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梯困人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方案為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相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電梯“困人”故障,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保障乘客生命財產安全,經研究,決定開展電梯困人應急救援演練,現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本公司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如下演練方案:一、演練地點:本公司電梯二、演練時間:年月日時分三、救援人員組成、分工及聯系電話(見附件2 和附件 3):1、總指揮:公司分管領導;聯系電話。2、副總指揮: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及電話、安保部負責人及電話、電梯維保單位負責人及電話。3、應急值班中心:應急值守人員;聯系電話。聯絡監護人:工作人員、聯系電話;
2、4、安保部:工作人員,聯系電話。5、松閘操作人:維保單位工作人員;聯系電話。6、盤車操作人:維保單位工作人員;聯系電話。7、電梯層門、轎廂門開門操作人:維保單位工作人員,聯系電話。8、志愿者:、。(注:本公司工作人員、維保單位工作人員應持有效的相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四、配備工具、器材應急照明裝置:2 套安全防護用具:4 套通訊工具(報話機):3 套警示牌:付電梯三角鑰匙:1 把盤車輪:1 付松閘裝置:1 套常用五金工具:1 套演練相關人員通訊錄:5 份五、機構與職責1、機構 組成與人員配置公司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總指揮的現場應急救援隊伍;設立指揮組、救援組和操作組。指揮組由總指揮、值守人員、設
3、備管理部門負責人、安保部負責人、維保單位負責人組成,總指揮配置1 臺報話機;救援組由設備管理部門三角鑰匙保管使用人、安保部工作人員組成,安保部工作人員為監護、聯絡員,配置 1 臺報話機;操作組由2 名電梯維保單位工作人員和1 名工程部工作人員組成,設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為監護、聯絡員,配備1 臺報話機。2、指揮組職責與 人員分工(1)指揮組設在值班中心,負責通知聯絡救援各方,宣布啟動應急預案,指揮應急救援行動。(2)總指揮:接受值守人員應急報告,通知聯絡救援各方,命令在規定時間在到達預定地點,確認各方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宣布啟動應急預案,命令實施救援,組織故障原因分析和預案評價。(3)應急值守人員
4、:負責接警,安撫被困人員,詢問應急情況及被困人員狀況,并及時向總指揮報告,協助總指揮做好相關工作。(4)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安保部負責人、維保單位負責人:指導確認本部門工作人員的救援工作,協助總指揮做好相關工作,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負責做好救援工作記錄。3、操作組職責 與人員分工(1)操作組設在電梯機房:負責確認判斷故障電梯轎廂所處位置,實施救援行動的斷電松閘,盤車等救援操作,并及時向總指揮報告操作進展情況。(2)維保單位工作人員A:負責檢查判斷故障電梯轎廂所處位置,并按就近原則確定盤車方向和平層樓層,并向本組監護、聯絡員報告,在維保單位工作人員 B 配合下,按預定方向盤車,使電梯轎廂平層預定樓
