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蚌埠市化工公司液氯泄漏處理應急處置方案(16頁).doc

  • 資源ID:568562       資源大小:43.54KB        全文頁數:1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蚌埠市化工公司液氯泄漏處理應急處置方案(16頁).doc

1、液氯泄露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目錄一、 事故特征1.1危險性分析41.2事故發生區域、地點或裝置名稱61.3 事故可能發生的季節和造成的危險程度61.4 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7二、應急組織與職責 2.1 基層單位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72.2 指揮機構及職責72.2.1指揮機構72.2.2 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的職責8三、應急處置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9事故現場響應程序9非事故現場響應程序11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人員的疏散的方式、方法 11 3.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123.2.1 泄漏處理措施123.2.2 中毒處理措施133.3 報警電話及事故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13 應急組織成員及應急電話

2、名單13 事故報告要求和內容15四、注意事項4.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164.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164.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164.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164.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164.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171 事故特征1.1 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1.1.1 危險化學品危險性分析危險化學品名稱主要危險性數量(kg)濃度狀態所在作業場所狀況(溫度、壓力)氯氣高毒、助燃4000099.50%液態氣態鋼瓶儲存間氣化間鋼瓶:常溫、0.8MPa緩沖罐:常溫0.4MPa26099.50%氣態車間氯化崗位70、常壓氯氣屬于第

3、2.3類有毒氣體,屬高度危害物質,對眼、呼吸道粘膜與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表現為輕度者有流淚、咳嗽、咳少量痰、胸悶,出現氣管和支氣管炎的表現;中度中毒發生支氣管肺炎或間質性肺水腫,病人除有上述癥狀的加重外,出現呼吸困難、輕度紫紺等;重者發生肺水腫、昏迷和休克,可出現氣胸、縱隔氣腫等并發癥。吸入極高濃度的氯氣,可引起迷走神經反射性心跳驟停或喉頭痙攣而發生“電擊樣”死亡。慢性影響:長期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可引起職業性痤瘡及牙齒酸蝕癥。因此,氯氣在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很容易造成中毒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氯氣鋼瓶儲存在液氯存放區的棚內,鋼瓶內氯氣為液態,壓力為0.8MPa。液氯

4、鋼瓶在充裝過程中如果充裝過量,就有可能發生鋼瓶破裂,液氯迅速氣化出現爆炸中毒事故;在裝卸、搬運過程中,若出現嚴重碰撞、摔砸等現象,會使鋼瓶附件和瓶閥損壞,造成液氯泄漏事故;同時夏天鋼瓶烈日曝曬造成瓶內氣體急劇膨脹,瓶內壓力過高,超過鋼瓶極限壓力也可容易造成鋼瓶破裂,發生泄漏事故。如果鋼瓶未按期檢測,也會發生爆炸泄漏事故。冬天鋼瓶各種附件也易凍裂,發生泄漏事故,液氯一旦泄漏,由于減壓,液氯迅速氣化,容易造成大面積中毒事故。在氣化、使用過程中如果管道閥門、緩沖罐破裂、損壞,可造成液氯泄漏事故;還有地震、戰爭因素,可能造成泄漏事故。 生產過程中危險、有害因素分析氯化反應使用氯氣,氯氣是從高壓液氯鋼瓶

5、經過氣體通過管道進入反應釜中,氯氣經過的管道和閥門以及液氯鋼瓶存在著泄漏的可能。由于氯屬于劇毒物質,若發生泄漏可能造成人員的中毒甚至死亡事故。氯化反應是一個放 熱過程,尤其在較高溫度下進行氯化,反應更為劇烈、速度快,放熱量較大,因此屬危險工藝,本工藝是常壓反應,因此重點控制反應釜內溫度,我們采用了溫度與通氯氣控制閥聯鎖。當反應溫度達到控制溫度上限時,控制閥自動切斷氯氣供應。.1 液氯鋼瓶庫儲存單元危險、有害因素分析氯氣鋼瓶儲存在氯氣存放區棚內,鋼瓶內氯氣為液態,壓力為0.8mPa。1.1.3.2火災、爆炸氯氣不會燃燒,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氣中燃燒,一般易燃氣體或其蒸氣也都能與氯氣形成

