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森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三號車間樁基工程施工應急預案一、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求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求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求援的“應急精神”。二、 應急策劃(一)、工程概況及地質條件(1)工程概況本工程共設計樁型為
2、人工挖孔樁,+0.00m為室內地面標高,相當與地質報告中的+29。45m ,現描述如下:計44根,有效樁長5.0m,樁身直徑為900mm,根據擴大頭尺設計一種樁型,具體見樁基參數表1。樁 基 參 數 表 表1樁型樁徑m數量籠徑m樁長m擴徑m籠長m主筋加強筋箍筋加密區ZH10.9440.85.00.96.451216162000700(2)工程地質據三號生產車間勘察報告,擬建場地地貌單元為波狀平原。場區地層層序自上而下依次為:第層雜填土:工程地質條件差。第粘土層。條件較好。2、水文地質條件據勘察報告反映:場地地下水賦存特征,淺部為填土中的上層滯水和粘土中的孔隙裂隙潛水,富水性弱,主要補給為側向補
3、給。地下水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為大氣蒸發和地下徑流。根據三號生產車間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該地下水對砼無侵蝕性。擬建場區在層雜填土含有上層滯水,水量較??;地下水受大氣降水及地表水入滲補給,水位、水量隨季節變化而變化。靜止混合地下水位埋深:0.301.90m。3、周邊環境條件 根據業主提供的平面圖及現場資料,結合現場實際踏勘,了解擬建物周邊的建筑物及周邊管線情況,包括建筑物基礎的尺寸、類型、埋深、距擬建建筑物的距離,管線的類型、走向、埋深等。(一)人工挖孔樁方案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合理有效的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在施工前項目部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共同進行圖紙會審工作,充分
4、領會設計方案的意圖和原理。并根據本公司的施工經驗對人工挖孔樁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提出合理化建議。同時針對人工挖孔樁工程的重點地段、危險地段的設計方案展開專項的討論。(二)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圖根據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項目部人員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其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見圖1。圖1 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圖危險源及環境因素辯識、評價編制應急預案成立搶險領導小組班進行評審、修訂組建搶險隊、救護車配備應急物資、設備 未發生 發生定期評審應
5、急知識教育培訓實施應急預案(三)、突發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為確保正常施工,預防突發事件以及某些預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發生,事前有充足的技術措施準備、搶險物資的儲備,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財產和經濟損失,必須進行風險分析和預防。1、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分析根據工程施工特點及復雜的地質情況,在辯識、分析評價施工中危險因素和風險基礎上,確定人工挖孔樁工程的重大危險因素是樁孔坍塌、物體打擊、孔口物件墜落及施工用電等。2、突發事件及風險預防措施從以上風險情況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應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給建筑物的基礎施工造成很大影響,而且對施工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2.1材料準備:大、小挖掘機各
6、一臺,設置應急軟梯和軟繩,為防止樁孔大量滲水,準備5臺抽水泵,隨時應急。2.2工地用電實行三相五線制二級保護,并配設專職電工,所有的電纜必須架空,不得隨地拖拉,每個配電柜必須備足量的漏電保護器,井下照明采用36V低壓照明燈。成孔過程中一旦無水,要及時停泵,以防燒泵,造成漏電,保證安全用電。2.3、人工挖孔樁強制性安全措施2.3.1孔內必須設置應急軟梯和軟繩。2.3.2供施工人員上下井使用的電葫蘆、吊籠和鋼絲繩等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裝置,不得使用麻繩和尼龍繩吊掛或腳踏井壁凸緣上下。2.3.3電葫蘆使用前必須檢驗其安全起吊能力。2.3.4每日開工前用設備必須檢測井下的有毒有害氣體的含量,并應
7、有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樁孔開挖深度超過10m時,井內通風采用空壓機定期輸送。2.3.5孔口四周加設0.3m高圍欄圍護。2.3.6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孔口,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的安全造成影響。2.3.7井下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穿絕緣膠鞋,井口上下要有可靠聯絡信號,如果井口管理混亂,井下操作人員應停止作業。2.3.8裝渣土桶上下時,必須對準中心,掛鉤要牢靠,開機人員必須專人專職,精神集中,并認真注意井孔內一切情況,搖把不得離手。2.3.9由井中排出的土渣,應倒井口2米以外,不得堆積過多,并及時運出孔口50m外。2.3.10任何情況下,不得超載運輸,必須經常檢查機具。2.3.11在井內的抽
8、水管、通風管、電線等必須整理齊整,并臨時固定,一般應沿井壁敷設,以防裝渣桶、吊藍上下掛住或撞斷。2.3.12操作人員上下應乘吊桶或吊藍,不得攀登鋼筋籠上下。 (四)、應急資源分析1、應急力量的組成及分布: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項目部成員。2、應急設備、物資準備:現場滅器、醫療設備、救護車輛充足,藥品全,各施工小分隊配有對講機。3、上級求援機構:公司應急求援領導小組,地方可用的主要應急資源是救護車。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第七條、第三十一條;安全生產法第三十條、第六十八條;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安全許可證條例。5.1、應急準備5.1.1機構與職責一
