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林芝麗沃思工布xx酒店生產安全 事故應急預案 批準發布令1第一部分 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11、總則1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適用范圍21.4應急預案體系21.5應急工作原則22、事故風險描述32.1油庫概況32.2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33、組織機構及職責73.1應急組織機構73.2指揮機構及職責84、預警與信息報告104.1危險源監控及預防措施104.3信息報告與處置115、應急救援能力評估及應急預案的修訂116、應急預案管理126.1培訓126.2演練12第二部分 現場處置方案13一、油品泄漏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31、事故特征132、應急組織與職責133、應急處置144、
2、注意事項16二、初期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61、事故特征162、應急組織及職責163、應急處置174、注意事項18三、中毒和窒息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91、事故特征192、應急組織及職責20四、觸電急救事故現場處置方案201、事故特征202、應急組織及職責213、應急處置214、注意事項22第三部分 附件23附件1. 有關部門、機構及人員的聯系方式23附件2. 重要物資裝備清單23附件3. 規范化格式文本24附件4. 柴油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28附件5. 平面圖29編制說明為適應酒店場所內部條件、外部環境,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的要求,結合本酒
3、店實際情況,制定了酒店油庫的應急預案。建設至今油庫周邊環境無發生變化;油庫內設備、安全設施等無發生變化。預案編制人員名單姓名單位編制預案中承擔的工作張建霞湖南安裝西藏林芝工程項目部組長王松湖南安裝西藏林芝工程項目部成員蔣娜湖南安裝西藏林芝工程項目部成員批準發布令西藏林芝麗沃思工布xx酒店油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等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以及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的要求結合油庫實際,施工單位湖南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制定了麗沃思工布xx酒店油庫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現予以頒布,自發布起生效,酒店全體員工必須遵照執行。 經理
4、: (單位蓋章) 2015年 10 月 17 日第一部分 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麗沃思工布xx酒店油庫(以下簡稱“酒店油庫”)主要為麗沃思工布xx酒店鍋爐、備用發電機及部分廚房設備提供燃油供油,為確保油庫、社會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防止突發性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并能夠在事故發生的情況下,及時、準確、有條不紊地控制和處理事故,有效地開展自救和互救,盡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環境污染和經濟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落實安全責任和各項管理制度。根據油庫的實際情況,特制定西藏林芝麗沃思工布xx酒店油庫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2編制依據本預案依據下列主要法律法
5、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3號)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9號)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4.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5.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7號)6.危險化學品名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號)7.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8.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15603-1995)9.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試行)的通知(安監總廳應急200973號)1.3適
