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陽泉盂縣xx煤業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批 準 書各單位、部門:山西陽泉盂縣xx煤業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總經理辦公會議已經通過,現正式發布實施。山西陽泉盂縣xx煤業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包括九項專項應急預案、九項現場處置方案和支持附件等內容,是xx煤業有限公司在突發安全生產事故時,保護員工生命安全,減少財產損失,規范指導應急救援工作的法規性文件。公司各單位、部門和全體員工,均應嚴格遵守執行。公司總經理:二一一年十一月 八 日目 錄1 總則11.1 編制目的11.2 編制依據11.3 適用范圍11.4 事故級別21.5 應急預案體系31.6 應急工作原則52 危
2、險性分析62.1 xx煤業有限公司概況62.2 危險源及風險分析93 組織機構及職責153.1 應急組織體系153.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164 預防與預警244.1 危險源監控244.2 預警行動254.3 信息報告與處置305 應急響應335.1 響應分級335.2 響應程序335.3 應急結束386 后期處置406.1 現場保護和事故調查406.2 現場清理和生產恢復416.3 善后賠償426.4 應急處置能力評估426.5 應急預案修訂437 保障措施447.1 通信與信息保障447.2 應急隊伍保障447.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447.4 經費保障457.5 其它保障458 培訓與演練
3、478.1 培訓478.2 演練479 附則509.1 應急預案備案509.2 預案的制定與修訂5010 附件5110.1 專項應急預案5112.2現場處置方案5112.3附表5212.4附圖(另行裝訂)5212.5相銜接的上級預案名稱5312.6協議53山西陽泉盂縣xx煤業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認真做好重、特大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預防和救援機制,進一步明確企業各部門的救援責任,做到應急行動協調一致,及時、有序、高效地開展生產安全事故救援工作,增強應對和防范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風險和事故災難的能力,保證遇險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最大限度地減
4、少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規定,結合本公司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山西陽泉盂縣xx煤業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1.2 編制依據根據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生產法實施條例、煤礦安全規程等法律法規及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山西省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規定要求,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1.3 適用范圍地域范圍:本公司所轄區域以及處于區域外的變電站、職工醫院。人員范圍:本公司所有員工以及依協議或合同在本公司工作的臨時工和其他
5、人員。設備范圍:本公司所管轄的處于區域內和區域外的所有設備。事故范圍:本公司內部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包括煤礦生產所涉及到的頂板事故、水害事故、火災事故、提升事故、運輸事故、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等事故。1.4 事故級別按照生產安全事故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以及公司的實際情況,本公司生產安全事故分為三個級別,一級(重大事故)、二級(較大事故)、三級(一般事故)。事故級別事故級別界定標準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一級死亡人員1至2人或重傷人員3人以上a) 凡發生的事故使礦井停工16小時以上或使采掘工作面、生產系統停工超過72小時;b) 瓦斯煤塵燃燒、爆炸;c) 井下發火封閉采區或影響安全生產;d) 水災使礦
6、井全部或一翼停止生產;e) 采區通風不良,風流瓦斯濃度超限或瓦斯積聚,造成停產;f) 局部通風無計劃聽風60分鐘以上的;g) 采煤工作面冒頂長度超過10米(含10米)、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掘進巷道冒頂長度超過5米(含5米)、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巷道冒頂長度超過10米(含10米)、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h) 直接經濟損失在50萬元至100萬元(含100萬元);其他認定為性質達到一級事故的。二級重傷人員1至2人沒有死亡a) 凡發生的事故使礦井停工4小時至16小時或使采掘工作面、生產系統停工超過16小時,但不足72小時;b) 井下發火封閉采掘工作面;c) 因水災是采區停產;d) 采掘工作面通風不良,風
7、流中局部瓦斯積聚或瓦斯超限,造成停產;e) 采煤工作面冒頂長度超過5米(含5米)、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f) 掘進巷道冒頂長度超過3米(含3米)、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巷道冒頂長度超過5米(含5米)、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g) 主井提升絞車全速過卷0.5米以上;h) 井下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i) 主排水泵停泵,造成泵房進水或淹泵的;j) 直接經濟損失在10萬元至50萬元(含50萬元);k) 小型壓力容器、壓風機風缸、風包及風管爆炸;其他認定為性質達到二級事故的。三級事故中只有人員受輕傷a) 凡發生的事故使礦井停工1小時至4小時或使采掘工作面、生產系統停工4小時至16小時;b) 通風不良或局部通風無計
8、劃停電,使風流中局部瓦斯積聚,瓦斯濃度超過3%;c) 局部瓦斯超限作業或防塵設施不完善造成粉塵濃度超標作業,不采取措施處理;d) 直接經濟損失在2萬元至10萬元(含10萬元);e) 溜子拉翻機頭或機尾;拉翻絞車;f) 井下透水,影響正常作業;g) 主井提升絞車全速過卷0.5米以內;h) 采煤工作面冒頂長度超過3米(含3米)、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的;掘進巷道冒頂長度3米以下、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巷道冒頂長度5米以下、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其他認定為性質達到三級事故的。1.5 應急預案體系本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由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三部分構成。本公司綜合應急預案與盂縣安全生產事故專項應
9、急預案相銜接。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應急預案的制定和修訂工作,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公司生產調度室。本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結構框圖如下:山西陽泉盂縣安全生產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盂縣xx煤業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礦井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地質災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有毒有害氣體超限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頂板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水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提升運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機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主通風機停止運轉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機電事故現場處置方案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提升運輸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水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頂板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有毒有害氣體超限事故現場處置方案地質災害
