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業公司1 總則1.1編制目的乳業()有限公司是內蒙古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最大的全資子公司之一,地處河南省高新區神州路東段,環境幽雅、交通便利,廠區占地面積約13.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是河南省百戶重點工業企業之一、市18家重點工業企業之一,其產品包括常溫奶、低溫奶、冰淇淋三大系列。公司目前擁有年生產常溫奶24.9萬t/a、低溫奶6萬t/a、冰激凌7.5萬t/a項目。在生產中涉及到使用液氨作為制冷劑,可能發生液氨泄漏等風險事故。為預防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有序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和指導善后處置工作,特此編制本應急預案。1.2 編制依據 相關法律法規(1)中華人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1989年);(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訂);(4)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4年修訂);(5)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6)國家環境保護部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2011年)。 技術標準、規范(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3)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4)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5)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6)工業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
3、觸限值(GBZ2-2002);(7)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8)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9)市環境保護局關于印發開展企業環境風險評估完善應急預案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10)市環境保護局關于印發市涉危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的通知;1.3 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僅適用于乳業()有限公司區域內年生產常溫奶24.9萬t/a、低溫奶6萬t/a、冰激凌7.5萬t/a項目液氨制冷劑貯存、使用中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需要由企業負責處置或者參與處置的重大、較大突發環境事件以及由安全事故引起的相關環境事件的應對工作。同時,本預案應與其他安全應急預案
4、以及新區環境應急預案等相關預案結合實施。2 基本情況2.1 地理位置企業基本情況詳見表2-1,地理位置情況詳見圖2-1及表2-2。表2-1 公司基本情況一覽表序號項目內容1單位名稱乳業()有限公司2地址市高新區神州路7號3法人代表劉富4企業類型乳制品(輕工)5地理位置經緯度東經1132712,北緯351754.56地形地貌平地7占地面積13.3萬平方米8長南北長約650米9寬東西寬約350米10地震烈度7度表2-2 企業地理位置信息一覽表序號項目內容1位置市高新區神州路南2行政區劃新區3交通干線神州路,位于廠區北50米處;南海路位于廠區南50m處4主要河流大沙河,位于廠區南1000米處外部救援
5、進廠路線企業位置圖2-1 企業地理位置圖2.2 生產經營情況 企業生產經營概況企業生產經營概況詳見表2-3。表2-3 公司生產經營概況表序號項目內容1經濟類型有限責任公司2行業類別C1524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制造3隸屬關系內蒙古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4員工人數現有職工1400人5組成單元見圖2-2圖2-2 廠區組成單元企業項目組成情況詳見表2-4。表2-4 企業項目組成情況一覽表序號生產線產品生產工藝實際生產能力1常溫奶24.9萬t/a常溫奶收奶、原料乳預處理、超高溫滅菌和灌裝19萬t/a2低溫奶6萬t/a低溫奶收奶、原料乳預處理、超滅菌、發酵和灌裝1.2萬t/a3冰激凌7.5萬t
6、/a冰激凌配料、殺菌、老化、凝凍、灌裝、硬化4.7萬t/a2.2.2 主要原輔材料、能源和產品本企業原輔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情況詳見表2-5。表2-5 主要原輔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覽表生產線類別名稱單位年用量來源常溫奶生產線原輔材料原料乳萬t20本地能源消耗生產水t30.5萬自來水公司輔助用水m358.9萬自來水公司電度792萬電網蒸汽t4.9萬新區熱力中心冰激凌生產線原輔材料原料乳萬t3.6本地白糖t8540外購奶粉t1200外購奶油t3200外購能源消耗生產水t11.5萬自來水公司輔助用水m333.8萬自來水公司電度47.5萬電網蒸汽t1.2萬新區熱力中心低溫生產線原輔材料原料乳t1.26萬當地桔
7、子椰果果粒t5.4福建草莓果粒t0.9福建葡萄蘋果果粒t4.3福建黃桃蘆薈果粒t9.福建能源生產和輔助用水t3.3萬自來水公司電度389萬當地電網蒸汽t2200熱力中心公用原料原輔材料氫氧化鈉(濃度96%)t3CIP系統清洗液液氨t總計18t液氨 工藝流程一、常溫奶生產工藝常溫奶主要工藝設備引進瑞典設備,整個生產過程均采用自動控制,從而保證了各個生產工序能夠按照工藝指標進行操作,確保了產品質量的穩定。常溫奶主要包括兒童奶和液體奶,其生產工藝一致,不同之處在于兒童奶所用的原料原料乳優質于其它液體奶奶質,其生產工藝分為收奶、原料乳預處理、超高溫滅菌和灌裝三部分。(1)收奶奶源由附近農戶分散飼養,集
