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略陽縣XX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紅巖灣尾礦庫防汛專項應急救援預案下發日期:2018年4月25日紅巖灣尾礦庫防汛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我礦進入汛期后,強對流天氣增多,暴雨天氣明顯增加,發生山洪、雷電等災害可能性較大,為預防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的發生,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制定尾礦庫汛期防汛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本預案適用于略陽縣XX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徐家溝銅礦尾礦庫汛期防汛及救援工作。一、防汛應急工作原則:當紅巖灣尾礦庫受到破壞性洪澇災害后,立即自動啟動本預案,并按應急預案采取相應措施。在處置洪澇災害事件中,要堅持如下原則:(1)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
2、原則。(2)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3) 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原則。二、尾礦庫基本情況尾礦庫位于接官亭鎮麻柳鋪村爛泥溝組紅巖灣,距徐家溝銅礦選廠直線距離2200米左右。庫區溝道長度為1.2km,溝底平均坡降24.7%,溝道斷面呈“U”型。兩側山坡比較陡,坡面植被發育種類繁多,喬木主要有楊、漆樹、核桃、松等,灌木主要有狼牙刺、荊條等,植被覆蓋率約為70-80% 。匯水面積0.35km2,庫區所在的爛泥溝為廟壩河支溝,溝內有常年流水,流量隨季節變化,年均流量0.001m3/s。尾礦庫,初期壩在距溝口約50m出的位置,海拔高程995m,占地面積6.52hm2。500m范圍內無學校等敏感點。紅巖
3、灣尾礦庫設計總庫容98.09104m3,有效庫容78.47104m3,總壩高44m,服務年限約8.2年,為四等庫。防洪標準初期為50年一遇,中后期為200年一遇。初期壩為土石碾壓壩,后期壩采用上游法筑壩。庫內排洪系統采用溢洪井進水,排洪涵管泄流的方式進行泄洪,支溝洪水采用攔洪壩擋水,明渠泄流的方式進行泄洪。同時,為避免庫區兩岸坡洪水沖刷壩肩,在庫區兩岸坡尾礦壩體與山體結合處修筑截洪溝,直接將山坡洪水引出庫外。三、災情預測、評價與分析:根據當地氣象條件,當地每年大雨天氣多出現于4-10月,故重大洪澇災害多發于4-10月。故徐家溝銅礦將本年度4-10月定為汛期。當出現重大洪澇災害時,尾礦庫有可能出
4、現以下情況:1、洪水漫壩(1)造成洪水漫壩的主要原因:排洪系統能力不夠,排洪設施、排水能力不符合設計要求;尾礦庫的調洪能力和安全超高過小;排洪系統被泥砂堵塞,排水不暢;排洪設施已損壞沒有及時修復,排水不暢或不能排洪。(2)危害形式尾礦庫洪水漫壩因其突發性較強,其危害也是極其嚴重的。主要是在村莊、農田、山林被洪水和尾砂沖毀,污染下游水質及沿途土石環境,并有可能造成潰壩事件,殃及下游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由于該尾礦庫匯水面積不大,排洪系統按規范設計,因此,發生洪水漫壩事故的可能性較小,但是漫壩事故的危害程度還是較為嚴重的。2、山體滑坡(1)造成岸坡山體滑坡是指岸坡上的巖土物質沿一定的軟弱帶或面做整體
5、下滑的運動。造成庫區山體滑坡的主要因素有:庫區岸坡周邊存在不良地質條件,穩定性差;庫區內尾砂外溢對土壤有一定的程度的破壞,可能局部影響周邊山體的穩定性,從而導致山體局部失穩、滑坡;雨季降雨量過大有可能形成沖擊力、破壞力很強的山洪或特大山洪爆發,直接沖擊庫區上游岸坡周邊山體,導致山體滑坡。(2)危害形式庫區岸坡周邊山體穩定性因素直接影響尾礦庫的安全,有可能造成洪水漫壩,破壞壩體構筑物及防洪設施,更為嚴重的是造成尾礦壩決口、潰壩。由于庫區岸坡植被茂盛,岸坡屬于穩定結構,庫區內未見滑坡等不良地質作用,在自然條件下,岸坡是穩定的。因此,發生較大山體滑坡的可能性不大,但滑坡危害程度較大。應引起高度重視,
6、加強對邊坡的監護檢查管理。四、 應急搶險救援組織機構:1、防洪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總 指 揮:吳前瑞副總指揮:韋性平、劉培東、王昌龍、程江斌 成員:周濤、汪海軍、盧振光、章濤、霍學剛、米恒、孫寧博、韓鵬、童愛平、劉濤、羅青龍、樊寶學、袁紅兵、熊岐勝、付國安、趙少華、劉彥華職責:總指揮:負責按照防汛應急預案,迅速組織應急隊伍和專家,調動應急裝備資源,統一領導,協調指揮應急救援工作,并負責事故信息發布工作。在應急中,負責復查和評估事故的發展方向,需要時聯系外部救援力量。符合應急結束條件時,負責下達應急結束指令,并安排事故調查和生產恢復工作。副總指揮:全力協助總指揮的現場應急指揮工作,總指揮因特殊情況
