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天高速公路陜西段漢中西H-C31項目管理處駐地施工中的安全預防措施目 錄一、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實施辦法二、專項應急預案第一章 隧道坍塌事故應急預案第二章 隧道突泥涌水事故應急預案第三章 基坑塌方應急預案第四章 隧道巖爆險情應急預案第五章 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第六章 鋼筋籠吊裝墜落事故應急預案第七章 觸電、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第八章 腳手架安拆坍塌應急預案第九章 現澆梁(模架)支架系統坍塌應急預案第十章 施工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應急預案第十一章 高邊坡坍塌事故應急預案第十二章 公路既有線行車事故應急預案第十三章 防汛應急預案三、應急預案中的各種急救措施第一章 火災緊急救護第二章 化學危險品中毒緊
2、急救護第三章 暈厥緊急救護第四章 骨折緊急救護第五章 觸電急救第六章 嚴重出血搶救第七章 顱腦外傷第八章 燒傷急救第九章 急性中毒搶救第十章 高溫中暑急救 十天高速公路陜西段漢中西H-C31項目管理處各種安全應急救援預案一、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實施辦法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提高施工生產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盡快控制事態,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環境破壞和社會影響,盡早恢復正常施工秩序,根據國家、鐵道部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經理部工程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
3、重社會影響的緊急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一)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和森林火災等。 (二)事故災難。主要包括重大安全質量事故,交通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 (三)衛生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和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等。 (四)社會安全穩定事件。主要包括施工現場暴力沖突、恐怖襲擊、勞務糾紛和集體上訪事件等。第三條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原則(一)統一領導,加強管理。在上級部門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制,落實逐級負責制度,保證信息傳遞快捷、暢通,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加強應急管理,維護參建單位和人員的合法權益,使應對突發事件的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4、程序化。 (二)居安思危,預防為主。高度重視安全穩定基礎工作,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三) 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切實把保障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四)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加強以參建單位為主體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制度,依靠有關地方政府,充分動員和發揮所有參建單位作用,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 第二章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第四條經理部設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5、 蔡國斌 余 河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和處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質量環保部,負責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日常管理和信息收集工作。第五條 經理部建立健全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成立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管理機構,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開展應急管理工作,依據各自的職責,負責其管理范圍內相關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第六條完善各方應急聯動機制。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與銜接,也要加強與相鄰施工單位之間的聯系,建立參應急聯動機制,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協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合力,協調有序地開展應急管理工作。第三章應急預案的編制、審批與應急
6、準備第七條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編制要點:1.列出所有影響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的可能緊急事件及各類緊急狀況的重點部位;2.明確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相關成員及職責; 3.應急處理程序;4.人員和財產救援措施(包括報警、救護電話及地點、當地主管部門電話,人員安排、救援器材與物資準備、通信保障及相應事故的處理措施等);5.事故處理后的恢復措施; 6.列入人員培訓內容,包括模擬演練等。第八條經理部和作業隊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建立預測預警系統,進行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第九條 應急預案的編制由經理部部負責。 第十條 應急預案報批程序1.對于重點難點工程或高風險等級的工點應急預案,經理部
7、編制完畢并履行內部相關報批程序后,還要報據指揮部和監理單位審查,并由據指揮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審查批準。2.其他應急預案,經理部編制完畢并履行企業內部相關報批程序后經監理單位審查,報局指揮部批準后實施。第十一條 經理部和各作業隊要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做好突發事件的應對準備工作,同時根據相關預案切實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人員隊伍、物資設備、交通運輸、通信等方面的保障工作,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并結合實際,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對相關預案進行演練。第四章應急處置第十二條應急處置程序(一)信息報告 突發事件發生后,事件發生作業隊要在第一時間向經理部安質部和調度室報告,由經理部安質部報中交二公局十
