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大洋鎮生態養殖商品豬循環農業基地建設項目應急預案(50頁).doc

  • 資源ID:564690       資源大小:179KB        全文頁數:5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大洋鎮生態養殖商品豬循環農業基地建設項目應急預案(50頁).doc

1、大洋鎮生態養殖商品豬循環農業基地建設項目應急預案編制: 審核: 批準: 2020 年 4月27日目錄1.總則1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適用范圍11.4應急預案體系11.5應急工作原則12.本項目的危險性分析22.1工程概況2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23.組織機構及職責33.1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小組組成人員:33.2指揮機構及職責34.預防與預警54.1危險源監控54.2預警行動54.3信息報告與處置65.應急處置65.1響應分級75.2響應程序75.3處置措施86.信息發布87.后期處理98.保障措施99.培訓與演練1110.預案管理1211.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121.

2、觸電事故專項應急方案132.火災事故專項應急方案163.交通事故專項應急方案204.食物中毒專項應急方案235.物體打擊、掩埋事故專項應急方案266.坍塌、垮塌事故專項應急方案317.防高空墜落事故專項應急方案368機械傷害專項應急方案409.防洪搶險專項應急方案4410.管線破裂專項應急預案48安全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為了保障施工生產的正常進行,對潛在的重大事故、緊急情況或自然災害,做出應急準備與響應,預防或減少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以及環境污染和破壞,最大限度地控制重大危險源,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特制定本預案。1.2編制依據國家安全生產法

3、、環境保護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等有關法律法規。浙江省有關部門法律法規。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有關管理制度。1.3適用范圍適用于本項目部辦公區、項目部所屬各施工隊的生活區、及本標段的所有施工區所有潛在的重大事故或緊急情況的控制與處理。1.4應急預案體系項目部應急組織機構詳見“應急指揮中心組織機構框圖”。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組織機構框圖1.5應急工作原則應急處置應遵循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工協作的原則。處理事故險情時由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組啟動本預案并實施;處理事故險情時,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最大限度保護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應盡可能減少環境污染,并按有利于恢復施工生產的原則

4、組織應急行動。保證通訊暢通和快速反應,迅速調集救助力量和物資,控制事態發展,防止二次事故發生。正確分析事故險情,劃定危險區域,在確保無人員傷亡的前提下,組織應急搶險行動。2.本項目的危險性分析2.1工程概況1.1 編制目的大洋鎮生態養殖商品豬循環農業基地建設項目工程為全面落實國家有關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工作的規定,進一步規范工程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全面推行建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工作,提高安全作業環境水平,保障從業人員安全與健康,倡導綠色施工,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創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努力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設施標準化、現場布置條理化、機料擺放定置化、作業行為規范化、環境影響最小化

5、,營造安全文明施工的良好氛圍,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作業人員和設備財產安全,指導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全過程管理,特制定本細則。 1.2 編制依據 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工作規定(試行)(國家電網基建2005403號)及配套圖冊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國家電網工2003168號)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DL 5009.3-1997) 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 5027-93) 1.3 工程簡介 1.3.1 工程概況1.3.1.1簡述大洋鎮生態養殖商品豬循環農業基地建設項目位于浙江省縉云縣大洋鎮黃寮村馬地頭地塊。本工程開工時間為2020年 04 月

6、27 日,本工程工期按現場實際進行。 施工人員組成本項目部有施工人員120人,下設土建施工隊、鋼結構施工隊和頂棚施工隊。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潛在重大事故、緊急情況或自然災害的范圍潛在的重大安全事故或緊急情況主要包括交通、水災、火災、觸電、坍塌及垮塌、機械傷害、食物中毒、物體打擊、高空墜落以及起重傷害事故等。潛在的環境重大事故或緊急情況主要包括水災、火災、食物中毒引起的事故以及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后引起的次生事故等。2.2.1.3危險源清單及風險評價表本項目的危險源清單及風險分析詳見“風險評價表”。3.組織機構及職責3.1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小組組成人員:鄭林順、宋青組 長:韓怡虎、趙年來、戴建

7、剛副組長:孔孝靈、朱彬3.2指揮機構及職責指揮機構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由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聯絡調度組、搶險救援組、醫療救助組、警戒保衛組、物資設備保障組、事故調查組、善后組及各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組成。3.2.2人員的職責: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組:全面負責項目突發性事故搶險救援決策、指揮、協調工作。項目經理*為總指揮,負責全面指揮工作,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組副組長*為副總指揮,其他組員配合行動,各司其職。3.2.2.2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組總指揮職責:A、貫徹國家、地方、行業等上級有關安全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程;B、組織實施項目應急預案,掌握本項目事故災害及險情情況,解決應急工作中的重大問

8、題;C、根據事故現場的情況,下令進入相應級別的應急狀態,必要時向上級(相關單位)應急救援機構報告有關情況;D、確保應急資源配備投入到位,組織項目部總體應急演練,指揮項目部總的應急行動。3.2.2.3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組副總指揮職責:A、協助總指揮開展應急指揮工作,總指揮不在位時,代行其職責;B、組織編制應急預案,監督落實項目部應急行動程序,督促檢查下屬各施工單位和部門搞好培訓、應急演習;C、進入應急狀態時,負責事故現場指揮,并根據險情發展情況,提出改進措施。D、組織指揮善后事情以及組織恢復現場施工生產。應急指揮中心組長:宋青職責:掌握項目部事故災害及險情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中心報告;負責項目部應

9、急處置所需資源的統一調配,傳達應急各項指令;根據總指揮指令負責向上級部門(相關單位)應急機構報告險情及信息溝通。聯絡調度組:鄭林順職責:負責所需搶險人員、機械的調配、協調以及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負責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災害性氣象的收集、反饋和對內對外的聯絡以及對后勤保障的監督。搶險救援組:孔強職責:實施應急處置時,將人員和設備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搜救被困人員;搶險救援隊隊員均挑選年齡在20至35歲之間,身體健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安全意識的人員組成。一旦發生緊急事故時,擔任現場應急總指揮人。醫療救助組:袁通順職 責:負責事故現場受傷人員的醫療救助工作,對

