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身傷害應急救援相關知識及自防人身傷害應急救援相關知識及自防自救知識、應急救援知識培訓課件自救知識、應急救援知識培訓課件 機務作業區2016年專項培訓目錄目錄l急救現場處理的主要任務急救現場處理的主要任務l心肺復蘇術流程、注意事項心肺復蘇術流程、注意事項l機械傷害應急救援、案例機械傷害應急救援、案例l高處墜落應急救援高處墜落應急救援l觸電應急救援觸電應急救援培訓目的培訓目的l掌握與本崗位相關的各類應急預案掌握與本崗位相關的各類應急預案l掌握常見崗位自救、避險逃生技能掌握常見崗位自救、避險逃生技能l掌握崗位可能造成機械傷害的危險源、應急處置掌握崗位可能造成機械傷害的危險源、應急處置方法方法l掌
2、握崗位可能造成高處墜落的危險源、應急處置掌握崗位可能造成高處墜落的危險源、應急處置方法方法l掌握崗位可能造成觸電事故的危險源、應急處置掌握崗位可能造成觸電事故的危險源、應急處置方法方法一、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辦法l第三條第三條 運輸部應急預案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l綜合應急預案:是指為應對運輸部范圍內有可能發生的各種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綜合性工作方案,是應對生產安全事故的總體工作程序、措施和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l專項應急預案:是指為應對某一種或者多種類型生產安全事故,或者針對重要生產設施、重點危險場所、重大活動防止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專項性工作方案。l現場處置方案
3、:是指根據不同生產安全事故類型,針對具體場所、裝置、設施或作業活動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一、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辦法l第五條第五條 應急救援隊伍。建立以部領導為應急救援指揮組、由相關人員構成的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各作業區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在指揮組的統一協調下,根據現場發生的事故類型及地點迅速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和事故恢復(救援隊伍構成詳見附件二)。l第十二條第十二條 作業區職責l(一)負責與本作業區有關的應急預案宣傳教育,編制培訓和演練計劃,定期開展演練和評估。l(二)負責應急設備、設施、器材定期檢查保養;負責物資儲備管理并保證數量充足。l(三)組建本作業區應急救援隊伍,定期開展應急預案、應急
4、救護技能培訓。一、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辦法l(四)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組織開展現場救援,控制事態發展,并立即向廠級請求支援;負責組織本作業區職工安全撤離和緊急疏散;負責向指揮部報告本作業區職工傷亡等情況。l(五)配合總指揮、副總指揮和職能科室做好物資調配、搶險、警戒、信息發布、善后處理、恢復生產等工作l第二十九條第二十九條 各科、作業區應當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應急預案宣傳教育,普及生產安全事故避險、自救和互救知識,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與應急處置技能。班組應將應急知識納入月安全教育內容。同時,要充分利用板報、內網、微信群等多種宣傳媒體和方式,開展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常識的宣傳
5、教育,提高員工的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一、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辦法l第三十第三十條條 將應急預案的培訓納入安全生產培訓工作計劃,組織開展培訓活動,使有關人員了解應急預案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處置程序和措施。培訓內容包括: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的范圍;工作職責與技能;應急報警(含聯系電話,危險位置、接應地點及特征等);發生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后處置方法;人員疏散程序;傷員救護方法及救護器具使用等。l應急培訓的時間、地點、內容、參加人員和考核結果等情況應當如實記入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檔案。l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一條 各科、作業區制定業務相關的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并組織實施。綜合應急預案演練、專項應急預
6、案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現場處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一、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辦法l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二條 演練內容主要包括:應急機構及職責分工;應急期間起特殊作用人員的職責;人員疏散;信息的傳遞;重要設備和記錄的保護及危險狀態的處置;應急設備的準備,如報警系統、應急照明、消防設備、通訊設備、急救設備、檢測設備等。l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三條 演練前要將演練方案提前一周報安全環??苽浒福菥殨r建立并保存應急預案演練過程記錄(附件四),對演練效果進行評審,及時完善和改進預案。l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六條 各作業區在發生事故時,應當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組織有關力量進行救援,并按照規定將事故信息及應
7、急響應啟動情況報告安全環???。一、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辦法l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七條 發生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后,發現或接報者要根據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及受控程度的不同,按應急預案要求采取措施;自下而上逐級報告;及時撥打消防等相應救助單位報警電話。由部領導對上報事件做出判斷,初步確定相應的響應級別,決定啟動相應級別的預案,按預案展開應急行動。l第三十八條第三十八條 人員疏散、撤離:l(一)發生各類突發事件,尤其是發生或伴隨有毒有害污染、火災爆炸事故的情況時,在確保人身安全的情況下,迅速進行處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次生災害發生;若無法保證人身安全時,做好自身防護措施,立即撤離現場。一、運輸部生
8、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辦法l(二)現場處置方案中應明確人員撤離條件撤離條件和撤離注意撤離注意事項事項。在撤離過程中組織職工開展自救和互救,并清點并清點人數,發現人數不足時應立即向上級報告。人數,發現人數不足時應立即向上級報告。l(三)發生可能危及非本單位員工安全的突發事件,指揮部立即安排人員,組織與事故救援無關人員進行緊急疏散,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一、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辦法l 運輸部應急預案清單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 第二章第二章 預案體系及應急工作原則預案體系及應急工作原則l第四條第四條 應急救援預案體系l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由廠級級綜合預案、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構