6、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酒店油庫區域內發生的油品泄漏、火災、爆炸、中毒窒、觸電傷害等所形成的事故時的應急處理。1.4應急預案體系本預案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的要求,結合油庫的實際情況將綜合和專項預案合并編寫,因此本預案由綜合預案與現場處置措施兩部分構成。當油庫發生事故時啟動本預案。1.5應急工作原則以人為本、減少危害。應急救援的現場處置應立足油庫,充分發揮油庫的應急搶險資源的優勢。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裝備、設施和手段,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和人身安全。居安思危,預防為主。高度重視
7、安全生產,對重大安全隱患進行評估、治理,努力減少未遂事件的發生,常抓不懈,防患與未然。增強憂患意識,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做好應對突發等級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預案啟動后,以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作為應急的最高統一指揮部門,管理部門按職責設置的指揮部要服從應急指揮中心的領導。油庫設立的應急組織要服從指揮中心及其指揮部的領導,落實應急職責,積極有效地開展應急工作。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各級管理部門按照屬地為主原則,實施應急救援。實行負責制,把事故控制在有限范圍內,避免發生次生、衍生事故。加強管理、提高素質。依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石油有關管理制度,加強應急管
8、理,使應急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宣傳、培訓教育和演練工作,提高廣大員工自救、互救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綜合素質。2、事故風險描述2.1油庫概況2.1.1單位簡介酒店油庫是麗沃思工布xx酒店附屬建筑,主要為麗沃思工布xx酒店鍋爐、備用發電機及部分廚房設備提供燃油供油(柴油)。油庫位于:麗沃思工布xx酒店A棟東側。油庫區設置地下柴油罐60m32個,燃油供油系統設置了卸油和回油系統,消防監控中心設置了油路監控系統和遠程操作系統。2.1.2周邊及總平面布置情況(1)周邊情況 油庫東、南、北側是綠化,西側是消防道路。油庫區周圍35M內無重要公共建筑物。(2)平面布置 油庫區主要建構
9、筑物有埋地油罐,罐區圍墻,消防沙池和滅火器具擋雨棚;油庫區總面積151m2。油庫區卸油口設有回旋車道。地面為水泥地面與酒店消防道路連接。2.2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 2.2.1儲存物質危險源辨識油庫區儲存柴油,柴油為可燃液體。油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揮發等特性,下面對其理化特性和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具體分析。1.易燃性 2.易爆性 3.易積聚靜電荷兩種不同物體經過摩擦等相互運動,就會產生電荷,其中一物體帶正電荷,則另一物體就帶負電荷。油品在儲運過程中,其靜電的產生和積聚量大小與管道長度、卸、加油速度等有關。靜電荷的產生和積聚容易引起放電閃火,引發火災事故。4.易蒸發、易擴散油品中的輕質組分很容易離開液
10、體到氣體中去。油品易蒸發、易擴散的特性,往往是引起火災爆炸的根源。5.易受熱膨脹性、不可壓縮性油品受熱后溫度升高,體積膨脹。故油罐、油桶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滿裝。另一方面由于溫度降低,體積縮小,容器內出現負壓,則容器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發生變形。2.2.2風險分析油庫存在的事故類型有泄漏、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觸電等,其中火災、爆炸為最主要的事故類型。事故類型原因分析:(一)泄漏(油品)漏油、跑油和冒油事故是油庫可能發生的主要事故原因,分析其可能原因有設備管道泄漏和人為操作失誤。(1)設備及管道泄漏油庫較易泄漏的部分是進油口下法蘭與吸油管口法蘭連接處,計量器的密封蓋,如果連接法蘭緊固方法不當或法蘭口
