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XX燃氣有限公司環境保護應急與救援預案2017年12月18日目錄1. 說明32. 綜述33. 應急組織(機構)84. 預案實施95. 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106. 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07. 環境安全應急培訓計劃108. 演練計劃119. 應急救援搶險通訊聯絡系統11說明預案目的:為保障廠區及周邊環境安全,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危害,確保能迅速有效地消除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對局部或區域環境的危害,指導和規范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將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司利益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應急方針:安全第一,預防
2、為主。應急原則:統一指揮,分組負責,快速反應,救護優先,消除危險,保護環境。二、綜述 1、企業簡介 11企業簡況表:企業名稱南京XX燃氣有限公司注冊地址南京市六合區XX鎮舊灘村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211512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企業經濟性質股份登記機關南京市六合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法定代表人李宏主管負責人李宏職工人數12技術管理人數1安全管理人數1企業儲運充裝主要原料品種年使用量年/最大庫存量丙烷氣200200液化石油氣200025001. 2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 南京XX燃氣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坐落在六合區XX舊灘村。 該單位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下設一個儲
3、運充裝區、十個供應站、三個部門(營銷管理部、儲運充裝部、零售部),員工12人。交通便利,水路有長江、滁河,四季通航;公路四通八達,距南京市區約40公里。 燃氣公司主大門朝北約10米到通江集路,路的北面是通江集大河,東、西、南面為荒坡及田地。1. 3規模與現狀:XX燃氣公司現年儲運充裝液化石油氣2200噸。2、液化石油氣的物理化學特性2. 1液化石油氣的成分/組成信息: 液化石油氣是由液化石油氣丙烷、液化石油氣丙烯、液化石油氣丁烷及液化石油氣丁烯混合組成的混合物。 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或黃棕色油狀液體,有特殊臭味。2. 2液化石油氣的危險性概述: 危險性類別:第2.1類 易燃氣體 侵入途徑: 吸
4、入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表現為:頭暈、頭痛、興奮或瞌睡、惡心、嘔吐、脈緩等;重癥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識喪失,甚至呼吸停止;濺于皮膚可致皮膚凍傷。慢性中毒表現為 :長期接觸低濃度,可出現頭痛、頭暈、睡眠不佳、易疲勞、情緒不穩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土壤和大氣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 本品易燃易爆 3、氣站對環境的影響3. 1廢水: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是生產廢水和職工的生活污水。生產廢水主要是夏季用于降溫的噴淋水,此部分水較為清潔,現已回收到消防池后循環利用,對周邊環境幾乎無影響;再就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放量按 20L/(d*人)計算,約
5、排放污水84噸/年,經過排入院內消防池(魚塘)進行生物及噴淋循環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的一級標準后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放會對接納水域的水質有較小的影響。3. 2廢氣:液化石油氣環境空氣污染源為非甲烷總烴,對空氣污染的途徑就是卸車、充裝過程中液化石油氣的損耗。工作損耗總排放量約1.6/a,站區內非甲烷總烴氣體排放速率遠低于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表2二級排放限值10Kg/h,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極小。3. 3固廢:生活垃圾:參照六合區現狀,生活垃圾排放系數,按不住宿職工取K=0.5Kg/(人*天)計算,本站生活垃圾產生量約2.1噸/年,并有環衛
6、部門及時清理運至垃圾中轉站統一處理,故對環境影響很小。本氣站設一臺25立方殘液罐對小氣瓶的殘液進行收集,每年的收集量約為5噸。因液化石油氣為C3C4混合液,C3在使用中先揮發,冬季部分C4揮發較慢留置瓶底稱為殘液,由本公司通過殘液回收設備抽回到原料再次進行回收生產利用。故對周邊環境無影響。3.4廢油 本站有11KW、15KW兩臺壓縮機每年產生廢棄機油約25公斤,大部分都利用于閥門潤滑及防腐,少部分儲存在廢棄機油桶中。公司對廢油進行收集,定置、定人、定期進行處理,并進行廢化品標注,每年交由具有經營資質的危廢品單位進行回收處理。4、環評要求與采取的措施4. 1要求:(1)確實落實城鎮燃氣設計規劃(
7、GB50028-93)、南京市燃氣管理條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85-92)及建筑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GBJ11-89)等相關要求,并經相關部門審查同意,在生產運營中加強風險安全生產管理。(2)站區內設垃圾清理筒,生活垃圾定點投放、及時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清運。(3)在加強企業管理的同時,建議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環境管理,提倡文明生產。(4)進一步加強對職工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體員工的環保意識,做到環境保護人人有責,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4. 2采取措施: (1)大氣污染防護措施:氣站的環境空氣污染源為非甲烷總烴,主要來源
