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墊江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27頁).doc

  • 資源ID:561730       資源大小:355.54KB        全文頁數:2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墊江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27頁).doc

1、墊江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目 錄一、總則4(一)編制目的4(二)工作原則4(三)編制依據4(四)適用范圍4(五)地質災害現狀5二、組織機構及職責5(一)應急處置指揮機構5(二)應急搶險指揮部工作職責6(三)指揮部成員單位工作職責6(四)鄉鎮應急搶險指揮部基本職責8(五)縣指揮部搶險救援工作組主要職責9(六)地質災害應急搶險組織體系框架圖9三、監測、預警預報11(一)監測11(二)預警級別11(三)預報程序12(四)預報內容12(五)報警信號和人員財產轉移路線的確定12四、應急響應和處置程序13(一)災情報告13(二)預案啟動14(三)地質災害應急程序14(四)分級響應16五、處置措施16(一

2、)緊急處置措施16(二)后期處置措施19六、保障措施20(一)通信與信息保障20(二)應急搶險隊伍保障20(三)搶險救援裝備及物資保障20(四)經費保障20(五)緊急避難場所保障21(六)制度保障21(七)宣傳培訓和演練22七、附則22(一)預案解釋22(二)預案頒布實施22(三)預案管理22(四)預案更新22(五)責任追究與獎勵22八、附錄23一、總則(一)編制目的為了全面提高各級各部門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持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本預案。(二)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健全機制。建立健全有效的監測預警和地質災害應急體系,提高處置

3、機構的運行和聯動協調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本預案編制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突發性地質災害處置工作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各鄉鎮人民政府是處置本行政區域內突發性地質災害的主體,應根據職責范圍制定相應的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將各隱患點的危險性、影響程度等因素制定必要的單點應急預案,落實崗位責任制度,明確責任人和指揮權限。3、預防為主、常備不懈。要經常性地做好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重點建立信息收集體系、科學決策體系、防災救災體系和恢復重建體系。組織相關單位建立健全應急處置專業隊

4、伍,加強專業隊伍的培訓,做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宣傳培訓工作,樹立長備不懈的觀念。(三)編制依據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重慶市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防治法律法規政策選編、重慶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專項預案,以及墊江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墊江府辦發200749號),修訂本預案。(四)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我縣行政區域內所有突發性地質災害和地質災害險情。(五)地質災害現狀我縣地處四川盆地東部,系川東弧形構造帶的組成部分,自然地質環境復雜,生態環境脆弱。境內地形又多以丘陵、低山為主,地形坡度大,溝谷切割強烈,雨量充沛,且以暴雨大雨形成集中降水,為斜坡巖體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

5、創造了條件,因此地質災害較為易發。經調查核實,全縣境內共發現地質災害體140余處,25個鄉鎮均有分布。我縣地質災害主要類型有:滑坡、危巖、崩塌、泥石流、不穩定斜坡等,其中滑坡占災害總數的50%。重點分布在沙坪鎮、新民鎮、桂溪鎮、太平鎮、澄溪鎮等沿明月山背斜翼山地斜坡一帶;絕大多數分布在廣大農村及居民密集區,直接危害農房、耕地、森林植被、交通干線和廠礦企業。地質災害規模以小型為主,中型次之,大型較少。具有點多面廣,規模較小、危害大、突發性強等特點(詳見附件1:墊江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一覽表)。二、組織機構及職責(一)應急處置指揮機構縣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在墊江縣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以

6、下簡稱“縣政府應急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縣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指揮長,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縣國土房管局局長、縣安監局局長任副指揮長,成員由縣政府辦公室、縣國土房管局、縣建委、縣市政園林局、縣交通局、縣水務局、縣經信委、縣安監局、縣財政局、縣監察局、縣公安局、縣衛生局、縣氣象局、縣民政局等單位分管負責人組成。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在縣府辦),由縣府辦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搶險救援日常工作。辦公室成員由縣國土房管局、救災辦、民政局和其他承擔主要救援職責單位同志組成。根據救援工作需要,按成員單位職責組建搶險救援工作組。(二)應急搶險指揮部工作職責1、向縣政府報告重特大突發性地質災

7、害應急處置情況,執行縣委、縣政府關于地質災害防災救災的各項指令;2、收集、掌握地質災害相關信息,發布地質災害預警級別,對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提出論證意見;3、發布處置指令,啟動相關處置預案或決定采取重大應急處置措施;4、決定對地質災害現場進行封閉和對交通實行管制等強制措施。 5、負責指揮、調度以及調動警力、民兵及縣級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力量,共同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援工作;(三)指揮部成員單位工作職責1、縣府辦(救災辦):統籌協調全縣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向指揮部提出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建議和意見;負責落實縣搶險救援指揮部有關應急措施;會同縣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救災資金、

8、物資安排建議;協調有關部門落實救災專項資金,并對救災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編制中長期自然災害防災減災規劃。2、縣國土房管局: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地質災害防治。指導、監督有關部門做好地質災害預測預警工作;負責組織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調查評估工作,同時組織專家和專業單位制訂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方案,并指導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承擔地質災害和地質災害險情防治及應急搶險救援工作。3、縣城鄉建委:組織開展工程建設誘發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監測;組織、協調影響居民住房地災防治,負責組織工程建設誘發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制訂應急搶險方案并組織實施。4、縣市政園林局:負責市政設施及周邊地質安全隱患防治工

9、作。負責組織對各類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市政設施巡查、排查和監測,將影響市政設施的地質災害防治納入市政設施日常管理和維護中;當地質災害威脅到市政設施及周邊人民群眾安全時,有關負責人應立即到現場組織搶險救災,負責制訂應急搶險方案并組織實施,迅速恢復市政設施功能。5、縣交通局:負責公路、航道沿線邊坡及周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證各類交通工具和行人的安全。負責各類交通設施建設項目(包括改擴建項目)周邊的地質災害預防;負責組織公路、航道沿線邊坡及周邊地質安全隱患的巡查、排查工作;對排查出的地質災害,負責組織監測,及時采取治理措施;負責各類交通設施的監管和后期維護管理,將地質災害監測工作納入交通設施安全維護日常

