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特種紡織品公司液化氣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8頁).pdf

  • 資源ID:565959       資源大小:467.96KB        全文頁數:38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2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特種紡織品公司液化氣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8頁).pdf

1、 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 液化氣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單位蓋章:4 目 錄 一、編制說明.6 二、編制依據.6 2.1 法律、法規依據.6 2.2 文件依據.7 2.3 術語.7 三、編制內容.8 3.1 基本情況.8 3.1.1 公司概況.8 3.1.2 周邊道路及氣象狀況.9 3.2 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10 3.2.1 危險目標的確定.11 3.2.2 危險特性.11 3.2.3 對周圍環境的影響.13 3.3 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14 3.4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14 3.4.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臵.14 3.4.2

2、 主要職責.15 3.4.3 應急救援專業隊的組成和分工.16 3.5 報警、通訊聯絡方式.17 3.5.1 通訊聯絡方式.17 3.6 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19 3.6.1 火災事故的處臵.19 3.6.2 泄漏事故的處臵.20 3.6.3 危險化學品人身事故的處臵.21 3.7 人員緊急疏散、撤離.21 3.7.1 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撤離的方式、方法.21 3.7.2 非事故現場人員緊急疏散的方式、方法.22 3.7.3 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報告.22 3.7.4 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人員疏散的方式、方法.22 3.8 危險區的隔離.22 3.8.1 危險區的設立建立警戒區域.

3、22 3.8.2 事故現場隔離區的劃定方式、方法.23 3.8.3 事故現場隔離方法.24 3.8.4 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或交通疏導辦法.23 3.9 檢測、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24 3.9.1 檢測的方式、方法及檢測人員防護、監護措施.24 3.9.2 搶險、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員的防護、監護措施.24 3.9.3 現場實時監測及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25 3.9.4 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25 3.9.5 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25 3.9.6 事故可能擴大后的應急措施.26 5 3.10 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26 3.10.1 現場急救注意事項.26 3.

4、10.2 現場急救程序.27 3.11 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28 3.11.1 事故現場的保護措施.28 3.11.2 明確事故現場洗消工作的負責人和專業隊伍.228 3.12.1 內部保障.28 3.12.2 外部救援.29 3.13 預案分級響應條件.30 3.14 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30 3.15 應急培訓計劃.30 3.15.1 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31 3.15.2 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32 3.15.3 社區或周邊人員應急響應知識的宣傳.32 3.16 演練計劃.32 3.16.1 演練準備、范圍與演練組織.33 3.16.2 演練內容.33 3.17 附件.35 組織機構名單

5、.36 應急救援有關人員聯系電話.36 本單位平面布臵圖.37 消防設施配臵.37 周邊區域道路交通示意圖和疏散路線、交通管制示意圖及聯系方式.38 6 一、編制說明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職工生命和公司財產安全保護環境確保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的安全生產防止重大事故發生。建立健全各種預警和應急機制提高企業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按照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的要求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事故救援預案

6、。二、編制依據 2.1 法律、法規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70 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60號 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83 號 4.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 344 號 5.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 國務院令第 352 號 6.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國務院令第 373 號 7.危險化學品名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公告 2003 第 1 號)8.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范 GB16483 9.重大危險源辨識 GB18218 10.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J16 7 11.石油化

7、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 GB50160 12.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 GB15603 13.原油和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50183 14.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 GB6721 2.2 文件依據 1.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安全評價報告 2.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相關技術資料 2.3 術語 1.危險化學品 指屬于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的化學品。2.危險化學品事故 指由一種或數種危險化學品或其能量意外釋放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事故。3.應急救援 指在發生事故時采取的消

8、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的措施。4.重大危險源 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5.危險目標 8 指因危險性質、數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險化學品所在場所或設施。6.預案 指根據預測危險源、危險目標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危險源的具體條件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事故應急救援行動。7.分類 指對因危險化學品種類不同或同一種危險化學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而劃分的類別。8.分級 指對同一類別危險化學品事故危害程度劃分的級別。二、編制依據 3

