安全檢查、不定期地組織員工進行安全檢查,加強對危險源的監控。安全檢查可以是常規檢查、安全檢查表法、設施檢查法等。檢

15、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確定檢查對象、目的、任務;查閱、掌握有關法規、標準、規程的要求;了解檢查對象的工藝流程、生產情況、可能出現危害的情況;制定檢查計劃,安排檢查內容、方法、步驟;準備必要的檢測工具、儀器、書寫表格和記錄表。實施安全檢查可以通過訪談、查閱文件、現場檢查、儀器測量等方法來獲取信息。之后,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和檢驗,并及時做出決定進行處理。4.2 預警行動重大危險源對象在大多數時間運行在安全狀況下。當被實時檢測的危險源對象的各種參數超出正常值界限,向事故方向轉化,而不采取應急控制,就會引發事故;或者已發生事故。在這兩種情況下公司啟動應急預案。公司現場人員或監控人員當發現有危急險情或者

16、危險源的各種參數超過正常值界限或已發生事故時,要迅速、及時上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并同時展開初步救援行動。安全領導小組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信息后,一方面,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部門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同時向當地相關政府部門及公司報道。另一方面,準確判斷險情的危害性大小和事故級別,迅速、及時告知相關人員撤離險情發生地。4.3信息報告與通知4.3.1 建立事故應急報告制度 救援行動報 告指 揮資源充足資源不足救援資源、能力分析指 揮報告、求助報 告報 告報 告現場事故現場負責人專職安全員應急救援總 指 揮應急救援工 作 組公司安全監 督 科地方政府救援機構救援行

17、動地方安全生產歸口管理部門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4.3.2事故應急報告專項接受部門為安全保衛部,專項接受人為現場負責人或專職安全主任。4.3.3現場發生事故,事故人或目擊者應立即向現場負責人或專職安全管理員報告事故的基本情況,基本情況包括:事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傷害程度、涉及范圍;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當前事故的搶險情況等。4.3.4現場負責人或專職安全管理員接到現場事故報告后,在組織現場人力、物力進行搶救的同時,須立即向應急救援總指揮報告,由應急救援總指揮根據事故發展趨勢、影響大小,組織各事故救援工作組進一步開展事故救援工作。4.3.

18、5應急救援總指揮根據事故發展趨勢、損失大小,做出處理和進一步報告的決定。使事故能及時得到控制,損失較小的,則組織內部力量自行處理;事故擴大趨勢,超出本公司應急反應能力,或者人員、財產損失較大達到公司或政府的報告標準,應立即向公司安全保衛科、地方安全生產歸口管理部門及其應急反應機構報告,獲取外部救援幫助。4.3.6應急處理聯絡方式 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安全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要24小時開通。 日常聯絡電話:建立應急處理指揮小組(安全領導小組)聯絡電話(附后)。 應急救援電話:A)火警:119 B)救護:120 C)治安:110 4.4信息上報 安全事故發生后公司或在場人員應當用最快捷的方式將事故發

19、生情況報告公司,撥打120、119等急救電話。4.4.1公司接到各級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后,及時報告安全監督管理局。4.4.2按事故嚴重等級,將信息上報方式分為三類。信息上報方式分類表信息上報分類序號發生的事故等級上報方式備注生產安全事故1一般事故及以上等級公司以最快方式(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2較小事故事故發生單位必須在月報中將事故情況及調查處理結果報告公司自然災害事故3三級及以上公司應盡可能快速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食物中毒事故4重大及以上等級食物中毒事故公司在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報告公司

20、、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5一般食物中毒事故公司在事故發生后4小時內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所在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4.4.3事故報告主要內容 4.4.3.1安全事故報告人員在向上級報告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時,應提供以下情況: 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位置; 事故類型; 傷亡情況及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評估; 事故涉及的危險材料性質、數量; 事故發展趨勢,可能影響的范圍,現場人員和附近人員分布; 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斷; 采取的應急搶救措施; 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救援搶險的事宜; 事故的報告時間、報告單位、報告人及電話聯絡方式。 4.5信息處理 接到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后,公司事故應急處理小

21、組(安全領導小組)副組長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根據事故性質和嚴重程度通知公司相關部門和機構,做好應急救援準備或立即趕往事故現場。 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要立即成立專家組,組織專家對事故危害進行研判,確定事故影響的范圍及可能影響的人數,從而對警情做出準確及時判斷,初步確定響應級別,并密切關注事態進展。如果事故不足以啟動應急救援體系的最低響應級別,則應向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提出報告意見。 公司各相關部門和機構接報后,應立即了解掌握事故情況,組織協調事故搶險救災和調查處理等事宜,并及時向公司領導反饋情況。 按照有關規定,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到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后,應在規定時限內立即上報當地政府有關

