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礦安全生產礦山應急救援預案目 錄礦山應急救援總則2制定的專項預案組成部分.3應急救援預案工作原則.4安全生產危險性分析.5事故救援領導小組.7信息報告與處置預案13應急后期處置預案.16應急保障措施.16培訓與演練19獎懲.20維護和更新21礦山應急救援總則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栆礦中興建安公司焦煤公司一礦項目部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以及當發生重特大事故時,能及時、有序、有效地實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栆礦中興建安公司焦煤公司一礦項目部安全生
2、產事故應急預案。1、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國家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國家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煤礦安全規程(2009年版)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結合栆礦中興建安公司焦煤公司一礦項目部生產實際,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制定本預案。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阿左旗賀蘭山焦煤有限公司一礦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進行搶險和救援。3、 應急預案體系(1)綜合預案是從總體上闡述處理事故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
3、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事故的綜合性文件,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基礎、“底線”和總綱,對那些沒有預料的緊急情況,也能起到一定的應急指導作用。(2) 專項預案是針對具體的事故類型或危險源而制定的應急救援方案,有明確的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是綜合預案的組成部分,可作為綜合預案的附件,本預案與焦煤公司和阿左旗人民政府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和公共衛生事件及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相銜接。焦煤一礦制定的專項預案組成部分 (1)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 (2)頂板事故預防與處理 (3)井下水災事故預防與處理 (4)井下火災事故預防與處理 (5)瓦斯事故預防與處理 (6
4、)煤塵事故預防與處理 (7)礦井突然停電事故預防與處理 (8)機電運輸事故預防與處理 (9)井下爆破事故預防與處理 (10)地面主要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 (11)阿左旗賀蘭山焦煤有限公司一礦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2)阿左旗賀蘭山焦煤有限公司一礦地面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3)阿左旗賀蘭山焦煤有限公司一礦“三防”(洪澇、雷電、雨雪冰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4)阿左旗賀蘭山焦煤有限公司一礦突發公共衛生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5)阿左旗賀蘭山焦煤有限公司一礦地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預案工作原則1、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以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生產事故造成
5、的人員傷亡和傷害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骨干作用和兼職救援隊伍的輔助作用及群眾隊伍的基礎作用。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協調行動:在項目經理統一領導下,項目部各區隊按照各自的職責和權限,負責相關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管理和處置工作;各區隊要編制本單位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措施,建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機制,自救互救,安全搶險。事故發生初期,應積極組織搶險,并迅速組織遇險人員沿避災線路撤離,防止事故擴大;在事故搶險過程中,應積極采取措施,確保救護人員的安全,嚴防搶險過程中再次發生事故或使事故擴大。3、 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