10、事故現場處置方案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現場處置方案礦井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xx煤業有限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結構框圖1.6 應急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要始終把保障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煤礦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2、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我公司在上級安全生產機構的統一領導下,負責指導、協調煤礦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應急救援指揮部各分管小組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3、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實行事故單位行政領導負責制,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由總經理統一領導
11、,相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科隊及班組充分發揮自救作用。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遵循科學原理,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實現科學民主決策。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裝備、設施和手段。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相結合。按照長期準備、重點建設的要求,做好應對煤礦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物資和經費準備、工作準備,加強培訓和演練,做到常備不懈。將日常管理工作和應急救援工作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專業力量,努力實現一隊多能;培養兼職應急救援力量并發揮其作用。2 危險性分析2.1 xx
12、煤業有限公司概況 企業概況山西陽泉盂縣xx煤礦位于盂縣路家村鎮觀溝村南部,距縣城8公里,該礦向北4公里可達盂陽公路,距陽泉礦務固莊煤礦鐵路專用線盂縣貨站21公里。開采深度190米-240米,煤層傾角4度-10度。生產規模為120萬噸/年,礦區面積為6.5818km2。兼并重組后儲量約為5079萬噸。開采方式為斜井開拓,采煤方法為綜合機械化放頂煤。支護形式鐵棚金屬網、聯合支護,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 礦井地質及周邊采空區情況說明地質賦存條件:結構簡單、煤層穩定,地質構造復雜程度為一類。公司與周邊各煤礦之間留有充足的煤柱,所以對我公司開采活動沒有大的影響。 水文地質(1)區內的地表水系井田位于招三
13、河畔,招三河從井田西南部邊界外由南向北流過,招三河屬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溫河上游支流。井田內溝谷縱橫,平時干涸無水,雨季為排洪通道,洪水流出井田后,在盂縣城南匯入溫河。井田內最低部15煤層最低底板標高為810m,而井田奧灰水水位標高為536-539m,井田內各可采煤層均處于奧灰水水位標高之上,對煤層開采無影響。(2)井田內的主要含水層根據以往勘探資料,本區可劃分出以下含水層組:奧陶系中統灰巖含水層、太原組石灰巖巖裂隙巖溶含水巖組、山西組石盒子組砂巖裂隙含水層組及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含水層。奧陶系中統灰巖含水層:巖性主要為灰色,厚層狀狀石灰巖,結構致密,性脆、局部節理發育,溶孔溶隙發育,據盂縣勘探區
14、鉆孔資料,在鉆進至該層位時,沖洗液漏失嚴重,據調查周邊礦井奧灰水源井取水主要目的層均為馬家溝組,據位于井田東部約8Km的躍進煤業生活水源井,2008年成井后進行了簡單抽水試驗,水位降深12米時, 出水量為42m3/h,單位涌水量為0.9722L/sm,奧灰峰峰組、上馬家溝組和下馬家溝組混合水位標高為529.4m,據此推斷xx井田奧灰水水位約為536-539m。太原組石灰巖巖裂隙巖溶含水巖組:由K2、K3、K4三層灰巖組成,據盂縣勘探區鉆孔資料,在鉆進至K2灰巖時,沖洗液有漏失現象,單位涌水量0.007-2.00L/sm,滲透系數0.053-15.8m/d,富水性一般較弱,局部中等。K2灰巖為1
15、5號煤層直接頂板,據調查xx煤業及周邊礦井在15號煤層采掘過程中,僅表現為局部滲水、淋水現象,未對采掘造成明顯影響,井田內該含水層為弱富水性含水層。山西組石盒子組砂巖裂隙含水層組:由山西組、石盒子組砂巖組成,井田內出露較多,但由于受地質和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一般含水性差,據以往資料,單位涌水量0.0002L/sm,滲透系數0.0011m/d,為弱富水性含水層。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含水層:主要以近代河谷沖洪積層含水為主,巖性為砂、砂礫及卵石組成,夾粉砂及透鏡狀粘土層,富水性視距河床遠近有所變化,是本地居民生活生產的主要水源之一。(3)井下涌水的主要來源通過對礦井的觀測,井下涌水的主要來源是回采裂隙
16、、含水層及地表,含水層的潛水沿裂隙流入井下,引起井下涌水量增大,井下涌水與大氣降水有明顯的聯系,井下涌水量隨著地表降水量的增減而增減。 煤層及煤質在xx煤業采礦權范圍內,可采煤層為8-15號煤層。現在主要開采15號煤層。/kg。主要工業用途:燒磚、發電、供暖等。 煤層開采技術條件瓦斯、煤塵、煤的自燃性及地溫:礦井瓦斯:本礦井2010年度測定,CH4絕對涌出量16.75m 3/min,CO2絕對涌出量1.24m 3/min,屬高瓦斯礦井。煤塵:15層煤爆炸火焰長度10mm,抑制煤塵爆炸最低巖粉量30%,水分0.18%,灰分19.41%,揮發分12.98%,煤塵有爆炸性。煤自燃傾向:15號煤層自燃
17、傾向性分類等級均為級不易自燃煤層。上述數據由山西煤礦設備安全技術檢測中心于2010年3月16對我公司煤塵、煤自然傾向進行鑒定結果。地溫:根據資料,恒溫帶深度在2530m間,平均深度為26m,恒溫度為14.5。地溫每百米增加2.5。煤層埋深100m250m間,煤層地溫為1826,基本不受地溫影響。地壓:目前開采情況沒有明顯顯現。2.2 危險源及風險分析 危險源識別與檢測1、主要危險源礦井存在的危險及有害因素的種類主要有水、火、瓦斯、煤塵爆炸、冒頂、提升運輸、中毒窒息、機械傷人等危險因素。2、存在形式、場所及監控方式序號主要危險有害因素主要存在場所主要表現形式監控方式1水各采掘工作面、各種巷道及采
18、空區、主排水系統及二級排水系統、地質鉆孔、主副井口、地面變電所、風機房。工作面突水、鉆孔導水、洪水倒灌及主要生產場所進水等。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2火工作面采空區、變電硐室、炸藥庫房等主要生產場所、煤場。煤層自燃發火、電器失火、地面生產生活設備火災煤場煤堆自燃。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3爆炸采空區、采掘面、盲巷、主要運輸大巷、回風巷、炸藥庫、炸藥使用、運輸,壓力容器。瓦斯煤塵爆炸、爆破器材管理使用不當發生的爆炸、壓力容器引發的爆炸。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瓦斯監控系統4提升運輸主要運輸巷、主副井、采掘工作面的各提升小絞車、斜巷運輸處。立井井口墜人墜物、提升絞車過卷蹲罐、絞車制動失靈,斜巷跑
19、車斷繩、車輛沖撞擠壓。 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5瓦斯采掘工作面、老巷、盲巷、采空區等。超限、爆炸。礦井瓦斯監控系統6機械傷害礦井生產各個環節。特別注意回采工作面刮板運輸機及各皮帶運輸環節。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7高空墜落作業環境垂直落差大于國家規定的場所,如立井井口、井架,高空作業腳手架等。井筒掉人、墜物,墜落、高空作業墜人墜物(井筒簡修)。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8有害氣體主要采掘工作面、采空區、回風巷、盲巷等。表現為超標或積聚而發的爆炸或缺氧窒息死亡等。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監控系統9電高壓輸配電場所使用、維修地點。觸電。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監控設備10壓力容器鍋爐房爆炸
20、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監控設備11冒頂災害各采掘工作面、各種巷道、地質鉆孔巷道支護失穩、巷道頂部大面積垮落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監控設備12爆破材料爆炸井上、井下彈藥庫爆炸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監控設備 危險源風險分析序號主要危險有害因素風險分析事故誘因影響范圍后果1水災礦井水文地質條件比較簡單。主要水害危險有老空水、地表水危險等。發生地點主要為采掘工作面及各種巷道,主排水系統及二級排水系統等。發生大的水災可能造成財產損失、人員傷亡或淹井。掘進汛期采掘工作面各種巷道財產損失人員傷亡2火災井下火災不僅會造成設備損壞、人員傷亡、中毒等,更主要的是可能引起瓦斯、煤塵的爆炸,引發災難