22、部門。4.6信息傳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可以是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現場應急報告可當面報告、電話報告,報告單位和接受單位應做好記錄,以便備查。 第五章 應急響應5.1 應急分級按照安全生產事故等級標準,結合公司管理實際,應急響應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表6 應急響應分級表應急類別發生的事故等級一級響應安全事故:較大事故及以上等級事故自然災害事故:二級重大及以上等級事故食物中毒事故:特別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機械傷害安全事故:一般事故二級響應一般事故自然災害事故:三級重大自然災害事故食物中毒事故: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三級響應小事故食物中毒事故:一般食物中毒事故5.2 響應程序5.2.1一級響應程序按

23、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向當地相關政府部門報告,尋求救援幫助。安全領導小組立即向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并在12小時內提出書面報告,說明事故情況及應急救援預案啟動運行情況。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到位,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立即開展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工作,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保障物資到位。安全領導小組向員工發出危險或避險警告。 安全領導小組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遏止事故進一步蔓延,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安全領導小組立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到傷害的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安全領導小組組織協調有關方面做好現場應急處置的保障和支援工作,盡最大可能保護好事故現場。公司應急指揮

24、部辦公室在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政府安全應急辦公室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負責按規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并通知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有關成員。由公司應急指揮部負責及時傳達領導機關的有關指示精神,做好傷員搶救、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負責向上級部門報告事故應急處理的最新動態。公司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或指定其他人員立即前往事故現場,親自指揮事故的搶險、調查、處理。5.2.2 二級響應程序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報告當地有關政府部門。安全領導小組立即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事故情況。并在24小時內書面報告事故簡要情況以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公司安全領導小組人員

25、到位,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立即開展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工作,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保障物資到位。公司安全領導小組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立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到傷害的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遏止事故進一步蔓延,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組織協調有關方面做好現場應急處置的保障和支援工作,盡最大的可能保護好事故現場。公司應急指揮部在接到安全領導小組的事故報告后,立即向公司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應盡快向政府機構安全辦公室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及時傳達領導和主管部門的有關指示精神做好傷員搶救、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負責向領導和主

26、管部門報告事故應急處理的最新動態。公司應急指揮部有關人員前往事故現場協同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和事故處理。5.2.3 三級響應程序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報告當地有關政府及部門。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即向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并在48小時內書面報告事故簡要情況以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公司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到位,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立即開展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工作,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保障物資到位。公司安全領導小組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立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到傷害的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遏止事故進一步蔓延,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

27、組織協調有關方面做好現場應急處置的保障和支援工作,盡最大可能的保護好事故現場。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在接到安全領導小組的事故報告后,立即向公司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應盡快向政府機構安全辦公室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及時傳達領導部門的有關指示精神,做好傷員搶救、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負責向領導和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應急處理的最新動態。5.3應急響應小組5.3.1應急指揮小組5.3.1.1目的:發生警情或事故發生時候,能夠有專職人員負責報警和維持秩序;5.3.1.2職責:發現警情迅速報警,迅速打開各通道及疏散口,并指揮員工疏散到安全地點,穿消防服和消防人員到現場,維持秩序,防止疏

28、散出來的員工返回現場。5.3.1.3操作任務A、 接到信號,馬上拉動警報,通知公司主管人員;B、 迅速打開各通道及疏散口,并指揮員工疏散到安全地點;C、 把守安全通道 ,維持秩序,防止逃離員工返回現場;D、 引領消防車和消防人員到達現場,并報告情況;E、 注意交通安全和預防其它意外事故發生,防止不良分子趁機破壞;F、 直至事故結束,清理現場,方可完成任務。5.3.2消防組(滅火組):5.3.2.1目的:是在火警初發生時,利用我司自備的人力物力把火警控制并撲滅;5.3.2.2職責:當聽到火警后,消防組人員應緊急集合,聽從指揮在最快時間內將火警撲滅;5.3.2.3操作任務:A、 接到火警信號后馬上

29、緊急集合立即組織隊伍攜帶消防器材聽從指揮;B、 員工撤離后,馬上趕到現場視情況撲滅;C、 撲救成功保護現場,并派人報告有關情況;D、 火警嚴重,無法撲救和威脅到生命時,清理所有人員撤離現場到安全地方清點人數并報告情況等待候命。搶救組:5.3.3.1目的:有意外事故發生時能在第一時間搶救生命和公司財物。5.3.3.2職責:發生火警時關閉工廠所有電源,搶救受傷人員和公司財物。5.3.3.3任務:A、 當有火警發生時,迅速關掉所有車間電源總閘;B、 搶救公司重要財物及受傷人員及清理火現場,確保火警現場不留任何非消防急救人員;C、 火警嚴重無法搶救時立即清理所有人員離開現場并清點本組人數;D、 向現場

