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應急預案版本號:MO2015-01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生產經營單位:天津市XX泵業有限公司發 布 日 期: 2015年1月1日目 錄一. 總則1.1編制目的1.2編制依據1.3使用范圍1.4應急工作原則二. 危險性分析 2.1企業概況 2.2危險源與風險三. 應急組織機構、應急小組與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3.2應急指揮部職責 3.2.1總指揮 3.2.2副總指揮 3.2.3成員 3.3工作機構 3.4搶救機構 3.4.1通訊聯絡組 3.4.2搶險組 3.4.3疏散組 3.4.4搶救組 3.4.5保衛組 3.4.6善后處理組四. 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4.2預警行動 4.3信息報告
2、與處置五. 應急響應 5.1應急程序 5.1.1響應分級 5.1.2處置程序 5.1.3受傷人員的處置 5.1.4擴大響應 5.1.5救災結束 5.2應急疏散方案 5.2.1事故應急照明 5.2.2疏散指示標志 5.2.3應急疏散通道、出口要求 5.2.4事故現場人員疏散方案 5.2.5疏散人員應注意的事項 5.3應急結束 5.3.1應急處置結束條件 5.3.2布置應急結束工作 5.3.3事故單位總結工作六. 信息發布七. 后置處置八. 保證措施 8.1通信與信息保障 8.2應急隊伍保障 8.3應急物質裝備保障 8.4經費保障 8.5其他保障九. 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的培訓與演練 9.1培訓
3、9.2演練十.獎懲 10.1應急搶救組織紀律 10.2獎勵 10.3處罰十一. 附則 11.1應急預案備案 11.2應急預案更新 11.3制定與解釋 11.4應急預案實施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一、 總則1.1編制目的為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規范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迅速有效果的控制盒處置發生的事故,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社會影響,制定本應急預案。1.2 編制依據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天津市XX泵業有限公司內所發生的觸電
4、事故。 1.4應急預案體系 本應急預案體系指:觸電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5應急工作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統一指揮、協調配合、立足自救:反應快捷、企業自救與專業救援相結合。二、危險性分析 2.1企業概況 1)企業地址:天津市津南區雙橋河工業園欣發路8號2)地理位置:津南區雙橋河工業園內,周圍都是生產工廠,南面臨津沽公路。3)職工人數:現有職工10人,其中管理人員2人,安全負責人2人。4)主要原材料:泵零件,管材5)消防設施設置:車間內放置消防栓及滅火器(附圖)2.2危險源與風險(1) 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觸電事故。(2) 危險目標 機械加工崗位,吊裝崗位,焊接崗位。三、.應急組織機
5、構、應急小組與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明確應急組織形式,構成單位或人員3.2應急指揮部職責 明確應急指揮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各成員職責。3.2.1總指揮:負責事故應急指揮工作,宣布啟動預案,對特殊情況進行緊急決斷等。3.2.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下達應急命令,協調事故現場搶救工作。3.2.3成員:根據分工做好事故應急具體工作。職責1) 接受上級部門、當地政府應急救援中心的領導落實指令。2) 組織本單位安全生產檢查及時消除各類安全事故隱患。3) 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4) 擔負專業部門到達事故現場前,各類事故的應急搶救指揮工作。5) 配合專業部門進行事故現場的應急搶救工作。6) 及
6、時準確向有關部門報告生產事故。7) 組織對應急預案處置方案的演練,補充完善本單位應急預案。8) 總指揮不在的情況下,由副總指揮進行事故現場應急指揮工作。 3.3工作機構應急指揮部下設應急指揮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綜合辦公室,辦公室主任:劉鳳鑫。職責:1) 接到事故報警后,及時向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2) 事故發生時,負責判斷并啟動相應的應急處置方案。3.4搶救機構應根據危險程度、危險部位等情況,設置以下安全生產小組:3.4.1通訊聯絡組組長:劉鳳鑫職責:負責與應急小組及對外有關部門的通訊聯絡和情況通報。搶險組組長:梁志飛職責:事故發生后搶險組成員要立即到位,及時組織救援隊伍開展救援工作。
