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雨香沁項目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預案目 錄1、總則11.1編制目的11.2適用范圍錯誤!未定義書簽。1.3編制依據12、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錯誤!未定義書簽。3、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24、組織機構及職責24.1、應急組織體系34.2、指揮機構及職責35、預防與預警錯誤!未定義書簽。5.1 危險源監控錯誤!未定義書簽。5.2 預警行動錯誤!未定義書簽。6、信息報告程序錯誤!未定義書簽。7、應急處置57.1響應分級57.2響應程序57.3處置措施67.4應急過程中避免二次傷害的措施97.5應急心理輔導108、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081常用物資裝備1082社會應急資源119、應急 結束1110、應急 恢
2、復1110.1、傷員處理1110.2、調查分析1110.3、事故處理1110.4、事故總結1210.5、事故報告1211、檢驗與更新錯誤!未定義書簽。1、總則1.1編制目的為加強對外墻清洗高處墜落事故的防范,并對可能引起高處墜落因素進行分析,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及時、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發生后的搶險救災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降低事故損失,編制本事故應急預案。1.2編制依據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1.2.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1.2.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1.2.4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1.2.5職業
3、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011.2.6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1.2.7國家、行業、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和強制性條文、標準;1.2.8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1.2.9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GB506562011)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1.2.10四川華西集團安全生產管理規定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高處墜落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全體員工在應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統一領導、
4、分級管理。項目部成立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指揮組,統一領導全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應急指揮組根據高處墜落事故的嚴重性、可控性、所需動用的資源以及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級設定和啟動相應預案,組織項目部突發高處墜落事故的預警、報警、響應、結束及善后處置等工作。3、結構完整、信息共享。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的牽頭部門為安全部,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要主動配合、密切協作、形成合力。充分利用相關職能部門現有資源,實現相關信息共享,確保高處墜落事故信息及時準確傳遞,提高應急救援工作的效率。4、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災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
5、、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3、組織機構及職責事故現場搶險救援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善后恢復組事故調查組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工程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長項目部應急救援分隊長3.1、應急組織體系 3.2、指揮機構及職責3.2.1.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的主要職責1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2.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3與項目部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4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5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6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
6、組織;7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8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9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3.2.2工程公司應急救援分隊長的主要職責1、協助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具體負責應急響應救援行動,執行總指揮或副總指揮下達控制事故擴大的應急救援的各項指令;2、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救援所需的資源,迅速有效的組織現場應急救援行動,努力降低事故損失,減少事故影響;3、負責與企業外部應急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與溝通,協調救援行動;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事故影響區域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3.2.3.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組長職責項目經理部成立應急小組,搶險救援組、醫療救
7、治組、后勤保障組、善后恢復組、事故調查組等專業小組,指定組長及成員,設立辦公地點及聯系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做好記錄。1、搶險救援組:發生事故后迅速組織搶險隊員實施搶險救急方案進行搶險、排險,搶救傷員,搶運物資。及時報告搶險進展情況。2、醫療救治組:負責現場傷員的搜救和緊急處理,并護送傷員到醫療搶救點或附近醫院救治。3、后勤保障組:負責組織應急物資源共享和器材、設備的供應,組織協調車輛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4、善后恢復組:負責事故善后處理,負責救援結束后現場清理及生產恢復工作。5、事故調查組:保護事故現場,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按“四
8、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4、應急處置4.1響應分級按安全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級。當達到本預案應急響應條件時,事故單位應啟動本預案,并根據事故等級及時上報。4.1.1 級應急響應: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蹤)、10人以上重傷的事故。需要啟動級應急響應的其他事故。4.1.2 級應急響應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蹤)、3-10人重傷事故。發生與安全生產有關的,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事件;需要啟動級應急響應的其他安全事故。4.1.3發生級(3人以下重傷、其他安全事故)應急響應的安全事故,由事故單位按其制訂的應急預案啟動。4.2響應程序4.2.1應急
9、響應流程應急響應流程分為:接警通報、判斷、應急啟動、指揮控制、應急響應、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幾個步驟。(見附錄四:應急響應流程圖)4.2.2應急響應行動級響應行動發生級響應事故及險情應由事故單位立即上報公司,公司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啟動公司級應急預案,通知指揮中心有關成員,組成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就有關重大應急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并將有關情況向總公司匯報。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當出現救援人員及現場人員有可能受到傷害的緊急情況時,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宣布應急避險命令;當救援困難,事故有進一步擴大等緊急情況出現時,應擴大應急相應程序,請求外部支援。級響
