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建筑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6頁).doc

  • 資源ID:562939       資源大小:204.04KB        全文頁數(shù):3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建筑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6頁).doc

1、X X X公 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人:編制日期:審核人:目 錄一、引言5二、法律法規(guī)5三、術語、符號和5四、企業(yè)基本情況及周邊環(huán)境情況64.1企業(yè)基本情況介紹64.2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8五、 危險目標的確定及其危險性對周圍的影響95.1危險目標的確定95.2危險目標的危險性及其潛在評估95.3危險目標對周邊的影響10六、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織人員和職責劃分106.1公司應急救援安全管理機構106.2應急救援專業(yè)隊伍的組成及分工職責12七、保障措施137.1 通信與信息保障137.2 應急隊伍保障137.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37.4 經(jīng)費保障137.5 其他保障13八、報警、通訊聯(lián)

2、絡方式138.1報警電話138.2報警方式15九、事故發(fā)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159.1事故處理原則159.2機械傷害事故引起人員傷亡的處置159.3火災事故處理措施159.4 配電房及電氣火災的應急處理措施179.5危化品、食物中毒應急處理措施189.6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措施189.7自然災害應急處理措施199.8雷擊傷人應急處理措施209.9電氣傷害應急處理措施239.10 高空墜落事故應急處理措施25 9.11設備故障應急處理措施26十、危險區(qū)的設定、隔離方法2610.1 危險區(qū)的設定2610.2 事故現(xiàn)場隔離區(qū)2710.3 隔離區(qū)的交通疏導27十一、緊急安全疏散27十二、檢測、搶險、救援及

3、控制措施 2812.1 檢測的方式、方法及檢測人員防護、監(jiān)護措施2812.2 搶險、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員的防護、監(jiān)護措施2812.3 現(xiàn)場實時監(jiān)測及異常情況下?lián)岆U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2812.4 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2812.5 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29十三、受傷人員現(xiàn)場救護、醫(yī)院救治 2913.1 傷亡人員的轉移方法2913.2 受傷人員現(xiàn)場處置措施2913.3 選定的受傷人員救治醫(yī)院3613.4提供受傷人員的致傷信息36十四、現(xiàn)場保護與現(xiàn)場洗消3614.1 事故現(xiàn)場的保護 3614.2 事故現(xiàn)場的洗消3614.3應急救援保障 3614.4 保障制度目錄 3614.5 外部救援,依據(jù)對外部應急救

4、援能力的分析結果3714.6預案分級響應條件3714.7公司級救援響應條件14.8請求外部救援響應條件37十五、事故應急救援關閉程序37 15.1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3715.2調查和總結38十六、應急培訓計劃38 16.1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3816.2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3816.3周邊應急響應宣傳38十七、演練計劃 3817.1、演練計劃準備3817.2、演練范圍與頻次3817.3、演練組織39一、引言應急預案的編制目的是:為了規(guī)范公司安全生產(chǎn)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chǎn)損失,最大程度維護公司利益。二、法律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

5、產(chǎn)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44號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國務院令第373號)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務院第376號令)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94消防應急照明系統(tǒng)GB17945建筑電氣火災預防安全技術要求和檢測方法征求意見稿三、術語、符號和代號1、事故 指人類在進行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發(fā)生了違背人意愿的且表現(xiàn)出不利于實現(xiàn)目的的現(xiàn)象。2、直接經(jīng)濟損失 指因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及善后處理支出的費用和毀

6、壞財產(chǎn)的價值。 3、間接經(jīng)濟損失 指因事故導致產(chǎn)值減少、資源破壞和受到事故影響而造成其他損失的價值。 4、應急救援 指在發(fā)生事故時,采取的消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的措施。 5、重大危險源 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chǎn)、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shù)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6、危險目標 指因危險性質、數(shù)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險化學品所在場所或設施。 7、預案 指事先預測危險源、危險目標可能發(fā)生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充分考慮現(xiàn)有物質、人員及危險源的具體條件,使事故發(fā)生時能及時、有效地統(tǒng)籌指導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8、分類

7、 指對因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發(fā)生事故而劃分的類別。 9、分級 指對事故危害程度劃分的級別。10、其它術語見具體章節(jié)四、企業(yè)基本情況及周邊環(huán)境情況4.1企業(yè)基本情況介紹 本公司位于 ,占地 平方米,建筑面積 平方米,職工總人數(shù) 人。XXXX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該公司)成立于 X 年 X 月 X 日.注冊地址:深圳市寶安區(qū)觀瀾XXXX。該公司法定代表人XXX;注冊資本XX萬美元。公司現(xiàn)有員工 人。其中技術管理人員 人,安全管理人員 人。企業(yè)基本情況登記表檔案號: 填表時間: 年 月 日單位(蓋章)行 業(yè)分級管理級別詳細地址證照情況單位聯(lián)系電話單位基本情況單位性質成立時間現(xiàn)員工人數(shù)法人代表電話董事長電話

8、總經(jīng)理電話安全主任電話房屋業(yè)主電話主要產(chǎn)品/經(jīng)營主要生產(chǎn)原料建筑、消防設施情況建 筑 物 結 構占地面積(m2)建筑面積(m2)幢 數(shù)建 筑 時 間有無消防審批廠房倉庫宿舍室外消防栓(個)室內消防栓(個)煙感報警器(個)噴淋頭(個)滅火器(個)應急照明燈(個)消防泵房(間)消防水池(m3)防火重點部位義務消防隊員人數(shù)(人)滅火應急疏散預案有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有無無主要設備施情況A.生產(chǎn)設備B.特種設備C.涂層烘干設備D.其他名 稱數(shù) 量名 稱數(shù) 量名 稱數(shù) 量名 稱數(shù) 量是否設有潔凈車間:主要使用的危險化學品序號使用危險化學品需要量(噸/年)用途序號使用危險化學品需要量(噸/年)用途備注工傷

9、勞動防護情況年 份安全生產(chǎn)事故(宗)重傷 (人)死亡(人)年 份安全生產(chǎn)事故(宗)重傷(人)死亡(人)勞動安全防護有參加工傷保險人員數(shù)無說明:1.“行業(yè)”主要包括化工、塑膠制品、金屬制品、電鍍、家私木制品、紙品、電子電器、服裝、建筑材料、食品、工藝制品、商場、集貿市場、旅館(店)、賓館酒店(樓)、出租屋、商業(yè)店鋪、其它等; 2.“建筑物結構”包括:磚混結構、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鋼結構、輕鋼結構、鋼混結構,土混結構;3.此表一式三份。一份送街道安監(jiān)辦,一份送所屬工作站,一份填表單位留底。4.2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4.2.1危險化學品的物質特性本公司生產(chǎn)中主要使用的屬于危險化

10、學品,其理化性質和危險特性如下:理化性質:危險特性:健康危害:泄漏處理:儲存注意事項:防護措施: 理化性質:危險特性: 泄露應急處理: 滅火劑量:五、 危險目標的確定及其危險性對周圍的影響5.1危險目標的確定根據(jù)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結果,公司使用和儲存的危險化學品雖未構成重大危險源,但屬于危險化學品,屬于易燃化學品,其危險特性不容忽視;根據(jù)工廠可能引起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個危險場所為應急救援危險目標:1號目標:2號目標: 3號目標: 確定了目標之后,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案,定期進行演練和修訂,并將全過程記錄、拍照存檔。5.2危險目標的危險性及其潛在評估1號目標: 存有XX、

11、XX共約XX公斤左右。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可能導致事故的幾種途徑:-潛在危險的評估:化學品倉發(fā)生火災,可引燃周圍可燃物。初期火災如未能撲滅,火勢蔓延對公司生產(chǎn)車間、辦公場所構成威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2號目標:-可能導致事故的幾種途徑:-3號目標:-可能導致事故的幾種途徑:- 潛在危險的評估:生產(chǎn)過程因需要使用易燃化學品,一旦易燃化學品遇到明火未在初期被撲滅,將會引發(fā)火災,嚴重時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5.3危險目標對周邊的影響確定的上述XX個危險性目標可能產(chǎn)生的危險有:- 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分布名稱型號、規(guī)格數(shù)量狀況備注-注:急救醫(yī)藥用箱兩

