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設計研究有限公司公共衛生應急預案(2017)XXXX設計研究有限公司目 錄 1 編制依據12 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件特征及預防措施12.1 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件特征12.2 預防措施13 分級13.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3.2 分級14 預測與預警24.1 預報24.2 預測34.3 預警34.4 預警解除35 應急報告35.1 報告程序35.2 報告內容36 應急準備47 應急處置67.1 應急上報67.2 應急行動67.3 現場救援方案的實施原則98 應急終止99 術語109.1 突發重大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事件109.2 重大傳染病疫情109.3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10
2、 1 編制依據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 2003年5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部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長令第35號,2003年5月12日發布并施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長令第37號,2003年11月7日發布并施行河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實施辦法 2003年7月2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76號公布,2003年7月2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76號公布并施行2 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件特征及預防措施2.1 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件特征傳染病疫情一旦擴散,不易防控,造成群體性疾病,損害公眾健康;職業中毒可能造成員工的健康損害,嚴重的可
3、能危及生命。2.2 預防措施a) 做好流行病醫學調查、監督檢查、監測檢驗、衛生防疫等防控工作;b) 開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增強員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意識和能力;c) 對疫情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d) 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員工的個人防護。3 分級3.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本專項預案所指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3.2 分級3.2.1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I級事件 a)發生150人以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并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15例以上死
4、亡病例; b)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0人以上或死亡10人以上; c)發生特大傳染病疫情:出現肺鼠疫傳播;霍亂爆發;非典型肺炎病例一次,疫情發生100例病例以上,疫情有擴散趨勢;發生人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傳播和流行;出現5例脊髓灰質炎野毒株感染病例;出現5例以上肺炭疽病例;本年度發生艾滋病例數較去年同期或上季度的病例數增加10倍以上;在一個潛伏期內出現5000例以上的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在10天內發生的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病)病例數超過總人口數的20以上;流行性感冒病例數在兩周內超過總人口數的20以上;涉及群體性不明原因病例,并有擴散趨勢。3.2.2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級事件 a)發生1
5、00人以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并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15例以上死亡病例; b)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c)發生特大傳染病疫情:一個平均潛伏期內(6天)發生5例及以下肺鼠疫、肺炭疽、霍亂發生流行,一周內發病10-29例或波及2個社區;發生疑似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人間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本年度發生艾滋病例數較去年同期或上季度的病例數增加5倍以上;在一個潛伏期內同一集體單位出現50例以上的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在10天內發生的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病)病例數超過總人口數的10以上;流行性感冒病例數在兩周內超過總人口數的10以上;政府部門認定的其它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2.3
6、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級事件 a)發生50人以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并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5例以上死亡病例; b)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人以上或死亡1人以上; c)發生一般傳染病疫情:一個潛伏期內(6天)在公司發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在一周內霍亂發病10例以下;本年度發生艾滋病例數較去年同期或上季度的病例數增加1倍以上;在一個潛伏期內同一集體單位出現5例以上的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在10天內發生的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病)病例數超過總人口數的5以上;流行性感冒病例數在兩周內超過總人口數的5以上;公司認定的其它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2.4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級事件 a)發生50人以下重大食物