8、中擠奶的方式提供的。原料乳由鄉收購站集中收購后,再由運奶專車送到公司奶站,奶站經過檢驗、稱量、冷卻到4后,打入倉庫備生產用。(2)原料乳預處理牛奶自貯罐用泵打到定量罐,經定量后再打入板式換熱器預熱到65保持15秒,然后送入均質機內進行均質,目的是以減小脂肪球的顆粒直徑并保持分散狀態,防止脂肪上浮到表面形成脂肪層。均質后的牛奶再回到板式換熱器加熱到85,保持15秒進行殺菌后,打入閃蒸罐進行真空閃蒸,閃蒸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牛奶中的水分。經閃蒸后的牛奶再次送入到換熱器中,冷卻至4,再用奶泵打入到貯罐中待用。(3)超高溫滅菌和灌裝貯罐中的牛奶用泵送到超高溫滅菌裝置中進行滅菌,在135140的條件下殺菌
9、25秒,然后迅速用水冷卻到1825,由無菌灌裝機灌裝后包裝即為成品。具體生產工藝流程見下圖。圖2-3 液體奶生產工藝流程圖二、冰激凌生產工藝冰激凌生產線設備均采用進口設備。原料首先原料乳、白砂糖、奶油經計量后加入配料鍋中進行配料,配料后在85下進行15秒殺菌處理,殺菌后送入均質機進行均質處理,均質后送入老化罐內,在4條件下進行248小時的老化處理,經老化處理后送入凝凍機內進行凝凍,然后經灌裝、硬化后,包裝為成品。具體生產生產工藝流程圖見圖2-4。原料乳、白砂糖、奶油殺菌均質老化凝凍灌裝加蓋硬化包裝配料成品圖2-4 冰激凌生產工藝流程圖三、低溫奶生產工藝低溫奶即酸奶,生產工藝與液體奶基本相同,不
10、同之處在于低溫奶需要進行發酵處理。低溫奶生產工藝主要包括收奶、原料乳預處理、超滅菌、發酵和灌裝四部分。(1)收奶奶源由附近農戶分散飼養,集中擠奶的方式提供的。原料乳由鄉收購站集中收購后,再由運奶專車送到公司奶站,奶站經過檢驗、稱量、冷卻到4后,打入倉庫備生產用。(2)原料乳預處理牛奶自貯罐用泵打到定量罐,經定量后再打入板式換熱器預熱到65保持15秒,然后送入均質機內進行均質,目的是以減小脂肪球的顆粒直徑并保持分散狀態,防止脂肪上浮到表面形成脂肪層。均質后的牛奶再回到板式換熱器加熱到85,保持15秒進行殺菌后,打入閃蒸罐進行真空閃蒸,閃蒸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牛奶中的水分。經閃蒸后的牛奶再次送入到換
11、熱器中,冷卻至4,再用奶泵打入到貯罐中待用。(3)巴士滅菌、發酵貯罐中的牛奶用泵送到巴士滅菌裝置中進行滅菌,在125135的條件下殺菌510秒,然后送入發酵罐內,在40溫度下經4-6小時的發酵,待完成后送入存儲罐內待用。灌裝草莓果粒、桔子椰果果粒、葡萄蘋果果粒依據產品方案的要求,同發酵后的奶業一同送入灌裝機內,在無菌條件線進行密封灌裝后,即為成品的低溫奶,具體生產工藝流程見圖2-5。圖2-5 低溫奶生產工藝流程圖四、生產設備清洗(CIP系統)采用CIP工藝對生產設備進行清洗。首先用純水對生產設備進行預沖洗,去除物料殘留液。然后用濃度為2%的堿液對生產設備進行堿洗,除去管壁和容器內壁頑垢。再用純
12、水沖掉殘留在內壁上的堿液,然后用90以上的熱水對生產設備進行殺菌。堿液循環使用不外排,沖洗水外排。堿液采用將濃度為96%的氫氧化鈉配制成2%的堿液儲存在堿罐,當堿液濃度達不到設計標準時,按要求添加堿。具體生產工藝見圖2-6。純水氫氧化鈉堿罐堿洗20%氫氧化鈉預沖洗純水廢水預沖洗預沖洗純水純水廢水廢水圖2-6 CIP工藝流程圖五、軟水、純水系統處理工藝自來水經過活性炭的吸附,再加入除垢劑經滲透調節殺菌后的純水流入生產車間進行使用。軟水主要是經過軟化器、過濾器等處理后得到軟水,進入車間進行使用。同時制水車間會產生一定量的含鹽廢水。企業直接排入污水處理站。圖2-7 常溫水處理系統軟化水流程圖2-8
13、常溫水處理系統軟化水流程圖六、制冷工藝目前我國多數機械冷庫主要是采用蒸汽壓縮式制冷方式調節庫溫。本企業使用的是液氨作為制冷劑,儲存量為13噸。液氨,又稱為無水氨,是一種無色液體。氨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應用廣泛,為運輸及儲存便利,通常將氣態的氨氣通過加壓或冷卻得到液態氨。液氨在工業上應用廣泛,而且具有腐蝕性,且容易揮發,所以其化學事故發生率相當高。產品性能 液氨為無色液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極易氣化為氣氨。密度0.617g/cm3;沸點為33.5,低于77.7可成為具有臭味的無色結晶。1、輕度吸入氨中毒表現有鼻炎、咽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悶和胸骨后疼痛等。2
14、、急性吸入氨中毒的發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閥門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傷。其癥狀根據氨的濃度、吸入時間以及個人感受性等而輕重不同。3、嚴重吸人中毒可出現喉頭水腫、聲門狹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脫落,可造成氣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濃度可直接影響肺毛細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腫。制冷工藝可簡述為:利用汽化溫度較低的液態制冷劑的蒸發,吸收貯藏環境中的熱量,從而使庫溫下降。通過壓縮機將汽化后的制冷劑吸回并加壓,在冷凝器中制冷劑將吸收的熱量傳遞給冷卻介質,使自身溫度得以降低、冷凝成液體,然后再進行蒸發吸熱,如此循環即可實現連續制冷。制冷系統包括4個主要部分: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節
15、流閥)、蒸發器。整個制冷系統由循環管路連接,構成一個密閉的回路。管路內充注制冷劑。壓縮機在制冷系統中起著壓縮和輸送制冷劑氣體的作用,即把蒸發器內產生的低壓低溫氣體吸回,再次壓縮成為高溫高壓氣體并送入冷凝器。冷凝器用來對壓縮機壓入的高溫高壓氣體進行冷卻和冷凝,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把高溫高壓的氣體液化成為常溫高壓液體。 膨脹閥安裝在貯液器和蒸發器之間,是系統內高壓區和低壓區的一個分界點,其作用是將高壓液體節流膨脹,變為低壓液體,它也是調節和控制制冷劑流量的關卡。在蒸發器中,節流膨脹后的低壓制冷劑從庫房吸收熱量并蒸發為氣體,使庫溫降低,達到制冷的目的。在整個制冷系統中,有高壓區和低壓區兩部分,自壓
16、縮機的排氣端直至膨脹閥前的工作段為高壓區;自膨脹閥后至壓縮機吸氣端的工作段為低壓區;由排氣壓力表和吸氣壓力表分別近似表示這兩部分的壓力。壓縮機在整個制冷系統中起著心臟的作用,是提供能量補償的過程。冷凝器和蒸發器是兩個熱交換器,前者使高壓制冷劑的氣體放熱,并轉化為液體;后者使低壓制冷劑的液體吸熱,并轉化為氣體。制冷劑在循環往復過程中成為熱能的運載工具。2.2.4 污染物產排情況企業排污情況詳見表2-6。表2-6 排污狀況匯總表主產品名稱計量單位單位產品污水排放量單位產品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名稱排放量(kg/t)污染物名稱排放量(kg/t)常溫奶、冰激凌、低溫奶t/t產品5.77COD0.