21、性事故。分為地面火災和井下火災。A、地面火災礦主井提升機房、副井提升機房、主井井口房、副井井口房、通風機房、壓風機房、變電所、礦井維修車間、煤場、辦公樓、食堂及宿舍、倉庫、木場等。B、井下火災井下內因火災(煤層自燃):煤層屬II類自燃煤層,有自然發火傾向性。井下外因火災:井下電氣事故引發的火災,雷電引入井下引起火災,人為造成的火災,機械碰撞、摩擦引發的火災。設備故障人員違章局部停產或全礦停產財產損失人員傷亡3煤塵爆炸根據各煤層的煤塵爆炸性試驗結果,15煤層有煤塵爆炸的危險。15層煤爆炸火焰長度15mm,抑制煤塵爆炸最低巖粉量10%,煤塵有爆炸性。違章作業局部停產或全礦停產財產損失人員傷亡4提升
22、運輸A、提升事故災害本礦井副井有提升設備,在提升中可能出現的危險、有害因素。礦井提升事故主要包括:提升過速、過卷、斷繩而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設施設備損壞。B、運輸事故災害本礦井開拓提升環節較多,礦車制動、防溜措施采取不當都有可能造成運輸設備對人員的擠、軋、碰撞造成人身傷害。礦車在運行過程中,因礦車掉道脫軌、人員躲避不及時因造成對人員的擠、軋、碰撞,造成人身傷害。設備故障違章作業局部停產或全礦停產財產損失人員傷亡5瓦斯爆炸本礦井根據2010年山西省煤炭工業局瓦斯鑒定結果,屬高瓦斯礦井。從瓦斯的涌出量分布分析,采空區所占的比例較大。在開采、運輸、儲存過程中也會釋出瓦斯,只要條件具備都會引起災難性爆炸。
23、瓦斯爆炸是煤礦生產中重大危險、有害因素。瓦斯監控系統故障人員違章作業局部停產或全礦停產財產損失人員傷亡6機械傷害機械性傷害主要指機械設備運行(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夾擊、碰撞、剪切、卷入絞、碾、割、刺等形式的傷害。各類機電、水泵、風機、皮帶運輸機、支架、軌道式機械、機加工設備等轉動機械的外露傳動部分(如齒輪、軸、膠帶等)和往復運動部分都可能對人體造成機械傷害。設備故障人員違章局部停產或全礦停產財產損失人員傷亡7高空墜落礦井地面墜落危害為高空作業墜落造成的傷亡事故。如井架、線桿等建筑物均可能發生高空作業墜落。安全措施不當、管理缺位、違章局部作業場所人員傷亡8有害氣體有毒有害
24、氣體超限事故主要有瓦斯超限、一氧化碳超限,還有可能引發瓦斯爆炸。事故多發生采空區、采掘工作面、盲巷中。有毒有害氣體超限事故沒有季節性,一旦發生超限,會造成人員傷亡。通風不暢采掘工作面人員傷亡9電氣安全當供電線路發生斷線、倒桿、線路共振、雷擊等事故,用電設備對人體可能產生電擊和電傷、電火花事故,井下供電線網發生漏電,不僅會引起人身觸電,而且產生的電火花可能導致發生煤塵瓦斯爆炸的重大事故,井上下電氣設備起火也會引發重大事故。設備故障人員違章雷電全礦或局部停產財產損失人員傷亡10壓力容器爆炸礦井的壓力容器主要有:壓風機、壓風包、壓風管道、氧氣、乙炔氣體瓶等。受壓容器發生爆炸事故,不但使整個設備遭到破
25、壞,而且會破壞周圍的設備和建筑物,并造成人員傷亡事故。設備故障人員違章鍋爐房風機房壓力管道財產損失人員傷亡11冒頂災害我公司現開采煤層為15層煤。煤層頂底板多為石灰巖,發生頂板事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重點是采煤工作面、以及遇地質構造帶、回采支架回撤時以及掘進工作面與斷層等地質構造帶時易發生頂板事故。因此巷道掘進中可能因空頂作業、支護不合理等問題出現冒頂傷人,以及受采動影響等因素巷道變形破壞而片幫冒頂造成事故。空頂作業支護不合理全礦或局部停產財產損失人員傷亡12爆破材料爆炸井下爆炸材料庫,爆破材料的運輸、儲存、管理、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爆炸,將引發災難性災害,應引起高度重視,應嚴格按爆炸品管理規定和
26、煤礦安全規程執行。人員違章其他事故造成的二次災害全礦或局部停產財產損失人員傷亡3 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應急組織體系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組織體系由縣應急指揮部、縣礦山救護隊、縣醫療救護隊、公司應急指揮部及應急指揮部下設的10個應急小組、公司兼職救護隊、公司衛生所組成。公司事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承辦日常及應急狀態下的具體工作。應急組織體系結構框圖如下:盂縣應急辦 縣安監局 縣煤管局公司內部救援保障公司衛生所公司兼職救援隊行政部門支持保障公司外部救援保障公司應急指揮部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公司調度室)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設在事故現場)盂縣人民醫院縣礦山救援隊工 會 人事科供應科 財務科調度室 總務科
27、生技科 保衛科安監部 通風科辦公室 機電科應 急 救 援 小 組生產部門支持保障維修通風機電采掘本級指揮保障上級指揮保障3.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應急指揮體系本公司應急指揮體系由三個級別構成:上級指揮、本級指揮、現場指揮。現場指揮:發生三級事故(事故發生單位獨立處置,不需要公司其他部門支援),啟動現場指揮,現場指揮部設在事故現場。本級指揮:發生二級事故(事故由公司獨立處置,不需要外部支援),啟動本級指揮,本級指揮部設在公司調度室。上級指揮:發生一級事故(公司無法獨立處置,需要外部支援),請求上級支援,啟動上級指揮,上級指揮部根據需要既可以設在上級機關,也可以指揮部前移設在公司調度室。 公司應
28、急指揮部構成與職責l 公司應急指揮部構成公司應急指揮部由總指揮、副總指揮和成員構成。總 指 揮: 李建兵副總指揮: 盂縣救護隊隊長、石 巖、張中明、吳兵科、吳獻軍、韓學禮成 員: 檀建中、李中亮、劉永兵、李建平、郝金科、侯愛兔、王麗珍、李福林、李聯珍l 公司應急指揮部職責1、貫徹執行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 2、制定和實施應急救援方面的規章制度;3、負責應急救援的指揮決策工作,在接到事故報警后,迅速研究、擬定救援方案,并予以組織、協調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實施緊急救助,防止事故擴大,盡量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4、負責指揮現場救援工作,并及時向指揮部匯報救援的工作進展情況;5、根據救援工作
29、的難易程度,協調現場救援力量,并決定是否向上級有關救援部門發出請求援助支持;6、負責應急救援、協調指揮現場救援力量的調配;7、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和保衛工作。8、負責應急救援情況的總結、上報及相關處理事宜。l 應急指揮部總指揮的職責1、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審核批準工作;2、領導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工作,當礦井發生重、特大事故后,董事長必須立即趕到現場,組織搶救工作,并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在董事長未到前,由值班領導負責指揮。3、負責對外有關方面的協調工作。l 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的職責1、組織有關人員擬定應急救援方案;2、在總指揮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協助總指揮作好應急救援工作。負責組織為處理事故所必
30、需的工人待命,及時調集救災所必需的設備材料,并由指定的專門人員嚴格控制入井人數,簽發搶救事故用“入井特別許可證”和“進入事故現場許可證”;3、根據總指揮授權,代行總指揮權力。l 應急指揮部成員的職責1、董事長:是處理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在公司總工程師的協助下,制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2、總工程師:是董事長處理災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董事長領導下組織制訂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3、各有關副總: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事故處理計劃,負責組織為處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作待命,及時調集救災所必需的設備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總嚴格控制入井人員,簽發搶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別許可證。4、安全科長:根據批準
31、的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作戰計劃,以及按照規程規定對搶險救災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員的控制,實行有效的監督。5、應急救援隊隊長:對救援隊的行動具體負責,全面指揮領導公司應急救援隊;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所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難人員的援救和事故處理。如果與外局煤礦救護隊聯合作戰時,應成立聯合作戰指揮部。由縣礦山救護隊長擔任指揮,協調各救護隊的戰斗行動。并配合縣礦山救護隊,負責將遇難人員及時運送井上,保證救災人員和器材及時運到事故地點,滿足救災需要,并嚴格控制入井人員。6、通風科長:按照董事長命令負責改變礦井通風系統,調整主扇風機的工作狀態和組織完成必須的通風工程,并執行與通風有關的其它措