9、成,詳見運輸部應急預案清單。l第五條第五條 應急工作原則l(一)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一)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l將保障員工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在事故應急過程中,任何人員未經應急指揮部的指令或許可,不得擅自參加應急救援行動,嚴防因搶險過程中造成事故擴大或次生、衍生事故發生。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二)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原則l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必須在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展開。各應急專業小組和事故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做到協調有序、快速反應、資源共享。l(三)單位自救與社
10、會救助相結合原則l事故發生初期,事故作業區應快速反應,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和事故應急預案,積極組織搶險,并迅速組織遇險人員沿避災路線撤離,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擴大。在超出運輸部應急救援能力時,及時請求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四)依靠科學,依法規范原則l遵循科學原理,充分發揮專業人員的作用,實現科學民主決策。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方法、裝備、設施和手段,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l(五)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原則l各科、作業區應落實應急管理與預防工作,做好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預防、預警工作,加強應急隊伍建設,保證物資儲備
11、、裝備完善,并定期組織培訓和演練。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 第三章第三章 事故風險分析事故風險分析l第六條第六條 運輸部為酒鋼鐵路運輸企業,隨著產能的提高,年運輸量達到四千余萬噸。其特點是點多、面廣、作業區域分散、多工種聯合作業、流動性強。目前擁有鐵道線路744.81km、各種型號內燃機車51 臺、軌道吊車5 臺、冶金車輛840 余輛、道岔608 組、道口84 處以及微機聯鎖信號系統、部分起重、機加等主要設備,另有煤氣解凍庫4 座。l實際作業中存在以下事故風險類型和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車輛傷害、機械傷害、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起重傷害、觸電、灼燙、火災、爆炸、中毒窒息,高溫中暑、粉塵、噪聲
12、危害及其他傷害等。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第七條第七條 企業內鐵路運輸多為調車作業、牽引無制動車輛,作業中極易突發擠壞道岔、脫軌、沖突、傾覆等行車事故和道口交通事故并伴有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可能性,且行車事故的發生地點存在不確定性。由于受自然和外界因素等影響,有發生水災沖毀鐵道線路及其附屬設施、雷擊造成信號系統癱瘓以及受極端天氣如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導致生產中斷。l運輸作業過程中涉及汽油、柴油、焦化化產品(苯、工業萘、蒽油等)及硫酸、鹽酸、硝酸車輛的調運,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污染的特性,在調運過程中存在因泄漏導致人身傷害、環境破壞等風險。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第八條第八條
13、枕木存放區儲備多為油浸木枕、信號機械室為電器集中地點、內燃機車及其它存儲油品處所(包括嘉興油庫),這些地方因夏季高溫、自身工作產生的高溫、電火花,或遇外界熱源、火源,有發生火災的可能性。l第十條第十條 嘉北油庫擁有1000m3 半埋立式儲油罐3個,儲存油品種類為柴油。因油品泄漏揮發氣體與空氣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雷電、靜電、撞擊產生火花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發生事故時,以油庫為中心100m 半徑的建筑物、設備及人員有受到危害的可能,有導致人員中毒、燒傷危險。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第十一條第十一條 夏季高溫季節,露天作業的調車員、翻渣工、檢車員、信號檢修、工務檢修等崗位,特
14、別是接觸高溫熔融金屬調運、翻卸的相關崗位人員有發生中暑的可能性。l第十二條第十二條 作業過程中有部分崗位如解凍工、翻渣工、吊車司機及部分乘務員和調車員等,存在一定機率接觸煤氣、粉塵、噪聲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由于個體防護不當等原因,有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危險。l第十三條第十三條 檢修作業中經常使用起重機械、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由于日常檢查維護不及時、設備保護裝置失靈、未定期檢驗、違章操作等原因,有可能造成特種設備事故及起重傷害、其他爆炸的風險。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第十四條第十四條 工業建構筑物(包括部分高路基線路、橋梁)因長期受到自然條件(風蝕、雨淋等)影響、日常點檢維護不到位或長期承
15、載負荷等因素,有傾覆、坍塌等危險。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 第五章第五章 預警及信息報告預警及信息報告l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六條 各作業點發生事故時,現場作業人員立刻各作業點發生事故時,現場作業人員立刻將事故地點、時間、簡單經過及人員傷害、設備損壞等將事故地點、時間、簡單經過及人員傷害、設備損壞等情況先向作業區調度或部調匯報,再向當班班長匯報,情況先向作業區調度或部調匯報,再向當班班長匯報,班長問清相關情況后,迅速親自或派員趕赴現場采取應班長問清相關情況后,迅速親自或派員趕赴現場采取應急措施搶救人員。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急措施搶救人員。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
16、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或拍照,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或拍照,要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要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跡、物證等。l發生行車事故時,現場乘務員(調車員)要在第一時間向就近車站值班員匯報。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 第六章第六章 應急響應應急響應l第二十九條第二十九條 應急響應分級l事故響應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根據事故危害、影響范圍和控制事態的能力,本預案應急響應分為二級應急響應,即:二級(現場級)應急響應、一級(運輸部級)應急響應。l二級(現場級)響應,是指事故發生的初期,事故尚處于現場可控狀
17、態,未波及到其它現場,而做出的響應,啟動相應的現場處置方案。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一級(運輸部級)響應,是指事故超出現場可控狀態,或可能波及到其他現場,尚處于本單位可控狀態,未波及相鄰單位的狀態,而做出的響應,啟動本預案或相應的專項救援預案l當事故超出運輸部的控制能力,可能或已經波及到本單位外的狀態時,請求公司支援,作出更高級別的響應。l第三十條第三十條 應急響應程序l(一)預案的啟動l發生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后,發現或接報者要根據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及受控程度的不同,按應急預案要求采取措施;自下而上逐級報告;及時撥打消防等相應救助單位報警電話。由相關單位領導對上報事件做出判斷,二、運輸