11、密封墊片損壞就可能引起法蘭連接處出現泄漏。油罐和管線較易泄漏的部位是法蘭連接處,油罐或管道腐蝕穿孔處,油罐制造缺陷引起的泄漏案例很少,但是未按規范制造、驗收的油罐也可能出現焊接質量、材料缺陷、強度不足等導致泄漏。油罐和管線在掩埋前必須按有關標準進行防腐保護、采取抗浮措施,如果防腐處理不當,就有可能發生油罐和管線腐蝕,抗浮措施不當,就有可能發生油罐移位和管線破裂,留下泄漏隱患。(2)人為操作失誤造成泄漏人為失誤造成泄漏多發生在卸油作業過程,主要有以下原因:1、卸油前對卸油油罐空容計量錯誤,導致罐車載油超出入油的埋地罐空容量,若卸油管快速接頭、量油孔蓋、液位議、操作井蓋等部件密封不嚴,現場卸油人員
12、疏于監視時就容易發生冒油事故。2、卸油時現場卸油人員不按規定操作并對每個作業環節進行確認,發生接錯卸油管接頭、快速接頭連接不牢、罐車滑走,開錯閥門導致冒油事故。(二)火災、爆炸柴油是易燃易爆的物質,在油庫的爆炸危險區域出現火源、熱源時便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1)電危害:靜電接地和等電位跨接松脫失效導致油品流動產生的靜電積聚放電;動力、信息、控制電路短路導致電氣著火;卸油前沒有按規定連接導靜電夾引起靜電放電。(2)高溫:加油車輛引擎、排氣管高溫引燃車內電線、漏油等(比較常見)。(3)明火:使用電動工具、抽煙、使用火機、打手機等 。(4)摩擦和撞擊:爆炸危險區域內交通事故、維修作業使用不防爆工具
13、產生火花。(5)雷擊:高強電閃不停止加油、卸油作業,被直擊雷擊中設備、感應雷引起金屬放電。(三)觸電(1)電氣危害油庫區有電氣設備、設施,若電氣設備設計選型不當,防爆性能不符合要求,或電氣設備、設施未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時,在開關斷開、接觸不良、短路、漏電時易產生電弧、電火花等,形成點火源,引發火災、爆炸事故。潛油泵等帶電部位裸露、漏電,會造成觸電傷人,發出的電火花遇泄漏的柴油易引發火災、爆炸危害。(2)靜電危害若油庫卸油時未進行有效接地,在爆炸危險區域內的油品管道上的法蘭、膠管兩端等連接處未用金屬線跨接,油罐或罐車未進行有效接地等等,都可能由于靜電聚積,造成火災、爆炸事故。(3)雷電能油庫若防
14、雷設施不齊全或油罐、建(構)筑物防雷接地措施不符合要求,在雷雨天氣里有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4)雜散電流能由于電化學腐蝕,陰極保護等引起的雜散電流竄入危險場所也是油庫火災爆炸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四)中毒和窒息由于油庫區域采用露天設置,故中毒和窒息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較少,主要為進罐作業未保持通風,未穿戴防毒呼吸裝備,則易中毒窒息。 2.2.3 對人員危害程度預測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油庫區域范圍內一旦發生泄漏、火災或爆炸事故,人員會導致輕度中毒、急性中毒、吸入中毒、輕度燒傷、嚴重燒傷及生命危險。主要危險目標區域是:儲罐區和卸油區作業場所。危險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如下:序號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類型事
15、故后果可能次生、衍生的事故危險源地點危險源物質、設備1儲罐區易燃液體火災、爆炸人員傷亡、建筑損壞容器爆炸中毒窒息事故人員傷亡/危險化學品泄漏環境污染火災、爆炸2卸油區易燃液體火災、爆炸人員傷亡、建筑損壞容器爆炸 2.2.4重大危險源辨識依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對酒店油庫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辨識結果如下表:重大危險源辯識表類別危險性分類及說明物質名稱臨界量(t)儲存場所最大儲存量(t)易燃液體易燃液體:23閃點61的液體柴油5000200.880.8514.96比值=q1Q +q2Q+q3Q31.875/200+14.96/50000.1621注:油罐容積率取0.
16、85,柴油密度取0.88。根據當q/Q1.0時構成重大危險源,當q/Q1.0時未構成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標準得知:酒店油庫的埋地油罐區未構成重大危險源。2.2.5 風險分析結果油庫存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泄漏、火災、爆炸、觸電以及中毒等,當油庫卸油點汽車槽車發生爆炸時危險有害因素最大化,對站內、外人員、設備、設施以及建筑物造成損壞,下表是油罐車不同載油量發生爆炸時的暴露半徑和暴露面積。車載油量10m315m320m325m330m335m340m345m3暴露半徑m22.7 23.4 23.9 24.3 24.6 24.9 25.0 25.2 暴露面積m21621 1723 1801 1860 1
