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公司通用緊急情況應急預案編制人:審 核 人:審 批 人:公司通用緊急情況應急預案1.編制目的為應對公司本部辦公區和各項目監理部工作(及生活)區域發生的火災、爆炸、觸電、坍塌、高處墜落及各類物體傷害、機械傷害、摔傷或交通事故傷害、深井作業事故、傳染疾病、食物中毒和中暑等各類突發事故和險情的通用緊急情況,迅速、準確、高效地實施相應救援和處理,盡可能的控制事故范圍,減少或防止各類傷害的進一步惡化、降低傷亡率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應急預案。2.適應范圍本預案適應于公司本部辦公區和各項目監理部工作區(及生活區)可能出現的上述通用緊急情況,各項目監理部如另有其他重大危害風險和重要環境影響,
2、應補充制定對應的本監理部緊急情況應急預案,其制定要求見項目監理現場HSE應急管理規定。3.應急原則出現緊急情況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保證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為第一要務;統一指揮。一般工作服從應急工作、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分級管理、逐級報告原則。項目監理部應急指揮組服從公司應急指揮部領導,公司應急指揮部服從項目工程業主應急指揮中心領導。發生緊急情況時,應逐級向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報告;現場以自救為主。公司本部應在長化院有關領導的統一指揮下進行應急處理;如突發事故影響超出項目監理部應急處理能力和范圍,應盡快向項目工程業主應急指揮中心和附近醫
3、院或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以求支援。4.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中石化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5.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5.1 組織機構5.1.1 公司應急指揮部指揮:胡志榮副指揮:彭仕勇由于公司隸屬長化院,辦公地點在長化院內,且本部人員少,公司應急指揮部工作接受長化院有關部門和應急機構的統一指揮。不再另設搶救組、聯絡組、保衛組、調查組。只對應明確搶救員(彭仕勇)、聯絡員(劉芳0、保衛員(何自強)、調查員(鄭益宜)。下文中的組均指長化院相關的組。5.1.2 項目監理部應急指揮組組長:總
4、監副組長:HSE工程師監理部其他人員由總監在監理部第一次內部會議上分別安排為緊急情況時的搶救員、聯絡員、保衛員、調查員職責。5.1.3下文中公司本部及各監理部的應急管理職責、應急反應和行動,分別以監理部“組長”代替“指揮”,監理部“副組長”代替“副指揮”,各“員”代替對應的“組”。5.1.4 項目監理部應急指揮組接受公司應急指揮部的領導5.2 職責5.2.1 指揮1)審批公司通用緊急情況應急預案;2)組織應急預案的培訓,必要時組織演練;3)保證各項應急物資的配置;4)發生緊急情況時,全面指揮和協調應急機構的各項應急工作。5.2.2 副指揮1)審核公司通用緊急情況應急預案,審批監理部補充應急預案
5、;2)協助指揮協調各項應急工作并重點加入搶救組的工作;3)指揮不在場時行使指揮的職責。5.2.3 搶救組1)接受應急預案的培訓,必要時進行演練;2)發生緊急情況時,首先組織對傷員的搶救和救護;3)可能時,組織對重要文件和財物的搶救;4)服從指揮的調度和協調,積極參與其它應急工作。5.2.4 聯絡組1)接受應急預案的培訓;2)提前熟悉求救途徑和方法,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及時與社會相關機構取得聯系,明確報告需要緊急救援的事故性質、地點及聯絡方式等;3)及時向上級組織報告相關情況,請求指示和援助;4)服從指揮的調度和協調,積極參與其它應急工作。5.2.5 保衛組1)接受應急預案的培訓;2)發生緊急情況
