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220kV安江變電站土建工程現場應急預案(23頁).doc

  • 資源ID:561505       資源大小:63.04KB        全文頁數:2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220kV安江變電站土建工程現場應急預案(23頁).doc

1、220kV安江變電站土建工程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目 錄1、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2、火災、爆炸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3、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4、機械設備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5、食物中毒現場應急處置方案6、環境污染事件現場應急處置方案7、突發惡劣天氣現場應急處置方案8、急性傳染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9、防汛應急處置方案10、垮(坍)塌事故應急處置方案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總則1.1目的:為提高施工項目部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正確、有效快速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保證職工生命財產安全,制定本方案。1.2編制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2、 AQ/T 9002-2006 國家電網公司應急預案編制規范國家電網安監200798號國家電網公司應急工作管理規定國家電網安監2007110號國家電網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規定國家電網基建20131753號文件1.3適用范圍:本處置方案適用于220kV安江變電站工程施工項目部1.4方案內容: 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火災、爆炸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機械設備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食物中毒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環境污染事件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突發惡劣天氣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急性傳染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防汛應急處置方案2事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可能發生的事件: 類型區域、地點或裝置季節(時間)和危害程

3、度征兆人身傷亡事故施工生產現場施工過程中/人身傷害施工過程中違規操作火災、爆炸事故易燃易爆物品施工過程中/中毒與窒息,灼傷;設備機械損壞、報廢違規操作;未經批準使用明火作業;流動吸煙觸電事故電源箱、用電設備、機械、工具施工過程中/觸電燒傷;觸電死亡亂接亂放;電纜、設備、機械老化損壞機械設備事故各類施工機械設備、庫房機械使用過程中/機械損壞、報廢違規使用機械設備;機械設備老化;未按時檢查食物中毒食堂、給養供給途徑整個工期/人員中毒食物來源不正規;出現變質、過期現象環境污染事件設備施工區,生活區整個工期/嚴重環境污染氣體、油污泄露突發惡劣天氣施工生產現場、項目部生活區整個工期/人身傷害、財產損失天

4、氣變化;氣象預報急性傳染病施工生產現場、項目部生活區整個工期/人員受傳染出現2人及以上同一病癥防汛施工生產現場、加工、生活區防汛期6-8月/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惡劣天氣、暴雨3應急組織及職責3.1應急自救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組長由項目總工擔任,成員為各部門負責人、各班組負責人及各專業分包單位負責人。應急救援小組下設搶險救援、安全警戒、后勤保障等應急專業組。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組織開展現場自救工作。組 長:胡軍樂副組長:章洪斌成 員:徐志明、莊建鴻、楊仁超、施華俊、王海富、羅術章、朱應軍、巫美清3.2職責3.2.1施工項目部應急救援主要職責:(1)貫徹落實國

5、家和上級有關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與處理的法律、法規和規定;(2)對于項目部發生的突發事件,立即上報上級應急管理部門。在上級領導機構未到來前組織進行現場應急搶險和處置工作。(3)接受上級應急領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向其匯報突發事件和應急處理情況;(4)組織項目部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的編制、培訓、演練和修訂工作。3.2.2應急專業小組職責 安全警戒組:發生事故后立即上報上級領導小組。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做好現場警戒布設工作。采集事故發生的數碼影像資料。 搶險救援組: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接受項目部應急自救小組的統一指揮和協調,負責現場的隔離保護、人員的疏散和傷害人員的緊急救助。后勤保障組:負責組織醫療救

6、護,協調組織救災資金、物資和運輸等工作。4、應急處置4.1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處置4.1.1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接到施工現場及其它與有關的工作場所發生人身傷亡的報告后,應根據傷者情況及時向業主應急領導小組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事故發生的原因、地點、傷亡情況。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有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決定啟動本方案。4.1.2進入應急狀態后應立即用最快方式通知工作組人員迅速結集,并立即通知施工現場各班組長立即停止施工生產工作,組織現場救護人員對傷者進行救助,根據傷者情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通知專業救護人員迅速趕到事發現場,并組