8、于液化氣裝卸、灌裝等產生的跑、冒、漏的工作排放問題,為無組織排放源,氣站應設置衛生防護距離。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氣站的最終衛生防護距離為50米。 同時,在開罐檢查時,各個儲罐不同時開罐,而且采取逐步放空,以減小放空的速率。同時,加強管理和設備維修,及時檢修、更換破損的管道、機泵、閥門,減少和防止跑冒滴漏和事故性排放。安裝報警系統。 (2)水污染防治措施:生產廢水(噴淋水)較為清潔,可經收集后循環利用; 生活污水建議廠家采用生化處理后,能夠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的要求,廢水排放對水環境影響較小。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LPG壓縮機和加氣泵噪聲為8085Db(A)
9、,對LPG進行工作狀態時因介吸附可降低噪聲15Db(A),再經廠房隔聲吸聲后,可再降低510Db(A),再經距離衰減后(聲源距最近場界24米),噪聲到達場界完全達標,對各側廠界噪聲值很低。對周邊聲環境影響不大,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規定的2類標準。 (4)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固體廢棄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污泥,對產生的垃圾和污泥實施袋裝化集中放置,由環衛部門及時清運,送至垃圾處理廠處理;殘液由液化氣供應單位處理回收作燃料等生產利用。固廢處置率為100%,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危害。 兩臺空壓機產生的廢棄機油除為生產再利用后每年約產生25公斤,收集儲存于專
10、用的機油桶中做醒目標記后,放置在避風、雨及強光的房間,設置廢棄機油放置專用區域。在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程序對儲存的廢棄機油由有資質運輸廢棄機油的運輸單位,運輸至有資質處理廢棄機油的處理廠進行最終處理。因此廢棄機油對周邊環境不會造成污染危害。三、應急組織(機構)救援指揮部的組成、職責、分工1、 指揮機構:公司成立環境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總 指 揮: 李 宏副總指揮: 馬延德 苗平友成 員: 戴永濤、 熊德義、康繼偉、王聚山、王業菊2、 職責2. 1審定環境事故處理預案;2. 2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2. 3檢查督促做好環境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
11、項準備工作;2. 4負責環境事故應急救援的指揮,組織調動搶險隊救災搶險;2. 5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請求有關單位救援;2. 6觀察災情,正確果斷做出應急救援指令;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的疏散工作;2. 7組織有關部門做好善后處理及事故統計報告工作。3、 分組成員及分工應急救援組組長:馬延德 組員:王聚山現場保衛組組長:戴永濤 組員:王業菊搶險搶修恢復組組長:苗平友 組員:康繼偉通訊聯絡組組長:孫春珍 組員:熊德義 事故調查組組長:李宏 組員:苗平友后勤保障組組長:熊德義 組員:張瑞蘭四、預案實施 1、當災情發生時,應急救援組應立即組織無關人員疏散撤離工作,做好救援準
12、備聽從指揮; 2、當災情發生時,現場保衛組指揮現場車輛及時撤離,不能撤離的熄火閉閥人員撤離,禁止外來人員及車輛進入事故現場,做出警戒線為救援工作贏得時間和空間; 3、當災情發生時,搶險搶修恢復組組織對事故現場的設備、電氣及氣源等應急問題進行正確果斷的處理; 4、當災情發生時,通訊聯絡組,及時向指揮部領導及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情況,掌握搶險工作進展情況,認真做好事故搶險的相關情況記錄; 5、當災情發生時,后勤保障組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及時供應與運輸; 6、當災情發生時,事故調查組聽從現場指揮,做好隨時增援的準備。在事故救援結束后,調查事故原因、評估預案應用效果、人身傷害和財物損失等質料,為改進完善預案
13、提供現場第一手質料。 五、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1、報告內容 1. 1發生事故的地點、部位、時間及簡要經過,人身傷害及直接經濟損失估計; 1. 2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及搶險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1. 3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救援的有關事宜。 2、事故發生后,必須嚴格保護現場,并迅速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物。因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記、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必須保存好重要痕跡、物證等。六、 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1、生產現場發生一般的環境污染,指揮部組織相關人員及時處理即可;必要時可以終止作業,制定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確保達標后盡早恢復生產。 2、對嚴重
14、的環境污染后,首先要保護現場,組織救援隊伍進行自救并立即向主管部門上報同時通知環保部門進行環境污染的檢測。 3、當泄漏或火災發生后應遵循消防預案的有關規定,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最快切斷故障源頭,阻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展。并做好現場的有效隔離措施,在處理事故及善后的工作時最大限度的減少環境污染。七、環境安全應急培訓計劃 依據本企業性質,環境安全應急培訓應與消防安全應急培訓并軌共同來完成,由此確定以下培訓內容:1、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 2、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 八、演練計劃 依據公司現有資源,確定以下演練計劃:1、演練準備:由應急領導小組組織演練準備工作;2、演練范圍與頻次:全體員工每半年進行一次應急救
15、援演練;3、演練內容:滅火器材的使用、對液化氣泄漏的堵漏措施、對受傷者的急救措施技能及逃生技能等。并要求員工間相互進行講解、教授,提高整體的應急救援技能水平。 九、 應急救援搶險通訊聯絡系統 1、政府應急部門電話: 南京化工園區應急中心: 南京市環境保護局 0 南京化學工業園區環境保護局 15 市政府應急辦公廳: 10 六合區安監(市)局: ) 市公安局(XX派出所): 市消防局(化工園中隊): 交警大隊 122 市衛生局應急辦 醫療救護 1202、安全專家聯系電話: 謝永生柏志敏 3、應急救援小組聯絡電話表: 職務姓名電話總指揮副總指揮副總指揮成 員成 員成 員成 員成 員 2017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