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煤礦觸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39頁).doc

  • 資源ID:566863       資源大小:264.04KB        全文頁數:3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煤礦觸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39頁).doc

1、預案編號:HF10預案版本號:13151版 *煤業 觸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煤業公司 二0一三年十月三十日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 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單位名稱*煤業有限公司聯系人聯系電話傳 真電子郵箱法定代表人資產總額單位地址郵政編碼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現將我單位編制的: 等預案報上,請予備案。 單位公章 年 月 日審批意見: 公 章 年 月 日 目 錄*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1、事故類型和危險性分析11.1、事故危險源11.2、事故類型11.3、危害形式11.4、危害程度21.5、預防與應急32、應急原則53、組織機構及職責63.1、應急組織體系63.2、指揮機構73.3、組織機

2、構職責94、預防與預警184.1、危險源監控184.2、預警行動195、信息報告程序245.1、報警系統及程序245.2、現場報警方式245.3、24小時相關部門聯系、聯絡255.4、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265.5、向外求援方式266、應急處置286.1、響應分級286.2、響應程序296.3、處置措施32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367.1、所需裝備物資明細367.2、物資裝備管理與維護377.3、正確使用37附件37 *觸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事故類型和危險性分析 1.1、事故危險源1.1.1、絕緣老化、損壞;液體、塵埃侵入;空氣潮濕;機械、電氣損傷,致使電器設備、機械設備外殼帶電。

3、1.1.2、保護接地缺陷,接地電阻過大;漏電保護裝置失效。1.1.3、防護設施缺陷,違章操作觸及帶電體。1.1.4、桿塔、構件損壞致使不帶電部帶電。1.2、事故類型單人觸電(1)電工作業時觸及危險源發生事故。(2)非電工在操作中觸及危險源或意外觸及危險源發生事故。多人觸電事故(1) 多人參與電力作業,觸發危險源發生多人觸電事故。(2) 人員集中場所因意外觸發危險源發生多人觸電事故。1.3、危害形式1.3.1電擊 直接觸及帶電體發生直接電擊。觸及正常狀態下不帶電,由于故障,意外帶電的導體發生間接電擊。電擊是電流對人體內部組織的傷害,是最危險的一種觸電事故。可造成人員神經系統麻痹,電流較大時也可直

4、接造成人員呼吸停止、心臟停跳至死亡。觸電傷亡事故中,85%以上的死亡是電擊造成的。1.3.2電傷電傷是電流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等對人體造成的傷害。觸電事故大約70%含有電傷成分,電傷的主要體現為電燒傷。電燒傷分為:電流灼傷和電弧燒傷。1.4、危害程度1.4.1、電燒傷:電流熱效應造成。電流灼傷人與帶電體接觸,電流流經人體,電能轉換成熱能對身體造成傷害。電弧燒傷弧光放電造成的傷害。電弧發生在人體附近對人體造成間接燒傷,無電流通過人體。帶電體與人體直接產生電弧發生直接電弧燒傷,此時有電流流經人體,這種燒傷往往與電擊同時發生;電弧溫度可高達8000以上,熾熱將金屬融化濺出,可造成大面積、大深度

5、的傷害,甚至燒焦、燒掉四肢及其他部位。大電流通過人體,將人體烘干、焦化機體組織。高壓電弧的傷害最為嚴重,其次就是直流電弧,再次是工頻交流電弧。1.4.2、皮膚金屬化:在電弧高溫的作用下,金屬熔化、汽化,金屬微粒滲入皮膚,使皮膚粗糙而張緊喪失功能。這種傷害往往與電弧燒傷同時發生。1.4.3、電烙鈍:人體與帶電體接觸,接觸部留下永久性斑痕。斑痕處皮膚失去原有彈性、色澤,表皮壞死,失去知覺,喪失功能。1.4.4、機械性損傷:電流作用于人體,由于中樞神經反射和肌肉強烈收縮導致的機體組織斷裂、骨折等傷害。1.4.5、電光眼:弧光中的紅外線、紫外線、強光對眼睛造成傷害。造成角膜炎或結膜,視力下降或失明。1

6、.4.6、跌、摔傷 觸電發生人的中樞系統麻痹,有時還會伴隨著跌落傷害,輕者致傷致殘,重則造成死亡。 觸電事故發生時往往是電擊、電傷、跌傷相互伴隨,使傷害更加嚴重。1.5、預防與應急1.5.1、預防(1) 電工作業做好防護、監護,認真執行停送電制度和驗放電制度。(2) 加強檢修工作,使系統和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出現缺陷立即處理,設備、系統不得帶病運行。(3) 絕緣和保護要定期檢測、整的、試驗。杜絕防護缺陷出現。(4) 加大安全監、督查力度,杜絕三違。1.5.2、應急措施(1) 達到預警條件及時預警啟動應急預案。(2) 兼職礦山救護隊員進行合理配置,全礦無盲區分布,發生觸電立即對傷員進行心肺復蘇