7、織其他無關人員進行撤離,保護好事故現場。4.1.3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1.3.1現場緊急救護 緊急救護的基本原則是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少痛苦,并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聯系當地120急救中心或醫療部門救治,急救的成功條件是動作快,操作正確,任何拖延和操作錯誤都會導致傷員傷情加重或死亡,現場急救人員要認真觀察傷員全身情況,防止傷情惡化。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用心肺復蘇法支持呼吸和循環,對腦、心重要臟器供氧。4.1.3.2觸電緊急救援徒手心肺復蘇術操作方法:1)、判定患者有無意識。2)、判斷是否需要復蘇。3)、將病人去枕平臥于硬板或地上,腳墊高,擺成心肺復蘇體位(俯臥

8、病人要翻身),打開上衣,松開褲帶。 4)、心前區叩擊:右手握空心拳,小魚際肌側朝向左手掌指墊住的患者胸骨下1/3處,以胸壁20-30cm高度,中等力度,垂直向下叩擊2次。嬰幼兒禁用。 5)、清理呼吸道: A、打開氣道: (1)仰頭抬頦/頜法; (2)仰面托頸法;(3)托額法。 B、口對口呼吸: 吹氣兩次,吹2S,停3S。C、胸外按壓: 按2005國際心肺復蘇指南要求:口對口人工呼吸人工心臟按壓操作(成):2:30(單人操作) 1:15 (雙人操作)按壓頻率:成人100次/分;連續5個周期后檢查復蘇效果。應當記住只有在心臟停止跳動后分秒必爭地迅速搶救,救活的可能才最大。現場工作人員都應定期進行培

9、訓,學會緊急救護法。會正確解脫電源、會心肺復蘇法、會止血、會包扎、會轉移搬運傷員、會處理急救外傷或中毒等。施工、生產現場應配備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專人經常檢查、補充或更換。4.1.3.2創傷急救的基本要求:創傷急救原則上是先搶救,后固定,再搬運,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傷情加重或感染。需要送醫院救治的,應立即做好保護傷員措施后送醫院救治,搶救前先使傷員安靜躺平,判斷全身情況和受傷程度,如有無出血、骨折和休克等。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過多而休克。外觀無傷,但呈現休克狀態,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慮胸腹部內臟或腦部受傷的可能性。為防止傷口感染,應用清潔布片覆蓋。救護人員不得用手直接接

10、觸傷口,更不得在傷口內填塞任何東西或隨便用藥,搬運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腰部束在擔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運時傷員頭部在后,上樓、下樓、下坡時頭部在上。搬運中應嚴密觀察傷員,防止傷情突變。若傷勢較重或傷勢不明,為防止二次傷害,應對傷者受傷部位進行簡單止血處理后等待醫護人員救護。4.2火災、爆炸事故現場應急處置4.2.1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接到施工現場及其它與有關的工作場所火災、爆炸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向業主應急領導小組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事故發生的原因、地點、傷亡情況。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由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決定啟動本方案。

11、4.2.2如火勢不大且沒有蔓延跡象,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應立即組織現場人員使用本部位消防設施滅火。4.2.3如火勢有發展趨勢,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在組織進行火災撲救的同時,應及時向當地公安消防機構報警(報警電話119 報警要點:火災地點、火勢情況、燃燒物及大約數量、報警人姓名及電話)并派人迎接。同時將火災情況向業主應急領導小組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4.2.4火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2.4.1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火災現場前,首先要查明或核實火勢發展方向、火場是否有人員被困、是否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精密儀器和貴重設備是否受到火勢威脅等。4.2.4.2滅火工作應采取“先控制、后消滅”的原則

12、,集中力量切斷火勢蔓延途徑,將火勢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防止火勢向主生產區域、主生產設備、易燃易爆物品、人員集中場所、重要建筑等蔓延。4.2.4.3滅火工作應堅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則,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解救被火勢圍困人員,救治火場受傷人員,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傷亡。電氣設備附近應配備適用于撲滅電氣火災的消防器材。發生電氣火災時,應首先切斷電源。4.2.4.4根據火場實際情況,合理選用“堵截包圍、上下合擊、重點突破、逐片消滅”的滅火戰術措施;根據火災撲救對象和現場可用滅火劑情況,正確選擇滅火方法(冷卻法、隔離法、窒息法、抑制法)。4.2.4.5應急處理中應加強對重要建筑、主設備、精密及貴重儀器、文件

