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防臺風防汛應急預案一、目的、意義和指導思想為科學、高效、有序地開展防汛抗臺風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鞏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確保我區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防臺風防汛工作應以人為本,認真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在開發區管委會的統一領導下,堅持社區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以社區為主體,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分級管理責任制、部門責任制。探循臺風規律,依靠科學技術,制定平戰結合、全民參與的預案,做好防汛抗臺風搶險救災工作。二、基本概況漳州開發區轄區范圍包括5個居委會,現有常住人口3101戶,共有11748
2、人。轄區內流動人口主要以各企業務工為主,約為15000人,按屬地管理原則,視同常住人口,由各企業及歸口部門負責他們的日常管理和防洪安全。轄區內共有學校6所,在校小學及初高中師生共約為2356人、大學在校師生約為23000人。轄區內共有水庫5座,總庫容為167.5萬立方米,現已除險加固的有3座。途經轄區河流主要有店地雙涵溪,河道全長8公里,途經我區部分約為2公里。轄區主要交通干道為疏港公路及南賓大道。通訊覆蓋率為100%。轄區內處于低洼地帶共有3處,65戶,共283人;危房戶89戶,共有294人;漁船39只。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組織機構漳州開發區設立防汛抗旱指揮部。(二)各成員單位及有關
3、部門職責。1防汛指揮部的職責(1)在管委會和漳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領導下,貫徹執行相關決定、指令,統一指揮全區防臺風、防暴雨、防洪工作,宣布啟動、終止全區防臺風防汛應急預案。 (2)組織召開指揮部成員單位參加的防臺風、防暴雨、防汛工作會議,分析預測臺風、暴雨、洪水發展趨勢,安排部署防災、抗災、救災工作,制定各項防災、抗災、救災應急措施。(3)下達防災抗災、搶險救災命令,執行漳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水庫洪水調度指令。 (4)組織各成員單位實施防臺風、防汛應急預案,并對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監督。(5)動員全社會參與防災抗災、搶險救災,指導災后重建。2防汛辦職責(1)及時掌握汛情、工情、險情和災情,并
4、及時向管委會和指揮部領導報告,對外發布汛情、災情。(2)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會商,分析評估臺風、暴雨、洪水態勢,提出防臺風、防暴雨、防汛水的目標、重點、對策和措施等建議意見,為指揮部提供決策依據。(3)及時傳達指揮部的指令,完成交辦任務,督促各項防御措施的落實。(4)保障防汛決策支持系統和洪水預警報系統等防汛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行;負責防汛搶險物資、器材的添置、儲備、調劑和管理。(5)負責指揮部的日常管理工作。3、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職責(1)管委會辦公室:負責全區防臺風防汛、搶險救災期間重大事項和涉外協調等工作;及時收集反饋全區防臺風防汛的組織情況和災情信息,確保上下信息暢通。要密切監視臺風生成、發
5、展、登陸和消失全過程,并將臺風中心位置、強度、移動方向和速度動態、雨情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及時發送臺風暴雨預警信號,做好抗臺防汛期間的值班安排工作。(2)公安分局(交警大隊、邊防所):負責組織現場的安全警戒、人員疏散、交通管制、受害人員營救、現場及周圍地區治安秩序維護。根據救援工作要求,組織駐區部隊參加現場救援。協助社區轉移危險地區的群眾。 (3)社會發展局:負責統一調控和調度全區水渠、水庫等設施,實行科學調控,督促完成水毀水利工程的修復;做好漁業船舶回港避風及漁業養殖場所人員的安全轉移,避免和減少轄區水域從漁人員的傷亡和財產損失。負責及時收集、整理和反映農業受災信息;負責指導災后農業救災、生產