10、工作中;當發生地質災害災情或險情,威脅到公路、航道、碼頭時,有關負責人應立即到現場,負責組織搶險救災,及時制訂應急搶險、搶修疏通方案并組織實施,迅速恢復交通、航運,保證交通工具和行人的安全。6、縣水務局:負責水利設施及周邊地質災害防治和因洪水引起地質災害的預防。負責在建水利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強防治工程質量監管;負責水利工程的建設和后期維護的監管,做好水利設施及周邊的安全隱患巡查、排查工作;對排查出的地質災害負責組織監測,及時采取治理或搬遷避讓措施;負責水文、水情分析預測,發現洪災險情,及時向有關鄉鎮和有關部門通報情況,幫助鄉鎮人民政府做好洪水引發地質災害預防工作;當發生地質災害災情或險情

11、,威脅到水利及周邊人民群眾安全時,有關負責人應立即到現場,負責制訂應急搶險救災方案并組織實施。7、縣經委、縣安監局:負責工業企業、礦山開采等生產活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協調配合重、特大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調查處理,對有關責任單位和個人提出處理意見建議。負責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發放及管理職責,加強工業企業、礦山開采等生產過程中的地質災害預防工作;組織工業企業、各類礦山開采等生產活動的巡查、排查工作;發現地質安全隱患,負責責令工業企業、礦山開采企業整改;負責礦山開采活動的監管,組織礦山企業將地質災害監測和治理納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范圍;當發生地質災害災情或險情,威脅到工業企業、礦山開采和周邊人民群眾安全時,有

12、關負責人應立即到現場,負責制訂應急搶險救災方案并組織實施。8、縣財政局:負責籌集調度救災資金,確保救災資金及時足額到位;負責救災資金使用的監管工作。9、縣監察局:負責對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有關部門、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以及災情處置情況災施監督。對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政府有關部門、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在重特大突發性地質災害中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行為進行查處。10、縣公安局:負責指揮地質災害現場警戒、道路交通管制、維護地質災害現場的治安和組織人員疏散。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泄漏,參與地質災害搶險救援。11、縣衛生局:負責組織有關醫療單位對傷

13、病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負責采取措施,作好災后疫情防治工作。12、縣氣象局:負責提供地質災害處置期間的氣象信息,同時進行災害性天氣趨勢分析和預報,定期發布全市山體滑坡等級預報,做好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工作。13、縣民政局: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調查核實災區房屋損失,災民生活情況;協助鄉鎮人民政府做好險區災民臨時轉移安置工作;幫助鄉鎮做好災民生活安排工作,并按規定給予重災戶救濟補助;向市民政局報告災情。(四)鄉鎮應急搶險指揮部基本職責各鄉鎮人民政府應成立相應的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和辦公室,按照“屬地管理”和“分級管理”的原則,制定本地區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搶險救援預案,對本轄區內發生的地質災害和重大險情,

14、在地質災害或者險情發生后第一時間趕赴災害現場進行先期應急搶險救援處置,牽頭組織善后處理和社會穩定工作。(五)縣指揮部搶險救援工作組主要職責綜合協調組:由縣政府辦公室牽頭,縣國土房管局、縣公安局等職能部門和鄉鎮政府負責人參加。主要任務是負責傳達縣應急搶險指揮部領導的指示,報告地質災害應急處理情況,協調有關搶險救援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事故調查組:由縣國土房管局牽頭,縣安監局等有關職能部門配合。主要任務是依據國土資源部的有關規定對發生地質災害的原因進行調查,核實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并通過現場指揮部向縣政府報告發生地質災害的初步原因。現場搶救組:由現場指揮部確定成員單位,主要由參加搶險的

15、搶險救援力量組成。任務是迅速搶救遇險、受傷人員,安全轉移人財物等。治安防范組:由縣公安局牽頭,組織公安干警及當地鄉鎮有關人員設置地質災害現場警戒區,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維護現場治安秩序。 醫療救護組:由縣衛生局負責,衛生系統有關醫療單位組成。主要任務是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和將重傷人員轉運救治,并提供醫療救治中必要的技術支持。 交通管制組:由縣交通局牽頭,公安交警參加。主要任務是負責地質災害現場交通管制和疏導工作,確保應急搶險工作的順利開展。善后處理組:由鄉鎮人民政府牽頭,縣民政局配合、受災單位參加。主要任務是做好遇難、受傷人員及家屬的安撫和賠償工作。三、監測、預警預報(一)監測監測預警是對

16、突發性地質災害進行防范的主要措施之一。對我縣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均應進行群測群防監測,同時對人口聚居區、重要工程設施等構成嚴重威脅和危害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專業監測。 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各鄉鎮人民政府為主導,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為主管,縣地質環境監測站為技術依托,組成應急反應技術隊伍,建立地質災害應急反應系統;完成縣、鄉鎮、村社三級群測群防監測網絡體系建設,形成覆蓋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測群防監測預警網絡體系,對大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監測和預警,迅速發現險情,并及時上報;全面推進縣級監控站及鄉鎮監控點的建設,盡快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地質災害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建成我縣地質災害

17、氣象預測預報系統,建立地質災害預測預報、通報等制度,同時形成我縣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反饋機制。實現我縣地質災害的有效監控,及時對突發的地質災害進行應急調查和處置,為我縣地質災害的防災減災工作提供基礎信息。(二)預警級別地質災害災情是指地質災害已經發生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地質災害險情是指地質災害隱患點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實際監測預警過程中,對各個滑坡預警點由監測人員通過動態觀測手段獲取觀察資料,由技術人員對資料分析判斷,加以歸納綜合。按照地質災害可能造成的傷亡情況和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即根據地質災害的穩定性及危害性將地質災害分為四級。即:特大型為級,大型為級,中型為級,小型為級