9、旦發生施工安全事故,公司領導及有關負責人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險,成立現場搶險領導小組。 項目部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及其人員組成 組 長:孔維亮 副組長:郭士長 下設:通訊聯絡組組長:韓宏偉 技術支持組組長:劉全勝 搶險搶修組組長:李 如 醫療救護組組長:趙明陽 后勤保障組組長:張 宏 應急組織的分工職責 組長職責:1決定是否存在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控制;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
10、;4 在場(設施)內衽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5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 的分析和處理。副組長(即現場管理者)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養活設施和財產損失;2如有必要,在求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3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通訊聯絡組職責:5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住處反饋迅速;6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牌良好狀態;7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持術支持組職責:1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
11、施;2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求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求援信息資料。保衛組職責:1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2保持搶險求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求援人員信車輛的進入;3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搶險搶修組職責: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3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求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4搶險搶修或求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醫療救治組:1在外部求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
12、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害者優先等到外部求援機構的救護;3協助外部求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后勤保障組職責:1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資的供給;2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求援的物質及設備。3應急資源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求援工作臺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應根據潛在事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求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求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3.1教育、訓練為全面提高應急能力,項目部應對搶險人員進行必要的搶險知識教育,制定出相應的規定,包括應急內容、計劃、組織與準備、效果評估等。公司每
13、年進行兩次應急預案指導,必要時協同項目部進行應急預案演練。主要應急機械設備儲備表序號材料、設備名稱單位數量規格型號主要工作性能指標現在何處備注1小型挖掘機輛1WY4.2斗容量0.2m3現場2大型挖掘機輛1PC200斗容量1.6m3現場3機動翻斗車輛1FC1斗容量1.6m3現場4電焊機臺1BX-160-2現場5卷揚機臺1JJ20.5拉力5T現場6對講機臺3GP88S現場(六)、應急響應預案的起動時機:當挖孔樁遇到流砂時、或樁孔施工中遇到土體坍塌、或樁孔施工中遇到地下危險障礙物、或孔口物件墜落引起工人受傷時、突降大雨或暴雨時應立即起動應急預案?,F場管理人員根據出現的危情或有可能出現的險情,迅速逐級
14、上報,次序為現場、辦公室、搶險領導小組、上級主管部門。由綜合部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住處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事故處理根據事故大小情況來確定,如果事故特別小,根據上級批示可由施工單位自行直接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或施工單位處理不了則由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請示,請求啟動建設單位的求援預案,建設單位的求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則由建設單位的質安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門請示啟動上一級求援預見案。1、 值班電話: 張工:。 2、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
