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4頁).doc

  • 資源ID:561873       資源大小:217.54KB        全文頁數:3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4頁).doc

1、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目 錄第一章 總則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適用范圍11.4應急預案體系組成銜接圖21.5應急工作原則2第二章 企業危險源分析2.1企業概況32.2廠區平面布置圖192.3危險源明細評價32.4危險源辨識及風險分析5第三章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責任3.1應急組織體系6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7各應急救援小組分工職責18第四章 預防、預警措施4.1危險源監控與預防措施94.2報警、通訊聯絡的選擇94.3事故發生后采取的工藝處理措施214.4信息上報與處置12第五章 應急響應5.1響應分級105.2響應程序115.3應急結束 125.4信息發布 125

2、.5后期處置 135.6應急結束與現場恢復 14第六章 保障措施6.1事故搶險救援組織通訊系統的暢通保障 146.2應急裝備、設施與器材保障措施 146.3應急裝備、設施與器材存放位置清單 236.4人力資源保障措施 156.5經費保障措施 15第七章 培訓與演練7.1應急培訓措施 15第八章 獎懲8.1獎懲內容16 第九章 附則9.1應急預案備案 17.2應急預案維護和更新 18 附件10.1相關部門、機構及人員的聯系方式 2410.2應急物質、裝備、器材清單 2410.3關鍵的線路標識和圖紙 2110.4相關應急預案備案名錄 25第一章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貫徹執行國家、省、市關于切實

3、做好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進一步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方針,科學規范公司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全面提高公司處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有效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力爭將事故危害消滅在萌芽狀態,特制定本“預案”,并照執行。1.2 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352號)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4、(國務院令第493號)企業職工死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GB6721)公司綜合管理體系文件:起重機械起重安裝作業指導書、施工現場安全用電作業指導書、高溫作業管理規定、危險品管理規定、消防工作管理規定有關技術規范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2003生產過程安全衛生要求總則GB12801-91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2005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 GB15603-1995(1)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遼寧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標準1.3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的級別為級即公司級預案的啟動。范圍為我

5、公司區域內無論任何原因(自然災害、設施設備損壞、人的因素等),導致發生火災事故、爆炸事故、中毒窒息事故、灼燙事故、觸電事故、機械傷害等事故都適用此預案。1.4應急預案體系組成應急管理是一項科學規范、全面協調、多方合作的系統工程,我公司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分別制訂相應的應急預案,形成體系,互相銜接。針對不同的事故,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力求做到,應急管理責任明確,對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要判斷準確,應急響應及時迅速,應對措施正確有效,應急資源準備充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我公司應急預案的體系由三個體系組成:A、一級體系:綜合預案 B、二級體系:專項預案 C、三級體系:現場處置

6、方案應急預案體系構成圖(見附件圖表1):1.5 應急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救人優先,把企業員工及周邊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加強企業員工的安全防護工作,堅持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的 “人道主義”原則。(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服從地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統一領導,迅速、規范的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各負其責、有效快速地整合內部及社會資源,形成合力的應急救援體系。(3)快速響應,果斷處置。?;肥鹿实陌l生具有很強的突發性,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擴散和爆炸,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快速、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采用先進的應急救援裝備和技術,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充分發揮專家的作

7、用,實現科學民主決策。確保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 (5)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做好危化品事故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開展培訓教育,組織應急演練,做到常備不懈。進行社會宣傳,提高從業人員和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做好物資和技術儲備工作。(2)第二章 企業危險源分析2.1.1、企業概況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組建于2004年,是從事危險化學品生產的民營企業,隸屬鞍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地處鞍山市,占地面積平方米,有個生產車間,擁有正式職工人,其中技術人員人,2011年實現產值萬元。公司法定代表人,

8、注冊資金人民幣貳佰萬元,主要生產化工產品、油漆、編織制品等。經營范圍為化工產品、油漆經銷、技術咨詢,公司采用二甲苯、丁醇、醇酸樹脂、鈦白粉、滑石粉等原料。、下附公司廠區及周邊平面布置圖(見附件圖表2):2.1.2、公司生產工藝及主要設備圖表(見附件圖表3):2.1.3、公司安全因素及所處周邊情況說明:a. 公司廠區位于鞍山市,北側為閑置土地,西邊是,南面比鄰廠,東面為。b. 我公司的生產工藝中無化學反應、及加熱、加壓裝置、車間內照明設備開關全部使用防爆裝置。基本上消除了電器火花的產生,及各種化學反應產生的熱能而引起的火源。 c組織生產的方式是執行“以銷定產”。即完全按照客戶的訂貨單的要求進行生

9、產,基本實現“零庫存”,大大降低了火災的發生機率。d.我公司員工的飲用水及食堂選用的糧食、蔬菜等皆從正規的廠家、渠道購入,切嚴格的把關,可確保飲食安全,有效的控制了食品中毒事件的發生。結論: 依據國家標準GB18218-2009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進行辨識,我公司無重要設備及裝置,廠區及周邊亦無重大危險源的存在。2.2、危險源明細評價2.2.1、危險目標確定依據為國家標準GB18218-2009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按GB18218(3)進行辨識、以下系按照易燃物品臨界存儲量來判斷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危險源.產品中主要使用的危險品其危險性如下:序號名稱閃點爆炸下限%危險等級備注1二甲苯25

