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XX礦業有限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單位:XXXX礦業有限公司發布日期:2012年1月20日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1.1 事故類型21.2 危害程度分析3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33組織機構及職責43.1指揮組的組成及職責43.2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小組64 預防與預警84.1危險源監控84.2預警行動85信息報告程序86 應急處置96.1響應分級96.2響應程序96.3處置措施107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0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根據礦山事故統計資料,井下有害氣體中毒(炮煙中毒)事故占井下礦山事故總數的8%。由于井下空間狹小,一旦發生火災和有害氣體中毒
2、事故,搶救比較困難,會嚴重危及井下職工的人身安全。針對該事故特點。為把有害氣體中毒事故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結合我礦的實際情況,制定有害氣體中毒事故應急預案。1.1 事故類型金屬礦山中,坑內空氣中毒的事故類型屬中毒和窒息。井下常見的對安全生產威脅最大的有毒氣體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 (NxOx)、二氧化硫(SO2 )、硫化氫(H2S)等。有毒氣體的易縣有:(1)爆破時所產生的炮煙。炸藥在井下爆炸后,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在一般情況下,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大部分為一氧化碳 (CO)和氮氧化合物(NxOx)。(2)硫化礦物的氧化。在含硫礦巖中進行爆破工作、坑木腐爛以及硫化礦物的水解都
3、會產生硫氣體 (SO2、H2S)。 (3)易燃物品的不完全燃燒。如:機油、坑木、電線(纜)等。(4)當井下失火時,燃燒物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如失火引起坑木燃時,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氣體。1.2 危害程度分析(1)爆破后或支護坑木腐爛產生有害有毒氣體進入人體后,使血液的運氧能力和組織利用氧的能力發生障礙造成組織缺氧,最常見的有CO、NO2、H2S等氣體。(2)有害氣體中毒的監床表現:輕者則出現頭暈、頭痛、呼吸困難、重者嘔吐、惡習、視力模糊,更重者則出現神志不清、步態不穩、易暈、昏迷乃至死亡。(3)該類事故發生于各掘進面、采場、空區,因氣體檢測不到位或工人違章進入危險區而發生。2應急處置基本
4、原則(1)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相結合;(2)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應急救援工作要始終保障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礦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3)分級管理,統一領導。礦山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各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礦應急救援中心統一指揮。(4)反應快捷,措施果斷。在事故發生后,按照預案立即實施,積極果斷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救援,減少損失。(5)根據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要求在每個中段至少設置一個避災硐室或救生艙。避災硐室應能有效防
5、止有毒有害氣體和井下涌水進入,并配備滿足當班作業人員1周所需要的飲水、食品,配備自救器、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器、急救藥品和照明設備,以及直通地面調度室的電話,安裝供風、供水管路并設置閥門。(6) 根據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要求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實現對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以及主要工作地點風速的動態監控。地下礦山各采掘工作面應設置風速傳感器。當風速低于或超過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的規定值時,應能發出報警信號礦井主通風機房應設置風速和風壓傳感器,實現對全礦井總風量的動態監測。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指揮組的組成及職責總 指 揮:XXX副總指揮:XXX、XXX 成