32、施。7、生產技術科科長:按照董事長命令負責協助董事長進行搶救和災害處理。并負責準備好必要的圖紙和資料,并根據董事長命令完成測量打鉆工作。 8、調度室主任:及時向董事長、總工程師、公司調度室以及有關領導和單位匯報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性質及事故處理情況;向下傳達董事長命令,召集有關人員或單位到調度室待命,協調各單位處理事故的工作。 9、有關的隊長、班長:負責查對留在本區域內工作的人數,并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地帶領到安全地點至地面;將在現場所見到的事故性質、范圍和發生原因等情況,如實詳細報告給礦調度室,并隨時接受董事長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災害處理任務。10、值班調度員:負責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
33、事故情況,并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救護隊、董事長、總工程師、公司調度室以及其他領導和有關單位,及時向下傳達董事長的命令;按照預案中所規定的發生事故后必須立即召集的單位和人員名單及時按順序通知有關人員到調度室待命,隨時調度井下搶險救災的工作,統計掌握出入井人員和留在井下各地點的人數。11、服務中心主任:應根據入井人員礦燈自救器領取情況,查清在井下的員工人數及其姓名,并迅速報告調度室,對沒持有經指定副總簽發的入井特別許可證的所有人員,不得發給礦燈、自救器,并在燈房嚴格檢查,制止入井;必須切斷與救災無關的其它通訊,保證井上下通訊信息暢通。 12、供應科科長:及時準備好必需的搶救器材,并根據董事長的命令,
34、迅速運送到指定地點。 13、機電科科長:根據董事長命令,負責調整主要扇風機的工作狀態,并保證其正常運轉,掌握礦井內的停送電情況,及時搶修或安裝機電設備,完成其它有關任務。14、醫務室負責人:負責組織對受傷人員的急救治療,組織護理和藥物供應。15、總務科科長:保證對遇難人員的妥善安置和救災人員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16、保衛科科長:負責事故搶救和處理過程中的治安保衛工作;維持礦區的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并在井口附近設專人警戒,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3.2.3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構成及職責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調度主任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調度室。調度室電話: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的職責:1、
35、制定應急救援程序,負責日常管理工作;2、負責督促檢查有關單位的應急救援設備的維護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3、在接到報警后,應迅速標定報警的方位,險情的等級等要素,及時擬定救援計劃并向指揮部匯報。根據事態的發展,隨時修正救援方案,供指揮部決策;4、根據總指揮的授權,與相關救援單位進行協調并下達有關命令;5、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應及時統計人員、財物的損失情況,并寫出書面報告上級有關部門,同時將有關材料建檔、歸檔。3.2.4 現場指揮部構成及職責 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在事故現場設立現場應急指揮部。發生三級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成員由事故發生單位正、副負責人等組成,并指揮應急行動,實施現場處置方案,與公
36、司應急辦保持聯系,及時報告現場情況。發生二級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成員由公司應急指揮部指定,指揮現場應急救援行動,執行專項應急預案,并實施現場處置方案,與公司應急指揮部保持聯系,及時報告現場情況。發生一級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成員由上級應急指揮部指定,指揮現場應急救援行動,執行綜合應急預案,與場外應急指揮部保持聯系,及時報告現場情況。現場應急指揮部的職責是:1、負責指揮事故現場搶救工作,及時處理突發災變;2、根據災害性質、發生地點、波及范圍、人員分布、救災的人力和物力,制定搶險方案和安全措施。3、調動公司救援力量,積極搶救遇險遇難人員,防止事故擴大。4、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事故搶險進度等搶險
37、信息。5、隨時和事故現場指揮人員保持聯系,發布戰斗指令。6、宣布現場搶險工作結束。 應急小組構成及職責 公司應急指揮部下設9個應急小組。1、搶險救災組組長:張中明成員:縣礦山救護隊、公司調度室負責人、公司搶險救災隊三個分隊每隊15人組成。職責:具體負責實施救援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2、技術組組長:石巖成員:由公司技術負責人、救護隊技術負責人和有關技術負責人組成。職責:主要負責研究制定搶險救災方案和措施,解決事故搶救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3、物資供應組組長:王麗珍成員:由供應部部門負責人組成。職責:主要保證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的及時調度和供應。4、通信信息組組長:吳獻軍成員:由機電部和通風部門
38、負責人組成。職責:主要負責地面和井上下通訊信息暢通。5、警戒保衛組組長:郝金科成員:由保衛科和路家村鎮派出所負責人組成。職責:主要負責事故發生后礦井的警戒、維持秩序等工作。6、醫療救護組組長:侯愛兔成員:由公司臨時組成。職責:主要負責對受傷人員的醫療救護工作。7、后勤保障組組長:李副林成員:由供應科、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組成。職責:主要負責食宿接待、車輛調度等工作。8、善后處理組組長:張振斌成員:由工會、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組成。職責:主要負責傷亡員工家屬安撫、撫恤、理賠等善后處理工作。9、事故調查組組長:吳兵科成員:由安全部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職責:主要負責事故后事故分析報告,查明事故原因,追
39、究相關人員的責任。4 預防與預警4.1 危險源監控對重大危險源實行24小時連續監控,發現可能導致重大安全事故的隱患或險情,應立即停產整頓,并及時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及時消除隱患,預防事故發生。序號主要危險有害因素主要存在場所監控方式預防與處置措施1水各采掘工作面、各種巷道及采空區、主排水系統及二級排水系統、地質鉆孔、主副井口、地面變電所、風機房。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掘進之前,必需采用鉆探、物探等方法查明水文地質條件,完善采區水倉,合理留設防水煤柱。2火工作面采空區、變電硐室、炸藥庫房等主要生產場所、煤場。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加強通風措施加強監測預報措施加強防火管
40、理措施3爆炸采空區、采掘面、盲巷、主要運輸大巷、回風巷、炸藥使用、運輸,壓力容器。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瓦斯監控系統加強通風措施加強監測預警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加強放炮管理4瓦斯采掘工作面、老巷、盲巷、采空區等。礦井瓦斯監控系統加強通風管理,通風機必須運轉正常,采、掘供電必須分開。5有害氣體主要采掘工作面、采空區、回風巷、盲巷等。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監控系統加強通風管理,通風機必須運轉正常,加強監測,嚴格執行規章制度6電高壓輸配電場所使用、維修地點。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監控設備設備及線路定期檢查接地系統定期檢查嚴格執行兩票制度保證防雷電裝置完好7壓力容器鍋爐房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監控
41、設備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加強設備的管理維護保護裝置完好,并定期試驗。8冒頂災害各采掘工作面、各種巷道、地質鉆孔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監控設備保證支架的良好杜絕歪、倒架現象嚴格敲幫問頂制度加強超前臨時支護9爆破材料爆炸井上、井下彈藥庫監控人員監控制度監控記錄監控設備嚴格管理,防盜防搶炸藥雷管的儲存量不得超過規定。庫房內采用防靜電材料。4.2 預警行動 預警信息發布的方式、內容和流程發現可能導致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隱患或險情,如不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可能導致嚴重后果時應及時發布預警信息。1、預警信息的發布方式。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收集和分析可能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各類信息,經應急指揮部研究通過后,發布預