7、3.4.3疏散組 組長:姜光輝職責:負責引導各部位人員有秩序的進行疏散。3.4.4搶救組組長:劉宗紅職責:搶救受傷人員并進行救護,配合醫務人員救護受傷人員及護送受傷人員就醫。3.4.5保衛組組長:李樂職責事故現場的警戒保衛工作,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維持現場秩序,看守搶救出來的物資。3.4.6善后處理組組長:劉金銘職責:事故后的善后處理,現場清理,搶修,恢復工作。四、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明確本單位對危險源檢測監控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預防措施。4.1.1對危險源檢測監控的方式1)中控室應有人員24小時值班2)認真做好危險部位、設備、設施的監控工作。每日由安全員巡查生產現場,做到早發現、
8、早報告、早處置。 4.1.2事故預防措施 1)認真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2)及時整改治理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隱患。3)保證消防設備,設施,消防器材的使用有效。4)對設備、設施的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應及時進行整改,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并逐級上報。5)加強對企業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掌握安全技術技能,提高對事故的應急能力。6)加強對設備的維護保養,防止跑、冒、滴、漏及確保安全防護裝置的完好無缺損。7)在易燃易爆場所,不得使用非防爆電器,在警戒區域內,設立醒目便于公眾識別的安全警示標志。 4.2預警行動1) 制定并
9、落實安全生產檢查、巡查制度,逐級落實責任人。2) 發現易發生事故的隱患立即排除。3) 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故,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報告。4) 事故發生后,第一發現人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并盡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擴大。5) 現場負責人應用最快速度通知指揮部成員到現場,及時啟動應急預案。4.3信息報告與處置1) 企業應急指揮辦公室人員,接到事故信息及時到達事故現場。2) 事故發生后,如事態繼續發展擴大,指揮部立即上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職責有關部門報告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直接向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有關部門報告。3) 信息傳遞由指揮部主要領導用電話及時向有關部門或
10、單位通報事故情況。通報內容 :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2.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 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 5.已采取的應急措施 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五.、響應分級5.1應急程序響應分級(1) 報警:所有員工應熟悉報警程序,發現事故征兆,現場發現第一人員按報警器報警,同時現場人員進行自救、防止災情擴大。(2) 接報:值班人員或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員接報后,攜帶應急包立即到達事故現場了解情況,組織人員進行自救,并報告企業負責人或應急救援指揮部,做好現場應急搶救工作。(3) 災情已被救,要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待有關部門了解情況調查災情事故完畢后,經同意進行事
11、故現場的清理工作。 5.1.2程序(1) 事故現場繼續蔓延擴大,應急指揮人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做好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通知各搶救小組快速集結,快速反應履行各自職責投入搶救行動,在短時間內撲救或及時搶救受傷人員得到有效救助。(2) 按指揮人員要求,通訊聯絡組向公安消防機構,向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派人接應相關車輛,并隨時與現場處置領導小組聯系。(3) 救災小組在救災人員到達事故現場之前,根據不同類型的災情,采取不同救災方法,車里周圍任何可以視災情易燃蔓延的物品等辦法控制災情,救災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聽從指揮,積極配合專業救災人員完成救災任務。(4) 疏散組通知引導各部位人員盡快疏散,盡量通知到應撤
12、離災情現場的所有人員。(5) 物資搶救組做好物資搶救工作。(6) 現場保衛組做好現場的警戒保衛工作。(7) 受災現場指揮人員隨時保持與各小組的通訊聯絡,根據情況可互相調配人員。(8) 進行自救疏導人員、搶救物資、搶救傷員等,搶救行動時,注意自身安全,無能力自救時各組人員盡快撤離受災現場。5.1.3受傷人員的處置 (1)被救人員衣服著火時,可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蓋措施滅火,傷處的衣、褲、襪剪開脫去,不可硬行撕拉,傷處用消毒紗布或干凈棉布覆蓋,并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2)對受傷嚴重的傷員要注意呼吸、心跳的變化,必要時進行心臟復蘇。 (3)對有骨折出血的傷員,應作相應包扎固定處理,搬運傷員時以不壓