18、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初步確定相應的響應級別,決定啟動相應級別的預案,按預案展開應急行動。當專項預案啟動的同時,現場處置預案必須啟動;當現場指揮部地點發生變化時,必須通知到相關部門和單位。l(二)人員疏散、撤離l發生各類突發事件,尤其是發生或伴隨發生有毒有害污染、火災爆炸事故的情況,必須做好人員防護,在確保人身安全的情況下,迅速進行工藝處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災情。l在撤離過程中積極組織職工開展自救和互救,并清點人數,發現人數不足時應立即向上級報告。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發生可能危及居民或非本單位員工安全的突發事件,指揮部立即安排人員,組織與事故救援無關人員進行緊急疏散,迅速撤
19、離到安全地點,疏散安全地點必須處于當時的上風向。l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一條 事故應急要求l(一)發生事故有人員受傷時,現場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先救人、后處置的原則,分工協調。一方面,對傷者進行現場簡單包扎,以最快的速度將傷者送醫院救治;另一方面,及時通知部調,同時保護好事故現場。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二)事故現場和受災區域的作業人員應積極采取應急自救措施,包括緊急停、斷可能造成事故和災害擴大的氣體、油類動力能源介質等。復救事故時,要確保復救人員和設備的安全,保證事故不被擴大,防止發生次生災害。力爭用最少的人員、最短的時間處置完畢。l(三)無關人員嚴禁進入事故現場,相關作業區只允許有12 名
20、管理人員在現場指揮;參與復救事故人員,由作業區管理人員安排到安全處所待命,當上一工序作業未完前,不得提前進入現場。l(四)當出現事故危險范圍可能涉及到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應急救援指揮部要立即組織人員和物資的疏散工作。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五)當發生事故的危險范圍運輸部已經無法控制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立即向股份公司主管部門匯報求援。l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三條 應急結束(關閉)l現場應急處置結束后,由指揮部安排專業人員對現場進行確認:危險已解除,事故得到控制,消除次生事故隱患,待全體人員和設備撤離后,宣布應急結束,恢復正常生產。如遇事故后需限速等情況時,由部調根據指揮部的指令下達調度命
21、令。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 第七章第七章 后期處置后期處置l第三十六第三十六條條 現場保護。事故發生后相關作業區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等待事件調查組取證。l 第八章第八章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l第四十條第四十條 通信與信息保障。為保障信息暢通,采用廠區內部固定電話、對講機及涉及本預案人員的手機等多種渠道進行相互之間的聯系,應急指揮機構人員的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確保能夠及時溝通信息;員工熟知常用的救援電話。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二條 各類事故應急處置要點l(一)人身傷害事故處置要點(一)人身傷害事故處置要點l1.采取急救措施,迅速聯系救護車輛,以最快的方式
22、將傷員送醫院救治。l2.報警時要講清楚單位名稱、具體地址、報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報警后,要派人到主要路口接應、引導救援人員和車輛及時到達事故現場。l3.事故現場急救常識l急救原則:先救命,后治傷。l急救步驟:止血、包扎、固定、救運。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二)煤氣中毒事故處置要點l1.佩戴煤氣報警器,當CO濃度超過50ppm時應佩戴空氣呼吸器,關閉相應閥門進入現場施救。l2.立即撥打醫院急救電話,同時報告氣體防護站。l3.及時將中毒者脫離中毒現場,吸入新鮮空氣或進行適當的現場補氧,必要時實施人工心肺復蘇。l4.設置警戒,防止人員誤入。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三)觸電事故處置
23、要點l1.立即關閉電源或用木材等絕緣物把電線自觸電者身上撥開。l2.進行搶救時,注意勿直接接觸觸電者。l3.若觸電者在高處,使其脫離電源時要有防止高空墜落的措施。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四)火災事故處置要點l1.首先切斷火源,查清著火材料、火勢等情況,立即撥打火警電話報警。l2.指派人員在路口為消防車引路。l3.初期火災,根據燃燒物性質,可使用干粉滅火器、水、沙土等器材進行撲救。若有人員被困時,應以解救被困人員為第一要務。l4.當火勢蔓延時,現場人員必須撤離至安全地帶,等待專業消防隊滅火,不得逗留或繼續滅火。l5.滅火后,要安排專人認真檢查余燼,防止復燃。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
24、案l(五)行車事故處置要點(五)行車事故處置要點l1.停止作業,保護好現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l2.各部門按照救援方案迅速展開工作。l3.參與事故救援的人員必須聽從指揮、統一行動,與事故救援無關的人員不得在現場逗留或圍觀。l4.其他參與現場救援的待命人員應停留在安全處所,與現場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l5.因地制宜制定事故復救方案。l6.復救方案一旦形成,只允許現場指揮一人發布指令,其他人不得隨意呼喊,防止發生意外。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七)危化品運輸事故處置要點(七)?;愤\輸事故處置要點l1.根據罐體標識貨運單確定?;贩N類。l2.?;奋囕v微量泄漏,及時調運至安全地點。l
25、3.發生?;沸孤┲卮笫鹿蕰r,盡可能調運至安全地點后人員撤離至上風方向50m以外等待救援;若危及人身安全時,就地采取機車制動,全體人員撤離至上風方向50m以外等待專業救援,同時設置警戒。l4.受到?;穱姙R傷害時,立即脫掉受污染的衣服,并用干布吸干殘留在皮膚上附著物,第一時間用清水進行沖洗。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十)中暑事故處置要點(十)中暑事故處置要點l1.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避免或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l2.配發防暑降溫藥品和飲品。l3.將中暑者移至陰涼、通風處所休息,并采取飲水、沖洗等降溫措施后送至醫院救治。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十一)職業危害事故處置要點l1.人員
26、緊急疏散、撤離。l2.報告專業部門進行檢測。l3.對受傷人員現場救護并送醫院救治。l4.對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十二)動力介質事故處置要點l1.查明故障地點和原因,明確泄漏可能導致的后果。l2.關閉相應閥門或開關,設置警戒。l3.組織修復,試驗后恢復。二、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l(十三)特種設備事故處置要點l1.切斷電源、排空壓力。l2.救治傷員。l3.對周圍設備、管道、電纜等防護處理后復救。三、運輸部人身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六條 人身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措施和注意事項:l(一)發生各類事故有人員受到傷害時,現場作業人員首先要搶救傷者,并為
27、傷者采取急救措施。l(二)以最快捷的方式向部調匯報,不得延誤或隱瞞。l(三)部調度室接到發生人身事故的通知后,問清事故發生地點,簡單了解受傷情況,迅速聯系救護車輛,以最快的方式將傷員送醫院救治。l報警時要講清楚單位名稱、具體地址、報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報警后,要派人到主要路口接應、引導救援人員和車輛及時到達事故現場,并積極配合救援工作。三、運輸部人身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四)部調通知事故救援組有關人員趕赴事故現場,按照救援組領導的命令,通知有關部門趕赴現場參加事故調查。l(五)在救護車輛及事故救援組人員未到現場之前,現場作業人員盡最大可能保護好現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三、運輸部人身傷