30、指揮員報告情況。5.3.4急救組:5.3.4.1目的:如有人受傷時能在就地進行護理包扎急救。5.3.4.2職責:負責對受傷人員進行護理包扎和轉移到安全地點。 5.3.4.3任務:要有經過專業現場急救知識培訓和相關經驗的人員。A、 當有嚴重意外事故發生時,迅速組織急救組人員;B、 準備好急救應急醫療設備,醫藥箱;C、 發現有受傷人員立即進行搶救包扎;D、 傷勢嚴重的送救 ,并各現場指揮人員報告情況。5.3.5疏散組:5.3.5.1目的:發生預警時有組織有秩序地把員工安全疏散。5.3.5.2職責:當有預警發生時立即組織本部門或轄區內的員工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點。5.3.5.3任務:A、發當發生火警或

31、其它緊急情況時,疏散組長應立即停止任何工作,立即召集本部門所有人員緊急集合,并且弄清事故發生的方位,讓疏散指揮員指揮員工疏散,同時迅速攜帶疏散情況表到達現場指揮中心等命;B、集合完畢后,疏散指揮員應根據當時情況快速而有序地指揮人員往安全的方位疏散;C、疏散指揮員應確保在撤離過程不出現人員擠壓、推拉以及門口堵塞等情況;D、疏散指揮員在人員撤離的同時應迅速弄清現場指揮中心的具體方位,然后將人員快速疏散到指揮中心指定的安全地帶集合,并且迅速清點人數,弄清人員異常情況;E、清點完人員后,疏散指揮人員應立即到達現場指揮中心向疏散組長匯報 實到人數以及人員安全異常情況等;F、疏散組長將全廠人員疏散情況和異

32、常情況立即上報現場指揮中心。5.4應急結束當遇險人員全部獲救、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進行撤離和交接程序、恢復正常狀態程序。公司安全領導小組組長宣布應急響應結束。5.5信息發布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和事故處理的主管部門對事故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組織報道。5.6后期處置5.6.1公司安全領導小組負責事故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疏散人員回遷、災后重建、污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慰問受害員工及受影響人員,保證員工情緒穩定、社會安定,從而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5.6.2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協同保險機構及時開展各項保險理賠工作。5.6.3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按程序組

33、成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展開全面調查。事故現場應急救援小組分析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建議,形成總結報告公司,同時抄送當地政府有關部門。5.7應急結束與現場恢復5.7.1 事故現場得以完全控制,應急救援行動已無繼續進行的必要,則由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宣布應急結束。5.8.2 搶救結束后,應急救援小組組織工作組人員進行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制定恢復生產、生活計劃,實施現場恢復。第六章 保障措施6.1 事故搶險救援組織 公司安全領導小組組織成立搶險救援組、對外聯絡組、事故調查組、善后工作組。6.2 信息與通訊保障措施 公司建立重大危險源信息和監控系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也同時采取網絡、固定/移動電話、傳

34、真等相結合的通訊方式,保證應急預警、報警、警報、指揮等活動的信息交流快速、順暢、準確,做到信息資源共享。 6.3 物資與運輸保障措施 根據救援需要,不但要保證足夠的應急救援物資儲備,而且要實現快速、及時供應到位。公司應高度重視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設施建設,重視救援物資、設備和個人防護裝備貯備,按照國家標準和要求制定配備標準,建立管理制度,加強日常性的維護、保養、檢查,保證設施、裝備性能的安全可靠。公司應當具備以下應急救援設備和器材: 醫療器材:應急藥箱; 搶救工具:一般公司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 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伏以下安全線路、燈具等; 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報警器等; 交通工具:

35、公司常備值班救護急用車輛; 滅火器材:滅火器日常按要求配置,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6.4 人力資源保障措施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掌握公司的應急救援隊伍人力資源信息情況,并督促檢查公司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人力資源準備情況。 6.5 醫療衛生保障措施 6.5.1公司要加強與xx市當地醫療衛生機構的聯系,配備應急藥箱,在發生險情時,能立即撥打急救電話。6.5.2公司加強對應急救治藥品、醫療器械實施監督管理,保證所用藥品、醫療器械的安全有效。6.6 經費保障措施 公司應當做好應急救援必要的資金準備,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資金首先由公司承擔。第七章 培訓與演練7.1培訓公司要建立互動機制,負責本單位的宣傳教育