18、,分別以紅色、橙色、黃色、藍色予以標志。 紅色預警(級):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橙色預警(級):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黃色預警(級):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藍色預警(級):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三)預報程序通常為監測監視綜合論證臨滑預報發布警報。災害點監測人員根據監測資料和宏觀信息綜合分析,如發現裂縫變形加速、新裂縫不斷產生或出現泉水異常、地物變形、樹木歪斜、動物異常等地質災害前兆時,應及時報告

19、當地鄉鎮政府。同時,一方面增派人員嚴密監測,一方面迅速向縣政府及業務主管部門報告,由政府責成主管部門或直接牽頭組織有關專家、科技人員和行政領導組成聯合調查組,迅速趕赴現場勘察論證,認定確屬達到臨災階段,由政府決定發布臨災預報。但對于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具有突發性特點,無論哪一級組織或個人,如發現特殊緊急情況,可打破常規預報程序,直接發出警報信號。(四)預報內容發生時間、地點:即預先判別地質災害發生的時間(數天內)和圈定地質災害危險體的具體地理位置。 成災范圍:指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規模體及災害的影響區段構成的范圍。 影響程度:指變形破壞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應指出不同區段可能的受災程

20、度。(五)報警信號和人員財產轉移路線的確定報警信號,一般采用報警器、鳴鑼、口哨或廣播等方式,無論哪種方式和信號,必須事先明確,規定清楚。各鄉鎮務必在汛期前督促有關人員認真填寫發放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到相關責任單位、發放地質災害避險明白卡到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各鄉鎮應根據各隱患點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單點應急預案:明確預警信號、人員財產撤離、轉移路線、緊急避難場所,并向當地群眾講解清楚,一旦災害發生按照兩卡或單點應急預案規定的路線撤離。四、應急響應和處置程序(一)災情報告突發性地質災害險情(災害)發生后,應按照各級的職責范圍進行應急處置和按照地質災害分級上報規定,逐級上報。 1.報告程序:地

21、質災害知情者應當立即向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國土房管局報告。其他單位或者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接到報告的,應當立即轉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立即派人趕赴現場,進行現場調查核實,并及時將災險情報告縣政府和縣國土房管局。小型地質災害險情(災害)發生后,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應急處置,并立即啟動鄉鎮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災情擴大或者災害發生,同時將應急處置情況報告縣國土房管局。中型以上地質災害險情(災害)發生后,由縣政府牽頭或責成縣國土房管局組織專家、技術人員進行進一步現場調查核實,根據災險情的嚴重程度,啟動相應預案,進行應急處置,并將應急處置情況報告市國土房管局;如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

22、險情(災害)發生后,縣政府應立即向市政府和市國土房管局報告,請求緊急支援。 2.時限要求:地質險情(災害)發生后,視災險情嚴重程度,限時上報。中型、大型、特大型地質險情(災害)發生后,受災鄉鎮應在30分鐘內向縣政府報告災險情信息,同時抄送縣國土房管局、救災辦、民政局等有關部門。縣政府辦公室或有關部門在得知災險情信息后,應在10分鐘內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報告。縣人民政府應在地質災害發生1小時內向市政府報告災險情信息,6小時內上報災情及救災工作情況,同時抄市國土局、救災辦、民政局等有關部門。小型地質災害險情(災害)發生后,受災鄉鎮政府應在12小時內向縣政府報告災險情信息,同時抄送縣國土

23、房管局、救災辦、民政局等有關部門,縣救災辦、民政局等有關部門應在災害發生后24小時內將災情及救災工作情況上報市救災辦、民政局等有關部門。 3.報告內容:突發性地質災害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地質災害災情或地質災害險情發生時間、地點、受災單位。 (2)地質災害災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地質災害險情的潛在危險程度、危害程度估計及發展趨勢的初步評估。 (3)地質災害災情或地質災害險情發生原因初步判斷。 (4)地質災害災情或地質災害險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態控制情況。(二)預案啟動突發性地質災害或地質災害險情發生后,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應迅速啟動地質災害應急搶險預案,立即組織力量趕

24、赴事故現場搶險救援,并對地質災害或地質災害險情現場嚴密保護,防止人員傷亡擴大。鄉鎮應急搶險機構在核實地質災害或地質災害險情的初步情況后,根據紅、橙、黃、藍四級預警級別,在向縣政府報告的同時迅速啟動防災預案,進行搶險救援處置。(三)地質災害應急程序地質災害災情或險情發生后,當地鄉鎮政府有關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先期應急搶險救援處置,縣應急搶險指揮部及其成員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及時趕赴地質災害現場,指揮搶險救援工作。 1. 縣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立即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同時按照確定的工作程序開展應急搶險救援。 2. 縣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應采取的應急行動: (1)災情發生4小時內,召開縣地質災害應

25、急搶險指揮部基本成員單位緊急會議,通報災情,研究部署地質災害應急搶險工作,對地質災害應急搶險工作實行集中領導。 (2)立即啟動縣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的工作和成立地質災害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并向災區派出現場工作組。 (3)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對災區損失情況進行核實、調查、錄像,及時向縣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報告,并提出搶險救災的重點。 (4)縣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應根據災情、險情的發展,不斷增派和調整現場工作組。 (5)迅速匯總災情及采取的措施,部署向災區緊急支援的有關事宜。 3. 各工作組應采取應急救援行動 (1)首先搶險隊伍迅速進入現場,搶救被壓埋人員和正處在危險場地的遇險者,緊急疏散位于

26、危險地帶及危險建筑物內的各類人員。 (2)醫療救護組要迅速組織急救隊伍,搶救傷員。 (3)專業調查人員迅速查明災害范圍、活動情況、發展趨勢,圈定危險地段,加強現場監測,參與指導安全搶險救災。 (4)交通、水利、電力、通信、城建等部門要盡快恢復被破壞的基礎設施,并優先保證搶險救災的急需。 (5)衛生防疫組及時處理各類尸體,并進行防疫消毒,控制繼發性和衍生性災害的發生或蔓延。 (6)治安防范組要做好災害發生地公共秩序的維護工作。 (7)災害調查組開展調查評估工作,及時向縣政府匯報災情。 (8)災后重建組要做好災民轉移安置撫恤工作,恢復生活和生產秩序,自力更生組織自救和恢復生產。(四)分級響應藍色預