6、爆炸性混合物,氯氣能與氨猛烈反應發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果液氯鋼瓶閥門及附件損壞,造成泄漏,也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1.1.3.3 鋼瓶超壓爆炸如果氣體鋼瓶儲存不當,遇高溫燒烤、烈日爆曬造成瓶內氣體急劇膨脹,鋼瓶內壓力猛升,超過鋼瓶極限壓力,鋼瓶會發生爆炸。如果鋼瓶沒有定期檢測或超期使用也會發生爆炸。1.2 事故發生區域、地點或裝置名稱序號危險、有害因素類型危險目標分布情況1火災、爆炸危險品倉庫2容器爆炸液氯鋼瓶3中毒(窒息)生產車間、液氯鋼瓶棚、輸送管道1.3 事故可能發生的季節和造成的危險程度1.3.1 可能發生的季節: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泄漏事故。特別夏天高溫,溶劑揮發易形成火災爆炸事

7、故,氯氣鋼瓶內壓力升高很容易發生鋼瓶破裂、爆炸事故,形成大面積中毒,甚至死亡事故,嚴冬也容易發生安全附件凍裂發生泄漏事故。(1)人的因素:夏季高溫期間的作業環境對人有一定的影響,長期在高溫中作業可造成人的精神疲憊、反應遲鈍,甚至因誤操作引發事故。(2)物的因素:甲醇、乙醇等物料的儲存溫度不宜超過30,如高溫期間的降溫措施不力,可能引發事故。(3)設備因素:高溫季節雷、雨日多,空氣潮濕,對設備、電器、儀表等都有一定的影響,如防護不當,可能因雷擊或空氣潮濕,造成設備、電器、儀表損壞而引發事故。1.3.2 造成的危險程度(1)如公司發生級事故,可造成人員死亡、重傷、重度中毒,設備毀損。(2) 如公司

8、發生級事故,可造成人員輕傷、輕微重毒,部分設備損壞。(3)如公司發生級事故,如不及時處置,可造成事故擴大。1.4 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氯氣鋼瓶內壓力升高,安全附件腐蝕嚴重,管道、閥門有滴漏現象,生產現場有溶劑氣味,現場有少量氯氣泄漏氣味等均可為泄漏征兆。2 應急組織與職責2.1 基層單位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總指揮:法人副總指揮:生產部經理通訊聯絡組滅火搶險組物資保障組醫療救護組緊急疏散組2.2 指揮機構及職責2.2.1指揮機構總指揮:公司法人(李金柱)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成員:生產部經理(副總指揮)、設備部經理、庫房主管、企管部基地主管和理化室負責人。應急救援隊伍:管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及部

9、分員工組成滅火搶險小組、緊急疏散小組、通訊聯絡小組、應急救護小組、物資保障小組。應急指揮部地點:生產部辦公室日常辦公地點:生產部辦公室2.2.2 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的職責2.2.2.1 應急指揮部職責現場應急指揮部由事故發生單位主管負責,在總指揮領導下開展應急工作,職責如下:(1)按照總指揮指令,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工作。(2)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針對事態發展制定和調整現場應急搶險方案。(3)負責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現場指揮和救援人員調配;(4)指揮救援人員緊急救護受傷人員;(5)整合調配現場應急資源。(6)及時向總指揮匯報應急處置情況。(7)收集、整理應急處置過程有關資料。(8)核實應急終

10、止條件并向總指揮請示應急終止。(9)負責現場應急工作總結。2.2.2.2應急總指揮職責(1)組織制定、審定并簽發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2)負責本單位應急救援的指揮工作;(3)負責向政府有關救援部門請求救援,報告救援情況;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4)確定現場指揮部人員名單,并下達派出指令。(5)負責配備應急物資裝備及隊伍,統一協調應急資源。定期組織本單位員工的應急培訓工作和組織員工進行桌面和綜合演練;(6)負責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7)負責事故后的相關調查分析工作。2.2.2.3應急副總指揮職責 協助總指揮對各應急小組的協調2.2.2.4滅火搶險小組職責(1)由各車間內經過培訓的搶險

11、人員組成,負責在公司緊急狀態下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現場搶險作業,如果事故情況嚴重,則須立即請求當地專業救援隊伍支援。(2)在公安消防沒到之前,負責組織滅火。對設備容器進行冷卻、噴水隔爆、防止火勢蔓延,減小損失及環境污染。力爭在第一時間控制或消除危險或事故。并做好解救受困人員等項工作。2.2.4.5緊急疏散小組職責(1)負責組織公司員工安全疏散,對事故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維持安全通道疏散的有序,有效。及時將危險區域內聚集的人群疏散到緊急避難所或安全區域并立即清點人數、報告總指揮;疏散引導工作應按照相關要求進行;(2)負責對事故現場周圍重要物資的迅速轉移;根據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命令負責將工

