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山西省國土資源系統處置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17頁).doc

  • 資源ID:568174       資源大小:29.50KB        全文頁數:1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山西省國土資源系統處置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17頁).doc

1、山西省國土資源系統處置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目 錄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1.2 編制依據 1.3 工作原則 1.4 適用范圍2 群體性事件類別、級別劃分 2.1 群體性事件類別 2.2 群體性事件級別 I級(特別重大)群體性事件 II級(重大)群體性事件 III級(較大)群體性事件 IV級(一般)群體性事件3 組織體系 3.1 領導機構 3.2 辦事機構 3.3 成員單位及其職責 3.4 市、縣機構4 運行機制 4.1 預測預警4.2 應急處置 信息報告 先期處置 應急響應 處置措施 協調與聯動 應急結束5 監督管理 5.1 預案演練 5.2 宣傳與培訓 5.3 責任與獎懲6 預案管理1 總

2、 則1.1 編制目的建立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科學規范、反應及時的全省國土資源系統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應急體系,提高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在應對群體性事件中的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保持國土資源系統和諧穩定,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推進和諧山西建設。1.2 編制依據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山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山西省信訪條例,結合國土資源系統實際,制定本預案。1.3 工作原則(1)預防為主,防處結合。提高全系統防范群體性事件意識,落實各項預防措施,著力做好應對群體性事件的思想準備、組織準備和物資準備等各項準備工作。對各類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情況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做

3、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2)以人為本,減少損失。把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減少群體性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切實加強應急隊伍和人員的安全防護。(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響應、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根據群體性事件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群體性事件實行分級處置。各單位主要領導是本系統群體性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部門按職責分工做好群體性事件應急處置的有關工作。(4)加強配合,協同應對。要明確不同類型群體性事件應急處置的牽頭部門及其職責權限,與其它相關部門和單位密切配合,協同應對。1.4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

4、我省國土資源系統范圍內,因違法違規占地、土地征收征用糾紛、地質災害、非法違法采礦、土地礦產資源權屬爭議以及生態環境破環等各種矛盾糾紛,通過集體上訪、非法聚集、圍堵沖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堵塞或阻斷交通等方式引發的群體性事件。2 群體性事件類別、級別劃分2.1 群體性事件類別本預案中的群體性事件是指在國土資源部門職能范圍內,因涉地涉礦爭議和違法違規引發的、眾多人員參與的、危害公共安全、擾亂社會秩序并造成嚴重后果的群體性事件。2.2 群體性事件級別按照山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對群體性事件級別劃分標準,分為級(特別重大)、級(重大)、III級(較大)、級(一般)四個級別。 級(特別重大)群

5、體性事件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群體性事件:(1)一次參與人數5000人以上,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件。(2)沖擊、圍攻縣級以上黨政軍機關和要害部門,打、砸、搶、燒鄉(鎮)以上黨政機關的事件。(3)參與人員對抗性特征突出,已發生大規模的打、砸、搶、燒等違法犯罪行為。(4)阻斷鐵路繁忙干線、國道、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樞紐、城市交通8小時停運,或阻撓、妨礙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施工,造成24小時以上停工事件。(5)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30人以上受傷,嚴重危害社會穩定的事件。(6)參與人數500人以上,或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群體性械斗、沖突事件。(7)出現影響全省社會穩定的互動性連鎖反應的事件。(8)其他視

6、情需要作為特別重大群體性事件對待的事件。 級(重大)群體性事件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重大群體性事件:(1)參與人數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影響較大的非法集會、游行示威、上訪請愿、聚眾鬧事、罷工(市、課)等,或人數不多但涉及面廣和有可能進京的非法集會和集體上訪事件。(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30人以下受傷的群體性事件。(3)參與人數2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造成較大人員傷亡的群體性械斗、沖突事件。(4)已出現跨市、縣影響社會穩定的連鎖反映,或造成了較嚴重的危害和損失,事態仍可能進一步擴大和升級。(5)其他視情需要作為重大群體性事件對待的事件。 級(較大)群體性