42、警信息,利用固話、手機、礦區廣播、專人通知等方式,第一時間發布到生產現場、相關部門和崗位。2、預警信息的內容。預警信息的內容包括:事故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影響范圍、影響單位、險情概要、防范措施、發布機關等。3、預警信息的發布流程。(1)接受報警。通過危險源監控系統的報警,發現企業生產過程中的事故征兆;企業員工報告的隱患和險情;上級部門發布的災害預警信息。(2)報告與處置。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到上述信息后,應立即報告應急指揮部并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分析研判。依據可能對安全生產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確定預警級別,填報xx煤業有限公司生產安全事故預警信息發布表,報應急指揮部審批。預警信
43、息發布表見附表12。(3)發布預警。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批準后,正式發布預警信息。(4)跟蹤分析。預警信息發布后,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要跟蹤了解預警信息產生的實際影響,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處置。(5)解除預警。根據事態發展,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請應急指揮部決定是否解除已經發布的預警。 預警級別預警級別依據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事態發展,劃分為三個級別。三級預警為可能發生一般事故,二級預警為可能發生較大事故,一級預警為可能發生為重大事故。預警級別的界定預警級別應按事故的類型具體劃分,詳見下表。事故類型一級預警的界定二級預警的界定三級預警的界定1頂板事故( 1 ) 采煤工作面冒頂長度超過
44、10 米( 含1 0 米)、冒頂高度1 米以上的;( 2 ) 掘進工作面冒頂長度超過5 米( 含5 米) 、冒頂高度1 米以上的;( 3 ) 在用巷道冒頂長度超過10 米( 含1 0 米)、冒頂高度1 米以上的。( 1 )、采煤工作面冒頂長度超過5 米( 含5 米) 、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的;( 2 )、掘進工作面冒頂長度超過3 米( 含3 米) 、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的;( 3 )、在用巷道冒頂長度超過5 米( 含5 米)、冒頂高度1 米以上的,( 1 )、采煤工作面冒頂長度超過3 米( 含3 米) 、冒頂高度在1米以上的;( 2 )、掘進巷道冒頂長度3 米以下、冒頂高度在1 米以上的;( 3
45、)、在用巷道冒頂長度5 米以下、冒頂高度在1 米以上的。2井下水災事故礦井水災涉及礦井安全,或可能造成一級事故。礦井水災涉及一個采區安全,或可能造成二級事故。礦井水災涉及單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區域安全,或可能造三級事故。3煤塵爆炸事故事故涉及礦井安全,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 或可能造成3人及以上重傷, 或可能造成一級事故。事故涉及一個采區安全,可能造成1 - 2 人重傷,或可能造成3 人及以上輕傷, 或可能造成二級事故。事故涉及單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區域安全,可能造成1 - 2 人輕傷, 或可能造三級事故。4井下火災事故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可能造成3 人及以上重傷, 或可能造成
46、一級事故。事故涉及一個采區安全,可能造成1 - 2 人重傷,或可能造成3 人及以上輕傷, 或可能造成二級事故。事故涉及單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區域安全,可能造成1 - 2 人輕傷, 或可能造成三級事故。5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涉及礦井安全,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 或可能造成3人及以上重傷, 或可能造成一級事故。事故涉及一個采區安全,可能造成1 - 2 人重傷, 或可能造成3 人及以上輕傷, 或可能造成二級事故。事故涉及單一采掘工作面或某一采掘區域安全,可能造成1 - 2 人輕傷, 或可能造成三級事故。6瓦斯超限事故當局部瓦斯濃度高于3 . 0% 并有上升趨勢時,啟動一級預警,并立即啟動瓦斯超限應
47、急處置方案。當局部瓦斯濃度趨近于3 . 0%并有上升趨勢時,啟動二級預警,并立即停止工作面作業,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控制風流進行瓦斯排放。當局部瓦斯濃度高于1. 0%并有上升趨勢時,啟動三級預警,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控制風流進行瓦斯排放。7井下運輸事故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可能造成3 人及以上重傷,或可能造成一級事故。可能造成1 - 2 人重傷,或可能造成3 人及以上輕傷, 或可能造成二級事故。可能造成1 - 2 人輕傷, 或可能造成三級事故。8礦井提升事故( 1 )、可能發生斷繩、的提升事故;( 2 )、過卷嚴重,可能 造成鋼絲繩斷絲超限或嚴重變形或斷繩,( 3 )、違章作業,可能造成
48、1 人及以上死亡,或可能造成3 人及以上重傷, 或可能造成一級事故。( 1 )、違章作業,可能造成1 - 2人重傷, 或可能造成3 人及以上輕傷, 或可能造成二級事故。( 1 )、可能造成1 - 2 人輕傷,或可能造成三級事故。9礦井供用電事故( 1 )、兩路電源同時故障,或兩臺主變同時故障或其他原因導致全礦停電的;(2 )、由于電氣設備、線路發生故障而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 或可能造成3 人及以上重傷, 或可能造成一級事故。由于電氣設備、線路故障或發生火災, 導致礦井大范圍停電, 可能造成1 - 2 人重傷,或造成3 人及以上輕傷, 或可能造成二級事故。由于電氣設備、線路故障或發生火災,
49、 可能造成1 - 2 人輕傷, 或造三級事故。10雷電事故( 1 )、高壓母線段遭雷擊故障,導致兩路電源失電; 兩路電源同時遭受雷擊故障失電;( 2 )、其他遭雷擊故障導致全礦處于停電狀態;( 2 )、井下中央變電所、主副井絞車房、通風機房失電,短時間內不能及時恢復,以及其他雷擊事故可能造成1 人及以上死亡,或可能造成3 人及以上重傷, 或可能造成一級事故。電氣設備、線路遭受雷擊故障或發生火災, 導致礦井大范圍停電,可能造成1 - 2 人重傷,或可能造成3 人及以上輕傷, 或可能造成二級事故。( 1 )、電氣設備、線路遭受雷擊故障或發生火災;( 2 )、其他故障造成井下失電,以及其他雷擊事故可
50、能造成1 - 2 人輕傷, 或可能造成三級事故。11主要通風機事故造成的礦井通風影響時間不大于24 小時。造成的礦井通風影響時間不大于1 0 小時。造成的礦井通風影響時間不大于1 小時。12災害性天氣事故( 1 )、高強度降雨頻繁發生, 持續降雨超過兩小時,降雨量達到5 0mm 以上, 且來勢突然、猛烈, 地面積水量大, 造成井口倒灌。( 2 )、雷雨交替, 供電、通訊系統受損,嚴重危及井上下正常生活、生產。( 1 )、高強度降雨頻繁發生,持續降雨達兩小時,降雨量達到5 0mm,且來勢突然、猛烈,地面積水量大,可能造成井口倒灌。( 2 )、雷雨交替, 造成供電系統故障,影響井上下正常生活、生產
51、。( 1 )、降雨頻繁發生,持續降雨達兩小時, 降雨量達到5 0mm ,地面積水量大, 可能危及井口。( 2 )、雷雨交替,影響井上下正常生活、生產。根據本公司實際,將預警期劃分為三個級別。預警期為72小時的為一般預警;預警期為48小時的為緊急預警;預警期為24小時的為特急預警。預警級別預警期24小時預警期48小時預警期72小時一級一級預警-特急一級預警-緊急一級預警- 一般二級二級預警=特急二級預警-緊急二級預警- 一般三級三級預警-特急三級預警-緊急三級預警- 一般4.2.3 預警措施發布預警信息,宣布進入預警期后,應當根據即將可能發生的危險狀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預警級別預
52、警措施三級預警處于預警區域范圍內的部門進入預警狀態,部門負責人負責預警措施的實施。安全員負責對危險源的監測和記錄,及時向部門負責人報告,部門負責人定時向調度室報告。根據不同的事故類型,在部門范圍內采取相應的預警措施。二級預警公司應急辦進入預警狀態,公司值班領導負責預警措施的實施。危險源的監測和記錄及時向應急辦報告,應急辦負責人定時向公司值班領導報告。根據不同的事故類型,在公司范圍內采取相應的預警措施。一級預警公司應急指揮部進入預警狀態,總指揮負責預警措施的實施。危險源的監測和記錄及時向應急辦報告,應急辦負責人隨時向總指揮報告,并定時向上級應急辦報告。公司兼職救援隊進入待命狀態,應急救援所需物資
53、、設備、工具,設施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態,隨時可以投入使用。根據不同的事故類型,在公司范圍內采取相應的預警措施,并通知公司外的應急支援單位,必要時給予支援。4.3 信息報告與處置 應急值守電話應急值守電話設在公司調度室,調度室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接受全礦事故報告信息。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0353-80xx 內部信息報告的方式、要求與處置流程信息報告方式。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或知情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向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同時報告事故單位負責人。信息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單位、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具體位置、傷亡情況、損失情況、簡要經過、報告人姓名職務;災害、事故發生的性質、類別、危害程度和人員傷