7、不在時,由副總指揮臨時任總指揮,全權負責事故應急救援處置等相關工作。指揮部其它成員:協助總指揮、副總指揮的應急指揮工作,根據安排分管調度、疏散、救護、搶修、供應、監控等任務,具體協調、實施事故現場應急救援計劃。日常管理工作負責分管業務類的應急準備工作。2、防汛搶險隊組成:第一搶險隊隊長:熊岐勝;隊員:選廠、尾礦庫、化驗室、機電車間組成。第二搶險隊隊長:汪海軍;隊員:后勤機關全體員工組成。職責:根據現場救援指揮部確定的具體處置方案,科學組織本組隊員攜帶防護、救護工作器材實施搶險、搶修工程,從危險區快速將傷員救出并轉移到安全地帶,送至醫護組進行救治。3、物資保障組:組長:章濤組員:材料部其他人員職
8、責:負責防汛搶險物資采購,保障防汛搶險物資供給及時、到位,確保救援的順利進行。4、安全保衛組組長:霍學剛組員:韓鵬、劉濤、孫寧博職責:負責防汛應急救援處置工作,疏導車輛通行,維護事故現場秩序、交通秩序及事故涉及區域的治安秩序。5、通訊聯絡及運輸組:組長:周濤組員:胡海、官劍、郝強、韓斌、李建軍。職責:負責救援現場與指揮中心間的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確保信息能及時傳達。6、醫療救護組:組長:米恒組員:盧振光、童愛平、程靖祥。職責:攜帶急救器材科學實施現場急救和護送、護理工作。7、搶修組組長:羅青龍組員:機電車間全員職責:負責并保障防汛搶險應急救援過程中電器、機械設備、線路、照明、應急通訊等的安裝、
9、維修等工作。8、防洪指揮中心辦公室設在徐家溝銅礦安保部。聯系電話: 五、汛期預防與預警1、尾礦庫水位控制與防汛監控及預防措施(1)尾礦庫水位應遵循的原則:滿足回水水質和水量的要求前提下,盡量降低水位;當回水與壩體安全干灘長和超高的要求有矛盾時,應確保壩體安全;水邊線應與壩軸線基本保持平行。(2)應采取下列措施做好防汛工作:明確防汛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值班、巡查和下游居民撤離方案等各項制度。汛期及時疏通庫內截洪溝、壩面排水溝及下游排洪河道;詳細檢查排洪系統及壩體的安全情況,要根據實際條件確定排洪口底沿高程,將排洪口底沿以上1.5倍調洪高度內的堵板全部打開,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確保排洪設施暢通
10、;庫內設醒目的水位觀測標尺,標明正常運行水位和警戒水位;備足抗洪搶險所需物質,落實應急救援措施;及時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氣象預報情況,確保上壩道路、通訊、供電及照明線路可靠和暢通。(3)排除庫內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庫水位時,應注意控制流量,非緊急情況不宜驟降。(4)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同時應采取措施降低庫水位,防止連續暴雨后發生垮壩事件。(5)不得在尾礦灘面或壩肩設置泄洪口。有地形條件的尾礦庫,可設置非常排洪道。(6)尾礦庫排水構筑物停用后的封堵,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并確保施工質量。2、日常安全防范措施選廠尾礦庫由專人負責進行管理,調整好放
11、礦位置,采用小管分散放礦,確保子壩高度,并做到均勻放礦,使灘面形成一定坡度,確保有足夠的安全超高,保證有足夠的干灘長度并做好尾礦庫的日常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汛期安全檢查制度(1)執行公司制定的尾礦庫安全管理細則,對尾礦庫進行檢查。檢查的重點為:子壩高度、干灘坡度及長度要符合防汛的要求。壩面防汛以及壩坡面發現堵塞、沖溝、管涌、滑坡等現象,要及時進行處理。檢查回水設施,防止堵塞,做好記錄并及時上報有關領導。選礦廠應在汛前做好防汛演練。(2)尾礦庫安全管理細則。(3)防汛物資的準備。由選礦廠將尾礦庫防汛所需各種物資計劃報公司材料庫,經總指揮批準后,由材料庫采購后交選廠保存。考慮到尾礦庫道路難走的問題,
12、選廠提前將砂石料和部分物資運至尾礦庫保存,以備發生險情時搶險之用。(4)在尾礦庫山頂安裝報警裝置,并使下游居民都知道報警信號的聲音,聽到警報及時撤離。(5)下游撤離工作隊提前與當地政府和下游村民做好防范工作,一旦有險情發生,及時通過當地政府協調做好人員撤離工作。(6)避災路線及方案為保證在災害發生時,人員能及時有序地撤出,要制定緊急避災路線,保證尾礦庫一旦發生事故,救援人員能沿避災路線迅速撤離現場,下游居民能沿避災路線撤離到安全地點。3、預警事件的報告及處置程序(1)當得到長時間下雨、暴雨、颶風、雷電等惡劣天氣預報,安保部要將預報信息通報公司各車間部門及關鍵防范部位,由各車間部門提前落實防范措
13、施,做好應急準備。(2)各車間部門及所屬班組加強值班和巡查制度落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雨中、雨后或雷雨后加強對防范重點部位、設施設備的安全巡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處理不了的及時向上級報告。(3)對發現的排洪防汛設施不完善、不合格問題,由工作責任區所在部門報告分管領導或安保部,由安保部協調相關部門現場查看,及時制定并落實治理措施。對防洪防汛設施等不暢通問題,由工作責 任區所在部門的負責人組織整改。(4)對汛期防雷設施的檢查和維護由機電維修部負責,當發現重點防雷部位的防雷設施不齊全時,及時報告分管領導或安保部,經公司主要領導批準后委托外部專業機構設計、安裝防雷設施,在沒有安裝防雷設施前,防雷