7、、止血、創傷急救。(3) 事故發生后立即組織專業醫生進入現場進行搶救。2、應急原則1) 以人為本,人員安全優先。2) 統一指揮、高效協調,分級負責、區域為主。3) 積極搶救,堅持自救互救與外部救援相結合。4) 信息準確、暢通,預案啟動迅速、高效,防止事故擴大和蔓延5) 人員搶救過程要遵循迅速、就地、準確、堅持的原則。3、組織機構及職責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 長:礦 長(*) 常務副組長:總工程師(*) 副 組 長: 安全副礦(*);機電副礦(*) 生產副礦(*);閆中明(*)3.1、應急組織體系 *市 煤管局 *市人民政府 域外救援、域外醫療*集團公司 *應急救援辦公室(機構常設于調度室)主

8、任:安全副礦副主任:總工程師、機電、生產、通防副礦長。常務副主任:調度室主任(*)成 員:機電部(*)、安監部(*)、通防部(*)、技術部(*)基建部(*)、信息組(*)、后勤部(*)各負責人組成。后勤部由供應、保衛、總務、醫務室組成。信息組:由調度室、行政辦組成,組長*(行辦主任)。副組長:當班調度員。 專項救援指揮中心(機構常設設于礦調度室)總指揮:見指揮機構; 副總指揮:見指揮機構成 員:六長、六部、一室、信息組全體成員災區現場波及區域救災成員域外、專職救護隊醫療隊 處 置掘進隊通風隊機運隊機電隊通防部后勤部技術部安監部基建部機電部保障兼職礦山救護隊保障置處 事 故3.2、指揮機構3.2

9、.1指揮機構四級、三級響應指揮機構 總指揮 值班六長 副總指揮 當班調度 副總指揮 帶班六長 安檢組長 安監部值班 機電組長 機電部值班保障支撐保障支撐 運輸組長運輸隊值班隊干 后勤組長后勤部值班員 兼職礦山救護隊處置事 故二級、一級響應指揮機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總指揮 礦 長副總指揮通防副礦副總指揮生產副礦副總指揮總工程師副總指揮機電副礦副總指揮安全副礦*應急救援辦公室(機構常設于調度室) 專項救援指揮中心(機構常設于礦調度室)運輸組長機運隊兼長機電組長機電部長兼搶險組長機電隊長兼后勤組長:后勤副礦長兼基建組長基建部長兼技術組長技術部長兼通防組長通防部長兼安監組長安監部長兼醫務主任保衛部長

10、總務部長供應部長保障支撐兼職礦山救護隊保障支撐置處 事 故3.3、組織機構職責*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日常職責1、 制定應急救援工作長遠規劃,建立機構,組建隊伍。2、 定期組織對危險源進行排查和監測。3、 積極開展教育、宣傳、培訓工作。4、 定期演練,及時上報相關信息。5、 保障人、財、物力的供給。應急職責1、 決定啟動應急預案。2、 負責應急救援戰時管理和協調。3、 管控信息對外發布,按規定上報事故。4、 對應急事件處置進行決策并負總責。3.3.2鴻發煤業應急救援辦公室職責日常職責1、 執行和貫徹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決定。2、 指導、協調、監督、檢查、應急救援工作規章制度落實情況,開展調研工作,

11、提出工作建議和評估報告。3、 起草文件,承辦會議。4、 組織應急救援預案、方案編審、修訂、上報、備案。5、 指導培訓,督促落實演練。6、 監督人、財、物的落實。7、 積極建設信息網絡平臺和指揮平臺。8、 對應急救援體系的運行進行管理,保證值班、值宿工作到位。應急職責1、 命令、指令傳達,并監督、檢查、落實。2、 依規進行信息發布和上報。3、 協調人、財、物調撥、調運。4、 承辦救災會議。3.3.3專項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職責日常職責1、 編制、修訂專項應急預案及處置方案。2、 每季度組織人員進行培訓。每半年召開專項應急救援例會,對預案進行演練。應急職責1、 全權指揮救援工作。2、 及時接、處警

12、。分析判斷災情,確定響應級別。啟動指揮機構。評估事態發展,申請升高或降低應急級別,及時發布、反饋、上報信息。3、 預案啟動后立即召開應急會議。4、 制定,審核救援作戰方案,批準后立即執行。5、 指揮、協調外部援助力量;6、 指揮危險區域人員撤離,申請上級或地方政府增援。7、 保證應急處置原則的落實。8、 提出物資、設備、醫療、后勤、通訊保障明細并落實。9、 保護現場遇險人員,第一時間停產、撤人權。10、 確定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并開展恢復工作。3.3.4總指揮職責日常職責1、 負責專項預案的審定,監督預案的準備情況。督查危險源的摸排工作。2、 隨時接受救災命令。應急職責1、 全權組織實施應急救援