27、警(級)地質災害發生后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并全權指揮,并立即啟動鄉鎮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按確定的工作程序開展應急搶險。鄉鎮應急搶險機構及其成員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及時趕赴地質災害現場,指揮搶險救援工作。必要時由縣應急搶險指揮部派人到現場指導。 黃色預警(級)地質災害發生后,應立即啟動本預案,按確定的工作程序開展應急搶險。及時向市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災情和搶險救災情況。 紅色預警(級)和橙色預警(級)地質災害發生后,應立即啟動本預案,按確定的工作程序開展應急搶險。及時向市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災情和搶險救災情況,同時請求緊急支援,提出需要緊急支援的項目和內容。五、處置措施險情(災害)發生后,根

28、據事態的危急程度和時間的緊迫程度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即緊急處置措施和后期處置措施。(一)緊急處置措施1.緊急避險 險情(災害)發生后,應按照事先規定的撤離路線,迅速將生命和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的群眾轉移到緊急避難場所。轉移和安置應按優先照顧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及受傷群眾的原則進行。12小時內將脫險群眾安置就緒,并做好食物、衣被、藥品等災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臨時安置主要采取分散安置(投靠親友或群眾互助)和集中安置(調劑公房、搭建臨時住房或帳篷)兩種方式。集中安置災民,必須選擇安全有保障的地方安置。并及時做好災民情況登記,了解災民具體困難,為縣政府確定支援重點提供依據。 2.物資

29、供應 災民房屋倒塌或嚴重損毀,長期在外居住的,必須解決吃飯和冬季防寒問題。如災情嚴重,當地物資不能滿足災民的需要,由縣民政局在縣城組織食物、衣物、棉被等,并緊急調運,以最快速度到達災區。災區群眾飲水主要依靠當地或就近組織水源解決,水利部門應盡快協助和配合當地政府解決群眾飲水問題。如有必要由當地政府或縣政府組織力量送水。 3.加強監測 地質災害險情(災害)發生后,所在鄉鎮政府應增派人員,組成監測小組,對災害體進行24小時嚴密監測,圈定危險地段、設立警示牌,告之過往行人注意安全。增設簡易監測點,隨時對險區進行巡查,做好監測記錄,并隨時向指揮部或縣國土房管局報告災害體的發展新動向。 4.簡易工程措施

30、 對出現變形破壞的災害體, 針對不同類型的災害體,采取簡易工程措施,防止險(災)情的進一步擴大。 (1)崩塌。是陡坡上被直立裂縫分割的巖土體,因根部空虛,折斷壓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穩定,突然脫離母巖體向下傾倒、翻滾。應急措施如下: 及時組織人員清除殘留松動危巖。 對形成的裂縫進行砼及砂漿充填封閉。 對有地表水流的災害點,必須疏導水流,使水流避開災害點。 (2)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水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的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應急措施如下: 沿滑坡體后緣修筑攔山堰,滑坡體內修豎向排水溝,防止降雨及地表水大量滲入滑

31、坡體。 對滑坡體上的拉裂縫進行回填夯實。在對拉裂縫夯實前,應對裂縫開挖,深度不小于50厘米,寬度大于60厘米,裂縫兩側各30厘米。 對有條件地區可在滑坡前緣進行壓腳及滑坡后緣進行減載。 對造成房屋垮塌和成為危房的,應及時組織人員搬遷避讓。 (3)泥石流。是山區特有的一種自然地質現象,它是由于降雨產生在溝谷或山坡上的一種挾帶大量石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高濃度的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流。它的運動過程介于崩塌、滑坡和洪水之間,是各種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應急措施如下: 為防止泥石流的復活,應將水源引出泥石流區域,或者采取引流方式減小水流量。 在可能的情況下,要阻斷泥石流的物

32、質來源。 對受災區域的人員和房屋進行搬遷避讓。(4)變形體。是指沒有滑動距離的不穩定滑體。要對變形體坡體產生的裂縫進行夯實,并疏導地表水源,阻止地表水滲入滑坡體內。(5)危巖。是斜坡上的巖土體已有變形跡象,但還沒崩塌墜落下來。對危巖下的住戶進行搬遷避讓,落實專人進行監測。5.應急調查與災情通報地質災害發生后,現場調查組要做好地質災害現場的調查取證工作。調查內容包括:地質災害類型、規模、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地質災害成災原因(包括地質條件和誘發因素)、搶險救災工作情況。對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提出防范對策、措施和今后防治工作建議;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并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在處置地質災害災情中,現場搶險救

33、援指揮部要按規定及時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工作,迅速將人員的搶險救援、地質災害現場的控制等工作情況向縣應急搶險指揮部報告,并將縣應急搶險指揮部領導的指示,迅速傳達到有關救援單位和人員。災情嚴重或造成惡劣后果的地質災害,調查組應及時向縣政府和國土房管局報告情況。同時,向縣安監局、縣監察局等部門及鄉鎮人民政府通報,積極配合縣級有關部門,對責任事故作進一步調查,由縣監察局追究有關責任人的失職、瀆職責任。(二)后期處置措施1.房屋恢復、重建災民房屋恢復、重建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從快從速進行,確保災民不挨凍受寒。建房資金的籌集采取自力更生為主,社會互助及政府救助為輔的方式解決。恢復、重建住房實行

34、“規費全免、手續從簡從快”等優惠政策。對相對集中或成片興建災民新村,受災鄉鎮人民政府應科學選址,統一規劃,盡快組織災民建房。2.社會救助 縣民政局主管全縣救災捐贈工作,縣人民政府救災捐贈接收辦公室設在縣民政局,發生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后,縣政府責成縣民政局根據需要適時組織開展救災捐贈。民政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救災捐贈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民政部救災捐贈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切實加強管理。對接收捐贈現金或物資出具財政局統一印刷的專用收據。對境外捐贈實行嚴格的項目管理和財務管理,及時向上級和捐贈方報告使用情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搞好宣傳動員和組織發動,及時報道捐贈工作及捐贈款物使用、

