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治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專項應急預案一、概述 1、預案編制依據原則依據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為保障礦山企業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防止突發性煤與瓦斯突出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并在事故發生后能迅速有效的展開組織救援工作,針對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的特點及危害程度,參考煤礦安全規程、防止煤與瓦斯突出細則等國家行業標準,結合本礦實際,特編制本礦的煤與瓦斯突出安全事故的專項應急救援預案。2、本預案適用范圍本預案專項用于福泉煤礦井下工作面煤與瓦斯突出安全事故的預案,適用于煤礦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造成人員傷亡或影響安全生產的煤與瓦斯突出事故。二、事故風險分析 1、突出的基本特征(1)突出的煤向外拋出距離較遠
2、現象。(2)拋出的煤破碎程度較高,含有大量的煤塊和粉末狀煤粉。(3)有明顯的動力效應,破壞支架、推倒礦車、破壞安裝在巷道內的設施。(4)有大量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遠遠超過突出的瓦斯(二氧化碳)含量,有時會使風流逆轉。2、傾出的基本特征(1)傾出的煤就地按自然安息角堆積,并無分選現象。(2)無明顯動力效應。(3)巷道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明顯增加。煤與瓦斯突出是煤礦中一種極其復雜的動力現象,它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由煤體向巷道或采場突然噴出大量的瓦斯及碎煤,在煤體中形成特殊形狀的空洞,并形成一定的動力效應,如推倒礦車、破壞支架等;噴出的粉煤可以充填數百米長的巷道,瓦斯可以逆
3、風流運行,充滿整個巷道。煤與瓦斯突出是威脅煤礦安全生產的嚴重自然災害之一。三、突出事故應急救援及其原則為營救災區人員安全撤離、減輕損失,控制災情和消除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搶險救援反應行動。其基本原則為“以人為本、安全發展”,前提為“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具體如下:(1)統一指揮原則。搶險救災工作必須在上級部門救援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的具體指揮下開展。(2)自救互救原則。事故發生初期,應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揮下積極組織搶救,并迅速組織遇險人員沿避災路線撤離,防止事故擴大。(3)安全搶救原則。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應采取措施,確保救護人員的安全,嚴防事故再次
4、發生。(4)緊急救護原則。救護隊應本著“先重后輕,先活后死”的原則搶救遇險人員。(5)通訊暢通原則。設立搶險救災專線指揮電話,并保持暢通。事故預防工作是應急救援工作的基礎,除平時做好事故預防工作外,還要落實好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一旦發生事故就能立即實施應急救援。四、指揮機構及職責1、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煤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后,礦長、技術負責人、通風科負責人和其他領導必須立即趕到救災指揮現場,組織搶救。應急指揮部負責處理突出災害事故的各項指揮工作。2、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指揮部設在礦調度室,負責煤礦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日常具體事務工作。3、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職責(1)負責煤礦應急救援指揮工