6、恢復和農業救災物資的發放,指導災區農業結構調整,提供農業技術指導;負責組織核查災情,協助災區安置災民,安排受災群眾的生活救助;申請、管理、分配救災捐贈物款,并監督檢查使用情況;組織開展救災捐款,儲備災民基本生活救助物資等工作。管理調配防汛物資的使用。(4)經濟發展局(安辦):負責工礦企業抗臺風防汛工作,為應急救援提供情況;組織因臺風暴雨引發的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協助做好應急搶救隊的組織工作,做好編織袋的儲備,做到隨用隨調;負責應急物資采購及建檔管理工作。(5)消防大隊:負責臺風引發的火災撲救和其它以搶救人員生命財產為主的應急救援工作,控制防火重點單位和部位,負責應急物資的管理護養工作。(6)公用
7、事業管理(教育、衛生)局:負責組織、指導各所學校做好防臺風防汛工作,及時組織、監督學校做好校舍加固和師生安全的防范工作。監督、指導各學校做好學校危、漏校舍的維修加固;對在校學生進行防臺風防汛知識宣傳。負責組建醫療救護和疾病預防控制專業隊伍,做好抗災期間的醫療救護和疾病控制工作;災害發生后,組織醫療衛生隊伍開展防病、治病和防疫工作;及時組織做好恢復供水和環境衛生清理,確保城市道路暢通,做好市政道路及排洪排澇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做好市政公用設施、城市樹木、綠地的修復工作。(7)規劃建設 (環保) 局:負責組織、指導全區建設行業的防臺風防汛工作。抗災期間,及時組織做好建筑工地抗災、居民區和高層建筑地下
8、室排水、排澇工作。負責對可能存在較長時間環境影響的區域發出警告并定期定點進行監測控制;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導現場遺留危險物質的消除和治理,防止其對周圍環境的污染,負責事故現場危險物質的處置;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環境污染的信息,由環境保護部門統一公布。(8)置業公司:負責所轄施工單位、建筑工地抗臺防汛工作,為抗臺風防汛救援工作提供工程機械、人員;負責組織、指導所轄施工單位的應急搶險工作。(9)國土分局:負責組織對山體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勘察、監測、預防、治理等工作,編制漳州開發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配合做好危險地區人員的轉移、安置和協助搶險救災工作。(10)宣傳部:負
9、責做好防臺風防汛宣傳及涉外新聞采訪工作。“一周新聞”和廈門灣南岸報要及時準確宣傳報道汛情、災情和各單位、各部門防臺風防汛動態,做好有關聲像資料收集、匯編和保存工作。(11)財政局:負責防臺風防汛救災資金的預算安排,及時下撥救災資金并監督、檢查,保證救災資金及時到位;會同指揮部成員單位向上爭取防臺風防汛搶險救災經費,并及時下撥和監督使用。(12)交通局:負責指導、督促做好全區公路(橋梁)等交通設施的防臺風防汛工作,配合公安部門實施陸上交通管制;指導、檢查在建公路(橋梁)安全渡汛工作,督促管養部門及時搶修公路(橋梁)水毀工程,保障交通干線暢通;組織運送轉移危險地帶群眾和運輸防臺風防汛物資;負責組織
10、運輸隊伍,運送撤離人員和救援工作。(13)執法局:協助社區組織轉移危險地帶的群眾,做好指揮部交辦的任務。(14)電力公司:負責做好防臺風防汛用電保障工作,保障全區防汛等重要部門的工作用電;及時調度解決應急電源,解決排洪、搶險的電力需要;及時搶修受損電力設施,恢復正常供電。(15)水務公司:負責做好防臺風防汛用水保障工作,保障全區防汛等重要部門的工作用水;及時調度解決應急用水;及時搶修受損供水管道等設施,恢復正常供水。各成員單位應配備防汛聯絡人,負責與防汛辦的聯絡工作。四、搶險隊伍的建立及職責(一)指揮部的職責發生臺風暴雨引發各種災害事件或事故,指揮部負責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確定應急救援的實
11、施方案、警戒區域;組織指揮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匯報和通報事故有關情況;必要時向省、市救援中心發出救援請求。(二)搶險隊伍的職責應急搶險隊伍按其工作職能劃分為九個小組:1、搶險組:負責在緊急狀態下的現場搶救作業,及時控制臺風造成的損失。由事故單位人員和管委會組織的搶險人員組成,任務是分析災情、雨情,提出調度方案,組織工程隊搶險應急和防護;加強供水、電力、通訊、交通、土地、建設、水利設施維護及搶修工作,盡快恢復水、電供應和通訊、道路暢通。及時組織災后生產自救,做好恢復生產工作;根據險情的性質準備好專用的防護用品、用具及專用工具等。由防汛辦公室負責。參與危險源的控制一般由專業防護隊伍和消防隊伍
