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兩條例一決定”等文件及有關法律法規,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確保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展開,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結合本企業施工生產的實際,特制定本企業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工作,要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救結合、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原則,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
2、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2、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情況本企業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框架圖如下:公司應急反應組織機構框架圖應急預案總指揮法人代表:馬建新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主任:康以強副主任:高建民成員:路惠穎、程愷、王偉、孫文哲項 目 部 應 急 組 后 勤 供 應 組 事 故 調 查 組 善 后 工 作 組 技 術 處 理 組 風 險 評 估 組搶 險 救 援 組公司安全管理體
3、系運轉機構安全質檢科:程自平、李叢叢3、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 (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 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搶險救援組的職能及職責搶救
4、現場傷員;搶救現場物資;組建現場消防隊;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3)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各施工現場及加工廠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落實周邊協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4)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根據各項目經理部及加工廠的施工生產
5、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5)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6)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保護事故現場;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
6、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按“三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7)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或加工廠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場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資源數據儲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8)
7、各項目部應急組的職能及職責項目經理的職能及職責:所有施工現場操作和協調,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調;現場事故評估;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控制緊急情況;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系;工地安全員的職能與職責: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搶救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資到安全地帶;啟動場區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疏散場區內外人員撤出危險地帶。迅速調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
8、故發生點,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后勤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在應急總指揮、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由各職能科室、項目部的人員分別兼職構成。應急總指揮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擔任;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主任由公司的法人代表兼任;搶險救援組組長由公司的各工程項目經理擔任,項目部組成人員為成員;風險評估組組長由公司的總工擔任,科室其他人員為成員;技術處理組組長由公司的技術經營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 善后工作組組長由公司的工會、辦公室負責人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事故調查組組長由公司
9、的安全質檢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項目部應急組組長由項目部的項目經理負責人兼任,項目部安全員及各班組抽調人員組成。后勤供應組、施工現場由后勤人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4、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1)培訓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公司總部、施工各項目部的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公司應急反應組織每年進行一次培訓;各項目部應急小組每一項目開工前或半年進行一次培訓;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主要培訓以下內容: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對危險
10、源的突顯特性辯識;事故報警;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2)演練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公司總部人員每年演練一次。施工項目部在項目開工后演練一次,根據工程工期長短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5、事故報告指定機構人員、聯系電話公司的安全質檢科是事故報告的指定機構,聯系人:馬建新,電話:,安質科接到報告后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根據有關法規及時、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還應當同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
