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重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方案起重傷害事故應急方案一 總則1目的為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保證員工生命安全,規范應急管理工作,做到發生突發事件后能及時、有效、有序、迅速應對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與社會影響,特制定本預案。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起重機械使用單位起重傷害事故應急處理。起重機械使用概況在用起重機械明細表序號設備名稱設備型號能力(t)制造廠名編號 投 產 日 期使用地點1電動葫蘆CD3-63江陰起重機械廠2單梁橋式起重機LD510.55新鄉起重機廠3單梁橋式起重機LD5-7.55新鄉礦山起重機廠4單梁橋式起重機LD5-10.55新
2、鄉礦山起重機廠5單梁橋式起重機LDA310.53新鄉起重設備廠6單梁橋式起重機LD18.51新鄉起重設備廠7單梁橋式起重機LD510.55新鄉起重機廠8單梁懸掛吊LX1111新鄉起重設備廠9隨車起重機QHJ5090JSQ33陜西咸陽10單梁橋式起重機LD313.53洛陽起重機廠11電動葫蘆門式起重機MH5-185江漢油田(自制)12電動葫蘆CD13鄭州起重機廠13電動葫蘆CD13鄭州起重機廠14懸臂吊BZ-22江陰市鼎力起重機械有限公司15隨車起重機CA1413山東泰安機械有限公司16隨車起重機CA1413山東泰安機械有限公司17汽車起重機JQZ8H8長沙中聯重工發展有限公司18單梁橋式起重機
3、LDA5合肥宏發起重機廠19單梁橋式起重機LDA2合肥宏發起重機廠20電動葫蘆CD1新鄉市天橋起重機廠21橋式起重機LD2新鄉市礦山起重機二廠22門式起重機5新鄉市天橋起重機廠23橋式起重機LD-A55鄭州起重機廠24懸臂吊CD2鄭州起重機廠25橋(門)式起重機LDA-33新鄉市起重總機廠26橋(門)式起重機MH585中原起重機械有限公司27橋(門)式單梁起重機LD-A-33洛陽起重機廠28門式起重機L型5合肥宏發起重機29門式起重機MH5新鄉中原起重機廠30門式起重機MH5新鄉礦山起重機有限公司31門式起重機MH5新鄉礦山起重機有限公司32隨車起重機中油ZYT5142JSQ3.2濮陽中有特車
4、制造廠33隨車起重機中油ZYT5142JSQ3.2濮陽中有特車制造廠二 工作原則事故應急處置堅持如下原則:a) 以人為本,最大限度保證企業員工和當地群眾生命安全。b) 實行油田、廠、礦(大隊)“立即報告、三級管理、按級啟動、分級負責”。c)先搶救人員、控制險情,再消除污染、搶救設備。d) 反應快捷、措施果斷。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廠各起重機械使用單位收到事故報告后需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應盡快趕至現場,了解事故情況,制定有效的現場搶險救援方案,避免不規范、無組織的救援行動引發二次事故,同時指揮果斷,盡量減少事故損失。e)預防為主、加強教育。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加強對務工人員的教育
5、,提高其綜合素質,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穩定預警工作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將事件控制在萌芽階段,及時消除誘發事件的各種因素。三 危險性分析起重傷害指從事起重作業時引起的機械傷害事故。起重作業是指采油及相關生產中,采用相應的機械設備和設施來完成結構吊裝和設施安裝,其作業屬于危險性作業,作業環境復雜,技術難度大。第一采油廠使用的機械設備主要包括:門式起重機、橋式起重機、懸臂起重機、汽車吊、電動葫蘆等作業。常見起重危害包括脫鉤砸人、鋼絲繩斷裂抽人、移動吊物撞人、鋼絲繩刮人、滑車碰人、起重設備在使用和安裝過程中的傾翻事故及提升設備過卷、蹲罐等事故。常見起重傷害事故原因包括使用應報廢的鋼絲
6、繩;重物重量不明或超過額定起重量;無人指揮或指揮信號不明、混亂;作業區內有人逗留;作業場所地面不平整、支撐不穩定、配重不平衡;安全防護裝置缺乏或失靈。四 組織機構及職責1 組織機構第一采油廠成立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1、 負責設備事故現場救援的指揮、協調工作。2、 負責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3、 負責組織對事故設備進行搶修,盡快恢復設備運行。4、 負責組織事故鑒定和事故原因分析工作。5、 負責設備事故的處理。6、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協調科,聯系電話:。3各三級單位(礦、大隊)按規定成立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由本單位設備主管領導擔任。4 應急
