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肖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二一七年二月目錄1總則1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工作原則11.4適用范圍12工程概況22.1 流域概況22.2 工程基本情況 22.3 水文72.4 工程安全監測82.5 汛期調度運用計劃82.6 歷史災害及搶險情況93 突發事件危害性分析93.1 重大工程險情分析93.2 大壩潰決分析103.3影響范圍內有關情況104險情監測與報告114.1險情監測和巡查114.2險情上報與通報115險情搶護115.1搶險調度115.2搶險措施125.3應急轉移126應急保障136.1組織保障136.2隊伍保障146.3物資保障146.4通信保障156.5其它保障157
2、應急預案啟動與結束157.1啟動與結束條件157.2決策機構與程序158附件158.1附圖158.2附表168.3大壩安全鑒定報告書16附錄A水庫工程技術特性表17龍巖市東肖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編制東肖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是為了提高水庫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切實做好水庫遭遇突發事件時的防洪搶險調度和險情搶護工作,確實有利保證水庫運行安全,最大限度的保障水庫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避免造成經濟損失。1.2編制依據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方針,做好本水庫防洪減災工作,合理科學地進行水庫調度運用,保證水庫防洪安全,特制定本預案。東肖水庫防
3、洪搶險應急預案的編制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有關技術規程、規范和經新羅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批準的東肖水庫汛期防洪調度運用計劃進行編制。1.3工作原則東肖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的編制,以確保水庫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首要目標,體現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全力搶險、確保水庫工程運行安全的原則。1.4適用范圍1.4.1東肖水庫遭遇的突發事件是指東肖水庫工程因以下因素導致重大險情:1、超標準洪水;2、工程隱患;3、地震災害;4、地質災害;5、上游大體積漂移物的撞擊事件;6、其它。1.4.2東肖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可供
4、下游行政村參照執行。2工程概況2.1 流域概況2.1.1流域位置:東肖水庫位于龍巖市東肖鎮東堀村上游林場,東經11659117.03,北緯24552505。所在流域為九龍江北溪水系,雁石溪支流豐溪上游的一條支流東肖溪,發源于東肖鎮大水坑村境內涼山崠,源頭海拔高程1372m,自南向北依次流經東肖鎮的東窟、后田、榴坑、湖洋寨、隔頂、邦山、黃邦、曲潭、洋潭等村莊,后匯入豐溪再流入龍津河。東肖水庫集雨面積16.63Km2。海拔相應較高,山高水短,水庫居高臨下,下游緊挨居民區,涉及東肖、曹溪,二個鄉鎮8行政村,以及龍巖城區沿河5.5萬人,耕地5萬余畝和鐵路、高速路、319國道公路。壩后灌溉渠道及供水管道