8、天高速公路H-C31標段指揮部及綜合辦公司,同時根據法律、法規規定,通報有關地方政府和部門。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二)先期處置 突發事件發生后,事發作業隊在報告突發事件信息的同時,要及時啟動相關的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 (三)應急響應 發生突發事件后,經理部在現場立即成立應急指揮機構,開展現場處置工作。 (四)應急結束 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予以撤銷。 第十三條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對突發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用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要按照規定分別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并提供必
9、要的其他援助。同時,邀請有關部門做好疫病防治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 第十四條 經理部和各作業隊應根據職責分工,對突發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復工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在情況穩定或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要及時組織恢復施工。第十五條 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客觀、準確,經理部應及時請示和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在上級主管部門指導下做好新聞發布和新聞單位接待工作。 第十六條 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突發事件重要情況或者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照有關規定要追究相關單位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第五章考核第十七條經理部實行季度檢查、半年考核、年度綜合評價的檢查考核形式,
10、對各經理部應急機構成立情況、應急預案的編制質量、應急救援設備器材與物資儲備、應急預案的演練等方面情況進行考核,同時將考評結果報業主安全質量環保部。第六章附則第十八條本辦法由十天高速公路工程指揮部H-C31標段經理部綜合辦公司負責解釋并修訂。第十九條本辦法自二九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二、各種安全應急預案第一章 隧道坍塌事故應急預案一、目的:在發生隧道坍塌事故時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隧道坍塌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風險。二、應急處置1、當發現坍塌時,發現人應及時發出警告信號,在危險區域的人員立即撤離,同時禁止其他工作人員接近或進入危險區域。2、工作人
11、員撤離至安全位置后,及時清點現場施工人員數量,查看有無人員傷亡情況。3、現場負責人或值班安全員、工班長等立即報告經理部和局指揮部領導,并立即啟動應急搶險程序。4、當發生人員傷亡時,立即采取緊急救援工作,救援時必須2人以上進行防護,在確保救援人員無生命安全威脅的情況下進行搶救工作;若坍塌繼續無法救援時,則在安全位置守侯待命,以便及時進行搶救,搶救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搶救人員的生命安全,防止坍塌損害進一步擴大。5、塌方可能對受害者造成兩種嚴重的后果:一是土埋窒息,迅速造成死亡;二是土方石塊壓埋肢體,引起擠壓綜合證。石塊土方壓埋肢體時間較長,大腿等肌肉豐滿處細胞易壞死,產生有毒物質,人一旦被救出,肢體重
12、壓解除,毒素就進入血液循環,會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其表現為傷部邊緣出現紅斑,肢體腫脹,傷員口干舌燥,惡心嘔吐,厭食、煩躁亂動,因此,發現塌方要及時搶救。6、救出險境。搶救全身被土埋者,根據傷員所處的方向,確定部位,先挖去其頭部的土物,使被埋者盡量露出頭部,迅速清潔其口、鼻周圍的泥土,保持呼吸暢通,進行口對口呼氣,然后再挖出身體的其他部位。7、對呼吸、心臟停止者,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壓。8、對各種外傷進行現場處理。9、如果局部肢體受擠壓,在局部解除壓力后,應立即用夾板將傷肢牢牢地固定住,嚴禁不必要的肢體活動,傷部應暴露在涼爽空氣中。10、當搶救出傷員時,根據傷員人數、受傷程度,由醫務
13、人員在現場采取相應的救治措施,采取“先重后輕”的原則及時將傷員送到醫院進行搶救、治療。11、若坍塌特別嚴重,自身救援能力有限時,應立即上報地方政府或相關救助部門,請求緊急救援,同時做好相關配合救援工作。12、現場采取與坍塌程度及范圍相對應的施工技術措施,控制坍塌的進一步發展。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坍塌處理,盡快恢復正常施工生產。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隧道坍塌安全事故中受傷事故人員較少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
14、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高建奇負責現場指揮,恢復正常施工。針對事故原因,擬定措施方案。.李鵬負責提供進行搶救所用的設備和提供搶救所用的物資材料。.宋浩負責培訓現場職工學會正確的人工呼吸方法,并負責派車和求救電話聯系。.劉曉陽負責提供資金保障。.祝河清負責在1小時內向據指揮部和地方政府上報事故情況,牽頭組織維護秩序、查清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事后組織進行教育和處理。根據預案的實施情況,完善本方案。當隧道坍塌安全事故中受傷事故人員較多時,立即報告萌興公司和地方政府,啟動上一級應急救援預案。3、物資和裝備保障針對可能發生的坍塌事件,要事先準備一定量的搶險物資材料、機
15、具。設專人進行管理,確保搶險物資設備能隨時投入使用,設備物資見下表應急搶險設備物資表序號名稱數量性能狀態備注1格柵拱架若干合格按照設計數量加工2管棚導管若干合格3錨桿若干合格4噴漿機3臺5水泥30噸定期更換批次,并保持在有效期內6速凝劑5噸7砂石料若干8鉆機1臺9注漿機2臺10裝載機3臺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力資源。5、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 有關人員電話:高建奇 李 強 李 鵬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急救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況、受傷人數、請求事項。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事故現場得到控制和