15、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另負責人指揮,在3分鐘內電話通報到值班室,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教電話。 3、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講座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指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由綜合部在30分鐘內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上一級有關部門報告。4、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速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
16、類人員必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4.1在整個施工階段要從人員、設備、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一旦遇到險情能迅速投入搶險工作。4.2對于雨季施工,要及時了角天氣住處遇到暴雨天氣要委派專人值班,掌握施工現場情況并及時匯報。應急事故發生處理流程圖 圖2緊急事故發生 人員傷亡 上報綜合部或安全長 搶險領導小組長 上報監理、業主、設計院 搶救方案確定 現場處置送醫院搶救 物質、設備到位 進行搶救 搶險結束、恢復生產措施及善后處理、進行總結5、突發事件應急預案6、接警與通知:樁孔施工發生安全事故以后,項目部屬有立即報告到公司安監部,安監部在了角事故
17、準確位置、事故性質、死傷人數及其它有關情況后,立即報告公司分管領導、主管領導和集團公司有關部門,全過程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7、指揮與控制A、雨季施工陰雨天氣季節,為了不影響正常施工,在雨天施工時用毛竹和雨布在孔口搭雨蓬,防止降水淋濕施工人員的衣服,保證雨天正常施工;根據現場水流向作好管井排水工作,在場地內設置排水溝用來排除積水;提前配備雨期施工材料,排水機構設備,露天設立的機電設備要有防雨措施、保安裝置,高塔作好防雷電措施;風、雨、雷電過后,對現場所有電器、電路、施工架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雨后進行砼施工,重新測定砂石含水率,調整施工配合比;根據雨季施工的具體情況和施工條件,提前編制雨季施工措施
18、。B、當遇到軟弱松散砂土層時,可采取如下措施:減小每模的開挖深度,每模開挖深度為300500mm;預先打入16的螺紋鋼筋,鋼筋長度 1.11.2m,間距100200mm,內用鋼筋扳成圓圈與打入鋼筋綁扎,再往下掘進;預先打入鋼筋護筒,護筒每節長8001000mm;預先進行靜壓水泥漿,當水泥達到初凝后再開挖 ,保證掘進順利進行。邀請有關專家或加固研究所共同制訂穿砂方案并組織實施。7.3樁孔坍塌事故的指揮控制發生樁孔坍塌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項目副經理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
19、行現場搶救。土建工長組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或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現場安全負責人隨時監護邊坡善,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沒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水、電工協助送外搶救工作門衛在大門口迎接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養活人員和財產損失。7.4緊急求援的一般原則:以確保人員的安全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損失。緊急求援關鍵是速度,因為大多數坍塌
20、死亡是窒息死亡,因此,求援時間就是生命。此外要培養施工人員正確的處險意識,凡發現險情要立刻使用事故報警系統進行通報,緊急求援響應者必須是緊急工作組成員,其他人員應該撤離至安全區域,并服從緊急工作組成員的指揮。7.5急救知識與技術鑒于樁孔坍塌事故所造成的傷害主要是機械性窒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和顱腦損傷所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衰竭,因此緊急工作組成員必熟練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傷員搬運及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與技術等。7.5.1通訊項目部必將110、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安全員應熟知這些號碼。7.
21、5.2警戒與治安安全保衛小組應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或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7.5.3人群疏散與安置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的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引起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惶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7.5.4公共關系項目部辦公室為項目部各住處收集和發布的組織機構,人員包括,辦公室屆時將起到項目部的媒體的作用,對事故的處理、控制、進展、升級等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并對事故輕重情況進行刪減,有針對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內部如實的報道,向內部報道主要是向項目部各工區、集團公司的報道等,外部報道主要是向地鐵公司、監理、設計等單位的報道。7.5.5現場恢復充分辯識恢復過程中存在的危險,當安全隱患徹底清除,方可恢復政黨工作狀態。7.5.6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公司和項目部對應急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評審,針對施工的變化及預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斷更新完善和改進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