7、救援小組職責(1)負責本三級單位的起重傷害事故的應急與響應工作;(2)負責及時與廠應急行動指揮部和有關部門聯系以解決問題,安排事故調查小組赴事故發生地處理問題。(3)各應急小組在應急指揮領導部的指揮下,承擔警戒、搶險、救人、搶救財產、設備和疏散群眾任務。五 預防措施(1)對新入廠員工或進入新的工作崗位及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進行施工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對施工作業人員作業前進行安全生產技術方面交底,告知其作業崗位的危險性、安全操作規程和違章操作的危險。(2)對起重機械(重要零部件、安全控制裝置)安排專人管理,定期(每月)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不使
8、用報廢及禁止使用的設備。起重機械安裝拆除必須由具備安拆資質的隊伍進行操作并在安裝拆除前告知上級管理部門,起重機械安裝完畢后應當經有相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后才能使用。(3)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按要求經有關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證上崗作業,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按起重吊裝方案進行作業,必須嚴格遵守“十不吊”的規定。(4)按照河南油田起重作業管理規定實施作業。(5)吊裝前組織有關人員研討吊裝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制訂有效防范措施。對吊裝過程中將要使用的設備、繩索進行全面檢查,絕不允許有不合格設備或繩索投入使用。六 應急準備及處置方法1 應急準備1.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接到事件報告時,應做好以下
9、工作:a) 立即向第一采油廠應急指揮部報告,請求并迅速傳達指令;b) 迅速通知、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和事故發生單位;c) 指令應急小組和相關單位做好應急準備;1.2 內、外聯絡通訊設備在緊急狀態時,能迅速聯絡到相關人員和相關部門、單位。如:對講機、移動電話、傳真機等。1.3 交通工具滿足運送救援物資,進行人員救援、疏散的交通工具。如:汽車等。1.4 照明設備在無電源的情況下,以滿足緊急救援、指揮工作的需要,選擇應急照明工具,應考慮其安全性能,如防爆型電筒等。1.5 急救設備專業救援必用的設備和設施,如:輸水裝置、應急照明、醫用急救箱、千斤頂等。上述物資設備,必須設專人保管,定時檢查維護。2 應急處
10、置方法(1)起重傷害事故目擊者應高聲呼救,并立即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報告。應急小組報告接受人為 (至少2人),各單位其他管理人員也都有認真接受報告和向上級反映事故情況的責任。(2)事故發生后,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負責下達應急預案啟動指令,第一時間向當地救援機構、公安部門求援(如需要),并按事故報告規定向當地政府、部門上級領導、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應急處理小組成員的指揮和聯系通訊不得中斷。(3)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應準確判斷事故影響范圍,協調各組之間的工作,派專人對影響區域進行檢查,確定搶救方案,指揮分包單位開展搶救,需保證事故現場相對安全和穩定時,搶救隊員才可以進入現場搶救受傷人員。如事故
11、的影響還在繼續或加重,搶救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領導應通過擴音器指揮被重物壓住或被圍困的人員保持冷靜并積極展開自救,告訴他們已采取的具體救援措施,穩定他們情緒,防止他們慌亂緊張,造成創傷面更大的傷害或引起倒塌墜落物的再次失穩,救護搶險組人員引導他們對流血處做力所能及的止血處理。搶救時對壓住受傷人員的重量和體積較大的鐵件、附件,由吊車平穩吊離;重量和體積較小的物體,至少由兩人輕輕抬離,防止對受傷人員的二次傷害。起重吊裝事故的發生后,往往會伴生著其他事故的發生或造成隱患,通常用挖掘機或鋼纖等工具清理懸浮不穩的機具和材料,起重吊裝事故通常也會影響到裝置設備、管道、電纜電線等,必須對發生的事故
12、進行綜合性的處理,防止事故后的連鎖反映或出現新的意外事故。確認事故隱患被徹底清除后,同時事故原因已調查清楚,相應的證據已獲得,才能恢復施工生產。(4)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與當地醫院立即取得聯系,利用現場救援車輛火速把傷者送往附近醫院救治,但對傷勢嚴重者應注意搬運方法,不得由此加重傷者傷情;在急救醫療機構人員趕到前搶險救護組應對受傷者進行必要的救助,根據傷情對傷者進行分類處理,處理的原則是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先近后遠;對呼吸困難、窒息和心跳停止的傷者,從速置頭于后仰位,托起下頜,使呼吸道暢通,同時進行人工呼吸。急救醫療機構人員趕到后,現場醫療急救人員要盡量配合醫生進行急救,由醫療救護負責人把傷情、已