13、檔案的保護,做好對火災現場易燃易爆物品的防護和隔離清除,對便于疏散的物資設備應首先疏散至安全地帶。4.2.4.6火災現場應及時劃定警戒范圍,維護秩序,加強對重點部位、重要設備、重要物資的監護;火災撲救后,及時保護好事發現場,必要時可請求當地公安機關給予支持;對帶有破壞性的火災,加強對重點人員的監控,注意保存證據;對火災撲救情況爭取做到全過程、全方位、多角度地跟蹤錄像,保留第一手資料。4.2.5燃燒爆炸事故應急處置措施4.2.5.1撲救外圍點火點,解除事故現場的后顧之憂。4.2.5.2控制事故區域,對周圍的罐區和裝置進行有效冷卻和阻隔,控制著火儲罐或裝置穩定燃燒,直至物料全部消耗。4.2.5.3

14、防止周圍未燃燒但受熱輻射的罐區或裝置區發生二次爆炸,防止造成人員傷亡.嚴密觀察儲罐和裝置區情況,如果儲罐發生顫動,安全閥鳴響,火焰突變成白色等爆炸前兆時,現場指揮人員應立即命令所有現場應急人員緊急撤離,盡量避免人員傷亡。4.2.5.4在控制著火的儲罐或裝置不會發生爆炸的前提下,積極組織消防力量撲滅火災,對易揮發(氣化)的著火特料,應控制著火點,穩定燃燒,直至物料燒完。4.2.5.5采取技術措施,做好監護工作,防止發生復燃,爆炸等事故.4.3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4.3.1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接到施工現場及其它與有關的工作場所發生觸電事故報告后,應根據傷者情況及時向業主應急領導小組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

15、長匯報事故發生的原因、地點、傷亡情況。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由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決定啟動本方案。4.3.2進入應急狀態后應立即用最快方式通知工作組人員迅速結集,并立即通知施工現場各班組長立即停止施工生產工作,組織現場救護人員對傷者進行救助,根據傷者情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通知專業救護人員迅速趕到事發現場,并組織其他無關人員進行撤離,保護好事故現場。4.3.3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3.3.1現場緊急救護 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越快越好。在脫離電源中,救護人員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護自己,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直接用

16、手觸及傷員,因為有觸電的危險;如觸電者處于高處,解脫電源后會自高處墜落,因此要采取可靠的預防措施,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躺平,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者,應就地仰面躺平,且確保氣道通暢,并用5s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需要搶救的傷員,應立即就地堅持正確搶救,并設法聯系醫療部門或醫護人員接替救治。急救要點:迅速關閉開關,切斷電源。 用絕緣物品挑開或切斷觸電者身上的電線、燈、插座等帶電物品。 保持呼吸道暢通。 選擇呼叫120急救服務。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并堅持長時間進行。 妥善處理局部電燒傷的傷

17、口。4.3.3.2觸電緊急救援心肺復蘇法, 觸電傷員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正確進行就地搶救。通暢氣道;口對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壓(人工循環)。通暢氣道, 觸電傷員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個手指或兩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通暢氣道可采用仰頭抬頦法。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下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隨之抬起,氣道即可通暢。嚴禁用枕頭或其它物品墊在傷員頭下,頭部抬高前傾,會更加重氣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壓時流向腦部

18、的血流減少,甚至消失。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上的手指捏住傷員鼻翼,救護人員深吸氣后,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1.5s。如兩次吹氣后試測頸動脈仍無博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糾正。觸電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吹氣時,要將傷員嘴唇緊閉,防止漏氣。胸外按壓,正確的按壓位置是保證胸外按壓效果的重要前提。確定

19、正確按壓位置的步驟: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觸電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處的中點;兩手指并齊,中指放在切跡中點(劍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緊挨食指上緣,置于胸骨上,即為正確按壓位置。正確的按壓姿勢是達到胸外按壓效果的基本保證。正確的按壓姿勢:使觸電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立或跪在傷員一側肩旁,救護人員的兩肩位于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肘關節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以髖關節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成人胸骨壓陷35厘米;壓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得離開胸壁。按壓必須有效,有效的標志是按壓過程中