13、行動,啟動指揮機構。2、 批準救災命令的下達。及時上報情況。3、 主持編制作戰方案并組織實施。3.3.5副總指揮職責配合總指揮完成應急救援指揮工作,按分工做好分管工作。礦長職責日常職責 抓好應急體系的建設,管控好應急體系的日常運行,保證災害發生時隊伍拉得出,打得響。 應急職責 全權指揮事故處置,在副礦長和總工程師的協助下制定人員救治和災害處置作戰計劃,按規定進行上報,不得虛、報,對救災工作負總責。3.3.7值班、帶班六長日常職責 切實掌握綜合預案、專項預案、處置方案,每日值(帶)班要組織對危險源進行排查;對應急體系中的各級指揮機構進行核對,做到心中有數。應急職責 獲取災害信息后立即帶領或命令危

14、險區域人員避險。同時與指揮中心人員共同確定響應分級,立即啟動相應預案,激活指揮機構,進入應急狀態。同時上報鴻發煤業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礦長、總工程師、各副礦長),并實時掌握動態。3.3.8總工程師日常職責 對預案、處置方案、規程、措施進行審定。全面領導技術管理工作。規范圖紙、報表、規程措施,指導培訓工作。應急職責處置中做好礦長第一助手,組織制定人員救治、災害處置作戰計劃。3.3.9安全副礦長職責日常職責 定期組織安全例會;對隱患進行定期排查、整改;督查培訓工作,組織預案演練;及時進行事故的調查和處理。應急職責 充分調動安全管理網絡資源對災害處置進行監督、管控,杜絕事故的蔓延和擴大。3.3.10生

15、產礦長日常職責 勞動組織配備要與應急預案的指揮機構相吻合。經常檢查勞動組織機構和應急救援體系的關系,保證合理,災發時能高速啟動預案。應急職責 親臨現場組織指揮,參與事故調查和處理。3.3.11機電副礦長職責日常職責 組織預案演練,建全機電事故隱患排查體系,抓好機電系統的培訓工作,系統人員配置必須合理并和應急預案組織體系、指揮機構相銜接。應急職責 親臨現場組織救災,領導編制救災設備計劃,協調救災設備調入,參與救災作戰方案的制定,指導救災人員對現場進行有效的處置,保障救災工作圓滿完成。3.3.12通防副礦日常職責 領導好“一通三防”工作,杜絕瓦斯、煤塵超標,消滅通風、瓦斯、煤塵等事故被誘發的可能性

16、。應急職責 領導應急時的通風管理,參與作戰計劃的制定,組織實施指揮部下達的調風、反風指令。3.3.13調度室職責 承接應急救援辦公室的所有職責。3.3.14安監部職責日常職責 健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每月對安全培訓工作進行督查,每周進行隱患排查,組織預案演練,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急職責 對救災作戰方案、救災過程、處置效果進行研判、評估,及時反饋到指揮中心;加強現場安全監察力度,形成有效的安全管控體系。為救災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3.3.15機電部職責日常職責 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監督落實。按規定定期進行試驗、檢查、檢測。按計劃、督導培訓和檢修工作。應急職責 根據人員救治、災害處置、和救災作戰方案

17、制定設備災害處置措施,協調救災設備及大、精、稀配件的調撥。對系統進行檢、督查,為現場救災提供可靠專業保障。3.3.16技術部職責日常職責 圍繞危險源制定技術保障措施、制度、規范。消除次生災害的誘發源。應急職責制定技術方案,進行全面的技術協調,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為指揮中心決策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3.3.17通防部職責日常職責 制定相應的通防措施,并監督落實。模擬事故發生后各種情況下的通風保障辦法。應急職責負責應急時的通風管理,按命令改變通風系統,為實現自然通風和恢復通風機運轉做好技術指導工作,掌握主通風機的工作狀況,組織完成必要的通風工程,落實與通風相關的措施執行。3.3.18基建部職責日常職責