12、個,內置常用急救藥物。(一個由人力資源部負責保管,一個由生產(chǎn)部負責保管)六、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織人員和職責劃分6.1公司應急救援安全管理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警衛(wèi)隊長:滅火隊長:搶修隊長:聯(lián)絡隊長:救護隊長:物資供應隊長:各部門安全責任人名單姓名部門職務住址聯(lián)系電話6.2應急救援專業(yè)隊伍的組成及分工職責公司應急搶險搶修由總指揮負責,日常工作由安全領導小組管理。發(fā)生重大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應急救援。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全體職工都負有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各救援隊伍,是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務主要是擔負本公司各類事故的救援及處置。1 指揮組整體職責:(1)組織制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3、2)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3)確定現(xiàn)場指揮人員。(4)協(xié)調事故現(xiàn)場有關工作。(5)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6)明確事故狀態(tài)下各級人員的職責。(7)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9)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10)負責保護事故發(fā)生后的相關數(shù)據(jù)。2 總指揮職責:現(xiàn)場全權指揮,事故發(fā)生時下達重大決策或處理措施及應急救援隊伍的調配。3 副總指揮職責:協(xié)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傳達總指揮的指令,輔助總指揮決策。在統(tǒng)一指揮下進行工作,商議救援決策或處理措施,執(zhí)行現(xiàn)場決策。副總指揮不論在任何時候發(fā)生重大事故,接到報警信號時,必須迅速赴出事現(xiàn)場,做好指揮調動等工作

14、。4 通信聯(lián)絡隊組員:由2人組成。職責:擔負各隊之間的聯(lián)絡和對外聯(lián)系通信任務。負責公司內外聯(lián)系溝通。包括110,120電話的撥打,指揮信息的傳達,現(xiàn)場情況報告等;負責平時通訊聯(lián)絡裝備的維護。5 警衛(wèi)隊組員:由保安隊成員組成。職責:擔負現(xiàn)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群眾疏散。6 消防滅火隊組員:由公司生產(chǎn)部門配合專業(yè)消防隊組成。職責:擔負滅火搶險、洗消和搶救傷員任務。7 搶險搶修隊組員:由生產(chǎn)部門成員、電工、生產(chǎn)技術員等組成。職責:擔負設備搶險搶修指揮協(xié)調。8 醫(yī)療救護隊組員:由行政人事部人員組成。職責:擔負搶救受傷、中毒人員。對在現(xiàn)場中受傷傷員進行基本包扎等維護處理,在120救護車到來之前

15、對傷員進行基本救助。 9 物資供應隊:由公司行政、采購人員、財務人員組成。職責:擔負傷員生活必需品和搶救物資的供應任務;保證事故發(fā)生時重要資料的提供,如為指揮小組提供消防檔案。七、保障措施7.1 通信與信息保障 明確與應急工作相關聯(lián)的單位或人員通信聯(lián)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備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統(tǒng)及維護方案,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7.2 應急隊伍保障 明確各類應急響應的人力資源,包括專業(yè)應急隊伍、兼職應急隊伍的組織與保障方案。7.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明確應急救援需要使用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shù)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lián)系方式等內容(需列表)。7.4 經(jīng)費保障 明確應急專項經(jīng)費來源、

16、使用范圍、數(shù)量和監(jiān)督管理措施,保障應急狀態(tài)時生產(chǎn)經(jīng)營單位應急經(jīng)費的及時到位。7.5 其他保障 根據(jù)本單位應急工作需求而確定的其他相關保障措施(如: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技術保障、醫(yī)療保障、后勤保障等)。八、報警、通訊聯(lián)絡方式8.1報警電話對外救援聯(lián)系電話火警報警電話119國家化學事故應急咨詢0532-83889090公安警察電話110醫(yī)護急救電話120XX社區(qū)警務室電話公司內救援聯(lián)系電話公司內24小時值班救援總電話總指揮、副總指揮救援聯(lián)系電話姓名公司內分機移動短號手機職能姓名分機短號手機姓名分機短號手機消防滅火隊搶險搶修隊警衛(wèi)隊通訊聯(lián)絡醫(yī)療救護隊物資供應8.2報警方式1、公司內部報警方式采用

17、警鈴和警聲報警方式,輔助于口頭通知、手持揚聲器報警通知;對外報警采取選擇1:固話報警110,120,119。選擇2:移動電話報警110,119,120。2、報119火警電話時要注意說明:公司位置、聯(lián)系人、聯(lián)系人的電話、火災性質(危險化學品火災或其它物質火災)、火災面積。3、報警后要到主要道路口接消防車,帶路。九、事故發(fā)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9.1事故處理原則事故處理的原則為:1、消除事故原因;2、阻斷危險源;3、把受傷人員搶救到安全區(qū)域;4、危險范圍內無關人員迅速疏散、撤離現(xiàn)場;5、事故搶險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險工作。9.2機械傷害事故引起人員傷亡的處置1、迅速確定事

18、故發(fā)生的準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設備損壞的程度、人員傷亡等情況,以根據(jù)不同情況進行處置。2、劃出事故特定區(qū)域,非救援人員、未經(jīng)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qū)域。迅速核實塔式起重機上作業(yè)人數(shù),如有人員被壓在倒塌的設備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傷員移出。3、搶救受傷人員時幾種情況的處理:(1)如確認人員已死亡,立即保護現(xiàn)場;(2)如發(fā)生人員昏迷、傷及內臟、骨折及大量失血:立即聯(lián)系120急救車或距現(xiàn)場最近的醫(yī)院,并說明傷情。為取得最佳搶救效果,還可根據(jù)傷情聯(lián)系專科醫(yī)院。外傷大出血:急救車未到前,現(xiàn)場采取止血措施。骨折:注意搬動時的保護,對昏迷、可能傷及脊椎、內臟或傷情不

19、詳者一律用擔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3)一般性外傷:視傷情送往醫(yī)院,防止破傷風。輕微內傷,送醫(yī)院檢查。(4)制定救援措施時一定要考慮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風險,經(jīng)評價確認安全無誤后再實施救援,避免因采取措施不當而引發(fā)新的傷害或損失。9.3火災事故處理措施這里指的火災是指各種火源引起的公司內可燃物燃燒,包括普通火災、電氣火災、汽車火災、食堂液化氣、易燃化學品。1、火災應急處理措施:(1)當公司員工或值班人員發(fā)現(xiàn)初期火災時,如果火勢不大,可以控制,則應就地取用滅火器,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切忌貽誤滅火良機。(2)發(fā)生火災時應切斷相應電源,不要等漏電短路二合一保護開關自行動作。電源開關在每層出

20、口門邊有照明電源配電箱,總開關在配電房。切斷或開關配電房電源時,應由公司專業(yè)電工操作。(3)非辦公時間如果通過監(jiān)控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火災,但辦公室鎖緊無法進入時,可以強制性打開門,取用著火辦公室附近的滅火器,對準火源噴射滅火。(4)假設發(fā)生的火災個人難以控制,而火災恰好發(fā)生在晚上或周末時,發(fā)現(xiàn)者馬上撥打110、119電話報警,并同時通知值班室保安班班長及指揮組總指揮。保安班長接到報警后,在第一時間通知值班電工關閉火災所在樓層的電源開關,立刻致電應急救援機構名單。各組組長接到報警后,召集組員并趕赴現(xiàn)場。各組人員到位后,由指揮部統(tǒng)一指揮滅火。(5)滅火組到現(xiàn)場后,一部分組員就近取用合適滅火器滅火;另一部分組

21、員接消防水帶、槍頭并對準火源噴射(石油液化氣、易燃化學品不可使用消防水滅火)。其它組在總指揮及副總指揮的組織指揮下各行其職。2 自救措施:當初期火災未能撲滅,火勢加大,那么員工首先應采取以下自救措施,有條件的應設法逃到1樓集合,逃生過程應保持鎮(zhèn)定,不得擁擠踩踏。(1) 火災襲來時要鎮(zhèn)定地逃生,并順勢關閉辦公室電源,不能貪戀財物。樓內失火可向著火災所在樓層以下疏散,當無法向下逃散時,鎮(zhèn)定地從逃生通道走向天面樓頂,逃生時不要乘坐電梯。(2)必須穿過煙霧逃生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身體貼近地面順墻逃向安全出口。(3)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當樓梯被烈火,濃煙

22、封閉時,可通過窗戶或陽臺,逃向相鄰建筑物或尋找沒著火的房間,或將門窗封閉,防止煙火入侵。(4)如果煙味很濃,房門已經(jīng)燙手,說明大火已經(jīng)封門,不能再開門逃生。此時應將門縫塞嚴,有水時可潑水降溫。如果窗戶邊煙霧不大,打開窗戶,大聲呼救。在發(fā)生火災時,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逃生,室內備有救生緩降器,救生滑道及繩索的,要充分利用這些器具逃離火場。(5)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就近取用滅火器噴射開道從安全出口撤離。(6)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7)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8)如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