9、.1 基本情況 3.1.1 公司概況 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4 年 6 月是由韓國可隆科技特株式會社在中國投資建設的韓國獨資企業。公司坐落于張家港市鳳凰鎮韓國工業園注冊資金 2000 萬美金。項目總投資 6000 萬美金于 2005 年 5 月建成計劃年產量 1000 萬米特種紡織品。公司主要產品汽車內裝飾面料、玩具面料、皮革縫紉制品。韓國可隆科技特株式會社是美國福特、通用日本豐田韓國現代、起亞等汽車企業的供應商。廠區占地面積約 170000 平方米建筑面 9 積 28297 平方米。公司現有員工 908 人其中技術人員 24 人安全管理人員 3 人分管安全的副總經理

10、 1 人。公司已通過 TS 16949 認證2003 年 11 月通過 通過這些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努力使公司朝著持續改進健康安全的方向發展2006 年銷售收入 14514 萬元。公司一直把“安全、健康、環境”工作放在首位。“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顧客滿意、獲取盈利”是本公司生產經營的準則。3.1.2 周邊道路及氣象狀況 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位于張家港市鳳凰鎮。鳳凰鎮及周圍地區屬江南水鄉地面水系發達河流縱橫交錯工廠與所在地南邊的張家港河相接張家港河河面寬 60 米北接長江南經常熟市和太湖相連長年流向為自北向南在汛期太湖水位高于長江水位時則由南向北泄洪入長江水位屬人工閘控制常年保持在

11、 3.203.40 米之間。所在地據楊舍鎮 19 公里東與港口鎮為鄰西與江陰市毗鄰北與西張鎮接壤。地理位臵為東經 120 37北緯 31 47。地理位臵見附件圖 F2-1 地理位臵圖。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位于一級公路旁并與 204 國道相通北面靠近沿江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位于鳳凰鎮韓國工業園 47 地塊東面為西縱一路500 米處為一級公路南面為西橫四路路南面 250 米處有居民區西面為西縱二路路西面為農田北面為鳳凰大道。周邊環境狀況見附件圖 F2-2 周邊環境圖。10 本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無霜期長。常年平均氣溫 15

12、.2,極端最高氣溫為 38.1,極端最低氣溫為11.3。年均降水量 1034.3mm主要集中在 4-9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71.7%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2080 小時平均相對濕度為80%。冬季盛行東北風和西北風春夏季盛行東南風常年平均風速為 3.5m/s。遇寒潮或臺風過境則風速較大。本地區屬強雷暴區年均雷暴日數為 30.8 日一般出現在 3 月 10 日9 月 22 日之間。主要氣象參數見表 1-2。項目所在地常年風頻和風速玫瑰圖分別見圖1-1 和 1-2 所示。表 1-2 張家港地區各氣象要素多年平均值 氣象要素 年均值 氣象要素 年均值 氣溫 15.2 平均風速 3.5m/s 降水量 10

13、34.3mm 常年主導風向 ESE 相對濕度 80%日照時數 2080 小時 平均氣壓 1016.0mba 平均雷暴日數 30.8 日 圖 1-1 風頻玫瑰圖 圖 1-2 風速玫瑰圖 11 3.2 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 3.2.1 危險目標的確定 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液化氣站位于廠區的東南角液化石油氣站大門位于東面廠區的主干道上進門為液化石油氣站的主要通道。道路的北面是配電間和操作室中間是空壓機房和汽化室。南面為 2 個 20 m3的地下儲罐。平面布臵圖見附件 圖 F2-3 平面布臵圖。3.2.2 危險特性 一液化氣 1.標識 中文名液化石油氣壓凝汽油 英文名liq

14、uefied petroleum gas;compressed petroleum gas CAS 號68476-85-7 危險性類別第 2.1 類 易燃氣體 化學類別烷烴 2.主要組成與性狀 主要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或黃棕色油狀液體有特殊臭味。主要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也可用作燃料。3.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有頭暈、頭痛、興奮或嗜唾、惡心、嘔吐、脈緩等重癥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識喪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膚凍傷。慢性影響長期接觸低濃度者可出現頭痛、頭暈、睡 12 眠不佳、易疲勞、情緒不穩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4.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治療。

15、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5.燃燒特性與消防 燃燒性易燃 閃點-74 引燃溫度 426537 爆炸下限%2.25 爆炸上限%9.65 危險特性極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或明火有發生爆炸的危險。與氟、氯、溴等鹵素會劇烈反應。氣體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6.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 并進行隔離 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

16、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7.儲運注意事項 易燃壓縮氣體。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不燃倉間。倉溫不宜超過 30。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應與氧氣、壓縮空氣、鹵素氟、氯、溴、氧化劑等分開存放。儲存間內的照明、13 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槽車運送時要灌裝適量。不可超壓超量運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8.防護措施 車間衛生