5、層。(3)維保單位工作人員B:在總指揮的指揮下負責斷電、松閘,配合維保單位工作人員 A 進行盤車,并向本組監護、聯絡員報告。(4)監護、聯絡員:向A、B 傳達總指揮的救援操作命令,監護確認A、B操作,并負責向總指揮報告進展情況。4、救援組職責 與人員分工(1)救援組設在預定轎廂平層的層門口,負責安撫被困人員,開啟層門、轎廂門,解救被困人員,并及時向總指揮報告救援進展情況。(2)設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按總指揮命令用三角鑰匙打開電梯廳門和轎門,在安保部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將被困人員從轎廂解救出來。(3)監護、聯絡員:負責向設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傳達總指揮的開門令,并監護開門操作,協助開門人解救被困人員,
6、負責安撫被困人員,及時向總指揮報告救援進展情況。六、演練實施步驟(一)、總指揮宣布演練開始。(二)模擬電梯困人故障1、由二名志愿者進入電梯,正常乘用。2、制造故障(機房有人人為按動急停開關),造成困人故障;(三)被困人員呼救與報告1、由乘客按下警鈴報警,與值班中心 對講;敘述被困情況,請求救援;2、值班中心應急值守人員接警后向總指揮報告(四)現場救援實施1、總指揮接警后立即趕赴值班中心,宣布啟動應急預案,并通知救援責任各方立即趕赴預定地點,救援組先到酒店大堂待命;總指揮到值班中心后,應急值守人員繼續安撫被困人員,進一步核實被困人員狀況,初步判斷故障轎廂所處位置,并指揮救援組趕赴該處。2、各組人
7、員接通知后立即攜帶必備工具趕赴預定地點,到達后立即向總指揮報告情況,操作組到達機房后,立即判斷轎廂所處位置,初步確定盤車方向和平層樓層,向監護人報告后,由監護人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接報后確定盤車方向和平層樓層,并命令救援組立即趕赴預定平層樓層電梯層門口;救援組到達預定地點后立即向總指揮報告,并安撫被困人員;各組抵達預定地點后立即開展救援準備工作,準備就緒后立即向總指揮報告。3、總指揮接報后立即命令操作組啟動救援操作,操作組相關人員按斷電、松閘、盤車、確認平層程序進行操作,操作結束后立即報告總指揮。4、總指揮接報后立即命令救援組開門、救人,救援組相關人員參照附件4:針對相應類型電梯救援的方法實施
8、現場救援。被困人員出來后立即向總指揮報告人已救出,并詢問被困人員有無不適感覺,如遇到突發疾病或不適感覺立即向總指揮報告,送醫院治療。(五)后期恢復運行1、電梯交由電梯公司查明故障原因,修復完畢確認后電梯重新投入使用。2、電梯維保單位工作人員對電梯安全進行檢查確認,確保故障消除。3、報告總指揮可以將電梯正常投入運行。(六)演練結束1、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人員可以撤離(未下命前所有人員不得離開指定位置)。2、電梯繼續投入正常運行。(七)、填寫演練記錄(附件1),進行經驗總結與提出改進建議。附件 1 電梯應急救援演練記錄電梯管理單位電梯使用地點事件記錄時間年月日時分接到報警年月日時分救援結束事件原因
9、及現象分析事故預防糾正措施事件(事故)時間內損失情況記錄救援結束后的防護措施層門封堵;封閉通道;設置警戒線;封閉現場;檢查后符合安全要求,繼續投入使用。其他:救援實施單位救援演練負責人簽字日期電梯安全管理人員簽字日期本記錄由演練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填寫,存入檔案。附件 2 應急救援單位通訊錄單位名稱姓 名電話號碼/手機號碼其它聯系方式單位應急救援指揮部熱線應急救援總指揮應急救援副總指揮應急救援副總指揮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1 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2 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3 應急救援小組 1 應急救援小組 2 應急救援小組 3 應急救援小組 4 應急救援小組 5 醫療救助小組安全保衛小組后勤保障小組