23、退回室內,靠近窗戶向外發(fā)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除非確定跳樓有消防救生氣墊等保證生還的機會,否則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落水管等逃生自救。9.4 配電房及電氣火災的應急處理措施電氣火災發(fā)生后,電氣設備可能因絕緣損壞而碰殼短路,電氣線路可能因電線斷落而接地短路,使正常時不帶電的金屬個構架、地面等部位帶電,因此,也可能導致觸電電壓或跨步電壓觸電的危險。(1)發(fā)現(xiàn)電氣火災跡象時,如聞到塑料燒焦有煙霧現(xiàn)象, 發(fā)現(xiàn)者迅速跑到樓層配電室斷開電氣火災所在房間電源。如根據(jù)火情需要,必須關閉大樓總電源時,必須由公司專業(yè)電工操作,并得到現(xiàn)場總指揮的確認和批準。注意:火災發(fā)生后,如果開關設備受潮和煙熏,其

24、絕緣能力會降低,因此,拉閘時最好使用絕緣工具操作。(2)配電房的高壓切斷應先由公司專職電工操作。應先操作斷路器而不應該先操作隔離開關切斷電源,低壓應先操作電磁啟動器而不應該先操作刀開關切斷電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3)特別情況需要剪斷電線時,不同相的電線應在不同部位剪斷,以免造成短路。剪斷空中的電線時,剪斷位置應選擇在電源方向的支持物附件,以防止電線剪斷后斷落下來,造成接地短路和觸電事故。(4)要根據(jù)用電情況,要配置相適應的二氧化碳、干粉等滅電火的消防器材,當電氣火災一旦發(fā)生的時候,迅速使用附近的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粉滅火器(滅火器一般放置在樓梯門口旁與走廊盡頭的滅火器箱內)對準起火、起煙部位噴

25、射。(5)如果因特殊情況,必須帶電滅火時應該注意,對初起的電氣火災可用滅電火的滅火劑和滅火器滅火,為了保證滅火人員和車輛的安全,應當使人體與帶電體之間保持2m以上的距離如電壓為110kv時,最小安全距離為1米,電壓為330kv時,最小安全距離位2.4m。用水滅火時,水槍噴嘴至帶電體的距離:電壓為10kv及其以下不宜小于3m,電壓為220kv及其以上不宜小于5m。用二氧化碳等有不導電滅火劑的滅火器滅火時,機體、噴嘴至帶電體的最小距離:電壓為10kv者不應小于0.4m,電壓為35kv者不應小于0.6m。(6)除非因特殊情況并得到消防部門的指導,否則不宜用水帶水槍滅火。如果真的需要用水帶電滅火,最好

26、用噴霧水槍滅火,不推薦使用直流水槍滅火。如果真的要用直流水槍滅火,為防止通過水柱的泄漏電流通過人體,可以將水槍噴嘴接地,采用點射形式,同時滅火人員穿戴絕緣手套、絕緣靴或穿戴勻壓服操作。9.5危化品、食物中毒應急處理措施(1)危險化學品中毒: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2)食物中毒的概念在我國食品衛(wèi)生國家標準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定義為:食物中毒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

27、有害物質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后所出現(xiàn)的非傳染性急性、亞急性疾病。食物中毒發(fā)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具有共同的特點:a、食物中毒的發(fā)病與共進相同的食物有關。b、潛伏期較短,發(fā)病急,具有暴發(fā)性。c、癥狀相似。攝入同一食物而中毒的病人,其癥狀及其相似,多數(shù)病人呈現(xiàn)急性胃腸炎癥狀,即腹痛、腹瀉、惡心和嘔吐等。d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這是食物中毒與消化道傳染病的重要區(qū)別。(3)少數(shù)員工發(fā)生危險化學品、食物中毒,馬上通知醫(yī)療救治組,由醫(yī)療救治組進行急救處理。如醫(yī)療救治組無能力及條件處理,立刻通知120。如癥狀非常嚴重應在第一時間通知120,并力所能及地進行急救處理。9.6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措施

28、1 恐怖威脅、暴力事故:1)發(fā)生此類事故應急救援指揮組馬上成立,并成立早期談判小組,派出能言善道的員工與暴力方進行輪流談判,拖延時間。2)任何員工一有機會可以在暴力方不注意的事后馬上撥打110電話報警。3)如有人質被劫持,指揮組應盡量穩(wěn)住對方,先答應對方條件,警戒維護組封鎖現(xiàn)場,禁止記者上去以保護記者安全。待警方到來或對方放人后再采取防暴措施。4)如確定有爆炸等威脅時,緊急疏散小組緊急疏散所有人員,警戒維護組封鎖整幢大樓,等待防爆專家排除。5)如對方劫持人質與警方對持不下,且在答應對方條件的情況下,對方仍不罷休,可利用在食物、飲料、水里面放安眠藥等方法智取。6)如暴力方無人質或其他要挾條件在手

29、,只有刀具等(有槍具除外),總指揮視情況決定是否要保安班暴力抗暴。9.7自然災害應急處理措施臺風應急自救、處理措施1 臺風來臨時不但有強大的風暴,還夾帶暴雨,范圍一般較廣。不過,臺風是有規(guī)律的,甚至每年的行進路線都差不多,所以外出旅游時,一定要多聽天氣預報,盡量躲開臺風行進路線。然而,也有不少臺風是飄忽不定的,來去均無規(guī)則,但氣象臺會在這種臺風來臨前24小時發(fā)布預告。2 臺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時,應彎腰將身體緊縮成一團,一定要穿上輕便防水的鞋子和顏色鮮艷、緊身合體的衣褲,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帶子扎緊,以減少受風面積,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緊帽帶,或者戴上頭盔。行走時,應一

30、步一步地慢慢走穩(wěn),順風時絕對不能跑,否則就會停不下來,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險;要盡可能抓住墻角、柵欄、柱子或其他穩(wěn)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時,要特別注意落下物或飛來物,以免砸傷;走到拐彎處,要停下來觀察一下再走,貿然行走很可能被刮起的飛來物擊傷;經(jīng)過狹窄的橋或高處時,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則極易被刮倒或落水。如果臺風期間夾著暴雨,要注意路上水深,10歲以下兒童切不可在水中行走,應用盆或桶之類東西載著幼兒渡過水灘。萬一不慎被刮人河流,應千方百計游回岸邊,無法游回時也要盡可能尋找漂浮物,以待救援。 (1)聽到氣象臺發(fā)出臺風預報后,能離開臺風經(jīng)過地區(qū)的要盡早離開,否則應貯足罐頭、餅干等食物和飲

31、用水,并購足蠟燭、手電簡等照明用品。由于臺風破壞力最大,所以要盡可能遠離海洋;在海邊和河口低洼地區(qū)旅游時,應盡可能到遠離海岸的堅固賓館及臺風庇護站躲避。如果正在海上旅游,則應盡快動員船員將船只駛入避風港,封住船艙,如是帆船,要盡早放下船帆;如果正在開車旅游,則應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如果在帳篷里,則應收起帳篷,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如果在辦公大樓室內,則應小心關好窗戶,在窗玻璃上用膠布貼成米字圖形,以防窗玻璃破碎。(2)強臺風過后不久,一定要在房子里或原先的藏身處呆著不動。因為臺風的“風眼”在上空掠過后,地面會風平浪靜一段時間,但絕不能以為風暴已經(jīng)結束。通常,這種平靜持續(xù)不到1個小時,

32、風就會從相反的方向以雷霆萬鈞之勢再度橫掃過來,如果你是在戶外躲避,那么此時就要轉移到原來避風地的對側。面對臺風的準備當公司收到臺風警報后,公司員工應進行以下基本準備措施:1 救援指揮小組組織公司員工強化學習應急計劃,警告信號,撤退通道,和應急避難所的位置;2 識別潛在住宅危險,警衛(wèi)隊全體人員不應再呆在宿舍而應進入辦公大樓主體。當自來水停滯,電線伏地時,或在撤離前,應關掉電源。在撤離前,關掉煤氣和自來水供應。確保在結構上不牢固的建筑物原料安全。(1)再次通過通訊聯(lián)絡組聯(lián)系每個部門領導,讓部門領導轉而告知滅火器的具體位置,再次強調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以確定所有員工知道在哪兒找到滅火器和怎么使用它。(