17、標準 中國GBZ2-2002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1000 mg/m3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1500 mg/m3 前蘇聯 MACmg/m3 未制定標準 美國 TVL-TWAAGGIH 1000ppm1800mg/m3 美國 TLV-STEL未制定標準 工程控制 生產過程密閉 全面通風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呼吸系統防護高濃度環境中建議佩帶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9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穩定性穩定 聚合危害不聚

18、合 禁忌物強氧化劑、鹵素。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10.環境資料 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地表水、土壤、大氣和飲用 14 水的污染。11.廢棄 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的要求處臵。或與廠商或制造商聯系確定處臵方法。12.運輸信息 危規號 210053 UN 編號1075 包裝分類 包裝標志4 包裝方法 鋼制氣瓶。3.2.3 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可隆科技特張家港有限公司生產用液化氣具有火災、爆炸、中毒等危險、有害因素。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為火災、爆炸事故。主要風險類型也為火災、爆炸。火災、爆炸產生的破壞和危害主要是熱幅射、沖擊波和拋射物造成的后果。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周邊環境

19、狀況 東面是西縱一路東面為空地500 米處為一級公路 南面是西橫四路路南面 250 米處有居民區西橫公路西橫公路是通往鳳凰的主要道路路寬約 6.5 米 西面為西縱二路路西面為農田由公路相隔路寬約 4.5 米 北面是鳳凰大道公路與廠界距離為 8 米。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位于一級公路旁并與 204 國道相通北面靠近沿江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捷過往車輛較少 交通便利 在發生事故時 周邊道路能夠滿足應急救援的需要。企業周邊也沒有重要的公共設施與場所 所以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企業的主要危險場所液化氣站在發生事故時對東面的西縱一路上的行人、車輛有一定的影響并且對廠內的發生事故時也會影響到企 15

20、 業的安全。企業靠近張家港河且地勢較低在雨季、洪水季節有可能發生洪澇災害使廠區淹水電器受潮環境濕度大并可能引發二次事故。本區域夏季汛期雷暴雨較多雷暴日 30.8d 左右屬雷擊多發危險區域建構筑物有被雷擊的可能性。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等規范的規定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廠址及周邊環境符合要求。3.3 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 嚴禁明火進入廠區生產區與辦公室隔離全廠區域實施禁煙全廠區門口有禁煙標志。使用明火先辦理動火證做到安全落實確保安全。液化氣站內配臵了 2 個消防栓、8 個 MFZL8 干粉和一個 MFZ 35 干粉滅火器的消

21、防器材設施都完好正常確保應急使用由安全檢查人員定期檢查。動火需辦理動火證危險品的搬運、儲存、堆放嚴格按照安全規定執行。3.4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 3.4.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臵 依據危險化學品事故危害程度的級別設臵分級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應急救援機構由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和“應急救援隊伍”組成。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是公司為預防和處臵各類突發事故的常設機構。其組成如下 16 總指揮金英培 副總指揮安正善 現場指揮江承東 成 員金英培、安正善、樸周秉、江承東、丁浩 、應急救援指揮部 事故發生時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根據需要設立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均

22、為指揮部成員。現場總指揮金英培 副總指揮安正善 指揮部位臵總經理辦公室 3.4.2 主要職責 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指揮部職責 組織制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負責人員、資源配臵、應急隊伍的調動 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 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 危險化學品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 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 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17 2.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職責 1.金英培負責指揮協調全公司的各類應急救援工作 2.安正善協助總指揮進行應急救援的具體協調工作遇總指揮不在時行使總指揮的職責。3.江承東在事故現場負責滅火、救護以及事故處臵時生

23、產系統開停車等工作的指揮并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現場情況 4.樸周秉在事故現場負責設備搶修、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及水電共給等工作的指揮 5.丁浩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報告、通報和事故處臵工作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洗消、監測工作負責事故分析、事故處臵工作的技術問題的解決 6.樸周秉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需品供應及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3.4.3 應急救援專業隊的組成和分工 該廠各職能部門和全體職工都負有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負責 各救援專業隊伍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務主要是擔任本廠各類化學事故的