16、清理結束后,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第二章 隧道突泥涌水事故應急預案一、目的:在隧道發生突泥涌水時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風險。二、應急處置1、發現有突泥涌水先兆,且極其危險時:必須立即停止施工,現場值班領導、領工員、工班長或值班安全員,要立即組織人員、機械迅速撤離危險區域,若洞內部分無法迅速撤離的機械設備,則以人為主,先撤人,直至撤出洞外,保證人員生命安全。同時做好安全防護,必要時在洞外設置沙袋,防止突泥突水涌出洞外,對洞外機械設備造成損壞,確保人員生命安全及財產不受損失。撤離危險場所(一般撤離至洞外)后,立即清點現
17、場施工人員數量,查看有無人員未逃離現場,并立即上報有關情況給局指揮部領導。經理部領導接到通知后,應立即啟動應急救災程序,組織人力、物力全力搶險救災,減少降低災害損失。當發生人員傷亡時,按緊急搶險方案及時進行救援工作。在確保救援工作人員無生命安全威脅的情況下進行搶救工作,若自身無救援能力時,及時上報局指揮部或當地政府部門進行救援,同時做好相關配合救援工作。當搶救出傷員時,根據傷員人數、受傷程度,由醫務人員在現場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后,按照“先重后輕”的原則,及時將傷員送到醫院進行搶救、治療。現場采取安全警戒線或隔離措施,防止其他人員進入危險區域,避免災害損失的擴大。2、工作面發生險情時:工作面人員
18、迅速按逃生路線撤離,同時啟動報警系統,發出警報信號。其它工作面人員聽到報警后迅速撤出,對掌子面采用提前儲備砂袋等物資材料進行封堵,減少泥水對其它工作面的破壞,如果涌水量較大,人員可利用救生圈、救生衣等進行逃生。根據發生險情的情況,及時上報地方政府或相關救助部門,請求緊急救援,并做好相關配合救援工作。3、發生突水突泥險情時可根據施工人員所在的位置,各班組負責人應帶領自己的班組,就近選擇逃生線路,向洞口方向撤離,進行避難,不允許有人員在非避難處所停留,避免發生擁擠。現場最高管理者負責疏散撤離的指揮工作,各級調度人員堅守崗位,保持通訊暢通,及時反饋人員撤離及險情出現情況等信息。待涌水突泥保持穩定后,
19、利用潛水泵進行排水,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事故處理。涌水量較大,受害地段較長,可采用迂回導洞,避開受害地段施工,與原隧洞相接,然后處理受害隧洞。4、逃生路線為預防在出現不可遇見情況下的人身安全,減少損失,在某一個作業面發生涌水時,洞內有規定的逃生路線,以便人員能夠及時撤離。當遇到突發事故,如涌水涌泥時人員需要緊急撤離,能夠安排人員根據確定路線有序的撤離工作面。施工過程中對進入隧洞內的作業人員進行緊急情況下的撤離訓練,特別是在不良地質地段施工之前,使所有的作業人員了解和熟悉洞內的安全設備和緊急撤離規劃,避免涌水時發生慌亂,使人員能在預期的撤離時間內能夠安全撤離。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20、長: 高建奇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涌水安全事故中受傷事故人員較少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高建奇負責現場指揮,恢復正常施工。針對事故原因,擬定措施方案。.李鵬負責提供進行搶救所用的設備和提供搶救所用的物資材料。.宋浩負責培訓現場職工學會正確的人工呼吸方法,并負責派車和求救電話聯系。.劉曉陽負責提供資金保障。.祝河清負責在1小時內向據指揮部和地方政府上報事故情況,牽頭組織維護秩序、查清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事
21、后組織進行教育和處理。根據預案的實施情況,完善本方案。當涌水安全事故中受傷事故人員較多時,立即報告萌興公司和地方政府,啟動上一級應急救援預案。3、物資和裝備保障施工前準備一定量的編織袋(沙袋用)、注漿設備、排水泵、注漿材料(現場配制)及其他突泥涌水處理用材料、機具。搶救裝備管理和維護使用由朱廣君負責,確保搶險物資設備能隨時投入使用,設備物資見下表。應急搶險設備物資表序號名稱數量性能狀態備注1裝載機2臺合格2汽車5臺合格3編制袋若干合格4注漿機2臺合格5速凝劑5噸隨時更換批次,并保持在有效期內6水泥30噸7抽水機10臺合格8鋼管若干合格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
22、力資源。5、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 有關人員電話:高建奇 李 強 李 鵬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急救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況、受傷人數、請求事項。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事故現場得到控制和清理結束后,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第三章 基坑塌方應急預案一、目的:在發生基坑坍塌事故時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風險。二、應急處置發生基坑坍塌人員被埋事故,應當檢查坍塌情況再尋求解救措施。首先要保證搶救人員和機械設備的安全,在此前提下進行救助。當被埋人員出現休克時,
23、應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當被埋人員有外傷時應先行簡單止血包扎再及時送往就近的求助醫院進行搶救。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涌水安全事故中受傷事故人員較少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高建奇負責現場指揮,恢復正常施工。針對事故原因,擬定措施方案。.李鵬負責提供進行搶救所用的設備和提供搶救所用的物資材料。.宋浩負責培訓現場職工學會正確的人工呼吸方法,并負責派車和求救電話聯系。.
24、劉曉陽負責提供資金保障。.祝河清負責在1小時內向據指揮部和地方政府上報事故情況,牽頭組織維護秩序、查清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事后組織進行教育和處理。根據預案的實施情況,完善本方案。當基坑塌方安全事故中受傷事故人員較多時,立即報告萌興公司和地方政府,啟動上一級應急救援預案。3、物資和裝備保障搶救物資包括鐵鍬、大錘、洋鎬、保險繩各5套;日常物資設備由工程部管理、維護。搶救裝備管理和維護由馮 燾負責。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能安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其他小分隊,作為預備隊待命。5、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各相關人員聯系方式:高建奇 李 強
25、李 鵬 蔡國斌 燾 報警、急救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況、受傷人數、請求事項。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解除危情,施工恢復完畢,經檢查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第四章 隧道巖爆險情應急預案一、目的:在發生隧道巖爆險情時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巖爆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風險。二、應急處置1、發生巖爆時,立即停止施工,切斷機械設備電源,施工人員迅速撤離至安全地帶。同時撥打急救電話通知洞外值班人員巖爆發生情況,以利洞外人員啟用緊急應急預案,及時組織進行搶險救援工作。2、在預警存在中等以上巖爆洞段掘進或開挖時,施工