18、熟悉預案并參與預案的審定,對事故危險源進行排查,基建計劃必須與應急預案有效對接。應急職責按指揮部命令參與組織救援工作。3.3.19后勤部職責日常職責按要求備足救災物資和醫療用品,保障供應。救災儲備每月進行盤點,并及時補充。不便儲備和難點物資需制定保障措施。制定救災人員衣、食、住、行保障方案和災時醫療、治安突發事件處置辦法。各單位建立對外溝通機制,保障救災時對外聯系順暢。 每季度組織人員培訓、演練,全員掌握創傷急救的方法。應急職責接到應急響應后立即集結待命,協調救護車輛及上級醫療單位準備救治傷員;供應、后勤保障體系投入運行,保衛人員立即抵達現場維護秩序,做好保衛工作。3.3.20信息組職責:日常

19、職責 加強信息平臺建設,保證信息系統設備、設施完好,學習掌握預案信息發布程序。應急職責 接到災害信息后立即向災害區域、可能波及區域發出預警。按信息發布程序發布信息,保證救災命令和信息暢達。 遵照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授權向社會發布救災信息,按規定上報事故,積極做好外聯工作。3.3.21兼職礦山救護隊:日常職責 每月進行培訓,掌握救護專業技術;掌握預案,每年集中培訓并演練。應急職責按救災作戰方案實施救援;堅持救援基本原則,優化操作方法,保障救援工作安全、高效,發現異常立即匯報。3.3.22機電隊職責日常職責認真學習預案,經常進行演練。做好設備檢修工作,排查危險源堵塞漏洞。應急職責 預案啟動后立即集

20、結,按指令參與救援,為兼職礦山救護隊提供堅實的增援力量。3.3.23運輸隊長職責日常職責認真掌握預案,制定災時運輸應對方案,并經常進行演練。應急職責保障運輸系統暢通,及時運送人員、物資。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4.1.1監控、監測方法(1) 電工作業過程中,設專人監護,嚴禁單獨操作。(2) 供電系統設有漏電保護裝置,人員觸電會發出報警或跳閘。4.1.2技術性預防和管理措施(1) 嚴禁帶電作業和帶電搬移設備,(2) 停送電作業嚴格執行停送電工作制度和兩票工作制度(工作票、操作票)(3) 停電作業嚴格執行驗、放電制定,停電作業期間必須掛接地線。(4) 停電開關必須上鎖并設專人看護。(5)

21、裸露帶電體必須設置柵欄和防護絕緣板,帶電時嚴禁靠近和接觸帶電體。(6) 漏電保護、接到保護、短路保護必須完好,按要求整定、試驗、檢查、檢測。 *公司專項救援中心負責礦井各類事故信息的接收、報告、處理。制定嚴格的工作制度。實時構掌握著礦井危險源的狀況,對重大危險源實施重點監控,及時分析監控信息并跟蹤處置。4.1.3應急處置措施(1) 人員發生觸電后,立即停掉電源和設法使受傷害人脫離電源。(2) 對停止呼吸和心臟停止跳動的傷員要立即、就地進行心肺復蘇。(3) 受到復合傷害的傷員救治要遵照:止血心肺復蘇 創傷處理轉運的程序。(4) 多人傷害發生,搶救順序遵照:病危重傷輕傷。(5) 傷員必須進行現場處

22、置,符合轉運條件方可轉運。4.2、預警行動4.2.1預警條件4.2.1.1四級響應預警條件(一般事故) 單人觸電。伴有輕傷。4.2.1.2三級響應預警條件(較大事故) 多人觸電。沒有重傷4.2.1.3二級響應預警條件(重大事故) 發生觸電,有重傷發生。4.2.1.4一級響應預警條件(特別重大事故) 發生觸電A、有傷員呼吸心跳停止需要復蘇,;B、多人重傷;C、經濟損失5萬元以。4.2.2預警方式4.2.2.1預警方式:迅速預警;分級預警;規范預警;(1) 迅速預警:事故將要發生和發生后,現場人員立即口述向現場危險區域人員發出預警。礦應急救援辦公室和專項救援領導小組機構常設于調度室,全天候24小時

23、值班。各類危險源達到預警條件時,現場人員、監控、檢測人員立即匯報調度員,調度員立即全方位發布信息,保障預警的及時性。(2) 分級預警:專項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預警信息后,立即進行研判,確定預警分級進行預警,保證預警分級的準確性,防止資源浪費和預警級別低不能有效處置。(3) 規范預警。 預警信息直接對接到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啟動應急方案,保證了預警的規范性和準確性。4.2.3預警方法(1) 現場口述、呼喚進行現場預警。(2) 使用調度電話及其群呼功能、礦內語音廣播系統進行預警。(3) 使用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無線通訊系統和固定通訊系統發出預警。4.2.4信息發布程序觸電事故各類危險源達到