24、救援及處臵。各專業隊的組成及任務分工如下 1.通信隊共 2 人組成確保各隊之間與對外聯系通信的暢通通過通信指揮各專業隊執行應急救援行動由丁浩負責 2.治安隊8 人組成維持廠區治安按事故的發展態勢有計劃地疏散人員控制事故區域人員、車輛的進出由樸周秉負責 3.消防隊10 人組成對火災、泄漏事故利用專業器材完成滅 18 火、堵漏等任務并對其他具有泄漏、火災、爆炸等潛在危險點進行監控和保護有效實施應急救援、處理措施防止事故擴大造成二次事故由江承東負責 4.搶險搶修隊6 人組成該隊成員要對事故現場、地形、設備、工藝熟悉 在具有防護措施的前提下 必要時深入事故發生中心區域關閉系統搶修設備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

25、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的擴大由車間全體人員組成金英培任隊長 5.醫療救護隊對受害人員實施醫療救護、轉移等活動由全體人員組成樸周秉任隊長 6.運輸隊負責急救行動中人員、器材、物質的運輸由 3 人組成安正善任隊長 7.物質供應站為急救行動提供物質保證其中包括應急搶險器材、救援防護器材、監測分析器材和指揮通信器材等由供銷部供應人員組成江承東任隊長。3.5 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3.5.1 通訊聯絡方式 聯絡組預先將各應變小組成員、廠外支持應變組織各政府單位、醫療咨詢等聯系電話收集制成表格臵于明顯場所 便于緊急聯系。依指揮官命令或緊急通報程序判定緊急通報與通報對象1、向消防大隊求援。2、向上級及有關機關通報

26、。事故應急救援人員的手機應保持暢通狀態。1、內部聯絡 通常早 8:00-17:00:發現危險并判斷需要緊急援助時 操作人員或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向生產部長報警。19 通常 17:00-次日早 8:00 以及休息日 發現危險并判斷需要緊急援助時操作人員或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向當班班長報警。當班班長立刻向生產部長或總經理報警。若事態處于非常緊急時可撥打火警電話119 或急救中心電話 120 請求外部消防隊或急救中心給予緊急援助。無論在任何時間車間主任或生產部長接到事故報警后都必須立刻向總經理報告 應急救援小組組成內部聯系電話 2、外部聯系 外部的通訊聯絡主要依靠電話系統。和外部機構的聯系除必須立即聯系外應

27、由總經理指定專人進行。但在休息日或通常 17:00-次日早上 8:00 的時間段現場負責人可根據情況的緊急程度直接撥打外部求援報警電話以求迅速得到外部救援。在事故處理過程 為保證能向所有機構提供一致的信息和便于保留聯系記錄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指定專人與政府有關機構進行聯系。應急救援小組外部救援力量及聯系電話 序號 外部組織機構 聯系電話 1 張家港市消防大隊 119 2 市急救中心 120 3 市報警中心 110 4 張家港市安監局 81623608 5 市疾病控制中心 58225636 6 張家港市環保局 58688566 20 7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58226311 3.6 事故發生后應采

28、取的處理措施 根據工藝規程、操作規程的技術要求確定采取的緊急處理措施 根據安全運輸卡提供的應急措施及與本單位、生產廠家、托運方聯系后獲得的信息而采取的應急措施。3.6.1 火災事故的處臵 有火災發生時確認起火點的情況后要迅速聯絡有關人員 自衛消防隊開始滅火行動。發現火災并判斷經初期滅火活動不可能將火撲滅時 并迅速向崗位負責人報告情況同時要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防止火勢蔓延。火災事故的處臵場所如下 1.生產車間火災事故處臵 生產車間發生火災事故時當班班長立即通知電工切斷電源并立即關閉相關閥門進行緊急停車并向車間主任匯報公司立即啟動緊急救援預案 如本公司無法完成救援時聯絡小組應立即向消防大隊求救向鎮安

29、委會匯報請求救援。2.儲罐區火災事故處臵 儲罐區發生火災事故時公司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各應急救援小組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后根據各自的分工進行緊急救援 本公司無法完成救援時立即向消防大隊求救 向鎮安委會匯報 請求救援。21 3.倉庫火災事故處臵 倉庫發生火災事故時公司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各應急救援小組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后根據各自的分工進行緊急救援 本公司無法完成救援時立即向消防大隊求救向鎮安委會匯報請求救援。3.6.2 泄漏事故的處臵 危險化學品泄漏、流出事故發生時要迅速采取防止引火爆炸的措施 同時還要采取措施盡可能減少對附近工廠和居民的影響以及防止向周圍環境擴散。若發現生產現場、管線和罐區有危險

