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為了有效防范和應對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保障國土與生態安全,制定本預案。 12指導思想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精神為指導,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方針,建立健全全國各級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機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監測檢疫,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人員素質和技術水平。不斷總結國內外防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的做法和經驗,建立快速反應機制,落實各項責任制度,全面提升應對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的控制能力,保護森林資源、國土生態安全和生物安全,促進我國林業和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13工作原則131堅持預防為主,
2、各項防治措施并舉,防控結合的原則。132堅持快速反應,緊急處置,控災減災的原則。133堅持分級聯動,各司其責的原則。134堅持屬地管理,以地方政府為主的原則。14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檢疫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15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在我國境內發生的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的應急工作。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啟動本預案:(一)出現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可引起人類疾病的林業有害生物時;(二)首次發現可直接造成林木死亡的林業有害生物,及林木受害面積大于1畝時;(三)當首次發現外來國家林業檢疫性有
3、害生物入侵,及林木受害面積大于1畝時;(四)專家組評估認為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可能暴發重大危害事件時。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國家林業局成立重大生物災害防治指揮部。21國家林業局指揮部組成指 揮:國家林業局分管負責人成 員:國家林業局辦公室、造林、資源、保護、科技、國際合作、計資和森防總站等有關司局的領導及國家林業局林業有害生物檢驗鑒定中心的負責人。國家林業局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專家組。辦公室設在局防止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管理辦公室;專家組以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專家咨詢組為基礎,根據有害生物發生的不同種類,適時補充其他有關專家和科技人員。各省、市、縣林業主管部門也要在當地政府領導下成立相應的重大生物
4、災害防治指揮機構,落實相關責任。22職責221指揮部:研究、協調、解決重大生物災害處理過程中的問題,研究、解決省級指揮機構的請示和應急需要。222辦公室:負責重大生物災害應急處理的日常工作,協調指揮部各成員單位。223專家組:負責重大生物災害的調查、評估和分析,提供技術咨詢,提出應對建議和意見,開展相關科學研究。224局辦公室:負責向國務院報告情況和向相關省通報情況公文的審核工作。225造林司:負責重大生物災害防控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工作。226資源司:負責組織提供重大生物災害發生區森林資源分布和林相資料,核實受害面積,根據需要審批采伐指標。227保護司:協調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對自然保護區內和
5、威脅保護區的重大生物災害的開展應急處理。228科技司:根據有害生物發生的不同種類,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和科技人員,開展科學研究,提供技術支持和科技支撐。229國際司:負責重大生物災害相關事宜的國際協調與合作,協調并受理受災地區國外援助工作。2210計資司:根據指揮部意見和處理需要,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及時籌措和撥付救災資金。2211森防總站:協助造林司處置重大生物災害防控工作。2212 鑒定中心:承擔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無法確認和鑒定的,懷疑為重大有害生物的種類鑒定及風險評估。3 預警和預防機制31全國重大生物災害預防體系根據我國的森林資源分布,在全國建立健全重大有害生物監測預警網絡
6、和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劃定一般預防區和重點預防區。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強重大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檢疫御災體系和防治減災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國家級中心測報點、省級測報點和基層林業站的作用,加強各級應急指揮信息系統、監測預警專業隊伍和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監測預警能力。32監測機構縣級以上各級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機構為重大有害生物監測實施單位,負責組織實施重大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工作。發現病死樹和其他異常現象,要及時調查、取樣,專人管護發生現場,實時監控。對于所發現的林業有害生物種類,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組織鑒定。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無法確認和鑒定的,送鑒定中心鑒定。33信息交流和科技支撐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進一
7、步加強國際間和部門間的交流與合作,及時掌握有害生物的信息。積極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定期組織有關專家對可能入侵的重大有害生物進行風險分析,評定風險等級,提出預防措施與控制技術。34檢疫管理國家林業局和省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制訂相應的辦法措施,充分利用檢疫檢查站和木材檢查站,嚴密封鎖疫情,防止疫情擴散傳播。同時要進一步嚴格國外引種審批管理,積極開展引種前風險評估,開展隔離試種,并加強監管,防止疫情從國外傳入。4 應急響應41分級響應411國家林業局的響應確認重大生物災害后,經國家林業局負責人批準,啟動重大生物災害應急預案。并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災情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指揮部負責召集全體成員會議,對應急預
8、案啟動進行具體部署。迅速組織有關人員赴發生現場,檢查督導疫區封鎖、疫情除治和預防控制等措施的落實。屬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疫情,發生省未及時劃定疫區的,由國家林業局劃定并公布疫區和保護區。配合地方政府組織開展物資、設備的調集、國際交流合作及其它協調工作。及時向國務院報告災情。災情得到控制后,按法定程序將新發現的重大有害生物增列為國家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412省級重大生物災害防治指揮機構的響應根據災情需要和國家林業局指揮部的要求,在省級人民政府領導下組織開展轄區內重大有害生物的監測與應急處置工作。配合國家林業局迅速組織專業人員到達現場,分析發生趨勢,提出應急處置具體措施,組織制定應急處置操作規程,并