36、工作,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由安全保衛科牽頭定期組織相關應急預案的培訓工作,尤其是從事危險性較大的作業人員,要求其了解作業中潛在的危險性和對健康的危害性,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納入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宣傳教育的內容,掌握應急救援知識,增強應急救援意識,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7.2演練公司應結合公司及上級機關按安全生產的要求,宣傳應急救援知識,每年至少組織兩次應急預案演習,從而使應急預案經得起實戰的檢驗。演習結束后,要形成總結報告送公司應急指揮部備案。第八章 獎懲8.1表彰或者獎勵 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部門、班組或個人,由公司或公司給予表彰

37、或者獎勵: 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的; 搶排險事故或者搶救人員有功,使公司財產免受損失或減少損失的; 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且實施效果顯著的; 有其他特殊貢獻的。 8.2 懲罰或者責任追究 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者,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分別在管轄范圍內進行行政處分;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按規定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 不及時報告事故真實情況,延誤處置時機的; 不服從應急指揮部的命令和指揮,在應急響應時臨陣逃脫的; 盜竊、挪用、貪污應急救援資金或者物資的; 阻礙應急救援人員依法執行

38、任務或進行破壞活動的; 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有其他危害應急救援工作行為的。第九章 附則 9.1 術語和定義 應急預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應急準備 emergency preparedness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運行保障。 應急響應 emergency response事故發生后,有關組織或人員采取的應急行動。 應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在應急響應過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

39、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 恢復 recovery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9.2相關術語解釋9.2.1臺風信號9.2.1.1 1號風球:注意信號。臺風(或熱帶低壓)在48小時內可能臨近附近地區。 9.2.1.2 2號風球:強風信號。本地區在24小時內將有強風(67級)。9.2.1.3 3號風球:大風信號。本地區在12小時內有大風(8級以上)。9.2.1.4 4號風球:大風增強信號。大風將繼續增強,但不到12級。9.2.1.5 5號風球:颶風信號。颶風(12級以上)即將經過本地區和附近地區。9.2.2熱帶氣旋等級國際上分類標準

40、9.2.2.1熱帶低壓(TD):風速17.2,相當于小于8級風。9.2.2.2熱帶風暴(TS):17.2=風速24.5,相當于8-9級風。9.2.2.3強熱帶風暴(STS):24.5=風速32.7,相當于12級以上風。9.3應急預案備案該應急救援體系預案各備一份于xx市xx新區安全管理辦公室和公司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安全領導小組成員)人手一份。9.4應急預案維護和更新9.4.1公司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每年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一次評審與更新。對預案內容的變更或部分更新,將更新版本重新發放,隨著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以及應急預案實施后,經評估發現其缺陷和不

41、足,公司要及時組織修訂完善并經公司總指揮批準后實施。9.4.2存在如下情況時須對本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更新:9.4.2.1組織機構人員更換;9.4.2.2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廢除、頒布或更新,預案內容與其沖突;9.4.2.3公司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年度評審預案提出不合理項;9.4.2.4預案運行過程出現的問題(如缺項、不合理項)等影響了預案的有效實施;9.4.2.5隨著企業的發展,出現新的危險源,發現本預案存在不合理、需要更正;9.4.2.6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使用,或企業組織內容出現新變化;9.4.2.7發生其他須對預案更新的合理事件。9.5應急預案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公司人力資源

42、部制定并負責解釋。9.6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開始實施。第十章 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一、觸電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本司現場用電設備多,且作業區域導電材料多、有水箱,觸電事故危害大,影響范圍廣,安全用電是安全工作的一大重點。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動作迅速、方法正確的基本原則;2.2組織機構及職責:見(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3觸電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3、觸電事故的預防措施公司根據安全用電“裝得安全,拆得徹底,用得正確,修得及時”的基本要求,為防止發生觸電事故,在日常生產用電中要求嚴格執行有關

43、用電安全管理規定,具體為:3.1施工現場電機等機電設備必須配備防塵罩,現場電纜不許直接鋪設在有車來往碾壓的地面上。3.2一切線路敷設必須按用電安全技術規程進行,按規范保持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3.3非電工嚴禁接拆電氣線路、插頭、插座、電氣設備、電燈等。3.4根據不同的環境,正確選用相應額定值的安全電壓作為供電電壓。3.5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之間、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隔離防護。3.6在有觸電危險的場所或容易產生誤判斷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現場,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志,提醒人們識別