10、1甲三類2丁醇291.7甲三類3醇酸樹脂甲三類4鈦白粉無5滑石粉無6重質碳酸鈣無2.3.1、重大危險源辨識及風險分析原料名稱臨界儲存量(噸)臨界儲存量(噸)q/Q丁醇100.20.02二甲苯400.20.02油漆成品2010.05合計0.092.3.2、危險源的危害確定:企業存在危險源主要有:危險化學品倉庫、 生產設備(高速分散機、鍋爐、起重機)、生產作業和操作設備作業(帶電作業、起重機械作業、鍋爐作業、車輛駕駛)。2.3.3、廠區內四處危險源: A、生產原材料倉庫。 B、生活區鍋爐房。C、生產設備及電力控制源。 D、成品臨時存放處(4)2.3.3、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分析1、火災、爆炸(1)、

11、易燃易爆化學品泄漏,遇明火爆炸。(2)、在各系統進行檢修、動火、啟停活動時,特別是在易燃易爆物質存在的場所,會因管理不善或處置不當,發生誤操作、誤損傷而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3)、電氣火災爆炸的危險:配電裝置、電動機以及各種照明設備等存在電氣火災的危險。如:在配電間,因開關觸點等部位發熱可能引起火災。(4)、鍋爐爆炸事故:設備嚴重故障、運行人員松懈麻痹和誤操作,可能造成鍋爐嚴重缺水、嚴重結垢、嚴重腐蝕、超壓、安全附件失效等。如處理不當,就會造成鍋爐爆炸事故。鍋爐系統的其他承壓部件如高壓鍋爐區及降水管、高壓過熱器、高壓汽包也存在發生爆破事故的危險。2 、中毒和窒息:在使用有毒物質的過程中發生

12、泄漏,操作人員不小心吸入會引起中毒,飲、食有害物品,而引發的食物中毒事故。3、 觸電(1)雷電傷害。 (2)靜電傷害。 (3)漏電傷害。4 、機械傷害機械設備(分散機)快速轉動部件、嚙合部件等如果缺乏良好的安全防護設施或操作使用維修不當,極易造成機械傷害事故。5 、起重傷害本企業起重設備在運行、檢修過程中,可能發生起重傷害。6、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在正常生產巡查和設備維修時,可能發生高處作業人員的墜落和高空墜物傷人事故。 7 、車輛傷害 8 、灼燙: (5)(1)、在使用酸、堿等腐蝕品原料過程中,存在造成作業人員化學灼傷的危險。(2)、鍋爐管道泄漏,高溫水、蒸汽噴出易造成作業人員高溫燙傷的危險。

13、第三章、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責任3.1、應急組織體系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體系:是董事長親自督導由總經理承全責,各部門負責人組成,且公司全員參與的組織。3.2、公司應急指揮部領導機構(見附件圖表4):屆時所有人員現場一律佩戴袖標,以便確認身份,方便聯系。(隨機人員指的是:周邊單位及個人的施救人員) 、指揮部人員分工:總指揮:負責全面指揮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及日常監、督促工作。副總指揮:負責總指揮負責具體的指揮工作,當總指揮不在現場時,副總指揮行使總指揮職責。及日常對各主管的協調、考核工作??傊皋k主任:負責第一時間發出緊急求救信息,協助總指揮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屆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事故通報。及日常組織

14、員工的安全培訓工作。消防、搶險主管:實施現場搶險、事態反饋、及對外來救援隊伍的接待、引導、協調工作。及日常組織員工應急演練的方案制定工作。環能、技術主管:負責事故現場有害物質擴散區域的認定監測,確立臨時安全處所的設置,負責現場受傷人員臨時醫療救護、組織引導外援救護隊的現場搶救、對受傷中毒人員及時護送轉院工作。員工的安全培訓內容的起草、講解工作。人事、保衛主管:負責現場警戒、治安保衛、人員疏散和道路管制工作。及日常組織員工應急演練的具體實施工作。供應、器材協調主管:負責救援物資及器材的采購、保管、輸送工作。及日常救援物資及器材的采購計劃的提出,實施,保管監護工作。各專業主管:按事故后生產調度指令

15、,正確處置有關的開停車工作,做好停車后的各項善后工作,集中可以集中的車間工人、及外來援助人員,消防器材、(6)防護用具,隨時按現場指揮部的命令,支援現場搶救的各項工作。、應急救援小組發生緊急事故時,迅速在事故現場附近安全地帶設立臨時指揮部,由總指揮負責全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調度,總指揮不在時,副總指揮為臨時總指揮,全權負責現場指揮,事故應急處理期間,全公司范圍內一切救援力量與物資必須服從調派。公司所有部門、人員都有職責參與應急救援,形成全員參與的體系,根據各自職能特點和現場應急需要,公司成立了四個專業救援小組。3.3職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 、組織制定、修改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施應急預

16、案的管理工作,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負責物資、人員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檢查搶險搶修、個體防護、醫療救援、通訊聯絡等裝備器材配備情況,是否符合事故應急救援的需要。確保器材始終處于完好狀態,保證能有效使用。 、確定各現場指揮人員,指定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協調事故現場各方面工作。、負責與外部有關部門的應急救援的協調、信息交流工作。如實上報事故信息;全力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負責制定應急預案的演練方案。并組織員工的應急救援教育及應急救援演練的具體實施。、負責組建公司各應急小組,落實應急人員的培訓及職責,檢查應急救援的物資的準備情況。、負責建立、健全應急救援資料、器材、人員信息、各類記錄