17、029污泥2.96固體廢物年產生量(t)902.3 周邊環境企業周圍主要環境敏感點情況詳見表2-7及圖2-6。表2-7 企業周圍環境敏感點分布序號保護目標所處方位相對距離(m)環境特征人口(人)聯系方式聯系人1中華新天地N60居民區1000牛小寄2科瑞森機械制造有限公司E30工廠200姚光輝3三島輸送機械有限公司E360工廠20楊志宏4永興屯村SE375居民區500宋國才5和屯村S570居民區400趙小會6市卷煙材料有限公司W109工廠150任長雷7正恒實業有限公司W330工廠200肖軍順8開泰電力設備制造公司W480工廠80葉子堅9制動器公司南廠區W480工廠603653840任玉永10特光
18、照明設備公司W340工廠45黃祥勝11神州路供電營業廳W400辦公區153398320楊延新12大沙河S990地表水圖2-6 企業周圍敏感點分布圖三島機械360m正恒實業330m開泰電力設備480m制動器南廠區480m特光照明300m供電營業廳400m卷煙材料有限公司109m和屯村570m永興屯村375m科瑞森30m中華新天地60m3 環境風險評估3.1 環境風險單元確定 危險物質公司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制冷劑氨屬于危險化學品,氨,它是有毒可燃氣體,是常用的冷庫制冷劑。氨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生泄漏、易引起燃燒爆炸或中毒事故,處置不慎,將會造成嚴重后果。風險物質詳見表3-1。表3-1 企業危險物質一覽表
19、序號環境危險物質名稱危險性儲存量用途1液氨泄漏、爆炸、中毒18t制冷劑 風險源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現狀,風險源主要是液氨制冷系統及液氨儲存區。液氨制冷系統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節流閥)、蒸發器等,整個制冷系統由循環管路連接,構成一個密閉的回路;液氨儲存區主要是液氨儲罐。企業風險源情況見表3-2和3-3,環境風險單元分布圖見圖3-1。表3-2 企業風險源情況一覽表類別風險源規格數量涉及主要風險物質風險物質儲存量(t)制冷系統循環管路兩套,位于1#儲罐區供冰淇淋車間制冷和2#儲罐區低溫奶車間供低溫奶制冷液氨/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儲存區液氨儲罐1#4個臥式儲罐,位于室內,單個最大儲量6噸 12液氨儲
20、罐2#位于室外,單個最大儲量5噸,2個6表3-3 環境風險單元一覽表編號環境風險單元名稱位置危險物質名稱危害特性危險物質濃度物理狀態作用環節儲存狀態存儲量(t)臨界量(t)1循環管路制冷系統液氨泄漏火災爆炸100%氣態制冷2壓縮機氣態3冷凝器氣液混合4蒸發器5液氨儲罐1#儲存區液態12106液氨儲罐2#儲存區6102#儲罐區一般危險源1#儲罐區重大危險源圖3-1 環境風險單元分布圖3.2 危險物質基本特性危險物質的性質見表3-4。表3-4 液氨的基本特性及應急處置措施品名氨別名氨氣 液氨英文名Ammonia理化性質分子式NH3分子量17.02熔點-77.7沸點-33.5相對密度0.82(-79
21、水1)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6外觀氣味無色、有刺激性惡臭的氣體。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穩定性和危險性穩定性:易揮發。危險性: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氟、氯等接觸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有害燃燒產物:氧化氮、氨。毒理學資料屬中等毒性,低濃度氨對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可造成組織溶解壞死。急性中毒:輕度者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咯痰等;眼結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腫;胸部 X線征象符合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中度中毒上述癥狀加劇,出現呼吸困難、紫紺;胸部 X線征象符合肺炎或間質性肺炎。嚴重者可發生中毒
22、性肺水腫,或有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劇烈咳嗽、咯大量粉紅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譫妄、昏迷、休克等。可發生喉頭水腫或支氣管粘膜壞死脫落窒息。高濃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濃度氨可致眼灼傷;液氨可致皮膚灼傷。急性毒性:LD50 350mg/kg (大鼠經口),LC50 1390mg/m3,4小時 (大鼠吸入);TDLo:0. 15 ml/kg (人類經口), LCLo:5000 ppm/5 m3(人類吸入)安全防護措施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注意通風。呼吸系統防護帶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橡膠耐酸堿工作服。手 防 護戴橡膠耐酸堿手套。其他遠離火種、熱源,工
23、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還原劑、堿類、堿金屬接觸。應急措施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至少30分鐘。 眼睛接觸:立即用流動清水或涼開水沖洗至少10分鐘。 吸入:吸入者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食入:給飲牛奶,就醫,有腐蝕癥狀時忌洗胃。泄漏處置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隔離直至氣體散盡,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廠商特別推薦的化學防護服(完全隔離)。切斷氣源,高濃度泄漏區,噴含鹽酸的霧狀水中和、稀釋、溶解,然后抽排(室內)或強力通風(室外)。也可以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
24、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漏氣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經過技術處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氣體。儲區(罐)最好設稀酸噴灑(霧)設施。消防方法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堿消防服。 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劑及制取銨鹽和氮肥。3.3 風險評估根據前述風險源辨識結果,整個冷庫系統中蒸發器和液氮儲罐構成重大危險源。為分析和預測公司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可能發生的突發性事件所造成的人身傷害及對環境的影響,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以及公司實際情況,將公司危險目標確定為液氮儲罐和蒸發器,并對危險目標進行了風險評估。 液氨漏風險評估一、液氨泄漏風險評估制冷系統