44、、警惕危險因素。3.7采取適當的絕緣防護措施將帶電導體圍護或隔離起來,使電氣設備及線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觸電。3.8采取適當的保護接地措施,將電氣裝置中平時不帶電,但可能因絕緣損壞而帶上危險的對地電壓的外露導電部分(設備的金屬外殼或金屬結構)與大地連接,以防觸電的危險。3.9現場供電必須采取TN-S的三相五線的保護接零系統,把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開,通過保護接零作為防止間接觸電的安全技術措施,同一區域不能同時存在TN-S兩個供電系統。注意事項有:3.9.1在同一臺變壓器供電的系統中,不得將一部分設備保護接零,而將另一部設備做保護接地。3.9.2采用保護接零的系統,總電房配電柜兩側做重復接地

45、,配電箱(二級)及開關箱(三級)均應做重復接地,其工作接地裝置必須可靠,接地電阻值4。3.9.3所有電動設備的重復接地必須有兩個接地點。3.9.4電動設備和機具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嚴禁一閘多機,閘刀開關選用合格的熔絲,嚴禁用銅絲或鐵絲代替保險熔絲。按規定選用合格的漏電保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查。3.9.5電源線必須通過漏電開關,開關箱漏電開關控制電源線長度30m。4、報告制度與現場應急處置4.1 報告制度: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4.2 觸電事故應急處置措施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

46、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4.2.1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4.2.2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4.2.3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4.2.4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緊握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后再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4.2.5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

47、,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范圍的救護人員應穿上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認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4.3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4.3.1在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4.3.2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4.3.3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它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4.3.4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

48、。4.3.5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4.3.6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4.3.7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4.3.8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實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4.3.9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定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

49、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方法如下:4.3.9.1通暢氣道。第一,清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時,救護人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頦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后仰,可于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4.3.9.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使觸電者

50、仰臥,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觸電者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救護人員一手將觸電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觸電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觸電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觸電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18次為宜。4.3.9.3胸外心臟按壓。將觸電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觸電者一側,面對觸電者,將右手掌置于觸電者胸骨下段及劍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柱,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分鐘擠壓6080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觸電者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觸電者同時拌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

51、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二、火災和爆炸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1.1動火作業、空壓機器、危化品及紙品較頻繁使用,違章作業導致火災或爆炸事故影響非常大,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采取各項控制措施,預防事故的發生。1.2火災和爆炸事故主要危險源:動火作業:電焊 危險化學品:防銹劑等壓力容器:空壓機用電火災:用電短路或用電負載過大發熱引起火災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2.1.1優先切斷火源,控制火災蔓延的原則;2.1.2利用現場資源自救、互救的原則;2.2組織機構及職責:見(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

52、.3火災和爆炸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3、火災和爆炸事故預防措施3.1加強對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3.2辦公室、職工宿舍、飯堂、現場設備、材料堆放場所配備充足有效的滅火器材。3.3按規定設置危險化學品庫房,儲室通風要良好,在庫房門口張掛醒目的防火警示標示,配備充足有效的滅火器材。3.4危險化學品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關規定。3.5在易燃易爆場所動火作業,必須先辦理“三級”動火審批手續,領取動火作業許可證,并做足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動火作業,動火時要設專人值班,隨時觀察動火情況。3.6危險化學物品須存放在通風陰涼點,化學性質相抵觸的物品不得混合存放;危險品存放點與明火的距離不得

53、小于10米。3.7火災與爆破危險環境內須按規范配備足量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應放置在顯眼位置。3.8現場設置安全通道和消防水池,消防通道不得堵塞,水池水滿,消防泵可隨時開機使用。3.9定期檢查消防設備設施,保證設備設施可正常使用。3.10職工宿舍不準亂接亂拉電線,不準在電線上涼掛衣物,不準在宿舍內使用明火、電爐、氣化爐具,不準使用電熱器具和燒香拜神,嚴禁躺在床上吸煙。4、報告制度與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1報告制度: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2.1發生火災和爆炸,首先是迅速撲滅火源和報警,及時疏散有關人員,對傷者進行救治。4.2.2火災發生初期是撲救的最佳時機,發生火災部

54、位的人員要及時把握好這一時機,盡快把火撲滅。4.2.3在撲救火災的同時撥時“119”電話報警和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及領導報告。4.2.4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立即指揮員工撤離火場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災區域擴大。4.2.5組織有關人員對事故區域進行保護。4.2.6及時指揮、引導員工按預定的線路、方向疏散、撤離事故區域。4.2.7發生員工傷亡,要馬上進行施救,將傷員撤離危險區域,同時打“120”電話求救。三、中暑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xx區域常年高溫、天氣炎熱,作業時體力動作頻繁,人員在高溫下施工容易出現中暑。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處置的基本