10、傷員的臨時處理和與醫院的聯系,直至將傷員送院治療或搶救。警戒保衛組:孔孝靈職 責:負責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以及事故現場警戒、標示、疏通交通秩序等。物資設備保障組:孔強職責:負責救援搶險所需材料、物資的運輸與調配。3.2.2.10事故調查組:趙年來職 責:負責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總結出書面事故報告,并提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并做好相關工作的移交。善后組:戴建剛職 責:負責事故期間親屬探視傷亡人員的接待和事故善后處理期間的家屬接待安撫工作。 施工隊應急自救領

11、導小組組長:各施工隊隊長現場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職責參照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的職責制定。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通過了解施工現場災情變化,進行危險源的監測與監控,做好數據收集、分析及研究。4.2預警行動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預警地區的自然條件、施工現場人員和物質設備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對可能受到的災害進行預警。當災害即將來臨或突然來臨影響到施工生產和危及人員、財產安全,應立即停止施工。按照現場處置方案及時確定應對,并通知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根據災情預警,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量人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

12、及時做出必要的預警或向項目部應急辦提出相應的預警建議。事發單位和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做好啟動應急預案的準備。4.3信息報告與處置4.3.1信息報告程序當發生險情時,現場值班人員立即組織危險區域施工人員撤離,并迅速報告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迅速評估險情,判斷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上報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確定等級并報告上級部門應急指揮機構。現場報警方式采用警報器、喊話或其它方式來疏散人員,并采用電話向值班室報警。4.3.2信息上報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應及時與110、集團公司及地方政府、應急救援隊伍、醫院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系,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采

13、用電話、傳真等。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及其后續可能發生情況),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4.3.3信息傳遞應急反應人員以電話向外進行求援。本項目與各級相關部門達成協議,保證24小時內的快速響應與救援,具體聯系方式見下表:8各級部門聯系方式表序號單位聯系電話備注1縉云大央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業主單位2縉云縣醫院1203大洋鎮派出所1105.應急處置5.1響應分級二級災害定義為發生事故險情。發生可能影響工程正常施工或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的事故苗頭,項目部能自己

14、處理的。一級災害定義為發生事故。發生直接導致施工中斷或對環境造成影響的事故,項目部不能完全自己處理,需上報集團公司及相關部門緊急救援的。5.2響應程序事故應急救援程序詳見“事故應急救援程序圖”。事故應急救援程序圖接警警情判斷信息反饋啟動預案信息收集聯絡、上報擴大應急應急資源到位應急行動有關人員趕赴現場事態控制應急增援應急恢復應急結束總結評審現場清理解除警戒善后處理事故調查是i否現場搶救醫療救護人員撤離、疏散信息傳遞不可控否指揮人員到位報警是i事故發生 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獲取險情報告后,迅速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報告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接到信息后立即對險情進行評估,根據險情

15、評估結果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并啟動預案。5.3處置措施5.3.1 二級應急行動發生事故險情后,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小組啟動應急現場處置方案,搶險救援組將可能發生事故部位的人員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排查險情。聯絡調度組負責維護現場,將獲相關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可能發生危險的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醫療救助組負責現場的醫療搶救工作,隨時待命,若發生事故,立即對受傷的人員進行緊急處理,然后送往就近醫院救治。搶險救援組和物資設備保障組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實施,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保障。事故調查組收集發生事故險情的相關資料,掌握事故險情情況

16、,查明事故險情原因,評估事故險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險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險情再次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 全部疏散后,停工觀察。根據觀察結果和相關信息,確信安全后進行險情后生產、生活恢復。5.3.2一級應急行動發生事故時,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現場作業人員撤離危險地帶,并同時立即將災情上報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和集團公司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地方人民政府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立即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配合集團公司及地方人民政府救援指揮機構做好救援工作。5.4應急結束應急終止的條件: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

17、經事故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后(二級應急行動結束由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小組批準,一級應急行動結束由地方人民政府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小組批準),現場應急結束。應急事故結束后,由項目部事故調查組負責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總結出書面事故報告,并提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并做好相關工作的移交。6.信息發布事故信息應由事故現場指揮部委派專門機構及時、準確向新聞媒體通報事故信息。事故信息必須是客觀的、真實的、有權威性的。7.后期處理事故處理結束后,現場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小組對事故現場要進行妥善的處理,證物收集及處

18、理,相關設施的重建,盡快恢復生產。同時要分析事故產生的原因,對認為原因造成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總結經驗教訓,采取預防措施。8.保障措施8.1通信與信息保障確保通信,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小組所有人員手機要24小時開通,手機號碼及應急電話要公布,因為各種原因造成通信不通時要到項目部匯報情況。8.2應急隊伍保障項目部下屬的施工隊每個隊都必須配備不少2人的兼職應急小分隊,平時,加強對兼職應急小分隊的應急安全教育和培訓,參與項目應急演練,做到一旦發生險情及時進入應急搶險狀態,確保應急預案的有效實施。8.3應急物資設備保障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安排物資設備保障組負責組織項目部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管理和

19、應急處置時的調配。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確定應急物資、設備機具、防護用品的品種、規格和標準,報送需求計劃,由項目安全部審核匯總后,根據物資、裝備類別報送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的物資設備保障組,物資設備保障組對需求計劃再進行審核并組織實施,確保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及時供應、補充和更新。各部門、各施工隊應根據項目部各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對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情況進行檢查和核實。本項目的主要應急搶險、救援物資設備清單詳見下表主要搶險、救援物資設備清單序號器材名稱數量配備地點備 注1滅火器40個施工現場及庫房2消防砂10方施工現場及庫房3消防鏟20把施工現場及庫房4消防桶20個施工現場及庫房5消防斧6把施工現場

20、及庫房6擔架2副庫房7急救箱2個庫房8應急車2輛施工現場9砂包(填滿土)50個鋼筋加工廠旁場地10編制袋(填滿土)200袋鋼筋加工廠旁場地11砂包150個庫房12編織袋2000個庫房13袋裝水泥20T庫房14污水泵、水管及配套電纜5套材料庫15備用降水井泵3臺材料庫16多用插座3臺材料庫17組合千斤頂及油泵1套鋼支撐隊伍18起重吊車(50T)1臺施工現場19起重吊車(25T)1臺施工現場20裝載機1臺施工現場21挖掘機3臺施工現場22鋼支撐30T材料庫23發電機2臺施工現場24氧氣乙炔1套主體結構隊25切割機1臺主體結構隊26電焊機1臺主體結構隊27注漿機1臺施工現場28勘探鉆孔機1臺施工現場

