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1第一節 基本概況、編制依據1第二章 項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4第三章 目的要求5第一節、目的5第二節、適用范圍5第三節、防汛領導小組成員職責分工5第四節、防汛防臺前物資準備6第五節、防汛防臺物資清單7第四章 預防措施8第五章 應急響應分級與行動10第一節、應急響應10第二節、人員轉移撤離方案11第三節、電話報救須知11第四節、救援線路11第五節、防臺防汛應急預案人員及其電話號碼12第六節、事故后處理工作12第一章 工程概況第一節 基本概況一、 工程概況1、 建設單位:浙江吉潤春曉汽車部件有限公司2、 設計單位:機械工業第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3、 施工單位:中國汽車工業工程有限
2、公司4、 監理單位:浙江科誠建設監理有限公司5、項目名稱:吉潤汽車車身部件生產項目(涂裝二車間)6、建設地點:寧波市北侖春曉7、占地面積:19957m2(不含水池等室外特構)8、建筑面積:36857m2(包含局部涂總連廊)9、建筑層數:車間主體為三層(三層為局部空調平臺),車間主體下弦標高17.5米,首層層高7.0米,二層層高5.5米,三層層高5.0米。東側輔房(面向原有沖壓車間)為單層,層高6.2米(局部6.7米)。西側輔房(面向廠區辦公樓)為二層(局部設有夾層),一層層高7.0米,二層層高9.5米;夾層層高均為3.5米;集中供漆間、儲漆間層高4.5米。10、建筑高度:車間主體消防建筑高度1
3、9.30米(車間室外設計地面至其屋面檐溝與屋脊的平均高度),車間主體規劃高度19.60米(車間室外設計地面至其女兒墻檐口與女兒墻屋脊的平均高度)。東側輔房(面向原有沖壓車間)女兒墻檐口高度7.7米,西側輔房(面向廠區辦公樓)女兒墻檐口高度18.65米。11、火災危險性分類:涂裝車間內油漆工段采用封閉噴漆工藝,封閉噴漆空間內保持負壓,油漆工段設置了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油漆工段面積占涂裝車間面積小于20%,故涂裝車間定性為丁類。供蠟間火災危險性為乙類,集中供漆間、儲漆間火災危險性為甲類,工藝輔助房間、公用站房均按丁類設計。12、耐火等級:車間主體、工藝輔助房間、公用站房、生活間耐火等級均為二級。
4、13、建筑屋面防水等級:級。14、結構形式:車間主體為鋼框架結構形式,輔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15、建筑主體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7度。16、安全目標:合格本項目現有施工人數100人。中小型機械20臺、井架2臺另有辦公區、生活區等臨時設施。二、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寧波市防汛條例等國家相關法律、規章、規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以及寧波市突發公共事件專項及部門應急預案框架指南、寧波市防汛防臺專項應急預案、寧波市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做好2017年防汛防臺專項應急預案修編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建設工程夏季防臺防汛、防暑降溫和安全生產工作的通
5、知制定本預案。第二章 項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為確保夏季臺風和汛期的安全生產,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積極行動,早安排、早準備、早部署的思想。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方針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條條保證”的防汛原則,特制定防臺防汛專項方案措施。1.1、應急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該小組組長,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為副組長,現場全體管理人員為組員。組 長:周曉恒 副組長:班圣龍 楊曉明 組員:全體管理人員:吳佳偉、肖杰、郭子昭、陳幫友、趙永強 1.2、現場搶救組:項目部安全部負責人為組長,安全部全體人員為現場搶救組成員,現場全體管理人員為組員。 1.3、醫療救治組:項目安
6、全部負責人為組長,項目全體人員為醫療救治組成員,現場全體管理人員為組員。 1.4、后勤服務組:項目部后勤部負責人為組長,后勤部全體人員為后勤服務組成員,現場全體管理人員為組員。 1.5、保安組:項目部保安隊長為組長,全體保安員為組員。 1.6、應急組織的分工及人數應根據事故現場需要靈活調配。應急組長:周曉恒應急副組長:郭子昭現場搶救組楊曉明醫療救治組陳幫友應急通訊組肖杰后勤服務組班圣龍保安組趙永強應急副組長:吳佳偉2.應急組織機構圖第三章 目的要求第一節、目的為了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和職工的人身安全,確保在洪水、臺風發生時,全體職工能有條不紊地按照預先制定的方案,迅速及時地采取措施,把損失控制在最
7、低限度,為此制定防汛防臺風應急預案。第二節、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部在發生突降暴雨及臺風時,做出應急準備與響應。第三節、防汛領導小組成員職責分工項目部防汛、防臺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由項目經理劉軍擔任,副組長由李登峰、覃萬寶擔任,組員由各部室負責人和其他部分人員組成。定期組織進行防汛、防臺演練。在臺風、暴雨預警期間,項目部實施24小時值班,所有機構成員保證24小時聯系暢通。對于值班不到崗,或擅離崗位的人員,公司將作出相應的處理,直至辭退,造成損失的要追究責任。職責如下:1、組長:接到警報后,應迅速了解事故情況,作出指示決策,下達應急搶險命令。2、副組長:根據組長下達的搶險命令,組織人員開展