10、應行動級應急響應由項目負責啟動,并向工程公司報告。事故單位應急指揮中心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前往事故地點,指揮現場應急救援,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醫療救護,后勤保障、善后處理、信息發布、治安保衛、事故調查等應急救援工作。向公司報告有關事故處理進展情況。級響應行動發生級以下應急響應的生產安全事故,由事故單位按其制訂的應急 預案啟動,采取相應措施,消除社會影響。在救援過程中,要考慮傷者及傷者的朋友和親屬的心理感受,應進行必要的心理撫慰,把事故發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將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簡單明了的交待,避免情緒過激影響救治人員的正常工作;4.3處置措施4.3.1 當施工現場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時,目擊
11、者應高聲呼救,并撥打應急電話通報項目經理,同時通知附近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迅速趕到出事地點,對事故情況迅速做出初步判斷,除臨時承但指揮應急搶救工作外,應迅速通知項目經理及相關人員、現場救護員馬上趕到事發地點;電話通知時,應準確的說事故地點、時間、受傷人數和傷害程度;4.3.2項目經理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趕到現場或緊急授權應急小組其他領導負責救援工作,并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救治;應急救援負責人應根據物體打擊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應急救援措施:1)從外墻清洗工作面墜落高度超過3米以上的,傷勢一般是較嚴重的,應立即送醫院搶救(成都市西區醫院),避免延誤時間;應急負責人可依據緊急情況,撥打120求助。指派項目
12、警戒組迅速對現場進行警戒、并維持秩序。掉到地面的,出事地點的20米范圍要停止作業,疏散人員,并不得有無關人員圍觀。2)如掉落地點搶救難度大,首先應轉至平臺上才方便進行救治。因此應急救援領導人必須召集在現場醫務人員和現場搶險組一起確定轉移方案。4.3.3現場應急救治措施高處墜落事故發生后,要對當事者進行及時的必要治療,現場搶救的重點應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等幾種情形上。現場救治困難或無效,應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避免延誤搶救的時間。1)首先由現場醫務人員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立即處理。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
13、安靜、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2)如高處墜落者出現顱腦外傷,如傷者神志清醒,則先想辦法止血;如處在昏迷狀態,則在止血的同時必須維持昏迷者的呼吸道暢通,要讓昏迷者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阻塞。3)如高處墜落者出現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竿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無骨折的下肢縛在一起,然后再用硬板擔架搬運。偶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
14、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適醫院治療。4)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硬板擔架上,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避免受傷者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或導致死亡。5)遇有創傷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如下:一般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1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以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
15、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邊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44應急過程中避免二次傷害的措施4.4.1發生高處墜落的傷者可能有骨折類傷害,搬運時要輕、穩、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門板、椅子、梯子等制作簡單擔架運送。不要把刺出的斷骨送回傷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經。有腹部創傷及背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半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子,以免嘔吐誤吸。避免救治不當引起二次傷害;4.4.2如高處墜落者掉落時身體內有鋼筋、面磚、鐵釘等異物時,不能隨便撥出,避
16、免體內大出血造成二次傷害;4.4.3高處墜落者落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時,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之后才能接近進行救援,避免救援者或墜落者的二次墜落等事故;4.4.4發生高處墜落處應立即封閉,禁止施工人員圍觀,避免人多擁擠造成無關人員的二次墜落或其它事故的發生;4.4.5要特別防止墜落者的親屬和朋友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對傷者的搬動、摟抱、晃動等動作或其它不正確的救援方法,避免不合理的動作造成對傷者的二次傷害;4.5應急心理輔導4.5.1在救援過程中,要對傷者的朋友和親屬進行心理撫慰,主要把事故發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將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簡單明了的交待,并征求其還有什么意見和要求,合理的意見給予采納,合理的
17、要求予以滿足,避免情緒激動影響救治人員的正常工作;4.5.2對墜落在危險位置,一時不能對其進行有效救援且神志清醒的高處墜落者,除了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外,還要由救援負責人或醫生對高處者,進行心理安慰,告訴其應急救援小組正在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救援,勸其平靜、不要亂動,也不要大喊大叫或大哭大鬧,避免其不當的動作造成二次墜落或由于情緒激動消耗體力加重傷勢。4.5.3發生高處墜落后,人員往往受傷較重,特別是因傷致殘的時候,受傷人員會覺得很悲觀,應由傷者的朋友或親屬在旁邊對其進行鼓勵;同時項目領導或公司的領導要派專人對其進行安慰,使其恢復對生活的信心,從而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早日恢復,做好善后處理工作。5、
18、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根據建筑工程事故類別、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應急救援物資在施工現場配備,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協調好社會資源,以保證應急狀態時的調用和擴大應急之需。51常用物資裝備5.1.1搶險工具:鐵鍬、撬棍、錘子、電工工具、氣割工具等。5.1.2搶險用具:安全帶、安全繩、梯了、應急燈、對講機等。5.1.3醫療器械:消毒用品、急救物品(創口貼、繃帶、無菌敷料)、各種小夾板、擔架、止血帶、氧氣袋等。52社會應急資源救護車、挖掘車、裝載機、運輸車、汽車起重機、發電設備等。6、應急 結束當事故已得到控制,不再擴大發展,傷員已得到相應的救護,現場險情已排除,現場經檢測沒有危險,現場救援
19、工作視為結束,此時可以由指揮中心發布指令,解除緊急狀態,并通知相關單位或周邊社區,事故危險已解除。7、應急 恢復應急結束后,經批準,事故責任單位應組織現場清理,盡快恢復生產,并做好善后處理工作。7.1、傷員處理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做好事故的善后、經濟補償事宜。7.2、調查分析對事故原因調查分析,確定責任和應該吸取的教訓。7.3、事故處理根據事故調查結果,對產生事故的責任人或責任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提出事故處理意見。7.4、事故總結事故處理完畢后,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完善管理,對事故后的處理過程認真分析總結、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進行補充和修改。7.5、事故報告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要求,決定是否要上報事故。一旦需要,要按照文件要求進行。附錄四:應急響應流程圖擴大 應急請求 增援現場清理善后處理事態 發展有效 控制應急 恢復應急 結束后期 處置相關 聯絡技術 支持人員 疏散環境 保護事故 處理分析 總結接警 通報人員到位信息 反饋指揮到位資源調配信息通報人員 救助應急 啟動指揮 控制判斷決策醫療 救助險情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