33、2)檔案室、計算機中心等各部門應加強對重要的文件的安全保護,并在臺風到來之前反復檢查,關好玻璃窗如有必要用膠紙貼成米字,將重要文件放入文件柜中。(3)把政府應急電話號碼、公司重要聯(lián)絡號碼再次強調公布給每一部員工,讓員工保存在個人手機中。(4)如情況非常危急,在本辦公大樓內無法保證特殊人群(如老弱病殘等)的安全,則應通知政府救援。(5)反復檢查用電安全、用氣安全,視臺風大小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關閉用電、用氣設施。9.8、雷擊傷人應急處理措施1 雷擊主要有直擊雷、感應雷、球形雷三種形式:(1)直擊雷是帶電云層(雷云)與建筑物、其它物體、大地或防雷裝置之間發(fā)生的迅猛放電現(xiàn)象,并由此伴隨而產(chǎn)生的電效應

34、、熱效應或機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壞作用,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內電子設備和人。直擊雷的電壓峰值通常可達幾萬伏甚至幾百萬伏,電流峰值可達幾十KA乃至幾百KA,蘊藏的能量在幾s到幾百s時間內釋放出來,從瞬間功率來講,是巨大的。防避直擊雷通常都是采用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線、避雷網(wǎng)或金屬物件作為接閃器,將雷電流接收下來,并通過作引下線的金屬導體導引至埋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裝置再泄散入地。(2)感應雷:直擊雷放電過程中,強大的脈沖電流對周圍的導線或金屬物產(chǎn)生電磁感應發(fā)生高電壓以及發(fā)生閃擊的現(xiàn)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內電子設備。是閃電放電瞬間,在附近導體產(chǎn)生的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現(xiàn)象。靜電感應: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

35、近導體感應并積聚大量與雷云相反極性的束縛電荷,當雷云主放電時,雷電先導通道中的電荷迅速中和,原來處于雷云附近導體中與雷云相反極性的束縛電荷被釋放出來,形成自由電荷,如不就近泄散入地就會產(chǎn)生很高的電位。電磁感應:由于雷電流迅速變化(瞬態(tài)脈沖)在其周圍空間產(chǎn)生瞬變的強電磁場,使附近導體上感應出很高的電動勢。(3)球形雷:在雷電頻繁的雷雨季節(jié),偶然會發(fā)現(xiàn)殷紅色、灰紅色、紫色、藍色的“火球”,直徑一般十到幾十厘米,甚至超過1米;有時從天而降,然后又在空中或沿地面水平移動,有時平移有時滾動,通過煙囪、開著的門窗和其他縫隙進入室內,或無聲地消失,或發(fā)出絲絲的聲音,或發(fā)生劇烈的爆炸,因而人們習慣稱之為“球形

36、雷”。較為罕見。 防避球形雷最好在雷雨天不要打開門窗,并在煙囪、通風管道等空氣流動處裝上網(wǎng)眼不大于4平方厘米,粗約22.5mm的金屬保護網(wǎng),然后作良好接地。2雷雨中的安全措施雷電防護措施主要包括:直擊雷防護、側擊雷防護、感應雷防護三大部分,并采用接閃、分流、屏蔽、均壓、等電位、接地等技術措施。雷雨中,不管身在何處,我司員工應注意以下安全措施:一是人體的位置盡量降低,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二是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部分如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越小愈好,以減少“跨步電壓”。在雷電交加時,感到皮膚刺痛或頭發(fā)豎起,是雷電將至的先兆,應立即躲避。1)如果身處大樓門口樹木等高大物體,就應該馬上離開進入辦公大

37、樓。如果來不及離開高大的物體,應該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勢,注意雙腳并攏。雙手合攏切勿放在地面上。千萬不可躺下,因為會增大 “跨步電壓”的危險。2)不在辦公大樓辦公的員工(如正在戶外工地工作的)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懸?guī)r下躲避雷雨,因為這些地方會成為火花隙,電流從中通過時產(chǎn)生電弧可以傷人;不要在金屬架構附近逗留;要盡量找建筑,躲避。3)遠離鐵欄及其他金屬物體。并非直接的電擊才足以致命。閃電擊中導電體后,電能是在瞬間釋放出來的,向兩旁射出的電弧遠達好幾米。此外,熾熱的電光使四周空氣急劇膨脹,產(chǎn)生沖擊波。這些沖擊波發(fā)出的聲音,就是雷聲。若在近處聽到,強大的聲波可能震傷

38、肺部,嚴重時可把人震死。4)雷雨時如果身在空曠的地方,應該馬上蹲在地上,這樣可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不要用手撐地,這樣會擴大身體與地面接觸的范圍,增加遭雷擊的危險。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頭,因為頭部最易遭雷擊。5)空曠地帶和山頂上的孤樹和孤立草棚等應該回避,因為它們易遭雷擊。這時如在其中避雨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站在向兩旁伸展很遠的低枝下面。如果野外有片密林,員工一時又找不到其它避雷場所,那么也可以利用密林來避雷,因為密林各處遭受雷擊的機會差不多。這時只要不站在樹林邊緣,最好選擇林中空地,雙腳合攏,與四周各樹保持差不多的距離。6)雷電期間盡量回避未安裝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如高塔、大吊車、開闊

39、地的干草堆和帳蓬等,不可到山頂或山梁等制高點去。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鐵路、延伸很長的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等也應回避。7)正在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的員工,遇上雷雨則要趕快上岸離開。因為水面易遭雷擊,況且在水中若受到雷擊傷害,還增加溺水的危險。另外,盡可能不要呆在沒有避雷設備的船只上。8)如正在駕車,應留在車內。車殼是金屬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閃電擊中汽車,也不會傷人,因此,車廂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地方。雷電期間最好不騎自行車、騎摩托車等,如果正在駕駛,應馬上停下,尋找建筑躲避。9)如在室內,應把電視的戶外天線插頭和電源插頭拔掉。不要靠近窗口,盡可能遠離電燈、電線、電話線等引入線

40、,在沒有裝避雷裝置的建筑內則要避開鋼柱、自來水管和暖氣管道,以防雷電電流經(jīng)它們竄入人體。此外,室內如人員較多,相互間應相隔幾米為好。如在戶外,穿橡膠底的鞋或長靴有保護作用。10)不要使用手提電話。不要站在避雷針附近。3 遭雷擊后的救護遭雷擊不一定致命。有關報道表明,許多人都曾逃過大難,只感到觸電和遭受輕微燒傷而已。也有人遭雷擊可能導致骨折(因觸電引起肌肉痙攣所致),嚴重燒傷和其它外傷。雷電傷人主要是強大的雷電電流的作用。它對人體的主要危險。往往不是灼傷。如果雷電擊中頭部,并且通過軀體傳到地面,會使人的神經(jīng)和心臟麻痹,就很可能致命。人受雷電電流沖擊后,心臟不是停止跳動,就是跳動速率極不規(guī)則,發(fā)生

41、顫動。這兩種情況都使血液循環(huán)中止,造成腦神經(jīng)損傷,人在幾分鐘內就可以死亡。遭雷擊后搶救及時還是有可能復活的。有時即使感受不到受害者的呼吸和脈搏,也不一定意味著“死亡”。如能及時搶救(如人工呼吸),往往還能使“死者”恢復心跳和呼吸。此外,雷擊可能使傷者的衣服著火,也可能會熔化傷者的金屬飾物和表帶。如在公司內任何員工被擊傷,目擊者應該馬上通知120急救中心及醫(yī)療救治組,并第一時間內實行以下急救措施:1)如果傷者衣服著火,馬上讓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燒及面部。不然,傷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燒傷。2)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3)告誡傷者切勿因驚慌而奔跑,這樣會使火越燒越旺,可在地

42、上翻滾以撲滅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滅火焰。4)用冷水冷卻傷處,然后蓋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手帕清潔一面蓋在傷口上,再用干凈布塊包扎。5)如果觸電者昏迷,把他安置成臥式,使他保持溫暖、舒適。立即施行觸電急救、人工呼吸是十分必要的。6)如果當時呼吸、心跳已經(jīng)停止,應立即就地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積極進行現(xiàn)場搶救。千萬不可因急著運送去醫(yī)院而不作搶救,否則會貽誤病機而致病死亡。7)應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繼續(xù)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此外,要注意給病人保溫。8)若有狂躁不安、痙攣抽搐等精神神志癥狀時,還要為其作頭部冷敷。對電灼傷的局部,在急救條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9.9、電氣傷害