25、存在液氨泄漏風險,一般為管線破損造成泄漏,一般情況下,環境風險評價假定以管徑破裂20%計,10分鐘得到有效控制來計算泄漏量。評價采用多煙團預測模,在假定條件下,制冷系統發生泄漏事故且最不利污染氣象條件時,靜風條件下泄漏事故發生時的半致死濃度范圍為100m、IDLH范圍為100m。隨著事故發生時間的延長,事故發生90min時,大于居民區空氣中有害氣體最大允許濃度的已經不存在,污染物幾乎對周圍環境不會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事故發生90min之后,氨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消失。一旦液氨制冷系統發生泄漏事故,在100米范圍內需要進行人員疏散,主要疏散廠區工作人員至安全距離以外。4 組織機構及職責4.1 領
26、導機構及職責 領導機構應急指揮中心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企業內部領導機構。公司董事長領導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公司有關領導按照業務分工和在相關應急指揮機構中擔任的職務,負責相關類別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總指揮由董事長擔任,總經理任副總指揮,成員為公司副總經理和各部門負責人。 領導機構職責組織制定、修訂公司事故應急預案,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負責公司內部所有應急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人員的調動以及事故應急費用的審批。確定事故現場指揮人員,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明確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與分工。負責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接受上級政府的指令和調動。組織公司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負責保護事故
27、現場及相關數據。4.2 應急機構及職責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以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現場指揮部機構,全權負責現場指揮救援工作。同時,根據事件類別和危害后果,成立若干應急救援小組,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對事故現場實施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1)現場監測組:由公司主安全環保主任任組長,安全員及污水處理廠有關工作人員參與,負責現場應急監測工作和應急結束后的跟蹤監測工作。(2)設備搶修組:由技術副廠長,常溫、冰淇淋廠、低溫廠長及各車間有關人員參與,負責事故設備的應急搶修、更換工作。(3)調查處置組:由技術副廠長任組長,技術部、污水處理廠有關人員參與,負責現場調查工作和污染物的處置工作。(4)安全保衛組:
28、由經警隊長、班長參與,負責事件現場人員疏散、保衛和安全工作。(5)物質供應組:由供應經理、班長、部門有關人員參與,負責事件現場物質的緊急調度和供應工作及現場救援人員的生活保障、車輛保障等工作。(6)善后處理組:由工會主席、總經理、區域經理及有關人員參與,負責應急結束后的人員傷亡、污染損害的賠償等工作。4.3 各部門的應急職責(1)總調度室協調各部門工作,負責人員的調度,確保生產正常進行;負責制定和落實生產計劃,負責產品合同的落實;負責生產系統開、停車和調度工作。(2)安全環保科搞好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安全生產無事故;負責做好危險源的管理和安全事故的處置和善后處理工作。做好應急預案日常管理工作
29、。搞好公司環保管理工作;負責公司日常的環保監督、檢查和各級環保部門的聯系工作。(3)技術科協助生產副總搞好公司設備管理工作,確保設備正常運行;負責制定和落實設備的檢修計劃,安排設備的安裝和外協件的加工。(4)后勤負責公司員工的各種后勤服務和保障工作;負責福利的購置和分發工作,保證員工的福利待遇。(5)人力資源部負責公司員工的考勤和工資待遇的管理;負責公司員工的招聘、人事調動、組織培訓和檔案管理工作。(6)信息中心負責公司信息化的管理工作;負責公司網絡和通訊的監護工作,確保信息聯絡暢通。(7)財務科協助財務副總搞好公司財務統計和管理工作;負責公司資金的流動,工資的發放和稅金的繳納等工作。(8)保
30、衛科負責公司治安保衛和人員出入廠的管理工作,確保公司人、財、物的安全。負責公司的消防管理工作。(9)供應科負責公司各種原材料、備品備件和設備等物資的采購和供應工作。(10)醫療室負責公司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11)車隊負責人員、物資的運輸和車輛管理工作。(12)辦公室協助總經理搞好接待和服務工作;負責公司日常文件的印發,辦公用品的管理等工作。(13)污水處理廠負責公司工藝用水、生產和生活廢水的檢測化驗、污水處理設施的日常運行等工作。5 預防和預警5.1 預防措施 風險源預防措施企業風險防范措施見表5-1。表5-1 企業風險防范措施一覽表風險源防范措施備注液氮循環管
31、路地下鋪設,總開關,滅火器等已設置循環管路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液氨儲罐定期對儲罐進行檢查維護,室內布置,地面硬化、防滲,備用收集桶、事故圍堰已設置由上表可知,工程現有的風險防范措施已基本到位,在結合實際情況并定期檢查維護的情況下,企業應急能力能達到較好狀態。由上表可知,工程現有的風險防范措施已基本到位,在結合實際情況并定期檢查維護的情況下,企業應急能力能達到較好狀態。 其他預防措施(1)公司在液氨儲罐區安裝了氨氣監測探頭,在崗位上安裝了氨氣濃度報警裝置,在公司調度安裝了終端顯示,集中進行圖像監控。以上監控均安排在24小時有人員工作的場所,能24小時進行有效監控報警。(2)針對每個風險單元的特點,
32、制定各種異常情況下的應急處置措施,在正常情況下定期對設施進行檢查、維護,并檢查、檢測運行效果,確保異常情況下有效處置。壓力容器按相關規定由市技術監督局定期進行監測、檢查,及時進行維護、更新。(3)加強運輸車輛管理。危險品運輸車輛必須進行車檢,車況良好,三證齊全(運輸許可證、駕駛員執照及保安員證書),懸掛警示標志,嚴禁超載,并配備必要的事故急救設備和器材。(4)落實操作規程,加強個人防護,配備必要的安全應急設備。各風險單元,都裝配有相應的防火器械、防泄漏設施(其容量至少滿足場區存放最大包裝物容量),各相關操作人員也都佩戴有相應的安全防護工具(手套、口罩、護目鏡、膠鞋等)。一旦發生化學品火災或泄漏