26、人員要身著鋼盔、防彈衣,貴重機械設備要進行防護。如遇巖爆,立即停止施工,轉移到安全地帶。3、注意避讓巖爆飛石,以免危及人員和設備安全。如發生人員受傷,應立即送往醫院搶救。4、在安全教育中,對施工人員進行巖爆前兆常識講座和發生巖爆情況下逃生的緊急應急措施,做到在發生巖爆情況下沉著冷靜,人人能自救,能互救。5、當搶救出傷員時,根據傷員人數、受傷程度,由醫務人員在現場采取相應的救治措施,采取“先重后輕”的原則及時將傷員送到醫院進行搶救、治療。6、現場采取相應的施工技術措施,控制巖爆的進一步發展。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的環境下,進行處理,盡快恢復正常施工生產。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
27、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涌水安全事故中受傷事故人員較少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高建奇負責現場指揮,恢復正常施工。針對事故原因,擬定措施方案。.李鵬負責提供進行搶救所用的設備和提供搶救所用的物資材料。.宋浩負責培訓現場職工學會正確的人工呼吸方法,并負責派車和求救電話聯系。.劉曉陽負責提供資金保障。.祝河清負責在1小時內向據指揮部和地方政府上報事故情況,牽頭組織維護秩序、查清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事后組織進行教
28、育和處理。根據預案的實施情況,完善本方案。當隧道巖爆中受傷事故人員較多時,立即報告萌興公司和地方政府,啟動上一級應急救援預案。3、物資和裝備保障針對可能發生的巖爆事件,要事先準備一定量的搶險物資材料、機具。設專人進行管理,確保搶險物資設備能隨時投入使用,設備物資見下表。應急搶險設備物資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性能狀態備注1安全警戒帶50m/卷50卷2電筒、探照燈、頭燈等照明設備部分為防水型各20套3格柵拱架10榀合格按照設計數量加工4管棚導管若干合格5錨桿若干合格6噴漿機3臺7水泥30噸定期更換批次,并保持在有效期內。8速凝劑5噸9砂石料若干10鉆機1臺11注漿機2臺12裝載機3臺13平板拖車4
29、0t1輛14灑水車1輛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力資源。5、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各相關人員名單: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急救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況、受傷人數、請求事項。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事故現場得到控制和清理結束后,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第五章 爆炸事故應急預案一、目的:在施工現場路基挖石方、基坑石方開挖爆破和高壓氣瓶保管操作不當可能發生爆炸事故時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風險。二、應急處置發生爆炸事故后,應
30、當檢查事故現場情況,在排除危險源和保證救助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及時尋求解救措施。當受傷人員出現休克時,應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當受傷人員有外傷時應先行簡單止血包扎再及時送往就近的求助醫院進行搶救。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涌水安全事故中受傷事故人員較少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高建奇負責現場指揮,恢復正常施工。針對事故原因,擬定措施方案。.李鵬負責提供進行搶救所用的設備
31、和提供搶救所用的物資材料。.宋浩負責培訓現場職工學會正確的人工呼吸方法,并負責派車和求救電話聯系。.劉曉陽負責提供資金保障。.祝河清負責在1小時內向據指揮部和地方政府上報事故情況,牽頭組織維護秩序、查清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事后組織進行教育和處理。根據預案的實施情況,完善本方案。當發生爆炸事故受傷人員較多時,立即報告萌興公司和地方政府,啟動上一級應急救援預案。3、物資和裝備保障搶救物資要求準備鐵鍬、大錘、洋鎬各5套;日常物資、設備和搶救裝備由馮 燾管理、維護。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其他小分隊,作為預備隊待命。5、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話:
32、120 火警電話:119各相關人員聯系方式:高建奇 李 強 李 鵬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急救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況、受傷人數、請求事項。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排除了危情,施工恢復完畢,經檢查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第六章 鋼筋籠吊裝墜落事故應急預案一、施工現場鉆孔樁鋼筋籠吊裝可能發生墜落事故鉆孔樁鋼筋籠吊裝、安放操作不當發生指揮或配合吊裝人員受傷。二、應急處置發生鉆孔樁鋼筋籠吊裝、安放操作不當發生指揮或配合吊裝人員受傷事故,應當檢查事故現場情況再尋求解救措施。首先要保證受傷人員不再因搶救不當二次受傷,在此前提下進行救助。當受傷人員出現
33、休克時,應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當受傷人員有外傷時應先行簡單止血包扎再及時送往南關嶺醫院進行搶救。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發生鉆孔樁鋼筋籠吊裝、安放操作不當發生指揮或配合吊裝人員受傷事故受災人員較少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高建奇負責現場指揮,恢復正常施工。針對事故原因,擬定措施方案。.李鵬負責提供進行搶救所用的設備和提供搶救所用的物資材料。.宋浩負責培訓現場職工學
34、會正確的人工呼吸方法,并負責派車和求救電話聯系。.劉曉陽負責提供資金保障。.祝河清負責在1小時內向據指揮部和地方政府上報事故情況,牽頭組織維護秩序、查清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事后組織進行教育和處理。根據預案的實施情況,完善本方案。3、物資和裝備保障搶救物資為準備翹棍、大繩各1套;日常物資、搶救裝備管理和維護由馮 燾負責。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其他小分隊,作為預備隊待命。5、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各相關人員聯系方式:高建奇 李 強 李 鵬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報警、急救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況