55、原則:2.1.1有效組織現場資源,早發現、早處理的原則;2.1.1團結合作、相互照顧,及時搶救的原則;2.2組織機構及職責:見(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3中暑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3、中暑事故預防措施3.1采取綜合的措施,切實預防中暑事故的發生,從技術、保健、組織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溫工作。3.2加強防暑降溫工作的領導,在入暑以前,制訂防暑降溫計劃和落實具體中暑措施。3.3要加強對職工防暑降溫知識教育,增強自防中暑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3.4根據本地氣溫情況,適當調整作息時間,利用早晨、傍晚氣溫較低時工作,延長休息時間等辦法,避開中午外出減少陽光輻射熱,以防中

56、暑。3.5貫徹勞動法,控制加班加點;切實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3.6在職工休息室裝空調降溫,保證員工休息狀態良好。3.7暑期還可供給綠豆湯、茶水等。3.8加強個人防護。露天作業應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陽光曝曬。4、報告制度與現場事故應急處置措施4.1報告制度: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4.2中暑事故的表現與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2.1中暑癥狀的表現4.2.1.1先兆中暑。其癥狀為:在高溫環境中勞動一段時間后,出現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能協調等癥狀。4.2.1.2輕度中暑。其癥狀為除有先兆中暑癥狀外,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面色潮紅、胸悶氣短、皮膚灼熱而干燥

57、,還有可能出現呼吸循環系統衰竭的早期癥狀,如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血壓下降、脈搏細弱而快、體溫上升到38.5度以上。此時如不及時救護,就會發生熱暈厥或熱虛脫。4.2.1.3重癥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時和適當處理出現的輕癥中暑(病人),導致病情加重,隨著出現昏迷、痙攣或手腳抽搐。此時中暑病人皮膚往往干燥無汗,體溫升至40度以上,若不趕緊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4.2.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2.2.1出現有頭痛、頭暈、耳鳴、眼花等癥狀繼之出現惡心、嘔吐、全身皮膚發紅,病人感到劇烈的口渴、小便增多,脈搏快速而微弱等癥狀者為中暑,應該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其衣服,讓病人平臥,頭部不要墊高,用

58、冷水毛巾敷頭部,用風扇吹病人(不能太大風)或用較涼的水(剛一開始不要用很涼的水,而要將水溫逐漸變涼)擦其身體(頭部、腋下、股窩等處)再用風扇吹,一般中暑病人就能逐漸好轉。必要時可服人丹、十滴水等藥物。4.2.2.2必要時送xx市就近醫院搶救。四、機械傷害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機械傷害是現場作業人員須時刻警醒,做到四不傷害,機械操作如發生意外,極易造成肢體損傷,影響較大,作業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要部分。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2.2.1搶救人員優先的基本原則;2.2.2控制事故擴大優先的基本原則;2.2組織機構及職責:見(3.2應

59、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3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3、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3.1持證上崗原則。3.2特種設備需有許可證和牌照及年檢標識。3.3作業配套設施須有質量合格證。3.4叉車起重作業“十不吊”須嚴格執行,“十不吊”內容有: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信號不清楚;吊物下方有人;吊物上站人;埋在地下物;斜拉斜牽物;散物捆綁不牢;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吊裝;零碎物無容器;吊裝物重量不明。3.5選用的繩具、卡環須與被吊物重量相匹配,不得叉運氣瓶、壓力容器,爆破危險品等高危物品,禁止使用施工現場的起重機械吊運人(施工作業人員)。3.6叉車機械安全裝置(限位裝置、行程開關

60、、超載保護、超力矩保護、信號、喇叭等)完好,作業過程中須開啟。3.7作業區地面結實、平整,非斜坡,輪胎起重機作業時須將支撐完全撐開。3.8各機械操作工應保證應急開關和剎車的有效性,上機前應對機械設備加油和聽聲音是否有機械異常后才可以正常操作。 3.9保持安全意識和加強安全掊訓,嚴守機器操作規程。4、報告制度與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1報告制度: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2.1機械打擊、夾傷事故4.2.1.1發生物體打擊、夾傷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

61、。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就近醫院進行搶救治療。4.2.1.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湛江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4.2.2叉車超負荷起吊、叉車支撐不穩,導致傾覆4.2.2.1發機體傾覆,應馬上組織搶救司機,司機受傷,則采取“4.2.1 打擊、夾傷事故處置措施。4.2.2.2確保人員安全情況下,救援工作組長組織其他