7、事件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較大群體性事件:(1)參與人數在200人以上,1000人以下,影響社會穩定的。(2)在重要場所、重點地區聚集人數在10人以上、100人以下,參與人員有明顯過激行為。(3)已引發跨市、縣影響社會穩定的連鎖反映。(4)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受傷的群體性事件。(5)其他視情需要作為較大群體性事件對待的事件。 級(一般)群體性事件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一般群體性事件:參與人數在200人以下,無明顯過激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尚不嚴重的群體性事件。3 組織體系3.1 領導機構省國土資源廳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是全省國土資源系統處置群體性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機構,其主要

8、職責是:在廳黨組領導下,組織屬于省本級管轄的群體性事件的處置工作,研究、解決和部署群體性事件的重大問題,指導下級應急處置工作,決定對外信息發布口徑及發布時間、方式等,對群體性事件的處置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協調。3.2 辦事機構省國土資源廳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維穩辦),是全省國土資源系統處置群體性事件的辦事機構,其主要職責:全面負責群體性事件預防與處置的日常工作,貫徹落實廳維穩工作領導小組有關預防與處置群體性事件的指示精神,協調指導本系統群體性事件的預防和應對工作,協調處置省本級群體性事件,指導協助市、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做好群體性事件預防、應急準備、應急處置等工

9、作,督促幫助所屬單位對不穩定因素或群體性事件隱患進行定期排查,對引發群體性事件原因進行分析,對群體性事件中涉及的重大問題及時報告,承辦維穩工作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應急處置工作。3.3 成員單位及其職責執法監察總隊:根據廳維穩辦統一安排,對口履行群體性事件預防和處置職能,參加廳維穩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的預防或處置群體性事件專題會議,落實上級有關群體性事件處置的重要指示、決策和決定,統一組織協調省本級及所屬單位處置相關群體性事件。辦公室(應急辦):協調執法監察總隊處置省廳本級及所屬單位群體性事件,負責值守應急和信息匯總,接收和辦理向省委、省政府、國土資源部報告的相關緊急重要事項,會同執法監察總隊及時總結

10、報送群體性事件處置情況報告。政策法規處、綜合規劃處、耕地保護處、建設用地審批處、地籍處、土地利用處、礦產開發管理處、礦產資源審批處、礦產資源儲量處、地質環境處、地質勘查處、執法監察局、人事教育處、分局管理處等,根據職責分工參與因涉地涉礦爭議和違法違規、企業改制、破產、關閉、勞動力就業與再就業及相關政策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的處置工作。財務處:建立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專項基金,負責省本級群體性事件處置期間的經費保障,應急處置結束后適時對經費開支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督察處、紀檢監察室:督促檢查有關部門和單位在處置群體性事件中,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決定事項和上級領導批示、指示精神情況,查處群體性事件處置

11、中的違規違紀行為。機關服務中心:負責省本級群體性事件處置期間的交通、物資、生活和公共設施等后勤應急保障工作。宣傳中心:負責組織協調新聞單位,擬制新聞報道方案,把握輿論正確導向,發布事件進展和處置情況。信息中心:負責省本級現場應急通信保障工作,確保通訊網絡互聯互通,重點保障領導機構、指揮協調機構的通信暢通。3.4市、縣機構市、縣(市、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是本系統處置群體性事件的領導機構,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負責本系統群體性事件的應急處置和組織領導工作,其辦事機構及其職責可參照預案,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予以確定。4 運行機制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建立應對群體性事件的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處置

12、及調查評估等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指揮水平。要組織有關部門,整合資源,建立健全快速反應系統,提高應對群體性事件的能力。4.1 預測預警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建立統一的群體性事件預測預警系統,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對各類可能發生群體性事件的因素進行研判,開展預測工作,進行風險分析,及時處置情況。市、縣國土資源局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與鄉(鎮)政府、村委緊密配合,建立市(縣)、鄉(鎮)、村三級監測網絡,對群體性事件進行全面監測。有關單位預測和發現因涉地涉礦糾紛和違法違規可能發生群體性事件,應當立即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報告。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接報后,應立即組織力量到現場進行復核