54、亡情況等反映災害、事故主要特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按本公司事故匯報程序,向應急指揮部值班領導進行匯報,根據應急指揮部意見,上報上級主管部門,通知公司各相關部門,啟動應急預案,安排、協調相關單位組織救援。事故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現場最高負責人負責組織實施應急措施,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并保持與調度室的通訊聯系,及時將現場情況向調度室報告。 事故信息上報的部門、通信方式和內容時限。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到事故報告后,應在1小時內,通過固話或手機將事故信息上報盂縣煤炭工業局、盂縣安監局、盂縣應急辦。事故信息上報內容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具體位置、傷亡情況、損
55、失情況、簡要經過、采取的應對措施、啟動的應急預案、當前的困難、所需的援助。通信聯系方式見附表2:應急工作需要聯系的部門、機構或人員聯系方式。 向事故相關單位通告、報警的方式和內容當事故波及或影響到礦區周邊單位時,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在1小時內,通過固話、手機或派專人將事故信息通報給周邊單位。事故信息通報內容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概要、波及范圍、對其單位的影響程度。相關單位的通信聯系方式見附表2:應急工作需要聯系的部門、機構或人員聯系方式。 向有關單位發出請求支援的方式和內容公司已與有關單位簽訂支援協議,事故發生后,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通過電話向其發出支援請求,支援單位依照支援協議給與人員和
56、設備上的支援。相關單位的通信聯系方式見附表2:應急工作需要聯系的部門、機構或人員聯系方式。 與外界新聞輿論信息溝通的責任人以及具體方式事故發生后,公司與外界新聞輿論信息溝通,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負責。及時發布事故救援的有關信息,發布地點設在調度指揮中心會議室。 事故信息匯報程序圖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調度室)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事故現場事故發現人報告事故各應急小組縣礦山救援隊職工醫院值班司機各職能部門3分鐘第一時間15551511115151515分鐘縣應急辦電話事故現場最高負責人組織實施應急措施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并報告調度室縣安監局電話縣煤管局電話公司電話第一時間30分鐘現場指揮部 5
57、應急響應5.1 響應分級按照事故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我公司將事故應急響應分為三個級別,分為一級響應、二級響應、三級響應。響應分級標準:響應級別界定標準執行程序一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一級事故,公司自身的應急力量無法應對,需要外部支援。由總經理啟動事故綜合應急預案,同時報告上級應急辦,請求啟動上級預案,調集應急資源,參與應急救援。二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二級事故時,依靠公司自身的應急力量,能夠獨立處置和應對,不需要外部支援。由當班礦領導負責啟動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必要時請求總經理啟動事故綜合應急預案。三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三級事故,事故發生單位依靠自身力量,能夠獨立處置和應對,不需要公司其他部門支援。
58、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或現場負責人負責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必要時請求分管副總( 或總工程師) 啟動事故專項應急預案。5.2 響應程序響應程序的基本流程為提高應急響應速度、節約處置成本,應急響應應遵循由低級響應至高級響應逐級遞進的原則。在響應程序執行過程中,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響應級別可以升級、降級或解除。擴大應急的基本條件和原則是:依據是事故的規模、危害程度、可控性,是否對事件發生地以外的地方造成風險,應急資源的保障等,當出現嚴重態勢時,也可直接躍升響應級別,以快速反應、提高處置實效為原則。應急響應基本流程按時間順序可分為:接到事故報告、確定響應級別、啟動應急響應、實施應急行動、擴大
59、應急、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幾個階段。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人員應迅速向應急指揮部(調度室)報告。應急指揮部要做好詳細情況記錄并保持與事故現場的聯系。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的詳細信息,對事故作出判斷,初步確定響應級別,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明確響應等級的應急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實施應急行動,啟動資源調配、安全保障、應急避險等響應程序。當現場指揮部感到事態無法有效控制時,可向場外指揮部請求實施擴大應急,場外指揮部(設在調度室的公司應急指揮部)向上級指揮部請求支援,主要是提高應急響應級別、應急指揮級別和擴大應急范圍等,同時根據需要向公司內外及時發布事故警報。響應程序的基本流程圖如下:盂縣應急辦、盂縣安監局、
60、盂縣煤管局一級響應由上級指揮向上級報告xx煤業公司應急指揮部(調度室)接受事故報告、核實事故信息、確定響應級別、啟動應急響應、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二級響應應急響應升級啟動應急響應現場應急指揮部指揮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保持與場外指揮部的聯系、服從其指揮核實事故信息應急行動升級外部支援應急資源實施應急行動公司內部應急資源報告事故信息事故擴大報告事故處置事故處置現場人員報告事故擴大事 故 現 場現場人員報告事故發生應急恢復恢復現場、解除警戒、善后處理、應急結束事故調查、事故處理、評估總結、預案修訂響應程序的基本流程圖 專項應急功能的設置和實施程序1、專項應急功能的設置應急功能是應急響應中需要執行的一系
61、列的基本應急行動和任務。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和需求,設置10項應急功能:應急功能目的任務1接警與報告及時準確了解事故的初始信息并報告上級。明確24小時報警電話,建立接警和事故通報程序,事故信息及時按程序上報。準確地向報警人員詢問事故現場的重要信息。 2指揮與控制統一指揮、分級相應、協調決策事態的評估決策,確定響應級別,確定重點保護區域,指揮協調各救援隊伍開展救援行動,合理配置救援資源。3事故警報防止和減少事故對周邊的影響確定警報范圍,啟動警報系統,發布緊急公告,重點是保證警報信息的準確。4事故搶險搶救遇險人員,控制事態發展,搶救和轉移被困遇險人員,搶救和轉移重要物資設備,破拆、堵漏等。5泄漏物控
62、制防止和消除泄漏污染物對環境的破壞劃定控制范圍,收集泄漏物(采用池、泵、吸附材料等),除污、消毒。6通訊保障保障應急指揮和應急行動中的通訊聯絡保證已有通訊設施正常運行,啟動應急應急通訊設備,重點確保現場指揮與場外指揮的通訊聯系。7事態監測動態監測事故的發展態勢和影響確定監測點、設置監測設備、重點監測爆炸、垮塌及二次事故的危險性。8人員疏散減少人員傷亡劃定疏散范圍、確定疏散時間、指定疏散路線、調集運輸車輛、保障疏散安全。9現場管制保證現場隔離、通道暢通、協助疏散、維護治安劃定警戒區域、設置警戒設施、清除救援通道和疏散通道的路障、制止違規和違法行為。10醫療救援及時救治受傷人員現場緊急搶救、除污、
63、消毒、包扎傷員運送、醫療器械和藥品保障各專項應急功能的負責部門和協助部門如下表所示:負責部門接警報告指揮控制事故警報事故搶險泄漏控制通訊保障事態監測人員疏散現場管制醫療救援應急辦RR應急指揮部R現場指揮部S搶險組R技術組R通訊組R物資組R保衛組SR醫療組R交通組S善后組RS表中R為負責部門,S為協助部門。2、專項應急功能的實施程序(1) 專項應急功能的啟動和終止,由應急指揮部負責。(2) 專項應急功能的實施由指定的負責部門(或應急小組)承擔,指定的協助部門提供支持協助。負責部門的負責人(或應急小組組長)是專項應急功能實施的負責人。(3) 負責和協助部門的成員應熟練掌握專項應急功能所需的裝備、工
64、具的使用,以及存放的位置和地點。(4) 專項應急功能啟動后,負責和協助部門的成員應迅速到達指定地點集結。(5) 接受應急指揮部下達的具體任務。事故現場的任務由現場應急指揮部下達;事故現場外的任務,由場外應急指揮部下達。(6) 執行應急行動。5.3 應急結束 應急行動結束的條件和相關后續事宜符合下列條件時,可宣布應急行動結束:1、事故現場得以控制,事故處置工作已基本結束,環境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危害基本消除。2、事故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并且采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以免再次受到危害。應急結束后的相關后續事宜:1、事故情況上報。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按有關規定向上級