5、, 2000年在壩后下游興建一座日供水1.2萬td的東肖水廠。2.2工程基本情況2.2.1東肖水庫屬IV等工程,大壩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級別為4級,水庫樞紐工程由主壩、溢洪道、壩內輸水涵洞等組成。大壩為碾壓堆石壩,最大壩高25.0m,壩頂寬4.2m,壩頂長116.55m,壩頂高程504.31m,防浪墻高程505.31m。溢洪道位于大壩左側,為側槽式實用堰,堰頂高程501.31m,溢流堰長度40.6m,溢流堰頂寬1.4 m。輸水隧洞布置在大壩的左岸,溢洪道左側,采用圓型斷面,開挖洞徑2.3 m,鋼筋砼襯砌,厚0.3 m,輸水隧洞進水口采用斜拉閘門啟閉,孔徑0.6m,放水口底高程485.31,隧洞襯
6、砌后進口底高程482.074 m,長110.0 m,隧洞最大泄流量為3.06 m3/s。放空底孔門寬1.7 m,高2 .2m,配置鋼筋砼門和輔助木閘門各一扇。東肖水庫工程特性表類別名稱單位數 值類別名稱單位數值水文集雨面積km216.63主壩 壩型鋼筋砼面板礁石壩河道長度km5.81地基巖性砂礫巖、砂巖夾粉砂巖河道比降76壩頂高程m504.31正常正常蓄水位m501.31防浪墻頂高程m505.31相應庫容萬m397.41最大壩高m25死水位m485.31壩頂長度m116.55相應庫容萬m33.88壩頂寬度m4.2興利庫容萬m395.53防滲型式鋼筋砼防滲面板(加固后)設計設計洪水標準年50地震
7、烈度度洪峰流量m3/s205溢洪道進口型式側槽式洪水總量萬m3/s535地基巖性細砂巖下泄流量m3/s158.3堰頂高程m501.31設計洪水位m503.01堰頂凈寬m1.4相應庫容萬m3120堰頂凈長m40.6校核校核洪水標準年1000陡槽長m91.32洪峰流量m3/s321消能型式挑流消能下泄流量m3/s287型式有壓隧洞校核洪水位m503.63地基巖性砂礫巖、砂巖夾粉砂巖相應庫容萬m3129最大泄流量m3/s3.06斷面尺寸m1.7進口底高程m482.074閘門斜拉閘門啟閉設備手動螺桿啟機動車啟閉容量LQ-15KN2.2.2有關技術參數及泄流曲線、庫容曲線:東肖水庫正常蓄水位為501.3
8、1m,正常庫容97.41萬m3,水庫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設計洪水位為503.01m,校核洪水位為503.63m,死水位為485.31m,死庫容3.88萬m3,興利庫容95.53萬m3,總庫容為129萬m3。2.2.2 東肖水庫下泄流量關系表和庫容曲線表:下泄流量關系表水位(m)下泄流量(m3/s)水位(m)下泄流量(m3/s)501.310502.7133.07501.42.19502.8147.68501.56.72502.9162.8501.612.68503.0178.4501.719.78503.1194.46501.827.85503.2210
9、.98501.936.80503.3227.95520.046.54503.4245.34502.157.02503.5263.16502.2502.3502.4502.5502.668.1879.9992.41105.41118.97503.6503.7503.8503.9504.0281.39300.02319.05338.46358.25水位庫容關系曲線表水位(m)479484490494501.31502庫容(萬m3)0.02.01534.597.4105水位(m)503504505庫容(萬m3)1201351502.2.3 歷次重大改建、擴建、加固等基本情況。 東肖水庫自1996年8