6、時,配合搶救組做好對傷員的搶救和救護以及其他人員的疏散,并積極組織對事故現場的安全保衛工作;3)服從指揮的調度和協調,積極參與其它應急工作。5.2.6 調查組1)接受應急預案的培訓;2)組織對事故現場和事故原因的調查取證,編寫事故調查報告;3)必要時配合上級和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4)服從指揮的調度和協調,積極參與其它應急工作。5.2.7 受監工程現場或遠地監理部生活區出現突發事故和險情時,以總監和HSE工程師為首的應急指揮組除按上述對應職責處理現場緊急情況外,還應盡早及時地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應火速趕往項目工地現場(遠地監理部應電話督促、指導、了解、慰問),指導總監等監理人員應
7、急處理事故。6.報警程序6.1 當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應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求救,并及時向上級或地方政府報告;當發生各類重大人身傷害事故時應迅速撥打“120”醫救電話尋求救助并進行必要的現場救護。當事故現場事態復雜且惡化時應立即拔打“110”求助電話尋求支援。6.2 報警注意事項:1)報告事故發生地點;2)報告事故發生時間;3)報告事故發生當時的危害程度和可能的惡化程度;4)報告必要時迎接或等待救援的地點;5)記錄上述報告內容和接報人的單位及姓名。7.應急反應和行動7.1 預案啟動一旦發生上述事故或險情,各相關人員應按本預案要求立即組織到位,迅速啟動本預案所制定的各個程序。7.2 應急
8、處理步驟:7.2.1 由指揮(或副指揮)立即召集應急救援組織成員開展初期災害的撲滅、限制和現場救援工作。7.2.2搶救組負責現場傷員的緊急搶救工作,保衛組成員負責控制和保護現場,阻止非救援人員進入現場,并迅速組織在場公司員工(包括外來人員)沿著標識的撤離路線迅速并井然有序的撤離到安全地帶。7.2.3 指揮和副指揮應根據事態的嚴重性和可控制程度,在開展自救的同時,當機立斷地盡早決定是否需要由聯絡組立即通知消防部門、就近醫療救護機構和應急搶險機構前來展開救助行動。7.2.4 在事態得到初步控制后,指揮應指定專人及早清點安全集結地人數,并將信息急告應急救援組織,以便確定是否有人員失蹤,據此決定是否制
9、定和開展下一輪救援行動。7.2.5 在事態得到完全控制后,調查組統計現場確切的傷亡人數和估計財產損失,調查事故原因,編寫調查報告并向有關方面進行詳細匯報。7.2.6 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恢復工作時,由保衛組對重新進入事故現場的人員進行入場注意事項指導。7.3 火災、爆炸事故處理程序7.3.1公司本部辦公區的火災事故處理,執行、服從、配合長化院應急預案中的辦公大樓火災事故處理程序。7.3.2保衛組應對剛燃起或較微弱的意外火源進行早期火災撲救并組織好現場的保衛工作:1)切斷事故區電源,及早關閉引發或可能擴大災害的可燃易燃物資源閥門;2)對上述尚可控制的火源,根據火源性質迅速采用現場區域內的滅火器材、
10、水或砂,對其進行撲救;對不同的火源采用不同的滅火器材:干粉滅火器適合撲救石油、石油產品、油漆、有機溶劑、電器設備火災;泡沫滅火器適合撲救油類火災,以及木材、纖維、橡膠等固體可燃物火災;CO2滅火器適合撲救儀表和設備火災及易燃或可燃液體、氣體火災,不能撲救金屬鉀、鈉、鎂、鋁等物質引發的火災。3)若火勢或濃煙較大,或者有可能引發爆炸時,應立即放棄撲救并迅速撤離;4)及時管理好現場保衛(交通管制,與危險源或化工生產區隔離、必要的警戒圍欄,無關人員禁入等)。7.3.3 搶救組負責對現場傷亡人員的搶救,并立即撥打“120”請求醫療救援或直接送往就近醫院搶救。7.3.4當現場事故的初期災害已失去控制時,保