62、設備清理損壞設備,如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須按照“C、火災和爆炸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現場救助。五、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公司新成立存在少量高處作業,特別是設備維修、電氣安裝作業,現場高處作業風險比較高,極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有效組織現場資源,搶救方式正確、及時聯系外部救助的基本原則。2.2組織機構及職責:見(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3高處墜落事故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3、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3.1對職工進行預防高處墜落的安全知識教育,使他們在操作時熟悉使用工具和正確配戴安

63、全防護用品。3.2針對可能發生墜落事故的特定危險情況,在作業前制訂安全防范措施,并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強監督落實。3.3凡身體不適合(如高血壓、癲癇病等禁忌癥)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參與高處作業,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要按規定進行體檢。3.4高空作業要穿工作鞋,嚴禁穿硬塑料底鞋、高跟鞋。3.5作業人員嚴禁互相打鬧,不得攀爬腳手架,以免失足墜落。3.6進行懸空作業時,應有牢固的立足點并正確系掛安全帶。3.7必須有安全警示并設置臨時護攔和安全網。3.8施工使用的臨時梯子要牢固,梯腳要有防滑措施,頂端捆扎牢固或設專人扶梯,確保使用安全。4、報告制度與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1報告制度: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

64、圖)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2.1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4.2.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4.2.3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湛江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4

65、.2.4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4.2.5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4.2.6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采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4.2.7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

66、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4.2.8加壓包扎法:用紗布、棉花等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4.2.9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4.2.10采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湛江市臨近的醫院搶救,運送途中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六、食物中毒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食物中毒是指由于

67、人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亞急性中毒現象。食物中毒事故在建筑工地中時有發生,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因此,必須提高勞動者對防止中毒的認識,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和預防措施的落實。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2.1.1查出毒源、減少事故影響人群的基本原則;2.1.1尋求醫療救助優先的基本原則;2.2組織機構及職責:見(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3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3、食物中毒事故的預防3.1保持食品加工場所內外環境整潔,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3.2設置衛生消毒柜。盛放直接

68、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其他用具用后必須洗凈。3.3食堂人員必須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證上崗,應當經常保持個人衛生,穿戴清潔工作衣帽;非廚房人員不得擅自進入廚房。3.4生、熟食物要定點采購。3.5從市場上購買的蔬菜要先用清水洗凈,浸泡約半小時后,用開水燙過才煮炒。3.6切菜的砧板、盛食物的容器要生熟分開,碗筷和洗碗布要經常消毒。所有食品均應實行24小時留樣。3.7不購買、食用因病因毒死亡的禽、畜和已死亡的海鮮、魚蝦類以及腐爛變質或過期的食品。3.8每月兩次對生活區進行除“四害”噴藥殺毒。4、報告制度與現場處置措施4.1報告制度: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4.2 中毒的癥狀與現場處置措

69、施食物中毒的癥狀:表現為起病急驟,輕者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現象;重者出現呼吸困難,抽搐、昏迷等癥狀,如不及時搶救,極易死亡。食物中毒的特點:4.2.1突然暴發,在短期內(一般224小時)有多人發病,所有發病者與進食某種食品有明顯的關系。如果停止食用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則發病迅速停止。4.2.2發病者多是在同一伙食單位進食同一種食品。進食量多的人,病情較重。4.2.3細菌性食物中毒多發在夏、秋季節。誤食毒蘑菇中毒多發在春、夏多雨及暖濕的季節。4.3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3.1一旦發生食物中毒,要立即報告湛江當地衛生局和防疫站。中毒者應及時送醫院治療。在送醫院前,如果發現中毒者口服的毒

70、物并非強酸、強堿或其他腐蝕物,又清醒合作,可即讓其飲水23碗,至感飽滿為度。隨即用手刺激其咽部與舌根,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而發生嘔吐,將毒物吐出。4.3.2當發生職業中毒事故時,首先必須切斷毒物來源,即使患者停止接觸毒物,對中毒地點進行送風輸氧處理,然后派有經驗的救護人員佩帶防毒器具進入事故地點將患者移至空氣流通處,使其呼吸新鮮空氣和氧氣,并對患者進行緊急搶救。4.3.3在切斷毒物來源之前,嚴禁任何人未佩戴防毒器具進入現場搶救。七、交通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本工公司臨近秀沙路旁邊,各員工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1