13、確認,及時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事態嚴重時應在1小時內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直至省人民政府報告。4.2 應急處置 信息報告群體性事件發生后,市、縣(市、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立即以值班要情書面形式,向省廳維穩辦報告,緊急情況可先通過電話等快捷方式上報,隨后補報書面報告。電話等形式的報送時間最遲不得超過2小時,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對級(特別重大)、級(重大)群體性事件,市、縣國土資源局必須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報告,同時上報省廳維穩辦,省廳要急報省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部。對級別為較大的群體性事件,市、縣國土資源局要及時向市、縣人民政府報告,同時上報省廳維穩辦,省廳要在3小時內向省

14、政府報告。對級別為一般的群體性事件,市、縣國土資源局要向當地政府報告,并在24小時內向省廳維穩辦報告。對于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的群體性事件和對社會經濟秩序有重大影響的群體性事件,廳維穩辦要在快速、準確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并經廳維穩領導小組同意后,即時向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報告。對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較敏感或發生在敏感地區、敏感時間,或可能演化為特別重大、重大群體性事件信息的報送,不受分級標準限制。群體性事件發生后,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報送信息的同時,要根據職責和規定權限啟動應急預案,應急處置過程中,還須及時續報有關情況。群體性事件信息報送的內容應包括: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性質、影響范圍、事件

15、發展趨勢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 先期處置(1)迅速到場,及時疏導。群體性事件發生后,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主要領導要在第一時間迅速到達現場,在向同級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的同時,立即啟動相應應急預案,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與公安、信訪等部門積極配合,加強協調,組織維護現場秩序、開展教育疏導、收集動態信息等基礎處置工作。(2)穩定情緒,控制事態。在處置群體性事件現場,要關注到現場參與事件群眾的狀況,照顧老、弱、病、殘人員,穩定群眾情緒,控制事態發展,認真聽取群眾意見,準確判斷群體性事件的性質和發展趨勢,掌控局面,把握尺度,講究策略,方法得當,努力平息事態。 應急響應根據群體性事件發生的嚴重性、可控性

16、、所需動用的資源、影響范圍等因素,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在當地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根據群體性事件級別分類,分級啟動應急預案,落實崗位責任制,明確責任人及其指揮權限。I級、II級應急:I級(特別重大)、II級(重大)群體性事件發生后,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當地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配合下,經先期處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態,省廳維穩辦要及時向廳維穩領導小組報告并提出處置意見,由廳維穩領導小組將事件動態和處置情況,及時上報省政府辦公廳并按照省政府啟動的應急預案和工作部署,迅速展開群體性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III級、IV應急:III級(較大)、IV級(一般)群體性事件發生后,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在當

17、地政府領導下,啟動相應應急工作機制,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同時將處置情況及時報告上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 處置措施(1)按群體性事件產生原因的處置因對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誤解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負責認真做好政策解釋工作,采取多種形式搞好政策法規宣傳,引導群眾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因對國家有關政策有意見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向群眾說明情況,耐心細致開展說服教育工作,如確屬政策原因,要在穩定群眾情緒,努力平息事態的前提下,及時向當地政府和上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報告,并提出政策調整的建議和意見。因單位沒有執行相關政策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向群

18、眾解釋原因,如屬單位有條件執行而沒有執行國家政策,群眾提出要求又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規定的,要向群眾承諾盡快落實和執行國家政策。如屬單位暫時沒有條件執行,國土資源部門要督促單位積極創造條件并作出承諾期限,在規定期限內予以解決。(2)按群體性表現行為的處置對到當地黨委政府上訪聚集的處置。負責具體處置工作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強與公安、信訪等部門的緊密配合,嚴格控制和監視事態發展,認真研究和解決處置辦法,力爭使矛盾逐步得到緩解,把問題解決在當地,解決在萌芽狀態,使事件盡快得到平息。對堵塞交通或強占要害部門的處置。負責具體處置工作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迅速與公安等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啟動相關應急預