7、中毒事件并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5例以下死亡病例; b)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人以下或可能造成死亡; c)發生一般傳染病疫情:在一個潛伏期內同一集體單位出現5例以下的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在10天內發生的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病)病例數超過總人口數的5以下等;流行性感冒病例數在兩周內超過總人口數的5以下;公司認定的其他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4 預測與預警 根據公共衛生的預測與預警要求,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對重大事件及可能的疫情開展風險評估,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4.1 預報 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公司機關相關職能部門通過以下途徑獲取疫情預報信息: a)國家政府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發布的疫情
8、預警信息; b)公司獲取并上報的地方政府利用新聞媒體公開發布的疫情預警信息; c)政府主管部門向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告知的疫情預報信息; d)對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重大疫情,經風險評估得出的疫情發展趨勢報告。4.2 預測 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根據事件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事態,以及政府發布的四級預警(紅、橙、黃、藍),結合公司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應做出傳染病疫情分析和如下判斷:a)啟動I級應急預案b)啟動級應急預案; c)啟動級應急預案; d)啟動級應急預案; 4.3 預警 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應根據預測結果,進行以下預警: a)達到公司總體應急預案第1.7條啟動條件時,應立
9、即發出啟動本專項預案的指令; b)指令相關部門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并通知公司機關相關職能部門和有關單位進入預警狀態; c)指令相關部門采取防范措施,并連續跟蹤事態發展。4.4 預警解除 應急終止,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宣布預警解除。5 應急報告5.1 報告程序 公司發生級及級以上事件,在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的同時,迅速按照公司總體應急預案圖00.5(應急報告程序框圖)規定的程序向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最多不超過1小時。5.2 報告內容5.2.1 公司發生I、級事件,應立即報告,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a)事件發生的時間、單位名稱、地理位置; b)發生的公共衛生事件的類型和特征、擴散
10、蔓延趨勢; c)人員傷病情況、臨床表現、已死亡人數; d)可能的原因; e)現場醫療救護物資儲備情況; f)食品儲備情況; g)已采取的應急措施; h)救援請求。5.2.2 在處理過程中,事件單位應盡快了解事態進展情況,并隨時用電話、傳真等方式,向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a)現場狀況; b)已采取的處理措施,處理效果; c)若發生特大食物中毒事件,對人員的損傷情況、可疑食物、臨床表現; d)若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泄漏,對人員的損傷情況、中毒人數、臨床表現、職業因素; e)若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對人員的損傷情況、確診人數、臨床表現; f)若發生重大不明原因疾病,
11、對人員的損傷情況、確診人數、臨床表現; g)人員傷亡情況; h)可能的原因、已采取的應急措施; i)現場醫療救護應急物資及食品剩余和補給情況; j)周邊居民疏散情況; k)其它救援要求。5.3 發生I、級重大以及級一般傳染病疫情和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時,公司還應按照地方政府的相關規定進行報告。6 應急準備部 門負責人應急準備應急領導小組公司總經理 公司副總經理 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接到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后,應做好以下工作: 1.了解食物中毒或疫情的影響以及現場處置情況; 2.擬定現場應急指揮小組人員名單,并明確現場指揮; 3. 隨時掌握事件的應急處置情況,當事件符合公司總體應急預案第1.
12、6條啟動條件時,立即下令啟動本專項預案。 4.指定新聞發布人。 綜合管理部主任1.接到報告后,立即向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報告;并落實指令; 2.根據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指示,及時通知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公司應急處置技術組做好應急準備;3組織和協調衛生防疫、醫療救護等救援力量做好準備; 4.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制定衛生防疫、醫療救援指導方案的前期準備工作;5.根據應急專家的預測,配備一定數量的醫療藥品、器械、疫苗、防護用品、交通和通訊工具、現場救護設備、消毒消殺藥品、生活物資等防控物資,待命調配;6.確定本部門派往現場的人員,做好參與現場應急處置和救援的準備工作并待命;7.根據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指示
13、,做好向地方政府報告或求援的準備。8.協同配合做好應急處置過程中現場秩序維持的準備工作。9.跟蹤并詳細了解現場處置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10.根據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指令及時通知相關單位;11.協同配合治安部門做好現場秩序維持的準備工作。12.按照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指令,做好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門上報材料的準備。 技術質量安全部主任1.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好應急準備; 2. 跟蹤并詳細了解事件現場處置情況,及時向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 3. 做好制定應急處置指導方案的前期準備工作,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實; 4.確定本部門派往現場的人員并待命。5.