6、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和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報和預警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平時要加強演練,在實戰中要能夠調得動、用得上、救得下。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采用先進的預防、預報、預警和應急處置技術,提高預防預警水平,應用先進的救援裝備和技術,增強應急救援能力,依法規范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救援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安全生產危險性分析(一) 焦煤公司一礦概況 1、 焦煤公司一礦礦區位于賀蘭山煤田呼魯斯太礦區蠶特拉井田最終勘探區西南部,
7、行政區劃隸屬于阿拉善左旗的宗別立蘇木。礦區位于呼魯斯太鎮南西約23Km, 東北距旗(盟)政府所在地巴彥浩特鎮約63km,在烏海市西約90km,在寧夏石嘴山市西北約55km,均有柏油公路相通,平(平羅)汝(汝箕溝)鐵路從礦區穿過,交通便利;井田面積0.9284km2,設計能力30萬噸/年,可采煤層6層,編號為2、3、4、5、7、8煤層,各煤層煤質屬中灰、中硫、低揮發分、中高熱值煤;煤層膠質層平均厚度Y(mm):2煤層為15mm;3煤層為12 mm;4煤層為10mm,5煤層為9mm;7煤層為12mm;8煤層為11mm;浮煤揮發分(Vdaf)平均值17.7521.15%,確定煤類為瘦煤;各煤層精煤回
8、收率在40.00%以上,屬中-優等。礦區煤為煉焦用煤,由于原煤灰分高,必須經過洗選后的精煤方可作為煉焦配煤,缺點是精煤回收率低,洗選比較困難,也是良好的動力用煤和民用煤。2、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1)2012年井下生產區域內的各種自然危害分析 (2)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6.75m3/t,絕對瓦斯涌出量0.15m3/min;相對二氧化碳涌出量8.10m3/t;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0.18m3/min,屬低瓦斯礦井。煤塵有爆燃性。煤屬級自燃。 (3)可采煤層頂板巖性主要有三類:砂巖、灰巖、泥巖或粉砂質泥巖。3煤層頂板為中一粗粒砂巖,穩定性良好,容易維護。5煤層頂板為灰巖,厚0.656.74m,一般厚1
9、m,穩定性良好,容易維護。其它各煤層(2、4、7層)的頂板均為泥巖、粉砂質泥巖,穩定性較差。煤層底板:2、3、4、5煤層為粉細砂巖中粗粒砂巖,穩定性好,易管理。7煤層的底板為泥巖、粉砂質泥巖,巖石性脆,遇水易膨脹,穩定性差,應加強底板的維護。頂底板巖石抗壓強度(Rc)小于7MPa/cm2,說明穩定性差。需要加強維護。從礦區地質構造和含、隔水層特征分析,結合歷年來淺部煤礦生產情況,煤層頂、底板和大面積采空塌陷裂隙帶是井下充水的主要途徑。是今后礦井安全開采的主要防治水對象。據原生產礦井實測,礦井內涌水量一般為0.51.5m3/h,最大3.5m3/h,煤層一般不含水;蠶特拉溝兩側礦井,斜深100 m
10、左右涌水量一般為1.52.5m3/h,除蠶特拉溝兩側礦井外,其它礦井在斜深100m以上,一般無涌水或僅有少量涌水,100m以下才有少量涌水。 (4) 綜上所述,礦井主要受瓦斯、煤塵、水、火、頂板和機電運輸事故的危害。焦煤一礦設立事故救援領導小組組長:袁朝云副組長:趙春光成員:賈登虹、姚榮文、劉福堂、袁朝江、呂保衛、王建強、曹小平、馮玉虎、劉文有、連龍、梁進文、劉喜鵬、高明、閆國偉、張強強、韓旭、王剛。 職責任務:救援領導小組負責指揮應急救援工作,發生事故后,根據組長的命令進行分工協作,制定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同時負責組織全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監督檢查各系統應急演練。1、 監測監
11、控方式、方法 由職能部門及各區隊負責人從全項目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的“人、機、環、管”各方面因素進行的危害辯識,對每一個危險源制定了相應的風險管理控制措施,根據風險管理程序要求逐項分工落實進行監測監控。 對各級人員入井跟蹤檢查,礦井監測監控系統對工業場所監控,對作業地點供電系統和皮帶運輸控制系統,礦井安全監測系統,對全礦各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一氧化碳、煙霧、風速、溫度及主要通風機的負壓、電機運轉參數、局部通風機和其他設備的開停實施連續監控。利用頂板離層儀對各巷道頂板進行監控。各崗位人員按照職責進行監護、各業務部門進行流動檢查制度。所有人員一旦發現異常或事故預兆,立即向項目部事故救援領
12、導小組匯報。2、事故預防指導原則 阿左旗賀蘭山焦煤有限公司一礦緊緊圍繞“本質安全礦井”建設,以抓好員工崗位技能和安全意識培訓教育為手段,全面提升全員素質為切入點,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以提高工作質量,創精品工程為途徑,保證作業環境的安全;以抓好設備檢修、維護、運行管理為手段,保證設備始終處于安全運行狀態;以全面實施綜合管理體系,建設本質安全礦井,達到事故為零的目的為目標,規范、科學管理,堵塞漏洞、杜絕管理盲區,始終將瓦斯、頂板、機電、輔助運輸和人的不安全行為作為管理重點,以開展階段性安全教育和專項整治為措施,形成“人機互補,人機制約”的安全系統,保證礦井安全生產。3、 現場人員的行動原則 井下一