30、化學物品泄漏流出、且認為只要經過初期對應即可阻止泄漏和流出時 應立刻向近處的人求救并向上級報告同時關閉相關閥門使泄漏停止然后將泄漏出的危險物清除。若發現泄漏流出的狀況嚴重自己無法處理時應立刻向近處的人大聲呼喊求救并按響警鈴報警 同時采取防止發生引火爆炸事故的應急措施。泄露事故的處臵場所如下 1.貯罐區泄漏事故處臵 溶劑泄漏 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 關閉進出口閥門 用大量清水對現場沖洗罐體泄漏時要立即關閉防護堤排空閥門將物料積在防護墻內再處理。2.倉庫發生泄漏事故時的處臵 22 危險品發生泄漏時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用水沖洗。3.6.3 危險化學品人身事故的處臵 較輕的立即移至空氣清新處嚴重的立即送醫院

31、。3.7 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迅速將警戒區及污染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 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緊急疏散時應注意 1.如事故物質有毒時 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品或采用簡易有效的防護措施并有相應的監護措施。2.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并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3.不要在低洼處滯留。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為使疏散工作順利進行車間應至少有兩個暢通無阻的緊急出口并有明顯標志。3.7.1 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撤離的方式、方法 事故現場人員按廠區平面圖所示方向逃生 出廠后再按廠區周邊平面布臵圖所示疏散方向撤離現場。在場的最高職務者負責清點人數。事故

32、現場保護組 應開展保護事故現場 人員的疏散及清點工作。現場保護組人員應指引無關人員撤到安全區 指定專人記錄所有到達安全區的人員并根據現場員工名單表、各宿舍人員登記表經事發 23 現場人員的證實確定事發現場人員名單并與到達安全區人員進行核對判斷是否有被困人員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3.7.2 非事故現場人員緊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發生緊急事故時 非事故現場的人員如不屬于應急救援專業隊的隊員要立刻到安全地集合、簽名并要在安全地點待命等候疏散區域由初期隔離和保護行動距離圖進行疏散往泄漏源上風方向疏散。直到緊急救援警報解除。3.7.3 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報告 搶

33、救人員口頭向現場指揮者報告。3.7.4 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人員疏散的方式、方法 在發生重大事故可能對廠外人群構成威脅時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確定疏散地點、方向撤離各班組長為帶頭人。3.8 危險區的隔離 3.8.1 危險區的設立建立警戒區域 事故發生后 根據化學品泄漏的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所涉及到的范圍建立警戒區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區域時應注意以下幾項 1 警戒區域的邊界應設警示標志并有專人警戒。2 除消防、應急處理人員以及必須堅守崗位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24 3 泄漏溢出的化學品為易燃品時區域內應嚴禁火種。3.8.2 事

34、故現場隔離區的劃定方式、方法 危險化學品因具有易燃易爆的特點存在極大的危險性其隔離區的劃定應從發生事故的點為中心 半徑在 50 米范圍內為隔離區域。3.8.3 事故現場隔離方法 用白顏色的涂料或石灰劃線圈定隔離區 人員站崗警戒 打樁或欄桿等方法。3.8.4 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或交通疏導辦法 事故發生后疏散引導班應根據事故級別的大小 及時地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進行隔離 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對周邊道路交通進行疏導。無論是哪一個危險目標發生任何一類緊急事故 門衛的保安人員都要在廠門口負責迎候外部救援隊的到來并阻止與救援活動無關的外部車輛進入公司。3.9 檢測、搶險、救

35、援及控制措施 3.9.1 檢測的方式、方法及檢測人員防護、監護措施 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后應對空氣進行檢測。如爆炸性氣體的濃度未超過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 由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宣布終止現場隔離如仍超標應繼續隔離。3.9.2 搶險、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員的防護、監護措施 進入現場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25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 事故中心區應嚴禁火種、切斷電源、禁止車輛進入、立即在邊界設臵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如果泄漏物的有毒的應使用專用防護服、隔絕式空氣面具。為了在現場上能正確使用和適應平時應進行嚴格的適應性訓練。立即在事故中心區邊界設臵警戒線。根據事

