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 重大節假日期間事故應急預案批 準 審 核 審核(安全) 編 制 二一二年九月 目 錄目錄ii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1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3組織機構及職責23.1應急組織體系23.2指揮機構及成員職責2應急指揮小組職責23.2.2 應急指揮小組組長、副組長的職責2應急指揮小組成員的職責34預防與預警34.1危險源監控34.2預警行動35信息報告程序35.1信息報告與通知35.2信息上報35.3信息的傳遞46應急處理46.1響應分級46.2應急響應46.3應急處理措施56.3.1 緊急處置56.3.2應急結束56.3.3信息發布66.3.4后期處置67保障措施67.1經
2、費保障67.5其他保障68 附則78.1術語、定義及說明78.2維護和更新78.3實施時間78.4有關應急部門、機構和人員聯系方式7 為了積極應對交通運輸在重大節假日期間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 維護我司在重大節假日期間的正常營運,確保事故發生時我司能夠迅速、有效地組織和實施有效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擴大,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公司職員和從業人員的生命和公司財產的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根據我司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本預案適用于我司車輛行車和辦公區在重大節假日期間可能發生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應對工作
3、。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1)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含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含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一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 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含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4)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一)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應
4、急救援工作要始終把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二)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各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三) 依靠科學,加強合作。遵循科學原理,實現科學民主決策,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裝備、設施和手段。(四)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相結合,提高員工對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五) 快速反應,高效處置。最大限度減少突發事故對公眾的健康危害和影響。(六) 科學決策,
5、資源共享。科學做好人力、物力、財力儲備,資源共享,合理利用,動態管理,減少浪費。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根據安全緊急救援工作的需要,我司成立應急救援指揮小組(以下簡稱應急指揮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安全科。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組長不在時由副組長XXX負責整個救援指揮工作,XXX未能到現場時,由xxx負責整個救援指揮工作。3.2指揮機構及成員職責應急指揮小組職責1、發布啟動和解除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命令; 2、按照本預案程序的規定,組織、協調、指揮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盡全力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指揮各部門
6、有條不紊的進行搶險救災工作;4、在處理事故過程中隨時掌握本預案實施情況,并對本預案實施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 5、事故發生后,應急指揮小組要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對于超出自身處理能力的事故,要及時請示。6、對于在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搶險救災工作中成績卓著的部門和個人,安全事故應急指揮小組應給予其適當的表彰和獎勵;對不履行救援職責的,延誤隱瞞安全事故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處罰;構成安全事故責任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應急指揮小組組長、副組長的職責1、協同商議救援命令,指揮各部門搶險救災并監督落實;2、通知并聯絡應急指揮小組有關成員,做好應急準備后立即投入救援; 3、選
7、址建立現場救援指揮部,綜合協調各部門救援工作;4、事故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決定是否應采取疏散措施;5、現場檢查救援工作,提出救援方案,指揮員工開展救援工作;6、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適時發布公告,將事故的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公布。應急指揮小組成員的職責1、小組成員應具備較高的安全警惕性,熟知安全規范并帶頭自覺遵守;2、應急指揮小組成員應積極配合組長的工作,做好救援準備措施;3、事故發生后,小組成員要立即到位,及時開展救援工作;4、在救援行動中聽從上級指揮,統一協調行動;5、應急指揮小組在搶救行動中要盡心盡責,將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降到最低;6、協助組長做好事故處理工作。7、
8、各部門第一責任人不在時由第二責任人負責。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建立健全事故多發段的信息,及時觀察觀測易發生事故地段情況,有變化時及時反應到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在技術和管理措施上加強重大事故危險的監控,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 節假日期間,路上交通密集人員眾多,交通狀況復雜。在交通運輸過程中駕駛員必須遵守行車安全相關規定,堅決杜絕酒后、賭氣、違規駕駛,加強道路交通安全預判。4.2預警行動應急指揮小組根據公司實際和環境情況,編制該應急救援預案,明確防范的對象、范圍,提出防治措施,。 在車輛安全檢查過程中必須加強檢查力度,在技術上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當發生事故后,搶救重點是集現場的人力、物力、設備
9、盡快將傷者作緊急處理并立即搶救。5信息報告程序5.1信息報告與通知應急指揮小組成員24小時開機,并保證通訊暢通,第一個接到電話的小組成員為此次事件的臨時責任人,負責事故的分級及應急預案啟動的具體工作。5.2信息上報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立即向應急指揮小組報告。應急指揮小組立即將事故情況如實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最遲不得超過2小時。報告的方式可先采用電話口頭報告,隨后遞交正式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A、 事故發生單位。B、 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C、 事故的簡要經過。D、 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E、 已經采取