20、可以觸及頸動脈博動。操作頻率: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松的時間相等;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其節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2次(15:2),反復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后由另一人吹氣一次(5:1),反復進行。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 按壓吹氣1min后(相當于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壓吹循環),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7s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 若判定頸動脈已有博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5s吹氣一次(即每分鐘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蘇法搶救。在搶救過程中

21、,要每隔數分鐘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時間均不得超過57s。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現場搶救。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與轉院,心肺復蘇法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有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s。移動傷員或將傷員送醫院時,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其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院過程中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心肺復蘇法搶救,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應創造條件,用塑料袋裝入砸碎冰屑做成帽狀包繞在傷員頭部,露出眼睛,使腦部溫度降低,爭取心肺完全復蘇。傷員好轉后的處理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后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蘇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

22、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痹,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初期恢復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應設法使傷員安靜。4.4機械設備事故現場應急處置4.4.1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接到施工現場及加工區發生機械設備事故報告后,應根據事故情況及時上報業主應急領導小組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發生的原因、地點、傷亡情況、機械設備損壞情況。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由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決定啟動本方案。4.4.2機械設備事故處置措施4.4.2.1現場第一發現人應立即切斷設備電源。4.4.2.2現場人員應采用呼喊、電話通知、敲擊物品等方法爭取

23、其它人員的幫助,盡快對現場受傷人員進行施救。同時向醫院“120”求援(交通事故還應撥打122報警)。4.4.2.3若傷者傷情較輕,可對傷者進行臨時包扎和止血等操作后送往就近醫院;若傷勢較重或傷勢不明,為防止二次傷害,應對傷者受傷部位進行簡單止血處理后等待醫護人員救護。4.5食物中毒施工現場應急處置4.5.1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接到現場發生食物中毒事故通知后,應立即上報業主應急領導小組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中毒人數,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等)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由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

24、決定啟動本方案。4.5.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5.2.1立即將患者撤離有毒環境,同時向當地“120”求救。4.5.2.2積極組織搶救治療病人,盡可能按照就近,相對集中的原則進行搶救處理。4.5.2.3 在醫務人員尚未趕到時,病人意識清楚時,可用壓舌板、匙柄、筷子等刺激咽弓或咽后壁,使病人嘔吐。但病人發生意識不清、昏迷時,不得使用。(病人發生嘔吐時,切忌止吐,嘔吐有利于毒物排出)4.5.2.4 處置好中毒人員后,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應對現場遺留飯菜進行封存,將食物中毒事件情況報上級應急領導小組。4.5.2.3 保護好現場,保管好供應給職工的食品,維持原有的生產狀況,對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及留樣食品立即

25、封存,禁止繼續食用和出售,在衛生防疫人員到達后,配合上級部門進行取證、調查工作。4.7突發惡劣天氣現場應急處置4.7.1應急處置流程4.7.1.1、現場突發惡劣天氣(如冰雹、大風、暴雨、暴雪等)時,從事受惡劣天氣影響的相關工序應立即停止作業,并采取保護措施后,撤離現場。4.7.1.2、惡劣天氣后,應急小組應組織檢查設備以及施工用電系統等,保證后續施工作業安全順利開展。4.7.1.3、現場應急救援小組將現場情況上報上級應急領導小組組長。 4.7.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7.2.1、當發生六級以上大風、暴雪天氣等惡劣天氣時,應立即停止現場高空作業,撤離危險作業場所。4.7.2.2、當發生連降暴雨天氣

26、,地面嚴重積水,生活、辦公區出現雨水倒灌現象,且暴雨無停止跡象時,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應組織所有人員撤離至施工地附近的最高點(一般為變電站站內),4.7.2.3、撤離應遵循“先撤人,后轉移貴重物品、資料”的原則。并上報上級應急領導小組組長。4.7.2.4、變電站內出現雨水倒灌時,組織將人員轉移至樓梯內高出,迅速采用防汛沙袋將變電站大門和圍墻排水孔堵死。同時電話求助當地防汛指揮中心。4.7.2.5、當惡劣天氣停止后,在第一時間組織員工奔赴現場,搶救設備物資,把財產損失降到最低。4.8急性傳染病現場應急處置4.8.1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接到施工現場及其它與有關的工作場所出現急性傳染病的事件后,應立即向業