17、的備案存檔工作。3.4.各救援隊伍職責消防搶險小組職責;a.接到指揮部下達的指令后,正確配戴好個人防護用,迅速集合隊伍具奔赴現場,根據事故具體情況迅速切斷事故源和排除現場的易燃易爆物質,迅速查明(7)有無中毒人員及操作者被困,及時使嚴重中毒者、被困者脫離危險區域。b. 負責現場滅火過程的事態通報,請求聯防力量救援;并對事故發展情況及對周邊環境影響的監測,對火災爆炸氣態泄漏物去向進行跟蹤監測。將監測結果及時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 c. 負責現場固定消防泵、移動滅火器等要按規定經常檢查,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及向上級消防救援力量提供燃燒介質的消防特性,中毒防護方法,著火設備的禁忌注意事項;d.

18、負責有計劃地開展滅火預案的演習,熟悉消防重點的滅火預案,提高滅火搶救的戰斗力。現場治安小組職責;a.發生事故后,現場治安小組要根據事故實際情況,配戴好防護用品、防毒面具等,迅速奔赴現場;根據火災爆炸(泄漏)影響范圍,設置禁區,布置崗哨,加強警戒,巡邏檢查,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禁區;b.接到報警后,立即封閉廠區大門,嚴禁外來人員入廠圍觀;實施廠區道路交通管制,設立應急通道,引導外來救援力量進入事發現場,保證搶救車輛行駛路線暢通。c. 負責公眾疏散(包括廠內人員和廠外周邊人員),引導消防人員或醫護人員進入事故現場。d. 負責搶險后事故現場的洗消去污,泄漏物防化、防毒處理。為恢復生產作好準備,并對事故現

19、場及相關數據實施保護,等待事故調查人員取證。醫療救護小組職責a.熟悉廠區內危險物質對人體危害的特性及相應的醫療急救措施。b.儲備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藥品,并能隨時取用。c.事故發生后,應迅速做好準備工作,傷者送來后,根據受傷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傷者進行急救,重傷員及時轉院搶救。d.當廠區急救力量無法滿足需要時,及時通報指揮部,并向其他醫療單位申請救援并迅速轉移傷者。機動、通訊小組職責a. 機動通訊小組接到報警后,立即采取措施中斷一般外線電話,確保事故通訊(8)外線,及應急指揮部處理事故所用電話暢通無誤。b.及時將事故的性質、程度,向協作單位(見附件)進行通報,請求馳援。c. 機動預備小組

20、在接到報警后,要根據事故現場的實際需求,及時備好各類搶險器材、設備工具、救援物質,并要快速發放、送達。同時還要做好受傷、中毒人員救護用品的供應工作,d. 負責迅速通知應急指揮部、各救援專業隊及有關部門、協助查明事故源外泄部位及原因,代表指揮部協調與其它救援隊伍、相關部門的協工作,力求完美高效。e. 接受指揮部指令,在總指辦主任組持下,對外如實發布信息。第四章 預防與預警措施4.1、危險源監控與預防管理措施4.1.1、指揮部將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危害因素,告知每一位員工及相關人員,通過對潛在危害因素存在原因的分析,制定應急措施、專項的安全生產方案、安全技術措施、隱患整改措施等預防措施。4.1.2、公

21、司主要領導及安全負責人對預防措施進行監督,并責任對預防措施實施效果進行跟蹤驗證,評審預防措施的有效性,若未達到預期的效果,應重新分析制定措施直至達到預期效果為止。4.1.3、指揮部通過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檢查、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安全檢查、專項安全檢查、綜合性安全檢查、不定期地組織員工進行安全檢查,加強對危險源的監控。、出現緊急情況,由第一目擊者要在第一時間向指揮部發出警報,并采用一切有效方式報警、求救。接到報警指揮部必須立即啟動預案,全體成員要以最快的時間抵達現場,總指揮隨即進入狀態,指揮搶險,總指辦主任立即按照預案設置發出預警,集結人力、物力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見附件圖表5)4.2、報警通訊

22、聯絡的選擇a.指揮部成員必須確保24小時開機.b.本公司及外協單位24小時預警電話,24小時由專人值守。c.公司24小時值守電話:0412- 應急中心:110 消防:119 急救:120 環保:12369 (9)4.2.1 、通信與信息保障.采用電話進行內外部通訊聯絡,有固定電話7部,其中應急電話1部,報警電話1部,咨詢電話1部,全體職工都配有手機,能夠24小時有效的進行內外部通訊聯絡報警救援。相關單位人員通信應急聯系表(見附件圖表6、7):4.3、預警行動 第一目擊者發現災情后,應立即向公司值班室電話報警,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事故信息后,應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全面啟動事故