9、報送國家林業局指揮部及省級人民政府。協調交通、公安、郵電、鐵路、航空、質檢、工商等部門開展應急工作,保障應急處置所需的物資、經費和其他需要。為地方應急工作的實施培訓專業人員和提供技術指導。加強對除治現場的監督檢查,確定技術責任人,保證除治質量。及時向省級人民政府提出劃定并封鎖疫區的建議,依法設立檢疫檢查站,實施疫區封鎖。及時向當地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家林業局報告有關情況。413省級以下重大生物災害防治指揮機構的響應組織實施經國家林業局指揮部審批的應急處置操作規程。對發生區及其周邊地區進行調查、取樣、技術分析和檢驗,實施跟蹤監測。檢疫檢查站設立后,要嚴格隔離現場,封鎖疫區,嚴禁寄主植物流出,防止疫情
10、擴散蔓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災情除治情況,并做好輿論宣傳工作,爭取其他部門和當地群眾對防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42信息共享和處理421報告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向當地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報告重大有害生物的發生情況及其隱患的權利,也有向上級林業主管部門舉報不履行或者不按規定履行重大生物災害應急職責的部門、單位及個人的權利。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和預測預報網點是重大生物災害的責任報告單位,森防專業技術人員是重大生物災害事件責任報告人。有關單位及個人發現重大有害生物或疑似情況時,應立即向所在地的林業主管部門報告。所在地林業主管部門核實后應在2個工作日內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并逐級報送至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省級林業
11、主管部門認為可能屬于重大有害生物的,應在個工作日內報至國家林業局。國家林業局指揮部辦公室應于10日內確認,確認為重大生物災害的,應及時向國務院報告,同時告知發生地所在省級人民政府,其中屬特別重大生物災害的,應在確認后4小時內向國務院報告。422通報與信息發布4221經國家林業局確定為重大生物災害發生地的省,省級重大生物災害防治指揮機構必須在5日內向毗鄰和可能涉及的省級林業及其他有關部門通報有關情況。4222接到通報的省級林業及其他有關部門要及時將有關情況通知有關市、縣級林業及其他有關部門,密切關注重大有害生物發生趨勢并加強監測工作。4223國家林業局根據需要及時向社會準確、客觀地發布重大生物災
12、害的信息。經國家林業局同意,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可以發布本行政區域內的有關信息。4224 國家林業局和授權發布本行政區重大生物災害信息的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建立重大生物災害新聞發布制度,確定專人負責,按照有關規定做好新聞發布工作。43通訊在重大生物災害應急處理的整個過程中,必須保持通訊聯絡及有關信息系統網絡暢通,明確主要聯絡和信息系統維護人員、專用電話和備用電話。44應急結束應急預案啟動后,專家組負責對災情發展變化和防治效果的評估,及時向國家林業局指揮部和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提交評估報告,提出繼續實施、終結實施或轉為非重大生物災害事件實施防治的意見。根據專家組的意見,經國家林業局商災情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
13、后,由國家林業局對外公布下一階段的工作部署或應急結束。5 后期評估與善后處理51后期評估 應急預案實施結束后,國家林業局指揮部辦公室要會同發生省及時組織專家組和有關人員對重大生物災害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分析生物災害發生的原因和應吸取的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意見措施,向國家林業局指揮部報告,同時抄送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林業局指揮部辦公室的報告,國家林業局指揮部向國務院報送應急預案啟動和實施的有關情況報告。52善后處置應急預案實施結束后,國家林業局指揮部辦公室指導發生地省級林業主管部門開展災后重建,重點組織實施專家組后期評估提出的改進措施,恢復受災森林,清理因應急而設立的臨時設施。6 保障措施61通
14、訊保障國家林業局與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應建立和完善重大生物災害應急指揮系統,配備必要的有線、無線和衛星通訊器材,確保本預案啟動時指揮部與有關部門及現場工作組之間的聯絡暢通。62經費保障處置重大生物災害所需的財政經費,按財政應急保障預案執行,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由基本建設投資渠道解決。63物資儲備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根據日常掌握的情況和重大有害生物的發生特點,儲備藥劑、藥械、油料、運輸車輛及其它物資。通過信息網,與藥劑藥械企業建立密切聯系,實行合同儲備。國家林業局根據建設規劃和物資儲備需求,按輕重緩急安排建設資金。省級以下林業主管部門應當緊密配合物資儲備建設工作的實施。因重大生物災害應急處置需要,可以實
15、施救災物資的緊急調運。64技術保障國家林業局和省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內外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防治信息,對潛在危險性有害生物進行超前研究,制訂防治技術方案,為指揮決策提供技術支持。65人員保障國家林業局和省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根據有害生物災害發生形勢和專家意見,建立健全基層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機構。同時要加強系統內有關人才的培養,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應對生物災害專業管理和技術人員隊伍。66監督與演練根據專家的意見和不同時期重大有害生物的發生危害情況及其潛在威脅,國家林業局定期對各省應對重大生物災害的能力組織檢查,如機構、隊伍建設、物資、技術儲備情況等。每年各省要分層次對專業技術人員和除治專業隊
16、隊員進行技術培訓,每年組織一次小規模的實戰演練,提高應對重大生物災害的處置能力。7 附則71術語林業有害生物:是指影響森林、林木、林木種子等正常生長發育并造成嚴重損失的林業病、蟲、雜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外來林業有害生物:是指原產于國外,傳入我國后已經影響森林、林木、林木種子等正常生長發育并造成嚴重損失的林業病、蟲、雜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國家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在我國境內局部地區發生,危險性大,能隨植物及其產品傳播,經國家林業局發布禁止傳播的林業有害生物。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是指因人為或自然原因,由國外傳入的病、蟲、雜草及其他有害生物引起的,對林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生物災害。重點預防區:是指具有重要生態和經濟價值,需特殊保護的區域。72預案管理國家林業局根據需要,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經專家論證后報國務院備案。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應參照本預案制訂重大生物災害以外的林業生物災害應急預案,并報國家林業局備案。對在報告和處置重大生物災害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或文件等的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報告和處置重大生物災害過程中,因玩忽職守而造成損失的單位和個人,將依法追究其責任。本預案由國家林業局制定并負責解釋。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