13、旦發生事故,跟班項目部領導、隊干、班組長、受災人員在通風、安監人員的監護下積極組織搶險救災,并立即匯報礦生產指揮中心。當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不能對事故進行有效控制或事故現場有發生次生事故危險,可能危及現場人員生命安全時,當班領導應迅速點清現場人數,將人員按照相應的避災路線撤至安全地點,立即向事故救援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災害性質、影響范圍、受災人數及姓名,并在安全地點接受事故救援領導小組安排。因事故影響撤離受阻,要集中休息,保持精力,發出呼救信號,等待救援。4、救護 (1)礦井發生重大災害事故時,首先應通知井下受到災害威脅區域的人員迅速撤離,按照阿左旗賀蘭山焦煤有限公司一礦安全生產事
14、故應急預案的匯報程序及時上報有關單位,并通知有關人員組織救援。具體匯報程序按照各專項預案中信息報告程序執行。 (2)井下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透水等重大事故時,事故救援領導小組根據災情制定搶險救援方案,礦山救護隊隊長根據方案指揮救護隊對事故性質、發生地點、波及范圍、人員分布等災區情況進行偵察,探明災害和礦井通風系統破壞情況。 (3)為能及時進行搶救人員、處理事故,指揮人員應在充分了解事故情況的基礎上,首先維護好礦井通風系統,按照救災線路搜救遇險人員,及時修正應急救援方案。 (4)井下救災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和煤塵,觀測災區氣體和風流變化。當有爆炸危險時,救災人員應根據現場條件積極采
15、取措施消除危險源;當無法消除危險時應迅速組織人員撤退到安全地點。 (5)在救災過程中必須保證通訊系統暢通。井下和地面都要設置值班人員,并做好詳細記錄5、 現場急救注意事項 井下發生災害事故后,不可能立刻將受到傷害的人員送到醫院進行搶救,為了使井下受傷人員盡快脫險,在救護人員未趕到之前,現場人員要積極互救,迅速采取急救措施,進行搶救工作,盡量減少傷亡,減輕傷員的痛苦。 (1)井下現場急救的基本程序井下各區隊在指定地點配備急救器材,建立工人自救互救的現場急救程序,由帶班隊長擔任現場自救互救的指揮者,組織人員分頭進行。 (2)指定1人立即通過電話向事故救援領導小組匯報詳細情況,要求迅速派急救人員到現
16、場急救。 (3)指定12人準備解脫工具及急救器材或代用物品。 (4)展開自救互救。 此時應注意:不要因急于解脫傷員而采用不正確的解脫方法,否則會因搬運方法的錯誤,而使傷員傷情加重。 6、急救方法 (1)中毒急救無論是一氧化碳中毒還是其它有害氣體中毒,都應按下列急救要點進行處理: 立即將中毒者從災區運送到新鮮風流中或地面。 迅速將中毒者口、鼻內的粘液、血塊、泥土、碎煤等除去,并將上衣、腰帶解開,將鞋脫掉。 對昏迷的傷員,一定要取側俯臥位,使口中的分泌物流出,防止舌后墜,同時把舌頭拉出口外。 受二氧化硫、硫化氫、二氧化氮中毒者只能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不能進行壓胸或壓背法人工呼吸,否則會加重傷情。
17、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將傷員運送到安全、通風良好的地點,將傷員領口解開,放松腰帶,注意保持體溫。腰背部要墊上衣服等軟的東西。應先清除口中臟物,把舌頭拉住或壓住防止堵塞喉嚨,妨礙呼吸.人工呼吸持續時間以恢復自主呼吸或傷員真正死亡為止。當救護隊來到現場后,應轉由救護隊用蘇生器蘇生。 (2)創傷急救 創傷包扎現場進行創傷包扎可就地取材,用毛巾、手帕、衣服撕成的布條等進行,包扎時保護傷口的創面,減少感染,減輕痛苦,加壓包扎有止血作用;用夾板固定骨折的肢體時,需要包扎,以減少繼發性損傷,也便于運送醫院。 骨折臨時固定骨折固定可減輕傷員的疼痛,防止因骨折端移位而刺傷臨近組織、血管、神經,也是防止創傷休克
18、的有效急救措施。 傷員搬運井下條件復雜,道路不暢,轉運傷員要盡量做到輕、穩、快。沒有經過初步固定、止血、包扎和搶救的傷員,一般不應轉運。搬運時應做到不增加傷員的痛苦,避免造成新的損傷及合并癥。 (3)溺水急救井下遇有溺水人員時,應迅速采取下列急救措施: 盡快將溺水者從水中救出,立即送到比較溫暖和空氣流通的地方,松開腰帶,脫掉濕衣服,蓋上干衣服。 迅速撬開溺水者的嘴,檢查其口、鼻是否有煤渣和泥砂等污物堵塞,如有污物應迅速清除,并將其舌頭拉出,使呼吸道暢通。 救護者取半跪姿勢,把溺水者腹部置于救護者膝蓋上,將其頭朝下,并不斷壓迫其背部,使灌入的水空出。也可抱起溺水者腹部,或將基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
19、快步奔跑以達到不斷空水的目的。 空水完畢,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已停止,要同時進行連續的心臟按摩或進行口對口吹氣呼吸法。在進行上述搶救的同時,要立即向礦生產指揮中心匯報,請求派醫生協同搶救。搶救成功后,立即送地面醫院。 (4)燒傷急救井下燒傷人員的急救措施如下: 盡快使傷員脫離熱源,盡量縮短燒傷時間。 剪開傷員衣服,用較干凈的衣服把傷員包裹起來,防止再次污染。在現場,除化學燒傷可用大量的流動清水沖洗外,對創面一般不作處理,盡量不弄破水泡,以保護表皮; 迅速離開現場,把傷員送往醫院。運送中動作要輕,行進要平衡,并隨時觀察傷情。 7、搶救長期被困在井下的遇險人員時應注意的事項 (1)在井下發現
20、遇險人員時,禁止用頭燈光束直接照射遇險人員的眼睛,以避免在強光刺射下瞳孔急劇收縮,造成眼睛失明。應用紅布、紙張、衣片等罩住頭燈,使光線減弱,或用布把遇險人員的眼睛蒙住,在救護隊的保護下,立即抬運出井。 (2)在搬運遇險人員時,要輕抬輕放,保持平衡,避免震動,并應注意受傷人員的傷情變化。信息報告與處置預案 井下發生事故時,現場人員利用工作面的固定電話先向事故救援領導小組匯報;如果發生事故使工作地點的電話與事故救援領導小組中斷,立即離開事故地點就近尋找電話再向事故救援領導小組匯報;如果井下與地面通訊中斷,則派專人采用一切可利用手段快速向地面匯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災害性質、影響范圍、受災人數及姓