17、906 1942 1970.0 1991.5 發生泄漏、火災、爆炸時的隔離疏散范圍:泄漏情況不明時初始50米,下風向300米;大量泄漏時初始500米,下風向1000米;火災:火場內有卸油罐車800米,以上距離可先執行,再根據實測值調整。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機構工布xx酒店油庫應急組織機構圖通信聯絡組 總 指 揮搶修隊 現 場 指 揮撲救組警戒疏散組3.2指揮機構及職責酒店消防主管任組長的生產安全應急小組,負責對油庫進行危險源、危險物質、設備設施、作業環節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制定酒店油庫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各崗位員工進行預案演練,發生事故消防主管任總指揮,當班班長任現場指揮
18、,當班負責人在總指揮不在的情況下,代理總指揮的職權,負責實施應急響應。 3.2.1總指揮職責1.決定應急響應的啟動和終止;2.決定是否發布應急救援聯絡信號;3.發布應急救援的命令;4.根據事故情況確定事故處理措施;5.命令各應急小組按預案順序任務開展工作;6.監視事故發展,當事故危及撲救組人員生命安全時,及時撤離撲救隊伍;7.決定是否向周邊單位可能受到侵害的單位及時通報情況;8.指導群眾撤離危險區域;9.決定向上級應急救援組織提出援助請求;10.組織事故調查;11.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12.盡快組織恢復生產。 3.2.2現場指揮職責在總指揮的領導和統一指揮下,協調、組織、開展現場指揮工作,根
19、據指示,啟動加油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遵循以人為本,先救人的原則處理事故,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或蔓延,指導現場人員安全撤離污染區域,隨時向總指揮報告事故發展狀況和人員傷亡情況。 3.2.3通信聯絡組職責通信聯絡組在現場應急指揮部領導下開展應急工作,組長:張建霞,成員:由酒店安全員組成。職責如下: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時間處理情況,保證現場指揮與上級的聯絡暢通,溝通指揮部與外界的聯系,對通訊暢通負責。 撲救組職責撲救組在現場應急指揮部領導下開展應急工作,組長:張建霞,成員:由當班安全員組成。職責如下:熟練運用油庫應急器材撲救初期火災,切斷閘閥、電源、堵截地面泄漏油品,阻止漏油流出站
20、外,回收泄漏油品,控制事故擴大,負責事故消洗、恢復使用前的檢查工作,在事故出現危及生命安全的條件下及時撤退。 3.2.5警戒疏散組職責警戒疏散組在現場應急指揮部領導下開展應急工作,組長:張建霞,成員:由當班安全員組成。職責如下:在油庫出入口設置警戒,必要時延伸警戒范圍,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域,當出現無法控制場面時及時通知總指揮,對外來人員危害因素引發的二次事故負責。維持現場秩序,搶救負傷人員、及時清點人數、及時匯報清點結果。參加事故撲救、事故消洗、恢復使用前的檢查工作。搶修隊職責搶修隊主要由公司工程部維修人員組成。職責如下:查明設備事故發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排除設備危險。4、預警與
21、信息報告 4.1危險源監控及預防措施 4.1.1管理措施油庫區制訂并執行與危險源安全管理相關的制度有:油庫安全管理規定、安全生產責任制、事故管理規定、安全應急管理規定、安全檢查規定、夜間安全巡查管理規定、干部值班安全管理規定、關鍵裝置要害(重點)部位安全管理規定、事故隱患治理項目管理規定、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用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臨時用電安全管理規定、施工作業安全管理規定、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破土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4.1.2 作業操作規程油庫區制訂并執行與安全操作相關的制度有:接卸油作業操作規程、配電操作規程。 4.1.3技術性預防措施1.安全距離措施:油罐、通
22、氣管口、卸車點與油庫內外建構筑物的安全距離符合規范要求。2.防靜電措施:油罐與露出地面的工藝管道相互做電氣連接并接地,油品管道始、末端和分支處設接地裝置,爆炸危險區域內的輸油管線上法蘭用銅片跨接、選用防爆電氣并采用整體防爆安裝措施,并對電氣的接觸部位、操作按鍵采取防雷防靜電措施,對罐區操作井金屬蓋板,卸油池金屬蓋板采取防雷防靜電措施。3.防雷措施:油罐進行多點防雷接地,罩棚等建筑物采用避雷帶保護,設置防電涌裝置。4.抗浮措施:埋地設置油罐復土厚度50cm,采取前后各一道10010mm鍍鋅扁鐵和油罐混凝土基礎捆綁的抗浮措施。5.防漏措施:埋地管線采用無縫鋼管焊接安裝工藝,油罐采用液位儀監控。6.