5、作的綜合協調和管理工作,根據事故情況和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2)與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傳達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命令。(3)日常提供技術支持,組織煤礦救援技術組參加救援工作,協調醫療救護工作。(4)調用應急救援基礎資料與信息。4、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及職責結合本煤礦的實際情況,在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立應急救援小組。(1)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1)總指揮部:趙占寧(礦長)副總指揮:張永、于福祥、包海洪王寶民(太西救護大隊隊長)2)前線指揮部:根據事故具體情況,設置在井下易于處理事故的安全地點,具體成員、地點由指揮部根據具體情況指定。3)指揮部成員:范永海、湯云、牛金山、
6、安廣文、吳鐵山、張銀輝、王濤、劉永清、劉海洋、高永祥、張建軍。4)職責任務:負責承辦指揮部交辦的有關事項、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協調、信息處理、資料管理等工作:負責做好應急救援的記錄,必要時做好錄音。5)設立救災辦公室:救災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聯系電話:主任:8 副主任:通訊:職責:主要負責指揮現場搶險工作,實施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組織現場搶救,處理突發災變。(6)指揮部下設九個組 1)現場指揮搶險救災組組長:趙占寧副組長:于福祥成員:救護隊、礦有關科室、單位人員職責:主要負責指揮現場搶險工作,實施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2)技術組組長:張永成員:劉海洋,湯云。
7、安廣文、張建軍職責:主要研究制定搶救隨技術方案和措施,解決搶險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組織搶險救災。生產部門負責提供與搶險救災的圖紙、資料,組織救災隊伍,參與救災搶險及恢復生產的準備工作:通風部門負責礦井通風系統的調整和恢復,關注主要通風機的工作狀態,對風流、風量、有害氣體進行分析處理,并執行與通風有關的其他措施:機電部門負責救災過程中機電設備的供應、搶修和正常運轉,掌握礦井停送電工作,搶險救災物資及人員運輸。3)物質供應、資金保障組組長:李巧玲副組長:路永昌成員:供應部司機及各隊材料員、供應站其他人員。職責:主要保證搶險救災中物資和設備的及時供應,并及時迅速運送到指定地點。4)警戒保衛組組長:
8、王濤成員:保衛科全體成員職責:主要負責在各大門、井口設置警戒,疏散、戒嚴和維持秩序、交通等工作,不得有閑雜人員圍觀。5)醫療救護組組長:王玉萍成員:駐福泉煤炭有限責任公司120 萬噸礦井醫務所。職責:主要負責對受傷人員的醫療救護和來礦家屬的醫療服務。6)后勤保障組組長:王濤副組長:李嚴平成員:生活服務公司成員職責:負責接待有關人員安排食宿等工作。7)安全檢查組組長:包海洪副組長:牛金山成員:安檢科所有安監員、井口檢身工。職責:負責統計入、升井人數和被控人數,迅速匯報礦救災指揮部。按指揮部制定的救災方案,配合礦山救護隊的救護工作及撤離事故現場人員,監督檢查救災方案的實施情況。8)善后處理組組長:
9、王天胤副組長:王玉平成員:綜合辦公室及后勤部參與救治傷員的醫院領導及醫護人員。職責:負責核實遇難者身份并通知遇難家屬。安排遇難者喪葬事宜,負責洽談撫恤條件和家屬的安撫工作。9)信息發布組組長:張建軍成員:信息中心、綜合辦公室、安檢科等部門負責人職責:負責向阿拉善左旗新聞中心提供信息,由阿拉善左旗新聞中心向公眾及煤體發布事故信息。5、處理災變事故有關人員職能(1)礦長:是處理災變事故的全權指揮,在上級領導、礦總工程師、其他副礦長和礦山救護隊的協助下,制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2)總工程師:是礦長處理災變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狂長領導下,組織制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3)副
10、礦長:負責組織為處理事故所需的人員待命、及時調集救災所需的設備材料,并由制定的副礦長嚴格控制入井人員,簽發搶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別許可證。(4)副總工程師:根據礦長命令,負責某一方面的搶救工作。(5)礦山救護隊隊長:對礦山救護隊的行動具體負責,全面指揮,領導礦山救護隊,根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險人員的援救和事故處理。(6)安檢科副科長:根據批準的營救原先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以及按照 規程規定對搶險救災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員的控制實行有效的監督。(7)技術科長:負責準備好必要的圖紙和資料,按照礦長命令負責協調各方面的工作。(8)通風科長:按照礦長命令,負責改變礦井