14、重點部位暫停運行或在得到雷雨天氣預報時停用。對于防雷設施失效,由機電維修部及時查明原因,制定并落實治理措施。(5)現場值班人員發現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預警事件時,要立向危險區域內的人員發出警告,并向所在當班班長或車間部門報告,當班班長或車間部門要迅速組織人員、設施撤離或轉移出危險區域,并對危險區進行警戒隔離,并立即將預警情況報告安保部,緊急情況可直接向公司主要領導。安保部接警確認立即上報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進行處置。(6)事故報告程序及內容1、報告程序: 發生洪澇災害事故現場發現人員及時報警應急救援辦公室接警后報告事故應急指揮部啟動專項應急預案。2、報告內容:報告人的姓名、部門、
15、聯系方式;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簡要經過以及人員傷亡情況;事故可能涉及的范圍和危險情況;3、事故信息的接收部門、報告方式、信息接收及接收后的處置:按綜合應急預案中信息報告的規定執行。洪澇災害事故信息還需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六、應急響應(1)響應分級按照略陽縣XX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響應分級。(2)響應程序按照略陽縣XX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響應程序執行。七、應急指揮及行動(1)發生洪澇災害事故時,指揮部接警后總指揮應立即發出應急指令,啟動相應應急響應,并實施本預案,做好現場指揮、領導工作。(2)應急指揮部應根據事故類型、嚴重程度等調集相應的應急小組成員,立
16、即進入應急搶險戒備狀態。(3)現場人員在應急救援組組長的領導下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事故擴大。(4)供應保障主在應急指揮部的領導指揮下,根據現場搶險救援的要求有序的提供所需物質裝備,若本單位無法提供的物質裝備,應向外界專業救援機構請求技術、物質裝備的支援,也可以向周邊礦山企業請求支援。(5)安全保衛組在事故發生后應立即趕赴現場,根據事故實際情況設置警戒區域,由搶救疏散組按預先設定的疏散路線、安置點,有序的疏散事故現場無關人員,防止事態擴大造成其他人員傷害。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接到報警后,救援隊伍到達現場,立即了解情況,確定警戒區和事故控制具體方案,布置救援任務,在救援過程中,要注意個體防護,佩戴
17、個人防護用品,并設定警示標志,各處置方法如下:(1)搶險:應急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后,在事故現場總指揮的統一領導下,應急技術組迅速查明事故性質、原因、影響范圍等基本情況,判斷事故后果和可能發展的趨勢,拿出搶險和救援處置方案。事故救援組負責在緊急狀態下的現場搶險作業,及時控制危險區,防止事故擴大。后勤保障組負責事故現場物資、設備、工具的保障供給工作。(2)疏散:尾礦庫發生險情,有潰壩危險時,指揮部應立即通知政府部門,并有安全保衛組負責下游溝口居民的疏散和兩側的警戒工作,嚴禁車輛和行人通過,負責維護事故現場秩序和社會治安。(3)轉移:在事故救援中,尾礦庫有潰壩危險或有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情況下,由安全保
18、衛組、醫療救護組將受傷人員、居民財產向安全區域轉移。安置地點:礦部作為紅巖灣尾礦庫轉移人員臨時安置點,轉移過程中救援組織應與公司指揮部及其他救援小組保持聯系。如果潰壩事故嚴重,對下游污染形勢擴大,公司指揮部應采取果斷措施,停止生產,調動鏟車、挖掘機等在預留的尾礦排放位置筑壩,對污染物進行封堵、攔截,并采取污染控制的有效措施。同時請求地方政府增援。(4)結束:救援工作結束后,各應急專業隊伍必須經公司指揮部總指揮同意后,方可撤離現場,同時成立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分析處理,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并整理事故檔案。八、擴大應急響應程序一旦發生重大洪澇災害事故,本單位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發生地點、嚴重程度,啟動本應急預案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如事故不能有效處置,有擴大、發展趨勢時,應急總指揮應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提高響應級別,直至啟動一級響應。當啟動一級響應后,仍不能有效處置事故時,應急總指揮應及時報請略陽縣安監局、衛生部門、醫療機構以及礦山救護隊應急救援。九、預案其它事項及附件詳見略陽縣XX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十、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