13、迫傷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難為原則。 (4)將傷員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救治。 (5)搶救受傷嚴重或在進行搶救傷員的同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由醫務人員進行現場搶救傷員,并派人接應急救車輛。 5.1.4擴大響應 (1)災情事故發生并蔓延,企業組織各方力量進行救災的撲救和控制,并撥打相應專業電話,請求專業人員進行救援。 (2)搶救傷員可撥打急救中心電話,請求醫務人員進行救護。 (3)受災現場指揮人員向雙橋河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聯系。電話885153675.1.5救災結束 救災結束后,注意保護現場,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處理工作,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處理完畢后,經有關部門同意,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清理,盡快
14、恢復生產經營活動。5.2應急疏散方案為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有序疏導人員進行疏散,生產經營場所應保證事故應急照明完好,疏散指示標志明顯,應急疏散通道出口暢通。5.2.1事故應急照明 由于事故后停電,會給人員疏散造成很大障礙,在疏散通道的必要位置,疏散樓梯、消防電梯、配電室、水泵房、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通道出口等處,都要設置是事故應急照明燈,并保證使用有效。5.2.2疏散指示標志 疏散指示標志用箭頭或文字表示,并在黑暗中發出醒目光亮,便于公眾識別。5.2.3應急疏散通道,出口要求 嚴禁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堆放雜物,保證暢通無阻,在緊急情況下,及時啟用應急疏散出口,及時疏散人員。事故現場人員疏
15、散方案 (1)值班人員或現場處置小組指揮人員發出疏散人員指令后,疏散小組按負責部位進入指定位置,立即組織人員疏散。 (2)疏散小組用最快速度通知現場人員,按疏散的方向通道進行疏散。 (3)有關部門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單位領導和疏散人員主動向其匯報事故現場情況。批揮權上移后,積極配合做好人員疏導工作。 (4)事故現場有被困人員時,疏導人員應勸導被困人員,服從指揮,做到有組織,有秩序的疏散。 (5)正確通報、防止混亂。疏導人員首先通知事故現場附近人員先疏散出去,然后視情況公開通報,告訴其他區域人員進行有序疏散,防止不分先后,發生擁擠影響順利疏散。 (6)口頭引導疏散。疏導人員要用鎮定的語氣,呼喊,
16、勸說人們消除恐懼心理,穩定情緒,是大家能夠積極配合進行疏散。 (7)強行疏導、疏散。事故現場直接威脅人員安全,疏散組人員采取必要的手段強制疏導,防止出現傷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彎、叉道等容易走錯方向的地方設疏導人員,指示疏散方向,防止誤入死胡同或進入危險區域。 (8)制止脫險者重返事故現場 對疏散出的人員,要加強脫險后的管理,防止脫線人員對財產和未撤離危險區的親人生命擔憂而重返事故現場,必要時,在進入危險區域的關鍵部位配備警戒人員。(9)專業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后,疏導人員若知曉內部被困人員,要迅速報告,介紹被困人員方位、數量。 5.2.5疏散人員應注意的事項(1)保持安全疏導秩序,防止出現擁擠、
17、踩踏、摔倒的事故發生。(2)應遵循的疏導順序 1.疏散應先事故點(層)、后以上各層、再下層的順序進行,以安全疏散到地面為主要目標。 2.先安排事故威脅嚴重及危險區域內的人員疏散。 3.疏散中按先老、弱、病、殘、婦,先客人、后員工的疏散順序進行疏導。 4.發揚團結友愛,盡力救助更多的人員撤離事故現場。5.3應急結束 5.3.1應急處置結束,由應急指揮部或上級應急指揮中心批準,現場應急結束,應急終止的條件應達到: (1)事故已得到控制,沒有導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隱患。 (2)沒有被困人員,事故現場人員已疏散到安全地帶。 (3)受傷人員已全部從事故現場救出,并送到醫院進行救治,沒有失蹤人員(包括參加應
18、急處置的人員)。5.3.2應急結束后,各級應急指揮機構應明確布置一下工作 (1)事故單位寫出事故報告,報告區安監局和政府相關部門。 (2)事故單位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成的事故調查組,對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工作,向事故調查組提交有關事故現場受傷人員及其他應移交的資料。 (3)經有關部門同意后,事故單位組織人員及時清理現場,組織力量搶修受損設備,盡快回復生產經營活動。 (4)事故單位寫出事故應急工作總結報告。 (5)做好受傷人員的慰問和善后處理工作。 5.3.3事故單位的總結 (1)總結事故教訓,補充完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2)補充完善應急預案的有關內容 (3)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避免事故重復發生