35、分配情況,接受新聞輿論和社會各界的監督。3.保險理陪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后,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應及時協調有關保險公司提前介入,按相關工作程序作好參保的理賠工作。 4.信息報道公開報道災情要慎重,報道內容實事求是,有利于社會安定和救災工作的順利開展,防止產生消極影響。需經縣救災辦和有關部門核實,縣政府批準,災情才能對外發布和新聞報道。必要時,由縣政府應急搶險指揮部主持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會通報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穩定災民情緒,平息謠傳。六 保障措施(一)通信與信息保障參與應急搶險指揮部的成員單位及搶險救援單位,確定一名負責人和聯系人,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參與應急搶險救援的所有部門

36、及通訊方式見附件2。緊急情況下啟動應急通信系統或經批準調用其他有關部門的通信系統,以保證救災通信暢通。(二)應急搶險隊伍保障組建地質災害應急隊伍是地質災害應急搶險工作高效、有序進行的重要保證。由地質災害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確定成員單位,主要由參加搶險的搶險救援力量組成。各鄉鎮要常年性落實10-20人的應急搶險精干人員,根據災害情況,調集人員,在接到災情報告后3小時趕赴現場。(三)搶險救援裝備及物資保障搶險救援裝備和物資是應急搶險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需配備應急搶險指揮車一輛和車載電話一臺、對講機等現場通信設備,采取平戰結合的原則配備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臨時照明器材及搶險救援人員的防護物資,

37、建立相應的維護和調用等制度,保證應急搶險救援工作的需要。(四)經費保障縣級財政部門要在本級預算中安排必要的防災救災資金。用于應急搶險裝備的購置、宣傳培訓和演習等開支以及救災補助等。按照救災工作分級負責、救災款分級負擔的管理體制,各鄉鎮財政部門要在本級預算中安排必要的救災資金。 一旦出現災情,財政部門要及時籌集、調度救災資金,會同民政局、救災辦等有關部門以最快速度及時下撥到位。各地安排救災款物要統籌考慮,突出重點,首先確保緊急轉移安置災民的需要,其次重點安排口糧救濟和房屋恢復、重建。(五)緊急避難場所保障按照轉移安置工作的原則,險情或災情出現后,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通過動員,首

38、先組織群眾自己投親靠友,其次是對口安置,由當地政府組織調劑當地單位用房或其他閑置房屋,不得以的情況下才采取搭建臨時住房的辦法,一旦災區需要,可先行調運縣民政局庫存的救災帳篷,再完善手續。(六)制度保障各鄉鎮人民政府要詳細制定汛期值班制度、險情巡查制度和災情速報等制度,嚴格執行簡易觀測措施、災前報警措施和緊急避讓措施。發生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時要隨時上報,及時準確的反映災害信息。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做好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檢查工作,對各個隱患點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縣地質環境監測站要與縣氣象局做好地質災害等級預報。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人要隨時注意災害等級預報,并與本地氣象

39、、水文等部門協作,及時掌握轄區內的水文水情和降雨情況,做好可能出現險情的防災準備,防患于未然。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加強與水利、交通、建設等主管部門的協作,督促各鄉鎮政府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做好群測群防工作,落實防災責任人和監測責任人;對于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及時建立監測點,建立群測群防網絡并落實監測責任制,做好災害點的防災預案;要及時向災害影響區居民發放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做到有備無患。(七)宣傳培訓和演練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要對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鄉鎮政府分管領導和管理干部及地質災害點的村級防災責任人和監測人員進行地質災害防災業務培訓。并通過發放地質災害宣傳資料

40、或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的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常識,提高全民的安全自救防護能力。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縣搶險救援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援實戰演練。七、附則(一)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縣國土房管局編制并負責解釋。 (二)預案頒布實施本預案經縣政府審定,以文件形式頒布實施。墊江縣人民政府2007年6月5日印發的墊江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墊江府辦發200749號)同時作廢。(三)預案管理 鄉鎮人民政府、本縣地質災害應急處置責任單位和負有應急保障任務的單位,都要根據本預案和所擔負的地質災害應急處置任務,組織制定相應預案的保障計劃。 (四)預案更新

41、 適時對本預案進行更新,原則上每三年進行修訂一次。 (五)責任追究與獎勵 按照國務院關于重特大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重慶市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等規定,有關部門應對以下行為單位和個人嚴格責任追究: 1.對重特大突發性地質災害和重大險情信息不按有關規定上報、遲報、漏報、瞞報的;2.拒不執行事故現場指揮部的指令,延誤應急搶險工作造成嚴重后果的;3. 在人員救助、物資調配、事故調查、現場秩序維護等方面不配合、不支持,嚴重影響和干擾應急搶險救援工作的單位和個人參照有關規定,對在地質災害應急搶險工作中有突出貢獻者,進行表彰獎勵。八、附錄1、墊江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一覽表。2、

42、墊江縣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指揮部單位及負責人通訊錄。3、鄉鎮聯系人及聯系電話。主題詞:城鄉建設 地質災害 應急預案 通知 抄送:縣委各部、委、室,縣人大、政協辦公室,縣法院、檢察院,縣人武部,各人民團體、駐墊單位。 墊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0年11月1日印發附件1:墊江縣地質災害隱患點一覽表序號原編號災害點名稱類型鄉鎮規劃類型發生時間主要誘因規模危害性穩定性危害分級監測責任人聯系電話面積(萬m2)體積(萬m3)受威脅人戶受威脅房屋(戶)(人)(間)(m2 )1DJ-001半邊坡危巖崩塌三溪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50.3841101200穩定性好中型王澤榮2DJ-002葫蘆壩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