23、處理程序,通知各專業隊火速趕赴現場,實施應急救援行動。當應急救援指揮部判斷事故重大,已超出本級預案處置能力時,要及時向千山區應急辦及其他相關部門報告,要提供準確、簡明的事故現場信息,同時要及時研究應對方案,采取科學有效的行動,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按照現場處置程序立即開展自救,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災害損失,控制事態擴大。第五章 應急響應5.1 應急分級依照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相關細則,結合本公司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切實隱患,本預案應急響應共分為三級:應急響應分級表應急類別發生的事故等級一級響應(擴大響應)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1-4級事故爆炸、火災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24、重大財產損失重大自然災害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食物中毒事故:造成人員死亡,或多人嚴重不適二級響應(內部響應)嚴重機械傷害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重傷自然災害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輕微食物中毒事故:出現多人不適,未造成人員死亡或嚴重不適三級響應(內部響應)輕微機械傷害事故:造成人員重傷或輕傷5.2 響應程序一級響應程序 (10)、公司應急指揮部負責按規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向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報告,尋求救援幫助。并下令公司各應急救援小組成員,立即抵達現場實施救援。、由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及時傳達各級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的有關指示精神,負責向政府部門報告事故應急處理

25、的最新動態,并在12小時內提出書面報告,說明事故情況及應急救援預案啟動運行情況。、公司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及其他人員立即前往事發點,現場指揮事故的搶險、救援、調查、處理及善后工作。、各應急救援小組人員到位,立即組織實施應急救援,開展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工作,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保障物資到位。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遏止事故進一步蔓延,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治安救援小組進入現場立即發出危險或避險警告,立即封閉廠區大門,嚴禁外來人員入廠圍觀;實施廠區道路交通管制,設立應急通道,組織人員疏散、撤離、引導外來救援力量進入事發現場,保證搶救車輛行駛路線暢通。、醫療救護小組立即

26、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傷人員,設置臨時救護點,實施臨時救護措施,并及時配合政府專業醫護隊伍,將傷者送達醫院。、機動、通訊救援小組負責組織、協調有關方面救援的協作工作,及時現場應急處置的保障和支援工作,及時向救援指揮部反饋現場進展,如實向社會發布事態信息盡最大可能保護好事故現場。 二級響應程序、公司應急指揮部負責按規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向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報告,并在24小時內書面報告事故簡要情況以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公司應急指揮部人員到位,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立即開展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工作,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保障物資到位。、各救援小組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立

27、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到傷害的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遏止事故進一步蔓延,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及時傳達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有關指示精神,指揮各救援小組做好傷員搶救、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最大的可能保護好事故現場,并負責向安全歸口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應急處理的最新動態。 三級響應程序 (11)、公司應急指揮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報告當地有關政府及部門。并在48小時內書面報告事故簡要情況以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各救援小組到位,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立即開展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工作,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保障物資到位。、救援小組小組立即采

28、取措施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傷的人員,遏止事故進一步擴大、蔓延,及時呼喚120急救車,用最快的時間將傷者送達醫院救治。、公司應急指揮部要做好傷員搶救、善后處理、事故調查、事故總結工作,5.3 應急結束當遇險人員全部獲救、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進行撤離和交接程序、恢復正常狀態程序。由公司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宣布應急響應結束。5.4信息發布及上報a.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事故和應急救援的信息發布工作。必要時,由總經辦主任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及時準確向新聞媒體通報事故信息,協助地方有關部門做好事故現場新聞發布,正確引導媒體和公眾輿論。b.企業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

29、,應當立即啟動企業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在1小時內向千山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c.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3)事故的簡要經過;(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5)已經采取的措施;(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12)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北侖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5.5、后期處置現場保護洗消去污隊負責滅火、搶險后

30、事故現場保護,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等待事故調查人員取證。 、現場洗消 根據滅火、搶險后事故現場的具體情況,洗消去污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1)稀釋,用水、清潔劑、清洗液稀釋現場污染物料。(2)處理,對應急行動工作人員使用過后衣服、工具、設備進行處理。當應急人員從現場撤出時,他們的衣物或其它物品應集中儲藏,作為危險廢物處理。(3)物理去除,使用刷子或吸塵器除去一些顆粒性污染物。(4)中和,中和一般不直接應用于人體,一般可用蘇打粉、碳酸氫鈉、醋、漂白劑等用于衣服、設備和受污染環境的清洗。(5)吸附,可用吸附劑吸收污染物,但吸附劑使用后要回收、處理。(6)隔離,隔離需要全部隔離或把現場受污染環境

31、全部圍起來以免污染擴散,污染物質要待以后處理。、善后處置協助千山區人民政府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包括傷亡救援人員、遇難人員補償、親屬安置、征用物資補償,救援費用支付,災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負責恢復正常工作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響,安撫受害和受影響人員,保證社會穩定。、保險事故災難發生后,由財務部聯系保險機構開展相關的保險受理和賠付工作。(13)、工作總結與評估a.應急響應和救援工作結束后,由公司總經理親自牽頭,按事故“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止類似事故發生。b.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收集、整理應急救援工作記錄、方案、文件等資料,組織專家對

32、應急救援過程和應急救援保障等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并將總結評估報告送達千山區區安全生產監督局。5.6、應急結束與現場恢復 、 事故現場得以完全控制,環境污染已經達到規范限值以內,應急救援行動已無繼續進行的必要,則由應急救援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 搶救結束后,應急救援小組組織工作組人員進行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制定恢復生產、生活計劃,實施現場恢復。第六章 保障措施6.1 、事故搶險救援組織 公司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成立搶險救援組、對外聯絡組、事故調查組、善后工作組。6.2、 信息與通訊保障措施 公司建立重大危險源信息和監控系統,應急指揮部同時采取網絡、固定/移動電話、傳真等相結合的通