21、29沖擊鉆1臺施工現場30手壓注漿機1臺施工現場31注漿管200米庫房32引流管20個庫房33水玻璃6大桶庫房34堵漏靈150Kg庫房35速凝劑200Kg庫房36棉被10床庫房37對講機15臺按需下發相關人員38反光背心20套庫房39應急小組袖章若干基坑入口處40方木10根庫房41大錘2把庫房42鐵鍬20把庫房43手鋸2把庫房8.4經費保障應急專項經費來源與項目專項安全管理費用的30%,此費用任何部門不得挪動,必須建立??顚S弥贫?,項目部財務部必須加以監督和管理,保障應急狀態時本項目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8.5其他保障8.5.1交通運輸保障發生事故災難后,項目部負責對事發現場和施工區域內進行交通

22、管制,根據需要開設應急特別通道,確保救災物資、器材和人員運送及時到位,滿足應急處置需要。現場人員疏散、交通疏導圖。8.5.2治安秩序保障應急響應時,項目部警戒保衛組負責事故災難現場的治安秩序保障工作。8.5.3技術保障由項目總工、技術人員及專家組對應急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8.5.4醫療保障應急響應時,項目部醫療救助組負責事故現場受傷人員的醫療救助工作,對傷員的臨時處理和與醫院的聯系,直至將傷員送院治療或搶救。8.5.5后勤保障應急響應時,由項目部善后組負責后勤保障工作,應急辦公室負責協助后勤人員、物件的落實。9.培訓與演練9.1培訓項目部應對參加應急預案的各部門和人員統一組織培訓,使其了解在遇

23、到險情時,現場該如何進行處置,使其具備應急救援的知識和能力,懂得如何與別的部門進行協調以及如何統一服從指揮和調度的。9.2演練在正式演練前項目部要召開專門演練前的會議,協調各部門、人員配備,明確其的工作職責。項目部結合各預案進行演練,在演練中發現問題,對預案的可實施性進行修改。安全應急預案演練計劃見“安全應急預案演練計劃表”。10.預案管理安全應急預案演練計劃表序號科目計劃演練時間備注1觸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2020.4.272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2020.4.273交通事故專項應急預案2020.4.275物體打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2020.4.276起重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2020.4.277基

24、坑坍塌專項應急預案2020.4.2710.1本預案在項目部并報集團公司安全部備案并有專人朱彬根據情況進行維護和更新。11.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本項目專項應急預案詳見附件:附件1: 1觸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附件2: 2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附件3: 3交通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附件4: 4食物中毒專項應急預案附件5: 5物體打擊、掩埋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附件6: 6坍塌、垮塌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附件7: 7高空墜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附件8: 8機械傷害專項應急預案附件9: 9防洪搶險專項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1.觸電事故專項應急方案1.1 事故起因分析觸電事故是建筑工地用電的常見事故,也是人身傷亡事故的主要類型

25、。由于電氣設施(設備)故障或絕緣部位老化、員工操作不當,很容易發生觸電事故。發生觸電事故,會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毀損、施工中斷,因停電影響周邊居民生產生活。1.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迅速行動、靈活應對。處理事故險情時由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組啟動本預案并實施;以人為本。險情處理應首先保證人身安全(包括救護人員和遇險人員);強化防護。迅速疏散無關人員,防止次生事故發生。1.3 預防與預警1.3.1危險源監控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觀念,做好日常的預防工作。制定安全用電管理制度,隨時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掌握供用電情況,對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整改,建立和完善以預防為主的日常監督檢查機制。

26、根據安全用電“裝得安全,拆得徹底,用得正確,修得及時”的基本要求,為防止發生觸電事故,在日常施工(生產)用電中要嚴格執行有關用電的安全要求。1.3.2預警行動當發現電氣設施(設備)故障或絕緣部位老化,施工作業點距高壓線較近的情況下,做好警示工作。經常性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用電教育和培訓,杜絕違章、違規用電現象的發生。1.4信息報告程序當發生事故時,現場值班人員應立即斷電,組織危險區域施工人員撤離,并迅速報告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上報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采用喊話或其它方式疏散人員。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及時當地政府、消防、醫院、電力等部門取得聯系,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

27、絡方式采用電話、傳真等。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觸電發生的時間、地點,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數量、觸電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1.5應急處置1.5.1響應分級二級觸電事故定義為一般觸電事故。觸電事故直接影響項目施工生產和生活,項目部能自己處理的;一級觸電事故定義為重大觸電事故。觸電事故直接導致施工中斷,項目部不能完全自己處理,需集團公司緊急救援的。1.5.2響應程序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獲取觸電的險情報告后,迅速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信息后報告集團公司應

28、急指揮中心領導,立即對事故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并啟動預案。1.5.3處置措施1.5.3.1 二級應急行動當發生一般觸電事故時,應急指揮中心啟動人員觸電事故應急現場處置方案,各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成員及時關閉電源,搶險救助組將遇險人員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搜救被困人員。聯絡調度組負責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醫療救助組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立即對搶救出的人員進行緊急處理,然后送往就近醫院救治。搶險救援組和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

29、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保障。善后組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事故調查組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 事故處理后,根據現場情況,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進行災后恢復。1.5.3. 2一級應急行動發生重大觸電事故時,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現場作業人員撤離危險地帶,并同時立即將災情上報項目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立即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配合救援指揮機構做好救援工作。1.5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安排物資保障組

30、負責組織項目部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管理和應急處置時的調配。1.6提供搜救服務項目相關人員應為救援隊提供盡量多一點的搜救信息,包括需要事故搜救的人員,事故現場的工程地質狀況、環境狀況、受災狀況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險狀況等。2.火災事故專項應急方案2.1事故起因分析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諸多火災隱患。特別是在施工的高峰期間,明火作業增多,易燃材料增多,施工交叉,極易發生火災事故。生活區、施工區、庫房、施工現場發生火災事故,會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設備被毀、施工中斷、危害環境,甚至影響周邊居民生產生活。2.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迅速行動、靈活應對。處理事故險情時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組啟動本預案并實施;以