27、主應急領導小組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匯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中毒人數,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等)。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有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決定啟動本方案。 4.8.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8.2.1、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立即通知各專業小組,迅速將疑似病人隔離在遠離生產、生活區域外的單獨房間內。4.8.2.2、立即通知當地傳染病防控中心或“120”,簡要說明病情。不能直接送往醫院,應等待傳染病防控中心處置。4.8.2.3、停止一切作業,隔離項目部全體員工與外界的聯系,封閉在各自的作業活動范圍內。4

28、.8.2.4、維持現狀直至醫院的出具正式的檢查結果。(一) 確診為急性傳染病:協同傳染病防控中心做好后期處置。(二)非急性傳染病:解除警戒,恢復施工生產。4.9防汛應急處置4.9.1應急工作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的防汛工作方針,全面部署,保證重點,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服從大局、團結抗洪; 4.9.2危險性分析4.9.2.1站址所處地貌為丘陵緩坡地帶,地面坡度約為4,站址四周開闊,排水條件較好;站址占用土地為平原;坡面傾向為西北方向,總的地勢為東南高西北低,高程為118.8m119.2m,高差為0.4m。站址周圍無大的河流經過,地勢平坦,不受百年一遇洪水的影響。

29、4.9.2.2變電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根據氣象站實測氣象資料,統計各氣象特征值如下:降 水:累年平均降水 466.9mm 一次性連續最大降水 288.6mm蒸發量:累年平均蒸發量 1985.6mm 其它氣象特征值:累年平均氣壓 995.2hpa 累年平均相對濕度 51.1%該地區屬于汛情不易發生地區,防汛級別為低級。4.9.2.3施工現場海拔在118119米之間,周邊為丘陵,有綠色植被,不具備遭受泥石流、山體滑坡發生的條件。對所區雨后的積水采用水泵抽出至場外臨時排水系統里。4.9.3預防與預警4.9.3.1危險點監控日常對現場所有施工人員進行防汛控制措施的教育,在易發生汛

30、情時期設專人值班。4.9.3.2信息報告與處置1)密切關注氣象部門對當地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和預報,加強雨情、水情的監測和洪水預報。2)當預報將可能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時,防汛指揮機構應提早預警,通知施工人員做好相關準備。4.9.4應急響應4.9.4.1報警與響應級別確定應急領導小組根據汛情情大小確定響應級別,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警。4.9.4.2應急啟動啟動項目部防汛預案,并將信息傳遞給當地消防部門。4.9.4.3救援行動汛期來臨前編排例行值班表,當進入汛期時(6月至8月),實施施工管理人員值班制度,值班人員隨時掌握雨情、水情,并依水情保持和指揮部及地方防汛辦聯系,保證項目部所掌握的汛情、及決策準確。

31、汛情擴大,導致無法施工或對正常生活照成影響。由孫楊帶隊,用沙袋將生活辦公區用沙袋圍護,并用水泵將區內的水排至水溝內;調動搶救組成員(由金寶中帶隊)進行自救,檢查各臨時房、房內設備、機具、材料的防雨情況,對重要設備材料機具及時用車輛撤走或用沙袋圍住,防止事態擴大。如果汛情繼續擴大,對人生命造成危險時,安排施工人員從高速公路,鐵路等安全撒離,無法撤離時退至所區較高位置并向當地政府請求幫助。4.9.4.4后期處置依照有關緊急防汛期規定征用、調用的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等,在汛期結束后應當及時歸還;造成損壞或者無法歸還的,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償或者作其他處理。緊急處置工作結束后,事發地防汛指

32、揮機構應恢復正常生活、生產、工作秩序,修復水毀基礎設施,盡可能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和影響。4.9.5應急保障措施4.9.5.1通信與信息保障項目部通訊組與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系統保持信息溝通,保證工作暢通。4.9.5.2應急隊伍保障1)任何班組和個人都有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2)防汛搶險隊伍分為:施工現場搶險隊伍、生活區、辦公區搶險隊伍。4.9.6培訓與演練變電站施工人員必須接受防汛業務知識培訓,熟練掌握科學指揮和安全避險等。搞好半專業防汛隊伍的業務知識培訓,培訓工作應結合實際,采取多種組織形式,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每年汛前至少組織一次培訓。為進一步檢驗預案,鍛煉隊伍,項目部每年舉行一次應急演習

