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水電站導流隧洞標工程施工1#導流洞塌方區固結灌漿專項施工方案批準:審核:編制: 目 錄一、塌方區情況簡介31.1 塌方區情況簡介31.2 固結灌漿原則31.3 固結灌漿孔位布置31.4 固結灌漿試驗4二、主要施工措施52.1 固結灌漿施工工藝5施工工藝流程5、施工方法5、沖洗及壓水實驗5、灌漿7、固結灌漿質量檢查8三、質量保證措施83.1鉆孔質量保證83.2灌漿質量保證9四、安全保證措施104.1鉆機安全防護104.2施工作業安全措施104.3供電與電氣設備安全措施10五、人員設備投入情況115.1 人員投入情況115.2設備投入情況111#導流洞塌方區固結灌漿專項施工方案一、 塌方區情況簡
2、介1.1 塌方區情況簡介2014年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3日分別發生三次不同程度的塌方,本次塌方發生于1-1#施工支洞與1#導流隧洞交叉口處往下游方向洞頂,樁號范圍為:1#導0+273.751#導0+299.8,塌方體約有3800m3,塌方空腔高度約超過導流洞設計洞頂高度16.6m,塌方區域相對位置見下圖1-1。圖1-1 塌方位置示意圖(圖中橢圓范圍為塌方相對區域)1.2 固結灌漿原則此塌方段固結灌漿總體施工原則:根據設計發放的塌方區處理的工作聯系單(DG-2014-11):要求斷層F1及影響帶部位增設固結灌漿,固結灌漿入巖6m,間排距以2m2m進行施工,固結灌漿待系統錨桿支護完成
3、后進行。1.3 固結灌漿孔位布置本次塌方段固結灌漿現場指定總共三個單元(如圖1-2):第一個單元為靠近掌子面左肩處,共三排,每排三個,共計9個固結灌漿孔。此處01單元,做為實驗區,固結灌漿間排距為2m2m,垂直巖面進行施工;第二個單元為靠近掌子面右肩處,共三排,每排三個,共計9個固結灌漿孔,此處為02單元,固結灌漿孔間排距為2.5m2.5m,垂直巖面進行施工;第三個單元為塌方區F1斷層帶6m范圍帶,每排3個孔,從上游一直延伸至掌子面上方,此處為03單元,總孔數以實際布孔為準。每排左邊側孔往左邊傾30進行造孔,每排右邊側孔往右邊傾30進行造孔,每排中間垂直造孔。其中奇數排為I序排,偶數排為II序
4、排,且I序孔與II序孔間隔布置。圖1-2 固結灌漿單元劃分示意圖1.4 固結灌漿試驗固結灌漿先對實驗區選擇3個孔以單點法進行壓水試驗后,再以1:1及0.5:1兩個比級對實驗區9孔進行固結灌漿。本次固結灌漿灌漿順序為:先以01單元實驗區9個孔做實驗,根據孔序布置。根據現場設計代表及監理工程師要求,先進行I序孔灌漿,灌漿壓力控制在0.150.2MPa之間,耗灰量250kg/m,每個孔平均耗灰量為1.5t,并且控制5個I序孔總耗灰量7.5t。若灌7.5t之后仍未灌滿,則灌完7.5t之后進行緩凝,再繼續進行灌漿。隨后根據I序孔的壓力及耗灰量適當調整后進行II序孔的固結灌漿。待實驗區固結灌漿完成后,由施
5、工單位根據實驗區9個孔的固結灌漿的各項數據編制實驗報告上報監理單位,監理單位根據實驗區的各項數據確定整個塌方區固結灌漿的各項參數,并及時通知施工單位進行施工。二、 主要施工措施2.1 固結灌漿施工工藝2.1.1施工工藝流程巖基固結灌漿施工工藝:測量定位鉆設抬動觀測孔并安裝抬動觀測裝置鉆孔鉆孔(裂隙)沖洗(灌前壓水試驗)灌漿封孔移下一孔。2.1.2、施工方法本工程固結灌漿孔深均為6m,鉆孔采用100B潛孔鉆,孔徑50mm。在錨桿施工同時進行鉆孔,在鋼拱架副拱施工時進行灌漿。鉆孔過程中應采取可靠的防斜措施,保證孔向準確。2.1.3、沖洗及壓水實驗(1)鉆孔沖洗巖基地層鉆孔沖洗方法及結束標準為:在鉆
6、孔結束后灌漿前,根據監理人的指示進行鉆孔沖洗和裂隙沖洗,沖洗水壓力為80%的灌漿壓力,壓力超過1MPa時,采用1Mpa;沖洗風壓采用50%灌漿壓力,壓力超過0.5Mpa時,采用0.5Mpa。裂隙沖洗至回清水時止,且單孔沖洗時間不少于30min,串通孔不少于2h。對回水達不到澄清要求的孔段,要繼續進行沖洗,孔內殘存的沉積厚度不得超過20cm;當鄰近有正在灌漿的孔或鄰近孔灌漿結束不足24h時,不得進行裂隙沖洗。灌漿孔(段)裂隙沖洗后要立即進行灌漿作業,因故中斷時間間隔超過24h時,在灌漿前要重新進行裂隙沖洗。串通孔裂隙沖洗可采用單孔裂隙沖洗方法,效果不佳時可改用風、水輪換方式進行。沖洗時應每次選l