10、月完工后,2008年進行除險加固,2012年全面完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提高了水庫的防洪調蓄作用。2.2.4 大壩歷次安全鑒定情況,簡述結論。2007年5月,東肖水庫大壩經福建安瀾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進行全面安全鑒定,龍巖市水利局進行審查,福建省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批復為三類壩。安全鑒定結論:根據本次安全復核各項成果,如下:(1)壩頂高程不能滿足規范要求,降低溢洪道側槽堰1.8m,屬C級。(2)東肖水庫為復合土工膜防滲面板堆石壩,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但由于該壩址工程地質條件較差,巖層斷裂破碎,裂隙發育風化很深,難以挖除。作為柔性面板的趾板、溢洪道側堰截水墻的建基面抗滲性
11、能都顯得欠缺,雖然均按常規采取了帷幕、固結灌漿的工程措施,但效果不理想,壩基滲流和繞壩滲透是該工程的突出問題,表現在:蓄水當年水庫不能蓄滿,至495.00水位時,大壩滲水與壩前來水量相當,從大壩下游400m的東坑渠渠首流量推算,最大滲水量約0.16m3/s,滲透流量仍達0.08m3/s。在溢洪道未泄水,挑流鼻坎下原河床常年有水,從未干涸,平時可觀察到壩的背水坡腳(右壩端)常年也有一積水窟,待到庫水位大幅度消落后,該水窟才干涸,證明壩基滲流嚴重。大壩右岸山坡坡腳也存在嚴重的濕潤面和積水窟,說明右壩肩也存在繞流。據水庫運行管理人員介紹,水庫在水位較高時水庫漏漏量較大。右岸防浪墻未閉合,防洪安全達不
12、到要求,滲流安全評價為C級。(3)東肖水庫大壩屬四級建筑物,根據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SL274-2001規定,正常運用條件下壩坡抗滑穩定最小安全系數應1.15。非常運用條件下壩坡抗滑穩定最小安全系數應1.05。從上述穩定計算成果可知,在選定的計算參數條件下,四種工況的計算安全系數均可滿足規范要求。壩坡穩定滿足規范要求,但沒有連續有效的位移、沉陷資料,難以量化變形情況,經檢查認為,大壩變形已趨穩定,但有局部沉陷,結構安全為B級。(4)溢洪道進口側堰個別段,如靠近趾板處,開挖后基巖較單薄,滲徑較短,滲透比降大,灌漿時多有冒漿現象,尤其與趾板結合部,更為薄弱,側堰根部仍有幾處滲水,高水位時其中兩處漏
13、水量較大。溢洪道側槽后壁山坡高劈方段邊坡不穩定。側槽末端至陡坡起始段長10m左右,右側墻砌體高度7.89.5m,左壩端緊倚該段側墻,臨空面直立(即坡比1:0),墻頂架設鋼筋砼人行便橋,橋面兩側采用4根外徑76m m鍍鋅管焊接作防護欄,全長12m。可能因橋鋼筋砼梁或欄桿鋼管伸縮帶動兩端橋臺(亦即溢洪道側墻)頂部出現數毫米寬的4條裂縫。也可能存在大壩與溢洪道橋臺不均勻沉陷引起產生的沉陷縫。溢洪道側槽至陡坡前10m槽段因左側山體破碎,風化較深,又緊鄰溢洪道,消坡后坡度較陡,存在不穩定滑坡體,因建壩時資金不足,未加以支護,時有滑坡堵塞溢道的可能。(5)輸水隧洞由于隧洞圍巖裂隙發育穩定性較差,加上洞挖時
14、爆破缺陷引起超挖掉塊,鋼筋砼襯砌后雖有進行回填灌漿,但投入運用后發現在外水壓力作用下洞頂及施工縫有多處漏水,可見隧洞圍巖裂隙發育,襯砌質量差,回填灌漿效果不理想。根據輸水隧洞的滲漏情況、滲漏部位及原因,本次擬采用套鋼管和洞周固結灌漿兩種方案對輸水隧洞進行處理。(6)管理房年久失修,啟閉房嚴重破損。(7)大壩沒有位移、沉陷及滲流觀測設施。綜合以上情況,東肖水庫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影響水庫正常運行。根據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導則,確定大壩為三類壩。2013年2月,根據巖水水利【2013】9號關于印發新羅區東肖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投入使用驗收鑒定書的通知,結論是東肖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已按設計基本完成, 隱