13、經采取了的措施向醫生做簡短而明了的介紹,以便醫生能盡快了解情況,快速而有效地做出急救決策。現場緊急救治時,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者神志清醒,只有簡單砸傷或少量出血的外傷時,醫療救護人員應對傷者進行消毒、止血、包扎后,送回住地休息。如傷者神志清醒,砸傷面較大、流血較多、能走動時,醫療救護人員進行止血、包扎后將傷者送上救護車,由醫生負責救護并送到醫院進一步觀察治療。如傷者神志清醒,手臂或小腿發生閉合性或開放性骨折,伴有開放性傷口和出血,應先止血和包扎傷口,再用夾板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用救護車送到醫院救治;固定時操作者動作要輕快,最好不要隨意移動傷肢或翻動傷者,以免加重損傷,增
14、加疼痛;如斷骨伸出傷口外,不要把刺出的斷骨送回傷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經,加重傷情;抬運傷員上車時操作者要輕、穩、快,避免震蕩或碰到負傷部位。如傷者神志清醒,有顱腦內出血時,應立即由救護車送到醫院進行搶救;如發現有斷手或斷肢要立即拾起,用干凈的手絹、毛巾、布片包好,放在沒有裂縫的塑料袋或膠皮帶內,不要在斷肢上涂碘酒、酒精或其他消毒液,避免組織細胞變質;扎緊袋口(在夏季應在口袋周圍放冰塊雪糕等降溫)后,醫生將傷員抬上救護車后,隨救護車將傷者送到醫院進行斷手或斷肢再植和搶救。如傷者神志清醒,發現嚴重眼傷時,可讓傷者仰躺,用枕頭支撐其頭部,使其保持靜止不動,立即用救護車將傷者送醫院。如傷者神志清
15、醒,發現鐵件或鋼筋從身體穿破時,不得將鐵件或鋼筋從傷者身體內拔出,必須立即將傷者抬上救護車,送到醫院搶救,避免處理不當造成傷者的二次傷害。如傷者處于昏迷狀態,有可能發生頸椎、胸椎、腰椎骨折時,搶救人員不能翻動傷員,4人將昏迷傷員用手抬到木板上,抬運時,搶救者必須有一人雙手托住傷者腰部,切不可單獨一人用拉、拽的方法搶救傷者,避免把傷者的脊柱神經拉斷,造成下肢永久性癱瘓的嚴重后果;并用木板將傷者抬上救護車立即送醫院搶救。(5)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做好應急狀態下工地所有設施和物資的安全,支援和保障現場搶救組的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并檢查事故現場有無其它安全隱患,若有,立即組織周圍人員疏散,隨后立即向
16、應急指揮小組匯報情況。(6)起重吊裝事故應急措施終止令由應急處理小組下達。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及時恢復施工生產。七、事故處理與調查1、發生重大以上(含重大事故)特種設備事故,由局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牽頭,組織有關專家成立事故調查組,對設備事故現場進行勘察,訊問有關當事人,從技術、管理方面認真分析事故原因,提交事故原因分析報告和處理意見。2、發生重大以下特種設備事故由二級單位負責事故調查、原因分析及處理意見,上報局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核準。3、二級單位負責對事故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局特種設備管理部門監督事故責任人
17、的處理執行情況,并根據特種設備管理有關規定對事故單位進行考核兌現。4 、應急工作結束后,應急救援小組要認真核對參加應急的人數,清點各種應急機械與設備、監測儀器、個體防護設備、醫療衛生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等?,F場應急救援小組應整理好應急記錄、圖紙等資料、核算應急發生的費用,并及時組織參加應急的部門與人員進行總結分析,寫出應急總結報告,在規定時間內上報相關部門。八 演練各起重設備使用單位應依據應急預案的要求,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演練每年不少于一次。演練重點:一是在事故期間報警通訊系統能否運作暢通;二是人員能否以最快速度撤離危險區;三是應急救援隊伍與救援裝備、物質能否以最快速度到達現場;四是能否有效控制事件進一步擴大。演練可采取全部演練與部分演練等形式。九 附表附表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聯系電話序號聯系部門聯系電話聯系人備注123456789101112附表2報警聯系電話一覽表序號社會機構電話號碼備注1治安報警1102醫療救護1203火災報警1194交通事故1225公共查號臺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