24、預警條件時,現場人員直接預警,人員迅速避險或投入救災。同時匯報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調度室),調度員立即上報,采用多種通訊手段迅速預警。應急指揮部立即確定響應分級,同時發布響應信息。信息上報和對外發布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礦長)授權,信息組按規定進行發布。各響應分級信息發布程序見下面框圖四級、三級響應信息發布程序 危險源達到預警條件時現場人員、監控、監測人員 啟動相應命令面對面匯報電話直通電話電話或直通電話匯報現場最高行政領導;帶班礦、隊、班、組長 專項救援領導小組 調度室 調度員 值班六長 臨時處置 保 障 人員安全 設備安全處置可能波及區域預警確定響應級礦長總工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預案,激活相應指

25、揮機構。發出相應級別啟動命令。 專項救援指揮中心發出啟動預案命令(固定電話、手機等各種通訊手段)運輸組組長后勤組組長安監組組長機電組組長兼職救護隊帶班六長 座機、手機等通信手段預警,通知本部門、系統相關人員進礦,參與應急處置。二級響應信息發布程序危險源達到預警條件時,現場人員、監控監測人員啟動命令當面匯報電話匯報 保 障 人員安全 設備安全 控制事態處置現場最高行政領導;帶班礦、隊、班、組領導電話或直通電話匯報 專項救援領導小組; 調度室 調度員 值班六長;啟動相應預案災區、波及區、危險區域避險、自救。報 信息組長 行辦主任兼 工作人員 到 礦集團公司域外救援、醫療機構 專項救援領導小組發出啟

26、動預案命令(固定電話、手機等各種通訊手段) 總指揮 礦長 值班六長或當班調度員報告 集呼廣播群呼電話當班調度員或信息組其他成員兼職救護隊 組織救援 兼職醫療隊專業醫護人員 副總指揮 各副礦長救災組組長波及區域災害現場各科值班人員運輸組組長搶險組組長調度室主任后勤組組長通防組組長基建組組長技術組組長機電組組長安監組組長 按預案進行應急處置使用座機、手機等通信手段,通知本部門、系統相關人員進礦,參與應急救援。一級響應信息發布程序危險源達到預警條件時,現場人員、監控監測人員啟動命令當面匯報電話匯報 保 障 人員安全 設備安全 控制事態處置現場最高行政領導;帶班礦、隊、班、組領導電話或直通電話匯報 專

27、項救援領導小組; 調度室 調度員 值班六長;啟動相應預案 信息組長 行辦主任兼 工作人員 到 礦 集團公司 *市人民政府災區、波及區、危險區域避險、自救。報 *煤炭工業管理局域外救援、醫療機構 專項救援領導小組發出啟動預案命令(固定電話、手機等各種通訊手段) 值班六長或當班調度員報告 總指揮 礦長 集呼廣播群呼電話當班調度員或信息組其他成員 副總指揮 各副礦長 兼職醫療隊專業醫護人員兼職救護隊 組織救援災害現場可能波及區域救災組組長各科值班人員運輸組組長搶險組組長調度室主任后勤組組長通防組組長基建組組長技術組組長機電組組長安監組組長 按預案進行應急處置使用座機、手機等通信手段,通知本部門、系統

28、相關 人員進礦,參與應急救援。5、信息報告程序5.1、報警系統及程序5.1.1、報警系統 (1)礦井調度指揮平臺、信息平臺建設符合要求;通訊信息系統、已實現井下工作地點全覆蓋,現場人員可以迅速報警。指揮中心24小時專人值守。值守電話:調度指揮中心 內線:8029 ; 外線*-* ; 安監部 : *-* 機電部: *-*礦醫務室 *(2)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和全礦各單位主要負責人保持24小時手機開通,能夠做到隨時進入應急狀態。5.1.2、報警程序:事故發生應首先向現場的兼職礦山救護隊員;礦、區(隊)、帶班人員;班組長;安監員;,施工作業人員報告,所有人員立即緊急避險或投入搶險。而后立即電話、直通電

29、話匯報調度中心及直接領導。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及相關科室電話見附件一5.2、現場報警方式5.2.1報警方式:(1) 通過口述、呼喚向現場人員報警。(2) 利用電話和直通電話向上級報警。5.2.2報警流程*煤業應急救援 領導小組 指揮中心就近帶班領導附近作業人員現場轄區值班領導5.2.3報警要求:迅速、準確。5.3、24小時相關部門聯系、聯絡5.3.1上報部門和通訊方式集團公司 電話 *市煤炭工業管理局 電話 *市人民政府 電話 * *安監局 電話 *報告時限A、 啟動專項應急預案10分鐘內必須通知*煤業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全體成員,B、 二級、一級響應預案啟動后1小時內必須必須向集團公司匯報。C、