31、人為本。險情處理應首先保證人身安全(包括救護人員和遇險人員);強化防護。迅速疏散無關人員,阻斷危險源,防止次生事故發生。2.3預防與預警2.3.1 危險源監控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相應的消防管理制度,監督檢查落實情況。消防設施的配備、安裝符合國家和行業規定。隨時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掌握火災隱患,對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及時整改。2.3.2預警行動發現火災苗頭,如煙、油、味、色等異常狀態,即為事故前兆,按照現場處置方案及時確定應對,并通知有關部門、單位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根據災情預警,可能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緊急轉移人員,及時做出必要的預警或向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提出相應

32、的預警建議。相關單位隨時做好啟動應急預案準備工作。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預警地區的自然條件、人口和社會經濟等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對可能受到火災威脅的相關地區和人口數量做出災情預警。2.4 信息報告程序當發生險情時,現場值班人員立即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并迅速報告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迅速評估險情,判斷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上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定等級并報告上級部門應急指揮機構?,F場報警方式采用警報器、喊話或其它方式來疏散人員,并采用電話向值班室報警。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及時與當地、地方政府、應急救援隊伍、公安、消防、醫院等相關部門取

33、得聯系,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采用電話、傳真等。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火災發生的時間、地點、燃燒物品及燃燒范圍;背景,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應急反應人員以電話向外進行求援。2.5 應急處置2.5.1 響應分級二級火災事故定義為一般火災事故?;馂氖鹿手苯佑绊懯┕どa、施工人員生活或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的,項目部能自己處理的;一級火災事故定義為重大火災事故?;馂氖鹿手苯訉е率┕ぶ袛嗷驅Νh境造成嚴重影響,項目部不能完全自己處理,需當地緊急救援的。2.5.2 響應程序

34、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獲取火災的險情報告后,迅速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信息后報告當地,立即對險情進行評估,根據險情評估結果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并啟動預案。2.5.3 處置措施2.5.31 二級應急行動當發生一般火災事故時,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啟動火災應急現場處置方案,各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成員及時關閉電源,搶險救助組將遇險人員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搜救被困人員。聯絡調度組負責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醫療救助組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立即對

35、搶救出的人員進行緊急處理,然后送往就近醫院救治。搶險救援組和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保障。善后組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事故調查組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 人員全部疏散、火災撲滅后,根據現場情況,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進行災后恢復。2.5.32一級應急行動發生重大火災事故時,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現場作業人員撤離危險地帶,并同時立即將災情上報項目部和當地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部應

36、急救援指揮中心立即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配合當地救援指揮機構做好救援工作。2.5.33火災事故緊急救援注意事項保證救援人員自身的安全和防止次生事故發生;在就近安全地帶緊急搶救受傷人員,必要時及時轉送醫院救治;搶救、滅火是緊急搶險的重點工作,必須在嚴密監測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按火災類型,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滅火;做好火災地點與周邊其它設備、物資的有效隔離措施;考慮環境保護因素。注意當現場異味為液化氣等易燃氣體時,嚴禁在現場用手機、對講機、電話、警報器報警,應該脫離現場到安全區域后再報警,以防電火花引爆易燃氣體。2.6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安排物資保障組負責組織項目部應急

37、物資、裝備的儲備管理和應急處置時的調配。確定應急物資、設備機具、防護用品的品種、規格和標準,報送需求計劃,由項目安全部審核匯總后,根據物資、裝備類別報送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物資保障組,物資保障組對需求計劃再進行審核并組織實施,確保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及時供應、補充和更新。各部門、各施工隊應根據項目部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對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情況進行檢查和核實。2.7提供搜救服務項目相關人員應為救援隊提供盡量多一點的搜救信息,包括需要事故搜救的人員,事故現場的地形、地質狀況、環境狀況、受災狀況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險狀況等。3.交通事故專項應急方案3.1事故起因分析交通事故是施工過程中車輛行駛的常見

38、事故。由于施工道路路陡彎急,司機不按交通法規行駛或超速行駛,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發生交通事故,會造成人員傷亡、車輛毀損。3.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迅速行動、靈活應對。處理事故險情時由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組啟動本預案并實施;以人為本。險情處理應首先保證人身安全(包括救護人員和遇險人員);強化防護。迅速疏散無關人員,防止次生事故發生。3.3預防與預警3.3.1危險源監控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觀念,做好日常的預防工作。制定車輛管理制度,隨時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掌握車輛及道路情況,對不滿足要求的及時整改,建立和完善以預防為主的日常監督檢查機制。根據車輛管理“定期保養,及時維修”的基

39、本要求,為防止發生交通事故,在日常施工(生產)用車中要嚴格執行有關用車的安全要求。3.3.2預警行動當發現道路發生破損或道路路陡彎急時,在施工作業點附近,做好警示工作。經常性對司機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杜絕違章、違規開車現象的發生。3.4信息報告程序當發生交通事故時,現場值班人員應組織危險區域施工人員撤離,并迅速報告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及時與當地、當地政府、消防、醫院、交通等部門取得聯系,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采用電話、傳真等。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數量、交通事故情

40、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3.5應急處置3.5.1響應分級二級交通事故定義為一般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直接影響項目施工生產和生活,項目部能自己處理的;一級交通事故定義為重大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直接導致施工中斷,項目部不能完全自己處理,需當地緊急救援的。3.5.2響應程序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獲取交通事故的險情報告后,迅速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信息后報告當地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立即對事故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并啟動預案。3.5.3處置措施3.5.3.1二級應急行動當發生一般交通事故時,應急指揮中心啟動

41、交通事故應急現場處置方案,搶險救助組將遇險人員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搜救被困人員。聯絡調度組負責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醫療救助組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立即對搶救出的人員進行緊急處理,然后送往就近醫院救治。搶險救援組和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保障。善后組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事故調查組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

42、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 事故處理后,根據現場情況,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進行事故后恢復。3.5.3.2二級應急行動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時,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現場作業人員撤離危險地帶,并同時立即將災情上報項目部和業主當地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立即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配合當地救援指揮機構做好救援工作。3.6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安排物資保障組負責組織項目部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管理和應急處置時的調配。3.7提供搜救服務項目相關人員應為救援隊提供盡量多一點的搜救信息,包括需要事故搜救的人員,事故現場的工程地質狀況、環境狀況、受災狀況以