10、協調聯絡人員信息發布人員其他有關人員和部門附件 3 社會救援力量聯系表單位名稱電話號碼手機號碼其它聯系方式當地政府辦公室當地特種設備主管部門友鄰電梯安裝維修單位1 友鄰電梯安裝維修單位2 友鄰電梯安裝維修單位3 有關電梯生產設計廠家1 有關電梯生產設計廠家2 有關電梯生產設計廠家3 公安機關消防部門醫療救助部門衛生防疫部門電梯協會特種設備檢測機構其它有關單位附件 4 有機房曳引式電梯緊急操作方法適用范圍:有機房曳引電梯的緊急操作注意事項:A 本附錄僅供參考,請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法;B 應急救援小組成員應持有特種設備主管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C 救援人員2 人以上;D
11、 應急救援設備、工具:盤車輪、抱閘搬手、電梯層門鑰匙、常用五金工具、撬杠、警示牌等。E 在救援的同時要保證自身安全。0、通則(無)1、操作程序1.1 切斷電梯主電源;1.2 檢查確認電梯機械傳動系統(鋼絲繩、傳動輪)正常;1.3 檢查限速器。如限速器已經動作,應先復位限速器;1.4 確認電梯層/轎門處于關閉狀態;1.5 確認電梯轎廂、對重所在的位置,選擇電梯準備停靠的層站;1.6 參考電梯生產廠家的盤車說明,一名維修人員用抱閘板手打開機械抱閘;同時,另一名維修人員雙手抓住電梯盤車輪,根據機房內確定轎廂位置的標志(如:鋼絲繩層站標示)和盤車力矩,盤動電梯盤車輪,將電梯停靠在準備停靠的層站;1.7
12、 維修人員釋放抱閘扳手,關閉抱閘裝置,防止電梯轎廂移動;1.8 維修人員應到電梯轎廂停靠層站確認電梯平層后,用電梯層門鑰匙打開電梯層門/轎門;1.9 如層門鑰匙無法打開層門,維修人員可到上一層站打開層門,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上到轎頂,手動盤開層門/轎門;無機房無齒輪曳引式電梯緊急操作方法適用范圍:無機房無齒輪曳引電梯的緊急操作注意事項:A 本附錄僅供參考,請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法;B 應急救援小組成員應持有特種設備主管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C 救援人員2 人以上;D 應急救援設備、工具:電梯層門鑰匙、常用五金工具、曳引鋼絲繩夾板、手動葫蘆、鋼絲繩套及鋼絲繩卡子、搬手、鐵
13、錘、撬杠等。E 在救援的同時要保證自身安全。0、通則0.1 切斷電梯主電源;0.2 確認電梯轎廂門處于關閉狀態;0.3 檢查確認電梯機械傳動系統(鋼絲繩、傳動輪)正常;0.4 準備好松開抱閘的機械或電氣裝置;0.5 確認電梯轎廂、對重所在的位置,選擇電梯準備停靠的層站;0.6 電梯故障狀態及手動操作電梯運行方法:4.6.1 當電梯轎廂上行安全鉗楔塊動作或對重安全鉗楔塊動作,救援方法參照1;4.6.2 當電梯轎廂下行安全鉗楔塊動作,救援方法參照2;4.6.3 安全鉗楔塊沒有閘車,救援方法參照3。1、當電梯轎廂上行安全鉗楔塊動作或對重安全鉗楔塊動作1.1 兩名維修人員可根據電梯轎廂的位置,選擇進入
14、電梯井道底坑或電梯轎頂;1.2 將鋼絲繩夾板夾在對重側鋼絲繩上,用電梯生產廠家配帶的轎廂提升裝置(或用鋼絲繩套和鋼絲繩卡子將手動葫蘆掛在對重側導軌上,將手動葫蘆吊鉤與鋼絲繩夾板掛牢);1.3 維修人員拉動手動葫蘆拉鏈,使對重上移;維修人員打開抱閘,轎廂向下移動,安全鉗釋放并復位,此時繼續拉動手動葫蘆拉鏈,轎廂向就近樓層移動,確認平層后停止拉動手動葫蘆拉鏈,關閉抱閘裝置,通知層門外的維修人員開啟電梯層門/轎門;1.4 電梯層門外的維修人員在確認平層后,在轎廂停靠的樓層,用電梯層門鑰匙開啟電梯層門/轎門;1.5 如層門鑰匙無法打開層門,維修人員可到上一層站打開層門,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上到轎頂,手動
15、打開層門/轎門。2、當電梯轎廂下行安全鉗動作2.1 兩名維修人員可根據電梯轎廂的位置,進入電梯轎頂;2.2 將鋼絲繩夾板夾在轎廂側鋼絲繩上,用電梯生產廠家配帶的轎廂提升裝置(或用鋼絲繩套和鋼絲繩卡子將手動葫蘆掛在轎廂側導軌上,將手動葫蘆吊鉤與鋼絲繩夾板掛牢);2.3 維修人員拉動手動葫蘆拉鏈,維修人員打開抱閘,轎廂向上移動,安全鉗釋放并復位,此時繼續拉動手動葫蘆拉鏈,轎廂向就近樓層移動,確認平層后停止拉動手動葫蘆拉鏈,關閉抱閘裝置,通知層門外的維修人員開啟電梯層門/轎門;2.4 電梯層門外的維修人員在確認平層后,在轎廂停靠的樓層,用電梯層門鑰匙開啟電梯層門/轎門;2.5 如層門鑰匙無法打開層門