43、應急處理措施電氣事故共有觸電事故、靜電危害事故、雷電災害事故、電氣系統(tǒng)故障危害等5種。公司可能發(fā)生的電氣事故有:觸電事故(電擊和電傷)、雷電災害事故(直擊雷、感應雷、球雷;此類災害歸劃到一級事故)、電氣系統(tǒng)故障危害(引起火花、異常帶電、異常停電等;此類災害規(guī)劃到三級事故);可能發(fā)生的地方:大樓所有有電氣線路、元件、電氣器具、電氣設備的地方;可能造成的損失及后果:設備毀壞、引起火災等。觸電一般是指人體觸及帶電體時,電流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觸電事故可分為電擊與電傷兩種類型。所謂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內部,破壞人的心臟、呼吸系統(tǒng)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嚴重時將危及生命;而電傷則是指由電流的熱效應

44、、化學效應或機械效應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它可傷及人體內臟甚至骨骼,還會在人體體表留下傷痕。生產(chǎn)與生活中所發(fā)生的觸電死亡事故,大都是由電擊造成的。人觸電后不一定會立即死亡,出現(xiàn)神經(jīng)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跳等癥狀,外表上呈現(xiàn)昏迷的狀態(tài),此時要看作是假死狀態(tài),如現(xiàn)場搶救及時,方法得當,人是可以獲救的。現(xiàn)場急救對搶救觸電者是非常重要的。國外一些統(tǒng)計資料指出,觸電后1分鐘開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觸電后12分鐘開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就很小。這說明搶救時間是個重要因素。因此,爭分奪秒,及時搶救是至關重要的。平時要對職工進行觸電急救常識的宣傳教育,對與電氣設備有關的人員還應進行必要的觸電急救培訓。觸電失去

45、知覺后進行搶救,一般需要很長時間,必須耐心持續(xù)地進行。只有當觸電者面色好轉,口唇潮紅,瞳孔縮小,心跳和呼吸逐步恢復正常時,才可暫停數(shù)秒進行觀察。如果觸電者還不能維持正常心跳和呼吸,則必須繼續(xù)進行搶救。觸電急救應盡可能就地進行,只有條件不允許時,才可將觸電者抬到可靠地方進行急救。在運送醫(yī)院途中,搶救工作也不能停止,直到醫(yī)生宣布可以停止為止。搶救過程中不要輕易注射強心針,只有當確定心臟已停止跳動時,才可使用。發(fā)生觸電事故時,目擊者應通知醫(yī)療救治組并第一時間應采取以下急救處理措施:1)立即切斷電源,或用不導電物體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傷員盡快脫離電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觸觸電傷員,防止自身觸電

46、而影響搶救工作的進行。2)當傷員脫離電源后,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檢查方法如下:看觸電者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聽觸電者的口鼻處有無呼氣聲音;用手試測口鼻處有無呼氣的氣流,或用手指測試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如果既沒有呼吸,又沒有頸脈搏動,可判定觸電者呼吸、心跳停止。3)特別是呼吸和心跳,發(fā)現(xiàn)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搶救。4)輕癥:即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發(fā)麻、全身無力或觸電者在觸電過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傷員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fā)休克或心衰。觸電者已經(jīng)失去知覺,但心臟還在跳動、還有呼吸,應使觸電者在空氣清新的地方舒適、安靜

47、地平躺,解開妨礙呼吸的衣扣、腰帶。5)如果觸電者失去知覺,呼吸停止,但心臟還在跳動,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有條件的可氣管插管,加壓氧氣人工呼吸。亦可針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給予呼吸興奮劑(如山梗菜堿、咖啡因、可拉明)。 6)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 7)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則應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以建立呼吸和循環(huán),恢復全身器官的氧供應。現(xiàn)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以每分吹氣次數(shù)為12次(即第5秒吹氣一次),胸外心臟擠壓法每分鐘擠壓次數(shù)應為60次-80次。如此交替進行,搶救一定要堅持到底。 8)處理

48、電擊傷時,應注意有無其他損傷。如觸電后彈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發(fā)顱腦外傷、血氣胸、內臟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傷、灼傷均需同時處理。 現(xiàn)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需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移動傷員或將其送醫(yī)院,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外,應繼續(xù)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xù)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yī)院醫(yī)務人員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在進行人工呼吸和急救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衣扣、領帶、腰帶等解開,清除口腔內假牙、異物、粘液等,保持呼吸道暢通。不要使觸電者直接躺在潮濕或冰冷地面上急救。人工呼吸和急救應連續(xù)進行,換人時節(jié)奏要一致。如果觸電者有微弱自主呼吸時,人

49、工呼吸還要繼續(xù)進行,但應和觸電者的自主呼吸節(jié)奏一致,直到呼吸正常為止。對觸電者的搶救要堅持進行。發(fā)現(xiàn)瞳孔放大、身體僵硬、出現(xiàn)尸斑應經(jīng)醫(yī)生診斷,確認死亡方可停止搶救。9.10 高空墜落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高空墜落傷是指人們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從高處墜落,受到高速的沖擊力,使人體組織和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破壞而引起的損傷。多見于建筑施工和電梯安裝等高空作業(yè),通常有多個系統(tǒng)或多個器官的損傷,嚴重者當場死亡。高空墜落傷除有直接或間接受傷器官表現(xiàn)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蒼白和表情淡漠等癥狀,可導致胸、腹腔內臟組織器官發(fā)生廣泛的損傷。高空墜落時,足或臀部先著地,外力沿脊柱傳導到顱腦而致傷;由高處仰面跌下時,

50、背或腰部受沖擊,可引起腰椎前縱韌帶撕裂,椎體裂開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損傷。腦干損傷時常有較重的意識障礙、光反射消失等癥狀,也可有嚴重合并癥的出現(xiàn)。當我司發(fā)生高空墜落事故時,可按如下程序處理:撥打120急救電話,醫(yī)療救治組、目擊者等第一時間內對傷者進行急救處理。救援機構迅速響應。指揮組做好事故處理機構人員的總調度。警戒維護組封鎖現(xiàn)場,避免現(xiàn)場混亂造成二次事故。通訊聯(lián)絡組做好現(xiàn)場聯(lián)絡。急救方法如下:去除傷員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在搬運和轉送過程中,頸部和軀干不能前屈或扭轉,而應使脊柱伸直,絕對禁止一個抬肩一個抬腿的搬法,以免發(fā)生或加重截癱。創(chuàng)傷局部妥善包扎,但對疑顱底骨折和腦脊液漏患者切忌

51、作填塞,以免導致顱內感染。頜面部傷員首先應保持呼吸道暢通,清除移位的組織碎片、血凝塊、口腔分泌物等,同時松解傷員的頸、胸部鈕扣。復合傷要求平仰臥位,保持呼吸道暢通,解開衣領扣。周圍血管傷,壓迫傷部以上動脈干至骨骼。直接在傷口上放置厚敷料,繃帶加壓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響肢體血循環(huán)為宜。當上述方法無效時可慎用止血帶,原則上盡量縮短使用時間,一般以不超過1小時為宜,做好標記,注明上止血帶時間。快速平穩(wěn)地送醫(yī)院救治。9.11設備故障應急處理措施這里指的設備故障是指設備損壞但未造成火災及人員傷亡的及其它意故。1、電梯故障困人發(fā)生火災時值班室值班員按緊急迫降按鈕,同時各層電梯門口都有警戒維護組設立警戒線防止

52、人誤乘坐。當電梯出現(xiàn)故障或停電困人時,三級救援機構響應成立,并設法要把困在轎廂內的人員救出,可由經(jīng)過廣日電梯公司專門訓練的,持有電梯維修證的維修人員按下列方法實施救出:把電梯主電源拉斷,放置電梯意外的啟動。但必須保留轎廂照明。設法弄清電梯轎廂的位置。當電梯停在距某平層位置約60公分范圍的位置時,維修人員可以在該平層的廳門外使用專用的廳門機械匙打開廳門,并用手拉開轎廂門,然后協(xié)助乘客安全撤離轎廂。當電梯停在非上述位置時,必須用機械的方法移動轎廂后救人。步驟下:轎門應該保持關閉,如轎門已被拉開,則要乘客把轎門手動關上。通知被困乘客轎廂將會移動以救出他們,要求他們靜待轎內,不要亂動。(充分利用對講電