7、2孔進水、進風,余下串通孔排水、排風,達單孔裂隙沖洗結束標準后,再更換進、排水(風孔按前述方式及要求進行裂隙沖洗,待所有串通孔全部輪換沖洗達單孔裂隙結束標準且總的沖洗時間不少于2h后,可結束沖洗作業。裂隙沖洗應注意事項:當鄰近的灌漿孔正在灌漿或灌漿結束不足24h時,不得進行裂隙沖洗。同一孔段的裂隙沖洗和灌漿作業應連續進行,因故中斷超過24h,灌前應重新進行裂隙沖洗。裂隙沖洗用風必須經過油水分離器后方可使用。(2)壓水試驗應在鉆孔裂隙沖洗結束24h以內進行壓水試驗,并分段進行。壓水試驗方法為:固結灌漿孔灌前每個單元灌漿區域內選擇有代表性的孔段進行單點法壓水試驗。1)壓水試驗的壓力固結灌漿孔灌前壓
8、水試驗壓力一般采用相應灌漿孔段灌漿壓力的80,該值若大于1Mpa時,采用1Mpa;灌后質量檢查孔壓水壓力一律采用相應灌漿孔段最大灌漿壓力的80。2)壓水試驗的穩定標準單點法壓水試驗穩定標準:在穩定壓力下,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連續四次讀數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的10,或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時,即可結束,取最終值作為計算巖體透水率q值的計算值。3)簡易壓水試驗:在穩定壓力下,壓水20min,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取最終值作為計算巖體透水率q值的計算值。壓水試驗成果計算壓水試驗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單位為呂容(Lu),計算公式為: q =QPL式中:q透水率(L
9、u) Q壓水流量(L/min) L試段長度(m) P作用于試段內的全壓力(MPa)。壓水試驗全壓力的計算公式為:P=p1+p2式中:p 作用于試段內的全壓力(Mpa) p1安裝在回水管路上的壓力表指示壓力(Mpa) p2壓力表中心至壓力起算零線的水柱壓力(Mpa)。壓力起算零線的確定:a.當地下水位在試段以下時;壓力起算零線為通過試段中點的水平線;b.地下水位在試段以內時;壓力起算零線為通過地下水位線以上試段中點的水平線; c.當地下水位在試段以上時,壓力起算零線為地下水位線,注意孔口有涌水孔段,壓力起算零線應計入涌水壓力水柱高(為負值)。2.1.4、灌漿(1)灌漿設備3SNS型灌漿泵,JS-
10、200型雙層立式攪拌槽(200L),ZSQ-42型灌漿塞、GYZ-2000型三參數一流量灌漿自動記錄儀。(2)灌漿方法和方式本塌方段固結灌漿孔號采用自下而上、孔內循環法灌漿,根據排序與孔序進行分序灌注。固結灌漿施工時,應加強抬動變形監測,防止基巖或混凝土發生抬動破壞,單元灌漿區域內同時進行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灌漿作業的孔數不超過3個。(3)固結灌漿壓力實驗區灌漿壓力I序孔按0.150.2MPa進行控制,II序孔固結灌漿壓力根據I序孔灌漿數據進行調整。其他單元的固結灌漿壓力根據實驗區所得數據,按監理人指示確定,灌漿壓力盡快達到設計值,接觸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逐級分段升壓。灌漿壓力值以安裝在孔口回漿
11、管路上的壓力表讀數為準,壓力讀數為指針擺動的中值,壓力表指針擺動范圍不大于灌漿壓力的10%。固結灌漿特別是灌漿升壓過程中,嚴格按規范允許變形值控制抬動。當變形值已接近允許值時,不得繼續升壓。如升壓灌漿后,變形值上升較快或已接近允許值時,立即恢復到升壓前的壓力灌注。抬動觀測記錄儀采用自動報警裝置。串通孔(組)灌漿或多孔并聯漿時,應分別控制灌漿壓力,同時應加強抬動監測,防止混凝土發生抬動破壞。(4)固結灌漿漿液及變漿標準固結灌漿孔采用P.O 42.5級純水泥漿液灌注,一般不摻任何外加劑。純水泥漿液水灰比(重量比),實驗區以1:1及0.5:1兩個比級進行固結灌漿,待實驗區固結灌漿完成后,監理人根據實