30、啟動一級響應預案2小時內必須向*市人民政府、*市煤炭工業管理局匯報。D、 救災過程中如需增援可及時向集團公司、*市礦山救護大隊、*市礦山救護大隊*中隊、 *市消防隊、*人民醫院請求支援,申請*市人民政府、*市煤炭工業管理局增援。 5.3.3報告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現場情況;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損失、人員傷亡(包括不明下落人數);已經采取的措施。請求增援事項。5.4、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5.4.1、相互認可的通告及形式(1) 事故發生后,指揮中心、事發轄區單位相互電話通報,重新核實災情,指揮中心發出救災命令。(2) 事故發生后,指揮中心、現場帶班領導、轄區值班領導、作

31、業人員立即使用各種通訊手段聯系,核實災情。指揮中心發出救災命令。(3) 指揮中心使用電話采用集呼、群呼形式向專項救援系統成員通告,使用礦內廣播系統發出救災通報。命令所有人員避險或救災。5.4.2報警內容 事故發生時間、地點、現場情況,事故已經造成的損失和可能造成的損失、人員傷亡情況(包括不明下落人數)、已采取的措施和救災要求。5.5、向外求援方式 5.5.1、求援方式和單位專項救援指揮中心使用電話或其他通訊手段直接向下列單位求援(1) *市礦山救護大隊 電話*;(2) *市礦山救護大隊介休中隊 電話*; (3) *市消防隊 119(4) *人民醫院。 120(5) 向集團公司匯報申請增援。(6

32、) 向*人民政府匯報并申請增援。5.5.2、求援內容(1) 請求*市礦山救護大隊 、*市礦山救護大隊*中隊 派出專業礦山救護隊支援。(2) 請求*市消防隊派出專業消防隊支援。(3) 請求*人民醫院派出專業醫療組支援。(4) 本礦難以解決的問題可向集團公司、*人民政府 提出申請請求援助。 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6.1.1事故分級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可控性、救災難度和影響范圍,將事故分為四級:IV級:一般事故。級:較大事故。級:重大事故。級:特別重大事故。6.1.2應急響應分級應急響應由低到高依次分為IV、四級6.1.2.1、IV級響應:發生一般事故,事故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不再發展,由值班六長

33、啟動我礦四級應急預案;6.1.2.2、級響應:發生較大事故,事故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不再發展,由值班六長啟動我礦三級應急預案;6.1.2.3、級響應:發生重大事故,事故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不再發展,由礦長啟動我礦二級應急預案或由集團公司啟動集團公司相應的應急預案。6.1.2.4、級響應: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由礦長啟動我礦一級應急預案,或由集團公司、*市人民政府啟動相應應急預案。上一級啟動預案前必須首先啟動我礦相應預案。6.2、響應程序6.2.1應急指揮專項應急救 援指揮中心匯報災發信息值班六長啟動本響應分級的應急指揮機構啟動四級三級確定響應分級6.2.1.1響應程序 啟動礦長啟動本響應分級的應急指揮

34、機構一級二級(2) 保障措施A、 災發現場的每位成員都是災害信息報告的第一責任人,必須立即向指揮中心(調度室)匯報。B、 專項救援指揮中心在礦成員(六長、六部值班人員)及時匯總,研究確定響應分級。四、三級響應值班六長直接啟動相應指揮機構,二、一級響應值班六長獲礦長電話授權后立即啟動相應指揮機構。信息組電話通知各成員到礦。C、 專項救援指揮系統成員24小時保持聯絡暢通,接到應急救援專項預案啟動命令后立即到礦參加救援。D、 各成員到礦后立即召開會議。6.2.2應急行動(1)向應程序 災害現場人員 事故采取臨時措施,緊急避險,控制災害升級到礦參加會議制定作戰方案應急救援全體成員 各救援小組按作戰方案

35、實施救災(2)保障措施A、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到達指揮中心后,由總指揮召開應急救災會議,根據事故情況,分析判斷事故嚴重程度、波及范圍、存在的威脅,確定先期作戰方案;B、按照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指令,兼職救護隊進行現場偵查,組織或協助事故單位開展搶險救災工作,醫療隊組長進行傷員搶救。6.2.3資源調配(1)響應程序開啟應急救援倉庫救災供給 專項救援指 揮 中 心供給后勤組按計劃調撥、采買救治醫療力量投入救治保衛力量投入礦內專家力量集結,域外救援、醫療機構求援、申請集團公司、*市人民政府、 派專家組和其他救援力量增援(2)保障措施A、建立應急救援倉庫,設專人管理,定期保養,定期盤點。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事