28、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七)常用急救方法:l1.包扎:傷口包扎繃帶必須清潔,傷口不要用水清洗。如傷口大量出血,要用折疊多層的繃帶蓋住,并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時可撕下衣服)扎緊,直到流血減少或停止。l2.碰傷:輕微的碰傷,可將冷濕布敷在傷處,較重的碰傷應小心把傷員安置在擔架上。等待醫生處理。l3.骨折:手骨或腿骨折斷,應將傷員安放在擔架上或地上,用兩塊長度超過上下兩個關節、寬度不小于10cm15cm 的木板或竹片綁縛在肢體的外側,夾住骨折處,并扎緊,以減輕傷員的痛苦和傷勢。三、運輸部人身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4.碎屑入目:當眼睛為碎屑所傷,要立即去醫院治療,不要用手、手帕、毛巾、火柴梗及別的東西揩擦
29、眼睛。l5.灼燙傷:用清潔布覆蓋傷面后包扎,不要弄破水泡,避免感染,傷員口渴時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經現場處理后的傷員要迅速送醫院治療。三、運輸部人身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八)現場急救操作方法l1.口對口人工呼吸法:使病員仰臥,頸下墊一軟枕,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上。施行人跪在病員頭部一側,用手帕或紗布蓋住其口鼻。口對病員的口,一手捏住病員鼻孔,用力向病員口內吹氣,然后松開病員鼻孔,使病員肺內氣體自然排出體外。如此持續進行,按施行人員呼吸頻率進行。三、運輸部人身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八)現場急救操作方法l2.俯臥壓背法:使病員俯臥伸直,頭偏一側,一臂彎曲墊于頭下,另一臂沿頭旁向前伸直。施行人面
30、向病員頭部,屈膝跨騎其大腿部兩側,兩臂伸直,兩手放在病員背及下部肋骨之間,手指分開。施行人員向前俯身,用伸直的兩臂壓迫病員下方肋骨,然后將上身伸直,兩手分開,使病員的胸部自然擴張而吸入空氣。如此連續不斷,均勻進行(1116)次/分鐘。三、運輸部人身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八)現場急救操作方法l3.仰臥拉臂壓胸法:使病員仰臥伸直,肩胛骨下墊高,使頭部低于胸部,以便于胸部盡量擴張,拉出病員舌頭。施行人位于病員頭頂附近,并用雙手各握其前臂中部,將其兩臂上舉至頭頂110,使胸部盡量擴張。按施行人員自己的呼吸節律數一、二、三的同時,將病員的兩臂屈伸,緊貼胸前,使其肘部壓迫胸部,使肺內氣體排出。如此連續一
31、舉一曲(應形成半圓型運動),均勻施行(1116)次/分鐘。三、運輸部人身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八)現場急救操作方法l4.仰臥壓胸法:預備處置與仰臥拉臂壓胸法相同。施行人員向病員面部將其兩腿夾在施行人的兩膝間,并使病員的兩膝沿頭部揚起。施行人兩手掌伸開,放在病員兩側下方肋骨外,兩臂伸直,操作同俯臥壓背法。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術l 心肺復蘇術是心跳、呼吸驟然停止和意心肺復蘇術是心跳、呼吸驟然停止和意識喪失等意外情況發生時,給予迅速而有識喪失等意外情況發生時,給予迅速而有效的人工呼吸與心臟按壓使呼吸循環重建效的人工呼吸與心臟按壓使呼吸循環重建并積極保護大腦,最終使大腦意識完全恢并積極保護大腦,最終使
32、大腦意識完全恢復。簡單的說,就是通過胸外按壓、口對復。簡單的說,就是通過胸外按壓、口對口吹氣使猝死的病人恢復心跳、呼吸??诖禋馐光赖牟∪嘶謴托奶?、呼吸。心肺復蘇術流程心肺復蘇術流程l第一步、判斷神識:輕拍第一步、判斷神識:輕拍患者雙肩、在耳邊呼喚,患者雙肩、在耳邊呼喚,手掐人中、合谷穴無反應、手掐人中、合谷穴無反應、雙側瞳孔散大,可以斷定雙側瞳孔散大,可以斷定患者神志喪失?;颊呱裰締适?。(禁止(禁止搖動患者頭部,防止損傷搖動患者頭部,防止損傷頸椎)。如果清醒(對呼頸椎)。如果清醒(對呼喚有反應、喚有反應、對痛刺激有對痛刺激有反應),要繼續觀察,如反應),要繼續觀察,如果沒有反應則為昏迷。果沒
33、有反應則為昏迷。心肺復蘇術流程心肺復蘇術流程l判斷呼吸:一看、二聽、三感覺。判斷呼吸:一看、二聽、三感覺。l看:胸部或腹部有無起伏??矗盒夭炕蚋共坑袩o起伏。l聽:口、鼻有無呼吸聲音。聽:口、鼻有無呼吸聲音。l感覺:口鼻有無氣流溢出。感覺:口鼻有無氣流溢出。心肺復蘇術流程心肺復蘇術流程l第二步、求救,接著第二步、求救,接著打打120求救,立即進行求救,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注意:心肺復蘇術。注意:保持冷靜,待保持冷靜,待120調度調度人員詢問清楚再掛電人員詢問清楚再掛電話。話。心肺復蘇術流程心肺復蘇術流程l第三步、檢查及暢通第三步、檢查及暢通呼吸道:取出口內異呼吸道:取出口內異物,清除分泌物。用物
34、,清除分泌物。用一手推前額使頭部盡一手推前額使頭部盡量后仰,同時另一手量后仰,同時另一手將下頦向上方抬起。將下頦向上方抬起。注意:不要壓到喉部注意:不要壓到喉部及頜下軟組織。及頜下軟組織。心肺復蘇術流程(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心肺復蘇術流程(口對口人工呼吸法)l第四步、人工呼吸:保持壓第四步、人工呼吸:保持壓額抬頦額抬頦ke(ke(下巴)手法,用下巴)手法,用壓住額頭的手以拇指食指壓住額頭的手以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張口罩緊捏住患者鼻孔,張口罩緊患者口唇吹氣,同時用眼患者口唇吹氣,同時用眼角注視患者的胸廓,胸廓角注視患者的胸廓,胸廓膨起為有效。待胸廓下降,膨起為有效。待胸廓下降,吹第二口氣。吹第二
35、口氣。心肺復蘇術流程(胸外心臟按壓)心肺復蘇術流程(胸外心臟按壓)l第五步、胸外心臟按壓:第五步、胸外心臟按壓:心臟按壓部位心臟按壓部位胸骨下胸骨下半部,胸部正中央,雙肩半部,胸部正中央,雙肩前傾在患者胸部正上方,前傾在患者胸部正上方,腰挺直,以臀部為軸,用腰挺直,以臀部為軸,用整個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整個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壓,雙手掌根重疊,手指壓,雙手掌根重疊,手指互扣翹起,以掌根按壓,互扣翹起,以掌根按壓,手臂要挺直,胳膊肘不能手臂要挺直,胳膊肘不能打彎。一般來說,心臟按打彎。一般來說,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為壓與人工呼吸比例為30:2。心肺復蘇術流程心肺復蘇術流程心肺復蘇術流程心肺復蘇術流
36、程l心肺復蘇有效特征:心肺復蘇有效特征:l心音及大動脈搏動恢復心音及大動脈搏動恢復l收縮壓收縮壓60mmHg l膚色轉紅潤膚色轉紅潤 l瞳孔回縮,光反應恢復瞳孔回縮,光反應恢復 l自主呼吸恢復自主呼吸恢復 l現場心肺復蘇術現場心肺復蘇術.flv心肺復蘇注意事項心肺復蘇注意事項l1、口對口吹氣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口對口吹氣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1200毫升,胸廓稍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氣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引起急性胃擴張、起伏即可。吹氣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引起急性胃擴張、胃脹氣和嘔吐。吹氣過程要注意觀察患(傷)者氣道是否胃脹氣和嘔吐。吹氣過程要注意觀察患(傷)者氣道是否通暢,胸廓是否被吹起
37、。通暢,胸廓是否被吹起。l2、胸外心臟按術只能在患(傷)者心臟停止跳動下才能施、胸外心臟按術只能在患(傷)者心臟停止跳動下才能施行。行。l3、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按壓應同時進行,嚴格按吹氣和、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按壓應同時進行,嚴格按吹氣和按壓的比例操作,吹氣和按壓的次數過多和過少均會影響按壓的比例操作,吹氣和按壓的次數過多和過少均會影響復蘇的成敗。復蘇的成敗。l4、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必須準確。不準確容易損傷其他臟、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必須準確。不準確容易損傷其他臟器。按壓的力度要適宜,過大過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器。按壓的力度要適宜,過大過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氣胸血胸;按壓的力度過輕,胸腔壓
