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蒼溪縣世行貸款第二批項目項目部水上作業事故專項應急預案二一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目錄一、編制依據.3 二、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 二、應急機構與職責.3 三、組織機構.3 3.1 應急組織體系.3 3.2 應急機構及職責.4 四、預防與預警.6 4.1 危險源監控.6 4.2 預警行動.7 4.3 信息報告程序.7 五、應急響應.8 5.1 響應分級 .8 5.2 響應程序 .9 5.3 救援展開.10 5.4 應急終止.10 六、信息發布.10 七、處置措施.10 八、預防水上作業的應對措施.11 九、物資保障.12.水上作業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一、編制依據為了全面提高應對各種水上作業安全事故
2、的突發事件和風險能力,確保在發生各類安全事故后,科學有序、高效迅速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施工生產管理秩序,按照上級安全生產管理細則和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工程任務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二、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擬建嘉陵江二橋位于嘉陵江中上游,屬壯年期河流,侵蝕作用強烈,嘉陵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屬陡長陡落型洪水,年最大洪水發生時間以7、8、9 月最多,6 月次之,5、10 月偶有發生,橋位處河面寬度約420.00m,主要危險源有:(1)出現架子垮塌事故(2)臨時便橋塌垮事故(3)人員落水溺亡二、應急機構與職責項目部安全生產事故安全領導小組
3、辦公室、現場指揮組織、各職能部門和支持保障部門、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支持保障力量,相關單位應急機構及救援隊伍等組成。三、組織機構3.1 應急組織體系.3.2 應急機構及職責3.2.1 應急機構由總指揮、現場指揮以及各應急小組構成。3.2.2 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總指揮由項目經理擔任,其職責為:(1)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更加嚴重的洪災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以便實施更高一級應急計劃。(2)復查和評估事故可能發展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與領導小組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4)與外界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業安排。(5)在緊急狀態結束后,組織對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
4、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3.2.3 現場指揮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組織搶險等有關事項。總指揮:工區經理魏向明現場指揮:安全長張省成通迅聯絡組:于偉國技術支持組:牟君華疏散引導組:劉邦學醫療救護組:李洪偉后勤保障組:方有良搶險搶救組:桑長春.(3)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3.2.4 通訊聯絡組職責:(1)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3)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用手機或對講機保持聯絡)。3.2.5 技術支持組職責:(
5、1)提出搶險搶救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險搶救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3.2.6 疏散引導組職責:(1)保護受害人財產。(2)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3)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暢通,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4)搶險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3.2.7 搶險搶救組職責:(1)實施搶險搶救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尋找受害者并轉移到安全地帶。(3)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救援時,高度注
6、意避免意外傷害。(4)搶險救援結束后,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3.2.8 醫療救護組職責:(1)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感染等)。(2)使重度受傷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傷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進行護理。3.2.9 后勤保障組職責:(1)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2)提供合格的搶險救援的物資及設備。各部門成員為各組成員。四、預防與預警4.1 危險源監控任何人收到可能發生的水上作業安全事故的信息后,應立即報告本單位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并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同時
7、通知有關單位(部門)采取相應行動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擴大。可能造成一級或二級水上作業安全事故時,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通知各職能部門進入預警狀態,可能造成三級水上作業事故時,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下達防范措施指令,并連續跟蹤事態.發展,一旦發生事故,根據安全事故的等級,立即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預案,實施救援。當汛期來臨時項目部要每日觀測水位根據水位來推測施工是否安全,項目部積極與地方的氣象、水運、水利、河務、醫院、防洪抗汛等部門保持聯系,將應急預案抄報有關部門,以便遇有險情時能及時取得支援。4.2 預警行動根據預測分析結果,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警的安全事故進行預警。預警級別根據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