11、衛組應及時組織現場無關人員沿應急逃生通道迅速撤離至安全地帶,撤離時應指揮現場人員頭腦清醒、臨危不慌、有序快速撤離。1)有濃煙時,室內應用水浸濕毛巾或衣服等遮掩口鼻后低身姿迅速向安全出口撤離;2)遇有風天氣,室外應選擇盡量逆風向或向兩側的撤離路線;3)斷電或無法照明時,室內逃生應沿墻壁一側撤離,避免扶靠樓梯扶手;4)應急逃生通道堵塞時,應用水浸濕毛巾或衣服等遮掩口鼻緊貼樓面,關緊迎火面門窗,靠近另側窗戶或陽臺,或者向樓頂平臺轉移,向外呼救和等待救援;7.3.5 聯絡組負責根據現場情況和指揮的安排,及時報警并做好救援的聯絡工作:1)撥打“119”請求火警消防救援;2)如有人員傷亡,應同時撥打“12
12、0”或就近醫院急救電話請求醫療救援;3)如現場事態擴大,可視情況嚴重程度拔打“110”請求警力支援、維持現場秩序和保護現場。7.3.6 調查組負責監視事故發展情況和掌握災害相關數據,及時向指揮報告事故影響,適時組織開展事故調查。7.4 觸電事故處理程序7.4.1 立即切斷電源或以絕緣體將觸電人與電源分離(并立即切斷電源),未切斷電源前切莫直接接觸受害人身體;7.4.2 及時對觸電人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法等現場救護。人工呼吸為口對口進行;心臟擠壓法:救護者兩手交叉重疊,按在觸電者胸部,從上到下擠壓,而突然放松,以每分鐘 5060 次的頻率重復進行。7.4.3 在進行現場救護的同時撥打“120”
13、請求醫療救援或直接將觸電人盡快送往就近醫院搶救;7.4.4 解除可能再次引發觸電事故的隱患后才能合上電閘;7.4.5 及時組織對事故原因的調查和上報。7.5 坍塌事故處事程序7.5.1 坍塌事故發現者迅速上報總監(或HSE工程師),同時拔打“120”請求醫療救援和拔打“119”請求消防部門給予險情搶救支援;7.5.2 聯絡業主和施工方,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機械,盡快搶救被埋人員;7.5.3保衛人員要及時警戒事故區域和可能的危險區段,防止事態惡化和增加不必要人員傷亡;7.5.4 對救出人員如有休克等癥狀者,及時實施人工呼吸等臨時救護措施;7.5.5 及時組織對事故原因的調查和上報。7.6 高
14、處墜落、物體砸傷、碰傷、壓傷、機械傷害、摔傷或交通事故傷害等事故處理程序。7.6.1立即將受傷人員移出危險區域,并迅速用現場備用急救藥物進行臨時救護,并對危險區域進行戒嚴圍護和警示,在危害風險隱患未解除前不得進入無關人員。7.6.2 救護時應對受傷人員的受傷部位進行檢查,如有較大出血,要用繃帶及時進行止血處理,止血處理應在出血部位的上游血管處進行綁壓止血。7.6.3 如人員受傷很嚴重(如昏迷、大出血、骨折、假死休克等),要十分小心將人抬上擔架,同時撥打“120”請求醫療救援或直接將受傷人盡快送往就近醫院搶救;7.6.4 及時組織對事故原因的調查和上報。7.7 深井事故處理程序7.7.1深井作業
15、時出現因井底缺氧或吸入井下毒害氣體所至井下人員呼吸困難、窒息、中毒等事故時,應立即將井下人員迅速提升至地面,實施人工呼吸等應急臨時救護,同時拔打“120”醫救電話或立即將患者送往就近醫院搶救。處理要點是要搶時間,從救人出井到送醫急救都必須爭分奪秒!搶救人員下井必須戴吸氧面具,必要時應戴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7.7.2深井作業時出現因井下不規范用電所至井下人員觸電事故時,首先應迅速切斷電源,再盡快將井下人員迅速提升至地面后,然后按本預案7.4 觸電事故處理程序實施搶救。7.7.3 深井作業時出現因井壁支護措施不到位所至塌井事故時,按本預案7.5 坍塌事故處理程序實施搶救。7.7.4深井作業時出現因
16、下井繩索斷裂、吊籃或轱轆破損或繩索卡控裝置失靈等意外所至下井人員摔落事故時,應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將井下人員救出地面,然后按本預案 7.6 高處墜落、摔傷等事故處理程序實施搶救。7.8 傳染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處理程序7.8.1 當公司員工出現與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相關的傳染疾病征兆時,及時對病人采取隔離救護措施,并迅速送往就近醫院或指定醫院進行救治;同時按上述條例要求向政府相關機構通報。7.8.2 對與病人有密切接觸人員送醫院檢查是否被傳染,并協助相關衛生防疫部門查明傳染病源,根據當地衛生防疫部門有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傳染。7.8.3 當在工地或監理部自辦食堂就餐的監理人員發生食物