43、及可能存在的危險狀況等。4.食物中毒專項應急方案4.1事故起因分析食物中毒是指由于人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亞急性中毒現象。一般以夏、秋兩季最容易發生。食物中毒往往病情重,發病人數多,不僅影響身體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同時在經濟上也帶來巨大損失。食物中毒經常發生在人員集中的單位,造成的影響很大。常因同時出現大批病人,易誤診為傳染病流行,延誤救治。4.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迅速行動、靈活應對,以人為本、強化防護。預防與預警4.2.1危險源監控采購食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規定。食品加工人員必須定期體檢,持證上崗。加工、貯存食物要生熟分開,四季豆須煮熟后食用。餐飲具使用前必須洗凈、

44、消毒,未經消毒合格的餐飲具不得使用。滅鼠藥等劇毒物品禁止存放在食品加工場所。檢測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水不得飲用。加強公共食堂的安全管理,防止犯罪分子投毒事件的發生。4.2.2預警行動傳染病暴發流行、夏秋季、汛期、節假日、項目部大型集體活動等中毒易發期,通過項目部網站、廣告宣傳窗、社區公告、傳真電報等形式向全項目部范圍發布食物中毒預警;對由于加工不當可能引發食物中毒的食品進入食堂,向食品加工人員提出正確的加工意見。4.3信息報告程序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必須以最快的聯系方式向所在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報告或直接向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同時拔打當地“120” 急救電話。4.4應急處置4.4.1響

45、應分級二級食物事故定義為一般性食物中毒事件。直接影響施工生產或對環境產生一定影響的,項目部能自己處理的。一級食物事故定義為較大性食物中毒事件。對施工生產或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項目部不能完全自己處理,需當地緊急救援的。4.4.2響應程序施工隊應急救助領導小組獲取食物中毒報告后,迅速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報告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信息后報告當地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立即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并啟動預案。4.2.3處置措施4.2.31二級應急行動當現場發生一般食物事故時,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啟動食物中毒應急現場處置方案。發現有人食物中毒,要及時送到醫院就診,不能

46、自行亂服藥,醫治越早越好,切莫延誤時間。前往醫院就診的同時應了解發病前有共同飲食史的其他人員是否也出現類似癥狀,如有則立即向項目部食物中毒應急指揮中心或當地“120”急救中心報告,防止事件進一步擴大。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就地收集封存,以備檢驗。要保護好現場,及時收集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以備檢驗。食物貯存場所及炊具、餐具、容器等不要清洗,要等到相關部門調查取證完畢后,再對中毒現場進行全面的清洗、消毒,防止中毒事故的再次發生。在外就餐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的,不要與餐飲單位私下解決,要及時向當地衛生監督部門報告,以免延誤調查時機,給確定事件性質及原因帶來困難。搶救救援人員到達食物中毒事件現場后,要按

47、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的要求立即開展救治工作,盡最大努力減小人員和財產損失。4.2.32一級應急行動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時,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搶救人員立即進行搶救工作,把中度人員送至最近的醫院,并同時立即將災情上報項目部和當地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立即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配合當地應急救援組織機構。4.5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應急物資與裝備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認,由項目部公安人員負責管理與維護,救援藥品與醫用設備由物資保障部負責管理。項目部至少每年要對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進行一次演練,以保證應急物資及設備的正確使用,以提高現場急救技術和整體協同能力,并結合演練情況,不斷完善

48、應急預案,保證應急預案的適用性。5.物體打擊、掩埋事故專項應急方案5.1事故起因分析5.1.1事故類型依據物體打擊、掩埋事故對人體傷害的方式,把物體打擊事故大體分為如下類型:在高空作業中,物體墜落傷人;人為拋擲雜物傷人;起重吊裝、拆裝、拆模時,物料掉落傷人;設備違章操作物體飛出傷人;孤石及危石松動墜落傷人等。5.1.2危害程度發生物體打擊、掩埋事故后會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5.2處置基本原則迅速行動、靈活應對。處理事故險情時由應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組啟動本預案并實施;以人為本。險情處理應首先保證人身安全(包括救護人員和遇險人員);強化防護。迅速疏散無關人員,阻斷危險物質來源,防止次生事故發

49、生。5.3預防與預警5.3.1危險源監控加強對人員教育、高處作業、臨邊防護、吊裝作業、機械設備等進行安全檢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避免事故的發生。5.3.2預防措施對施工作業人員要堅持開展經常性安全宣傳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做好施工人員安全技術交底工作。高處作業時,所有物料按指定位置堆放平穩;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傳遞工具、小型材料時采用專用吊籃等工具。各類手持機具、施工設備使用前應檢查,確保性能完好。盡量避免上下垂直作業,分層作業時,應設置隔離設施。通道、過道等臨時設施要設防護棚,符合安全規范要求。基坑開挖作業后及時進行清理危石,對基坑周邊設置安全防護網及警示標志,避免車

50、輛或物件落入基坑。挖掘機、起重機作業半徑內嚴禁站人。5.3.3預警行動施工作業人員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要現場制止,必要時召開安全會議,甚至采取處罰措施。臨邊作業未設擋板,高空作業未掛安全網時,要按要求完善防護設施。人防拆除作業物料散亂堆放時應立即進行現場清理,拆除作業時要按要求設置警戒線,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進行安全圍護。機械設備帶“病”工作的,停止施工進行對機械設備整改維修。5.4信息報告程序當發生險情時,現場值班人員立即組織危險區域施工人員撤離,并迅速報告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迅速評估險情,判斷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上報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定等級并報告上級部門應急

51、指揮機構?,F場報警方式采用警報器、喊話或其它方式來疏散人員,并采用電話向值班室報警。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及時與地方政府、應急救援隊伍、公安、消防、醫院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系,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采用電話、傳真等。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數量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應急反應人員以電話向外進行求援。5.5應急處置5.5.1響應分級二級物體打擊、掩埋事故定義為一般物體打擊、掩埋事故。直接影響施工生產,項目部能自己處理的;一級物體打擊、掩埋事故定義為重大物體打

52、擊、掩埋事故。直接導致施工中斷,項目部不能完全自己處理,需當地緊急救援的。5.5.2響應程序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獲取事故報告后,迅速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信息后上報上級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立即對險情進行評估,根據險情評估結果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并啟動預案。5.5.3處置措施5.5.3.1 二級應急行動當發生一般物體打擊、掩埋事故后,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啟動物體打擊、掩埋事故應急現場處置方案,搶險組視人員受傷情況及時進行急救或轉移,并對剩余危險源進行排除。聯絡調度組負責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醫療救助組負