12、組成。該組人員應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并配備專業的防護和急救器材。由消防部門負責。2、醫療救治組:負責現場對傷員進行傷情判別,依據不同傷情施行緊急搶救,現場處置和安排轉運傷員。根據事故等級啟動相應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隊伍等級。各級醫療機構和衛生救治隊伍應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傷害和中毒知識的培訓。由衛生部門負責。3、消防組:負責現場滅火、設備容器的冷卻、噴水隔爆、搶救傷員及事故后對被污染區域的洗消工作。由企業消防人員和當地消防隊伍組成。由消防部門負責。4、安全疏散組:負責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疏散人員、現場周圍物資的轉移。由事故單位安全保衛人員和公安部門組成。由公安部門負責。5、安全警戒
13、組:負責布置安全警戒、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域、在人員疏散區域進行治安巡邏。由公安部門負責。6、物資供應組:負責組織搶險物資、工具、器具和救治藥品的供應,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由防汛辦、管辦、公用事業局、經發局、社發局、交通局等部門共同組成。由防汛辦負責。7、環境監測組:負責對大氣、水體土壤進行環境即時監測,確定危險區域范圍和危險物質的成份及濃度,對事故造成的環境影響做出正確評估,為指揮人員決策和消除事故污染提供依據。負責對事故現場危險物質的處置。由環保部門負責。8、專家咨詢組:負責對臺風暴雨引發事故應急救援提出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現場指導救援工作,參與事故的調查分析,并制定防
14、范措施。由經發局負責。9、善后處理組:負責事故傷亡人員及家屬的接待、安撫、撫恤、理賠等善后處理和社會穩定工作。根據各部門分工,由各相關單位組成。由管辦總協調。五、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程序按如下臺風暴雨防御指引,發出抗臺防汛的通知和啟動應急預案開展工作: (一)當電視發出白色臺風信號 1或暴雨白色信號:防汛辦指定專人注意收聽、收看有關媒體的報道或通過氣象咨詢電話等氣象信息傳播渠道了解臺風、暴雨的最新情況,警惕臺風、暴雨對我區的影響。以決定或修改有關計劃。(二)當出現綠色臺風信號 2或暴雨橙色信號:指揮部召開會議進行準備動員。由各部門通知各單位做好防風防汛準備。繼續注意有關媒體報道的臺風暴雨最新消息和
15、有關防風防汛通知;各單位根據預案落實抗臺防汛的措施,居民要把門窗、圍板、棚架、臨時搭建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固緊;將露于陽臺的花盆及其他可能被風吹走的物品移入室內;疏通溝渠。 (三)當出現黃色臺風信號 3或暴雨黃色信號:由指揮部決定啟動本預案,立即了解臺風暴雨細致情況由管委會各部門負責檢查各單位抗臺防汛準備情況,督促進入防臺防汛狀態。幼兒園、托兒所停課,中小學應按通知決定是否停課;關緊門窗;不要在迎風的窗戶旁站立;移走在風口位的家具及貴重物品;危險地帶和危房居民應轉移到安全場所避風;切斷霓虹燈招牌及危險的室外電源;船舶及水上設施應根據有關臺風預報,及時進入錨地或其它能減輕臺風危害的水域避風;港口
16、、工業、建筑企業的設施進行加固并停電;水庫放水到水位2/3處。其它同綠色臺風或暴雨信號。 (四)當出現紅色臺風信號 4或暴雨紅色信號:全區進入緊急防風防汛狀態,組織搶險隊伍進入應急狀態,實行24小時值班。停業停課(除特殊行業外),老、弱、婦工放假;居民切勿外出;遠離迎風門窗;確保小孩留在家中安全地方;當門窗被風損毀時,應待風力沒有威脅時再行安裝;停止露天集體活動和室內大的集會,立即疏散人員;及時轉移各社區處于低洼地塊的居民及危房戶;巡查再加固港口設施;水庫放水到水位1/31/2處。其他同黃色臺風或暴雨信號。 (五)當出現黑色臺風信號 5或暴雨黑色信號:進入特別緊急防風防汛狀態。當臺風中心經過當