17、中毒時,迅速撥打“120”請求醫療救援或直接將中毒人員盡快送往就近醫院搶救;并及時組織查明中毒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防止事態擴大。7.9 中暑事件處理程序7.9.1 當項目監理部有員工發生中暑現象時,要立即將中暑人員小心移至蔭涼通風處,并給病人服用或施用消暑急救藥品。7.9.2 當中暑癥狀較為嚴重時,除及時采取以上措施外,迅速撥打“120”請求醫療救援或直接將中暑人員盡快送往就近醫院救治。8.應急保障物質8.1 公司本部和項目監理部要配置緊急救護藥箱、必備的緊急救護藥品和用品。8.2 通訊器材和線路8.2.1 事故發生時所有通訊服從險情,必要時無關通訊一律停止使用;8.2.2 至少保證兩部手機電
18、話全過程服從于報警、聯絡和事故報告需要。8.3 消防器材8.3.1 保證公司本部辦公區域和有生活區的遠地監理部的生活區的滅火器在固定位置擺放并不被遮掩,并監管施工單位保證工地現場的滅火器在固定位置擺放并不被遮掩;8.3.2 每季度對本部辦公區域和監理部生活區的滅火器進行一次可用有效性檢查,并督促施工單位確保工地現場滅火器的有效性;8.3.3 監管施工單位注意保護工地現場的消防栓設施不被遮掩或損壞;遠地監理部應監護其生活區周圍的消防設施不被遮掩或損壞;8.3.4在公司本部和各項目監理部繪制的應急疏散路線圖中應標明滅火器和消防栓的位置。8.4 事故應急信息資料8.4.1公司本部和各項目監理部應繪制
19、所在場所應急疏散路線圖,并保證該場所的所有員工熟悉逃生路線;8.4.1 火警電話號 119,醫救電話號 120,求救電話號 110;8.4.3附近醫院急救電話號(遠地監理部應收集工地附近兩家以上醫院急救電話號)。8.5 應急車輛8.5.1 公司本部和遠地監理部要保證至少有一臺車輛始終處于完好和待命狀態。8.5.2 值班司機的通訊工具必須24 小時開機,接到指令后能迅速到達指定地點。8.5.3 遠地項目監理部應與業主溝通,取得同意事故時對其應急車輛的求援借用權;8.5.4遠地項目監理部還應與施工單位溝通,取得同意事故時對其應急車輛的求援借用權。8.6 保證應急逃生通道的暢通。8.6.1 對公司本
20、部辦公區和遠地監理部生活區,公司辦公室或項目HSE工程師要經常檢查應急疏散路線圖上的全部應急逃生通道的暢通,及時排除任何妨礙人員應急疏散的物體;8.6.2 監管施工單位嚴格按消防規定保證逃生通道的暢通。9.人員培訓9.1 辦公室要組織本部辦公人員進行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并參加長化院的辦公大樓消防演練;9.2 項目監理部總監和HSE工程師要適時組織本項目監理人員進行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并參加業主或施工單位的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9.3 通過培訓演練,提高全員的應急反應能力,懂得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應該迅速做什么,能夠做什么,如何去做。培訓內容主要有:1)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分工;2)本應急預案的應急程序;3)應急逃生的基本技巧和逃生路線;4)消防器材的擺放位置和使用方法;5)觸電事故的解救和人員救護的基本方法;6)發生事故時的各類報警電話;7)就近醫院的位置;8)消防設施和應急逃生通道的保護。9.4 通過演練發現的問題,及時完善本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