12、廠貴重物資轉移到安全地帶。2.2.4.6通訊聯絡小組職責(1)聯系各部門緊急疏散。(2)聯系消防部門滅火。(3)聯系指揮辦公室控制環境污染和事態的發展。(4)負責在事故現場周圍設置安全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進入事故現場和危險區域,對疏散區域進行治安巡邏。(5)協助公安、消防部門、交警隊搞好警戒和治安保衛工作,必要時采取強制措施。(6)承擔夜間及節假日應急值守和信息報告職責。2.2.4.7醫療救護小組職責(1)負責事故現場受傷人員的搜救和緊急處理;(2)負責在現場附近的安全區域內設立臨時醫療救護點,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并護送重傷人員至醫院作進一步治療;(3)應購置和儲備應急救護需要的醫療器

13、材和藥品。2.2.4.8 物資保障小組職責負責組織搶險物資、工器具和后勤生活物資的供應,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3 應急處置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3.1.1事故現場響應程序在生產過程中,發生泄漏或火災等事故,崗位操作人員應立即向車間主管匯報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當處理無效,事故有擴大趨勢時,應立即向公司領導報警。公司領導接到報警后,下達應急預案處置的指令,立即通知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到現場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各專業組按各自職責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我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將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展事態,明確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應急避險、擴大應急等響應程序。當發生較大事故時,由

14、指揮部實施緊急疏散、撤離命令。指揮部安全警戒組應立即到達事故現場,設立警戒區域,指導警戒區內的員工有序離開。警戒區域內的各班班長應清點撤離人員,檢查確認區域內無任何人員滯留后,向安全警戒組匯報撤離人數,進行最后撤離。當員工接到緊急撤離命令后,應對生產裝置進行緊急停車,并對物料進行安全處置無危險后,方可撤離崗位到指定地點集合。員工在撤離過程中,應戴好崗位上所配備的防毒面具,在無防毒面具的情況下,通過毒氣彌漫區時,不能劇烈跑步,應憋住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部位,緩慢地朝逆風方向,或指定的集中地點走去。疏散集中點由指揮部根據當時氣急條件確定,總的原則是撤離安全點處于當時的上風向。3.1.2非事故現場

15、響應程序事故警戒區域外的廠區范圍內為非事故現場。當發生生產事故時,指揮部應根據當時氣象條件,以擴散后可能染毒的區域、場所內的人員,實施有序疏散。疏散人員應到指揮部指定的地點進行集中。疏散之前做好各生產裝置的停車工作。事故現場和非事故現場的人員按指揮部命令撤離、疏散至安全地點集中后,由各部門、車間的負責人,檢查統計應到人數、實到人數后,向指揮部總指揮報告撤離、疏散的人數。3.1.3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人員的疏散的方式、方法當發生重大事故時,可能威脅到廠外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安全時,指揮部應立即與政府有關部門聯系,并通知周邊區域單位,配合政府引導人員迅速疏散到安全地點。若發生級事故應疏散到離公司4

16、50m以上安全距離。3.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1 泄漏處理措施1)液氯泄漏事故發生后,應及時報告行政主管部門(安監局、消防大隊等)。并迅速撥打火警119報警,拉響警報器,聽到警報聲后,總指揮及全體搶險人員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履行相應的職責,進行事故控制,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危害。2)緊急疏散和警戒,從消防安全通道疏導無關人員撤離,立即啟動場外應急救援措施,通知附近居民疏散,關閉電源和熄滅明火,并根據總指揮確認的警戒范圍,警戒疏散組應積極做好現場警戒工作。3)切斷氣源:搶險人員在防護條件下及時關閉事故源兩端的氣源控制閥門,利用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迅速撲滅可能的火焰。4)消漏堵漏:設備搶修組

17、人員立即用堵漏工具做應急處理,根據堵漏效果情況實施搶修。5)吸收與監測措施:連續不斷地用防爆排風機,消防堿水泵沖淡氯氣,防止在地面積聚,降低氣體在空氣中的濃度,并用氯氣報警器進行檢測,不允許上述氣體在空氣中的濃度超過其爆炸下限。6)現場醫療救護、現場急救應注意的事項:A、選擇有利地形,設置急救點。B、做好自身及傷者的個體防護。C、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D、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相互照應。E、經現場處理后,應迅速送至醫院救治。3.2.2 中毒處理措施(1)皮膚接觸時,按酸灼傷處理。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氯痤瘡可用地塞米松軟膏涂患處。(2)眼睛接觸時,提起眼瞼,用流