33、訊方式,保證應急預警、報警、警報、指揮等活動的信息交流快速、順暢、準確,做到信息資源共享。備注:相關單位人員通信應急聯系表:1、公司內部人員應急聯系附件圖表62、外部關聯單位人員應急聯系附件圖表76.3、 物資與運輸保障措施 根據救援需要,不但要保證足夠的應急救援物資儲備,而且要實現快速、及時供應到位。應急指揮部應高度重視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設施建設,重視救援物資、設備和個人防護裝備貯備,按照國家標準和要求制定配備標準,建立管理制度,加強日常性的維護、保養、檢查,保證設施、裝備性能的安全可靠。指揮部應當具備以下應急救援設備和器材:、 醫療器材:應急藥箱;、 搶救工具:一般項目部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

34、使用;(14)、 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伏以下安全線路、燈具等; 、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等; 、交通工具:指揮部常備值班救護急用車輛;遼C、 滅火器材:滅火器日常按要求配置,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6.4、 人力資源保障措施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掌握應急救援隊伍人力資源信息情況,并督促檢查各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人力資源準備情況。 6.5、 醫療衛生保障措施 、救援指揮部要加強與鞍山市當地醫療衛生機構的聯系,配備應急藥箱,在發生險情時,能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指揮部應加強對應急救治藥品、醫療器械實施監督管理,保證所用藥品、醫療器械的安全有效。6.6 、經費保障措施 救援指揮部應當做

35、好應急救援必要的資金準備,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資金首先由項目部承擔。第七章 培訓與演練 7.1、培訓 7.1.1培訓內容為確??焖?、有序和有效的應急瓜能力,所有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救援隊成員應認真學習本預案內容,明確在救援現場所擔負的責任;對周邊群眾應告知危險物質的危害及避險方法。應急培訓主要內容:(1) 如何識別危險;(2) 如何啟動緊急警報系統;(3) 危險物質泄漏控制措施;(4) 初期火災滅火方法;(5) 各種應急使用方法及事故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的常識;(6) 防護用品佩戴和使用;(7) 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7.1.2培訓方式 (15)培訓方式可能根據公司實際特點,采

36、取多種形式進行,如定期開設培訓班、上課、事故講座、發放宣傳資料以及黑板報、公告欄、墻報等,使教育培訓形象生動。7.1.3培訓要求 針對性:針對可能的安全事故情景及承擔的應急職責,不同的人員不同的內容;周期性:培訓的時間相對短,但有一定的周期,一般至少一年進行一次。定期性:定期進行技能培訓。真實性:盡量貼近實際應急活動。7.2、演練 應急演練一般至少每年一次。開展應急演練可分為演練準備、演練實施和演練總結三個階段。由演練策劃小組編制演練計劃和方案,組織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進行記錄,演練結束后進行總結和講評,以檢查應急預案是否需要改進,編寫演練報告。第八章 獎懲8.1、獎勵 在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

37、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部門和個人,應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1)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2)防止或搶救事故災難有功,使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免受損失或者減少損失的。 (3)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 (4)有其他特殊貢獻的。8.2責任追究 (16)在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給予處分;其中,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不按照規定制訂事故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 (2)不按照規定報告、通

38、報事故災難真實情況的。 (3)拒不執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 (4)盜竊、挪用、貪污應急工作資金或者物資的。 (5)阻礙應急工作人員依法執行任務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 (6)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7)有其他危害應急工作行為的。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獎勵和處罰的條件和內容納入公司安全生產獎懲制度。第九章 附則9.1、應急預案備案應急預案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報鞍山市安監局備案。9.2、應急預案維護和更新9.2.1、公司應急指揮部要每年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一次評審對預案內容的需變更的部分進行更新,將更新版本重新發放,隨著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改和完善

39、,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以及應急預案實施后,經評估發現其缺陷和不足,指揮部要及時組織修訂完善,上報公司批準后實施。、存在如下情況時須對本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更新:a.組織機構人員更換; (17)b.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廢除、頒布或更新,預案內容與其沖突;c.指揮部年度評審預案提出不合理項;b.預案運行過程出現的問題(如缺項、不合理項)等影響了預案的有效實施;c.隨著公司發展,出現新的危險源,發現本預案存在不合理性、需要更正;d,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使用,或生產內容出現新變化;e.發生其他須對預案更新的合理事件。9.3應急預案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鞍山華展化工責任有限公司安全生

40、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制定并負責解釋。9.4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開始實施,最長有效期至2015年4月30日。附 件附件圖表1應急預案體系構成圖綜 合 預 案火災、爆炸事故中毒及自然災害觸電、灼燙事故專 項 預 案機械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18)附件圖表2平 面 布 置 圖鞍隆路閑 置 空 地16600840075001300010000梯式通道庫 房工具室工具室 提升機原 料 平 臺男廁女廁廠(我方安全協作單位)東北通道應急通道綠化帶休息室雜物堆11m不足300米花壇3.7m煤 棚停 車 場配料區鞍 隆 路計量包裝區44001780060006550