36、故性質、影響范圍、災害程度,命令后勤組進行救援物資保障。B、由醫務組醫生、護士組建兼職醫療隊,經常進行演練。C、與域外救援、醫療及公安建立日常溝通體制,保障災時聯系暢通。必要情況鴻發煤業公司救援領導小組可及時向高一級別救護大隊、醫療機構發出增援請求,匯報上級部門及地方人民政府增調救護、醫療力量及專家支持救援。6.2.4應急避險(1) 避險程序轉運傷員創傷處置心肺復蘇創傷止血迅速脫離、停掉電源(2) 保障措施A、 煤礦創傷急救和心肺復蘇進行全員培訓,做到全員掌握。B、 供電系統合理設置分段開關,并設置保護系統。C、 人員作業必須設置監護和警戒。發現觸電立即報告、搶救。D、 交叉路口、巷口設人等候

37、,指引專業救護人員及車輛。爭取救治時間。6.2.5擴大應急*煤業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更高級別響應,或申請啟動上級部門相應預案(1)擴大程序匯報領導小組應急不能完成指揮中心研判現場信息反饋(1)保障措施A、救災中要隨時對救災進程、效果進行研判,災情突變,若事態擴大,救援能力不足,事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要及時啟動擴大應急程序。B、充分準備好各級預案轉化機制,每年進行演練。6.3、處置措施脫離電源(1)高壓觸電脫離電源方法高壓觸電,迅速切斷斷路器,無法迅速斷開時,立即使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棒(帶絕緣手套、穿絕緣鞋,適當配以絕緣臺、絕緣板)將傷員移離帶電體。傷員未可靠脫離電源威脅前,救護人員不得直

38、接觸及傷員,救護人員在施救過程中必須保持自身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確保安全。(2)低壓觸電脫離方法低壓觸電,救護人員應該迅速切斷電源(如斷開斷路器、拉開電源開關、刀閘、拔出電源插頭等);無法迅速斷開電源時,使用絕緣工具或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等絕緣材料讓傷員脫離電源;也可穿戴絕緣裝備(絕緣靴、絕緣手套、絕緣服)將傷員直接拉離電源;在困難情況下(絕緣裝備短缺)救援人員也可站在絕緣體上單手拉住傷員干燥、絕緣的衣物將傷員拖離電源,救援人員身體非絕緣部位嚴禁接觸傷員和帶電體。(3) 、落地帶電導線觸電脫離方法立即于現場50米范圍內設置警戒線,停掉電源,當電源無法立即斷開時,救護人員必須穿絕緣靴,戴絕緣

39、手套,條件具備應穿絕緣戰斗服,將轉運板(1500*2000*10環氧樹脂板)放到傷員身旁,用絕緣桿將傷員拖上轉運板,使用絕緣桿勾住轉運板的勾環將傷員拖離危險區。傷員身體必須全部置于轉運板上時,方可拖動轉運板。救援人員在導線落地點8m半徑范圍內作業時,雙腳并攏,行走以雙腳并攏拔跳方式進行,除并攏的雙腳身體其他部位嚴禁直接接觸帶電體。6.3.2、初步搶救(1)就地于平坦處使傷員仰面平躺,神智清醒的傷員,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進行認真觀察。如神志不清者,立即輕拍其肩部呼叫傷員,判定傷員意識確已喪失,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呼喚時禁止用力搖動傷員。(2)傷員伴有出血、損傷時,立即進行止血,讓傷員仰臥于堅硬平板

40、上保持腰、頸椎、軀干處自然伸直狀態,不得進行強行復位造成二次傷害。搬運過程要按創傷急救要求進行,傷員二次損傷有時是致命的。6.3.3、心肺復蘇(1)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是否停止。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呼吸判定)聽:用耳貼近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呼吸判定)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呼吸判定),用兩手指輕試喉結旁凹陷處頸動脈有無搏動(心跳判定)。 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臟復蘇。兩者均停止要人工呼吸和心臟復蘇同時進行,救助人員不足時可交替進行。每心臟按壓1015次,連續吹氣兩次。 (2)人工呼吸將停止呼吸的傷員放于平坦、安全、通風

41、處,解開領口、放松腰帶、腰背部墊以柔軟品,將舌頭拉出或壓住防止堵住呼吸道,清理口中雜物。A、口對口吹氣法:傷員仰臥,救護者在其頭一側,一手托起傷員下領,盡量使其頭部后仰,另一手捏住鼻孔,深呼吸一口對準傷員口吹入,造成傷員吸氣。松開捏鼻手,以另一只手壓傷員胸部幫助傷員呼氣。如此節律均勻反復進行,每分鐘吹氣1416次,吹氣不易過猛,時間為每一個呼吸周期的三分之一。B、仰臥壓胸法:此法不適用于胸外傷,不能與心臟擠壓同時進行。伴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中毒不得使用。(3)、心臟復蘇 A、心前區叩擊:左手掌置于傷員心臟前區,使傷員頭低腳高,右手握拳在左手背上中等力度叩擊35次,觀察脈搏和心音若無,立即放棄此

