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蜂巢芯模施工方案工程及技術概況:網梁蜂巢芯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是一種由現澆混凝土框架暗梁(或明梁)、密肋梁、現澆板和置于肋間非拆除式蜂巢芯(單面外露模)組成的樓蓋。根據柱網、板跨、荷載等的具體要求,由結構設計確定蜂巢芯的高度、蜂巢芯樓蓋的總厚度、樓蓋斷面中孔間密肋及暗梁寬度(或明梁的寬度和高度)、梁板配筋等參數。暗梁、密肋與樓蓋等厚,可設計成預應力或非預應力梁。網梁蜂巢芯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較普通框架梁板結構樓蓋具有以下技術優勢:實現大跨度,大開間,自重輕、隔音好、可靈活分隔的雙向水平結構樓蓋;節約水泥、混凝土、鋼材和模板用量;加快施工進度約30%。蜂巢芯在現澆混凝土樓蓋結構中應用時,不僅僅是一個
2、空腔模構件,而且蜂巢芯底板可充作密肋間的吊頂,使密肋樓蓋底部呈現出無梁板的效果,不僅很好解決了建筑的大跨度,大開間問題,且使建筑物具有自重輕、隔熱、保溫、隔音、空間可靈活間隔、雙向受力傳力相同、撓度變形小、抗剪抗扭性能好、抗震性好的優良性能。蜂巢芯密肋樓蓋的房間無需吊頂,管線布設方便,模板施工簡單方便,從而加快施工進度30,降低主體結構工程綜合造價38%,減少鋼筋、水泥、模板高能耗材料515%,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蜂巢芯作為新型混凝土密肋樓蓋結構非拆除式單面外露模材料,主要用于各類建筑物、構筑物、橋梁、港口碼頭等結構工程。施工工序:模板1. 必須根據網梁蜂巢芯空腹樓蓋的暗梁(或明梁)
3、、密肋梁、現澆板、蜂巢芯的重量及平面具體位置作恒載取值,并充分考慮施工荷載后,進行模板的豎向、側向承載和穩定計算,以及上層支撐架立桿對下層樓板豎向沖切驗算,設計模板、木龍骨與鋼管支模架。本工程空心樓蓋模板支模架采用483.5腳手架鋼管搭設,支模架立桿縱橫向間距為800mm,橫向水平桿步距不大于1.5m,模板為20 mm厚大型木膠合板,模板底部木枋規格為50 mm100 mm,木枋間距為250 mm。2. 支模架立桿應盡量采用通長鋼管,立桿如需接長應對對接位置扣件進行荷載驗算,滿足要求方可采用。且立桿與支模橫桿交接處(每處)均須加設護扣。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如設計未作要求時
4、,模板按要求雙向或單向起拱1.03.0。本工程的樓蓋結構底模在跨中處按1雙向起拱。3. 模板安裝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再在模板上對暗梁、肋梁、蜂巢芯、預埋預留設施等準確位置作定位劃線,核對無誤后方可鋼筋安裝、蜂巢芯安裝及預留預埋設施等的施工。4. 樓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上部支模架應待混凝土達到終凝后再進行搭設,支模架立桿下應加設墊板。5. 網梁蜂巢芯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底部模板的拆除時混凝土強度與現澆混凝土框架梁板結構相同,即板跨度8m時,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5%,板跨度8m時,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對于預應力現澆混凝土網梁蜂巢芯空心樓蓋的模板拆除應待預應力張拉完成后方可進行