15、患基本排除,工程施工質量合格,可確保運行安全,發揮水庫的各項效益。 2.2.5 工程存在的主要防洪安全問題2012年大壩-經過全面除險加固改造,大大提高了水庫的防洪調蓄作用,已經不存在防洪安全問題。2.3 水文2.3.1 東肖水庫所在流域最大暴雨、洪水情況,水庫防洪標準及設計洪水成果。水庫處于亞熱帶,氣候為溫暖濕潤,海洋性氣候(臺風)與大陸性天氣(如冷峰的東移或南侵)均可影響本區。據龍巖市氣象站的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19.9,極端最高氣溫38.1,極端最低氣溫-5.6,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880mm。工程于1994年10月動工興建,1996年8月下閘蓄水。水庫大壩設計按50年一遇的洪水為設計洪水
16、,1000年一遇洪水為校核洪水。水庫設計洪水成果見下表。水庫設計洪水成果表項目P(%)0.10.20.512510Qm(m3/s)3212932562302051681412.3.2 水庫所在流域水文測站(包括水文自動測報系統)分布情況。 水庫所在流域無水文測站,也無水文自動測報系列,沒有防汛預警系統,給水庫防汛和水庫調度帶來很大困難。2.3.3 水庫報汛方式及洪水預報方案。 水庫報汛采用有線或無線電話方式,水庫上游為旅游開發區,通訊網絡較好,一般都不得能正常使用。 水庫雨量站設置較晚,沒有歷年暴雨資料及實測流量資料,洪水預報只能采用水量平衡原理,利用庫水位變化推算來水流量,預報庫水位變化,這
17、種方式預報時間短,精度差。2.4 工程安全監測2.4.1 水庫工程安全監測項目、測點分布以及監測設施情況等。 水庫大壩原來沒有沉陷位移觀測設施,只能靠日常巡查觀測大壩安全檢查監測采用視準線法,項目有沉陷位移等等。監測設施主要有全站儀和水準儀。2.4.2 以往水庫工程安全監測情況,重點分析發現的異常現象。 大壩觀測原來靠日常巡查進行觀測,發現大壩有局部沉陷,壩后滲水等現象發生。相信經過2012年除險加固后增設沉陷位移觀測和增添了觀測儀器,對今后也可以采用視準法觀測,同時平時也要加強對壩面及兩岸壩肩的觀察。2.5 汛期調度運用計劃2.5.1 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計劃主要內容。 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計劃主要
18、內容是洪水調度原則和興利調度為原則。水庫服從上級防汛指揮部統一指揮和調度,按照批準防汛調度運用計劃開展工作。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防汛方針。加強與下游、行政村聯系,做好防汛工作。2.6 歷史災害及搶險情況2.6.1 水庫興建以前,工程所在流域發生的最大洪水、地震、地質等重大災害的相關情況。 水庫興建以前缺少最大洪水、地震、地質災害等調查資料。2.6.2水庫興建以來,工程所在流域發生的大洪水、地震、地質災害和工程重大險情等,以及水庫調度、搶險和災害損失等情況。 水庫興建以來沒有發生大洪水、地震、地質災害等,也沒有災害損失情況。3 突發事件危害性分析3.1 重大工程險情分析