42、法改為心臟按壓。B、心臟胸外按壓:傷員仰臥于平坦處,解開上衣及腰帶脫掉鞋子。救護者位于傷員左側,手掌面與前臂垂直,一只手掌面壓在另一只手掌面上,雙手重疊,置于傷員胸骨二分之一處(下方為心臟),以雙手和臂間之力有節奏地沖擊式向脊柱方向按壓,使胸骨壓下34厘米,壓下后立即抬手使胸骨復位,以利于心臟舒張。如此循環,每分鐘6080次。每按心臟4次吹氣1次。 6.3.4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1)人工呼吸幾個循環后如果傷員產生自主呼吸可判定人工呼吸成功,如果不成功要堅持做下去,直至專業醫生判定死亡方可停止。(2)心臟復蘇有效果時可以觀察到脈搏和心音,散大的瞳孔開始縮小,口唇皮膚轉為紅潤。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

43、,可暫停胸外按壓。如果心臟沒有復蘇要堅持做下去,直至專業醫生判定死亡方可停止。6.3.5、搶救過程中傷員的轉移(1)、心肺復蘇要堅持現場、迅速、就地、堅持原則。不得隨意移動傷員,必須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2)、將傷員送往醫院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其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移動過程中必須進行不間斷的搶救(3)創造條件為傷員腦部進行降溫,在心肺復蘇成功前延緩腦死亡。6.3.6、傷員好轉后的處理(1)傷員心跳、呼吸均恢復后可暫停心肺復蘇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必須認真監護,隨時準備再搶救。(2)初期恢復后,傷員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需設法使傷員安靜。(3)現

44、場搶救采用藥(尤其是腎上腺素等藥物)必須慎重。如沒有必要的確診手段和可靠的診斷結果,不得亂用。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7.1、所需裝備物資明細專項救援物資裝備見下表,下表未列舉的見綜合預案裝備物資明細表序號編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存放地負責人1C-1 C-C高壓驗電筆10KV;35KV各1地面變電所2C-2高壓驗電筆10KV1中央變電所3C-3高壓驗電筆10KV1主扇房4C-4-7高壓驗電筆10KV3 各1采區變電所5C-8高壓驗電筆10KV1主井絞車房6C-9高壓驗電筆10KV1副井絞車房7C-10高壓驗電筆10KV;35KV各1應急倉庫8C-11絕緣桿10米;35kv1地面變電所9C-12絕緣桿

45、10米;10kv1主扇房10C-13絕緣桿3米;10kv中央變電所11C-14絕緣桿12米;10kv1應急倉庫12C-15接地棒1地面變電所13C-16接地棒1主扇房14C-17接地棒1中央變電所15C-18接地棒2應急倉庫16C-19絕緣靴、手套靴42碼各1地面變電所17C-20絕緣靴、手套靴42碼各1主井絞車房18C-22絕緣靴、手套靴42碼各1副井絞車房19C-23絕緣靴、手套靴42碼各1主扇房20C-24絕緣靴、手套靴42碼各1中央變電所21C-24-27絕緣靴、手套靴42碼各1采區變電所22C-28-29絕緣靴、手套靴42碼各2應急倉庫23C-30轉運板環氧樹脂板1應急倉庫24C-31絕緣繩25;20米3根應急倉庫25C-32絕緣服大號2身應急倉庫7.2、物資裝備管理與維護 倉儲應急救援物資裝備由后勤組負責日常管理,現場存放的應急救援物資由管轄區隊負責日常管理。應急救援辦公室進行監督、檢查。物資、器材保管單位要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重點器材應設救援器材柜,專人保管。7.3、正確使用 應急救援物資、裝備未獲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批準非應急救援情況,不得動用。 應急救援物資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在培訓中要列入專門章節進行理論和實際講授、培訓。兼職救護隊員做到熟練操作、正確使用。附件1、應急救援體系成員及相關科室電話薄2、相關圖紙。見附件


注意事項

本文(煤礦觸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39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犁县| 三河市| 白玉县| 布尔津县| 栖霞市| 二手房| 望城县| 光泽县| 嵩明县| 肃北| 沛县| 万盛区| 和田县| 梧州市| 安仁县| 易门县| 绥德县| 离岛区| 永修县| 鹰潭市| 扎鲁特旗| 海宁市| 九江市| 荣昌县| 子长县| 中卫市| 临夏县| 元谋县| 渝北区| 通州市| 陇南市| 安乡县| 邹城市| 通许县| 柘城县| 柘荣县| 朝阳市| 额敏县| 乐陵市| 公主岭市|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