53、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現場急救及轉運工作。立即對搶救出的人員進行緊急處理,然后送往就近醫院救治。搶救救援組和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保障。善后組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事故調查組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人員全部疏散后觀察。根據觀察結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恢復。5.5.3.2一級應急行動發生重大物體打擊、掩埋事故時,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現場作業人員撤離危險

54、地帶,做好受傷人員的急救工作,并同時立即將災情上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屬地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立即組織有關部門人員趕赴現場,配合政府救援指揮機構做好救援工作。5.5.3.3現場應急處置措施和注意事項(1)出現征兆時處置措施發生施工作業人員沒佩戴安全帽,要求停止施工,對施工作業人員要求正確佩戴安全帽;施工現場未掛安全網、臨邊作業未設擋護板等防護不到位的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整改;未搭設防護通道要求進行規范搭設;人防作業處的預留孔洞未設置防護屏障,要求按規范進行設置;架體未按設計方案搭設的,按規范進行搭設;施工現場雜亂,物料散亂堆放的及堆放高度不符合規定的,要求對現場進行整改;起重

55、吊車司機等特殊工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或違章操作,當場制止并進行教育培訓;(2)事故發生時處置措施當施工人員發生物體打擊時,現場作業人員立即組織搶救,并報告施工應急自救組長,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實施應急處置。救援人員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攜帶相關救援機具、物資(根據儲備物資裝備確定),對遇險人員進行搶救。(3)注意事項救護人員按規定著裝并佩戴防護用品。發生物體打擊、掩埋事故,立即組織搶救,觀察受傷人員情況,如發生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保持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救治。出現顱腦損傷,保持呼吸道通

56、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及時止血,送往就近醫院治療。險情發生至現場恢復期間,應封鎖現場,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發生意外。救助人員要服從指揮,統一行動。及時將搶救進展情況報告應急自救組長。5.6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安排物資保障組負責組織項目部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管理和應急處置時的調配。確定應急物資、設備機具、防護用品的品種、規格和標準,報送需求計劃,由安全部審核匯總后,根據物資、裝備類別報送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物資保障組,物資保障組對需求計劃再進行

57、審核并組織實施,確保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及時供應、補充和更新。各部門、各單位應根據項目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對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情況進行檢查和核實。6.坍塌、垮塌事故專項應急方案6.1事故起因分析坍塌、垮塌事故可分為兩大類,即基坑坍塌和構件垮塌。構件垮塌危害程度分析如下:由于工序復雜,交叉作業、垂直作業多,機械設備及構件頻繁挪動施工,施工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大型設備倒塌,腳手架、模板及鋼支撐垮塌事故。坍塌、垮塌事故一旦發生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給單位和社會造成嚴重負面影響。6.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迅速行動、靈活應對。處理事故險情時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組啟動本預案并實施;以人為本。險

58、情處理應首先保證人身安全(包括救護人員和遇險人員);強化防護。迅速疏散無關人員,阻斷危險物質來源,防止次生事故發生。6.3預防與預警6.3.1危險源監控針對基坑坍塌:通過對施工區域及其周邊不穩定土體、特殊季節時的地表裂紋、建筑物等進行監控、觀察,以及對地表沉降進行觀測,進行坍塌危險源的監測監控,及時地、準確地做好數據分析研究。同時聽取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6.3.2針對構件垮塌:大型機械設備、腳手架、模板及鋼支撐安裝和拆除必須要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嚴格按方案和規范施工,教育施工人員不違章、違規施工,此類行為性的事故重在預防,加強施工過程監督管理和控制,能有效遏制此類事故的發生

59、。6.4預警行動6.4.1基坑坍塌預警行動: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設計文件及圖紙以及預警地區的自然條件、人口和社會經濟等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對可能受到坍塌地質災害威脅的相關地區和人口數量做出災情預警。當地表出現異常裂紋、較大沉降、基坑周邊出現松動等即為事故前兆,按照現場處置方案及時確定應對,并通知各施工單位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根據災情預警,對可能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量人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及時做出必要的預警或向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提出相應的預警建議。事發單位和項目各部室做好啟動應急預案的準備。6.4.2構件垮塌預警行動:此類事故發生幾乎沒有

60、什么征兆,一旦發生后果非常嚴重,防范重在事前控制,大型機械設備、腳手架、模板安裝和拆除必須經相關部門檢測或檢查,搭建和拆除作業過程必須嚴格遵照相關規定,嚴格按專項安全技術方案操作,不違章、違規操作。6.5信息報告程序當發生險情時,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并迅速報告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迅速評估險情,判斷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上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定等級并上報上級應急指揮機構?,F場報警方式采用警報器、喊話或其它方式來疏散人員,并采用電話向現場應急指揮中心匯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及時與當地、地方政府應急辦、應急救援隊伍、公安、消防、醫院等相關部門取

61、得聯系,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采用電話、傳真等。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坍塌、垮塌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坍塌、垮塌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應急反應人員以電話向外進行求援。6.6應急處置6.6.1響應分級二級坍塌事故定義為一般坍塌、垮塌事故。直接影響施工生產,項目部能自己處理的;一級坍塌事故定義為重大坍塌、垮塌事故。直接導致施工中斷,項目部不能完全自己處理,需當地緊急救援的。6.6.2響應程序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獲取坍塌、垮塌險情報告后,迅速啟動現場處置方

62、案,同時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信息后報告當地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立即對險情進行評估,根據險情評估結果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并啟動預案。6.6.3處置措施6.6.3.1二級應急行動當現場發生一般坍塌、坍塌事故時,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啟動坍塌、垮塌應急現場處置方案,搶險救援組將遇險人員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搜救被困人員。聯絡調度組負責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醫療救助組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立即對搶救出的人員進行緊急處理,然后送往就近醫院救治。搶險救援組和物資保障

63、組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保障。善后組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事故調查組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 人員全部疏散后。根據安全評估結果,考慮是否進行生產生活區的災后重建。6.6.3.2一級應急行動發生重大坍塌、垮塌事故時,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撤離危險地帶,并同時立即將災情上報項目部和當地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立即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配合當地救援指揮機