11、通風系統,監視通風狀況,完成必要的通風工作。(9)礦值班調度員:負責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情況,并立即將事故情況向礦山救護隊,礦長和公司有關領導匯報,及時下達指揮部命令,隨時統計掌握井下人員情況。(10)供應科長、機電科長等都應根據各自的業務范圍,負責完成搶救和處理事故中的任務。五、應急處理程序 1、處理程序框圖事故訊號(災區)礦調度室總指揮(副總指揮)現場搶險救災組醫療救護和保障組技術組物資供應、資金組警戒保衛組安全檢查組事故調查組善后處理組信息發布組2、突出事故報告程序發生事故工作面及區域人員通知順序1、當班值班領導、2、救護隊3、總指揮、總工程師4、醫院5、指揮部相關人員了解查詢1、
12、發生突出時間、地點、波及范圍原因。2、受災變地點、威脅區域人員分布及撤離方向。3、突出前工作地點在進行的工序。4、災變后通風系統是否正常,主扇運行情況。5、采取的防突措施。分析判斷1、災變后通風系統是否被破壞,是否影響到主扇運行。2、災變可能波及范圍。3、如何盡快撤出災變地點和受災威脅區域人員。4、是否可能誘發火災或瓦斯爆炸。絕對與命令1、請示是否啟動該應急預案。若啟動,下達命令,盡快通知有關人員、單位參加搶險,相關單位應急預案同時啟動。2、救護隊3、總指揮、總工程師4、醫院5、指揮部相關人員發生事故工作面及區域人員六、預防與預警1、危險源監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發生是瓦斯動力、煤質條件、地質條
13、件以及開采方式等綜合影響的結果,采掘活動中應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 以及其他國家制定的行業標準采取預防措施。礦井采掘管理、礦井裝備選擇、技術措施等各項工作,必須嚴格按照防突要求來進行。2、預警行動煤與瓦斯突出雖然是突然發生的,但在突出前大都有預兆出現,即煤與瓦斯突出動力現象,當出現下述一種預兆或幾種預兆時,應當引起特別注意。有聲預兆:煤體中出現劈裂聲、炮聲、悶雷聲;無聲預兆:煤層層理紊亂、煤變軟變暗、支架來壓、掉碴、煤面外鼓、片幫、瓦斯濃度增大、瓦斯涌出忽大忽小以及打眼頂鉆、夾鉆、鉆孔噴孔。七、突出事故報告程序和現場保護1、報告程序(1)突出事故發生后,井下工作人員必須第一
14、時間上報調度室,礦調度室接到突出事故匯報后,立即通過電話將事故概況向礦長報告。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已經采取的措施等;現場人員狀況,人員傷亡及撤離情況(人數、程度)等。(2)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后,有關人員必須盡快將事故報告救援指揮部指揮小組,并由指揮小組依據事故嚴重程度,決定是否立即報告當地縣、市、省煤礦安全監察監督管理機構。(3)若特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后,單位應在24 小時內,填寫“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緊急報告表”(表 2),逐級上報煤礦安全監察監督管理機構。事故緊急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單位的經濟類型、企業規模
15、;事故的簡要經過、遇險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和初步估算;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圖;需要有關部門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4)事故單位應保護好事故現場,維護好治安秩序工作。表 2 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緊急報告表事故單位:事故發生地時間企業經濟類型企業規模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簡要經過:初步估算初步判斷遇險人數死亡人數經濟損失事故原因事故嚴重程度事故處理情況和采取的措施:報告單位:簽發人:報告時間:八、應急處置1、響應分級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報告后立即通過電話通知指揮部全體人員到調度室集合,指揮組組長決定是否啟動預案以及啟動哪一