5、。鋼筋安裝1. 模板安裝完后,即可進行框架梁、蜂巢芯安裝。2. 樓板面筋不應在支座處斷開,宜在板支座以外四分之一跨度搭接。板面鋼筋與蜂巢芯之間的保護層厚度應采用合適的保護塊墊好。3. 肋梁鋼筋與蜂巢芯之間有足夠的保護層厚度。肋梁及板的面筋與寬扁梁上部負筋應保持同向同層(即同一方向的鋼筋擺放在同一平面內)以避免柱、梁、板節點位置鋼筋多層重疊超高。暗梁寬大于柱寬的情況及暗梁的施工必須按設計圖中現澆混凝土蜂巢芯密肋樓蓋結構說明的相應要求處理。4. 對于梁邊使用管狀配套件的部位,管底應按現澆混凝土蜂巢芯密肋樓蓋結構說明中的規定進行鋼筋安裝,不得遺漏。5. 暗梁鋼筋、肋間鋼筋及板面鋼筋安裝完畢后,必須進
6、行驗收,確認鋼筋施工質量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網梁蜂巢芯安裝固定1. 蜂巢芯的擺放原則:蜂巢芯應按設計圖或專業廠家提供的平面排布圖要求擺放,如設計未作要求,蜂巢芯與梁、鋼筋的凈間距鋼筋保護層厚度,與預留孔洞的凈間距100mm,施工現場的操作人員不得隨意調整蜂巢芯的規格或安裝位置。暗梁與柱相交核心部位采用相應的配套產品。從一側的框架梁邊開始向另外一方擺放蜂巢芯,當排放不下標準規格的蜂巢芯時,可采用相應規格的配套盒或管狀內置模填充。2. 調整對線,保證蜂巢芯之間及蜂巢芯與暗梁、柱之間的間距符合設計或排布圖要求。3. 相鄰蜂巢芯間縱橫向向肋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應控制各肋的順直通線。4.
7、蜂巢芯排放前應將模板清掃干凈,以保證其底板緊貼模板。蜂巢芯安裝過程中如有雜物或灰渣掉在模板上時,應及時清掃干凈,以防止因此造成蜂巢芯底板與模板間有間隙,澆筑混凝土時漏入水泥漿。5. 蜂巢芯安裝完成后須進行檢查驗收,對施工中破損的蜂巢芯可視情況進行修補、更換,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并及時、準確地作好蜂巢芯安裝質量檢查驗收記錄。混凝土澆筑1. 為保證樓蓋混凝土澆搗密實,混凝土坍落度宜取 1518,混凝土采用粗骨料粒徑不得大于31.5mm。2. 混凝土澆筑道或輸送混凝土的泵管應盡可能從寬扁梁上架空安裝、鋪設,如確須從蜂巢芯頂面架設泵管,應在縱橫向肋梁相交處的混凝土泵管下墊放彈性緩沖墊(如廢舊
8、小汽車外胎)緩減泵管對盒芯的沖擊力,若采用不鋪模板蜂巢芯樓蓋,泵管通過處的蜂巢芯下必須有足夠的支撐滿足上部荷載。禁止將施工機具直接壓放在蜂巢芯或鋼筋上。3. 輸送泵管出料口不宜堆放過多混凝土,應及時鋪開,以免造成樓板局部荷載過大。若采用塔吊運或泵送混凝土,出料口至蜂巢芯頂面高差不宜大于500,下落處應鋪設模板緩減混凝土沖擊力,混凝土不能直接沖擊蜂巢芯。4. 澆筑混凝土時,布料與振搗應同步進行,振搗棒在肋內插點的間距應不超過500 mm,且每肋均要振搗密實。震動棒宜采用直徑3小棒,要確保盒芯肋間被混凝土充填飽滿、密實。若配合采用平板振動器振搗,應采用1500W的小功率振動器。5. 樓蓋厚度超過5
9、00mm時,混凝土澆筑時宜分次進行,第一次布料高度不超過樓板厚度的五分之三,待用振動棒振實再進行第二次布料。6. 澆筑混凝土時,應安排適量的木工與鋼筋工,隨澆筑作業及時修補、調整盒芯、鋼筋有及對支模系統進行維護。水電預留預埋蜂巢芯樓蓋的預留水電線管盒應盡量布置在肋梁位置,水電預埋線管不得從蜂巢芯頂部的現澆板內水平橫穿。不能布置在肋梁內的預埋管線盒可在相應位置擺放配套型號的蜂巢芯或圓形薄壁管配件,管線盒布置在配套件的肋間或底部現澆混凝土層中。安全注意事項1. 蜂巢芯在裝卸、搬運、疊堆時應小心輕放,嚴禁拋擲。2. 吊運安裝時,應采用專門的吊籠(箱)吊運蜂巢芯,籠(箱)內的容許疊堆高度同表1,且不得