21、名,并在安全地點接受事故救援領導小組安排。因事故影響撤離受阻,要集中休息,保持精力;利用人員定位系統呼救功能發出呼救信號,等待救援。事故救援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匯報后,應立即按照各專項預案中信息報告程序召集救援事故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研究制定搶險救災方案,實施事故救援,并隨時將搶險救災進展情況向公司總調度室匯報。事故救援領導小組電話: 1、應急響應分級 (1) 針對緊急發生的事故、事件或災難嚴重程度不同,采用的應急救援響應級別也不同,把應急救援響應的級別分為三級: (2)三級緊急事件:指發生的緊急事故、事件或災難,項目部能應急響應處理的事故、事件或災難。 (3)二級緊急事件:指發生的緊急事故、事件或
22、災難,項目部應急響應后處理不了,需要焦煤公司公司多個部門應急響應救援才能處理的事故、事件或災難。 (4)一級緊急事件:指發生的緊急事故、事件或災難,啟動焦煤公司應急響應救援仍不能處理,需要請求地方政府或上級機關進行應急響應增援才能處理的事故、事件或災難。2、響應程序級別確定 (1)焦煤公司一礦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立后,迅速作出判斷,啟動事故應急預案時,立即通知應急救領導小組成員到項目部集合,如果事故較大,預計難以控制,立即向焦煤公司總調、安監局匯報事故情況,發出“現場應急”警報,啟動焦煤公司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搶險救災,焦煤公司根據災情發展變化決定是否請求地方政府或上級機關增援,啟動一級的重特大事故
23、應急救援預案。(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報警時,必須掌握以下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性質、影響范圍,事故現場傷亡情況、人員是否已安全撤離、是否進行現場搶險、有無災情擴大可能等,做好記錄并立即匯報值班領導,根據災情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啟動相應事故應急預案。如確需啟動應急預案進行搶險救災,則根據事故類別啟動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并按照其應急程序和現場應急處置辦法進行搶險救災。3、 應急結束 (1) 當遇險(失蹤)人員全部得救(發現),事故現場得以控制,可能導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隱患消除后,經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確認,應急組長宣布應急處置工作結束。(2) 事故調查組對事故現場進行檢測、鑒定與評估,綜合
24、分析和評價檢測數據,查找事故原因,向焦煤公司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 4、信息發布布人(1)項目部協助公司新聞中心對外進行信息發布。5、信息發布形式(1)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提供新聞稿件。6、信息發布原則(1)發布信息應本著“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及時準確”原則;(2)由專人負責信息發布,其他任何人不得隨意散布虛假信息;(3)發布內容、發布時間必須通過救援指揮部確定。應急后期處置預案(1)善后處置包括現場清理、恢復生產、人員安置和補償等事項。應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及受影響人員,盡快消除事故影響,保證社會穩定,盡快恢復正常秩序。(2)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善后處理組負責與保險機構聯系及時
25、開展應急救援人員保險受理和受災保險理賠工作。(3)事故應急救援總結報告 (4)事故搶險結束,礦方對事故發生情況及應急救援過程進行總結,總結內容應包括:發生事故的基本情況,事故原因、發展過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分析、評價,采取的主要應急響應措施及其有效性,主要經驗教訓,對應急救援方案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并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預案。應急保障措施1、通信與信息保障(1)應急指揮部特呼電話號碼“5”,當遇緊急情況井下各地點固定電話可直接按“5”與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進行通話。(2) 地面各主要通風機房和井下各個工作面都有與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直通的電話。(3)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要掌
26、握應急機構和相關部門、人員的通信聯系方式。2、 應急隊伍保障(1) 公司駐項目部救護隊是應急救援的專業隊伍 ,項目部輔助救護隊是應急救援的輔助力量,職工群眾是應急救援的基礎力量。應急救援人員要熟悉礦井的系統,礦上并要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2) 預案中涉及的部門及人員,要與有關部門保持工作聯系,如發生工作變動,應及時變更相應的人員,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聯系,保證預案的有效實施。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 應急救災物資和設備的存放。礦井地面和井下消防材料庫要按規定配備工具、消防器材和工程材料,定期進行檢查、補充,確保應急物資能夠滿足應急需要。項目部機電隊要保證應急物資的儲備量,不能隨意挪用,要定期