41、3000570017300251008000122506500860018400砂磨區雜物間化驗室化驗室操作間原料12m配電室庫房(19)附件圖表3公司生產工藝及主要設備圖表計量包裝調色兌稀研 磨攪 拌配 料氣泵輔助攪拌中加入樹脂及顏料油罐檢驗入庫研 磨機分散機油罐分散機附件圖表4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體系圖、總指揮:*公司總經理成員:*人事、保衛主管公司銷售經理成員:*環能、技術主管公司技術主管成員:*消防、搶險主管.公司副總經理副總指揮:*總指辦主任公司綜合辦主任成員:*供應、器材協調主管公司庫房管理員消防搶險小組成員*及隨機人員現場治安小組成員:*及隨機人員醫療救護組成員:*及隨機人員機動通

42、訊小組成員:*及協助單位救援隊(20)附件圖表5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第一目擊人救援行動 公司專職安全員報 告報 告應急救援總 指 揮指 令各應急救援小組現場事故資源充足資源不足指 揮事態分析地方安全生產歸口管理部門報 告指 揮救援資源、能力分析公司協助單位報 告救援行動報告、求助地方政府救援機構北附件圖表8東重要目標分布及緊急逃生線路圖提升機液體原料庫棚女廁男廁休 息室計量包裝區鞍 隆 路山 地 果 園生產區化驗室粉 料 庫化驗室化驗室配電室工具室工具室通道重要目標空架電力線 逃生路線(21)附件圖表9 應急響應程序圖突發事件目擊報警目擊應急指揮部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報警、求援報警、求援協作單

43、位專家支持預警判斷響應級別人員到位信息開通應急啟動物質到位專業救援隊搶險救援指揮到位醫療救護現場 治安小組醫療 救護小組消防 搶險小組機動 通訊小組現場搶險警戒管制總結報告環境保護善后處理解除警戒清理現場控制失效應急結束險情排除人群疏散環境保護響應升級事態控制(22)附件圖表6公司內部人員應急聯系表姓 名職 務手 機宅 電其 他總經理副總經理安全綜合主管銷售經理工程師庫房主管保衛主管業務員項目經理設備員操作工附件圖表(11) 公司滅火器材配置和分布情況表區域類型單位數量備 注原料平臺室外消防井30 M1水源充盈、水管區域全覆蓋MFZ/ABC 4型4Kg1干粉MFZ/ABC 8型8Kg1干粉辦公

44、區MFZ/ABC 8型8Kg2干粉車間室外消防井60M1水源充盈、水管區域全覆蓋MFZ/ABC 4型4Kg1干粉MFZ/ABC 8型8Kg1干粉配電室房MFZ/ABC 8型8Kg2干粉食堂區MFZ/ABC 8型8Kg1干粉化驗室MFZ/ABC 4型4Kg1干粉(23)附件圖表7外部關聯單位人員應急聯系表單位電話鞍山市安監局值班室千山區安監局0412-2322444鞍山市環保局0412-5234913千山區環保局0412-2312802鞍山市職業病防治院0412-8555818鞍山市中心醫院0412-5930000鞍山市技術監督局0412-5847777國家化學事故應急咨詢服務熱線附件圖表(10

45、) 重要物質裝備名錄生產區內配備應急設施(備)與物資表序號名稱數量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手機號碼1防毒面具10應急專庫2急救藥箱23擔架24其他若干(24)附件3、應急和救護設備的管理a.所有應急設備、器材應有專人管理,保證完好、有效、隨時可用。公司建立應急設備、器材臺帳,記錄所有設備、器材名稱、型號、數量、所在位置、有效期限,還應有管理人員姓名,聯系電話。b.應隨時更換失效、過期的藥品、器材,并有相應的跟蹤檢查制度和措施。c.由公司供銷部長實施后勤保障應急行動,負責滅火器材、藥品的補充、黃沙麻袋、交通工具、個體防護用品等物資設備的調用。附件4 經費保障 財務部按照規定標準提取,在成本中列支,專門

46、用于完善和改進企業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監控設備定期檢測、應急救援物資采購、應急救援演習和應急人員培訓等。保障應急狀態時生產經營單位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附件5、關鍵路線、標識及圖紙(見附件圖表8)附件5.1、警報系統分布及覆蓋范圍a. 公司24小時值守電話:0412-,指揮部成員24小時開機.b.本公司及外協單位24小時預警電話,24小時由專人值守。c. 應急中心:110 消防:119 急救:120 環保:12369附件6、專項應急預案名錄附件6.1、火災、爆炸災害應急預案:a.確定火災、爆炸發生位置;確定引起火災的物質類別(易燃液體、易燃物品等),確定爆炸類型(物理爆炸、化學爆炸)速邀所需的火災

47、、爆炸應急救援處置技術專家現場指導。b.啟動預案,各救援小組立即到位實施現場消防、救援工作,快速調動可能需要的應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隊伍、企業消防隊伍等)。c.救援隊伍必須要明確火災、爆炸發生區域的周圍環境,及所在周邊區域存在(25)的重大危險源分布情況。確定火災、爆炸應對的有效方法,確定火災、爆炸可能導致的后果,及對周圍區域的可能危害程度和規模(如火災的蔓延、二次爆炸等)。 d. 進入現場一定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如確定災情嚴重,已超過自身能力范圍,救援隊伍立即退到安全地帶,實施人員疏散、現場封鎖、道路管制等候待援。附件6.2、中毒及自然災害應急預案:a. 認真觀察食物中毒者的癥狀,一般表現