43、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64.83143600穩定性較差中型黎于軍745981153DJ-003芝麻灣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180.7215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蔡茂明74988994DJ-004大深溝不穩定斜坡斜坡三溪鄉群測群防2007-7-17暴雨0.361.08292400穩定性較差小型蔡茂明74988995DJ-005小深溝不穩定斜坡斜坡三溪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210.84131200穩定性好小型蔡茂明74988996DJ-006黃草坡滑坡斜坡三溪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6-6-16暴雨7421877183600穩定性較差中型李顯德745986337DJ-0

44、07新田灣不穩定斜坡斜坡三溪鄉群測群防2007-7-17暴雨0.43.2272400穩定性好小型敖志強745976408DJ-008下王家灣不穩定斜坡(敖玉堂)斜坡三溪鄉群測群防2007-7-17暴雨0.020.18151200穩定性好小型敖志強745976409DJ-009下王家灣不穩定斜坡(陳順武)斜坡三溪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30.4141200穩定性好小型敖志強7459764010DJ-010高洞廟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2006-6-16暴雨1.9519.5282400穩定性較差小型金加龍7459793411DJ-011沈家埡口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7-7-16暴雨0

45、.181.2616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李顯德7459863312DJ-012廖家灣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2006-6-16暴雨0.918.43123600穩定性較差中型李明君7459815213DJ-013扎房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7-6-16暴雨0.64.3216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代順江745983614DJ-014代家灣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7-7-15暴雨0.965.215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代順江745983615DJ-015新屋扁崩塌(1)崩塌三溪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7-6-15暴雨0.090.9262400穩定性較差小型李顯德74598

46、63316DJ-016新屋扁崩塌(2)崩塌三溪鄉群測群防2007-6-16暴雨0.050.45282400穩定性好小型李顯德7459863317DJ-017太陽扁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7-6-17暴雨1.8724.32112400較差中型楊昌連18DJ-018染房崩塌崩塌三溪鄉群測群防2007-7-17暴雨0.020.421111200穩定性較差中型楊昌連19DJ-019大灣滑坡斜坡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4413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王成樹7459358020DJ-020鐵籠沖不穩定斜坡斜坡三溪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20.0214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王澤榮7459881

47、321DJ-021干田坳不穩定斜坡斜坡三溪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10.05121200穩定性好小型王澤榮7459881322DJ-022西沖灣不穩定斜坡斜坡三溪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10.05121200穩定性好小型王澤榮7459881323DJ-023渣草灣不穩定斜坡斜坡三溪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10.05131200穩定性好小型湛勇7459881324DJ-024鐵匠灣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2007-7-17暴雨1.045.21245122400穩定性好中型蔡茂明7459889925DJ-025謝家下灣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241.9251851000穩定性較差

48、中型楊昌連7459815726DJ-026上堂丘(北)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750.5253113600穩定性好中型楊昌連7459815727DJ-027上堂丘(南)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1080.756131200穩定性好小型楊昌連7459815728DJ-028大石坡滑坡滑坡三溪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4.536373600穩定性好小型蔡茂明7459889929DJ-029檬子灣滑坡滑坡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55444.4352151200穩定性好小型王成樹7459358030DJ-030蘇家寨滑坡滑坡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95.473271400穩定性好中型汪

49、邦澤31DJ-031半坡滑坡滑坡坪山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5314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汪邦澤32DJ-032高灣滑坡滑坡坪山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5403103600穩定性較差中型夏鼎池7459377633DJ-033小咀崩塌崩塌坪山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0120.315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黎于中7459374434DJ-034黑溝滑坡滑坡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812.43232400穩定性好小型黎于中7459374435DJ-035大灣危巖崩塌坪山鎮群測群防2007-7-17暴雨0.0080.04141200穩定性好小型黎于中7459374436DJ-036

50、宋家寺不穩定斜坡斜坡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2.7313.761761200穩定性好中型劉德召37DJ-037柏林坎不穩定斜坡斜坡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22.4151200穩定性好小型張慶志7459112938DJ-038班竹灣滑坡滑坡坪山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1.0410.44194800穩定性差中型張慶志7459112939DJ-039高花寨滑坡滑坡坪山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987.8492891800穩定性較差中型余登明40DJ-040羅家灣滑坡滑坡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240.0724144800穩定性好中型余登明41DJ-041寨灣危巖崩塌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

51、雨0.010.152132400穩定性好中型余登明42DJ-042余家灣危巖崩塌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10.072102400穩定性好中型余登明43DJ-043付家寺滑坡滑坡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720.36393600穩定性好小型余登明44DJ-044龍井灣危巖崩塌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050.04191200穩定性好小型余登明45DJ-045廖家灣崩塌崩塌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81251951000穩定性好中型余登明46DJ-046黃角村涪墊路邊坡斜坡坪山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281000穩定性較差大型陳曉明47DJ-047施工咀滑坡滑坡裴興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3.3752

52、751551000穩定性較差中型譚克安48DJ-048伙食團(新龍灣)滑坡滑坡裴興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3.346.2393600穩定性較差小型譚克安49DJ-049蝴蝶灣滑坡滑坡裴興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2.5225.2484800穩定性好小型田井偉7459966750DJ-050王家祠堂滑坡滑坡裴興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540.2716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王志文51DJ-051石壁沖滑坡滑坡裴興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80.563113600穩定性好中型李大學52DJ-052興隆灣滑坡滑坡永平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7.9295.044274800穩定性好中型張玉龍7459573553DJ-

53、053芭毛灣滑坡滑坡沙河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4-7-17暴雨0.442112400穩定性較差中型陳良平54DJ-054南山滑坡滑坡沙河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4-6-20暴雨1510562461200穩定性較差中型陳良平55DJ-055花地灣危巖崩塌沙河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20.094514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陳守淑7455952956DJ-056東陽大橋滑坡滑坡沙河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7-7-18暴雨0.824.114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陳忠良7455960157DJ-057大地灣危巖崩塌沙河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010.0616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殷治貴7