65、主管部門報告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處置過程、救援行動等情況。2、事故資料移交。現場應急指揮部要做好現場保護和原始資料收集工作,向事故調查小組移交相關資料。3、應急物資清點和補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參加救援的各部門和單位都要認真核對清點各種救援機械和設備、監測儀器、個體防護設備、醫療救援設備、各類消耗物資等,對于在救援中損耗的應急物資必須及時補充,對于在救援中損壞的應急設備必須及時修復,確保始終處于完好狀態。5.3.2 發布應急終止命令的組織機構和程序事故現場處置工作結束,并經現場應急指揮部確認,符合應急終止條件后,向場外應急指揮部報告。屬二級響應的,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發布應急終止命令;屬一級
66、響應的,由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發布應急終止命令。應急終止命令發布后,應急行動終止,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應急終止命令的發布:1、當事故得以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消除和遇險人員獲救后,由現場應急指揮部提出應急終止建議,由應急指揮部總指揮下達應急終止命令。2、當由于救援中出現其他客觀情況需要中止或終止應急行動時,由現場指揮部提出中止應急行動建議,報總指揮核準后,中止應急行動。5.3.3 應急行動總結應急行動結束后,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有關人員對整個應急行動進行評估,對應急行動進行總結,形成書面材料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并作為應急預案評估和修訂的重要資料。整個應急行動結束后,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將整個應急過程
67、所形成的文字資料進行分類建檔。6 后期處置6.1 現場保護和事故調查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應及時開展事故調查,以分析事故的原因與性質,收集有關證據,查清事故責任。現場恢復工作中應注意對事故現場的保護,以有利于對事故的調查。事故調查組應在現場清理之前,提出現場保護的措施和要求,加強對現場證據和證物的保護。對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重特大事故發生現場,應采取拍照、攝像、繪圖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必要時請技術組和專家協助配合。事故發生單位要有專人負責現場保護,事故發生單位的負責人是現場保護的第一責任人。事故調查組應當查明事故的起因和經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情況,找出操作
68、程序、工作環境或安全管理中需要改進的地方,以避免事故再次發生。事故調查組應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等規定來調查和分析事故。調查小組要在其事故調查報告中詳細記錄調查結果,確定事故責任者,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有關責任人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責。1、未依照本預案的規定履行事故報告職責,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的。2、未依照本預案的規定落實特大事故應急處理所需要的設施、設備、救援物品等物資儲備的。3、應急搶險救援中玩忽職守或臨陣逃脫、擅離職守的。 4、應急搶險救援
69、工作中不聽從指揮的。 5、妨礙搶險救援工作的。6.2 現場清理和生產恢復事故救援結束,應立即著手現場清理和生產恢復工作。為盡快恢復生產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響,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應在短期內將事故現場恢復到一個基本穩定的狀態。由于在此過程中仍存在潛在的危險,如頂板垮落、火區復燃等,因此在恢復通風、清理現場時必須制定和采取檢查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和加強支護等安全措施,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再次發生。此項工作由工程、維修、生產、安全等多個部門人員共同承擔。現場清理和生產恢復按照以下步驟進行:1、首先對事故現場進行徹底檢查,對現場的安全做出評估,制訂現場清理和恢復工作的安全措施。2、對有害氣體超標的事故
70、現場,須經環保部門確認安全后,才能進入現場。3、清運現場垃圾,對有毒有害垃圾,按環保部門要求處置。4、對現場的設備、設施、物資等進行清理、除污、登記。5、對現場的設備、設施等進行檢測、維修。6、更換損毀的設備,修復損壞的設施。7、現場設備、設施單獨試運行。8、現場設備、設施聯調試運行。9、現場生產恢復正常。6.3 善后賠償善后處置工作由辦公室、工會、人事、財務、總務部等部門負責,并成立善后工作小組。善后工作小組應以高度的責任心,積極穩妥、深入細致的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善后工作小組的主要工作有:1、對事故中的傷亡人員要做好詳細資料統計,并根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和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71、等,及時報告主管部門和勞動保險部門。2、傷亡人員親屬的接待、安撫和補償工作。3、應急救援期間征用有關單位和個人的物資補償。4、應急救援期間緊急征調、征用和發生的救援費用,給予補助、補償和支付。5、與保險機構進行聯系,及時開展應急救援人員保險受理和受害人員保險理賠工作。6、對事故造成的周邊單位、居民財產或人身損害,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給予補償和賠償。7、對簽有支援協議的單位和組織,依據協議,給予補償。6.4 應急處置能力評估應急響應結束后,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相關專家,通過對應急救援過程和應急救援保障等工作的總結,進而對應急指揮決策部門的應急處置能力做出客觀的評估,找出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并在應
72、急響應結束一個月內,將總結評估報告報上級主管部門。6.5 應急預案修訂事故應急救援結束后,結合應急預案的啟動和執行情況,可以提出如下問題(見應急預案執行情況評估表),通過分析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針對公司的實際情況以及預案在實施中暴露的缺陷,對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現場應急救援各部門和單位都應在應急救援結束后,召開總結會,從預案的預防機制、應急響應、保障措施等各方面進行分析總結,找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提出改進公司救援工作的建議,上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應急預案執行情況評估表 評估內容評估項目應急預案內容是否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應急預案啟動條件的設置是否科學 應急組織
73、體系的組織是否合理 各機構的職責定位是否合理、明確 各機構間的協調機制是否完善 應急程序的設置是否科學 應急預案所規定的各種準備工作是否到位 事故預報預警、監測工作是否滿足需要 參加救援的人員配置是否合理 參加救援的人員數量是否能夠滿足需要 參加救援的人員是否能夠勝任工作 參加救援的人員是否能夠在第一時間到位 應急物資儲備是否合理 應急物資數量和質量是否能夠滿足需要 物資的調撥是否及時、合理 應急裝備配置是否合理 應急裝備數量和質量是否能夠滿足需要 是否正確執行應急響應程序和采取合理行動 各類應急響應程序是否及時啟動 各相關部門是否有效執行應急預案的既定職責 事故受害人員的轉移安置工作是否及時
74、、妥當 事故涉及基礎設施是否能夠及時恢復 媒體宣傳報道是否合理 社會動員工作是否到位 7 保障措施7.1 通信與信息保障1、相關單位或人員的通信方式:有關人員和有關單位的聯系方式保證能夠隨時取得聯系,有關單位的調度值班電話保證24小時有人值守。與縣礦山救護隊、人民醫院建立暢通的應急救援指揮通訊信息系統。2、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應急期間隨時掌握現場情況,通過有線電話、移動電話等通訊手段,保證各有關方面的通訊聯系暢通。機電部和通風部負責保障本單位應急通信、信息網絡的暢通。7.2 應急隊伍保障1、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公司設有兼職救援隊伍。2、專職應急救援隊伍:盂縣設有專職礦山援隊伍。3、救援隊伍的合
75、作協議:公司每年與盂縣礦山救護隊簽訂救援協議,并繳納支援協作費用。4、救援隊伍的協作配合:應急救援任務由盂縣礦山救援隊與我公司兼職應急救援隊共同完成。平時盂縣礦山救援隊參與公司的應急演練;發生事故時參與公司的應急救援行動。4、救援隊伍的協作指揮: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應急救援工作中救援隊伍的組織管理和協調指揮。7.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應急裝備、設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單,詳見附表。附表3 盂縣救護隊救援裝備儲備情況表附表4 公司兼職礦山救護隊救援裝備儲備情況表 附表5 公司現有應急裝備物資儲備情況表附表6 井下消防材料庫配備的材料登記表附表7 地面應急救援材料庫材料明細表2、應急裝備、設施