38、力小,不足以推動血氣胸血胸;按壓的力度過輕,胸腔壓力小,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液循環。l5、施行心肺復蘇術時應將患(傷)者的衣扣及褲帶解松,、施行心肺復蘇術時應將患(傷)者的衣扣及褲帶解松,以免引起內臟損傷。以免引起內臟損傷。三、運輸部人身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九)煤氣中毒人員應急處置措施l1.發生煤氣中毒事故時,急救人員應佩戴煤氣報警器,當CO濃度超過50ppm時應佩戴空氣呼吸器,關閉相應閥門,進入現場施救。l2.立即撥打醫院急救電話,同時報告氣體防護站。l3.輕度中毒者,如只是頭痛、惡心、眩暈嘔吐癥狀,要及時將中毒者脫離中毒現場,吸入新鮮空氣或進行適當的現場補氧。l4.中度中毒者,如意識模
39、糊、呼吸微弱,口吐白沫或大小便失禁等癥狀,立即將中毒者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讓其仰臥,解開衣服,肩胛處適當墊高,使其呼吸不受阻礙。由醫務人員立即進行現場補給氧氣,待中毒者三、運輸部人身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恢復知覺,呼吸正常后,送醫院治療。l5.重度中毒者,如意識完全喪失、呼吸停止者,應立即實施人工心肺復蘇。l6.發生煤氣中毒事故后,必須查明原因,并立即處理,避免事故再次發生。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第三條第三條 本方案適用于廠內鐵路及嘉策鐵路在行車組織過程中發生各類事故時的應急救援工作。l第二章第二章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l第四條第四條 應急組織機構人員構成及職責:
40、l(一)應急處置指揮組:l組長:運輸部主任;l副組長:運輸部副主任、生產技術科科長。l組員:安全環???、設備科、黨政工作科科長以及各作業區作業長和各專業責任工程師及以上技術人員。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三)醫療救護組:l組長:黨政工作科科長。l組員:事故作業區支部書記和班長。l職責:醫療救護組成員由作業區支部書記或指派現場操作人員擔當,配合專業醫療救護人員對受傷人員分類搶救、護送。l(四)生產協調組:l組長:鐵路運輸責任工程師。l組員:生產科當班調度(簡稱部調)、事故作業區作業長和調度。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職責:發生事故時,由應急救援總指揮發布應急處置命令,組織指
41、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副總指揮具體負責現場應急救援的協調和布置工作。l(二)安全環保組:l組長:安全環??瓶崎L。l組員:事故作業區安全員和事故區域班長。督促檢查各區域重要危險源控制措施落實情況和應急救援物資、器材的準備和完好情況。l職責:發生事故時,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警戒、疏散以及其它現場安全管理方面工作,并對事故現場調查和取證。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職責:部調接到事故匯報后,及時通知指揮組及事故作業區領導到達現場,調運救援設備、進行事故復救準備。在接到現場報警后,根據事故情況,立即對外聯系救護、滅火或現場需要的其它車輛。如果需要,通知氣體防護站人員到達事故現場。根據事故
42、地點不同,正確判斷救援車輛應該到達位置,同時通知相關區域當班班長派人在指定地點迎候救援車輛。通知和匯報時必須講清楚事故時間、地點及有無人員傷亡等情況。l(五)設備搶修組:l組長:設備科科長。l組員:相關專業責工、協理及車輛和工電作業區相關人員。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職責:保障事故搶修所需的設備和材料。審定設備事故救援、搶修方案并組織實施。組織對事故現場設備設施確認和事故后的設備恢復工作,指導事故應急處置時能源介質停(送)。l(六)物資供應組:l組長:設備主管。l組員:材料備件主辦、作業區設備主管人員。l職責:組織現場操作和維護人員,進行搶修、救援物資供應和運輸。四、運輸部鐵路行車
43、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第五條第五條 事故報告程序:l(一)各作業點發生事故時,現場作業人員立刻將事故地點、時間、簡單經過及人員傷害、設備損壞等情況向作業區調度或部調匯報,再向當班班長匯報,班長問清相關情況后,立即親自或派員趕赴現場進行人員搶救和事故現場保護。發生行車事故時,現場乘務員(調車員)要在第一時間向就近車站值班員匯報,危及鄰線行車安全時,立即組織攔停列車。(二)部調接到事故匯報后,根據事故情況按以下程序通知相關人員并實施復救: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1.發生行車事故、設備事故及水災事故、雷擊事故險情時,通知責任作業區作業長、生產技術科、安環科和設備科科長,以上人員到達現場后,根
44、據需要通知相關人員參加事故救援。遇有路局機車車輛在酒鋼運輸線路上發生事故時,向生產調度處匯報,啟動鐵路運輸事故應急預案,同時征得生產處調度室同意后向蘭州鐵路局綠化車站報告。l2.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含中暑、職業病危害事故)、重大行車事故、重大設備事故,需同時通知主管主任。l3.發生交通事故,同時通知保衛處交通科,便于及時對事故救援和事故調查分析。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4.發生初期火災事故時,安排崗位人員使用滅火器材進行撲救,同時通知保衛處消防隊。l5.發生各類事故中有人員傷害時,10分鐘內電話匯報生產調度處;通知酒鋼醫院急救中心進行人員救治,同時通知黨政工作科科長負責對受傷職工的住
45、院、治療等善后事宜進行安排。l第六條第六條 聯系電話(見附件1)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第三章第三章 事故風險分析事故風險分析l第七條第七條 事故風險分析:l(一)事故類型:鐵路行車事故。l(二)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酒鋼本部廠區所有鐵路線、嘉策鐵路。l(三)事故發生的可能時間、事故的危害嚴重程度及其影響范圍:每日24小時內,造成鐵路正常行車工作中斷,發生事故后將影響到有關裝卸車貨位的取配車作業、站內部分線路的停用、站與站之間的正常接發車作業。l第八條第八條 事故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在行車事故復救的過程中,由于組織不力、救援設備有隱患、安全確認不到位等原因可能發生人身傷害事故
46、或行車事故擴大。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第四章第四章 應急處置應急處置l第九條第九條 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一)發生行車、設備事故后,作業人員必須保護好現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l(二)按照運輸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中“事故匯報聯系制度的相關內容要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確定事故復救方法,各部門按照救援方案迅速展開工作。l(三)根據事故發生的具體情況,確定一名熟知本次事故復救流程、經驗豐富的管理技術人員擔任現場事故復救指揮人,負責事故的復救工作。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四)參與事故復救的人員,必須聽從指揮,按指揮人的指令統一行動;暫不參與現場復救的其他人
47、員,在安全區域待命;與事故復救無關人員,不得在現場逗留或圍觀。l(五)事故復救方案的制定:l重大行車、設備事故或事故中有人員傷亡的,由運輸部主管主任組織制定;其他類別的行車事故、道口交通事故及因設備引起的行車事故由生產技術科科長(主任工程師)組織制定;設備事故由設備科科長(相應專業的責任工程師)組織制定。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第十一條第十一條 異常鐵水(渣)罐現場處置方案:l(一)異常鐵水(渣)罐:指鐵水(渣)罐因跑鐵跑渣被燒穿、罐裂、裝載過滿(液面距罐沿垂直距離小于300mm)發生漏鐵(渣)及渣中帶鐵燒損(燒紅)的鐵渣罐等異常情況不能正常調運的鐵水(渣)車。l(二)現場設置異常