12、驗區固結灌漿效果及數據確定其他兩個單元的固結灌漿比級。灌漿過程中,如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小,或當注入率不變而灌漿壓力持續升高,不得改變漿液水灰比。當某一級水灰比漿液的單孔注入量達300L以上、或灌注時問己達1h,而灌漿壓力或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應改濃一級水灰比的漿液灌注。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視具體惰況可越級變濃漿液水灰比。灌漿前、漿液變換時、灌漿結束時均應測量漿液密度,灌漿過程中亦應每隔1530min測量一次漿液密度。(5)固結灌漿結束標準在設計灌漿壓力下,當灌漿孔段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群孔灌漿不大于1L/min時,延續灌注30min,即可結束灌漿作業。
13、灌漿過程中,如發現回漿變濃,應改變回濃前的水灰比的新漿進行灌注,若繼續回濃,延續灌注30min后可結束灌漿作業。其回濃情況反映在灌漿綜合成果表中,并報告設計、監理人。 (6)固結灌漿封孔所有固結灌漿孔及其配套進行的檢查孔等均嚴格進行封孔處理。所有固結灌漿孔與檢查孔灌漿(或壓水)結束后應立即進行灌漿封孔。灌漿封孔采用 “壓力灌漿封孔法”,漿液水灰比為0.5:1。漿液凝固后及時清除孔口淺部的浮漿和污水,用M30水泥砂漿回填密實并抹平。 為了確保封孔質量,所有封孔施工宜在監理工程師的現場指導下進行。2.1.5、固結灌漿質量檢查(1)由于此段屬于塌方區,因此固結灌漿質量檢查采用壓水試驗為主的方法進行固
14、結灌漿質量的綜合評定。(2)固結灌漿質量也可采用單點壓水試驗方法進行檢查,其檢查孔的數量不少于灌漿孔總數的5%,檢查結束后進行灌漿和封孔,可經監理人同意后進行。(3)固結灌漿采用壓水試驗進行質量檢查,檢查分別在該部位混凝土襯砌結束后7天進行。承包人按監理人指示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有關資料提交監理人,以便擬定檢查孔的孔位。(4)固結灌漿質量的壓水試驗檢查,其孔段合格率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過設計規定值的50,且不集中,灌漿質量可認為合格。若達不到上述合格標準的,按監理人的指示或批準的措施進行處理。三、 質量保證措施3.1鉆孔質量保證1、鉆孔前應測量定位,放出孔位,使用角度儀量測,保證
15、孔位傾角正確。由于放線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固結灌漿孔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孔位及角度這兩個工序的重要性不容易忽視;技術人員應該對已放好的孔位進行核對,逐孔核查,發現不符合要求的立即糾正。2、進場原材料需有產品合格證及復驗單。3、其他量具如壓力表等均須有規定的標定合格書。4、水泥除有出廠合格證外,還應有實驗室的復試報告。5、水泥漿液攪漿采用高速攪漿機,保證漿液攪拌均勻。6、水泥漿液制備嚴格按水灰比計量。7、進入工程現場的所有鉆孔、灌漿及其它設備的規格、型號、性能均應滿足本工程的要求。8、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應及時向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報告,共同探討處治辦法,取得同意后方可繼續施工。9、施工過程中對每一
16、道工序應嚴格實行“三檢制”,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質量事故,堅持“三不放過”、重大質量事故及時報告的原則。10、整個工程應做到現場及時記錄,內容齊全,現場所出現的大小事情,也應及時向項目部現場生產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及當班監理工程師匯報情況并及時解決問題,工程所發生的工程量也應及時交當班監理工程師簽證驗收3.2灌漿質量保證灌漿工程屬于隱蔽性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SL62-64規范和設計要求施工,嚴把各道工序的質量關,確保該工程的施工質量。 進行施工前崗位培訓。在上崗之前,選有一定施工經驗和技術人員,熟練的操作工人,并進行施工規范、規程以及設計要求的學習,考核持證上崗。 灌漿施工之前,要根據設計