35、、受傷人數、請求事項。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排除了危情,施工恢復完畢,經檢查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第七章 觸電、火災事故應急預案一、施工現場用電可能發生觸電、火災事故人員觸電主要的危險源:未使用TN-S系統,工作零線帶電;電動設備金屬外殼與PE線(保護零線)連接失效或連接少于2處(未重復接地);作業臺架或移動照明未使用安全電壓;電線路絕緣破損漏電,且電器設備開關箱漏電保護器失效或漏電保護器參數選擇不合理;機電設備維修帶電作業;電工、電焊工作業不使用個體防護用品;變配電設備屏護失效等;外電線路防護安全距離不夠。二、應急處置首先發現觸電、起火發生,應立即呼救
36、報警,迅速關閉電源,在場員工均應立即協助搶救。事故發生時,應立即按突發性事件上報程序上報局指揮部領導,同時撥打報警電話。火警發生時,電話總機應優先接通火警電話。發現火災應迅速將著火物附近的可燃、易燃物移開,并用現場的滅火器材滅火?;饎葺^大時,立即通知局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啟動預案,結合實際,迅速制訂滅火方案,組織局指揮部義務消防隊進行滅火;有人員傷亡時,拔打急救中心電話120,要求急救。如火勢一時不能撲滅,局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應一面組織指揮疏散人員,一面指揮滅火和搶救物品,同時向當地消防部門報警,派人到交通路口引導消防車輛進入現場滅火。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副組長:
37、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發生觸電、火災事故人員較少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高建奇負責現場指揮,恢復正常施工。針對事故原因,擬定措施方案。.李鵬負責提供進行搶救所用的設備和提供搶救所用的物資材料。.宋浩負責培訓現場職工學會正確的人工呼吸方法,并負責派車和求救電話聯系。.劉曉陽負責提供資金保障。.祝河清負責在1小時內向據指揮部和地方政府上報事故情況,牽頭組織維護秩序、查清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事后組織進行教育和處理。根據
38、預案的實施情況,完善本方案。當發生觸電或火災事故人員較多時,立即報告萌興公司和地方政府,啟動上一級應急救援預案。3、物資和裝備保障搶救物資準備絕緣桿、絕緣靴、絕緣手套3套;恢復用電線路、用電設備一套;2個常用急救箱,2個急救擔架,常用急救藥品若干(隨時補充以保證使用數量)和止血繃帶若干(隨時補充以保證使用數量)。日常物資、設備由馮 燾管理、維護。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力資源。5、報警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相關人員電話號碼:高建奇 李 強 李 鵬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報警、急救、火警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況
39、、受傷人數、請求事項。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用電線路和用電設施恢復完畢,經檢查符合安全用電要求,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 第八章 腳手架安拆坍塌應急預案一、目的:在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時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風險。二、應急處置發生坍塌、高空墜落事故時,首先將受傷人員轉移至安全地點。在有人受傷昏迷的情況下,應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并及時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搶救。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40、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發生坍塌、高空墜落事故人員較少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高建奇負責現場指揮,恢復正常施工。針對事故原因,擬定措施方案。.李鵬負責提供進行搶救所用的設備和提供搶救所用的物資材料。.宋浩負責培訓現場職工學會正確的人工呼吸方法,并負責派車和求救電話聯系。.劉曉陽負責提供資金保障。.祝河清負責在1小時內向據指揮部和地方政府上報事故情況,牽頭組織維護秩序、查清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事后組織進行教育和處理。根據預案的實施情況,完善本方案。當發生坍塌、高空墜落事故人員較多時,立即報告萌興公司和地方政府,啟
41、動上一級應急救援預案。3、物資和裝備保障搶救裝備管理和維護使用由馮 燾負責。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力資源。5、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相關人員電話號碼:高建奇 李 強 李 鵬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急救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況、受傷人數、請求事項。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坍塌現場得到控制和清理結束后,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第九章 現澆梁(模架)支架系統坍塌應急預案一、目的:在發生支架坍塌事故時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和財產的安
42、全風險。二、應急處置發生坍塌事故時,首先將受傷人員轉移至安全地點。在有人受傷昏迷的情況下,應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和及時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搶救。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發生坍塌事故人員較少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3、物資和裝備保障搶救裝備管理和維護使用由馮 燾負責。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力資源。5、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話:
43、120 火警電話:119相關人員聯系方式:高建奇 李 強 李 鵬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坍塌現場得到控制和清理結束后,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第十章 施工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應急預案一、目的:在發生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事故時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風險。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主要原因是未按工藝及操作規程作業、設備故障、違規指揮等。二、應急處置發生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時,首先將人員轉移至安全地點。在有人受傷昏迷的情況下,應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和及時
