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總則-21.1編制目的-21.2編制依據-21.3適用范圍-21.4應急工作基本原則-22 項目概況及相關防汛措施-32.1項目部概況-32.2防洪方案-32.3組織管理管理措施-42.4物資設備人員保障措施-43 組織機構與職責-53.1應急組織體系-53.2應急救援機構相關人員應急職責-5現場總指揮職責-5組員職責-5搶險人員配置及職責-64 應急響應程序- 74.1基本應急響應程序-74.2指揮與控制程序-74.3資源調度程序-74.4醫療救護程序-74.5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程序-74.6應急結束-85 獎懲-81總則1.1編制目的保障本工程施工期間七里河及東風渠河道泄洪暢通,保
2、證本單位施工設備、人員不受洪水損失,維護七里河沿岸人民生命財產及本項目部人員及設備物資安全。1.2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鄭州市2011年防汛工程方案鄭州市防汛搶險應急預案等有關文件精神要求,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特制訂本防汛應急預案。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應于七里河、東風渠連續施工期間由于河水水位上漲影響河道泄洪能力,危及沿岸人民生命財產以及項目施工安全等情況下,進行洪水災害事故的檢測、預防和搶險救災工作。1.4應急工作基本原則(1)以防為主 常備不懈防汛抗洪工作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舉的辦法,積極制定
3、并實施防汛抗洪應急預案,加強預警機制,做到防患于未然。(2)科學調度 全力搶險發生洪水險情后,各級救援隊伍及相關救援力量迅速到位,按照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組織搶險,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社會影響,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項目概況及相關防洪措施2.1項目部概況根據鄭州市近幾年氣象資料分析,入汛時間在6月下旬-7月上旬,降水集中在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中后旬-下旬前期、8月上旬、8月中旬后期-下旬。項目部承擔明理南橋工程施工,本工程位于七里河與東風渠交匯處。河底范圍內有六排鉆孔灌注樁,共計六十根,采用單側土圍堰加鋼便橋形式。2.2防洪方案2.2.1水流速v和水深
4、h經我單位測量組連續十天觀測東風渠與七里河交匯處水平均流速為v1=0.78m/s.水位平均標高h1為81.909m,淤泥頂標高h2為81.409,水深h=h1-h2=0.5m.2.2.2現狀過水斷面(如圖) 水位上口寬度L1=96.2m,河床寬度L2=94.31正常過水斷面 S1=(L1+L2)h/2=(96.2+94.31)0.5/2=47.6275m2正常每秒過水水流量Q1=v1S1=0.7847.6275=37.149m3水位標高81.9092.2.3擬建鋼便橋 經我單位多年在七里河修橋經驗,擬建一座跨度為12m,凈高為3m,凈寬為4m的臨時鋼便橋,此橋布置與河道中心線位置 鋼便橋過水面
5、積S2=123=36m2 當對過水面進行壓縮時,水流速加快,實測水流速v2=0.9m/s 鋼便橋每秒過水流量Q2=v2S2=1.236=43.2m3 經計算比較Q1Q2,滿足七里河正常排水要求。 經我項目部調查,河道管理處無近年來七里河流量數據,根據當地村民介紹最大洪峰時水面漲至河堤。水深Hmax=1.85m,過水面積S max=(105+90)1.85/2=180.375m2,最大流速為Vmax=1.5m/s,每秒最大過水流量為Qmax= VmaxSmax=1.5180.375=270.563m3,因此我項目部擬定在汛期前完成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汛期前完成橋梁下部結構施工的情況結合水利部門防汛
6、要求,決定是否需要挖除圍堰土方,若需要則及時組織人員、設備進行挖土施工,確保汛前疏通河道,保證河道泄洪能力。汛期前未完成橋梁下部結構施工的情況根據水利部門和鄭州市防汛辦公室的洪水預測通知,采取相應措施保證現場安全。根據七里河近年的洪水資料和河道變化情況,鋼便橋的斷面過洪能力能溝滿足防汛抗洪要求時,此時主要通過鋼便橋頂面以下的泄洪通道泄洪,項目應急處理工作主要是對水文條件進行密切監控,由測量監控組負責對河道、水文等進行實時監控,對于土圍堰出現將要變形、塌方、滿溢等征兆時,馬上報告。搶險組立即處理,對薄弱處及時用編織袋裝土進行加固;當水量繼續增大有淹沒土圍堰可能時,及時撤離現場的施工設備和人員。2
7、.3組織管理管理措施(1)與鄭州市防汛辦公室,業主防汛應急指揮部及上下游應急救援隊伍建立防汛聯動機制,保持防汛信息暢通,齊心協力,全力抗洪度汛。(2)與當地水文和氣象部門建立聯系,隨時了解水位,水量及天氣變化。(3)24小時專人值班巡堤,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項目部。(4)汛期所有人員設備等均不得在河堤以下的位置過夜,應停放在岸上。(5)對所有防汛人員電話24小時電話開機,保證通訊組織暢通。2.4物質設備人員保障措施(1)為了保證防汛抗洪工作順利進行,項目部應急救援設備,物資儲備如下表:序號名稱規格數量1挖掘機3臺2裝載機3臺3汽車吊50噸3臺4發電機150KW3臺5自卸車15臺6水泵600m3/h