18、動清水或生理鹽酸徹底沖洗,滴眼藥水。(3)若吸入,則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果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4)解毒治療。盡快將中毒人員送醫院救治。注意:急救之前,救援人員應確信受傷者所在環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及沖洗污染的皮膚或眼睛時,要避免進一步受傷。3.3 報警電話及事故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應急組織成員及應急電話名單:1、應急組織(1)、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搶險救護工作。負責人:李金柱,法人代表 電話:(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搶險及救護的具體工作。負責人:陳懷義,生產部經理 電話:通訊聯絡組:負責各隊之間及對外聯絡通訊任務。組

19、員:田連生,生產部副經理 左西山,生產部副經理 (3)、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搶險的物資供應。負責人:李瑋瑋,財務部經理 電話組 員:氨水車間當班員工(4)、緊急疏散組:負責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定警戒線,指導群眾疏散。組 員:液氨充裝車間當班員工(5)、滅火搶險組:負責擔負滅火,搶救傷員。組 員:次氯酸鈉車間當班員(6)、醫療救護隊: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傷員轉院工作,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必須生活,醫療藥品供應。組 員:沈勤快 吳勇 2、應急電話:(1)、廠報警信號(24小時):05525873066(2)、市消防隊:119(3)、淮上區人民政府:0552-2

20、829306(5)、淮上區安監站:0552-8183906(7)、蚌埠市公安局:0552-2089001 0552-3063362(8)、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0552-3026120(9)、急救中心:1203.3.2 事故報告要求和內容應急結束后,應立即將事故發生的原因、有無人員傷亡、設備、建筑物損壞情況、現場處置、環境影響等情況報送到相關部門。應急結束后,企業要把事故發生后的現場處置的相關資料移交給事故調查處理小組,并積極配合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急結束后,企業及時組織相關人員對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并將總結報告送到相關部門。4 注意事項4.1 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進入氯氣現場搶

21、救人員必須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穿防毒服。重要防護用品喓專人保管,專人使用,正常維護。4.2 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1、平時要加強培訓和演練。2、要正確判斷急救方法和正確使用消防器材。3、消防器材及重要搶險物資要專門有人保管和維護。4.3 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認真學習和演練現場處置預案中方法。正確佩戴防護用品。盡可能判斷泄漏源,要準確判斷事故發展趨勢。要正確判斷事故處置對策和方法。4.4 現場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項選擇有利地形設置急救點。進入現場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相互照應,必要時用水槍掩護。做好自身傷病員個體防護,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

22、。4.5 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應注意事項要正確判斷事故類型和發展趨勢,采取相應措施。應向上風方向轉移,不要在低洼處滯留。車間或工作場所出口要暢通并有明顯標志。進入現場要戴必要防護用品,嚴禁火種,要有人監護。滅火人員不能單獨滅火,要在上風處或側風處滅火,救援器材具備防爆功能。4.6 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一般事故,企業及時組織相關人員對現場清理、設備檢修,按照開車方案,恢復生產秩序。較大事故,企業應根據污染物處理、搶險過程、善后賠償等情況,制定現場處置方案報送到安監局、消防大隊,經相關部門同意后,盡快按照批準的處置方案實施。事故現場的保護措施:設置內部警戒線,以保護現場和維護現場的秩序;保護事故現場被損壞的設備部件、碎片、殘留物等及其位置;在現場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應貼上標簽,注明地點、時間及管理者;對搜集到的物件應保持原樣,不準沖洗擦試。事故現場洗消工作的負責人和專業隊伍:事故現場洗消工作的負責人為公司分管安全的生產部經理;事故現場洗消工作的專業隊伍為消防人員。


注意事項

本文(蚌埠市化工公司液氯泄漏處理應急處置方案(16頁).doc)為本站會員(奈何)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彭泽县| 天全县| 青海省| 德昌县| 高唐县| 若羌县| 汨罗市| 澳门| 绥化市| 镇巴县| 太仆寺旗| 苏尼特左旗| 秦安县| 禄劝| 交城县| 垦利县| 乌鲁木齐县| 莲花县| 延津县| 郧西县| 孝昌县| 江门市| 洪江市| 临湘市| 丽水市| 东宁县| 北辰区| 宣武区| 吐鲁番市| 新竹市| 中西区| 南城县| 亳州市| 浮山县| 财经| 夏河县| 岳阳县| 饶阳县| 哈密市|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