36、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3.9.3 現場實時監測及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 事故現場出現危急狀況時 應在救援領導小組的指揮下 有組織、有序的按規定路線撤離現場。事故發生現場應急處臵指揮員判斷靠自身力量已無法控制事故蔓延時 要立刻通知并清點所有在事故現場的人員迅速撤離及時對撤出人員進行清點并記錄。3.9.4 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 一旦發生險情形成特大火災、爆炸危險時將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威脅及嚴重后果時救援工作統一由政府部門指揮、安排。非特大嚴重事故情況下的救援隊伍的調度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揮安排。3.9.5

37、 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 及時報告和求助當地政府的支持 加強對事故現場的監控和搶救。26 3.9.6 事故可能擴大后的應急措施 由政府有關部門逐級向上請示報告 繼續加強搶險救援力量 如確定無法控制火情危險進一步擴大和發展時搶險救援人員在指揮部現場的統一指揮下迅速撤離現場。3.10 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化學灼傷、燒傷等進行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適當的防護。3.10.1 現場急救注意事項 選擇有利地形設臵急救點 做好自身及傷病員的個體防護 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 應至少 2-3 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相互照應 所用的救援器材須具備

38、防爆功能當現場有人受到化學品傷害時應立即進行以下處理 迅速將患者逃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 呼吸困難時給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立即進行心臟按摩 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要及 27 時、徹底、反復多次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流動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當飲水或含鹽飲料 口服者可根據物料的性質對癥處理 經現場處理后應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注意急救之前救援人員應確信受傷者所在環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及沖洗污染的皮膚或眼睛時要避免進一步受傷。3.10.2 現場急救程

39、序 1.自衛消防隊長負責組織搶救傷員脫離事故發生現場 2.守護在事故發生現場外圍的救護隊員要立刻對傷員進行救護處臵 3.后勤總務部門要根據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指令 與急救中心或最近的醫院取得聯系并安排好車輛和陪送人員 4.對經過救護處臵的輕傷員 視具體情況由一名職工陪送到醫院接受治療 5.對重傷員要立刻由兩名職工陪送到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6.陪送傷員到醫院接受搶救、治療的職工要隨時將醫院情況反饋回公司總務部門。28 3.11 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 3.11.1 事故現場的保護措施 做好現場洗消 消除危害后果對事故事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質和可能對人和環境繼續造成危害的物質應及時組織人員予以清除消除危害

40、后果防止對人的繼續危害和對環境的污染。對發生的火災要及時組織力量洗消。3.11.2 明確事故現場洗消工作的負責人和專業隊伍 事故現場洗消工作由搶險搶修隊全面負責。3.12 應急救援保障 3.12.1 內部保障 依據現有資源的評估結果確定以下內容 確定應急隊伍包括搶修、現場救護、醫療、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訊、供應、運輸、后勤等人員 消防設施配臵圖、工藝流程圖、現場平面布臵圖和周圍地區圖、氣象資料、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互救信息等存放地點、保管人 應急通信系統 應急電源、照明 應急救援裝備、物資、藥品等 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的安全、消防設備、器材及人員防護裝備 29 保障制度目錄 責任制 值

41、班制度 培訓制度 危險化學品運輸單位檢查運輸車輛實際運行制度 包括行駛時間、路線停車地點等內容 應急救援裝備、物資、藥品等檢查、維護制度包括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的安全、消防設備、器材及人員防護裝備檢查、維護 安全運輸卡制度安全運輸卡包括運輸的危險化學品性質、危害性、應急措施、注意事項及本單位、生產廠家、托運方應急聯系電話等內容。每種危險化學品一張卡片每次運輸前運輸單位向駕駛員、押運員告之安全運輸卡上有關內容并將安全卡交駕駛員、押運員各一份 演練制度。3.12.2 外部救援 依據對外部應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結果確定以下內容 單位互助的方式 與周邊的一些化工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系加強企業間的互助、合作提高彼

42、此間的應急救援能力。請求政府協調應急救援力量 與地方政府各職能部門保持密切的聯系 任何時候都能夠請求政府協調應急救援力量。相關政府各職能部門有張家港市安監局、張 30 家港市消防大隊、張家港市急救中心、張家港市疾病控制中心、張家港市環保局、張家港市公安局、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等 應急救援信息咨詢 1.國家化學事故應急咨詢電話0532-3889090 2.化學事故應急救援中心聯絡表 序號 單位名稱 聯系電話 地址 郵編 1 上海搶救中心 021-62533429 上海市成都北路369 號 200041 2 株洲搶救中心 0733-2381777 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 412004 3 青島搶救中心