54、455962358DJ-058大屋基滑坡滑坡沙河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163183600穩定性好中型殷治貴7455962359DJ-059龍橋轉盤邊坡斜坡杠家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7-6-18暴雨0.060.33163600穩定性較差中型盧澤貴7455875060DJ-060工商所邊坡斜坡杠家鄉群測群防2007-6-10暴雨63052051000穩定性好中型吳德忠7455875061DJ-061武斗壩危巖崩塌大石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120.48131200穩定性好小型陳華云7455883062DJ-062洋河水庫危巖崩塌大石鄉專業監測、工程治理不詳暴雨17.51000穩定性好大型董文生745

55、5883063DJ-063孔家嘴危巖崩塌大石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040.212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盧先友7455883064DJ-064彭家巖滑坡滑坡普順鎮群測群防2007-7-18暴雨7.50.003835128357000穩定性好大型石安發7454139865DJ-065張家灣滑坡滑坡普順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5-8-10暴雨0.11250.451029102000穩定性較差中型劉代國66DJ-066獅子巖危坡崩塌普順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211265122400穩定性好中型向德剛67DJ-067吳家灣滑坡滑坡普順鎮群測群防2007-6-17暴雨3.33311351122

56、00穩定性好中型陳遠金7454960968DJ-068后背灣滑坡滑坡周嘉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7-7-17暴雨1.126.7271671400穩定性較差中型許光平69DJ-069馬道子滑坡滑坡周嘉鎮群測群防2005-8-28暴雨1.358.14144800穩定性較差中型任澤來7454598670DJ-070袁家寨滑坡滑坡周嘉鎮群測群防2007-4-20暴雨3.0824.644134800穩定性較差中型袁南健7454061171DJ-071大丫口滑坡滑坡周嘉鎮群測群防2007-7-17暴雨4.5274144800穩定性好中型高玉峰7454269572DJ-072石尖山危巖崩塌永安鎮群測群防不

57、詳暴雨0.040.22492591800穩定性好中型黃錫華7454668573DJ-073太平寺滑坡滑坡太平鎮群測群防2007-6-15暴雨0.393.513103600穩定性較差中型程民碧74DJ-074黃泥榜滑坡滑坡太平鎮群測群防2007-5-20暴雨0.4651551000穩定性較差中型程民碧75DJ-075興隆灣滑坡滑坡太平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1998-7-10暴雨93651851000穩定性好中型陽井才76DJ-076廖家槽滑坡滑坡太平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4-6-20暴雨0.4251.751351000穩定性好中型程民碧77DJ-077大石灣滑坡滑坡太平鎮群測群防2007-6-

58、18暴雨5.5334134800穩定性好中型陽井才78DJ-078丘家灣滑坡滑坡太平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6-6-10暴雨53073571400穩定性較差中型程德福79DJ-079何家溝不穩定斜坡斜坡太平鎮群測群防2007-6-18暴雨53015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程德前80DJ-080鳳山小學危巖崩塌桂溪鎮專業監測、工程治理不詳暴雨0.0050.0126學校10002000穩定性好特大型李有奇7451897381DJ-081李家灣滑坡滑坡桂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6-8-9暴雨3420452051000穩定性好中型歐祖成82DJ-082董家灣滑坡滑坡桂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5

59、-7-20暴雨281961040102000穩定性好中型歐祖成83DJ-083橋頭邊坡斜坡曹回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7-6-18暴雨0.040.121365132600穩定性好中型吳清明84DJ-084田灣滑坡滑坡新民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654.5562161200穩定性好中型董純中7457186285DJ-085唐家灣滑坡滑坡新民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1.28.472371400穩定性較差中型董純中7457186286DJ-086小屋基滑坡滑坡新民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52.583181600穩定性好中型李增明7451928087DJ-087火炎溝滑坡滑坡新民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4252

60、151000穩定性較差中型劉小江7457869088DJ-088天灣坡滑坡滑坡新民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120.36282400穩定性好小型劉小江7457869089DJ-089雙河水庫左壩肩危巖崩塌新民鎮群測群防、工程治理不詳暴雨0.32威脅水庫下游大通村1185人的生命安全穩定性差特大型譚書文90DJ-090雙河水庫右壩肩危巖崩塌新民鎮群測群防、工程治理不詳暴雨0.84穩定性差特大型譚書文91DJ-091小寨危巖崩塌硯臺鎮群測群防、工程治理不詳暴雨0.0075128881600穩定性較差小型胡文良92DJ-092月亮田不穩定斜坡斜坡澄溪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1816832130326400穩定

61、性好大型陳維清7453988893DJ-093任家灣滑坡滑坡澄溪鎮群測群防2007-7-16暴雨17282400穩定性好小型任孝成94DJ-094付家巖腳滑坡滑坡澄溪鎮群測群防、工程治理不詳暴雨2016034128346800穩定性好大型陳維清7453988895DJ-095鐵廠灣不穩定斜坡斜坡澄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150.2552251000穩定性較差中型周朝清7450997296DJ-096興龍灣滑坡滑坡澄溪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85.663061200穩定性好中型葉亨正97DJ-097興龍灣滑坡(2)滑坡澄溪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422.14184800穩定性好中型葉亨正9

62、8DJ-098河堰口滑坡滑坡澄溪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563.364184800穩定性好中型陳定元99DJ-099燃燈寺不穩定斜坡斜坡白家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52.5363600穩定性較差小型皮建云74584581100DJ-100岳家溝危巖崩塌白家鄉群測群防、工程治理不詳暴雨0.010.021238122400穩定性好中型李興志101DJ-101新屋灣危巖崩塌白家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30.07515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汪江波102DJ-102二墩巖滑坡滑坡白家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7-7-17暴雨1.165.82102400穩定性較差中型汪池梅103DJ-103

63、易家溝滑坡滑坡鶴游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4.8485651000穩定性好小型易善理104DJ-104分洲村八社危巖崩塌鶴游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84.83133600穩定性好中型盛國文7482402105DJ-105石鼓溪危巖崩塌鶴游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060.012872971400穩定性好中型周廣良106DJ-106五洞鎮不穩定斜坡斜坡五洞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10.330200306000穩定性好大型陳友碧74517688107DJ-107封家山滑坡滑坡高峰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451.351550153000穩定性好中型郭興成108DJ-108封家山不穩定斜坡斜坡高