48、為起病急驟,輕者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現象;重者出現呼吸困難,抽搐、昏迷等癥狀,如不及時搶救,極易造成人員死亡事故。b.立即啟動預案,呼叫120急救,并將現場情況呈報市免疫部門,同時醫療救援組立即實施現場緊急救援行動。c.現場應急處置措施:1、如中毒者神智清醒能合作,即讓其飲水23碗,至感飽滿為度。隨即用手刺激其咽部與舌根,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而發生嘔吐,將毒物吐出。2、當發生職業中毒事故時,首先必須切斷毒物來源,嚴禁任何人未佩戴防毒器具進入現場搶救。即使患者停止接觸毒物,對中毒地點進行送風輸氧處理,然后派有經驗的救護人員佩帶防毒器具進入事故地點將患者移至空氣流通處,使其呼吸新鮮空氣和氧

49、氣,并對患者進行緊急搶救。d.當發生自然災害時,指揮部要根據災情的危害度,啟動與之相應的預案相應。附件6.3、觸電、灼傷事故應急預案:a.啟動預案,各救援小組立即到位實施現場緊急救援工作。b.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1、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2、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26)進行對癥施救,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3、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

50、(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4、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5、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緊握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后再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6、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范圍的救護人員應穿上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認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

51、。c.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1、在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2、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3、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它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4、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5、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6、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7、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27)8、觸電者已

52、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實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d.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1、通暢氣道。第一,清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時,救護人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頦頜骨

53、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后仰,可于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使觸電者仰臥,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觸電者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救護人員一手將觸電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觸電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觸電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觸電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18次為宜。3、胸外心臟按壓。將觸電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觸電者一側,面對觸電者,將右手掌置于觸電者胸骨下段及劍突部,左手置于右手

54、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柱,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分鐘擠壓6080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觸電者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觸電者同時拌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e.依據我公司的具體情況,發生灼傷事故的因素有:在使用酸、堿等腐蝕品原料過程中,造成作業人員化學灼傷及鍋爐管道泄漏,高溫水、蒸汽噴出易造成作業人員高溫燙傷。 (28)f.如發生化學灼傷事故,立即采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1、立即啟動預案,呼叫120急救,救援隊進入現場實施救援,并疏散無關人員建立警戒區。2、立即脫去傷者污染衣著,快速將受傷者移至有淡水沖洗的部

55、位(洗眼器部位、淋浴器部位、其它淡水管口部位),對受傷部位用淡水長時間(20分鐘以上)反復沖洗;若是眼部接觸,沖洗時,要先立即提起眼臉。3、沖洗完畢后,迅速將受傷者送到市中心醫院急救中心救治。4、現場其它作業人員佩戴防毒面具和穿著防化服迅速切斷或清除危害源。5、在上風處停留,切勿進入低洼處,封閉空間加強通風。G如發生化學高溫燙傷事故,立即呼叫120急救,迅速將受傷者送到市中心醫院急救中心救治。附件6.4、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a.接到報警后應立即啟動預案,呼叫120急救,救援隊進入現場實施救援.b.應急救援措施:(一)傷害急救基本要點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現場人員不要害怕和慌亂,要保持冷靜,

56、立即向指揮部報警,迅速對受傷人員進行檢查。急救檢查應先看神志、呼吸,接著摸脈搏、聽心跳,再查瞳孔,有條件者測血壓。檢查局部有無創傷、出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止血、包扎、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2、 拔打急救電話注意事項在電話中應講清傷員的確切地點,如聯系方法、行駛路線等。簡要說明傷員的受傷情況、癥狀等,并詢問清楚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應該做些什么。派人到路口準備迎候救護人員。3、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則,優先處理顱腦傷、胸傷、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內臟傷,然后處理肢體出血、骨折等傷。4、檢查傷者呼吸道是否被舌頭、分泌物或其他異物堵塞。5、如果呼吸已

57、經停止,立即實施人工呼吸。6、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7、如果傷者出血,進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29)8、大多數傷員可以毫無顧忌地抬送醫院,但對于頸部背部嚴重受損者要慎重,以防止其進一步受傷。9、讓患者平臥并保持安靜,如有嘔吐,同時無頸部骨折時,應將其頭部側向一邊以防止噎塞。 10、動作輕緩地檢查患者,必要時剪開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動增加患者痛苦。11、救護人員既要安慰患者,自己也應盡量保持鎮靜,以消除患者的恐懼。12、不要給昏迷或半昏迷者喝水,以防液體進人呼吸道而導致窒息,也不要用拍擊或搖動的方式試圖喚醒昏迷者。(二)現場急救技術1、人工呼吸口對口(鼻)吹氣法是現場急救

58、中采用最多的一種人工呼吸方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1)對傷員進行初步處理:將需要進行人工呼吸的傷員放在通風良好,空氣新鮮、氣溫適宜的地方,解開傷員的衣領、褲帶、內衣及乳罩,清除口鼻分泌物、嘔吐物及其他雜物:保證呼吸道暢通。(2)使傷員仰臥,施救人員位于其頭部一側,捏住傷員的鼻孔,深吸氣后,將自己的嘴緊貼傷員的嘴吹人氣體。之后,離開傷員的嘴,放開鼻孔,以一手壓傷員胸部,助其呼出體內氣體。如此,有節律地反復進行,每分鐘進行15次。吹氣時不要用力過度,以免造成傷員肺泡破裂。(3)吹氣時,應配合對傷員進行胸外心臟按摩。一般地,吹一次氣后,作四次心臟按摩。2、心肺復蘇胸外心臟按摩是心臟復蘇的主要方法,它