14、協助做好衛生防疫的準備工作;其它職能部門主任按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指令做好應急準備工作。現場指揮小組組長1.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好應急準備; 2.跟蹤并詳細了解現場處置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 3.參與制定應急處置指導方案;4.按照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指令,做好現場應急指揮準備工作。 公司應急處置技術組組長1. 收集有關技術資料,為現場應急處置指導方案的制定做好準備;2.做好為現場應急工作提出應急救援方案、建議和技術支持準備;3.參與制定應急處置指導方案。 7 應急處置 當事件符合公司總體應急預案第1.6條規定的啟動條件時,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應立即按照公司總體應急預案圖
15、00.6(應急指令下達程序框圖)規定的程序,下達啟動本專項預案的指令。7.1 應急上報7.1.1 當發生I、級事件時,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在下達啟動本預案指令后,迅速向地方政府報告,最多不得超過1小時。7.2 應急行動部 門負責人應急行動應急領導小組公司總經理 公司副總經理 1.迅速派出現場指揮小組人員趕往現場; 2.在現場應急指揮小組人員到達現場之前,指導事發單位進行搶險工作; 3.根據現場需求,組織調動、協調各方應急救援力量到達現場。 4.指定新聞發布人。 5.接受事故調查組的調查。綜合管理部科長1.派出現場處置人員,參加現場應急處置;2.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制定衛生防疫、醫療救援指導方案制
16、定事件應急處置指導方案; 3.組織調動和協調醫療救護、衛生防疫等救援力量趕赴現場; 4.根據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指令,及時向地方政府報告或求援。5.收集公共衛生事件現場周邊有關資料及應急處置情況,及時向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6.根據現場需要,組織調動、協調醫療及衛生防控物資運往現場;7.組織、協調醫療、疾控部門和人員進入現場救護、監測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8.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協助救治醫院對感染和中毒人員進行搶救。9.協同配合治安部門做好現場治安保衛工作。10.接受事故調查組的調查。技術質量安全部主任1.派出現場處置人員,參加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2.參與制定事件應急處置
17、指導方案,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實;3.落實現場安全防范措施和疫情監測,并及時將疫情結果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請示并落實指令。 4.收集事件現場處置動態資料,向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5.接受事故調查組的調查。其它職能部門主任按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指令行動。現場指揮小組組長1.迅速趕往現場;2.迅速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組織(或協助)制定現場處置方案并組織實施; 3.迅速采取措施隔離流行病患者,切斷傳染病傳染鏈,做好疫區消毒工作; 4.確定事件現場的隔離區域和范圍,協助公安、交通等部門對危險區域進行隔離;5.協同地方政府組織對中毒人員進行緊急救治;6.組織分配和發
18、放應急物資;7.協調現場內外部應急資源,統一(或協助)指揮搶險工作; 8.根據現場變化情況及時修訂處置方案; 9.及時向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10.指定有關部門或人員負責現場對外新聞發布。11.根據現場方案需要,請求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協調組織其它應急資源。12.接受事故調查組的調查。公司應急處置技術組組長1.收集有關技術資料,跟蹤現場救援情況,為現場應急工作提出應急救援方案、建議和技術支持2.參與制定應急處置指導方案。7.3 現場救援方案的實施原則7.3.1 重大食物中毒 a)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后,立即組織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b)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
19、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c)配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食物中毒的原因進行鑒定; d)落實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 e)看望中毒人員和死亡人員家屬; f)適時對治療救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7.3.2 急性職業中毒 a)立即組織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b)掌握現場情況,對中毒源進行泄漏原因分析,制定方案,進行工藝處理,切斷泄漏源; c)設定初始隔離區,封閉事故現場。停止導致職業中毒事件的作業,保護、控制事故現場,保留導致職業中毒事件的物質; d)對現場進行檢測,緊急疏散轉移隔離區內所有無關人員,實行交通管制; e)疏通應急撤離通道,撤離作業人員; f)應
20、急救援人員必須佩戴防護用品迅速進入現場危險區,沿逆風方向將患者轉移至空氣新鮮處,根據受傷情況進行現場急救,并視實際情況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指定醫院搶救; g)配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中毒的原因進行鑒定; h)適時對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i)宣傳、普及中毒化學品的危害信息和應急預防措施; j)對疑似中毒群眾進行體檢。7.3.3 重大傳染病疫情和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 a)廣泛開展相關防治知識宣傳占做到人人皆知,提高群眾的及時就診率; b)開展疫情發生地點和發病人員的隔離、流動人員調查、追訪傳染源、消毒等一系列防控工作及對間接接觸者做好相應排查、隔離等工作,根據需要組織應急接種、預防服藥
21、。8 應急終止 經應急處置后,現場應急指揮小組確認下列條件同時滿足時,向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可下達應急終止指令: a)國家及政府主管部門應急處置已經終止; b)人員得到妥善治療、毒源得到有效控制、社會影響減到最小。9 術語9.1 突發重大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事件 突發重大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事件是指在短時間內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職工健康嚴重損害的食物中毒、職業中毒事件。9.2 重大傳染病疫情 重大傳染病疫情是指發生規定的傳染病或依法增加的傳染病爆發流行的重大疫情,如鼠疫、霍亂、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病毒性肝炎、急性出血性結膜炎。9.3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某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同時或者相繼出現臨床表現基本相似的患者又暫時不能明確原因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