64、峰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10.33103600穩定性好中型黃玉珍109DJ-109火山巖危巖崩塌黃沙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0030.00662461200穩定性較差中型袁永志110DJ-110陳家灣滑坡滑坡沙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0450.315161200穩定性較差小型黃俊伯111DJ-111陳家灣不穩定斜坡斜坡沙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31.34144800穩定性較差中型黃俊伯112DJ-112劉家溝滑坡滑坡沙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6.639.61360132600穩定性較差中型黃俊伯113DJ-113鄭家溝滑坡滑坡沙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

65、不詳暴雨6.7547.2583581600穩定性較差中型黃俊伯114DJ-114包家灣不穩定斜坡斜坡沙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5403103600穩定性較差中型黃義良74576732115DJ-115窯罐廠不穩定斜坡斜坡沙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4283103600穩定性較差中型黃義良74576732116DJ-116白楊溝不穩定斜坡斜坡沙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5501445142800穩定性較差中型盧家明117DJ-117菜地壩不穩定斜坡斜坡沙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64093691800穩定性較差中型盧家明118DJ-118薛家坡滑坡滑坡高安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14

66、.35114.81259122400穩定性好中型薛清友74507626119DJ-119飛龍寨危巖崩塌高安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不詳暴雨0.010.0542102400穩定性好中型張永泉120DJ-120杉樹河溝滑坡滑坡高安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060.36121200穩定性好小型皮大才121DJ-121榨口巖危巖崩塌長龍鄉群測群防、工程治理不詳暴雨0.010.03272971400穩定性較差中型王方軍74510375122DJ-122胡家灣滑坡滑坡長龍鄉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534234800穩定性好中型王波123DJ-123長沖危巖危巖三溪鄉群測群防暴雨0.050.43184200穩定性較差中

67、型陳治合74673379124DJ-124夜蒿灣崩塌崩塌三溪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暴雨0.030.24132130穩定性較差小型王小波74598086125DJ-125毛坡滑坡滑坡太平鎮群測群防、工程治理暴雨151202811335900差重大來波74536329126DJ-126百巖寺危巖危巖太平鎮群測群防、工程治理暴雨0.1354.052078792071200較差大型來波74536329127DJ-127東風滑坡滑坡澄溪鎮群測群防不詳暴雨0.52.5100公路較差中型賀劍128DJ-128鐵牛灣滑坡滑坡杠家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9.3暴雨4.422.14254200較差大型鞠其容129

68、DJ-129袁家灣滑坡滑坡高安鎮群測群防2009.3暴雨2.42423106301060較差中型袁正銀74557603130DJ-130付家灣滑坡滑坡沙坪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8.12暴雨3.5231.682210522810較差中型黃賢強131DJ-131甑家灣滑坡滑坡永安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9.4暴雨1.9517.558468320較差中型彭宇奎132DJ-132石鑼沖滑坡滑坡曹回鎮搬遷避讓2009.4暴雨0.251.482108300較差小型劉必成133DJ-133靜峰村滑坡滑坡白家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2008.12暴雨1.23.5103016630較差中型余彬134DJ-13

69、4檬子坡滑坡滑坡長龍鄉群測群防、搬遷避讓暴雨0.561.2652116380較差中型劉永前74556222135DJ-135張家灣崩塌崩塌永安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暴雨1.164.314250633511200較差大型劉勁雄74546850136DJ-136王家溝滑坡滑坡曹回鎮群測群防、搬遷避讓暴雨0.831.34155121780較差小型龔毅74570718附件2:墊江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成員單位聯系人通訊錄序號單 位姓 名職 務辦公電話移動電話1縣政府辦公室陳立生副主任745299972縣國土房管局熊宜偉副局長746846783縣建委盧金平副主任745135584縣財政局朱于國主任科員7451

70、65435縣交通局譚明乾副局長745281886縣安監局何昭洪副局長746198787縣監察局胡明副局長746870708縣公安局徐玉倫副局長745176739縣衛生局萬成緒副局長7468605810縣氣象局韓強副局長74516383158262262111縣民政局田仲耘副局長74688268附件3:墊江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鄉鎮聯系人及聯系電話序號鄉鎮名稱聯系人姓 名電 話序號鄉鎮名稱聯系人姓 名電 話1桂溪鎮王 強7469159514長龍鄉姜 明745101902太平鎮譚俊生7453632915五洞鎮胡顯發745622583澄溪鎮陳勝中7453397116高峰鎮黃遠明745667194硯臺鎮李德飛7458875517新民鎮周 川745785055鶴游鎮田華7458270018沙坪鎮李必樹746451186坪山鎮高樹坤7459271519曹回鎮張永昌745794487三溪鎮汪濤7459893320包家鎮譚小紅746430288裴興鎮李 勇7459904021周家鎮黃良平745423869永平鎮葛榮權7459565822普順鎮陳大川7454897810杠家鎮徐龍建7455858623永安鎮周家琴7454682811大石鄉郭云權7455059124黃沙鄉何 江7456870212沙河鄉陳 鵬7455963825白家鎮謝 曉7458382013高安鎮楊 勇74556222


注意事項

本文(墊江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27頁).doc)為本站會員(奈何)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南昌市| 宝兴县| 彭州市| 肇州县| 家居| 嘉义市| 五指山市| 江永县| 积石山| 贵州省| 襄垣县| 韶关市| 莎车县| 广德县| 信宜市| 西和县| 井研县| 镇原县| 宁城县| 邵东县| 康定县| 鄯善县| 崇义县| 衡东县| 洛宁县| 南丹县| 资中县| 津市市| 涪陵区| 稻城县| 石渠县| 祁阳县| 靖西县| 东山县| 新密市| 自贡市| 泗水县| 抚州市| 奉化市|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