23、防油氣積聚措施:通氣管的管口高出地面4m以上,沿建筑物的墻(柱)向上敷設的通氣管管口高出建筑物的頂面1.5m及以上,管道埋地敷設不設管道溝。8.防火措施:油罐的人孔設操作井,蓋板、量油孔采用防產生火花措施,通氣管口安裝阻火器,油氣回收管口安裝機械呼吸閥,爆炸危險區域設禁煙、禁火、禁打手機警示標志。9.防盜措施:油罐卸油口、量油孔設帶鎖的悶蓋、罐區設紅外報警監控設施以及視頻監控設施。10.卸油作業安全措施:油罐進油管向下伸至距罐底20cm處,設油氣回收系統,采用密閉卸油方式,油罐車一端的油氣回管設手動閥,卸油管道各操作接口設快速接頭及悶蓋,卸油管、油氣連通管采用導靜電耐油管。 4.1.4 消防設
24、備設施油庫區附近有消火栓,油庫區配有手提式干粉滅火器四具、推車式干粉滅火器一具,滅火毯兩張,2立方消防沙池一個。 4.2油庫根據周邊500米內發生的事故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勢態,或政府發布的四級預警信息(藍、黃、橙、紅),結合油庫區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警示、警戒、停止作業、組織撤離等防范措施。 4.2.1預警解除上級主管部門宣布預警解除,預測事件消除,酒店應急終止。 4.3信息報告與處置 4.3.1信息報告與通知 酒店值班電話:值班手機: 5、應急救援能力評估及應急預案的修訂事故應急小組要根據事故發生的情況、處理能力、物資配備、人力資源等方面及時進行救援能力的評估,不足的及時進行配備和充實
25、,隨時保持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根據實際發生情況,及時修訂應急預案的各項內容,根據事故后、工藝、設備、設施的變化情況及時修訂事故預案。6、應急預案管理6.1培訓每月酒店應組織全體員工進行一次預案和事故案例學習,新員工上崗前應進行崗位應急知識學習,內容包括:1.應急人員的應急設備使用技能培訓和緊急逃生知識的培訓;2.各崗位應急處理方案的練習;3.明確應急響應時本崗位職責;4.周邊單位應急知識的宣傳,以及應急響應信息的通知。6.2演練酒店組織每年不少于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現場處置方案的演練。應急預案演練對周圍人民群眾正常生產和生活可能造成影響的,應在演練7日前公示告知。應急預案
26、演練結束后,酒店應組織有關專家及應急管理人員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演練評估結果填寫重大事故及災害應急處理預案演練記錄。發現存在問題,應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第二部分 現場處置方案一、油品泄漏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1)事故類型:油品泄漏事故。2)危險程度及作業現場風險:主要存在于卸油區及儲罐區,中毒、火災其危險程度為“一般危險,需要注意”。一旦發生危險化學品泄漏后,可能會造成數人死亡,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3)事故基本征兆及條件:有油氣味、冒滴漏油、異響等。條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因為設備故障、管道腐蝕、接頭松脫等原因有可能導致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2、應急組織與職責2.1應急組織機構1)現場指
27、揮:當班班長2)事故應急組員:作業班全體人員2.2應急組織職責1)當班班長職責接員工報警后,立即對事故現場確認;組織各崗位員工對初期事故進行處置;若事故超出當班人員控制能力,立即向領導報告,同時報警,并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2) 應急人員職責 發生異常情況時,及時對初起事故進行處理,并及時報告當班班長; 服從當班負責人的指揮并進行應急行動; 負責人員疏散及警戒; 負責落實事故應急處理和事故后恢復工作。3、應急處置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和現場應急處置措施。處置程序處 置 措 施報告任何人發現事故立即報告。報警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報警。現場搶險1、救人; 2、堵漏。污染物封堵封堵排水口,將污染物引進
28、事故應急池。疏散立即疏散無關人員,如火情難以控制并危及應急人員安全,組織所有人員撤離。3.2現場搶險方法輕微漏油處理措施(現場人員可處理)消防監控中心通過緊急切斷開關或主電源控制,關閉潛油泵電源,停止加油作業。防止和消除現場所有火源。將漏油口封堵隔離。用吸收性材料如沙子、吸油棉等吸收漏出的油品,避免四處流動擴散,或流入下水道中。如儲罐區在進行卸油時發生泄漏,相關人員立即利用油罐區配備的消防沙堵住罐區周圍,防止油品蔓延范圍擴大。使用過的含油材料應放置在經許可的、帶有標簽并密封良好的容器中。做好油品泄漏情況記錄。確定漏油原因,若設備有待維修,在設備上做好標記。3.2.2重大漏油處理措施(現場人員不