76、和器材有效性的保障措施,詳見附表。附表8 應急裝備、設施和器材存放保管措施表7.4 經費保障應急救援工作的經費保障由公司負責。1、日常應急工作的經費保障:公司從每年的安全費用中提取10%,作為日常應急工作的專項經費,專款專用。2、專項應急活動的經費保障:對于某些經費需求較大的專項應急活動(如預案的實兵應急演練),應提前做出用款計劃,由公司安排專款。2、事故應急救援的經費保障:公司保證在事故救援和搶險救災中,所需經費的及時到位。7.5 其它保障1、通運輸保障礦區內部交通運輸由保衛部負責,礦區外部交通運輸由縣公安局負責,保證及時調運事故災難應急救援有關人員、隊伍、裝備、物資。2、救援醫療保障人民醫
77、院和公司職工醫院負責事故傷員的急救工作。設立醫療救護專家組,為事故應急救援提供醫療救護方面的技術支持。職工醫院負責事故傷員的醫療急救和應急救援隊伍醫療救護知識專項培訓工作。3、治安保障由保衛部和縣公安局組織事故現場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要物資設備的防范保護,維持現場秩序,及時疏散群眾。發動和組織群眾,開展群防聯防,協助做好治安工作。4、后勤保障由供應科、工會、總務部等部室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食宿接待、車輛調度等工作。8 培訓與演練8.1 培訓1、培訓計劃。公司安全部負責制定每年的預案培訓計劃。培訓計劃應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要求、培訓方式、參加人員等。
78、培訓計劃的實施具有強制性,要求各部門積極參與,主動配合。2、培訓方式。培訓采取集中培訓和員工自學兩種方式,最后由公司統一組織抽查考試。3、培訓要求。對應急預案內容做到人人皆知,掌握煤礦事故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常識,熟悉并掌握井下避災路線和安全出口,對無故缺席培訓、考試不合格以及不熟悉預案有關內容的員工不準上崗。3、培訓方法。培訓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授課方式、互動方式、情景模擬、案例研討等。8.2 演練按照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要求,每年年底要制訂出下年度的演練計劃,演練計劃由公司安全部負責制定。安全部根據公司的安全生產狀況,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確定符合公司實際的演練計劃,對演練過程中發
79、現的問題,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決。演練結束后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寫出評估報告,分析存在問題,并對預案提出修訂意見。安全部對應急預案演練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和檢查。1、演練的頻次和方式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每兩年組織一次桌面演練,每三年組織一次實兵演練。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年組織一次,根據需要采用桌面演練方式或實兵演練方式。現場處置預案演練每年組織二次,根據需要采用桌面演練方式或實兵演練方式。2、演練的方案、范圍和內容現場處置預案的演練方案由參與演練的部門制訂,演練范圍僅限于預案所涉及的部門,演練內容和科目由參演部門根據本部門安全生產狀況以及人員和設備條件確定。專項應急預案的演練方案由公司應急指揮部辦
80、公室制訂,演練范圍僅限于預案所涉及的部門,演練內容和科目由公司應急辦根據本公司安全生產狀況以及參演部門的人員和設備條件確定。綜合應急預案的演練方案由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制訂。演練范圍原則上限于公司內部,根據需要可邀請預案所涉及的公司以外的應急支援單位參加,演練內容和科目由公司應急辦根據本公司安全生產狀況以及參演部門的人員和設備條件確定。3、演練的組織、評估和總結預案演練的組織工作由公司安全部負責。預案演練方案的制訂部門應將演練方案報安全部,安全部首先審查演練過程中對參演人員和設備的安全保障,其次還應考慮對周邊設施和人員的影響,最后提出安全保障措施建議。演練方案的制訂部門應按照安全部的建議,對演
81、練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安全部對應急預案實施的全過程進行跟蹤、監督和檢查。對參演人員的危險行為,演練監督人員有權中止其演練行動。對演練設備出現的異常狀況,演練監督人員有權建議演練督導部宣布暫停或中止其演練。演練進行中發生真實事故時,演練督導部應及時宣布終止演練,按公司的應急程序,轉入應急狀態。演練結束后,安全部應及時對演練過程、演練效果進行全面評估,寫出演練評估報告,找出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意見。演練結束后,各參演部門應及時進行總結,實事求是總結演練的成功與不足,寫出演練總結報安全部。安全部依據演練評估報告和各部門的演練總結,對預案提出修訂意見。9 附則9.1 應急預案備案本應急
82、預案上報盂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備案。9.2 預案的制定與修訂本預案由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制定。預案編制完成后,依照預案管理辦法規定,進行預案評審。預案的內部評審由董事長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預案的外部評審由縣煤管局有關部門組織審查。評審通過后,經董事長簽署發布實施,并按規定報盂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備案。本預案修訂周期為三年,由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修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時進行修訂并重新備案:1、公司法人代表發生變化的;2、應急組織體系或者職責已經調整的;3、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發生變化的;4、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要求修訂的;5、應急預案管理部門要求修訂的6、其它需要修訂預案的原因。10
83、 附件10.1 專項應急預案 1、 礦井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2、 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3、 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專項應急預案 4、 有毒有害氣體超限專項應急預案 5、 頂板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6、 水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7、 提升運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8、 機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9、 地質災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2.2現場處置方案1、礦井火災現場處置方案2、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現場處置方案3、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事故現場處置方案4、有毒有害氣體超限現場處置方案5、頂板事故現場處置方案6、水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7、提升運輸事故現場處置方案8、機電事故現場處置方案9、地質災害事故現場處置預案12
84、.3附表有關部門、機構或人員聯系方式附表1 公司應急指揮部及應急辦成員聯系方式附表2 應急工作需要聯系的部門、機構或人員聯系方式重要物資裝備名錄或清單附表3 盂縣救護隊救援裝備儲備情況表附表4 公司兼職礦山救護隊救援裝備儲備情況表 附表5 公司現有應急裝備物資儲備情況表附表6 井下消防材料庫配備的材料登記表附表7 地面應急救援材料庫材料明細表附表8 應急裝備、設施和器材存放保管措施表規范化格式文本(接報、處理、上報)附表9 事故信息接報記錄表附表10 事故信息處置記錄表附表11 事故信息上報記錄表附表12 xx煤業有限公司生產安全事故預警信息表12.4附圖(另行裝訂)1、礦區平面圖 標注內容包括: 警報系統分布及覆蓋范圍重要防護目標一覽表、分布應急救援指揮部位置救援力量分布救援隊伍行動路線疏散路線、重要地點等標識2、井下避災路線圖3、礦井地形地質和水文地質圖4、采掘工程平面圖5、井下通風系統圖6、排水、防塵、壓風管路圖7、井下通信系統圖8、井下配電系統圖9、井下電氣設備布置圖10、井上、下對照圖11、巷道布置圖12、井下運輸系統圖13、安全監測裝備布置圖12.5相銜接的上級預案名稱1、陽泉市礦山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盂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晉盂公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12.6協議1、礦山救護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