48、鐵水罐事故應急坑兩處:一處在1號高爐北側,另一處在7號高爐北側。l1.1號高爐北側事故應急坑:l(1)具體位置:位于在1號高爐北側,1號高爐至7號高爐走行線D4信號機南側50米處線路兩側。l(2)適用范圍:1號高爐、2號高爐或7號高爐南場的異常鐵水罐。l(3)該應急坑用8mm10mm鋼板覆蓋,并在兩端設有醒目標志,調車人員嚴禁在該處上下車。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2.7號高爐北側事故應急坑:l(1)具體位置:位于7號高爐北側鐵水走行線D68信號機以北200米處線路兩側。l(2)適用范圍:7號高爐南場、北場、西場的異常鐵水罐。l(3)該應急坑為露天基坑,在兩端設有醒目標志,調車人員嚴
49、禁在該處上下車。l(三)高爐下調車作業,調車組人員發現(或接到通知)出鐵或調運過程中鐵水(渣)罐出現異常時,應立即通知車站調度員。車站調度員及時與煉鐵廠有關人員聯系,同時通知部調和生產調度處。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四)現場處置措施:l因罐體燒穿而跑鐵(渣)時,車站調度員立即通知高爐操作人員操縱鐵擺,同時編制調車作業計劃,指示信號員排列進路,調車員指揮機車以最快速度將鐵水(渣)罐車調出鐵口(渣口),送至指定地點,防止因線路燒損、鐵水(渣)車走行部鑄死而增加事故復救難度,長時間影響高爐正常生產。l(五)具體步驟:l1.當罐體燒穿位置在耳軸以上部位時,調運至煉鋼廠房,車站調度員應提前
50、通知煉鋼廠調度做好卸罐準備,同時進行安全告知,保證該車配位后能立即安全卸罐,減輕車輛損壞程度;卸后空罐送到罐庫,車體送車輛庫進行全面檢修。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2.當罐體燒穿位置在耳軸以下部位時,調運至事故應急坑,迅速摘開機車退行至20m以外,通知在該區域作業的機車和作業人員保持安全距離;現場由煉鐵運輸作業區指定專人防護,防止有人誤入該區域,直到泄漏鐵水凝固后,方可解除以上警戒措施。l3.調運事故鐵水(渣)罐時,必須至少有1輛隔離車(沒有時就近加掛),防止燒損機車;調車員應遠離異常罐車,在機車走臺板上或其他安全位置值乘,防止燙傷。l4.車站值班員必須安排直達進路,不得停留,并通知
51、相關道口員,提前關閉道口欄桿,將道口兩側的車輛、行人阻擋在距線路外側5m以外,防止發生燙傷事故。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5.調運過程中,應將速度控制在10km/h之內。調車人員要加強瞭望,發現線路附近有作業人員時應連續短促鳴笛,提醒人員遠離線路。l6.工電作業區必須指派專人巡查線路,檢查線路及信號設施損壞情況,及時清理灑落殘鐵殘渣,消除現場隱患。l(六)因高爐鐵擺發生故障而導致跑鐵時,在機車和人員不通過流嘴下方的情況下,調車員應立即指揮機車就近加掛隔離車(至少1輛)后,將鐵水罐車調出鐵口,防止因線路燒損、鐵水車走行部鑄死而造成事故擴大,增加事故復救難度。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
52、置方案l(七)1號高爐北側事故應急坑有積水時(下雨等原因造成),不得處理異常鐵水罐,防止發生“放炮”現象而衍生其他事故。應將異常鐵水罐調運至7號高爐北側事故應急坑或在空線上往復運行,防止鐵水車鑄死。l(八)應急處置注意事項:l1.搶險作業中,作業人員必須確保自身的人身安全,防止發生燒傷或燙傷等問題,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危險區域l2.任何人不得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l3.作業人員必須保持高度警覺,隨時觀察鐵水(渣)罐的變化情況,切忌急躁、冒險作業。一旦泄漏嚴重失去控制而無法調運時,就地停車并摘開機車,所有人員撤離至安全位置待命。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第十三條第十三條 渣場移動線路和直
53、立墻坍塌現場處置方案:l(一)移動線路撥道完畢和直立墻維修后,須經專業技術人員驗收,安全設施完善、質量合格、技術指標符合規定后方可組織壓道試驗。l(二)經軋道試驗,確認無誤,方可投入正常使用。l(三)移動線路使用后,首先應按照相關要求進行稀渣“護坡”,貨位穩定后方可準許進行磕砣作業。l(四)巡道工要經常對移動線路和直立墻的狀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l(五)調車人員發現有現場隱患時,應及時向部調匯報,部調安排相關專業人員現場確認,及時整改。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六)當線路或直立墻確有坍塌的危險時,停止在該處進行翻卸作業,機車車輛及作業人員撤離該區域。l(七)
54、當坍塌已經開始發生時,允許調車組、乘務組等人員跳車逃生,跳車時應選擇適當的安全地點,跳車前盡可能采取制動等必要措施。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第十四條第十四條 機車車輛制動機失控的預防措施及現場處置方案:l(一)機車車輛制動機失控預防措施:l1.機車在出乘前,機車乘務組應認真檢查制動機性能,制動缸鞲鞴、閘瓦需符合作業標準。l2.掛車后根據牽引輛數、減壓量,準確掌握充、排風時間,認真進行列車制動作用試驗,嚴格按規定進行試風,并核對制動效能證明書。l3.運行中嚴格做到第一把閘摸底,遵守最小減壓量的規定,隨時檢查機車總風缸、制動主管壓力,風泵不工作、壓力不足時應停車處理,正確掌握列車的最高
55、允許速度,調速時若發現制動力明顯不足,應立即非常制動。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4.長大下坡道要正確使用制動機,嚴格遵守各種限速規定,執行制動后必須使速度減至規定的數值(必要時停車充風),保證下次制動前副風缸達到規定壓力,確保下次制動時有充足的制動力。l5.冬季應隨時排盡總風缸制動管路的積水,防止制動機系統發生凍結。l6.正確掌握機車牽引重量,關門車的連掛位置和數量,雙機重聯牽引等有關規定,隨時檢查機車手制動機作用良好。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二)機車車輛制動機失控現場處置方案:l1.液傳機車單機運行中制動機失控時,機車司機迅速將換向手柄打到反方向,再提主手柄。采取液壓
56、制動時(液力制動時不得將自閥手柄置于緊急位),注意柴油機轉速不超過700r/min。l2.列車(車列)運行中制動機失控時,采取機車單獨制動;使用緊急放風閥排出列車制動主管的風進行制動;乘務人員迅速鳴示“擰緊手制動機信號(三短聲)”,同時用無線對講通知調車組人員,要求調車組人員擰緊車輛手制動機,就地制動。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3.列車(車列)運行中制動機失控時,調車組人員用無線對講通知車站,車站接到呼叫后及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列車運行前方站停止一切作業,為事故列車辦理進路;開通牽出線或安全線;同時通知下一車站做好讓行的進路準備。l4.當事故機車、車列確已無法控制時,允許調車組、乘
57、務組人員采取逃生措施,逃生時要選擇有砂土等松軟、寬敞的安全地段。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第十五條第十五條 機車牽引裝置斷裂的預防措施及現場處置方案:l(一)機車牽引裝置斷裂的預防措施:l1.機車檢修時,牽引裝置應按規定進行探傷檢查。l2.作業間隙,機車司機應隨時檢查部件裂紋,使其控制在規定限度之內。l3.副司機應保證其油潤狀態良好,以防磨損。l4.連掛車輛時,充滿風后再起車,伸開車鉤后再加速。l5.雙機重聯時,要加強配合,協同動作;途中調速時,合理使用制動機,不得造成前拉后擁。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6.緊急制動或減速制動時,列車未停穩不得緩解。l7.列車起非?;蚓o急排
58、風時,司機應將手把移至非常位。l8.常用制動后至緩解、停車前,機車制動缸壓力不得少于50kPa,單閥緩解每次不超過30kPa。l9.坡道上起車、壓縮車鉤、冬季操縱均要求平穩操作起動,防止沖擊伸鉤。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二)機車牽引裝置斷裂的現場處置方案:l1.發現牽引裝置裂紋、斷裂,應立即停止作業。l2.機車牽引裝置斷裂后,單機以不高于10Km/h 的速度運行至機車檢修庫,不得被連掛回送。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第十六條第十六條 鋁液軌道車脫軌的現場處置方案:l(一)鋁液軌道車成組運行,不得摘解車輛。作業中由牽引機車進行制動,不得采取任何輔助防溜措施,防止發生脫軌事
59、故。l(二)鋁液軌道車組運行中易發生脫軌事故的地點:一是廠房內線路;二是小半徑曲線地段;三是廠房外線路。針對不同地點需采用不同的處置方式。l(三)發生事故時,除按“事故匯報聯系制度的相關內容要求”執行外,同時嘉西作業區需聯系東興鋁業公司生產處或生產車間負責人,請求協助救援。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四)重車脫軌時,必須將鋁包吊離車體,再進行復救。栓掛吊具時禁止觸碰鋁包,且要避開出鋁口,其他人員須與鋁包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離,禁止在鋁包出鋁口一側站立、行走。l(五)脫軌事故發生在廠房內線路時,利用天車進行起吊復救,其他地點利用汽車吊進行復救;在小半徑曲線地段脫線時,禁止鋁液軌道車組自