29、能處理或存在不安全)消防監控中心通過關閉緊急切斷開關或主電源控制處的潛油泵電源,停止加油作業。防止和消除現場所有火源。用吸收性材料如沙子等攔截和吸收漏油。(只在安全的條件下)立即撥打火警119。進入全體應急狀態,正式啟動應急預案,必要時撤離現場,通知周邊人員及米林應急辦。確定漏油原因,做好油品泄漏情況記錄。截堵泄漏油品,防止油品流出站外。3.2.3卸油作業跑、冒油應急處置措施接卸油作業中發生跑、冒油后,卸油員應及時關閉油罐車卸油閥,情況嚴重的,應切斷總電源,停止一切產生火花的作業,并向領導或當地消防(有關)部門匯報。警戒組到油庫區進出入口實行警戒,禁止疏散閑雜人員進入,嚴禁啟動汽車,嚴禁火源接
30、近,準備好消防器材。撲救組用沙袋圍堵地面油品,用鋁桶承接漏油,封閉下水道,防止油品沿下水道擴散。撲救組對現場已跑、冒油品用棉紗、毛巾、拖把、鋁質或銅質容器等進行回收,禁止用鐵鍬、塑料桶等易產生靜電火花的器皿進行回收。回收后用沙土覆蓋殘留油漬,待充分吸收殘油后將沙土清除干凈。撲救組檢查所有井口是否有殘油,若有殘油應及時清理干凈,并檢查其它可能產生危險的區域是否有隱患存在。應急小組分析跑、冒油原因,書面匯報公司。3.2.5現場急救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就醫。因缺氧導致的窒息,應在人員的攙扶下,到上風口空氣新鮮處呼吸新鮮空氣。嚴重者吸氧。就醫。
31、3.3報警方式和報告內容3.3.1 報警聯系方式見附件。3.3.2 報告內容報告內容包括:(1)泄漏發生的地點和時間;(2)泄漏液體的名稱,發生泄漏的原因,泄漏量以及可能泄漏的總量;(3)已采取的措施,報告人及電話4、注意事項(1)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2)設置現場警戒線,嚴禁非相關人員進入現場。(3)切斷火源,嚴禁火種,使用不產生火花工具處理,防止火災和爆炸事故的發生。(4)救護人員應處于泄漏源的上風側,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5)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6)油品泄漏時,除受過特別應急訓練的人員外,其他任何人均不得嘗試處理泄漏物。二、初期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
32、、事故特征1)事故類型:火災、爆炸事故。2)危險程度及作業現場風險:油庫主要儲存柴油,柴油具有易燃性,卸油作業區為初期火災事故危險目標。3)事故基本征兆及條件:油品泄漏、有油氣味道等。條件:油品泄漏遇到點火源。2、應急組織及職責2.1應急組織機構1)現場指揮:當班班長2)事故應急組員:作業班全體人員2.2應急組織職責1)當班班長職責接員工報警后,立即對事故現場確認;組織各崗位員工對初期事故進行處置;若事故超出當班人員控制能力,立即向酒店經理報告,同時報警,并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3) 應急人員職責 發生異常情況時,及時對初起事故進行處理,并及時報告當班班長; 服從當班負責人的指揮并進行應急行動
33、; 負責人員的疏散及警戒; 負責落實事故應急處理和事故后恢復工作。3、應急處置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和現場應急處置措施發生事故后,應停止加油,若發生柴油泄漏車輛不得打火發動,指揮無關人員迅速離開;終止油庫內一切作業活動,關閉所有油品輸送閘閥;轉移事故現場易燃易爆物,防止次生災害事故發生;派員立即到油庫區設置警戒并引導消防車進入油站。3.2人員緊急疏散、撤離應急措施應急指揮對事故場所、設施及周圍情況進行監控、分析,決定是否下達現場人員緊急撤離命令。疏散組派員通知周圍居民和無關人員撤離。疏散組負責集結區人員清點,并將清點結果報告應急指揮。3.3危險區的隔離應急措施警戒組到油庫進出口實行警戒,對無關
34、人員及車輛進行緊急疏散,指定員工在路口引導外來力量或公安消防車入站參戰,確保消防道路暢通,嚴格做好交通管制工作,禁止無關人員及車輛的進入。大面積漏油時應以爆炸濃度下限檢測值LEL20%劃出警戒區,必要時報請交通管理部門共同實施警戒和交通疏導。3.4電器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發生電器火災,首先應切斷電源,然后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等滅火器撲滅;電器火災嚴禁使用泡沫滅火器或水來撲滅;當無法切斷電源時,應在確保人員不觸電的情況下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等滅火器直接向閘刀、開關、電線上的火源噴射滅火劑,創造條件(要有掩護和監護),盡快切斷電源,然后全面滅火; 在自身滅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應迅速向“119”報