44、送往南關嶺醫院進行搶救。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發生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人員較少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當發生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人員較多時,立即報告貴廣公司和地方政府,啟動上一級應急救援預案。3、物資和裝備保障搶救裝備管理和維護使用由馮 燾負責。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力資源。5、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
45、話:120 火警電話:119相關人員聯系方式:高建奇 李 強 李 鵬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急救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況、受傷人數、請求事項。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現場得到控制和清理結束后,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第十一章 高邊坡坍塌事故應急預案一、目的:在發生高邊坡坍塌事故時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風險。二、應急處置發生高邊坡施工事故時,首先將受傷人員轉移至安全地點。如有被埋人員,應先制定安全救援措施,首先保證人員安全,在有人受傷昏迷休克的情況下,應采取人
46、工呼吸的方法和及時送往南關嶺醫院進行搶救。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發生高邊坡施工事故人員較少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當發生高邊坡施工事故人員較多時,立即報告萌興公司和地方政府,啟動上一級應急救援預案。3、物資和裝備保障搶救裝備管理和維護使用由馮 燾負責。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力資源。5、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話:120
47、 火警電話:119相關人員聯系方式:高建奇 李 強 李 鵬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急救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況、受傷人數、請求事項。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高邊坡施工事故現場得到控制和清理結束后,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第十二章 公路既有線行車事故應急預案一、目的:在發生公路既有線行車事故時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風險。二、應急處置發生危及行車安全事故時,首先向公路運營單位報告,同時將受傷人員、受損設備轉移至安全地點。制定相應救援措施,避免二次傷害,在有人受傷昏迷休克的情況下,應采取人工
48、呼吸并及時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搶救。三、應急體系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高建奇副組長: 李 強 李 鵬 宋 浩組 員: 祝河清 陳永峰 馮 燾 楊興云 劉曉陽 段美旺 蔡國斌 侯 龍 鄔美剛 高昭龍 唐 俊 宋 林當危及行車安全事故中受傷事故人員較多時,立即報告萌興公司和地方政府,啟動上一級應急救援預案。3、物資和裝備保障搶救裝備管理和維護使用由馮 燾負責。4、人員保障各班組自行組織人員,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力資源。5、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相關人員聯系方式:高建奇 李 強 李 鵬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急救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
49、況、受傷人數、請求事項。四、解除危情、救援終止在人員得到救治,事故現場得到控制和清理結束后,組長宣布解除危情,救援終止。第十三章 防汛應急預案一、預案目的:在發生洪水自然災害事故時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風險。二、應急處置1、水情、雨情、風情的信息處置:當接到氣象部門,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暴雨的信息時,首先經理部作出決定,根據實際情況啟動相應級別預案,并及時通知各有關部門和各作業隊,要求做好防范的各項準備工作,期間的各種水情、雨情、風情及時下傳,做到領導、單位、群眾都知情。2、通知搶險隊伍、搶險物資設備管理人員,做好所有的搶險
50、救災準備工作,一旦出現危情需要救災的可以立即出動。3、有重要汛情時,經理部辦公室與綜合部應加強值班力量,實行24小時三班倒班的值班制度,經理部一名副職進行帶班。同時也要求施工隊的值班力量也要加強,要有主要領導坐鎮指揮。4、建立督查制度:重要汛情期間,由經理部、施工隊進行不定時地抽查防汛搶險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情況,確保上級的工作部署落實到實處。5、及時安排、檢查各大橋處施工人員安全轉移。6、切實做好低洼地區施工、居住人員的轉移和生活保障,具體由各經理部負責。三、預防、抗擊熱帶氣旋和洪水行動措施(一)暴雨防御措施1、當市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時:(1)經理部安全管理人員和各施工隊做好值班工作,
51、留意當地氣象臺的預報,及時報告領導;(2)大體積砼施工和河道類作業暫停;(3)各作業隊做好低洼易浸地區物資的疏散及防護準備;(4)經理部做好施工危房及危險區人員安全轉移和低洼地物資轉移的具體部署,停止高空及戶外危險作業;(5)物資設備部切斷危險地帶的室外電源;(6)經理部組織搶險救災突擊隊,隨時支持搶險救災;(7)經理部綜合部、質監部及時傳報山洪情況和防范措施;(8)繼續做好山洪預警信號規定任務中的各項工作。2、當市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時:(1)各施工隊安全管理人員及時收集雨情、水情、汛情,并報告領導;(2)各施工隊做好山洪、山體滑坡的防御工作,組織危險區域人員及時轉移到安全地點;(3)