11、門報告。6、救援器材、設備、車輛等落實公司每年從利潤提取一定比例的費用,根據公司施工生產的性質、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有選擇地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對應急救援器材、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不得挪作他用。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后,公司的機械設備、運輸車輛統一納入應急救援工作之中。7、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工作恢復 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救援預案條件時,由應急總指揮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應急總指揮認為
12、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應急總指揮下達應急終止令。 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施工生產。對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修改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8、其它 本預案制定后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后正式實施。(二)救援人員名單應急救援主要負責人員表姓 名部 門職 務應 急 部 門聯系方式馬建新辦公室總經理總指揮程子平安全科科長事故調查組陳俊生財務部部長后勤供應組康以強項目部項目經理搶險救援組高建民項目部項目經理搶險救援組李叢叢項目部項目經理事故調查組程 愷項目
13、部項目經理搶險救援組韓衛霞技術經營科總 工技術處理組高 進技術經營科成 員技術處理組趙勝軍辦公室項目經理風險評估組李本高辦公室項目經理風險評估組張 旭項目部成 員搶險救援組王 偉項目部項目經理搶險救援組孫文哲工 會項目經理善后工作組路惠穎工 會項目經理善后工作組程 彬項目部成 員搶險救援組劉 力項目部項目經理項目應急組馬 帥項目部成 員項目應急組(三)救援器材、設備清單邯鄲市華達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度應急救援器具一覽表設備名稱設備數量備注單架2套/項目部所有設備由專人負責,定期檢查,保障所有用品的質量完好、可用,到期設備必須更新,公司安全科定期對各項目部的應急救援物資進行抽查,如有問
14、題,嚴肅處理責任人。醫務氧氣瓶2套/項目部干粉滅火器15個/項目部泡沫滅火器15個/項目部二氧化碳滅火器15個/項目部安全帶5副/項目部急救箱2個/項目部安全警示牌1套/項目部絕緣防火手套10副/項目部(四)救援演練記錄2009年06月21日,由公司安全科組織,在曲周縣工地施工現場,實地演練發生電氣火災后的組織、救援工作,參加人員有公司安全科全體及第一項目部全體人員,在上午9時30分開始,經過60分鐘實際救援模擬演練。一、應急演練1 組織撲救火災。當基地或施工現場發生火災后,除及時報警外,經理部領導小組要立即組織義務消防隊員和員工進行撲救,撲救火災時按照“先控制、后滅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點后
15、一般”的滅火戰術原則。并派人及時切斷電源,接通消防水泵電源,組織搶救傷亡人員,隔離火災危險源和重要物資,充分利用施工現場中的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滅火。2 協助消防員滅火。在自救的基礎上,當專業消防隊到達火災現場后,火災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要簡要的向消防隊負責人說明火災情況,并全力支持消防隊員滅火,要聽從消防隊員的指揮,齊心協力,共同滅火。3 傷員身上燃燒的衣物一時難以脫下時,可讓傷員躺在地上滾動,或用水灑撲滅火焰。為防止有人被困,發生窒息傷害,搶救被困人員時,需準備濕毛巾,蒙住口或鼻,防止有毒有害氣體吸入肺中,造成窒息傷害。被燒人員救出后應采取簡單的救護方法急救,如用凈水沖洗一下被燒部位,將污物沖凈。
16、再用干凈紗布簡單包扎,同時聯系急救車搶救。4 保護現場。當火災發生時和撲滅完畢后,領導小組要派人保護好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等待對事故原因及責任人的調查。同時應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時清理,將火災造成的垃圾分類處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從而將火災事故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5 火災事故調查處置。按照事故(事件)報告分析處理制度規定,經理部火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在調查和審查事故情況報告出來以后,作出有關處理決定,重新落實防范措施。并報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和上級主管部門。二、注意事項1 貴重的重要的檔案資料等,一旦著火不可用水撲救,2 那些比重輕于水的易燃液體著火后不宜用水撲救,因為著火
17、的易燃體會漂在水面上,到處流淌,反而造成火勢蔓延。3 高壓電器設備失火不能用水來撲救,一是水能導電容易造成電器設備短路燒毀,二是容易發生高壓電流沿水柱傳到消防器材上,使消防人員造成傷亡。4 硫酸、硝酸、鹽酸遇火不能用水撲救,因為這三種強酸遇火后發生強烈的發熱反應,引起強酸四處飛濺,甚至發生爆炸。5 金屬鉀、鈉、鋰和易燃的錳粉等著火,千萬不可用水撲救,因為它們會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大量可燃性氫氣,不但火上澆油,而且極易發生爆炸。三、總結1、演練的項目是電氣線路超負荷引起火災。2、經演練后全體人員認真總結,實際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增長救援知識,總結經驗,分析事故原因,并要求班組長參加共同學習了施工
18、現場預防電氣發生火災的措施。3、分析發生火災原因:主要電氣線路超負荷使用,實際使用電流超過了導線的安全荷載流量,時間長了,線蕊過熱使絕緣層損壞,燃燒造成火災。4、線路短路引起火災,因導線安全間距不夠,絕緣導線等級不夠,年久老化、破損或者人為操作不慎等原因造成線路短路,強大的短路電流很快轉換成熱能,使導線嚴重發熱,溫度急劇升高,造成導線熔化,絕緣層燃燒,引起火災。5、救援搶救方法,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進一步擴大,切斷電源時,需要佩戴絕緣手套,使用有絕緣手柄的工具,當火場離開關較遠,需剪斷電源線時,火線和零線應分開錯位剪開,當電源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時切斷時,一方面派人去供電端拉閘,另一方面滅火時,人體的各部位與帶電體應保持一定距離,必須穿戴絕緣用品。撲滅電氣火災時,要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如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1211滅火器或干燥砂,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進行撲救,從實際行動上教育了施工現場的全體人員,提高用電操作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