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保設施安全運行與應急管理一、概述 (一)事故致因(一)事故致因 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缺陷;環境缺陷。(二)安全對策(二)安全對策 工程技術措施,實現本質安全化;管理措施,建立科學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教育措施,提高安全意識與技能。(三)廢水處理站主要危險危害因素(三)廢水處理站主要危險危害因素 中毒;窒息;淹溺;觸電;危險化學品傷害。二、污染治理設施安全條件 (1)污水處理站宜設在廠區的邊緣、所在地區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并與員工宿舍或辦公區保持一定距離。(2)生產車間排至廢水處理站的廢水必須按規定的管道嚴格分流,嚴禁將含有不相容污染因子的廢水(如含氰廢水與酸性廢水)
2、共用同一管道排放。(3)對于新建項目,排放各種生產廢水的管道應分別使用規定的識別色;對于在用管道應以色環做標識。所有排污管道均應標識介質的名稱和流向。(4)污水處理站應根據日常排水量的大小,設置一定容量的應急池,進水出水設計合理,應急池在平時應處于空置狀態。(5)對于呈密閉狀態的污水調節池、厭氧池應設置強制通風裝置(選用防爆風機),以防止沼氣或硫化氫聚集。(6)污染治理設施的鋼直梯、鋼斜梯、防護欄桿應分別符合國家標準GB 4053.1固定式鋼直梯安全技術條件、GB 4053.2固定式鋼斜梯安全技術條件、GB 4053.3固定式工業防護欄桿安全技術條件的相關要求。(7)廢氣凈化裝置高于相對基準面
3、的操作、維護場所應設置固定式工業鋼平臺,其技術要求應符合GB 4053.4固定式工業鋼平臺的相關規定。(8)污染治理設施的電氣設備與線路應安全可靠,應設置防過載、防短路、防漏電、防雨水的保護措施,對于銹蝕、老化的電氣設備與線路應及時更換。三、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程序 (1)本企業或外來施工方人員擬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應事先向企業的安全環保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審查同意領取作業許可證后方可啟動作業程序。(2)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應對擬進入廢水處理池、廢氣凈化塔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3)進入廢水處理池作業前應關閉進水管道閥門。(4)排空作業池內廢水。(5)實施強制鼓風換氣。嚴禁直接向廢水處理池排放氧氣
4、或富氧空氣。(6)進入廢氣凈化塔作業前1小時,應關閉排放廢氣的閥門,同時切換至壓縮空氣系統吹掃置換,不得直接向廢氣凈化塔排放氧氣或富氧空氣。(7)空氣置換完畢,應檢測受限空間空氣中有毒物質含量,確認:H2S、HCN、CO的濃度分別在10mg/m3、1mg/m3、30mg/m3以下,且空氣中含氧量不低于18%。否則應繼續通風換氣,直到符合要求。(8)作業人員應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如雨鞋、手套、防護服、防毒面具等),作業現場應配備自給式呼吸器等應急用品。動火作業還需配備消防器材。(9)作業人員進入受限空間工作過程中,應派專人實施安全監護。當發現作業人員出現中毒或窒息癥狀時,搶救者必須戴上防毒
5、面具或自給式呼吸器方可進入施救。(10)作業過程中每隔2h,應重新檢測一次空氣中有毒物質和氧氣的含量。需要動火作業時,應另行辦理動火作業許可。(11)廢水處理池、廢氣凈化塔內作業的照明電壓不得大于12V。(12)作業結束,安全監護人員應確認現場處于安全狀態后方可離開。四、危險化學品安全(一)危險化學品定義(一)危險化學品定義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蝕性,對人員、設施、環境造成傷害或損害的化學品。(二)危險化學品管理主要法規依據(二)危險化學品管理主要法規依據 消防法 職業病防治法 安全生產法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 及系列技術標準(三)危險化學品分類
6、(三)危險化學品分類 GB13690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按主要危險特性把危險化學品分為八類:第1類 爆炸品;第2類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第3類 易燃液體;第4類 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第5類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第6類 有毒品;第7類 放射性物品;第8類 腐蝕品。(四)基本安全要求(四)基本安全要求 (1)劇毒化學品以及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化學品必須在專用倉庫內單獨存放,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制度。(2)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配備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其倉庫及場所應設專人管理。(3)各類危險品不得與禁忌物料混合儲存,滅火方法不同的危險化學品不能同庫儲存。(4