53、話)拆去拽引電動機軸尾罩蓋,將攀車旋柄裝上。兩人把持盤車旋柄,防止電梯在機械松抱閘時意外或過快地移動,然后另一人采用機械的方法一撬一放地松抱閘,注意僅當要轎廂移動時,才可松開抱閘,否則馬上撤銷松抱閘的動作。按正確方向使轎廂斷續(xù)地移動到平層的150mm位置上。注:當電梯未超出頂層或底層的平層位置時,可向省力的方向移動電梯。當電梯超出頂層或底層平層時,則應向頂層或底層的方向移動電梯。必要時用盤車旋柄盤動電梯。使抱閘恢復正常,然后在廳站對應層門外用機械匙打開廳門,拉開轎門,并協(xié)助乘客安全撤出轎廂。當按上述方法和步驟操作時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停止救援,并及時通知電梯維修公司工程服務部做出處理。十、危險區(qū)的

54、設定、隔離方法10.1 危險區(qū)的設定(1) 發(fā)生火災時,火災現(xiàn)場即是危險區(qū)。電梯及電梯機房都是危險區(qū),應由警戒維護組作警戒維護,禁止乘坐。對重點危險區(qū),發(fā)生火災時,在保證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對重點危險區(qū)實行巡視或采取種種保護措施。(2) 發(fā)生危險化學品泄漏時,危化品泄漏區(qū)域即為重點危險區(qū)。(3) 發(fā)生地震災害時,危險區(qū)為大樓。(4) 發(fā)生洪水、臺風、雷擊,車輛傷害、機動車著火時危險區(qū)為危化品儲罐區(qū)、粉針大樓、合成車間等。(5) 發(fā)生突發(fā)暴力事件時,危險區(qū)應根據(jù)實際需要劃定。(6) 發(fā)生其它事故時,視具體情況劃定。10.2 事故現(xiàn)場隔離區(qū)以危險區(qū)為劃定界限:如果火災可以控制在某一層樓,隔離該層樓以

55、上的樓層,在確保救援人員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特別需要重點保護危險區(qū),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如果火災不可控制,封鎖隔離整幢大樓。主要采用建立警戒維護線加人員維護的隔離法。也可建立消防防線隔離法(適用于火災)即:由消防隊員及滅火組、備用滅火組用消防水槍噴射水等方式,將事故現(xiàn)場隔離。10.3 隔離區(qū)的交通疏導為防止無關人員誤入現(xiàn)場造成傷害,按危險區(qū)的設定,劃定事故現(xiàn)場隔離區(qū)范圍。(1)事故中心區(qū)以距事故中心約50m道路口上設置紅白色相間警戒色帶標識,寫上“事故處理,禁止通行”字樣,并設置警戒人員,指明道路繞行方向。(2)事故波及區(qū)以距事故中心約100m道路口上設置紅白相間警示色帶標識,寫上“危險物品事故

56、處理,禁止通行”字樣,并在路口設警戒人員,指明道路繞行方向。十一、緊急安全疏散緊急疏散原則:發(fā)生下列情況,指揮部必須下達讓應急救援、搶險隊員撤離的命令:(1)事故已經(jīng)失控;(2)應急救援、搶險隊員個體防護裝備損壞,危及隊員的生命安全時;(3) 發(fā)生突然性的劇烈爆炸,危及到搶救人員的生命安全。(4)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qū)與著火區(qū),人員全部撤離完畢后由主管人員及時清點事故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數(shù)目。及時通知周邊區(qū)域的人員一起疏散, 疏散路線的選擇應遵循就近、避開危險點。確認緊急情況結束后,危險已經(jīng)消除。發(fā)出命令員工方可返回工作崗位處理。十二、檢測、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 12.1 檢測的方式、方法及檢測人員

57、防護、監(jiān)護措施如果發(fā)生火災時,應對現(xiàn)場危化品蒸氣濃度進行檢測。該工作由公司專職安全員持可燃氣體濃度探測器,在消防隊員及滅火組的水力掩護下測試現(xiàn)場危化品濃度。并將數(shù)據(jù)迅速傳達給指揮組。 12.2 搶險、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員的防護、監(jiān)護措施發(fā)生火災時的搶險救援方式方法:設備維修組確保消防設備正常運作,啟動消防泵及噴淋系統(tǒng),接好消防水帶消防水槍噴射火災現(xiàn)場;對人員的防護、監(jiān)護措施:當濃煙較大時,消防人員及深入火災現(xiàn)場的各工作組應佩戴呼吸器,救援人員應穿戴防火衣。 12.3 現(xiàn)場實時監(jiān)測及異常情況下?lián)岆U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1) 當火勢無法控制,所有人員立刻離開現(xiàn)場。(2) 當由于危化品泄漏濃度在爆炸

58、極限范圍內,但有有力的消防水稀釋時,應疏散無關人員,僅留消防隊員及探測人員。12.4 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1) 由指揮組進行統(tǒng)一調度。按照各組的職責各盡其責。(2) 滅火組,備用滅火組1,備用滅火組2,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使用滅火器、消防水槍等器材滅火。如果消防隊員未趕到,則自行滅火;如果消防隊員趕到,則配合消防隊員滅火。 (3) 通訊聯(lián)絡組,馬上聯(lián)絡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成員,負責與外部進行交流聯(lián)系。同時,對已逃生人員進行清點總結,匯總公司各部門報上的已逃生人數(shù),并由通訊聯(lián)絡組組長向指揮組總指揮報告被困人員人數(shù)。(4) 醫(yī)療救治組,對現(xiàn)場受傷的人員進行緊急救治,并協(xié)助120人員工作。(5) 危化

59、品搶修組:派人奔赴泄漏現(xiàn)場協(xié)助滅火。(6) 后勤保障組,保證物資供應。 12.5 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控制火勢蔓延的措施:切斷火災現(xiàn)場電源,啟用消防水泵、噴淋系統(tǒng),啟用現(xiàn)場各消防設施,積極搶救傷員。十三、受傷人員現(xiàn)場救護、醫(yī)院救治 13.1 傷亡人員的轉移方法轉移方法:可用公司車輛等送往下面的醫(yī)院。如果人員重傷不宜移動,則應采取輔助救助措施等待救護車到來。13.2 受傷人員現(xiàn)場處置措施急救現(xiàn)場處理,也叫現(xiàn)場搶救或入院前急救。它是指一些意外傷害、急重病人在未至達醫(yī)院前得到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目的是挽救生命,減少傷殘和痛苦,為了一步救治奠定基礎。急救現(xiàn)場處理的首要任務是搶救生命、減少傷員痛苦、減少和

60、預防加重傷情和并發(fā)癥,正確而迅速地把傷病員轉送到醫(yī)院。急救現(xiàn)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1)鎮(zhèn)定有序的指揮:一旦災禍突然降臨,不要驚慌失措,如果現(xiàn)場人員較多,要一面馬上分派人員迅速呼叫醫(yī)務人員前來現(xiàn)場,一面對傷病員進行必要的處理。(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傷因素:如搬開壓在身上的重物,撤離中毒現(xiàn)場,如果是觸電意外,應立即切斷電源;清除傷病員口鼻內的泥砂、嘔吐物、血塊或其他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等。(3)檢查傷員的生命體征:檢查傷病員呼吸、心跳、脈搏情況。如有呼吸心跳停止,應就地立刻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4)止血:有創(chuàng)傷出血者,應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扎、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

61、往醫(yī)院。(5)如有腹腔臟器脫出或顱腦組織膨出,可用干凈毛巾、軟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護。(6)有骨折者用木板等臨時固定。(7)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兩側瞳孔大小。有舌后墜者,應將舌頭拉出或用別針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8)迅速而正確地轉運:按不同的傷情和病情,按輕重緩急選擇適當?shù)墓ぞ哌M行轉運。運送途中隨時注意傷病員病情變化。總之,就地搶救就是保證維持傷病員生命的前提下,應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有條不紊的進行,切忌忙亂,以免延誤功喪失有利時機。機械傷害急救1、休克、昏迷急救工作現(xiàn)場的休克昏迷是由于外傷、劇痛、腦脊髓損傷等造成的。 (1)讓休克者平臥、不用枕頭,腿部抬高30度