71、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2.1.1搶救人員優先的基本原則;2.1.2控制事故擴大優先的基本原則。2.2組織機構及職責:見(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3車輛交通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3、車輛交通事故的預防3.1嚴把司機進廠準入關,司機須持有與其駕駛車型相符的合格駕駛證。3.2行駛車輛車牌、行駛證和年度檢驗合格證齊全、有效。3.3每日出車前檢查車輛的轉向裝置、剎車裝置、信號燈具、喇叭和輪胎等,保持車況良好,嚴禁帶“病”車輛上路。3.4設置限速牌及減速標志和警示標志。3.5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嚴禁違規駕駛。3.6嚴格控制車輛的載重,禁止車輛超載行駛。3.7超長、超寬的物件運輸,應設置

72、明顯的警示標志。4、報告制度與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1報告制度: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2.1 發生事故,應立即采取措施、調用現場設備將人員脫離危險區域,撥打急救電話“120”尋求醫療救護。4.2.2現場受傷人員搶救: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湛江就近醫院進行搶救治療。4.2.3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

73、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湛江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4.2.4撥打122報告交警大隊,協助事故現場的清理。八、防風、防雷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本司位于xx市,所處區域高溫多雨、臺風較多。每年4月10月為臺風高發期,11月2月季候風盛行,如預防措施采取不正確、不及時,易引事故,造成財產受損、人員傷亡。本工司所在區域雷暴頻繁,易受雷暴影響,以至作業人員或設備在雷暴期間具有危險性。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2.1.1早防早避的基本

74、原則;2.1.2統一行動的基本原則。2.2組織機構及職責:見(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3防風、防雷應急救援組織為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3.防風、防雷的準備工作3.1防風準備工作:3.1.1安全保衛科每日收聽(看)天氣預報,及時將危險天氣信息向各部門通告。明確聯系方式,加強信息溝通。3.1.2臺風季節到來前須準備好防臺物資,在不影響生產和生活的情況下,做好建筑、設施的防風工作。3.1.3定期組織對廠區設施與裝置進行全面的檢查。3.2防雷的準備工作3.2.1現場休息棚、房屋建筑做好防雷接地措施,接地電阻值符合規范要求。3.2.2雷雨天氣不得在空曠的現場停留,人員不得躲在招雷的設備(如避雷針)

75、、建筑物和樹木底下。4.報告制度與現場處置措施4.1報告制度: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2.1防風現場處置措施4.2.1.1當現場所在地升掛臺風、強風信號各號風球信號時應采取措施:4.2.1.1.1應急救援小組及各救援工作所有人員回公司,聯系電話24小時開通。4.2.1.1.2關閉門窗。清理戶外一切松散物品,將存放在戶外的設施固定牢。檢查應急設備、防臺抗洪物資、通信設備是否完備,保證隨時可用。4.2.1.1.3各防風應急救援工作組成員檢查責任區域內防風物資是否齊備,向下傳達防風信息。4.2.1.1.4檢查生活區的設施措施,有缺漏的重新加固。4.2.1.1.5辦公室須

76、聯系大風情況下人員疏散的交通工具及后勤保障等事宜。4.2.1.1.6生活區備一臺發電機作為應急電源。4.2.2防雷應急處置措施4.2.2.1如人員被雷擊,須立即撥打120呼救。4.2.2.2如雷擊人員出現“假死”現象,當判定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方法如下:4.2.2.2.1通暢氣道。第一,清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時,

77、救護人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頦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后仰,可于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4.2.2.2.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臥,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傷者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救護人員一手將傷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傷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傷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傷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18次為宜。4.2.2.2.3胸外心臟按壓。將傷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傷者一側,面對傷者,將右手掌置于傷者胸骨下段及劍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柱,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分鐘擠壓6080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傷者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傷者同時拌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華亞數控應急指揮小組電話企業應急總指揮: 張兆萍企業應急副總指揮:代志高 電話:企業應急通信組長:伍萬計 電話:企業人員搶救組長:劉銀鳳 電話:企業火災撲救組長:郭錫勤 電話:企業物資疏散組長:奉繼其 電話:企業全勤保障組長:劉雪蓮 電話:


注意事項

本文(數控機床制造生產運營安全生產綜合應急救援預案(30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夏| 佳木斯市| 志丹县| 德钦县| 云梦县| 平罗县| 三原县| 迭部县| 平湖市| 绥宁县| 星座| 百色市| 天峻县| 铁岭县| 济阳县| 襄城县| 伊宁市| 青龙| 枣强县| 四子王旗| 泾源县| 隆德县| 芦山县| 林芝县| 柳林县| 怀安县| 丰台区| 于田县| 北海市| 阳春市| 东源县| 浙江省| 吉林省| 黑河市| 孝义市| 盐源县| 汶川县| 汝南县| 鲁山县| 界首市| 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