10、高出籠(箱)側擋板。嚴禁用纜繩直接綁扎蜂巢芯進行吊運。蜂巢芯被吊至安裝樓層后應及時排放,不宜再疊層堆放。3. 蜂巢芯的堆放場地應堅實、平整、潔凈。未作表面硬化處理的堆場,其基層應壓實,表面應鋪墊厚度不少于50mm潔凈砂子。4. 蜂巢芯應按規格型號分類平臥疊層堆放,蜂巢芯在施工現場的疊放層數不得高于1.5m,蜂巢芯疊堆后應作儲放標識,并應明顯警示禁止人員攀爬、踩踏。5. 安裝固定蜂巢芯施工過程,應在盒頂鋪墊木板作保護,不容許直接踩踏蜂巢芯。伸出蜂巢芯底板周邊的鋼絲(筋)應彎向肋梁內錨固,要保證同肋梁有足夠的錨固長度。不允許將扣件等重物直接堆放在蜂巢芯面板上,鋼筋等重物起吊堆放位置應墊設木板或木方
11、等保護蜂巢芯。不鋪設模板的蜂巢芯樓蓋,鋼筋等重物宜堆放在梁(暗梁)等下部支撐牢固部位。6. 在澆筑混凝土時,如遇現場蜂巢芯變型過大或破損,應及時采用支護擋板措施,用以抵抗混凝土對芯盒的壓力,以芯盒內不進混凝土為準。7. 在鋼筋綁扎過程中,應對已排放好的蜂巢芯進行成品保護。施工流程圖對準備施工樓蓋測量放線樓蓋支撐及模板安裝暗梁、柱帽鋼筋安裝鋼筋下料成型下蜂巢芯計劃,并委托專業廠家生產蜂巢芯進場驗收蜂巢芯安裝不合格整改、修補預應力鋼筋安裝水電預埋、預留安裝肋梁及板面鋼筋鋼筋隱蔽工程驗收不合格整改、修補鋪設架空馬道,清除板底雜物敷設泵送混凝土管,澆筑混凝土,隨澆隨修補調正盒芯、鋼筋混凝土養護拆模預應
12、力鋼筋張拉蜂巢芯安裝質量驗收施工工序圖解:樓板平模豎向支撐 支樓板平模,暗梁鋼筋安裝蜂巢芯到現場后吊裝清理模板雜物:模板彈劃線:擺放肋梁筋:暗敷線管的安裝(只限于線盒無法放入肋梁)線盒走肋梁蜂巢芯模安裝蜂巢芯模安裝板面鋼筋安裝澆筑混凝土前灑水混凝土澆筑 拆模板后的效果安全措施1 樓面四周設置安全護欄及安全網,操作人員佩戴好安全帽。2 疊合箱模板支柱應安裝在平整、堅實的底面上,一般支柱下墊通長腳手板,用楔子楔緊。3 當支柱使用高度超過3.5m時,每隔2m高度用直角扣件和鋼管將支柱互相連接牢固(當采用碗扣架時,每隔1.2m設置水平拉桿)。4 各種疊合箱應按不同型號存放整齊,高度符合安全要求。5 吊
13、裝疊合箱構件時應注意安全,構件的碼放方法正確,一次吊裝不得超過1100mm。6 疊合箱側壁安裝時應輕拿輕放,不得使用重物敲擊。7 箱體安裝人員應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嚴禁人員穿拖鞋進行作業。環保措施1 施工現場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環境保護小組,完善各項管理制度,逐級落實責任,將組織、落實、檢查、驗收一體化、規范化、制度化。2 疊合箱網梁樓蓋施工中,應該做好建筑施工現場的環境管理工作,依照ISO 14000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好環保工作。3 混凝土施工時,應采用低噪聲環保型振搗器,以降低城市噪聲污染。4 脫模劑應使用無污染環保型脫模劑。其 他 注 意 事 項1 澆筑混凝土必須用小直徑振動棒震搗,嚴禁振動棒直接貼在疊合箱側壁上震搗。2 拆除模板的順序應從跨中心開始,逐步往四周柱子方向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