8、搶險工作,并做好事故通報和事故處理工作。3、相關部門技術科:每日關注天氣預報并與當地氣象部門保持聯系,第一時間做出防汛、防臺預警,值班電話設置于技術科辦公室內,負責事故的接報;配合主管領導做好事故的評價及傳遞、上報等信息處理工作;做好事故現場拍照、收集證據工作;根據領導指示、決策,做好上傳下達,協調有關工作事宜。工程科:組織安全、施工人員盡快掌握事故發生程度,負責事故搶險方案的制定,協助主管領導處理事故和落實搶險方案。材料科:就近調集并配發搶險所需的材料、機械設備,保證搶險物資的運輸;迅速開展救助疏散工作。其他職能部門/單位:根據現場搶救機構的指令,及時組織調配搶險物資、設備和技術人員,投入現
9、場搶險工作。4、救援專業人員和分工項目部應設置救援專業隊,人員由項目部人員及施工班組成員,由領導小組統一指揮調動。1、現場處理組:負責深入現場掌握民政部報告事故處理和進展情況;傳達領導指示,協調救援工作;配合警戒維護組對現場無關人員進行疏散和撤離。2、醫療救險護組:負責傷員的救護,開設現場救所,保證救治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3、警戒維護組: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勸說圍觀群眾遠離事故現場。4、交通運輸組:負責現場搶險設備、人員、藥品等急需物資的運送,疏散現場人員。5、后勤保障組:負責保障救援物資的供應,協助醫療救護組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安排傷員的轉移。6、善后處理組:負責對死
10、難、傷員家屬的安撫、慰問工作,做好群眾的思想穩定工作,妥善處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種不安全、不穩定因素,控制事態的進一步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第四節、防汛防臺前物資準備1、確保項目經理部現場材料臨時庫房有足夠的防汛、防臺物資。2、按照公司要求選擇各種防汛、防潮材料的型號和廠家。3、施工現場預備足夠的工程搶險工具。如手電筒、雨衣、雨鞋等材料。第五節、防汛防臺物資清單序號搶險物資名稱數量備注1麻袋100放置于工地倉庫2水泵4只(3只使用中)3鉛絲104控制箱25木材100根6板鍬10把7桿棒2把8雨布4塊9常用急救箱2只放置于工地后勤室10常用急救藥品若干11止血繃帶紗布若干12急救擔
11、架2把13照明燈20只15對講機10對16雨衣雨鞋若干套第四章 預防措施4.1、土方施工派專人負責檢查邊坡的穩定情況,尤其是大雨過后,確認邊坡穩定后方可繼續施工。大雨過后要及時將基坑內積水抽出,確認無明顯濕泥、并保證不會污染外面路面后,方可進行土方開挖、運輸工作。雨后要檢查開挖路線是否有塌陷地方,防止挖運車輛陷入或傾覆。4.2、 模板工程管架料如支撐在回填土上,應墊好枕木、墊板,雨后應及時檢查模板、支架的牢固性、穩定性以及模板的截面尺寸等是否有變化。 4.3、臨時設施、設備的防護施工現場的大型設施、設備在防汛季節前應進行普查。保證塔吊基坑內不積水,避免因雨水浸泡而影響塔基安全。大型設備如塔吊、
12、施工電梯等應按規定做好防雷接地、連墻拉結等安全檢查。做好復查工作,確保完好,防止漏電事故出現。一旦發現有臺風警報時,切斷現場所有電源,關閉所有機械設備,嚴禁現場施工作業。臺汛季節前施工現場、生活區及辦公區的下水道及時疏通好,確保排水暢通。對生活區、辦公室房屋進行加固,具體做法:在屋面上用48*3.5mm的鋼管扣接成網格狀,再用6#的鋼絲繩與地面拉結固定,已有的加固。對存在安全隱患苗頭的危房需馬上做好轉移與安置工作。4.4、臨時用電一旦發生臺風或水汛的苗頭,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成員應立即奔赴現場,組織搶險工作。要求施工人員切斷一切電源。架空電纜、過路電纜須認真檢查,確保抗風抗暴雨能力,以防損害人身安
13、全和危及財產。做好所有機械、電箱、腳手架、臨時用房、操作棚等做好接地工作,避免因雷電造成安全事故。4.5、外腳手架工程檢查施工現場的腳手架,必要時在大風前應拆除腳手架的安全網減少風阻力;檢查外架基礎排水是否通常,集水井是否有沉積的雜物,水泵是否工作可靠,發現隱患立即排除;在臺風暴雨到來前對外架的連墻點進行檢查,特別對開口架處、屋面處、澆搗過混凝土翻邊的衛生間處,澆搗過混凝土的構造柱處,缺少的立即加固補齊;檢查腳手板是否綁扎緊固、上面是否有方木、扣件、鋼管、砼塊等雜物,如有應立即安排整改;檢查落地架首層封閉是否嚴密、檢查懸挑架底是否封閉嚴密、卸載鋼絲繩張緊是否符合要求。4.6、雨季來臨前認真對管
14、理人員和操作工人分級進行雨季施工的培訓工作,加強個人的安全意識和質量意識。現場施工人員、安全員、技術人員定期對現場進行雨期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第五章 應急響應分級與行動第一節、應急響應5.1、藍色預警(IV級響應)在接到上級發布臺風、暴雨、雷雨藍色預警信號后,我項目部進入級應急響應狀態。同時加強汛情監測,密切關注汛情變化,視情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和受災救助工作。有關情況及時向上級指揮部門報告。各級防汛部門和有關搶險單位加強值班,密切監視汛情和災情,落實應對措施。高空等戶外作業人員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必要時加固或拆除戶外裝置。搶險隊伍進入應急準備狀態,組織巡檢,一旦受災,應在第一時間內完成搶排