64、構做好救援工作。6.6.3.3坍塌、垮塌事故緊急救援注意事項保證救援人員自身的安全和防止次生事故發生;在就近安全地帶緊急搶救受傷人員,必要時及時轉送醫院救治;注意加強對周邊環境的觀察和分析,做出正確指導意見,防止此生事故發生。注意對氣象資料的搜集、分析。考慮環境保護因素。6.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安排物資保障組負責組織項目部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管理和應急處置時的調配。確定應急物資、設備機具、防護用品的品種、規格和標準,報送需求計劃,由項目安全部審核匯總后,根據物資、裝備類別報送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物資保障組,物資保障組對需求計劃再進行審核并組織實施,確保應急所需物資、裝

65、備及時供應、補充和更新。各部門、各施工單位應根據項目部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對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情況進行檢查和核實。6.8提供搜救服務項目相關人員應為救援隊提供盡量多一點的搜救信息,包括需要事故搜救的人員,事故現場的工程地質狀況、環境狀況、受災狀況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險狀況等。7.防高空墜落事故專項應急方案7.1事故起因分析7.1.1事故類型高空施工墜落事故。7.1.2危害程度發生高空施工墜落事故后會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7.2處置基本原則迅速行動、靈活應對。處理事故險情時由應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組啟動本預案并實施;以人為本。險情處理應首先保證人身安全(包括救護人員和遇險人員)。7.3預防與預

66、警7.3.1危險源監控加強對人員教育、高處作業、臨邊防護、吊裝作業、機械設備等進行安全檢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避免事故的發生。7.3.2預防措施對施工作業人員要堅持開展經常性安全宣傳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做好施工人員安全技術交底工作。高處作業時,臨邊防護到位,關鍵地方設置警示牌。盡量避免上下垂直作業,分層作業時,應設置隔離設施。7.3.3預警行動施工作業人員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要現場制止,必要時召開安全會議,甚至采取處罰措施。臨邊作業未設擋板,高空作業未掛安全網時,要按要求完善防護設施。7.3.4信息報告程序當發生險情時,現場值班人員立即組織危險區域施工人員撤離,并迅速報告施工隊應急自

67、救領導小組,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迅速評估險情,判斷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上報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定等級并報告上級部門應急指揮機構。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及時與地方政府、應急救援隊伍、公安、消防、醫院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系,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采用電話、傳真等。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數量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應急反應人員以電話向外進行求援。7.4應急處置7.4.1響應分級二級高空施工墜落事故定義為一般高空施工墜落事故。直接影響施工生產,項目部能自

68、己處理的;一級高空施工墜落事故定義為重大高空施工墜落事故。直接導致施工中斷,項目部不能完全自己處理,需當地緊急救援的。7.4.2響應程序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獲取事故報告后,迅速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信息后上報上級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立即對險情進行評估,根據險情評估結果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并啟動預案。7.5處置措施7.5.1 二級應急行動當發生一般高空施工墜落事故后,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啟動高空施工墜落事故應急現場處置方案,搶險組視人員受傷情況及時進行急救或轉移。聯絡調度組負責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醫療

69、救助組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現場急救及轉運工作。立即對搶救出的人員進行緊急處理,然后送往就近醫院救治。搶救救援組和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保障。善后組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事故調查組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人員全部疏散后觀察。根據觀察結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恢復。7.5.2一級應急行動發生高空施工墜落事故時,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現場作業人員撤離危險地

70、帶,做好受傷人員的急救工作,并同時立即將災情上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屬地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立即組織有關部門人員趕赴現場,配合政府救援指揮機構做好救援工作。7.6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安排物資保障組負責組織項目部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管理和應急處置時的調配。確定應急物資、設備機具、防護用品的品種、規格和標準,報送需求計劃,由安全部審核匯總后,根據物資、裝備類別報送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物資保障組,物資保障組對需求計劃再進行審核并組織實施,確保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及時供應、補充和更新。各部門、各單位應根據項目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對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情況進行檢

71、查和核實。8 機械傷害專項應急方案8.1事故起因分析8.1.1事故類型機械傷害事故。8.1.2危害程度機械在施工過程中,因檢查維修不到位、操作不當(違章違紀蠻干,不良操作習慣、操作失誤)、指揮信號不明確、安全意識差和在不良自然環境(高粉塵、高溫、高濕、低溫、高噪聲、大風天、照明不良等)下,易發生碰撞、墜物、觸電、擠壓、傾覆等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8.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迅速行動、靈活應對。處理事故險情時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組啟動本預案并實施;以人為本。險情處理應首先保證人身安全(包括救護人員和遇險人員);強化防護。迅速疏散無關人員,阻斷危險物質來源,防止次生事故發生。8.3預防與

72、預警8.3.1危險源監控制定機械安全管理制度,監督檢查落實情況。機械設備的購置和安裝符合國家和行業規定,隨時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掌握機械設備安全管理情況,對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整改。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8.3.2預警行動根據施工現場的環境、氣候、地形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對機械作業范圍進行隔離,設置必要的警示標識。在機械運行中,突發斷電、行運路線偏離、氣候異常和機械出現故障等,按照現場處置方案及時應對,并通知所屬施工隊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有可能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時,及時做出必要的預警或向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提出啟動相應預案的建議。事發單位和項目各部室做好啟動應急預案的準備。8.

73、4信息報告程序當發生機械事故時,現場值班人員立即組織危險區域施工人員撤離,并迅速報告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迅速評估險情,判斷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上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定等級并報告上級應急指揮機構?,F場報警方式采用喊話或其它方式來疏散人員,并采用電話向現場應急指揮中心報警。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及時與當地、地方政府、應急救援隊伍、公安、消防、醫院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系,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采用電話、傳真等。項目部救援應急指揮中心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機械傷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數量、機械損壞情況及造

74、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應急反應人員以電話向外進行求援。8.5應急處置8.5.1響應分級二級機械傷害事故定義為一般機械傷害事故。直接影響施工生產,項目部能自己處理的;一級機械傷害事故定義為重大機械傷害事故。直接導致施工中斷,項目部不能完全自己處理,需當地緊急救援的。8.5.2響應程序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獲取機械傷害事故報告后,迅速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報告項目部救援應急指揮中心,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信息后報告當地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立即對險情進行評估,根據險情評估結果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并啟動預案。8.5.3處置措施8.5.3.1二級應急行動當發生一般機械傷害事