6、員:XXXX應急指揮中心設在安全科??傊笓]職責:對本單位的應急救援工作全面負責,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救援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如事故擴大或出現重大事故應請求社會支援。副總指揮職責:協調總指揮組織、指揮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全面工作;指揮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實施救援;協調參加應急救援的各部門工作;組織發動社會力量救援;救援行動結束后的工作總結等。應急指揮中心職責:(1)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救援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如事故擴大或出現重大事故應請求社會支援;(2)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對應急救援工作中發生的問題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7、,并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訂和補充;(3)負責應急救援所需的各類物資、設備和人員的調配;(4)事故災害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的疏散工作;(5)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6)做好穩定社會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7)適時發布公告,將事故原因、責任和處理意見公布于眾;(8)處理應急指揮中心日常事務,辦理總指揮交辦的其他事務。3.2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小組(1)安全技術組(組長由安全科科長擔任,副組長由生產科科長擔任)。由安全科和生產科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提供事故救災需要的圖紙資料,查明事故形成的條件、引發因素、影響范圍,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提供事故
8、救災方案和措施以及防止事故擴大的措施;完成現場搶險救災應急指揮中心交辦的其它工作。(2)搶險救災組(組長由坑口主任擔任,副組長由副主任擔任)。由坑口車間和職工組成。職責是:搶救井下遇險、遇難人員;處理井下水、火、有害氣體中毒、片幫冒頂等事故;參加礦山地面火災、水災、危險化學品事故及其他事故的搶救工作;緊急事故及需配戴氧氣呼吸器的現場救援工作。(3)警戒保衛組(組長由保衛科科長擔任)。由保衛科人員組成。職責是:布置安全警戒,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保證現場井然有序;實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及礦區道路暢通;負責事故現場治安保衛工作;負責向安全地帶護送轉移職工,安排專人指揮疏散人員。(4)醫療救護組(組
9、長由醫務室主任擔任)。由醫護人員為成員組成。職責是: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救治隊伍;做好各種救護車輛、藥品及各種醫療器械設施的準備工作;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立即組織車輛及醫護急救隊到達現場,在搶險救災隊的配合下轉移、搶救治療傷員;利用各種設施和醫療器材搶救傷員,盡量減少傷害程度;負責向上級醫療機構求援。(5)后勤保障組(由設備物資科科長擔任)。由物資設備科人員和司機組成。職責是:擔負搶險工作的后勤保障、物資保障和車輛調配工作;平時搶險物資材料的準備、保管;搶險過程中車輛及物資器材的協調保障、傷員搶救運送、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為搶救災人員提供生活保障;確保搶救災指揮通訊聯絡的優先暢通。(6)善后處理
10、組(組長由辦公室主任擔任)。由辦公室后勤人員組成。職責是:對事故中的傷亡人員按照規定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做好疫病防治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及時聯系有關保險機構做好有關單位和個人損失的理賠工作;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4 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1)完善通風系統,實行機械式通風系統,定期檢測各處風量等。(2)及時封閉廢棄巷道、采空區。(3)對串風、污風流經的巷道實施封閉管理。(4)完善采掘爆破現場的檢測。4.2預警行動(1)及時掌握通風系統的現狀,風機運轉情況,做好防止中毒窒息災害準備工作;(2)中毒與窒息災害發生事故后,現場人員立即報告礦調度值班室,如險情較大,同時報告礦應急救援指揮部。 (3
11、)礦指揮部領導接到報警后,根據事故發生的情況,根據具體情況向相應的有關部門報告。5信息報告程序發生中毒窒息事故,信息報告程序如下:(1)井下人員發現有害氣體中毒事故,立即電話報告值班長、帶班主任,同時報告礦調度室(24小時值班電話801)值班負責人;(2)礦調度室值班負責人接報后,要立即組織相關班長、帶班主任、應急救援隊成員按預案進行救援;(3)根據情況變化,當事故達到一般事故時,礦山啟動預案,同時上報縣應急辦,并根據情況請求援助。6 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井下人員發現有害氣體中毒事故,根據情況變化,啟動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根據事故的類型、大小、影響范圍,酌情逐級上報。報告形式采用電話報告。6
12、.2響應程序(1)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時,應急救援指揮部迅速成立現場指揮部,派出或指定現場指揮部人員進行現場搶險;(2)總指揮對搶險救護隊成員簡短部署搶險救援工作,馬上行動履行職責??傊笓]在布置的同時,視災情發展情況,向鄉、縣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報告。(3)保衛科按預案建立警戒區域,禁止與救援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協助發出警報,傳達緊急信息,執行指揮機構通告。(4)按預案規定,各應急救援小組的人員沿確定的安全路線趕往現場;(5)安全技術保障組人員趕往事故發生地,分析事件的性質,預測事態發展趨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確定搶險救援方案。(6)現場指揮部迅速調集資源和力量,組織指揮各小組、搶險分隊迅速開展現