43、 0532-3889191 青島市延安三路218 號 266071 4 沈陽搶救中心 024-25828772 沈陽市衛公北街 26號 110026 5 天津搶救中心 022-67992365 天津市漢沽區牌坊東街 40 號 300480 6 吉林搶救中心 0423-3976515 吉林市遵義東路 52號 132021 7 大連搶救中心 0411-6672312 大連市甘井子區 116031 8 濟南搶救中心 0531-2983472 濟南市土屋路 23 號 250002 3.13 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依據危險化學品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的級別和從業人員的評估結果可能發生的事故現場情況分析結果設定

44、預案的啟動條件。本公司可能發生災害事故等級可由“危險化學品事故等級表”判斷各應變等級由應變指揮官視事件狀況判定 第一級應變由應急指揮官指揮第二級應變應由消防隊、安監局等主管部門統籌指揮廠區內有應急總指揮協助指揮。危險化學品事故等級表 31 危害等級 危害說明 危害控制 第一階段 一級應變 1.車間、倉庫發生少量泄漏范圍有限。1.由總指揮負責指揮 生產部、技術安環部主管擔任現場指揮。2.事后將處理情況報告董事長。2.庫區內發生小火災。3.槽罐車裝卸造成輕微泄漏。4 生產部本身可控制災害。第二階段二級應變 1.第一階段不能控制的災害。1.初期由總指揮負責指揮。2.全廠廣播。3.廠外支援。4.由政府

45、部門指揮 公司協助配合。5.交警與單位協助疏散人員。2.車間內大量易燃、易爆、有毒物料泄漏將影響臨近區域。3.火災波及鄰近區域有嚴重影響。4.儲罐區嚴重泄漏。5.需要外界支援才能控制的災害。3.14 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1.由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總指揮按照救援狀況確定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完成后由總指揮宣布應急救援工作結束。2.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周邊社區及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總指揮宣布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 由安保科長通知公司各部門及周邊社區事故危險已解除。3.15 應急培訓計劃 依據對從業人員能力的評估和社區或周邊人員素質的分析結果確定以下內容 3.15.1 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

46、防火管理者依據以下要領制定防止災害教育計劃使其得以徹底貫徹和落實。對全體從業人員的教育項目 防止火災等災害事故所應遵守的事項以及災害發生初期的處理措 32 施 防止管理機構以及從業人員的任務和職責、引導外來人員疏散 對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從業人員的教育項目 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能、物理化學特性及對健康的危害等 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搬運、取出、混合、反應、蒸餾等操作方法 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和災害防止對策以及防災設備、器具等的使用方法 火災等災害事故發生時滅火設備的使用方法緊急事態發生時的通報方法災害發生時的疏散及救護方法危險化學品使用時其他必須的注意事項 3.15.2 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

47、 各救援隊伍應適時組織訓練和培訓每年不少于一次防火管理者不僅要自己參加消防部門或其他有關機構舉辦的各種培訓班、信息發布會同時也要讓其他有關的從業人員積極參加以努力提高整體的消防意識和技術。3.15.3 社區或周邊人員應急響應知識的宣傳 引導周邊人員在公司發生火災、爆炸、泄漏等緊急情況下的撤離。針對危險源可能發生的事故模擬演習每年不少于一次 3.16 演練計劃 本公司為能防范災害于未然安排適當的訓練及演練以提高員工對危險化學品危害的認識 并加強員工處理發生危險化學品意外事 33 故的能力。對于演練部分 本公司依作業特性 本公司危害較大的災害狀況如儲罐泄漏火災、中間管路破裂泄漏、生產裝臵各工藝階段

48、作業時引起火災等狀況列為本公司訓練、演練的重點。3.16.1 演練準備、范圍與演練組織 由演練組織根據演練內容安排適當的時間、地點以及演練人員配備相應的演練物資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生產部根據緊急應變演練計劃表每年進行一次演練 演練組織由應急救援小組負責擔任 并報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同意。生產部負責演練計劃安排并對演練進行檢查和監督并將演練結果記錄緊急應變演練執行狀況表 3.16.2 演練內容 董事長要組織實施以下有關內容的消防演習如果認為有必要時可以邀請有關部門或有關機構參與并給與指導。綜合演習實施滅火等災害措施、通報引導、救護等項目的綜合演習 通報聯絡演習災害發生時的通報要領訓練 初期滅火演習