19、3.1.1 根據水庫實際情況,可能導致水庫工程出現重大險情的主要因素有:1、超標準洪水會對大壩造成毀滅性破壞,可能產生嚴重潰壩等重大險情。2、超過大壩設計的地震等級,會對大壩結構和穩定性產生破壞,嚴重潰壩等重大險情;兩岸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會對大壩形成不同程度影響,嚴重潰壩等重大險情。 3.1.2 分析可能出現重大險情的種類,可能發生的部位和程度。東肖水庫除險加固前為土工膜防滲面板堆石壩,2011年列入除除加固項目設計為鋼筋砼面板堆石壩,水庫大壩可能出現滲流,壩周趾板經過灌漿相應會減小,從而導致潰壩可能性減小。3.1.3 分析可能出現的重大險情對水庫工程安全的危害程度。(1)超標準洪水及地震、
20、地質災害會造成重大險情,可能對東肖水庫工程形成潰壩重大事故。(2) 東肖水庫大壩屬水庫除險加固后為鋼筋砼面板堆石壩,出現滲流管涌較小,會導致潰壩和跨壩的事故。3.2 大壩潰決分析3.2.1根據水庫實際情況,分析可能導致水庫大壩潰決的主要因素。根據東肖水庫運行十五多年情況和柔性面板壩的運行規律分析,形成大壩潰壩的主要原因有:(1)水庫遇到超過設計和校核特大洪水時,會對水庫造成重大破壞,甚至發生潰壩和垮壩的事故。(2)水庫遇到超過設防地震等級的特大地震,水庫大壩的結構和穩定性會受到破壞,甚至出現潰壩和垮壩的事故。(3)水庫庫區范圍出現重大地質災害,會出現潰壩和垮壩的事故。(4)大壩受滲流或侵蝕可能
21、引起壩后出現管涌造成潰壩和垮壩事故。3.2.2分析可能發生的水庫潰壩形式東肖水庫大壩加固后為鋼筋砼面板堆石壩,按照堆石壩運行規律分析,出現潰壩形式為部分潰壩和整體潰壩。3.2.3潰壩洪水計算。在水庫搶險預案中,水庫一旦出現潰壩險情時,應及時施以敲鑼、報警器報警,通知下游。啟動東肖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3.3影響范圍內有關情況3.3.1確定影響范圍內的人口、財產等社會經濟情況。1、下游受淹影響范圍:(1)下游涉及東堀、后田、榴坑、湖洋寨、隔頂、黃邦、曲潭、洋潭、菜園、溪連十個行政村,以及龍巖城區莊,人口5.5萬人,耕地3.5萬余畝。(2)下游轄區有319國道、漳龍高速路,龍巖城區、以及沿河鄉鎮。
22、3.3.2 確定影響范圍內的工程防洪標準水庫下游影響范圍的工程防洪設施:東肖鎮以上局部已建防洪堤,設計標準為10年一遇,鎮以下接龍巖城區大部分已建防洪堤相應標準較高,設計標準為2050年一遇,按防洪規范確定,鄉鎮為10年一遇。4險情監測與報告4.1險情監測和巡查4.1.1水庫工程險情監測、巡查的部位、內容、方式、頻次等。按照規范,平時對大壩加強觀測,主要內容是壩面裂縫和壩體滲漏等。水位變化時,對大壩進行沉陷位移觀測,針對相同水位時的觀測值,進行比較。出現險情時,增加對壩體沉陷位移觀測次數,工程險情進行二十四小時觀測,密切注視變化。4.1.2規定監測、巡查人員組成及監測、巡查結果的處理程序。當發
23、生險情時,應組織區水利局、鎮水利站專業技術人員,對險情進行監測,水庫平時監測、巡查由水庫管理員負責,并對結果進行分析,及時上報區水利局、區防汛辦。4.2險情上報與通報4.2.1 規定險情上報、通報的內容、范圍、方式和聯絡方式等。發生險情時,按預案規定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匯報險情的大小等等;采用有線和無線方式聯絡。5險情搶護5.1搶險調度5.1.1根據所在水庫可能發生的險情,確定水庫允許最高水位及最大下泄流量,制定相應的水庫搶險調度方案。東肖水庫為側槽式溢洪道自由溢洪,在正常情況下,水庫的調蓄作用,不會超過校核洪水位。在發生險情情況下,可能超過校核洪水位。水庫允許最高水位為校核洪水位,最大下泄流
24、量為校核洪水位相應下泄流量。制定水庫搶險調度方案時,應確保水庫不超設計和校核洪水位,下游也應制定相應措施,汛期加強與氣象部門的聯系,根據預測的降雨量,計算入庫流量提前騰空庫容,降低庫水位,相應本水庫放水達3.06/S,做好水庫的調度工作。5.1.2明確水庫調度權限、執行部門等。 水庫出現險情,由水庫防汛指揮部指揮長發布命令,有關部門共同執行。5.2搶險措施5.2.1 根據險情,制定相應的搶險措施。水庫出現險情時,由福建省實施防汛條例細則規定,由東肖鎮人民政府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水庫必須服從區防汛指揮部和東肖鎮防汛指揮部統一調度指揮。防御洪水和險情如下:1.包庫領導到現場指揮防汛抗洪和搶險工作。