8、度和發展勢態,一般劃分為一般分為四級:級(特別嚴重)發生一般以上事故或百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級(嚴重)發生亡人事故或百人以下五十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級(較重)發生重傷事故或五十人以下十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級(一般)發生傷人事故或十人以下的公共安全事件四級分別為: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預警信息可通過通信、網絡媒體和廣播、電視、報刊等發布。預警信息內容包括:事故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4.3 信息報告程序.4.3.1 信息上報特別重大(級)和重大(級)突發事件發生后,各單位及部門要在第一時間及時向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或其辦公室報告,應急領導
9、小組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組織人員趕赴現場搶險救災,同時在 1小時內向地方政府部門、上級主管理部門報告。對后續處置情況也要及時報告。當發生級應急相應時,接收人員除向項目經理匯報外,應立即向蒼溪縣安監局匯報,24 小時應急電話為:當發生級應急相應時,接收人員除向項目經理匯報外,應立即向集團公司安質部匯報,24 小時應急職守電話:。發生較大(級)突發事件后,要在第一時間及時向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或其辦公室報告。項目部在接到報告后按規定1小時內向地方政府部門、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發生一般(級)突發事件后,要在第一時間及時向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或其辦公室報告,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或其辦公室按規定要求
10、1小時內逐級上報。4.3.2 信息傳遞事故發生后,除了用通迅工具簡單匯報外,還應當用傳真及書面資料向有關部門匯報。五、應急響應5.1 響應分級(1)發生事故(險情)發生一般以上事故或百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的事故,為級應急響應。(2)發生事故(險情)發生亡人事故或百人以下五十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的事故,為級應急響應。(3)發生事故(險情)發生重傷事故或五十人以下十人以上的公共安全事件的事故,為級應急響應。(4)發生事故(險情)發生傷人事故或十人以下的公共安全事件的事故,為級應急響應。5.2 響應程序(1)當啟動級和級應急響應時,工區在第一時間及時向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或其辦公室報告,同時在 1小
11、時內向地方政府部門、上級主管理部門報告。對后續處置情況也要及時報告。等匯報的同時要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進行先期處置,控制事態發展,應急預案實施后,工區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統一指揮、屬地為主、專業處置”的原則配合地方和上級部門進行救援。(2)當啟動級應急響應時,要在第一時間及時向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或其辦公室報告。指揮部在接到報告后按規定1小時內向地方政府部門、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同時向集團公司、監理等有關部門匯報。(3)當啟動級應急響應時,事發地的施工工班迅速做出應急響應,救護傷員、控制事態發展,并立即向工區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并及時向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或其辦公室報告,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或其辦公室按規定
12、要求 1小時內逐級上報。.5.3 救援展開當事故發生時項目部立即調動所有物資及人員對事故進行先期處置,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把事故的危害盡可能的降低到最低危害程度,按照事先安排的分工各應急小組立即展開救援或配合救援,當向駐地安監部門發出請求應急響應時,各應急小組應分工負責對口配合實施救援工作。5.4 應急終止5.4.1 當人員、財產被救出;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被基本消除;現場得到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后報經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后,各應急小組撤出搶救現場,現場應急終止。5.4.2 應急結束后,項目部要把事故發生的詳細經過、等有關資料逐級上報。5.4.3 上級單位來調查事故時原因時項目部及時的抽
13、出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積極的配合上級單位的調查。無條件的提供一切所需的資料。5.4.4 項目部協助或編制事故救援工作總結報告。六、信息發布由上級組織實施的應急預案的事故信息,由上級歸口業務部門及時準確的向新聞媒體通報;由本級組織實施的應急預案的事故信息,由本級主管部門及時準確的向新聞媒體通報。發布原則:實事求是、掌握原則、統一口徑、歸口發布七、處置措施.遇有緊急事故時各應急小組按照各自的分工與職責,迅速展開營救。技術支持組首先根據現場情況,制定防護措施;搶險搶救組首要任務是進行人員搶救、人員撤離和財產轉移,馬上組織人力、設備進行搶救,清理現場;醫療救護組在120 到來之前,對受傷人員進行包扎、止
14、血等現場搶救處理,為進一步接收治療做好準備,盡可能的將傷害程度降到最低;現場保衛組做好現場的警戒工作,同時保持進入現場的施工便道的暢通,派專人到便道口處接救援車輛進入現場;后勤保障組做好一切應急物資的供應工作,同時要求其余工區做好供應準備,隨時調到應急物資;通訊組保持好內外聯系,及時傳達現場指揮部的各項指令和申請救援工作。并及時的與當地有關部門取得聯系以便發生事故時及時的派水上工具進行搶救,得到及時的援助。八、預防水上作業的應對措施8.1 凡從事水上施工的人員必須明確了解所從事作業的安全注意事項,工作中服從指揮,切不可違章冒險作業。8.2 凡從事水上做作業的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凡
15、臨邊臨水作業一定要穿好救生衣。8.3 施工作業場所和船舶上配備的救生設備要妥善保管,愛護使用,除用于救人以外任何人不得借故移作他用,嚴禁擅自移動。8.4 嚴禁擅自移動水上作業場所和船舶上設置救生設施、消防設施、安全設施、安全警示牌、告示牌。8.5 水上施工所用的跳板、腳手板一定要搭穩、捆牢。.九、物資保障9.1 防汛物資設備臺賬序號機械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位存放地點聯系人1 挖掘機小松 PC-220 1 臺嘉陵江江南新城區側李永林 2 挖掘機神鋼 260 1 臺3 救生船1 艘4 救生衣20 個5 救生圈20 個6 麻繩20 根9.2 項目部設專人負責應急物資的管理與維護工作,對于應急物資,每月進行不少于2 次的檢查,以確保其使用性能。9.3 在應急物資的使用上,除每年的定期演練外,工區安全長還定期對實際操作人員進行培訓,確保在突發事件中能準確無誤的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