33、事故,本公司人員首先能夠得到有序撤離和急救,同時有相應的應急隔離措施控制其蔓延或轉移,并能對其進行就地處理。5.2 預警 預警分級根據突發環境事件嚴重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范圍,確定預警等級,由低到高可分為四級,顏色依次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藍色預警為最低級預警,循環管路、壓縮機、冷凝器等發生泄漏時進入藍色預警。排查泄漏點及時修補,對泄漏氣體進行稀釋擴散等措施。黃色預警為三級預警,蒸發器、液氨儲罐泄漏進入黃色預警,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展人員轉移并排查泄漏點及時修補,對泄漏物質進行收集,噴含鹽酸的霧狀水中和中和處理后達標排放。橙色預警為二級預警,循環管路、壓縮機、冷凝器等發生泄漏并引起火災時
34、為橙色預警。馬上停止生產,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堿消防服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撲火并排查泄漏點及時修補,積極開展環境監測確定撤離范圍,并上報當地和市環保局。紅色預警為一級預警,蒸發器、液氨儲罐泄漏并引起火災為紅色預警,迅速采取應急預案,馬上停止生產,并上報當地和市環保局,迅速組織周圍人員進行轉移至安全范圍外,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堿消防服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撲火并排查泄漏點及時修補,對泄漏物質進行收集,噴含鹽酸的霧狀水中和中和處理后達標排放。 預警程序現場人員或第一發現人,及時上報給所在部門負責人,該負責人根據事故級別逐級上報。有關人員按照預警級別發布預警信息。預警信息內容應當包括預警原
35、因、采取措施、防護措施以及應急行動。藍色預警由部門負責人以口頭命令發布,發布的范圍為事件所在車間或部門;黃色預警由主管環境安全的副總經理發布,發布的范圍為車間或部門,發布形式可采用口頭、電話等形式;橙色預警由公司總經理發布,發布的范圍為全廠,先以口頭、電話、廣播等形式發出,后以書面材料說明并報應急辦公室備案;紅色預警由公司總經理發布,發布的范圍為廠內及廠外影響區域,先以口頭、電話、高音喇叭等高效形式,后以書面材料說明并報應急辦公室備案。6 應急響應6.1 應急響應分級根據預警分級將事故應急響應相應的分為四個等級:級:對應紅色預警,同時上報當地環保、安全等部門。級:對應橙色預警,同時上報當地環保
36、、安全等部門。III級:對應黃色預警,企業及時處置。IV級:對應藍色預警,企業及時處置。6.2 應急響應程序 報警及接警各相關部門應急值班人員或現場有關人員在發現事件發生后,立即向值班人員報警。公司內部各崗位均安裝有內線電話,出現緊急情況,各崗位報警時可打內部24小時有效報警電話xx-xx報警時應講清:(1)發生事件的地點、性質、現場破壞程度;(2)現場人員中毒、受傷情況;(3)報警人姓名、崗位、電話號碼。應急辦公室接警后,立即通知有關領導及專業人員趕赴現場集結。對可能造成周邊環境污染事件的,經請示公司主管環境安全的負責人后,還應立即上報政府有關部門。同時按照預警等級執行相應的應急相應程序,按
37、不同的程序由不同級別的救援小組進行處理搶修。一級響應由公司救援隊配合外部救援力量進行處置;二級應急響應由公司救援隊配合外部救援力量對事故進行處理;三級應急響應由廠內救援隊員對事故進行處理;四級應急相應由崗位操作人員對異常情況進行處置。 應急組織及指揮確認環境事件預警等級后,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及相應應急救援小組。現場指揮部指揮、協調的主要內容包括:(1)提出現場應急行動原則要求;(2)派出有關人員參與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應急指揮工作;(3)協調各車間部門、各專業應急力量實施應急行動;(4)協調受威脅的周邊地區危險源的監控工作;(5)協調建立現場警戒區和交通管制區域,確定重點防護區域;(6)根據現
38、場監測結果,確定被轉移、疏散群眾返回時間;(7)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應急行動的進展情況。應急救援小組要在現場應急指揮部的領導下按照職責分工、遵循“先控制、后調查”的原則有序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現場調查調查處置組在事發初態,要及時結合事發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調查,查明事件發生的具體原因和污染源情況,為現場控制污染源提供依據。 資源調度公司辦公室統一調配公司內部的應急物資。除緊缺物質由現場指揮部統一調度外,其它各類應急保障物質按照應急職責分工,由各應急救援小組進行調度;發生人員使用和物資使用爭議時,由指揮部權衡,進行優先調度。應急狀態下,全廠所有人力、車輛、防護工具、消防設施、醫保救護設施
39、的管理部門必須無條件全力配合,保障供應。公司系統內應急物資不能滿足應急需要時,辦公室向公司應急領導辦公室、省市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社會救援機構、協議應急機構、區域聯防單位申請援助,調撥物資。6.2.5 應急結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即滿足應急終止條件:(1)事件現場得到控制,事件條件已經消除;(2)污染物深度已降至規定標準限值以內;(3)被污染區域已得到控制,無擴散轉移可能;(4)泄漏物危害性通過相應措施已經消除,無繼發可能;(5)事件隱患已經消除。現場指揮部根據現場監測報告及各應急救援小組現場反饋情況,符合應急終止條件時,決定終止應急。應急終止命令由指揮長發布。各應急救援小組接現場指揮部終止命
40、令后終止現場應急工作。6.3 后期處置應急終止后,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以下工作:(1)現場監測組繼續進行環境監測,直至環境完全恢復或其他補救措施無需繼續進行為止。(2)調查處置組要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全面收集有關資料證據,查明事件真象,分析事件原因,撰寫調查報告,提出事件處理意見。同時,調查處置組還要做好現場洗消污染物的清理和處理工作。(3)現場搶險組及相關職能部門協助事故發生單位盡快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4)若實施了人員疏散,現場保衛組協助當地政府部門進行人員回遷與妥善安置。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聯系有關部門進行保險理賠、受災人員撫恤等。(5)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事故原因調查,編寫事故調查