16、級別預案。2、響應程序礦井重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后,調度室應通知立即撤出井下人員。調度室按應急預案順序通知礦長、礦技術負責人等有關人員,并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應急指揮部立即通知全體成員和救護隊、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應急指揮部,指揮小組任命現場應急救援總指揮或指揮部有關成員擔任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長。由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制定救災方案,并指揮和調動救護隊和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到事故現場實施救援行動,直至災情消除、被困人員獲得解救。3、處置措施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后,會噴出大量的瓦斯和煤巖,突出的瓦斯由突出點瞬間形成沖擊氣浪,向回風和進風巷道蔓延擴展,可破壞通風系
17、統,改變風流方向,使井巷中充滿高濃度的瓦斯,在通風不正常的情況下,可使災區和受影響區內人員缺氧而窒息。突出的瓦斯在蔓延過程中可能發生瓦斯爆炸,沖到井口時,遇火源會引起燃燒事故。突出大量的煤炭,會堵塞井巷,在突出地點附近的人員可能被突出的煤巖流卷走、掩埋。因此,煤和與瓦斯突出對礦井安全生產威脅很大。(1)充分認識到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特點及危害 1)瓦斯來源充足,瞬間涌出量很大,濃度很高,不但有回風方向的蔓延而且能逆風向進風方向蔓延,甚至逆流數千米沖出進風井口到地面。2)突出的瓦斯能破壞通風系統,突出的煤巖能堵塞巷道,導致風流紊亂,不利于人員撤離和救災。3)突出的高濃度瓦斯,如果濃度高于瓦斯爆炸界
18、限上限,遇火源可能燃燒;如果通風使瓦斯濃度降到瓦斯爆炸界限內,遇火源會發生爆炸。這就要求在處理事故過程中必須杜絕火源。4)處理事故過程中,如果需在突出煤層掘進巷道用于救人或恢復通風,必須采取防突措施。5)突出后有可能在同一地點發生第二次、第三次突出,因此,在處理事故過程中,必須嚴密監視,注意突出預兆,防止再次突出擴大事故。(2)突出事故發生后,指揮人員應采取的有效措施1)切斷災區和受影響區的電源,但應在遠距離斷電,防止產生電火花引起爆炸。當瓦斯影響區遍及全礦井時,應加強通風,特別是加強電器設備處的通風,做到“送電的設備不停電,停電的設備不送電”。2)弄清礦井通風系統破壞情況,撤出災區和受威脅區
19、域的人員,及時報告。3)派人到進回風井口及其50m范圍內,檢查瓦斯,設置警戒,熄滅一切火源,嚴禁一切車輛進入警戒區。4)派救護隊員佩戴呼吸器、攜帶滅火器等器材下井偵查災情,搶救遇險人員,恢復通風系統等。5)要求救護隊要制定嚴格的災區行動的安全措施,不準隨意開停電器設備。嚴密監視突出情況,查清突出后是否出現新的瓦斯突出事故,滅除災區一切火源,防止引爆瓦斯。6)發生突出事故時,必須保證礦井的正常通風,不得隨意停風或反風,以防止風流紊亂擴大災情。如果通風系統和設施破壞,應設置臨時風障、風門,安裝局部風機以恢復通風,并將高濃度瓦斯繞過火區和人員集中區引入總回風巷。7)突出造成風流逆轉時,要在進風側設置
20、風障,并及時清理回風側的堵塞物,但應盡快恢復正常風流。8)突出事故發生后,切斷災區和受影響區的電源要在遠距離斷電,防止產生火花引起爆炸。9)組織力量搶救遇險遇難人員。安排救護隊在災區救人,非救護人員在新鮮風流中配合救人。救人時本著“先明后暗、先活后死”的原則進行。10)制定并實施預防再次突出的措施,防止擴大傷亡,必要時撤出救災人員。11)當突出破壞范圍很大,巷道恢復困難時,應在搶救遇險人員后對災區進行封閉。12)保證壓風機正常運行,以利避災人員利用壓風自救裝置自救。13)若突出發生后造成火災或爆炸,則按火災或爆炸事故處理。14)救護隊在處理突出事故時,必須嚴格執行煤礦救護規程的規定和突出事故處
21、理的行為原則。應特別注意觀察有無火源存在,在工作中要特別注意不得產生碰撞火花或其他電源火花,盡快恢復通風,消除爆炸危險,同時要時刻注意防止再次突出,造成自身傷亡。(3)避災線路突出事故發生后,撤離或救援活動首先要參照避災路線行動,若避災線路出現問題,及時由救援指揮部下令采取排除障礙措施或者確定新的救援路線。(4)現場醫療救護緊急措施應急醫療救護,主要利用當地醫療單位的醫療隊伍進行緊急救護。需要時,可請求上級部門調集其他區域的醫療救護隊伍和醫療器械參與救護。九、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專項應急救援物資保障應按照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要求,建立健全井上、下防突所需要的材料庫,儲備局部通風機、水泵、風筒、水管、施工材料等必要的救災裝備、物資等。2、應急裝備保障礦井救護和醫療救護裝備配備專用警燈、警笛,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請求地方政府及時開設應急救援特別通道,最大限度贏得搶險救災時間。同時,礦方應建立有線、無線相結合的基礎應急通信系統,并提供相應的通信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