60、行移動,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l(六)起吊復救、吊具栓掛、牽引機車配合等,均由機務作業區嘉西車隊相關人員負責,其他人員不得隨意發布指令。l(七)事故復救結束后,要將事故鋁液軌道車組停留于地溝進行徹底檢查,確認無誤后再投入運用。四、運輸部鐵路行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l(八)參與復救的人員要做好自身防護,不僅要注意起重設備運行動態,在電解車間內距電解槽及其附屬設施和導線要保持5m以上安全距離,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電解車間。五、自然災害現場處置方案l第九條第九條 地震災害現場處置方案l(一)發生地震時,各車站信號樓、行車室、檢修廠房等人員密集場所工作人員應做好防護及自救,有序撤離至開闊地帶。l(二)地震導致人
61、員傷害事故時,首先進行自救和互救,并按照運輸部人身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進行處置。l(三)運行中的列車及調車車列遇地震時,應立即采取措施停車。l(四)由于地震導致行車事故時,待震后按照運輸部行車事故應急預案進行處置。l(五)地震導致房屋及建構筑物坍塌時,待震后按照運輸部工業建構筑物坍塌事故現場處置方案進行處置五、自然災害現場處置方案l第六章第六章有關規定和要求有關規定和要求l第十二條第十二條 相關崗位人員必須熟知崗位安全通道。l第十三條第十三條 發生災害時,相關人員有權采取逃生措施,確保生命安全。l第十四條第十四條 在搶險救災時,必須首先確保人身安全,不得冒險蠻干。l第十五條第十五條 搶險時
62、,相關人員應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正確使用搶險救援器材。l第十六條第十六條 雷電期間,檢修人員不得靠近室內的金屬設備(如水管)及門窗等容易被雷擊中的地方。五、自然災害現場處置方案l第十七條第十七條 救援指揮部成員和救援人員應本著專業分工、便于組織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隊伍、落實人員,每年根據人員的變動情況進行適當調整。l第十八條第十八條 按照任務分工做好應急物資器材準備,如:必要的指揮通訊、消防器材、搶險設備、防護用品等。上述各種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和保養,使其處于足量、良好狀態(附件2:應急救援物資清單)。六、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l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
63、6),綜合考慮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發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將危險因素分為 20 類。(1)物體打擊。(2)車輛傷害。(3)機械傷害。(4)起重傷害。(5)觸電。(6)淹溺。(7)灼燙。(8)火災。(9)高處墜落。(10)坍塌。(11)冒頂、片幫。(12)透水。(13)放炮。(14)火藥爆炸。(15)瓦斯爆炸。(16)鍋爐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傷害。七、機械傷害應急救援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機械傷害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機械傷害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機械傷害應急救援處置卡機械傷害應急救援處置卡l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l1、立即
64、停機使設備停止運轉。l2、將傷者移動至安全位置進行急救應急處理。l3、若無法使傷者與機械分離,應及時撥打酒鋼消防隊電話請求救援。l4、若傷者傷勢較重,應及時撥打酒鋼醫院電話求救并指定專人保護好事故現場。l5、及時向部調和作業區匯報,啟動應急預案。機械傷害應急救援機械傷害應急救援l1、對被機械傷害的傷員,應迅速小心地、對被機械傷害的傷員,應迅速小心地使傷員脫離傷源,必要時,拆卸機器,移使傷員脫離傷源,必要時,拆卸機器,移出受傷的肢體。出受傷的肢體。l2、對發生休克的傷員,應首先進行搶救。、對發生休克的傷員,應首先進行搶救。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或
65、胸外心臟擠壓法,使其恢復正常或胸外心臟擠壓法,使其恢復正常機械傷害常見應急救援方法l對骨折的傷員,應利對骨折的傷員,應利用木板、竹片和繩布用木板、竹片和繩布等捆綁骨折處的上下等捆綁骨折處的上下關節,固定骨折部位:關節,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將其上肢固定在也可將其上肢固定在身側,下肢與下肢綁身側,下肢與下肢綁在一起。在一起。機械傷害常見應急救援方法l對下肢傷口出血的傷員,對下肢傷口出血的傷員,應讓其以頭低腳高的姿勢應讓其以頭低腳高的姿勢躺臥,使用消毒紗布或清躺臥,使用消毒紗布或清潔織物覆蓋傷口上,用繃潔織物覆蓋傷口上,用繃帶較緊地包扎止血,或者帶較緊地包扎止血,或者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選擇彈性好的
66、橡皮管、橡皮等,對上肢出血者,捆皮等,對上肢出血者,捆綁在其上臂綁在其上臂l/2處,對下肢處,對下肢出血者,捆綁在其在大腿出血者,捆綁在其在大腿2/3處,以壓迫止血,并每處,以壓迫止血,并每隔隔 2540分鐘放松一次,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每次放松0.51分鐘。分鐘。機械傷害常見應急救援方法機械傷害案例機械傷害案例機械傷害典型案例機械傷害典型案例機械傷害案例機械傷害案例八、高處墜落應急救援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高處墜落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高處墜落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高處墜落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高處墜落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高處墜落應急救援l高處墜落產生的
67、傷害主要是脊椎損傷、內高處墜落產生的傷害主要是脊椎損傷、內臟損傷和骨折。臟損傷和骨折。l為避免施救方法不當使傷情擴大,搶救時為避免施救方法不當使傷情擴大,搶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應注意以下幾點:高處墜落應急救援l發現墜落傷員,首先看其是否清醒,能否發現墜落傷員,首先看其是否清醒,能否自主活動,若能站起來或移動身體,則要自主活動,若能站起來或移動身體,則要讓其躺下用擔架抬送醫院,或是用車送往讓其躺下用擔架抬送醫院,或是用車送往醫院,因為某些內臟傷害,當時可能感覺醫院,因為某些內臟傷害,當時可能感覺不明顯。不明顯。高處墜落應急救援l若傷員已不能動,或不清醒,切不可亂抬,若傷員已不能動,或不清醒,切不可
68、亂抬,更不能背起來送醫院。這樣極容易拉脫傷更不能背起來送醫院。這樣極容易拉脫傷者脊椎,造成永久性傷害。此時應打者脊椎,造成永久性傷害。此時應打120向向醫療單位求救,然后進一步檢查傷者是否醫療單位求救,然后進一步檢查傷者是否骨折,若有骨折,應采用夾板固定,找兩骨折,若有骨折,應采用夾板固定,找兩到三塊比骨折骨頭稍長一點的木板,托住到三塊比骨折骨頭稍長一點的木板,托住骨折部位,綁三道繩,使骨折處由夾板依骨折部位,綁三道繩,使骨折處由夾板依托不產生橫向受力,綁繩不能太緊,以能托不產生橫向受力,綁繩不能太緊,以能夠在夾板上左右移動夠在夾板上左右移動1-2厘米為宜厘米為宜 高處墜落應急救援l送醫院時應
69、先找一塊送醫院時應先找一塊能使傷者平躺的木板,能使傷者平躺的木板,然后在傷者一側將小然后在傷者一側將小臂伸入傷者身下,并臂伸入傷者身下,并有人分別托住頭、肩、有人分別托住頭、肩、腰、胯、腿等部位,腰、胯、腿等部位,同時用力,將傷者平同時用力,將傷者平穩托起,再平穩放在穩托起,再平穩放在木板上,抬著木板送木板上,抬著木板送醫院。醫院。高處墜落應急救援l若墜落在地坑內,也要按上述程序救護。若墜落在地坑內,也要按上述程序救護。若地坑內雜物太多,應由幾個人小心抬抱,若地坑內雜物太多,應由幾個人小心抬抱,放在平板上抬出。若墜落在地井中,無法放在平板上抬出。若墜落在地井中,無法讓傷者平躺,則應小心將傷者抱