62、。若屬于心原性休克同時伴有心力衰竭、氣急,不能平臥時,可采用半臥,注意保暖和安靜,盡量不要搬動,如必須搬動時,動作要輕。 (2)吸氧和保持呼吸道暢通。用鼻導管或面罩給氧。危重病人根據(jù)情況給予鼻導管或氣管內插管給氧。(3)立即與醫(yī)務工作者聯(lián)系,請醫(yī)生治療。2、嚴重出血的急救1、一般止血法:一般傷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鹽水涂上紅汞藥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 2、嚴重出血時,應使用壓迫帶止血法。這是一種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適用于頭、頸、四肢動脈大血管出血的臨時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壓住比傷口靠近心臟更近部位的動脈跳動處(止血點)。只要位置找的準,這種方法能馬上起到止

63、血作用。 3、身體上通常有效的止血點有8處。一般來講上臂動脈、大腿動脈、橈骨動脈是較常用的。上臂動脈:用4個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壓向臂骨;大腿動脈:用手掌的根部壓住大腿中央稍微偏上點的內側;橈骨動脈:用3個手指壓住靠近大拇指根部的地方。 4、其它止血方法。除了前面的壓迫止血法外,還有止血帶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和加墊屈肢止血法等多種止血方法。 止血帶止血法適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動脈出血。用止血帶(一般用橡皮管,也可以用紗巾、布帶或繩子等代替)繞肢體綁扎打結固定,或在結內(或結下)穿一根短木棒,轉動此棒,絞緊止血帶,直到不流血為止。然后把棒固定在肢體上。在綁扎和絞止血帶時,不要過緊或過松。

64、過緊會造成皮膚和神經(jīng)損傷,過松則不能起到止血作用。 用這種方法有造成受傷肢體缺血而引起組織壞死的危險,所以,要注意以下幾點: 1.止血帶不能直接和皮膚接觸,必須先用紗布、棉花或衣服墊好。 2.扎好止血帶后,要盡快向醫(yī)院轉送。在轉送中,要每隔一小時松解1-2分鐘,以暫時恢復血液循環(huán),然后在另一稍高的部位扎緊。 3.扎止血帶的部位不要離出血點太遠,以避免使更多的肌肉組織缺血、缺氧。一般綁止血帶的位置是上臂或大腿上三分之一處。3、骨折急救對于骨折傷者,正確固定是最重要的。骨折的現(xiàn)場固定方法: (1)固定斷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樹枝、木板、拐杖、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材料,長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處上下

65、兩個關節(jié)或不使斷骨錯動為準。 (2)脊柱骨折或骨折或頸部骨折時,除非是特殊情況如室內失火,否則應讓傷者留在原地,等待攜有醫(yī)療器材的醫(yī)護人員來搬動。 (3)抬運傷者,從地上抬起時,要多人同時緩緩用力平托;運送時,必須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擔架或繩床。木板上可墊棉被,但不能用枕頭,頸椎骨骨折傷者的頭須放正,兩旁用沙袋將頭夾住,不能讓頭隨便晃動。化學物品傷害急救1、氣體中毒迅速將傷員救離現(xiàn)場,搬至空氣新鮮、流通的地方,松開領口、緊身衣服和腰帶,以利呼吸暢通,使毒物盡快排出,有條件時可接氧氣。同時要保暖、靜臥、并密切觀察傷者病情的變化。2、毒物灼傷應迅速除去傷者被污染的衣服、鞋襪,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

66、(時間一般不能少于15-20分鐘)。對一些能和水發(fā)生反應的物質,應先用棉花、布和紙吸除后,再用水沖洗,以免加重損傷。3、口服非腐蝕性毒物首先要催吐。若傷者神志清醒,能配合時,可先設法引吐。即用手指、雞毛、壓舌板或筷子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引起嘔吐,然后給患者飲溫水300-500毫升,反復進行引吐,直到吐出物已是清水為止。嚴重中毒昏迷不醒時,對心跳、呼吸停止者,要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同時,迅速送就近醫(yī)院進行診斷治療。在送醫(yī)院途中,要堅持進行搶救,密切注意傷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脈搏及血壓等情況。觸電急救觸電急救最主要的是要動作迅速。快速、正確地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第一步,使觸電者脫離帶電體 對

67、于低壓觸電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有絕緣性能的木棍棒挑開和隔絕電流,如果觸電者的衣服干燥,又沒有緊纏住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離帶電體;但救護人不得接觸觸電者的皮膚,也不能抓他的鞋。 對高壓觸電者,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不能及時停電的,也可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注意拋擲金屬線前,應將金屬線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拋擲另一端。 第二步,應根據(jù)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對癥救護 一般人觸電后,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等征象,外表上呈現(xiàn)昏迷不醒的狀態(tài),但這不是死亡。 觸電急救現(xiàn)場應用的主要救護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 1、人工呼吸法 施

68、行人工呼吸法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捏緊觸電者鼻孔,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向口內吹氣,時間越為2秒鐘,吹氣完畢后,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并松開觸電者的鼻孔,讓他自行呼氣,時間約3秒鐘。如此以每分鐘約12次的速度進行。 2、胸外心臟擠壓法 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騎跪在其腰部兩側,兩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傷者心窩上方、胸骨下,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擠壓后迅速松開,胸部自動復原,血液充滿心臟,以每分鐘60次速度進行。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如現(xiàn)場僅一人搶救,可以兩種方法交替使用,每吹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搶救要堅持不斷,切不

69、可輕率終止,運送途中也不能終止搶救。“猝死”急救猝死也叫急死。看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經(jīng)治療后已穩(wěn)定或正在好轉的患者,在很短時間發(fā)生意想不到的非創(chuàng)傷性死亡,往往來不及救治。“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臟病,其中又以冠心病最常見。多數(shù)人“猝死”前無明顯預兆,或在日常活動中,或在安靜睡眠中。有些病有以前有過心絞痛發(fā)作史,心絞痛又突然加劇,表現(xiàn)為面色灰白,大汗淋漓,血壓下降,特別出現(xiàn)頻繁的室性早搏,常為“猝死”先兆。有的出現(xiàn)原來沒有的癥狀,如顯著疲乏感、心悸、呼吸困難、精神狀態(tài)必變等。隨后,由于心跳驟停。表現(xiàn)神志不清,高度痙攣、瞳孔固定而擴大,或出現(xiàn)幾次喘息樣呼吸而進入臨床死亡。如果不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進行心臟復蘇搶

70、救,或搶救無效,病人可很快(約分鐘)進入不可逆的生物學死亡。“猝死”的防治:關鍵是積極防治冠心病,控制其危險因素和誘發(fā)因素,如認真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適當參加體育活動,戒煙灑。避免長時期緊張的腦力勞動和情緒激動,培養(yǎng)樂觀主義精神。出現(xiàn)心絞痛或心律失常時認真醫(yī)治。 由于“猝死”多數(shù)在家中或正常工作及日常活動中發(fā)生,或在睡眠中發(fā)生,因此,爭分奪秒、即時的現(xiàn)聲救護非常重要,往往可挽救其生命或爭取一定的搶救緩沖時間。 一旦發(fā)現(xiàn)猝死病人,應立即使其平臥在床上或地上,進行現(xiàn)場救護,嚴禁搬動,馬上進行心肺復蘇術,并速叫120救治。只有當病人呼吸、心跳復蘇后才能以妥善方法護送到醫(yī)院繼續(xù)治療。燙傷急救

71、發(fā)生了燙傷,做好現(xiàn)場急救和早期適當處理可使傷勢不再繼續(xù)加重,預防感染和防止休克。沉著鎮(zhèn)靜,脫離火源。撲滅火焰,切勿奔跑。被燙部位浸入冷水中或冷水及冰水沖洗,以減少熱力繼續(xù)留在皮膚上起作。嚴重燙傷時,創(chuàng)面不要涂藥,用消毒敷料或干凈被單等簡單包扎,防止進一步損傷和污染。在寒冷季節(jié)要注意身體的保暖,盡快送醫(yī)院。小面積的輕度燙傷,早期未形成水皰時,有紅熱刺痛者,可擦用菜油、豆油、清涼油等或用消毒的凡士林紗布敷蓋,也可用醬油濕敷,可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形成水皰者,先用0.1新潔爾滅溶液或75酒精涂拭周圍皮膚,創(chuàng)面用生理鹽水或肥皂水沖洗干凈,無菌條件下,將泡內液體抽出,創(chuàng)面用四環(huán)素軟膏、燙傷膏或消毒凡