25、2.水庫管理中心加強值班員力量,加強對水庫樞紐建筑物的檢查與觀測,及時掌握雨情、水情和汛情,及時向區防汛指揮部和東肖鎮防汛指揮部以及相關部門匯報汛情和險情。1.加強與當地駐軍的聯系,請聯防部門協助搶險。2.及時向下游行政村,通報水庫水情和險情。3.搶險是在建筑物出現險情時為避免失事而進行的緊急搶護工作。險情發生后,應迅速分析,準確判斷,擬定搶修方案,統一指揮,及時組織搶修,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防汛部門報告。5.3應急轉移5.3.1 應急轉移 東肖水庫管理處和東肖鎮根據水情和險情的變化,負責通知下游有關單位和行政村,具體應急轉移由東肖鎮人民政府和下游相關單位、行政村負責組織實施。5.3.2應急
26、轉移方向 下游相關單位和行政村應預先制定預案,根據受威脅區域現有交通狀況、社區分布和安置點的分布情況,制定應急轉移方向,往高處轉移。6應急保障6.1組織保障6.1.1 防汛組織機構 東肖水庫防洪調度由東肖鎮鎮長徐接培為指揮長,常務副指揮長為分管水利副鎮長陳清倫,成員由鎮黨政辦、企業站、農業服務中心、派出所、民政辦、衛生院、財政所、科技文化中心、水利站、供電所、村鎮建設管理中心、林業站等及有關部門領導和各村委會主任組成,按應急預案的職責分工和工作方式實施。6.1.2水庫應急搶險專家組 在東肖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由不同專業和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組建東肖水庫應急搶險專家組,各工作組職責分明,分工合
27、作,保證必要時能各負其職,有條不紊工開展工作,對水庫出現險情及時作出初步處理意見。6.1.3 水庫防汛領導小組 成立東肖水庫防汛領導小組, 組長陳清倫,副組長陳景彬、沈佩魁、王躍村,成員見下表組成。其職責:傳達上級有關指示精神,通知各單位做好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事項,及時為指揮部提供有關決策依據,協調各機構的工作關系:及時了解水情、災情、向指揮部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及時將雨情災情救災辦法和指揮部指令等通知各村有關單位;嚴密監視洪水動向,直到河道主要控制站的洪水位退到警戒水位以下:做好抗洪搶險救災的宣傳報道。6.2隊伍保障6.2.1搶險隊伍組成水庫防汛搶險隊隊長由盧啟慶擔任,副隊長由陳景彬、郭貞山擔
28、任,成員由下片干部和村兩委成員組成。采用電話聯系,(見東肖鎮防洪搶險救災指揮部人員聯系電話。任務是分析撐握險情,雨情,提出洪水調度方案,組織實施工程搶險應急和保護,加強供水、電力、通訊、交通設施的維護與搶修工作。6.3物資保障6.3.1 配備搶險物資種類、數量 根據水庫實際情況和防汛需要,配備如下物資如下:防汛物資儲備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 注1救生衣件202編織袋條20003砂石料m3204礦燈個8手電筒20把5銅鑼副26鋤頭把207鐵鍬把158雨衣件309雨靴雙1010安全帽頂206.3.2水庫自備和可征調的搶險物資種類、數量根據水庫實際情況和面板堆石壩運行情況,東肖水庫自備上述防汛物資,存放