70、入筐或吊讓傷者平躺,則應小心將傷者抱入筐或吊桶中吊上來,施救時應注意無論如何也不桶中吊上來,施救時應注意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傷者脊椎、頸椎受力。能讓傷者脊椎、頸椎受力。l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壓法,使其恢復正常?;蛐赝庑呐K按壓法,使其恢復正常。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物體打擊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物體打擊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九、如何預防墜物打擊l1、正確佩戴安全帽、正確佩戴安全帽l2、高處作業人員應配帶工具袋,較大的工具應、高處作業人員應配帶工具袋,較大的工具應系保險繩,用繩、袋等方法傳遞物品,高處作業系保險繩,用繩、袋等方法傳遞
71、物品,高處作業時,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時,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l3、切割的工件、邊角余料等應放置在牢靠的地、切割的工件、邊角余料等應放置在牢靠的地方或用鐵絲扣牢,并有防止墜落的措施。方或用鐵絲扣牢,并有防止墜落的措施。l4、各工種在操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各自的操作、各工種在操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各自的操作規程,嚴禁違規操作規程,嚴禁違規操作 觸電應急救援電流對人體的傷害電流對人體的傷害l電擊是由于電流通過人體時造成的內部器電擊是由于電流通過人體時造成的內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反應和病變。隨著電流的大官在生理上的反應和病變。隨著電流的大小不同人體的反應也不同。如針刺感、擊小不
72、同人體的反應也不同。如針刺感、擊痛感、昏迷、心室顫動、呼吸困難或停止痛感、昏迷、心室顫動、呼吸困難或停止現象?,F象。l電擊后對人體的傷害程度與通過人體電流電擊后對人體的傷害程度與通過人體電流的強度、電流持續的時間、電流的頻率、的強度、電流持續的時間、電流的頻率、電流通過人體的路徑以及觸電者的身體健電流通過人體的路徑以及觸電者的身體健康狀況有關。康狀況有關。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物體觸電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物體觸電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物體觸電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機車乘務員可能導致物體觸電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觸電應急救援處置卡觸電應急救援處置卡l1、迅速切斷電源,將傷者移至
73、安全地帶。、迅速切斷電源,將傷者移至安全地帶。l2、若觸電者無知覺,心臟、呼吸還在,應使、若觸電者無知覺,心臟、呼吸還在,應使其平臥,解開衣服便于呼吸,撥打酒鋼醫院電其平臥,解開衣服便于呼吸,撥打酒鋼醫院電話求救。話求救。l3、若觸電者呼吸、脈搏停止,必須實施人工、若觸電者呼吸、脈搏停止,必須實施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法搶救,撥打酒鋼醫院電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法搶救,撥打酒鋼醫院電話求救。話求救。l4、及時向部調和作業區匯報,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向部調和作業區匯報,啟動應急預案。觸電急救必須做到觸電急救必須做到l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l分秒必爭就地搶救分秒必爭就地搶救l用正確的方
74、法進行施救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施救觸電應急救援l1、立即切斷電源,或用不導電物體如干、立即切斷電源,或用不導電物體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傷員盡快脫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傷員盡快脫離電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觸觸電傷員,離電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觸觸電傷員,防止自身觸電而影響搶救工作的進行。防止自身觸電而影響搶救工作的進行。l2、當傷員脫離電源后,應立即檢查傷員、當傷員脫離電源后,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跳,發現呼吸、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跳,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搶救。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搶救。觸電應急救援l輕癥: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輕癥:即神志清醒,呼
75、吸心跳均自主者,傷員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傷員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休克或心衰?;蜃邉樱乐估^發休克或心衰。l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亦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亦可針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舍槾倘酥?、十宣、涌泉等穴。l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臟按壓。觸電應急救援l處理電擊傷時,應注意有無其他損傷。如觸電后處理電擊傷時,應注意有無其他損傷。如觸電后彈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發顱腦外傷、血氣彈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常
76、并發顱腦外傷、血氣胸、內臟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傷、胸、內臟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傷、灼傷均需同時處理。灼傷均需同時處理。l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需移動時,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需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移動傷員或將其送秒。移動傷員或將其送醫院,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醫院,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外,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硬闊木板外,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院醫務人員未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院醫務人員未能接替之前不能終止能接替之前不能終止 觸電應急救援l觸電自救觸電自救8888秒秒.flv.flv如何預防電擊傷害l1、嚴格執行、嚴格執行臨時用電管理制度臨時用電管理制度l2、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現場維修電工完成須由現場維修電工完成 l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采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采用:TN-S接接地、接零保護系統;三級配電系統;兩級地、接零保護系統;三級配電系統;兩級漏電保護和專用的保護零線漏電保護和專用的保護零線 l4、應該經常教育子女,不要玩弄開關、應該經常教育子女,不要玩弄開關、插座和其它各種電器等,以免發生危險插座和其它各種電器等,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