33、,驗證應急計劃和實施的效果。4.10垮(坍)塌事故現場應急處置4.10.1、當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發現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紋或發出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報告給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并立即下令停止作業,同時組織施工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4.10.2、當土方或建筑物發生坍塌后,造成人員被埋、被壓的情況下,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立即組織疏散危險區域的職工,組織人員搶救傷者和被困員工。上報業主應急領導小組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并根據事故情況求助當地救助部門(社會救助電話110,急救電話120),立即啟動本方案。4.10.3土方坍塌處置措施:4.10.3.1現場搶救組專業救護人員要用鐵鍬進行撮土挖掘,并注意

34、不要傷及被埋人員;快接觸到人身時應采用手刨。4.10.3.2應挖掘出整體人身后抬出,不得在不明被壓人情況下盲目采取拖拽受困人肢體。4.10.3.3搶救中不得采用掏挖,防止再次坍塌造成二次傷害。4.10.3.4被搶救出來的傷員,應采取現場臨時處置(檢查傷情、清理呼吸道、止血包扎)后,送往當地醫院急救中心救治。4.10.4樓體坍塌處置措施:4.10.4.1首先采用呼救的方法判斷被困和受傷人員位置。4.10.4.10利用現場鐵鍬、撬杠等工具開辟或擴大受困人員逃生通道,必要時可采用吊車、挖掘機進行搶救,現場要有指揮并監護,防止機械傷及被埋或被壓人員。4.10.4.3搶救中可以采用掏挖式掘進,但應有防止

35、再次坍塌的措施。4.10.4.4被搶救出來的傷員,應采取現場臨時處置(檢查傷情、止血包扎)后,送往當地醫院急救中心救治。5 現場應急處置注意事項5.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注意事項: 防護器具必須佩戴合格產品,并保證佩戴的正確性,防護器具不可輕易摘取,應急事件后應對個人的防護器具進行檢查通過專業認證確保無誤方可繼續使用。5.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配備相應的搶險救援器材,器材必須是合格物品,使用人員必須對器材有相應的了解。5.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防面的注意事項: 現場處于事故、事件的地區的及受到威脅地區的人員,在發生事故、事件后應根據情況和現場局勢,在確保

36、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積極、正確、有效的方法進行自救和互救。事故、事件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的應盡快組織撤離。5.4、現場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項: 在自救和互救時,必須保持統一指揮和嚴密的組織,嚴禁冒險蠻干和驚慌失措,嚴禁個人擅自行動。事故現場處置工作人員搶修時,嚴格執行各項規程的規定,以防事故擴大。5.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應急小組領導、應急搶險人員到位并配備搶險器材,確認有能力進行搶救,個人安全防護到位佩戴正確并物品合格。5.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應急救援結束后切勿放松警惕,所有人員必須立即撤離現場遠離事發地點,做好人員清點,用品給養是否到位。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制

37、定防范措施,落實安全責任制,防止類似事故發生。5.7、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對特殊環境下工作期間的人員到崗、標示明確、防護到位等方面完善。根據現場提出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附件:1、項目部應急處理流程圖2、有關部門、機構聯絡方式附件1項目部應急處理流程圖發生應急事件配合上級調查處理事故到醫院救護傷勢重者通知醫院救護傷勢輕者組織送往醫院上報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或當地救護部門判斷傷者意識組織施救組織人員搶救或撤離保護現場組織施救;接受上級領導小組統一指揮附件2 附件2、有關部門、機構聯絡方式醫療急救中心120尖山新區衛生院87955122火警電話119匪警電話110交通事故處理中心122氣象局121


注意事項

本文(220kV安江變電站土建工程現場應急預案(23頁).doc)為本站會員(奈何)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春县| 平利县| 分宜县| 万州区| 新民市| 冷水江市| 阆中市| 西乌珠穆沁旗| 广宗县| 天台县| 林州市| 通山县| 同心县| SHOW| 松桃| 临城县| 勐海县| 府谷县| 博湖县| 尼玛县| 渭源县| 贡觉县| 夏邑县| 伊川县| 嘉荫县| 土默特左旗| 商丘市| 乐平市| 勃利县| 井研县| 广安市| 南宫市| 普格县| 会同县| 蒙自县| 开阳县| 天峻县| 卓资县| 吉林市| 和平区|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