29、水庫管理處。若發生重大險情時,防汛指揮部可以就近調集所需防汛物資,來保證搶險救災需要。6.4通信保障6.4.1 通信保障東肖水庫通信主要是有線,預警系統傳輸水情和雨情,靠太陽能傳輸無線信息。緊急情況下,水情、雨情信息的應急傳送方式基本上能保證。6.4.2搶險指揮的通信方式 東肖水庫通信主要是固定電話、手機信號。發生重大險情 ,水庫都能正常工作。6.5其它保障6.5.1交通、衛生、飲食、安全等其他保障措施,由東肖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宣傳報道的發布權限和方式由防汛指揮部和宣傳部門決定。7應急預案啟動與結束7.1啟動與結束條件7.1.1明確啟動與結束應急預案的條件。 在進入防汛期時,水庫管理處
30、應按預案開展日常工作。汛期結束時,無重大情況,自行結束。發生重大雨情和險情時,由防汛部門啟動預案進行搶險等。7.2決策機構與程序7.2.1 啟動和結束應急預案的決策機構與程序。 啟動和結束應急預案的決策機構是省、市、區防汛指揮部和水庫防汛指揮機構。發生險情時,由水庫管理處匯報東肖鎮水庫防汛指揮機構,水庫防汛指揮機構視情況決定,或請示上一級防汛指揮部門,啟動和結束應急預案。8附件8.1附圖1、東肖水庫防洪搶險救災流程圖;2、東肖水庫情況表;3、東肖水庫防洪搶險救災指揮人員聯系電話4東肖水庫防汛重點部位人員轉移路線圖8.2附表1、水庫工程技術特性表(附錄A)8.3大壩安全鑒定報告書附錄A水庫工程技
31、術特性表 高程系統:水庫名稱東肖水庫主壩壩型(加固后)鋼筋砼面板堆石壩建設地點林場門口壩項高程(m)504.31所在河流東肖溪最大壩高(m)25流域面積(km2)16.63壩頂長度(m)116.55管理單位名稱東肖水庫管理處壩頂寬度(m)4.2主管單位名稱區水利局壩基地質砂礫巖、砂巖夾粉砂巖竣工日期1996.8壩基防滲措施高壓灌漿工程等別IV防浪墻頂高程(m)505.31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設計烈度VI溢洪道進口型式側槽堰多年平均降水量(mm)1900地其巖性砂礫巖、砂巖夾粉砂巖設計洪水標準()2堰頂高程(m)501.31洪峰流量(m3/s)205堰頂凈寬(m)2.0日洪量(萬m3)1.2堰頂凈
32、長 (m)40.6校核洪水標準()01陡槽長(m)91.32洪峰流量(m3/s)321消能型式底流消能日洪量(萬m3)1.2輸水隧洞型式有壓隧洞水庫特性水庫調節特性年調節地其巖性砂礫巖、砂巖夾粉砂巖校核洪水位(m)503.63最大泄量(m3/s)3.06設計洪水位(m)503.01斷面尺寸1.7正常蓄水位(m)501.31進口中心高程482.074汛限水位(m)閘門斜拉閘門死水位(m)485.31啟閉設備手動螺桿啟閉機總庫容(萬m3)129啟閉容量LQ-150KN調洪庫容(萬m3)44.59興利庫容(萬m3)95.53死庫容(萬m3)3.88工程運行歷史最高庫水位(m)及發生日期東肖水庫防洪搶
33、險救災流程圖經開區(高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值班電話:2292110傳真:2312698 報電話 告汛情通報 情傳真 況鎮政府值班電話:2795567傳真:3390770 報下村電 告干部話 情 況水庫管理處值班,領導帶班暴雨預報報通村民組織巡查告知發現災情苗頭中心戶長搶險隊伍待命鎮 報 領 告導干部督促村民、落實防范 通 啟動 搶 知 預案接報告險 到搶險隊伍到現場隊 敲搶 伍 鑼險 報通 警知組織搶險、轉移人員;封橋、封路、掛警示牌等措施組織災后自救災民安置疫情防疫生活自救恢復生產收集災情收集反饋有關情況東肖鎮東肖水庫防汛抗洪小組名單部門姓名聯系電話指揮長徐接培副指揮長陳清倫東肖水庫管理處陳景彬東肖水庫管理處沈佩魁東肖水庫管理處王躍村東肖水庫管理處張蘭英東堀村沈達年榴坑村黃才信湖洋寨村張鴻黃邦村吳雷洋潭村陳朝陽曲潭村陳新武溪連村張偉國菜園村陳清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