72、士林紗布加壓包扎。可以給止痛片減輕疼痛。大面積燙傷必須立即送醫(yī)院急救。一氧化碳中毒急救中毒的癥狀有輕、中、重之分。 (1)輕度中毒:中毒者僅有頭暈、頭痛、眼花、心慌。胸 悶、腿軟、耳鳴、惡心等癥狀。若及時將中毒者移出中毒環(huán)境, 使之吸入新鮮空氣,這些癥狀很快就會消失。 (2)中度中毒:除具有上述癥狀外,中毒者呼吸、脈搏 增快,顏面潮紅,四肢冰涼,嗜睡,全身無力。中毒者的口 唇、胸部與四肢皮膚潮紅,如櫻桃顏色,這是煤氣中毒后典 型體征乙若及時讓中毒者吸入新鮮空氣或吸氧后,中毒者可 很快蘇醒,一般不會留下后遺癥。 (3)重度中毒)中毒者昏迷,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全 身軟癱,瞳孔也散大,皮膚呈青紫

73、色或灰白色。這是由于中 毒時間過久,吸入一氧化碳量大,導致腦水腫、肺水腫、心 肌損壞而造成的。這時即使搶救成功,也會留下神經(jīng)精神障礙的后遺癥。對一氧化碳中毒者的搶救必須爭分奪秒,具體方法是: (1)立即把現(xiàn)場的門窗打開;迅速將中毒者移出現(xiàn)場,轉移到空氣新鮮之處。解開衣扣,但要注意保暖。有條件的可 直接給中毒者吸氧。 (2)若中毒者的呼吸、心跳已停止,應及時進行人工呼 吸和心臟按摩。要注意將中毒者的頭偏向一側,清除其口、鼻中的嘔吐物及分泌物,摘下假牙。 (3)若中毒者已昏迷,可立即針刺其人中、勞宮、涌泉、 十宣等穴,以促其蘇醒。 (4)若中毒者能飲水,可給予熱糖茶水或其它熱飲料。 輕度中毒者,在

74、空氣新鮮處休息23小時后可基本恢復 正常。中、重度中毒者經(jīng)上述緊急處理后,應及時送往醫(yī)院進一步搶救、治療。13.3 選定的受傷人員救治醫(yī)院 當涉及到員工生命安全、或是必須由醫(yī)務人員親自轉移就診時,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最近的醫(yī)院:觀瀾人民醫(yī)院,一般的輕傷等可送此醫(yī)院。13.4提供受傷人員的致傷信息此工作由行政人事管理人員進行。將受傷人員的人數(shù)統(tǒng)計、各受傷人員的致傷信息匯總,呈報給指揮組。十四、現(xiàn)場保護與現(xiàn)場洗消14.1 事故現(xiàn)場的保護 當事故得到控制后,保安隊迅速封閉現(xiàn)場各個道路口,發(fā)生火災類事故時,沿燃燒的殘局半徑封鎖,其他類事故沿事故發(fā)生現(xiàn)場和污染區(qū)域封鎖。工廠迅速成立事故調查小組,對現(xiàn)

75、場進行采取攝像、拍片等取證分析,開展事故調查。禁止其他無關人員進入。14.2 事故現(xiàn)場的洗消洗消工作由生產(chǎn)部負責,由事故應急救援人員和參加過訓練(培訓)的指定義務人員參加。14.3應急救援保障 1 內部保障 依據(jù)現(xiàn)有資源的評估結果,確定以下內容: (1)確定應急隊伍(見各級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系統(tǒng)圖)。 (2)消防設施配置圖、現(xiàn)場平面布置圖和周圍地區(qū)圖、互救信息等消防檔案存放在檔案室、保管責任部門:人力資源部; (3)應急通信系統(tǒng):各辦公室電話、各領導手機、手持擴音器、搶修中心無線對講系統(tǒng),信號旗等。 手持擴音器、信號旗、警戒維護線等由公司安委會辦公室保管。(4)應急電源、照明:公司辦公樓有應

76、急照明系統(tǒng)(蓄電池照明燈、安全指示燈),平時由配備使用單位負責維護。 (5)應急救援裝備、物資、藥箱(內附一般止血藥、食物中毒催吐劑、燒傷治療、處理藥品、紗布等常用救急藥品) 14.4 保障制度目錄 (1)責任制:根據(jù)集團公司安委會文件,按照公司建立的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按照責任制對各自安全工作負責。(2)值班制度:由保安班對公司主要危險源(主要的設備)進行每天二次的巡檢工作,并做好工作記錄。設備辦專管應對主要設備進行日常維護。 (3)培訓制度:公司每年至少一次對公司員工進行應急救援培訓。 (4)應急救援裝備、物資、藥品等檢查、維護制度; (5)演練制度。 14.5 外部救援,依據(jù)對外部應急救援能

77、力的分析結果確定以下內容:請求政府協(xié)調應急救援力量:通過110,119,120請求增援。14.6預案分級響應條件14.7公司級救援響應條件事故未產(chǎn)生嚴重擴散和火災爆炸,依靠工廠應急救援力量可以消除危險,不對周圍產(chǎn)生影響。這是最低應急級別。是可控制的異常事件或容易被控制的事件,根據(jù)事故類型,可向外部通報,這時只需局部疏散,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揮公司員工參與的救援行動。14.8請求外部救援響應條件全體應急,這是最嚴重的緊急情況,通常表明事故已經(jīng)超出了企業(yè)邊界,必須向外部請求救援。這種級別表明要求外部消防人員控制事故。根據(jù)不同事故類型和外部人群可能受到的影響,決定是否進行安全避難或疏散。同時也需

78、要醫(yī)療和其他機構人員的支持。十五、事故應急救援關閉程序 15.1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當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環(huán)境污染和危害,并已經(jīng)進行取證工作后,由總指揮下達解除應急救援的命令,通知警戒人員撤離,在涉及到周邊單位的疏散時,由總指揮通知周邊單位負責人員解除警報。15.2調查和總結(1)調查評估組在善后處置階段應對事發(fā)原因、處置經(jīng)過、損失、責任單位獎懲、援助需求等做出綜合調查評估,并及時將調查評估報告報工廠領導和主管安監(jiān)部門。(2)參與應急救援工作的部門應對本部門應急處置工作及時進行總結并書面報工廠領導或主管安監(jiān)部門。(3)根據(jù)調查評估報告,主管安監(jiān)部門對在處置事故中有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和

79、表彰;并對處置危險事故中瞞報、漏報、遲報、不報信息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單位和個人,追究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十六、應急培訓計劃 16.1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每年進行至少一次應急救援人員全員救援技能培訓。16.2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每半年進行一次員工全員應急響應培訓。16.3周邊應急響應宣傳:由行政部定期對負責社區(qū)或周邊人員應急響應知識的宣傳。 十七、演練計劃 17.1、演練計劃準備演練前安委會應召集會議制定演練計劃,準備演練器具材料物質,通知各演練人員、部門單位。演練計劃應假定發(fā)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大小、類型,并根據(jù)預案作針對性應急響應的步驟,演練應做好文字記錄或其它形式的記錄(如錄像、拍照等)并與演練計劃一起存檔安委會,演練后應開會討論不足,總結經(jīng)驗。演練前要做好計劃,保證演練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并事先與相關部門和周邊社區(qū)、單位溝通,以免誤會。17.2、演練范圍與頻次演練計劃應詳細確定演練范圍。演練頻次一般每年不少于1次。演練中,在工廠門口設立“正在進行演練”的字樣的標志牌。17.3、演練組織視演練計劃決定,必要時與110指揮部門、120急救部門、119消防部門等部門聯(lián)合演習。演練結束后,應做好記錄,及時總結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完善預案的內容。


注意事項

本文(建筑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6頁).doc)為本站會員(偷****)主動上傳,地產(chǎn)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chǎn)文庫(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充县| 嘉鱼县| 新余市| 鸡东县| 牙克石市| 天津市| 麦盖提县| 方城县| 慈利县| 凤庆县| 扶风县| 九龙城区| 漯河市| 陵水| 桂平市| 黎平县| 定边县| 黄浦区| 诸城市| 上杭县| 济南市| 定南县| 荥阳市| 上虞市| 五大连池市| 普格县| 济源市| 宿迁市| 沈阳市| 富川| 米脂县| 恩平市| 从化市| 星座| 深水埗区| 洞口县| 太仓市| 微博| 大邑县| 抚顺市|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