52、繼續做好黃色暴雨信號規定任務中的各項工作。3、當市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時:(1)各施工隊進入防洪狀態。各級領導親抓防洪工作,各職能部門各就各位;(2)經理部綜合部及時收集雨情、水情、汛情,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3)停止戶外作業;(4)及時轉移受浸地區的作業人員;(5)繼續做好橙色暴雨預警信號規定任務中的各項工作。(二)救災復產措施當市氣象臺發布暴雨信號解除時:1、經理部通知各施工隊轉入抗災復產工作并恢復正常工作生產生活秩序;2、經理部部領導進行現場檢查,復產生產;3、經理部迅速核實、統計、綜合上報災情,委托局指揮部按出險情況向保險公司理陪,經理部財務部做好救災復產資金的安排;4、經理部和
53、各施工隊迅速組織力量,搶修水毀臨建,修復被破壞的供電線路、拌和站、便道和宿舍等設施;5、總結經驗教訓,對在防洪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單位和有功人員給予表彰。2、救援小組的職責分工當出現暴雨汛情時,由救援組長統一協調指揮。組長不在情況下,由現場級別最高的行政領導指揮。高建奇負責了解、掌握和分析氣象、雨情、水情、風情、險情及其它災情的收集、綜合、整理和上報工作,及時向指揮部領導報告,并下達指揮部的決策和指令,負責派車和求救電話聯系。李 強負責現場指揮,做好施工工程防洪防風安全、指導和協助施工人員安全轉移工作。李鵬負責負責防災、抗災、救災期間所需的物資、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并對各工區的應急物資進行檢查。宋浩
54、負責負責解決防汛抗災搶險資金的落實,并監督使用。祝河清負責牽頭組織整個防洪防汛,維護秩序,及時溝通,根據預案的實施情況,完善本方案。各施工隊對施工隊社會面的控制,加強管理和值班,組織搶險救災突擊隊,隨時支援搶險救災。3、人員保障經理部和各施工隊組織搶險救災突擊隊,隨時支持搶險救災,確保救援組長指揮時有足夠的人力資源。4、應急電話辦公司電話 xx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 有關人員電話:高建奇 李 強 李 鵬 宋 浩 祝河清 蔡國斌 燾 急救電話上報內容:事故地點、事故受傷情況、受傷人數、請求事項。三、應急預案中的各種急救措施第一章 火災緊急救護1、滅火的基本方法物資燃燒必須同時具備四個
55、條件,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因而破壞已經產生的燃燒條件就成為滅火的基本途徑。根據物資燃燒的原理和同火災作斗爭的實踐經驗,可把滅火的基本方法歸納為四種:即冷卻滅火法、窒息滅火法、隔離滅火法和抑制滅火法:(一)冷卻滅火法冷卻滅火法就是將滅火劑直按噴灑在可燃物體上,將可燃物溫度降低到物體的燃點以下,使之停止燃燒,這是一種常見的滅火方法。滅火劑主要是水。一般物質燃燒都可以用水來冷卻滅火。火場上除了用冷卻方法直接滅火外,還可以用水冷卻尚未燃燒的可燃物質,防止其達到燃點而燃燒??梢杂盟鋮s建筑物件、生產裝置或容器,以防止其受熱變形或發生爆炸。(二)隔離滅火法隔離滅火法是將燃燒物與附近可燃物隔離或疏散到安全地點
56、,從而使燃燒停止。這種方法比較適應于撲滅各種固體、液體、氣體火災。在運用該方法時要注意:將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質轉移到安全地點。關閉設備上或管上的伐門,阻止可燃氣體、液體流入燃燒區。排除生產裝置、容器內的可燃氣體、液體。阻止、疏散可燃液體或擴散的可燃氣體。排除與火源相連的易燃建筑結構,造成阻止火勢蔓延的空間地帶。(三)窒息滅火法窒息滅火法即采取適當的措施,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或用惰性氣體稀釋空氣中的氧含量,使燃燒物質缺乏或斷絕氧氣而熄滅。這種方法適應于撲救封閉式的空間、生產設備裝置和容器內的火災。這種方法運用時具體操作如下:采用石棉被、濕麻袋、濕棉被、沙土、泡沫等不燃或難燃材料覆蓋燃燒物或封閉
57、的孔洞。用水蒸氣、惰性氣體充入燃燒區域。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門窗及生產儲運設備上的部件來封閉燃燒區,阻止新鮮空氣進入。(四)抑制滅火法抑制滅火法是化學滅火劑噴入燃燒區參與燃燒反應,終止燃燒鏈反應而使燃燒反應停止。要有足夠的滅火劑噴射在燃燒區,使用滅火劑參與阻止燃燒反應,在采取阻燃燒措施時,要同時采取必要的冷卻降溫措施,防止復燃?;饒錾暇唧w采取什么方法滅火,應根據燃燒物質狀態,燃燒特點和火場情況以及滅火器材裝備的性能來確定。2、常見火情、火災的處置可燃氣體,易燃氣體泄露的措施:在生產、生活中,一旦發生易燃、可燃物體泄漏,不要驚慌失措,應采取以下措施:(1)臨時設置現場警戒范圍,禁止一切無關人員進入
58、現場。(2)在泄露范圍區域內,禁止使用各種明火,關閉所有點火源。(3)注意防止靜電的產生,以點引燃可燃易燃物體。(4)使用有效的滅火劑或土、沙掩埋,封堵液體、可燃易燃物流散。(5)發生在室內的泄漏事故,要采取通風措施,防止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6)在采取一定措施的同時,報告消防有關部門來援滅火。3、電器火災的處置電器火災主要是由電器線路和設備本身及其引燃周圍可燃物兩種。電氣火災的處置重點是防止人員觸電傷亡,同時盡快將火勢控制住再行滅火,具體做法有:(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火災現場。(二)遇到電線落地情形時,要劃定危險區域并有專人看管,以免觸電傷亡。(三)迅速切斷電源,一時找不到總閘時,要剪斷電線
59、。(四)正確選用滅火劑進行滅火。4、撲滅一般火災的處置(一)一般滅火的撲滅,主要依靠水進行,在風天或缺水的情況下,措施不力,往往會造成火災的蔓延和擴大。因此,當發生火災時,應注意的問題:(二)以搶救人員和疏散物資為主,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三)速向消防部門報警(電話119)(四)撲打飛火防止火災的蔓延和擴大。(五)使用有限的水冷卻要害部位,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六)利用覆蓋物來保護鄰近的建筑或場所,使其免遭火燒的蔓延。(七)做好火場的保護和警戒工作。第二章 化學危險品中毒緊急救護救護人員必須戴防毒面具進入現場,阻斷毒物泄漏處,阻止毒蔓延擴散。如時間短,對于水溶性毒物,可暫用濕毛巾
60、捂住口鼻,迅速將中毒者移離現場至風口、空氣新鮮處,松開患者衣領,褲帶,并注意保暖。如果皮膚被污染,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1530分鐘,頭、面部受污染時,首先要注意眼睛的沖洗。如果中毒者因口服中毒,毒物為非腐蝕性物質,要立即催吐。如果毒物為強酸、強堿,催吐反而會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嚴重傷害,可改服牛奶、蛋清等。如果中毒引起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第三章 暈厥緊急救護發生暈厥時,可將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松開褲帶和衣領,并注意保暖。使患者頭低腳高平躺,為防止氣管堵塞,可將臉偏向一側,及時清除患者口內的分泌物及嘔吐物并清除假牙,用冷水浸過的手巾放在患者額頭上,患者清醒后,可給其飲溫飲
61、料使其鎮靜,伴有休克或心力衰竭者,應立即用升血壓藥物。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對發生抽搐者,可用鎮靜藥物,患者較長時間不能恢復意識,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第四章 骨折緊急救護要看患者損傷在哪一部位,如在上臂可用寬帶繞頸后將患肢懸吊于胸前。如在前臂或手掌處,可用書本或小木板托住前臂用帶子吊于胸前。如在頸、胸、腰、骨盆處骨折,應將病人輕抬至小床上或門板上。如在大腿或小腿處骨折,應將病人輕抬至小床上或門板上,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搬動,以減少或避免合并癥的發生,再用長木棍或木板將患肢與健肢系在一起。其次,要看骨折的程度。如果患處出現嚴重腫脹、畸形明顯,肢體縮短、功能障礙時,千萬不要隨意