19、案,對群眾反映的符合國家政策的正當問題,能夠現場處理的應立即處理,對原因不詳,需要一定時間進行調查處理的,要向群眾做好解釋工作,限期答復群眾。要配合公安部門嚴格控制和監視事態發展,防止社會閑雜人員和別有用心、蓄意破壞的極個別人利用,危及公共安全,通過孤立極少數鬧事者,團結大多數群眾,采取有效措施,動員群眾盡快解散離開現場,促使事件盡快得到平息。對已經出現群體性暴力行為的處置。負責具體處置工作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公安等部門阻止過激行為,控制事態的進一步擴大,盡快了解和掌握群體性事件發生的原因,對群眾反映且又符合政策的問題,能夠現場處理的應立即處理,需要調查核實處理的,要向群眾解釋清楚,

20、限期答復上訪群眾。要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積極配合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策劃、組織、煽動群體性事件的組織者和骨干分子,動員群眾盡快解散離開現場,促使事件盡快得到平息。對群體性來省、進京上訪的處置。通過預警監測對已掌握準備來省、進京上訪、或已在來省、進京上訪途中的,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配合公安、信訪等有關部門,對上訪人員耐心說服,堅決勸阻,并了解上訪原因,拿出答復意見,及時平息事件。對已來省、進京集體上訪群眾,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統一組織領導下,與公安、信訪等部門密切配合,做好疏導,盡快接回,及時解決問題。 協調與聯動群體性事件發生后,按照事件分類級別,需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分級處置

21、的,由相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協調或指導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處置工作。主要包括:組織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負責人、應急隊伍參與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提供應急保障,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維護現場治安秩序和當地社會穩定工作,在當地政府領導下及時擬制上報處置工作進展情況,建立維穩機構與應急機構、公安、信訪等有關單位和部門的應急聯動機制,承擔聯絡、協調職能,落實聯動分工。 應急結束現場應急指揮部確認群體性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經消除后,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根據當地政府指示,按程序向上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提出應急終止的請示,經上級審核批準后實施,應急狀態終止的決定以及決定的宣布、公布由有關機關

22、依據法定程序辦理。群體性事件結束后,參與處置工作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對事件及應急處置工作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向上級報送群體性事件應急處置報告,做好群體性事件善后處置工作。(1)恢復秩序。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配合有關部門盡快恢復正常秩序,根據國家有關土地、礦產資源政策法規,加強和完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預防群體性事件再次發生。(2)總結報告。事發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在當地政府領導下,根據事件發生級別,及時向上級提交群體性事件處置總結報告。群體性事件處置總結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生群體性事件的基本情況、導致群體性事件的原因、發展趨勢、處理經過、處置結果以及政治

23、影響評估等。5 監督管理5.1預案演練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協同政府有關部門根據應急預案,制定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演練計劃并適時組織演練。5.2宣傳與培訓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和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常識,增強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要有計劃的開展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的宣傳和教育培訓工作。5.3責任與獎懲群體性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對群體性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群體性事件重要情況,或在群體性事件處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6預案管理本預案由省國土資源廳制定,由省國土資源廳維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與組織實施。省國土資源廳將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及時修訂本預案。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注意事項

本文(山西省國土資源系統處置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17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宁| 金门县| 华坪县| 鄂温| 龙州县| 蒙城县| 玛多县| 垫江县| 青铜峡市| 敖汉旗| 镇原县| 栾城县| 长乐市| 临澧县| 泸定县| 通海县| 裕民县| 河北省| 龙井市| 株洲市| 永兴县| 信宜市| 郸城县| 汝城县| 姜堰市| 黑龙江省| 健康| 容城县| 安泽县| 隆尧县| 社会| 育儿| 梧州市| 邵阳县| 溆浦县| 额济纳旗| 大新县| 龙井市| 湟中县| 娄底市|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