15、積水、清障、應急搶修等工作。5.2、黃色預警 (III級響應)在接到上級發布臺風、暴雨、雷雨黃色預警信號后項目部進入III級應急響應狀態。同時加強汛情監測,密切關注汛情變化,視情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和受災救助工作。有關情況及時向上級指揮部門報告。根據相關預案和職責分工,檢查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并根據上級汛指揮部的指令,實施防汛搶險和各項應急處置工作。搶險隊伍進入應急值班狀態。5.3、橙色預警 (II級響應)在接到上級發布臺風、暴雨、雷雨紅色預警信號后項目部進入級應急響應狀態。同時加強汛情監測,密切關注汛情變化,視情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和受災救助工作。防汛指揮部領導進入指揮崗位,加強汛情監測,掌握汛情變化
16、,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和受災救助工作。搶險隊伍進入應急值班狀態。防汛指揮部成員單位根據相關預案和職責分工,檢查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并根據上級防汛指揮部的指令,實施防汛搶險和各項應急處置工作。搶險隊伍進入應急值班狀態;防汛搶險物資做好隨時調運的準備。工地按照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和要求暫停施工,并落實相關措施,尤其對塔吊、腳手架等建設設施進行加固或拆除。搶險隊伍進入應急處置狀態,迅速組織巡檢,在第一時間內完成搶排積水、道路清障、應急搶修等工作。5.4、紅色預警 (I級響應)在接到上級發布臺風、暴雨、雷雨紅色預警信號后項目部進入級應急響應狀態。同時加強汛情監測,密切關注汛情變化,視情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和
17、受災救助工作。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領導進入指揮崗位,組織指揮本系統、本行業全力投入防汛防臺搶險工作,確保各項防范措施落實到位。各專業搶險隊伍進入應急作戰狀態,全力組織排險,在第一時間內完成搶排積水、道路清障、應急搶修等工作。第二節、人員轉移撤離方案根據市氣象臺發布的臺風、暴雨及強對流天氣的強度及對我施工現場可能造成威脅的程度,將其分為嚴重和一般。當一般臺汛危情發生時,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做好臺汛來臨前現場檢查和維護后,即撤離至現場生活區。當嚴重臺訊危情發生時,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做好臺風來臨前現場檢查和維護,并加固現場、生活區后,由項目部管理人員及各班組組長清點作業人員名單,并組織作業人員分批次提前撤離
18、生活區,至附近避難場所。第三節、電話報救須知3.1在就地搶救的同時,根據傷者受傷程度,輕者用自備車送醫治療,嚴重的應立即打120電話,向醫療單位求救,并準備好車輛隨時運送傷員到就近的人民醫院救治。3.2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a: 說明傷情和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好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準備;b: 講清楚傷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樣特征;c :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和電話;d: 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的路上障礙及時給予清除,以得救護車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第四節、救援線路對事故發生首先要及時上報項目部、公司相關部門,根據事故
19、規模危害程度緊急情況確定報警方式,包括城市公用特殊通訊電話:報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氣象站121。避災地點春曉街道農業展示樓避災中心,西子山路西側,沿海中線往南約150米。應急物資和設施準備(1)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2)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3)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燈具;(4)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5)交通工具:工地常備一輛應急車輛;(6)滅火器材:滅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7)準備足夠的衛生、勞保防護用品和救援設施;(8)用于危險區域隔離的警戒繩、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20、標志牌(9)必要的資金保證。第五節、防臺防汛應急預案人員及其電話號碼序號姓名職務應急救援職務電話1周曉恒項目經理現場應急救援總指揮2班圣龍技術負責人應急救援現場指揮3趙永強安全員負責現場警戒4楊曉明安全員負責人員疏散5郭子昭材料員應急救援物資供應6吳佳偉保衛應急救援隊7 肖杰動力應急救援營救服務第六節、事故后處理工作 10.1配合有關部門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10.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10.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10.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10.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