7、)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區域內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5)受日光照射能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燃燒、爆炸、分解、化合或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品應儲存在一級建筑物中,其包裝應采取避光措施。(6)爆炸物品不準和其他類物品同儲,必須單獨隔離限量儲存。(7)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必須與爆炸物品、氧化劑、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蝕性物品隔離儲存;易燃氣體不得與助燃氣體、劇毒氣體同儲;氧氣不得和油脂混存;盛裝液化氣體的容器、屬壓力容器的,必須有壓力表、安全閥、緊急切斷裝置,并定期檢查不得超裝。(8)易燃液體、遇濕易燃物品、易燃固體不得與氧化劑混合儲存。(9)有毒物品應儲存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場所,不得露天存放,不得接
8、近酸類物質。(10)腐蝕性物品,包裝必須嚴密,不得泄漏。(11)易燃易爆品的溫濕度應符合相關要求。(12)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建筑,必須安裝避雷裝置。(13)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必須安裝通風設備,通排風系統應設有導靜電的接地裝置。不相容危險化學品管理五、環境應急管理(一)應急管理的意義(一)應急管理的意義 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應急管理是減輕人員傷害、防止事態擴大的最后一道防線,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二)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寫的主要(二)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寫的主要法規依據法規依據 突發事件應對法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及深圳市人居環境委的相關要求。(三)環境安全應急預案的基本框架(
9、三)環境安全應急預案的基本框架 (1)總則 (2)組織結構和職責 (3)預防和預警 (4)應急處置 (5)后期處置 (6)應急保障 (7)預案管理 (8)附則(名詞解釋、修訂情況、實施日期等)(9)附件(四)應急預案(管理)的重要環節(四)應急預案(管理)的重要環節 (1)應急職責明確;(2)預防措施(硬件抓隱患整改,軟件抓制度建設);(3)應急準備(物資、人才、技術);(4)信息報送(強調時限、對象);(5)應急響應(現場處置、人員救護);(6)善后處置。(五)專項或現場處置預案(五)專項或現場處置預案 重點:重點:廢水、廢氣超標排放應急處置預案。應重點考慮各種污染因子超標排放的應急措施、停
10、產機制。環境污染防治設施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六)廢水池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六)廢水池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初始發現者應向周圍大聲呼救,管理人員及時向120求救;(2)使用鼓風機持續向池中吹風;(3)救援者(兩人)戴好防毒面具和可靠的繩索立即下池施救;(4)施救過程中應防止受傷者頭部碰到池壁等硬物;(5)受傷者到達地面后,應轉移至陰涼通風處;(6)進行人工呼吸,輔以藥物;(7)送醫院救治。(七)廢水站應急物資貯備(七)廢水站應急物資貯備 某電路板企業廢水處理站應急物資:(1)便攜式有毒氣體檢測儀;(2)防毒面具、自給式空氣呼吸器;(3)耐酸堿手套;(4)耐酸堿雨鞋;(5)潛水泵;(6
11、)廢水應急池;(7)沙包、繩索;(8)雨水管道切換閥;(9)污水管道切換閥。六、案例分析|(一)星輝眼鏡廠污水池中毒事故星輝眼鏡廠污水池中毒事故 2013年6月2日,龍崗區橫崗街道六約社區星輝眼鏡廠工人清洗污水處理池時發生意外,導致2人中毒身亡,另有5人中毒送院治療。原因:未按安全操作規程作業、防護不當、應急措施不當。|(二)“11.16”某五金制品廠某五金制品廠HCN中毒事故中毒事故 2013年11月16日晚6:00,位于坪山新區某五金塑膠制品公司在電鍍車間發生氰化氫中毒事故,兩名員工死亡。坪山新區現場指揮部決定,城市建設局承擔環境監測和現場清理工作。受城市建設局委托,3名環境安全專家冒著生
12、命危險,承擔了應急監測、現場處置和專家咨詢工作,成功將氰化氫散發源搬離現場,傾倒入廢水站的破氰池,同時在事故現場潑灑漂白水,現場環境質量得到恢復。點評:違章操作、應急得力。|(三)某企業粉塵爆炸某企業粉塵爆炸 2012年11月20日上午10時40分許,深圳市寶安區某五金制品公司發生一起粉塵爆炸事故,造成7人不同程度燒傷,其中4人傷勢嚴重。根據政府通報稱,事故發生在該公司的打磨車間。事故原因初步判斷為員工打磨作業產生的鋁粉塵,在抽排過程中因采集管道內粉塵濃度達到爆炸極限后,遇靜電引發爆燃。點評:除塵設施先天缺陷。|(四)危險廢物火災事故(四)危險廢物火災事故 某公司的危險廢物中鋁粉與堿液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氫氣并放熱,當熱量積蓄達到一定溫度后,引燃易燃性固體危險廢物:2 Al+2 OH-+2 H2O=2 AlO2-+3 H2 氫氣在空氣中的自燃點為570,而大部分易燃固體的自燃點在130400之間,固態危險廢物應先于氫氣著火。點評:應重視危險物品的不相容性。|(五)某油庫泄漏事故 2012年5月11日,深圳機場附近的某油庫發生汽油泄漏事件,泄漏量達1200噸,險些釀成特別重大事件。市政府啟動應急程序應對。點評:違章操作,安全意識不夠;應急處置果斷得力。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