49、滅火器、消防栓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的訓練 疏散引導演習假設災害發生的規模部分疏散或整體疏散訓練 急救演習應急和救援要領的訓練 消防戰術演習假設災害場面滅火戰術訓練 34 緊急應變演練計劃表 單位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07.05.20 演練項目名稱 消防演習 演練等級 一級狀況 二級狀況 演練時間 2007-05-21 演練地點 本公司 演練方式 生產車間發生火災事故進行緊急救援 演練準備 各種消防器材、個人防護用品及人員組織 注意事項說明 參加演習人員注意個人安全 預定演練名單 事故應變總指揮 金英培 現場指揮官 江承東 通訊聯絡員 丁 浩 搶修組 金英培 救護組 樸

50、周秉 火災組 江承東 警衛組 樸周秉 供應組 安正善 備注 35 緊急應變演練執行狀況表 單位可隆科技特張家港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07.05.20 項目 消防演習 狀況說明 基本完好 演練日期 2007.5.21 準備及訓練 對各種消防器材防護用品進行檢查并確認完好。在演練之前開始對參與演習的人員進行消防器材正確使用的培訓。演練執行 參加演習的人員能夠根據各自的分工對事故進行救援并較好的完成。達到了公司組織演練的母的。檢查缺失 個別人員對消防器材的使用不熟練。改善對策 加強對員工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訓。備注 3.17 附件 (1)組織機構名單(2)組織應急救援有關人員聯系電話(3)外部

51、救援單位聯系電話(4)本單位平面布臵圖(5)消防設施配臵(6)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重要基礎設施分布圖及有關聯系方式供水、供電單位的聯系方式。36 組織機構名單 總指揮金英培 副總指揮安正善 現場指揮江承東 成 員金英培、安正善、樸周秉、江承東、丁浩 應急救援有關人員聯系電話 名 稱 姓 名 辦公室電話 聯系電話 總指揮 金英培 0512-58421800-110 133-0624-8220 副總指揮 安正善 0512-58421800-333 133-0624-2273 現場指揮 江承東 0512-58421801-151 133-0624-0016 指揮成員 樸周秉 0512-584218

52、01-111 133-0624-4929 丁 浩 0512-58421801-602 133-0624-0069 37 本單位平面布臵圖 消防設施配臵 全公司共配備小型滅火器 476 只 消火栓 126 個 消防泵房一 一座消火栓水泵 2 臺噴淋水泵 2 臺。其中液化氣站配備 8KGABC干粉滅火器 8 只35KG 手推式 ABC 干粉滅火器 1 只氣站旁邊設有 2 個消防栓。38 39 周邊區域道路交通示意圖和疏散路線、交通管制示意圖 40 。聯系方式 部 署 公 司 內 線 移 動 電 話 備 注 董 事 長 110 133-0624-8266 總 經 理 333 133-0624-822

53、0 部 署 長 2023 133-0624-0897 ESH 經理 601 133-0624-0069 操作員 364 135-8445-9082 操作員 364 139-6223-4955 操作員 364 139-6224-8362 設備科 360 133-0624-0021 值 班 室 411 警 衛 室 171 159-5118-5267 公 安 110 110 消 防 119 15950962376 醫 院 120 58852032 LPG 58322516 13306248050 蒸 汽 58457783 56902021 工業用水 58421802 生活用水 58836818 68450109 排 水 58422363 13601565153


注意事項

本文(特種紡織品公司液化氣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8頁).pdf)為本站會員(偷****)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榕江县| 曲水县| 沈丘县| 涡阳县| 左权县| 宁蒗| 仙居县| 合山市| 太白县| 天镇县| 龙泉市| 娄烦县| 舟曲县| 文化| 农安县| 浙江省| 南昌市| 沅江市| 田林县| 青海省| 来宾市| 淮北市| 湖州市| 肥西县| 岳普湖县| 法库县| 北票市| 安多县| 建德市| 额敏县| 江口县| 临澧县| 嘉禾县| 高邑县| 兰州市| 汉源县| 许昌市| 桐城市| 贵阳市| 进贤县| 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