10、的措施。F、 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5.3信息的傳遞在事故發生后由現場發現或接到報告人員直接用電話報告應急指揮小組,小組成員在接到報告后立即趕往事故現場,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分級,在2個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部門。6應急處理6.1響應分級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應急響應級別。根據發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結合本預案劃分,按級(特別重大安全事故)、級(重大安全事故)、級(較大安全事故)、級(一般安全事故)四級響應啟動相應預案,進行協調組織事故應急救援搶險工作。6.2應急響應 應急指揮小組在接到事故的信息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針對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及
11、時確定應對方案,按規定將事故分為不同等級;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應急響應級別,并按照預案做好應急準備,密切關注事態進展,及時給予指導協調,并按照預案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1、快速反應原則:事故處置要堅持一個“快”字,做到反應快、報告快、處置快。事故車輛必須在第一時間向公司辦公室或向公司領導直接報告,同時迅速報警,指揮小組領導要盡快到達事故地點。 2、先期處置原則:一旦發生事故,應立即啟動先期處置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的控制事態發展,以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統一指揮原則:發生重、特大事故后,由應急指揮小組全面負責內部的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并配合、服從上級有關部門的對重、特大事
12、故的統一指揮,保證處置工作的統一高效。 4、協調作戰原則:公司各部門在應急指揮小組的統一領導指揮下,按照各自職責,密切協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搶救救援工作。 應急指揮小組成員在接到報告后,應迅速通知全體應急救援成員,接到報告后,應當在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有關部門逐級上報。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車輛情況、聯系電話、報告人、傷亡人數等簡要情況。在組長到達事故現場之前,現場人員應按著救人優先的原則,同時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避免二次事故,在此基礎上,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應急指揮小組領導和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應立即了解事故情況,立即研究部署搶救方案,上級有關部門到
13、達現場后,聽從上級的統一指揮,堅決執行上級的決定,并配合有關部門對事故的調查。6.3應急處理措施 緊急處置1) 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報告應急救援小組。2) 可以移動的情況下將傷員移動至安全區域。3) 進行簡易包扎、止血或簡易骨折固定,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蘇。4) 消除傷員口、鼻內泥塊、凝血塊、嘔吐物等,將昏迷傷員舌頭拉出,以防窒息。5) 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發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6) 盡快與交警部門及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接應。7) 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
14、,配合協助交管部門保持道路的暢通。8) 由最先趕到現場的應急指揮小組成員對現場進行保護和記錄。9) 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小組應積極配合各個相關部門進行協調行動,確保救援工作順利進行。10) 事后應急指揮小組立即整理事故情況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應急結束事故發生后,事故信息、現場信息由應急指揮小組副組長藍宏昌負責配合相關部門采集,具體信息采集的范圍、內容、方式、傳輸渠道和要求,按照相關部門的標準積極協助。應急結束后,應明確:a) 事故情況上報事項。b) 需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c) 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總結報告。 信息發布事故處理完畢后,事故發生單位應盡快形成事故及處理情況的報告,上報主管部
15、門、行業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 后期處置1) 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在事故車后放置安全三角牌,城市馬路上需要距離故障車輛100米左右,而高速路則需要加大到250米左右,以免二次事故的發生。2) 人工胸外心臟擠壓、人工呼吸不能輕易放棄,必須堅持到底。3) 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4) 根據事故造成的影響及時處理,恢復正常營運,解決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以及受影響人員的生活安排。并組織善后賠償。5) 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傷害程度、受傷部位。組織所有部門對事故產生的損失逐項核查,編制損失情況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6) 在事故等級為
16、已啟動政府部門預案的情況下,則由總經理及相關部門負責,積極配合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和評估等工作。7) 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8) 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9) 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10) 在事故調查結束后,認真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及時進行整改并完善預案。7保障措施7.1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7.1.1經費保障在公司賬戶設置設立安全專項費用,任何情況都不得挪作他用。緊急救援常態管理所需的經費,由我公司財務列入年度預算,應急處置所需的經費,由公司財務按有關預案和規定予以安排。我司財務科要做好應急防治與救災補助資金的分配及使用的指導、監督和管理等工作。7
17、.2 其他保障及時公布應急指揮小組及相關人員通訊方式(后附通訊錄),有關人員通信方式發生變化的,及時更新。8 附則8.1術語、定義及說明安全生產:指消除或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現場急救:指應用急救知識和最簡單的急救技術進行現場初級救生,最大程度上穩定傷病員的傷、病情、減少并發癥,維持傷病員的最基本的生命特征。8.2維護和更新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修改情況,并結合本預案適用的搶險救災應急工作實際需要,為不斷完善應急救援機構,由項目部應急指揮辦公室及時對本預案進行修改。8.3實施時間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8.4有關應急部門、機構和人員聯系方式詳見表8.4.1.表8.4.1 值班人員聯系方式公司值班電話:XXXXXXXXX值班人員姓名職務聯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