17、地時,風力會減到很小或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轉向突然吹襲,應繼續留在安全處;其他同紅色臺風或暴雨信號。當出現各種緊急狀況,由總指揮在確保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根據情況緊急程度,調派各專業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后,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按各自的分工開展處置和救援工作。六、資金、支援與裝備保障(一)通訊保障通信運營部門都有依法保障防臺風防汛通信暢通的責任,重點保障防臺風防汛期間管委會、指揮部的通信暢通,防汛辦要編制完善區防汛通訊錄。(二)隊伍保障公安組織搶險救災突擊力量,負責承擔指揮部下達的搶險救災任務;管委會建立防汛搶險突擊隊,做好防汛協防工作;各單位、各有關部門成立防汛搶險(專業
18、)隊伍,負責重要工程、設施等防范目標的搶險救災任務。(三)供電保障電力部門負責抗臺風抗洪搶險、搶排漬澇救災等方面的供電需要和應急救援現場的臨時供電。(四)交通保障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優先保證防汛搶險人員、轉移疏散人員、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器材的運輸。(五)治安保障公安部門負責做好防臺風防汛期間和災區的社會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打擊破壞抗災救災活動和工程設施安全的行為,保證抗災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六)物資保障指揮部及相關部門、社區建立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器材儲備和管理的管理制度,各單位要加強物資器材的儲備和管理,防止儲備物資被盜、挪用、流失和失效,確保救災物資供應,負責各類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器材的補充和更新。(
19、七)醫療保障 衛生部門負責組建醫療救護和疾病預防控制專業隊伍,做好抗災期間的醫療救護和疾病控制工作,災害發生后,組織醫療衛生隊伍開展防病、治病和防疫工作。(八)技術保障各單位、各有關部門應成立防汛搶險救災小組,負責指導防汛搶險救災、水毀工程修復和災后重建等技術工作。(九)資金保障財政部門負責籌措防汛經費,每年在預算中安排50萬元做為防汛指揮部防汛抗旱應急備用資金,由防汛指揮長審批,用于遭受臺風洪澇災害的地方和單位進行緊急防汛搶險、水毀工程修復、以及用于搶險救災物資的購置。七、附則(一)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參加抗臺防汛搶險救災的義務。(二)對不及時按規定報告臺風暴雨引發的險情、事故,不服從指揮、調
20、度或臨陣逃脫的單位和個人,依法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對在應急救援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三)本預案由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防汛抗旱指揮部二一一年一月十四日現有物資儲備情況1現有一線物資儲備情況儲備單位及地點防汛救生衣100米班安全繩長筒雨鞋雨衣救生圈無紡布防汛物資搶險舟安全腰帶葫蘆擴音器照明燈及手提探照燈總價值(艘)(件)條雙件(只)(萬平米)(盞)(萬元)合計21624431084032580.124消防大隊2522402021580.110執法局1313134社發局204邊防所
21、2722520116公安30交警20總辦30302現有二線物資儲備情況(1)石坑社區應急燈10盞、手電筒25把、鐵揪25把、雨衣25件。(2)大徑社區床板30塊、軍用被30套、草席30條、臉盆30個、鞋架10套、應急燈4套、液化氣爐2套、快餐桌椅3套、毛巾20套、餐具30套、蚊香盒20個、手電筒5把、水杯30個、保溫梭2只、鍋及勺2套、調味盒2個、水勺4支、電飯鍋1支、高壓鍋2支、菜盒10個、帳篷20頂、水桶10只、雨衣20件、雨鞋20雙。(3)店地社區救生衣20件、編織袋2000條、銅鑼2付、手電筒30把、鐵鍬20把、鋤頭10把、雨衣20件(4)白沙社區 辦公桌椅2套、床板40塊、軍用被40套、草席40條、臉盆40個、臉盆架10套、應急燈6套、液化氣爐2套、快餐桌椅5套、毛巾40套、餐具40套、蚊香盒20個、手電筒10把、水杯40個、牙刷40把、保溫梭2只、鍋及勺2套、調味盒2個、水勺4支、電飯鍋1支、高壓鍋2支、菜盒10個、帳篷20頂、水桶10只、雨衣30件、雨鞋30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