8、3臺7編織袋1000個8鐵锨80把9鐵鎬80把10應急燈80盞11救生衣100件12木方200m313鐵絲2噸(2)對防汛設施定期進行全面巡查,做好計錄。同時做好對鋼便橋,工程施工地段的安全檢查工作和現場管理,及時清理作業現場,同時嚴格落實防汛保障措施。在汛期加強對配電柜設施等的安全檢查工作,使之處于良好運轉狀態。(3)項目部所有人員及現場作業隊及其他作業隊的人員在汛期時刻處于戰斗狀態,發現險情立即進入戰斗狀態。3 組織機構與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防洪應急小組組 長:盧文勝副組長:丁景玉組 員:賈得來、王建、王超3.2應急救援機構相關人員應急職責321現場總指揮職責組長主要職責有:(1)接受市
9、防汛辦、業主及市政二集團應急救援領導機構等上級機構的領導,請示并落實指令;(2)審定并簽發項目部應急預案,下達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指令;(3)負責防訊抗洪應急救援指導工作,統一協調應急資源;(4)確定與業主及政府的相關聯系人,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5)審批項目部防汛抗洪應急救援費用。322組員職責組員分為尋堤值班組,監控測量組,物資籌備組,設備保障組,由相關部門人員擔任。分別負責以下職責:(1)通過組織巡堤值班及監控測量人員對汛情進行實施監控預警;(2)統籌儲備相關搶險物資及配備和維護保養相關搶險設備;(3)在汛期積極主動和市防汛辦公室、業主應急指揮部等上級應急指揮機構保持實時聯系,同上下游應急
10、救援組織保持有效聯動。(4)負責搶險救災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和相關的醫療救護等方面的聯系,當出現人員受傷等緊急情況時采取急時有效救護工作。搶險人員配置及職責搶險人員由施工隊人員當任,聽從組長指揮,做好以下工作:在防汛抗洪應急期間用編織袋裝土對堤壩,便道等處出現的小型噴口,泄露等進行封堵;在圍堰頂面被水淹沒前,撤離現場人員,物質,設備;在需要對土圍堰進行挖除泄洪時,迅速組織防汛設備、物資、人員對河中的圍堰進行開挖泄洪。4 應急響應程序4.1基本應急響應程序4.2指揮與控制程序防汛抗洪應急救援的統一應急指揮為組長盧文勝。負責現場監控的安全員(車前進)、施工隊長(王建)、技術負責人(丁景玉)分析汛情
11、報告總指揮(耿建偉)。總指揮會同各部負責人對汛情進行評估,確認緊急狀態,做出應急決策,迅速有效的進行應急響應。4.3資源調度程序由物資部負責所需物資的調動,設備部負責搶險設備的調配。4.4醫療救護程序接到啟動應急預案通知后,綜合辦公室負責人馬上同醫療救護部門取得聯系,安排現場醫療救護準備工作,一旦出現人員落水淹溺或受傷等情況,迅速開展現場緊急救護工作,并及時送至附近醫院進行治療。4.5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程序在應急救援突擊搶險過程中,突擊搶險隊員一定要穿好救生衣才能到現場進行突擊搶險工作,以免在搶險過程中不慎落水造成淹溺等事故。4.6應急結束根據監控測量組的現場監控及上級應急救援機構的統一指揮,
12、當汛期結束后,由現場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項目部著手開展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對于應急響應中泄洪而挖的圍堰進行重建,盡早恢復施工。5 獎懲一旦發生洪水災難事故,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以后,各應急救援人員應迅速到位履行職責,不得借故耽誤。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的單位和個人,應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1) 出色完成應急處理任務,成績顯著的。(2)使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免受損失或者減少損失的。(3)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設,實施效果顯著的。(4)有其他特殊貢獻的。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給予行政處分:(1)不按照規定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2)不按照規定報告事故真實情況的。(3)拒不執行應急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則在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4)有其他危害應急工作行為的。附鄭州市相關部門防汛聯系電話1市防汛抗旱指揮部02市城市防汛辦公室0搶險小組主要成員名單序號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備注1盧文勝項目經理2丁景玉技術負責人3賈得來安全負責人4王 建施工隊長5葛炳瑞質量負責人6王 超材料負責人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