41、報告和應急總結。 (6)事故發生后,由于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或消防滅火物質等,可能對事故現場設備、環境和人員造成污染,因此在事故應急處理結束后,必須對事故現場進行洗消。(7)事故發生后,由法制辦通知有關保險機構及時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應急救援人員現場保險及傷亡人員和財產保險的理賠工作。6.4 信息管理突發環境事件的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三類。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現場應急指揮部須在小時內通過電話或傳真向人民政府及環保、安監、公安等部門初報。在查清有關基本情況后隨時通過網絡或書面方式向上述單位進行續報;事件處理結束后,立即向上述單位進行書面處理結果報告。初報的內容包括:事件發生、事件類型、發
42、生時間、發生地點、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和數量、人員受害情況、事件發展趨勢及潛在危害。續報重在說明事件現場的確切情況、危害程序及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等基本情況。處理結果報告對事件過程進行全面總結,包括事件起因、過程、措施、結果、危害損失、社會影響等詳細情況。對外發布信息時,除緊急預警信息按照本預案預警程序及時向周圍群眾對外發布外,其它對外信息統一經現場指揮部審定后交市政府向外發布。單位其它任何部門和個人都無權向外發布有關突發環境事件的任何信息。此外,對預案、預警、命令、應急過程記錄、工作總結、報告等文字、圖表和聲像資料,應急辦公室要及時歸檔,嚴格保管。7 應急保障7.1 通信保障公司內部各崗位
43、均安裝有內線電話,出現緊急情況,各崗位報警時可打內部報警電話:事故應急值班中心:xx-xx外部救援報警電話:110外部救援救護電話:120以上崗位均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公司調度接到報警電話后,應立即向公司應急值班中心報告。并及時安排有關人員采取必要的處置措施。應急值班中心接警后按要求通知各應急搶險小組組長、各職能部室部長以及公司主管領導。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應急期間,公司所有應急人員必須保持移動通訊24小時處于開機狀態。應急期間,公司現場搶險組人員配備對講機。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公布應急電話,并根據職務及任職人員的變動情況及時更新聯系方式。聯系方式發放到公司所屬各單位。綜合治理
44、辦公室接到火災報警電話后,立即安排有關人員向事故應急指揮部領導報告,組織搶險隊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搶險,并根據公司應急指揮部要求以及現場情況決定是否報119火警。公司職工醫院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組織應急救護組趕赴現場,搶救傷員。7.2 隊伍保障 內部救援隊伍根據事故存在的危險性以及事故特征,公司成立了專門的應急搶險隊(成員名單見附件)。事故狀態下,能迅速趕到現場,對事故開展救援救護。應急搶險隊的救援程序如下:(1)接到通知后,迅速集結隊伍奔赴現場,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具,按照指揮組下達的指令,查明有無中毒或被困人員,及時幫助中毒、受傷、被困人員脫離危險區域。(2)迅速探明并切斷事故源,搶修設備、管
45、道,控制事故,以防擴大,并隨時和現場指揮組保持聯系,報告搶險情況。(3)公司在液氨儲罐區安裝了液氨監測探頭,在崗位上安裝了液氨氣體報警裝置;在公司辦公室安裝了終端顯示,集中進行圖像監控。以上監控均安排在24小時人員工作場所,能在24小時內進行有效的監控報警。(4)實行四班三運轉工作方式,生產崗位24小時均有人員。每逢節假日,公司、生產單位均有領導值班,所有休息人員均要求與公司保持聯系,確保隨叫隨到;在重點崗位配備有應急發電機組裝置,停電情況下發電機組自動起動,確保處置設施正常運轉,污染物質有效處理;急救設備按期檢查,出現問題及時檢修更換,公司每年安排資金增加、更新應急設施。(5)公司在重點危險
46、源崗位安裝安全監控報警裝置,終端顯示安裝在各級安全管理人員辦公室,并通過電腦軟件采用不同形式報警,使各級管理人員及時了解重點危險源以及主要生產工藝的運行狀況。 外部救援力量根據本地區同行業間的具體情況,與外部公司簽訂應急救援互助協議,在突發環境事故應急處理時可相互利用應急物資,在應急救援力量上相互幫助。當突發環境事故達到紅色預警時,必須請求市政府、市環保局,協調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幫助,將事故危害降到最低。7.3 物質保障(1)消防設施配置圖、工藝流程圖、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周圍地區圖、氣象資料、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互救信息分別存放在辦公室、安全環保科、生產技術科等科室。(2)應急通信系統在事故
47、發生后,由公司辦負責提供近距離對講機,并調好頻道,交付相關救援組織負責人。(3)應急電源、照明根據應急事故救援的需要,公司配備了事故應急處理防爆照明燈,分發到各重大危險源所在單位,該應急照明燈配備有蓄電池,可以在12小時內保證事故現場的應急工作。(4)應急物資應急物資(包括受災人群的生活物資)原則上利用事故單位準備的應急物資,同時公司辦公室統一調配公司內部的應急物資。公司系統內應急物資不能滿足應急需要時,辦公室向公司應急領導辦公室、省市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社會救援機構、協議應急機構、區域聯防單位申請援助,調撥物資。(5)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針對公司所屬單位應急能力和裝備及救援物資進行統計建檔,定期
48、檢查應急裝備配備情況。同時保持與互助單位的聯系,并簽訂互助協議。(6)各單位應落實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并統計上報公司備案,并定期維護和保養,按規定進行更新,不得隨意挪用。(7)各單位在接到公司救援指令后,迅速按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要求將所需的物資、設備等,按指定時間送到指定地點。(8)公司資產管理部、辦公室對接受的捐贈資金和捐贈物資進行登記和管理,確保用于救災及受災人員生活安置。7.4 經費保障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準備和救援工作所需資金,每年由各部門、車間提出預算報應急辦公室匯總,由環境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研究審批,作為環境應急專項資金。在非應急狀態下,由公司總經理審批支出;在應急狀態下,由現場指揮部