62、搬動患者,應立即找來與患者肢體相適應的木板或木棍,在患肢周圍稍作捆綁后,再送往醫院就診治療。再看骨折后無出血點,抓緊時間用干凈的手帕、毛巾包扎傷口止血,并迅速送往醫院治療,如果運轉中,病人出現休克,可用大拇指指腹按壓患者人中穴或用拇食指夾擠合谷穴。第五章 觸電急救一、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使觸電人員脫離電源;脫離電源方法如下:1、高壓觸電脫離方法: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使觸電者帶電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或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使用絕緣棒)等方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觸電者未脫離高壓電源前,現場救護人員不得直接用手觸及傷員。救護人員在搶救
63、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保證自己免受電擊。2、低壓觸電脫離方法:低壓設備觸電,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子等絕緣材料解脫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也可用絕緣手套或將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絕緣后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絕緣自己進行救護。為使觸電者脫離導電體,最好用一只手進行。3、桿塔觸電脫離方法:高、低壓桿塔上作業發生觸電,應迅速切斷線路電源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對低壓帶電線路,由救護人員立即登桿至
64、能確保自己安全的位置,系好自己的安全帶后,用帶絕緣柄鋼絲鉗、干燥的絕緣體將觸電者拉離電源。在完成上述措施后,應立即用繩索迅速將傷員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臺上。解脫電源后,可能會造成高處墜落而再次傷害的,要迅速采取地面拉網、墊軟物等預防措施。4、落地帶電導線觸電脫離方法: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的帶電高壓導線,在未明確線路是否有電,救護人員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絕緣靴、帶好絕緣手套)后,才能用絕緣棒撥離帶電導線。救護人員應疏散現場人員在以導線落地點為圓心8米為半徑的范圍以外,以防跨步電壓傷人。二、搶救方法如下:1、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仰面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使其站立
65、或走動。2、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者,應就地仰面平躺,且確保氣道暢通,并用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3、觸電后又摔傷的傷員,應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狀態,不得彎曲;如需搬運,應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傷員身體處于平直狀態,避免脊椎受傷。第六章 嚴重出血搶救嚴重出血回危及生命,及時有效的現場止血,對挽救傷者的生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止學方法有:一般止血法,一般傷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再涂上紅汞藥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校緊地爆包扎。壓迫帶止積壓法,嚴重出血時使用,適用于頭、頸、四肢動脈大血管出
66、血時的臨時止血。即用手指或首長用力壓住比傷口靠近心臟更近部位的動脈跳動處(止血點)。只要位置找的準,這種方法能馬上起到止血的作用。山提上通常的止血點有8處,一般來講上臂動脈、大腿動脈、骨動脈是較常用的。上臂動脈;用4個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壓向臂骨;大腿動脈;用手掌的跟部壓住大腿中央稍微偏上點的內側;骨動脈;用3個手指壓住靠近大拇指跟部的地方。其他止血法,有止血帶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和加墊屈肢止血法等多種。第七章 顱腦外傷1、使傷員平臥位,保持氣道通暢,若有嘔吐,應扶好頭部和身體,防止嘔吐物造成窒息。2、耳鼻由液體流出時,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輕輕拭去,也不可強用力排出鼻內液體。3、顱腦外傷時,
67、病情可能復雜多變,禁止給予飲食,速送醫院診治。第八章 燒傷急救1、電灼傷、火焰燒傷或高溫氣、水燙傷均應保持傷口清潔。傷員的衣服鞋襪用剪刀剪開后除去。傷口全部用清潔布片覆蓋,防止污染。2、送醫院途中,可給傷員多次少量口服糖鹽水。3、強酸或堿灼傷應立即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迅速將初侵蝕的衣物剪去,沖洗時間一般不少于10min。第九章 急性中毒搶救1、應設法盡快使中毒人員脫離中毒現場、中毒物源,排出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根據中毒的途徑不同,采取以下相應措施:皮膚污染、體表接觸毒物:應脫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溫水清洗污染的皮膚、頭發以及指甲等,對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適宜的溶劑進行清洗。吸入毒物(有毒氣體)
68、:應立即使中毒人員脫離現場,在搶救和救治時應加強通風及吸氧。食入毒物:對一般神志清醒者應設法催吐,喝微溫水300500ml,用壓舌板等刺激咽喉后壁或舌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復,直到吐出物為清亮物體為止。對催吐無效或神志不清者,則可給予洗胃。2、若是因氣體或蒸汽中含有毒物引起中毒,應迅速給中毒者吸氧,糾正機體缺氧,加速毒物排除。若是經口入而中毒時,應迅速進行引吐、洗胃。常用洗胃劑為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1%2%碳酸氫鈉溶液。嚴重者一定要抓緊時間送醫院診治。3、發現有人煤氣中毒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打開門窗,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處,使其呼吸道通暢。對中毒較重的病人,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搶救,并立即送醫院治療。第十章 高溫中暑急救對中暑者應立即從高溫或日曬環境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用冷水擦浴,溫毛巾覆蓋身體,電扇吹風或在頭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溫,并及時給病人口服鹽水。嚴重者送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