17、和監理工程師要求在典型地段進行灌漿試驗,對設計提供的參數進行驗證,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按批準的工藝和參數進行施工。 進行壓力灌漿作業之前,根據施工需要埋設安裝抬動觀測裝置,以防壓力灌漿引起混凝土抬動和受力變形,在灌漿施工時派專人負責監測。 選用性能適應施工要求的設備,并加強設備的檢修和保養,減少機械運轉故障。 加強質量檢測工作和原材料試驗,配備施工所需原材料漿液配比檢測和計量儀表。做到灌漿原材料符合設計要求、壓力表靈敏、準確,制漿各種材料有計量控制,確保漿液配比正確。 灌漿過程中,注意觀察是否有異常現象發生,發現問題立即妥善處理,并做好詳細記錄,說明原因。 及時準確記錄施工各道工序的作業,并及
18、時進行匯總,整理和分析,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補救。四、 安全保證措施4.1鉆機安全防護1.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后,進行入場安全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方準上崗。2.施工前,應認真進行技術交底。施工中應明確分工,統一指揮。3.施工中,應定期檢查電源電路和鉆機的電器部件;鉆機應設接地、接零,并由持證人員操作,電纜、電線必須架空,嚴格遵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確保用電安全。4.處理機械故障時,必須使設備斷電、停風。向施工設備送電、送風前,應通知有關人員。4.2施工作業安全措施1.施工人員高空作業必須佩戴全套安全護具,安全繩、安全帶必須按規范系戴;2.在高空作業時嚴禁向下拋扔物品,防止高空墜物傷人;3.
19、作業現場配置專職安全員,負責對施工區域頂拱圍巖及存在危險的部位進行檢測并及時上報。4.3供電與電氣設備安全措施1.施工現場用電設備定期進行檢查,接地保護、變壓器等每季度測定一次絕緣強度,潮濕環境下電氣設備使用前檢查絕緣電阻,對不合格的線路設備及時維修或更換,嚴禁帶故障運行;2.非專職電氣值班員,不得操作電氣設備;3.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電工絕緣靴并站在絕緣板上;4.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觸的部分,有良好絕緣,使用前進行絕緣檢查;5.電氣設備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分(如皮帶和齒輪等),必須加裝遮欄或防護罩;6.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每班均有當班人員進行一次外表檢查;
20、7.洞內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包括電纜和設備)時,切斷電源,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的警告牌;8.洞內供電線均沿隧洞同一側整齊有序架設。并定期檢查線路絕緣,對老化、破損線路及時進行更換。五、 人員設備投入情況5.1 人員投入情況此次塌方區人員投入情況如下表2-1: 表2-1 人員投入情況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管理人員32鉆工83記錄工24普工85測量員1合計225.2設備投入情況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灌漿記錄儀GYZ-2000臺12壽力空壓機20m臺13發電機300KW臺14鉆機100B臺45全站儀TS06臺16雙層攪拌機JS-200臺17注漿泵3SNS臺18灌漿塞ZSQ-42個19水管DN50m30010風管100mmm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