35、警。3.5卸油作業著火事故應急處置措施馬上停止卸油作業,關閉油罐車和卸油口閥門。警戒組到油站進出入口實行警戒,禁止閑雜人員進入。立即用滅火器滅火。如油罐車罐口著火,首先用石棉毯覆蓋,當火勢較大時,應立即用滅火器滅火。主管現場指揮,停止加油作業、切斷總電源、疏散加油車輛;應立即向119報警。火情一旦失控油庫區所有人員立即撤離,同時將警戒范圍延伸到力所能及的安全距離。4、注意事項處置油氣泄漏事故、進入現場人員應采取消除身體靜電措施;處置油氣泄漏事故、使用不產生靜電或火花的搶險救援工具、器材;呼吸系統的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或煙霧時,必須佩帶防毒面具或供氣式頭盔。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鏡。防護服:穿
36、工作服(防靜電)。防護鞋:穿工作鞋。(防靜電、防火花)參加救護、救援人員必須按防護規定著裝,并注意風向,在成品油泄漏的密閉空間救援時,應配備有防爆照明燈具。參加救護、救援人員以互助監護為主,按照必須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救護原則處理。在救援中因為不可預見的因素而導致隊員受傷的,其他救援人員發現時必須向指揮部報告,并作出是否申請支援的決定,由指揮部下達預備救援隊進入事故現場參加救援的命令。(9)急救過程中,防爆區域內應使用防爆對講機。(10)油品泄漏應急處置時應做好油庫區雨水管溝封堵的相應措施,防止油品流出。三、中毒和窒息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1)事故類型:中毒和窒息事故。2)危險程度
37、及作業現場風險:主要存在儲罐區,其危險程度為“一般危險,需要注意”。由于誤操作、設備、管線腐蝕穿孔、損壞儲罐和管道破裂引起的泄漏;逸出、擴散的有毒氣體,對作業人員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3)事故基本征兆及條件:人員出現頭暈、臉色蒼白、呼吸困難等。條件:油罐內或井、坑等有限空間內缺氧或有毒有害氣體聚集。2、應急組織及職責2.1應急組織機構1)現場指揮:當班班長2)事故應急組員:作業班全體人員2.2應急組織職責1)當班班長職責接員工報警后,立即對事故現場確認;組織各崗位員工對初期事故進行處置;若事故超出當班人員控制能力,立即向加油站經理報告,同時報警,并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4) 應急人員職責 發生異
38、常情況時,及時對初起事故進行處理,并及時報告當班班長; 服從當班負責人的指揮并進行應急行動; 負責人員的疏散及警戒; 負責落實事故應急處理和事故后恢復工作。四、觸電急救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1)事故類型:觸電事故。2)危險程度及作業現場風險:主要存在于油庫和消防監控中心。其危險程度均為“一般危險,需要注意”。一旦發生觸電事故,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3)事故基本征兆及條件:電線絕緣層有破損、雷雨天氣、絕緣工具失效,人員未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2、應急組織及職責2.1應急組織機構1)現場指揮:當班班長2)事故應急組員:作業班全體人員2.2應急組織職責1)當班班長職責接員工報
39、警后,立即對事故現場確認;組織各崗位員工對輕微事故進行處置;若事故超出當班人員控制能力,立即向酒店經理報告,同時報警,并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5) 應急人員職責 發生異常情況時,及時對初起事故進行處理,并及時報告當班班長; 服從當班負責人的指揮并進行應急行動; 負責人員的疏散及警戒; 負責落實事故應急處理和事故后恢復工作。3、應急處置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來
40、或送住醫院救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定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方法如下:(1)消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預防將異物推到咽喉深處。(2)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救護人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頦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后仰,可