59、是通過壓迫胸骨,對心臟給予間接按摩,使心臟排出血液,參與血液循環,以恢復心臟的自主跳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1)讓需要進行心臟按摩的傷員仰臥在平整的地面或木板上; (2)施救人員位于傷員一側,雙手重疊放在傷員胸部兩乳正中間處,用力向下擠壓胸骨,使胸骨下陷34cm,然后迅速放松,放松時手不離開胸部。如此反復有節律地進行。其按摩速度為每分鐘約6080次。胸外心臟按摩時的注意事項:胸部嚴重損傷、肋骨骨折、氣胸或心包填塞的傷員,不應采用此法。胸外心臟按摩應與人工呼吸配合進行。按摩時,用力要均勻,力量大小看傷員的身體及胸部情況而定;按壓時,手臂不要彎曲,用力不要過猛,以免使傷員肋骨骨折。 隨時觀察傷員情

60、況,作出相應的處理。3、止血(30)當傷員身體有外傷出血現象時,應及時采取止血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幾種: (1)傷口加壓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出血量不太大的一般傷口,通過對傷口的加壓和包扎,減少出血,讓血液凝固。其具體做法是如果傷口處如果沒有異物,用干凈的紗布、布塊、手絹、繃帶等物或直接用手緊壓傷口止血;如果出血較多時,可以用紗布、毛巾等柔軟物墊在傷口上,再用繃帶包扎以增加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 (2)手壓止血法臨時用手指或手掌壓迫傷口靠近心端、的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上,阻斷血液的流通,從而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這種方法通常是在急救中和其他止血方法配合使用,其關鍵是要掌握身體各部位血管

61、止血的壓迫點。手壓法僅限于無法止住傷口出血,或準備敷料包扎傷口的時候。施壓時間切勿超過15分鐘。如施壓過久,肢體組織可能因缺氧而損壞,以致不能康復,繼而還可能需要截肢。 (3)止血帶法 這種方法適合于四肢傷口大量出血時使用。主要有布止血帶絞緊止血、布止血帶加墊止血、橡皮止血帶止血三種。使用止血帶法止血時,綁扎松緊要適宜,以出血停止、遠端不能摸到脈搏為好。使用止血帶的時間越短越好,最長不宜超過3小時。并在此時間內每隔半小時(冷天)或1小時慢慢解開、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鐘,放松時可用指壓法暫時止血。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輕易使用止血帶,因為上好的止血帶能把遠端肢體的全部血流阻斷,造成組織缺血,時間

62、過長會引起肢體壞死。4、搬運轉送轉送是危重傷病員經過現場急救后由救護人員安全送往醫院的過程,是現場急救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尋找合適的擔架,準備必要的途中急救力量和器材,盡可能調度速度快、震動小的運輸工具。同時,應注意掌握各種傷病員搬運方式的不同:(1)上肢骨折的傷員托住固定傷肢后,可讓其自行行走。(2)下肢骨折用擔架抬送。(3)脊柱骨折傷員,用硬板或其他寬布帶將傷員綁在擔架上。(4)昏迷病人,頭部可稍墊高并轉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人氣管。附件7、與協作單位協議文本(后一頁)(31)企業間應急救援協作協議甲方:公司乙方:公司根據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甲乙雙

63、方本著友好合作,互利共贏之目的,共建雙方在安全生產領域的互助平臺,形成合力,共同面對雙方的突發事故,從而加強雙方應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損失,經甲、乙雙方共同磋商,特達成本應急救援協作協議,內容如下:一、甲乙雙方應切實遵守本協議,認真履行應急救援自救或協作職責。二、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企業要在第一時間組織自救,搶救受害人員,控制事故的擴大,消除事故危害因素,同時要及時的發出求救信息。三、接到一方的求救信息后,另一方應隨即組織救援隊伍,必須在10分鐘內到達現場參與救援行動。四、甲乙雙方在做好應急隊伍的建設同時,應加強經驗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每年至少舉辦一次聯合應急演練。五、協作救援單位皆實行無償救援,救援物資、器材自備,且只有在接到撤離指令時方可撤離。六、雙方各自的24小時值守救援電話,及相關人員的聯系方式,要相互公開。七、本協議至2012年05月01日8:00正式生效。甲方: 公司 乙方:公司代表: 代表:


注意事項

本文(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4頁).doc)為本站會員(奈何)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宜州市| 皋兰县| 嘉义县| 平顶山市| 大荔县| 墨江| 安西县| 延吉市| 宁化县| 利津县| 盈江县| 哈密市| 焉耆| 霍山县| 桐梓县| 纳雍县| 广州市| 昌邑市| 洛阳市| 始兴县| 科技| 新闻| 喜德县| 普格县| 姚安县| 祥云县| 白水县| 灵山县| 霸州市| 淳化县| 英吉沙县| 祁门县| 永平县| 柳河县| 邵阳市| 舟曲县| 新巴尔虎右旗| 广昌县| 株洲市|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