16、,維修人員可到上一層站打開層門,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上到轎頂,手動盤開層門/轎門。3、安全鉗楔塊沒有動作3.1 維修人員采用“點動”方式反復松開抱閘裝置,利用轎廂重量與對重的不平衡,使電梯轎廂緩慢滑行,直至電梯轎廂停在平層位置,關閉抱閘裝置,;3.2 電梯層門外的維修人員在確認平層后,在轎廂停靠的樓層,用電梯層門鑰匙開啟電梯層門/轎門;3.3 如層門鑰匙無法打開層門,維修人員可到上一層站打開層門,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上到轎頂,手動打開層門/轎門。液壓式升降電梯手動緊急操作方法適用范圍:液壓電梯的緊急操作注意事項:A 本附錄僅供參考,請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法;B 應急救援小組成員應
17、持有特種設備主管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C 救援人員2 人以上;D 應急救援設備、工具:電梯層門鑰匙、常用五金工具、曳引鋼絲繩夾板、手動葫蘆、鋼絲繩套及鋼絲繩卡子、搬手、鐵錘、撬杠等。E 在救援的同時要保證自身安全。0、通則(無)1、操作程序:1.1 切斷電梯主電源;1.2 確認電梯轎廂門處于關閉狀態;1.3 確認電梯轎廂、對重所在的位置,選擇電梯準備停靠的層站;1.4 當確認轎廂距平層位置小于30cm 時,維修人員在轎廂停靠的層站,用層門開鎖鑰匙開啟電梯層門/轎門;1.5 當液壓梯采用了限速器和安全鉗,如果安全鉗動作,按照泵站上閥的標識,手動操作上行控制閥,電梯上行、直到安全鉗楔塊釋放
18、并復位,然后復位限速器。1.6 當轎廂低于平層30cm 時,按照泵站上閥的標識,手動操作上行控制閥,直到電梯轎廂平層后關閉球形閥;維修人員在確認平層后,在轎廂停靠的樓層,用電梯層門層門開鎖鑰匙開啟電梯層門/轎門;1.7 當轎廂高于平層30cm 時,按照泵站上閥的標識,手動操作下行控制閥,直到電梯轎廂平層后關閉球形閥;維修人員在確認平層后,在轎廂停靠的樓層,用電梯層門層門開鎖鑰匙開啟電梯層門/轎門。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手動緊急操作方法適用范圍: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緊急操作注意事項:A 本附錄僅供參考,請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法;B 應急救援小組成員應持有特種設備主管部門頒發的特
19、種設備作業人員證;C 救援人員2 人以上;D 應急救援設備、工具:電梯層門鑰匙、常用五金工具、曳引鋼絲繩夾板、手動葫蘆、鋼絲繩套及鋼絲繩卡子、搬手、鐵錘、撬杠等。E 在救援的同時要保證自身安全。0、通則(無)1、操作程序:1.1 切斷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主電源;1.2 確認自動扶梯全行程之內沒有無關人員或其它雜物;1.3 確認在扶梯上(下)入口處已有維修人員進行監護,并設置了安全警示牌。嚴禁其他人員上(下)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1.4 確認救援行動需要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運行的方向;1.5 打開上(下)機房蓋板,放到安全處;1.6 裝好盤車手輪(固定盤車輪除外);1.7 一名維修人員將抱閘打開,另外一人將扶梯盤車輪上的盤車運動方向標志與救援行動需要電梯運行的方向進行對照,緩慢轉動盤車手輪,使扶梯向救援行動需要的方向運行,直到滿足救援需要或決定放棄手動操作扶梯運行方法;1.8 關閉抱閘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