13、場處置或救援工作。中毒窒息救援隊按制定的搶險預案進行搶險;(7)醫療救護人員攜帶急救器具趕到出事地點做好醫療準備,做好現場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防止搶救過程中發生二次傷亡;(8)后勤保障人員負責應急救援人員的交通、通訊工作,確保交通夠工具、通訊器材隨時備用。6.3處置措施(1)迅速封鎖現場,設置警示標志;(2)組織周邊影響作業區域的工作人員撤離,以防事故擴大;(3)加強通風措施,稀釋炮煙濃度,為開展救援創造有利條件;(4)佩帶氧氣呼吸器人員迅速趕赴現場將中毒者抬至空氣新鮮的地方,立即進行搶救;(5)在搶險過程中,要盡量保持事故現場原樣,確需移動的要畫出原樣圖或進行拍照錄象,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
14、跡、物證,以便事故調查。(6)立即組織醫護人員攜帶急救藥品器具趕赴現場進行搶救,若中毒者較嚴重,立即撥120聯系當地醫療機構進行醫療救治;(7)經應急處置后,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滿足應急終止條件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可下達應急終止指令。7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礦山和采區應急救援隊配有有害氣體監測器、氧氣呼吸器、繩索、擔架等物資,配有各種簡單的急救藥品、器材。(2)做好現場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措施,防止搶救過程中發生二次傷亡,氣體檢測不合格時,禁止未佩帶氧氣呼吸器人員進入搶險。(3)事故現場進行充分通風,用有害氣體監測器由外至里循序漸進式監測,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現場。(4
15、)應急救援分隊成員要掌握氣體中毒的人工呼吸方法和人工胸外心臟擠壓術等急救方法。附件:一、各種有毒氣體基本知識1、一氧化碳 (CO)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對空氣的比重為0.97,故能均勻散布于空氣中,不用特殊儀器不易察覺,一氧化碳微溶于水,一般化學性質不活潑,但濃度在1375%時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極毒,當空氣中濃度為0.4%時,在很短的時間內人就會失去知覺,搶救不及時就會中毒死亡。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規程規定,礦內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最高容許濃度為30mg/m3。 2、氮氧化合物 (NxOx)炸藥爆炸時產生大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極不穩定,遇空氣中的氧即轉化為二氧化氮。二氧
16、化氮是一種渴紅色有強烈窒息性的氣體,對空氣的比重為I57,易溶于水,而生成腐蝕性很強的硝酸。所以它對人的眼、鼻、呼吸道及肺部組織有強烈的腐蝕破壞作用,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破壞肺部組織,引起肺水腫。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規程規定,礦內空氣中二氧化氮的最高容許濃度為5mg/m3。3、硫化氫 (H2S)硫化氫是一種有臭雞蛋味的氣體,它對空氣的比重為1.19,易溶于水。通常情況下,一個體積的水中能溶解2.5個體積的H2S,故它常積存于巷道,也積水中。硫化氫能燃燒,當濃度達到6%時,具有爆炸性。硫化氫有很強的毒性,能便血液中毒,對眼睛粘膜及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規程規定,礦內空氣中
17、硫化氫的最高容許濃度為10mg/m3。 4、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有強烈硫磺味的氣體,易溶于水,對空氣的比重為2.2,常存在于巷道底部,對眼睛有強烈刺激作用。SO2與水蒸氣接觸生成硫酸,對呼吸器官有腐蝕作用,使喉嚨和支氣管發炎,呼吸麻痹,嚴重時引起肺水腫。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規程規定,礦內空氣中二氧化硫的最高容許濃度為15mg/m3。二、 有毒有害氣體中毒時的急救當發生有毒有害氣體中毒事故時,應及時組織搶救,以便使中毒者及早脫離危險,保障其生命安全。中毒時的急救措施,可按下列方法:1、立即將中毒者移至新鮮空氣處或地表。在搬運途中,如仍受到有害氣體威脅,救援者和被救援者應佩戴
18、急救器。2、將中毒者口中一切妨礙呼吸的東西如假牙、粘液、泥土除去,將領口敞開及腰帶松開。 3、使患者保暖。4、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還沒有停止呼吸或呼吸雖已停止但心臟還有跳動,要立即給中毒者聞氨水解毒,并解開衣服,搓摩他的皮膚,使他溫暖以后,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果心臟也停止了,就要迅速進行體外心臟按摩,同時進行人工呼吸。5、如果是硫化氫中毒,在進行人工呼吸以前,要用浸透食鹽溶液的棉花和手帕蓋住他的口鼻。6、如果是二氧化碳窒息,情況也不太嚴重,只要把他抬到新鮮風流申稍作休息后,就會蘇醒。假如窒息時間較長,就要進行人工呼吸。在進行人工呼吸前,先要搓擦他的皮膚。7、在救護中,急救人員一定要沉著,動作要迅速。在進行急救的同時,生產安全事故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必須立即指派醫生趕赴現場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