49、報請公司總經理后審批支出。7.5 其他保障(1)進入現場的應急人員須佩戴明顯的救援標識以及根據危險源特性,佩戴合格的安全防護設施。(2)事故現場周邊人群的安全受到威脅時,現場保衛組協助當地政府采取疏散、隔離等行動保護公眾。需要大量人員疏散和避難,現場保衛組協助市政府妥善安置疏散人群。必要時,現場保衛組協助市政府部門對事故現場實行嚴格管制,無關人員不得進入。(3)公司在危險目標周圍鋪設了儀表風管道,安裝了長管呼吸面具,并配備有空氣呼吸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帶、配備了、防化衣、氨氣捕消器、防爆工具、防毒面具等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應急設備和器材。8 培訓、教育與演練8.1
50、培訓、教育應急人員的培訓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培訓由生產運行部負責組織,規劃發展部負責提供業務技術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應急預案、應急的基礎知識、與上級的聯絡方式;現場異常情況的鑒別及處置辦法;各種應急工具、器材的使用方法;現場自救與互救的方法;事故狀態下人員的急救知識等。周邊人員應急響應知識的宣傳教育由公司辦利用宣傳單和走訪、座談等形式開展公眾教育,提高公眾自我安全防范能力。8.2 演練(1)演練計劃由生產運行部、分公司根據生產的實際情況和年度演練計劃,做好相應級別應急預案演練的準備工作。根據演練級別,分別由生產運行部、分公司提出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和請示,經公司事故應急指揮部批準。應急預案演練時
51、,相關部門予以配合。(2)演練準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演練,必須在具備以下條件的情況下舉行。充分組織學習預案的基礎上,熟悉預案的內容和處置程序;保證應急器材、工具的配備和完好;生產裝置處于完好狀態,職工做好預案演習的心理準備,不因預案演練而影響正常生產或導致事故發生。(3)演練范圍與頻次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每年進行一次,生產運行部建立演練檔案。演練結束后,進行總結、記錄和考核。內容包括:演練時間、地點和參加人員;演練項目和具體內容;演練效果;演練發現的問題和改進建議;演練考核結果等。生產運行部建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培訓記錄和檔案,并進行考核。內容包括:培訓時間、培訓教師、培訓人員、培訓考核結果
52、等。(4)演練組織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應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演練的設計、演練過程的監督和評價。演練情況的設置應根據真實現場的基本情況,盡量與實際相符,并考慮突發情況。保證每一位參加救援的人員都有機會參加演練,有重大事故潛在危險的場所,還應保證崗位每位人員參加演練。熟悉疏散路線和各種應急程序和信號,減少事故發生時的恐懼心理。整個演練過程應有完整的記錄,作為演練評價和未來演練計劃制定的參考資料,演練結束后應由事故應急方面專家對演練過程做出評價。(5)情況設置與事故描述根據演練目的設置事故等級,然后分科目進行詳細描述。演練的序列要強調時間性,演練的順序要符合邏輯性。有關情況的數值設置要符合實際情況,演練時
53、要求測得的數據要從實戰出發。演練用的信號、標志和指令要統一,使每個演練者都能立即明白迅速執行。對事故現場的描述應包括事故現場的外部特征和涉及的范圍、損壞的部件或設備狀態,假定現場的各種標志等內容。可根據演練的需要安排合適的時間,演練日程安排好后可事先通知事故演練所在單位,做好充分準備,避免因演練發生事故。事故應急演練應在絕對保證安全的條件下進行,必須充分考慮到假擬事故現場和模擬救援措施對生產的影響,避免事故發生。(6)演練總結通過演練發現的主要問題;對演練設置情況的評價。對預案有關程序內容的改進意見;應急裝備、通訊保障等是否滿足應急要求。整個演練過程應認真做好記錄,必要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9
54、預案管理公司安全應急預案由生產運行部管理,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評審,審核結束后,報市環保局備案。1、維護與更新公司生產運行部每兩年針對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一次評審,必要時及時修訂。修訂條件如下:(1)新法律、法規、標準的頒布實施或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的修訂。(2)預案演練或生產事故應急處置中發現不符合項,有必要進行修改。(3)企業的組織機構和人員發生變化。(4)其他需要修訂預案的原因。2、制定與解釋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解釋權在公司生產運行部。公司綜合應急預案自發布之日起開始實施。10 附件10.1 組織機構圖善后處理組指揮中心總指揮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后勤保障組物
55、質供應組安全保衛組調查處置組設備搶修組現場監測組10.2 應急人員及有關部門聯系方式類別姓名辦公室電話手機號所屬單位內部應急部門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區域經理總經理工會主席安全環保主任技術副廠長常溫廠長冰淇淋廠長低溫廠長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安全環保主任技術副廠長安全員安全員安全員安檢、保衛、供應人員經警隊長經警班長供應經理供應班長應急檢修人員制冷車間制冷車間制冷車間制冷車間制冷車間制冷車間污水廠配電車間政府有關新區環保局主任文員應急值班電話值班外部救援社會求助電話社會求助電話社會求助電話社會求助電話10.3 消防設備清單序號規格型號生產廠家使用部門1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2干粉滅火器南
56、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3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4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5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6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7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8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9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10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11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12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13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14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15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16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17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