41、于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4、注意事項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1)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2)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件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3)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干燥的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4)救護人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
42、者,使之脫離電源。(5)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緊握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后再采取其他辦法把電源切斷。第三部分 附件附件1. 有關部門、機構及人員的聯系方式 企業聯系電話:附件2. 重要物資裝備清單物質品名數量存放地點滅火毯2張罐區35kg推車式干粉滅火器1個罐區絕緣手套和鞋2套配電室便攜式電纜線卷、臨時照明燈具1套配電室4kg手提式干粉滅火器4個罐區4kg手提式干粉滅火器2個監控中心警戒帶2卷監控中心警示路錐4個監控中心防火面具4個監控中心附件3. 規范化格式文本預案演練記錄演練項目內容演練時間演練組織單位演練負責人參加演練的領導參加
43、單位及人數演練經過演練效果存在或發現的問題改進建議事 故 快 報 編號:企業名稱: 事故類別: 事故發生的時間: 事故發生的地點:事故發生的單位:重傷人數:人員傷亡情況:死亡人數:姓 名性別年齡工齡工種受傷部位及傷害性質嚴重程度事故經過:(附事故現場示意圖、簡單工藝流程圖、設備簡圖、并注明設備、設施的型號或外形尺寸)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防范措施: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 直屬企業主管領導: 年 月 日 事 故 報 告 編號:發生事故的直屬企業名稱: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發生事故時間:事故類別:事故經過(附:事故現場示意圖、工藝流程圖、設備圖):事故傷亡情況:傷亡人數:傷亡者姓名、性別、年齡、級別
44、、本工種工齡、文化程度、直接致害原因、傷害部位及程度: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附計算依據):事故原因:事故教訓及防范措施:事故責任分析及處理情況(包括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領導責任、管理者責任分析及對事故責任者處理意見) “四不放過”登記表編號:直屬企業名稱: 發生事故的單位: 事故簡況:發生時間:事故原因事故負責任者和群眾受教育情況教育情況對事故責任者處理意見防范措施項 目完成日期責任人登記單位: 負責人: 登記日期:附件4. 柴油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附表4-1 柴油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標識英文名:Diesel oil/fuel分子式: 分子量: 危險貨物編號:/UN編號:/RTECS
45、號:/IMDG規則頁碼:/CAS號:/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稍有粘性的棕色液體。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柴油機的燃料。熔點()55自燃溫度()爆炸極限(v%)/危險特性本品易燃。遇明火、高熱或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若遇高熱,容器壓力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穩定性穩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強氧化劑、鹵素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采用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滅火劑滅火。注:化學品安全數據信息來源a.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1997年7月第1版。b.化學品安全衛生綜合信息系統,國家安全監督局數據庫。c. 中國石油化工網。d. GB2522000柴油標準修正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