19、六、信息發布(1) 事故單位應急指揮部應對事故進行分析總結,向企業職工通報事故原因,處理結果和避免事故發生的預防措施。(2) 對較大安全生產事故需要對媒體發布的應由上級單位或政府部門、事故現場指揮中心及時準確,通報事故信息。 七、后期處置(1) 繼續做好對污染物的處理工作。(2) 經有關部門批準,組織人員盡快清理現場,檢修受損設備,回復生產經營活動。(3) 做好對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4) 認真總結應急處置經驗,修改完善企業應急預案有關內容。八、保證措施 8.1通信與信息保障(1)企業應急指揮部成員電話:2867-9568,139-0211-5428,139-2080-3618(2)雙橋河
20、鎮安全生產監督站電話:885-15367(3)派出所電話:2839-7933(4)報警電話:119,急救中心:120,公安民警:110(5)企業應配備足夠數量的聯系電話并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6)企業應根據情況及時對通訊系統和設備進行維護保養。8.2應急隊伍保障(1)企業設置各應急小組,并配備一定的人員。(2)對危險性較大的企業、應設置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企業較小的人員較少的可設置兼職應急隊伍,并保證人員到位。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救護人員的裝備:頭盔、安全帶、防護手套、防護服等,存放在應急物資庫,負責人:姜光輝,電話:153-0210-1995(2)各類滅火器的配備存放地點,公司廠房內
21、,負責人:劉慶全,電話:139-2088-4022(3)救治器具、藥品的配備,急救藥品 負責人:劉宗紅,電話:158-2273-7770(4)搶救車輛:公司內所屬所有車輛(5)搶險工具,鐵锨,千斤頂8.4經費保障應急專項經費由公司安全費用款項支出。適用范圍:安全生產防護用品、電源保護裝置、外電防護措施、起重設備及相關防護用品、消防用具、警示用品等。應急救援數額:2萬元。8.5其他保障(1)技術保障(2)后勤保障 九、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的培訓與演練9.1培訓 (1)組織員工學習國家、天津市安全生產、消防、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 (2)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員工應急能力。 (3)
22、教育員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消防結合”的思想,嚴格落實各項安全防護措施。(4)由管理部門負責組織應急培訓計劃,內容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人員、培訓方式等。 9.2演練 (1)每年對應急預案演練不少于兩次,每次演練定制演練方案。對出點救援防設施使用以及在緊急情況下的組織指揮、通訊、救護、搶救等方面的能力,并通過應急預案的演練,修改完善各類事故現場處置方案內容。 (2)演練方案應報上級主管部門爭取業務指導。 (3)救護搶救演練方案應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當地醫療部門、主管部門爭取業務指導。 (4)每次演練做好演練方案,經領導小組批準后實施。 (5)演練要做好記錄,內容包括:演練時間及參
23、加人員;演練項目部位;模擬形式及目的;演練現場的拍照;演練效果小節。(6)進行演練前,可在演練現場顯著位置設置正在演練的標志牌,落實電源的控制對參加演練人員提出安全注意事項,防止造成人員傷害。演練結束后,應恢復防護設施的正常使用狀態。 十、獎懲 10.1應急搶救組織紀律 (1)應急組織機構的全體成員,應樹立接到報警就是命令的觀點。 (2)應當樹立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為第一位的思想 (3)在應急組織機構內,當正職休假,開會等外出時,副職必須承擔正職應當承擔的責任。 (4)在搶救過程中,應當勇敢、科學、冷靜,不能盲目蠻干,必須聽從指揮。 10.2獎勵在施工應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現的部門和個人,企業給予表
24、彰獎勵。(1) 出色完成應急任務(2) 安全事故搶險、排險中或者搶救人員有功,使企業職工、社會人員生命財產免受損失或減少損失的。(3) 對應急工作提出建議,且實施效果顯著的(4) 有其他特殊貢獻的。 10.3處罰 為嚴肅搶救紀律,保證應急工作有序進行,制定處罰制度。在應急處置工作中,違反企業規定進行處罰。(1) 不及時報告事故真實情況,延誤搶救時機。(2) 不服從應急指揮部的命令和指揮,在應急時臨陣脫逃。(3) 阻礙應急人員依法執行任務。(4) 有其他危害應急工作的行為。 事故處理完成后,主管部門寫出報告(總結),將事故發生原因,處理過程,經驗教訓、損失大小、人員傷亡情況,受表揚、獎勵、批評、處罰人員名單等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并在本企業存檔備案。 一十一、附則11.1應急預案備案應急預案在企業安全主管部門留存,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11.2應急預案更新 應根據國家、行業、上級主管部門等部門的要求,及時對企業應急救援預案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或經過演練發現不足之處,及時完善。11.3制定與解釋 本應急預案應在總經理的領導下,組織工藝、設備、機械等部門分析企業危險源后制定,解釋權有天津市XX泵業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解釋。11.4應急預案實施 本應急預案于2015年1月1日修訂實施。 天津市XX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