27、檢查維護。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都要明確。(2) 應急搶險救災物資設備調運方式。當項目部現場不能滿足應急物資和設備供應時,應請求焦煤公司迅速從公司搶險物資儲備中心調用各種排水、供電、開關、電纜等機電設備,進行搶險救災。(3) 駐項目部救護小分隊要保證裝備齊全,由救護隊負責管理、維護、使用。(4) 井下流動人員(電鉗工、瓦檢員)隨身攜帶隔離式自救器; 掘進工作面按作業區域最多人數配備隔離式自救器,并由所屬隊組管理、維護、使用,通風隊負責校驗。4、經費保障(1)事故應急救援資金由項目部財務人員負責提取,保證應急資金到位。5、其他保障(1) 醫療保障
28、 各掘進工作面備有一定數量的應急救援醫療設備,項目部要配備相應的醫療救治藥物、設備和技術人員,提高項目部應對事故的救治能力,同時與阿左旗人民醫院簽訂應急醫療救援協議。(2) 交通運輸保障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必須保證24小時有值班車輛。發生人身安全事故后,盡可能使用井下快速通道;根據地面交通情況必要時由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時協調公安交警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道路交通管制,并根據需要開設應急救援特別通道,確保救援物資、器材和人員運送及時到位,滿足應急處置工作需要。(3) 治安保障 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后,保衛人員應按照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安排,迅速組織對事故現場進行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強對重
29、要單位、重要場所、重要人群、重要設施和物資的防范保護,維持現場秩序,及時疏散現場群眾。必要時請求公司保衛部和地方公安部門進行增援。培訓與演練1、培訓駐項目部救護隊負責對員工進行有關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法律法規和事故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常識的宣傳工作。2、培訓目的:(1)使應急救援人員熟悉應急反應預案和程序的實施內容和方式。(2)培訓應急救援人員明確在應急預案和程序中的任務和職責。(3)使有關人員知道應急預案和實施程序變動情況。(4)使應急反應組織各級人員熟悉救援程序。3、辦公室負責培訓工作的實施,提高全項目部員工的公眾安全意識。4、演練(1)進行訓練和演習要盡可能接近實際情況,由事故應
30、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每年全項目部組織進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演習。(2)應急訓練和演習的目的:測試應急預案和實施程序的有效性;檢測應急設備;確保應急組織人員熟知他們的職責和任務。獎 懲1、獎勵 在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單位和個人,應根據有關規定予以獎勵。(1)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2)防止或搶救事故有功,使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免受損失或者減少損失的。(3)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4)有其他特殊貢獻的。2、責任追究發生事故后,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員,依法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構成
31、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事故,臨陣脫逃,使事故失去最佳救援機會的。(2)不積極參與救援工作的。(3)編造謠言,制造混亂現象,影響社會穩定和救援工作的。(4)偽造、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5)阻礙、干涉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聽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維護和更新1、預案修訂 隨著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礦井采掘接續和實際生產情況變動,預案中相關人員的變動,應急資源的變動,以及實施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或出現新的情況,本預案由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每半年組織修訂一次,報焦煤公司安全監察部批準后實施。2、應急預案實施 本預案從下發之日起執行,當項目部范圍內發生較大以上事故、事件或災情時,沒有專項預案的按本預案和搶救方案組織搶救,并做好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