57、廠制冷車間18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19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20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21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22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23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24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25干粉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26二氧化碳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27二氧化碳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28二氧化碳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29二氧化碳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30二氧化碳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31二氧化碳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32二
58、氧化碳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33二氧化碳滅火器南京消防設備生產廠制冷車間10.4 應急咨詢服務熱線、網站河南省安全監督管理局信息調度中心:63921789 (晝夜)63833782 (晝夜)63936993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值班:3569520(傳真)河南省安全監督管理局信息調度中心:0371-63921789 0371-63833782 0371-63936993國家化學事故應急救援中心:053283889191 Fax:83786550 10.5 應急管理制度一、應急救援值班制度1、應急救援值班從應急預案啟動之日開始。2、值班人員應做好當日值班記錄。記錄內容包括事故經過,發生時
59、間、地點、參加人、處理過程、處理結果及與此有關內容,值班記錄簽署值班人員的姓名。3、值班人員在其上班時間內,需隨時了解和掌握事故現場動態,并隨時向指揮部匯報。4、值班人員應忠于職守,凡在非常時期脫離崗位,未能盡職者,按國家有關法律政策處置。二、應急救援人員培訓制度1、應急救援的人員必須參加相應的培訓,學習必要的救援知識和技能,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2、救援人員在培訓期間必須遵守紀律,按時參加培訓。不遵守紀律和不按時參加培訓者,按職工考核細則有關條例執行。3、參加應急救援培訓的員工考核成績記入員工本人檔案。4、培訓結束后,應急救援人員必須通過考試,取得合格證。未合格者,如補考仍不及格,公司將視情
60、況調動其工作直到辭退。三、應急救援演練制度1、應急救援演練每年進行一次,演練時間由指揮部決定。2、演練時間決定后,指揮部應專門召開會議,研究演練的準備工作。并指定專人負責演練的準備。3、在指定演練計劃時,要注意事故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并將其列入演練內容。4、依據應急預案,編制演練計劃及演練程序。演練計劃和程序經指揮部同意后在全體員工中貫徹。5、演練結束后,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并依據演練的實際情況對應急預案進行修改。四、突發環境事件報告制度1、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無論是人為或者是天災,將對企業和周邊環境造成危害,為使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突發環境事件報告制度。突發事件采取逐級上報和應急直接報告
61、方式。在環境事件發生時,5分鐘之內必須報到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救援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在5分鐘內報到指揮長辦公室或指揮長本人。2、報告內容必須報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現狀和應采取的應急措施,不得謊報或瞞報。3、接報人在接到事件報告后,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出事地點,掌握實際情況向有關單位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或副組長報告,不得延誤時間。4、指揮部召開緊急會議,由指揮長發布預案是否實施,并盡快拿出應急預案,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5、無論是報告人和接報人,必須以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對待突發環境事件。6、環境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及時向上級環保部門和安監部門報告。10.6 監測布點及污染物執行標準表項目監測布點氨氣1、如發生泄漏30分鐘,于下風向800米、1000米、1500米處布點;2、如發生泄漏60分鐘,于周圍4000米、5000米布點;3、在下風向敏感點布設1個監測點;4、重點敏感點和屯村、永興屯各布設1個監測點位。10.7 主要污染物監測分析方法序號項目采樣儀器分析儀器分析方法檢出限(mg/m3)1氨氣雙鏈球藍舒儀儀器分析法0.025(采樣20L)10.8 應急疏散路線示意圖10.9 報警系統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