75、故時,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啟動機械傷害應急現場處置方案,搶險救援組切斷電源及機械設備動力,將遇險人員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搜救被困人員。聯絡調度組負責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醫療救助組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立即對搶救出的人員進行緊急處理,然后送往就近醫院救治。搶險救援組和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保障。善后組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事故調查組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

76、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8.5.3.2一級應急行動發生重大機械傷害事故時,現場負責人立即切斷電源及機械設備動力,組織現場作業人員撤離危險地帶,并同時立即將事故上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當地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立即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配合政府救援指揮機構做好救援工作。8.5.3.3機械傷害事故緊急救援注意事項保證救援人員自身的安全和防止次生事故發生;在就近安全地帶緊急搶救受傷人員,必要時及時轉送醫院救治;緊急搶險要有信心和耐心,不要因一時搶救無效而輕易放棄;在優先搶救人員的前提下,

77、及時搶救材物,減少財產損失。8.6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安排物資保障組負責組織項目部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管理和應急處置時的調配。確定應急物資、設備機具、防護用品的品種、規格和標準,報送需求計劃,由項目安全部審核匯總后,根據物資、裝備類別報送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的物資保障組,物資保障組對需求計劃再進行審核并組織實施,確保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及時供應、補充和更新。各部門、各施工單位應根據項目部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對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情況進行檢查和核實。9.防洪搶險專項應急方案9.1事故起因分析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生產具體情況,如遇到雨季或突降暴雨,抽水設備或周邊地下排水管道不能滿足排水

78、要求的情況下;或抽水系統發生故障,排水不暢通時,很可能發生水災事故。一旦發生災情會造成施工中斷、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施工生產造成嚴重影響。9.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應急處置應遵循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工協作的原則。處理事故險情時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組啟動本預案并實施;處理事故險情時,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最大限度保護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應盡可能減少環境污染,并按有利于恢復施工生產的原則組織應急行動。保證通訊暢通和快速反應,迅速調集救助力量和物資,控制事態發展,防止二次事故發生。正確分析事故險情,劃定危險區域,在確保無人員傷亡的前提下,組織應急搶險行動。9.3預防與預警9.3.1危險源監控

79、通過查看水文地質了解施工現場水勢變化,進行水災危險源的監測監控,做好數據分析研究。同時收聽當地防洪部門有關洪澇災害的氣象預報。9.3.2預警行動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預警地區的自然條件、施工現場人員和物質設備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對可能受到水災災害進行預警。當暴雨即將來臨或突然來臨影響到施工生產和危及人員、財產安全,應立即停止施工。按照現場處置方案及時確定應對,并通知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根據災情預警,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量人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及時做出必要的預警或向項目部應急辦提出相應的預警建議。事發

80、單位和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做好啟動應急預案的準備。9.4信息報告程序當發生險情時,現場值班人員立即組織危險區域施工人員撤離,并迅速報告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應迅速評估險情,判斷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上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定等級并報告上級部門應急指揮機構?,F場報警方式采用警報器、喊話或其它方式來疏散人員,并采用電話向值班室報警。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及時與當地、地方政府、應急救援隊伍、醫院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系,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采用電話、傳真等。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通過上述聯絡方式向有關部門報警,報警的內容主要是:水災的時間、

81、地點、背景,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水量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內容。應急反應人員以電話向外進行求援。9.5應急處置9.5.1響應分級二級水災事故定義為一般水災事故?;觾冗_到警戒水位,影響工程施工或對環境造成影響,項目部能自己處理的;一級水災事故定義為重大水災事故。水災事故直接導致施工中斷或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項目部不能完全自己處理,需當地緊急救援的。9.5.2響應程序施工隊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獲取水災的險情報告后,迅速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同時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信息后報告當地應急指揮中心,立即對險情進行評估,根

82、據險情評估結果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并啟動預案。9.5.3處置措施9.5.3.1二級應急行動發生一般水災事故時,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組啟動水災應急現場處置方案,搶險救援組將遇險人員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搜救被困人員。聯絡調度組負責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醫療救助組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立即對搶救出的人員進行緊急處理,然后送往就近醫院救治。搶險救援組和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保障。善后組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

83、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事故調查組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 全部疏散后,停工觀察。根據觀察結果和相關信息,確信安全后進行災后生產、生活恢復。9.5.3.2一級應急行動發生重大水災事故時,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現場作業人員撤離危險地帶,并同時立即將災情上報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當地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立即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配合當地救援指揮機構做好救援工作。9.5.3.3水災事故緊急救援注意事項保證救援人員自身的安全和防止次生事故的發生;在就

84、近安全地帶緊急搶救受傷人員,必要時及時轉送醫院救治;搶救、抽排水和疏通道路是緊急搶險的重點工作之一,必須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做好水文地質觀測,關注當地氣象預報,避免在惡劣氣象環境下搶險;救災工作的同時搞好衛生防疫工作,防止瘟疫或其它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考慮最大限度的環境保護因素。9.6、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安排物資保障組負責組織項目部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管理和應急處置時的調配。確定應急物資、設備機具、防護用品的品種、規格和標準,報送需求計劃,由項目安全部審核匯總后,根據物資、裝備類別報送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物資保障組,物資保障組對需求計劃再進行審核并組織實施,確保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及時供應、補充和更新。各部門、各施工隊應根據項目部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對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情況進行檢查和核實。9.7、提供搜救服務項目相關人員應為救援隊提供盡量多一點的搜救信息,包括需要事故搜救的人員,事故現場的工程地質狀況、環境狀況、受災狀況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險狀況等。


注意事項

本文(大洋鎮生態養殖商品豬循環農業基地建設項目應急預案(50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北县| 平度市| 共和县| 岐山县| 原平市| 诏安县| 仙桃市| 西城区| 深水埗区| 闽侯县| 寿光市| 安阳县| 阿合奇县| 多伦县| 塘沽区| 陕西省| 廉江市| 福清市| 肇东市| 肃宁县| 蒙自县| 云梦县| 秦皇岛市| 彭州市| 启东市| 盘山县| 米林县| 平阳县| 彝良县| 靖安县| 英超| 大邑县| 屏边| 来宾市| 双辽市| 白水县| 宝坻区| 安徽省| 河池市| 永济市|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