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沭陽縣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16頁).doc

  • 資源ID:570131       資源大小:29.50KB        全文頁數:1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沭陽縣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16頁).doc

1、沭陽縣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目錄1 總則1.1編制目的1.2編制依據1.3適用范圍1.4工作原則2 組織體系2.1應急指揮機構組成2.2主要職責3 預警預防3.1信息監測、預測與報告3.2預警預防行動3.3預警支持系統3.4預警級別確定4 應急響應4.1啟動應急預案4.2應急響應措施4.3信息共享和處理4.4應急通信方式4.5災害評估4.6信息發布4.7應急結束5保障措施5.1通信與裝備保障5.2技術保障5.3宣傳、培訓和演習6 后期處置6.1災害成因分析6.2災害保險證明7 獎懲7.1獎勵7.2責任追究8 獎懲8.1名詞術語解釋8.2預案管理8.3預案解釋部門8.4預案實施時間1總則1.1

2、編制目的保證氣象災害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全面提高應對重大氣象災害的綜合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或者避免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1.2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江蘇省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江蘇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國氣象局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江蘇省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的通知、宿遷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宿遷市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沭陽縣行政區域內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測預報、預警等應急工作。1.4工作原則1.4.1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

3、學發展觀,體現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原則。1.4.2堅持政府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氣象災害應急工作。1.4.3堅持防災與抗災并舉、以防為主的原則。1.4.4實行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做到分工合理、執行順暢、運轉高效,形成應急處置合力。2組織體系2.1應急指揮機構組成縣氣象主管機構成立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各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水務、環保、廣電、通信、電力、農業、交通、水產、國土資源、民政、財政、發展改革、經貿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各自職責,配合做好重大氣象

4、災害預警應急工作。2. 2主要職責2.2.1氣象主管機構職責負責災害性天氣、氣候的監測、預報預測、警報的發布,并及時有效地提供氣象服務信息;為縣政府啟動和終止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組織氣象防災減災提供決策依據和建議;負責氣象災害信息的收集、分析 、評估、審核和上報工作;組織實施增雨、防雹、消霧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協調處理在實施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中的有關問題;承擔其他應急預案中規定的相應職責;完成縣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2.2.2相關部門職責水務、農業、國土資源、水產、民政、環保部門:及時提供、交換水文、風暴潮、農業災害、地質災害、環境監測等信息。廣電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播發災害性天氣

5、氣候的監測、預報預測、警報等信息,做好宣傳動員和新聞報導。通信部門:組織協調盡快恢復被破壞的通信設施,保證各種氣象信息傳遞和報送的通信線路暢通。交通部門:保證縣氣象局氣象服務和移動氣象臺現場服務人員、設備運輸的交通道路暢通。電力部門:負責協調電力企業應急工作,保證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傳遞、報送和重大氣象災害發生現場氣象服務工作的電力供應保障。發展改革、經貿等部門:調配預案實施后的相關物資、醫藥用品,保證重大氣象災害發生地氣象服務人員正常工作。財政部門:按規定做好重大氣象災害氣象服務應急經費撥款與管理工作。3預警預防3.1信息監測、預測與報告氣象災害信息來源和內容來源縣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應當做好

6、災害性天氣氣候監測、預測預報、警報工作,及時提供警報、實況和氣象災害信息;其他有關部門、組織和個人應向縣氣象局提供氣象災害情況。內容災害性天氣預報和災害性天氣可能造成的影響;災害性天氣實況,包括災害性天氣預報服務情況、災害性天氣過程實況,以及災害性天氣可能造成的影響;氣象災害災情,包括因氣象服務而減少損失的情況等。凡符合重大突發性氣象災害信息報送標準和處理辦法規定報送標準的,應當按其規定的格式、標準和程序報送上述內容。氣象災害信息審核和報送縣氣象局收到氣象信息后,經審核符合省氣象局規定上報標準的,由縣氣象局在逐級上報的同時,直接上報中國氣象局值班室和所屬決策服務中心。氣象災害信息的報送可以采用

7、業務網絡、辦公自動化系統、傳真等方式傳遞,并通過電話確認。氣象災害信息接收處理單位應當24小時值班,收到信息后及時審核、處理。3.2預警預防行動縣氣象主管機構根據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警報信息,對可能發生重大氣象災害的情況,立即進行相關工作部署,并上報本級政府。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別做好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的配合準備,確保預案的順利實施。3.3預警支持系統縣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加強氣象災害預警支持系統建設,保證重大氣象災害應急工作順利進行。(1)建立和完善以災害性天氣監測、氣象預報分析處理、氣象信息傳輸、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和重大氣象災害信息綜合加工處理為主體的重大氣象災害預警系統,提

8、高重大氣象災害預警能力。(2)建立重大氣象災害信息綜合收集評估系統,為縣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3)建立和完善氣象防災減災綜合信息平臺,實現重大氣象災害信息資源共享。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按照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建立和完善本部門互聯共享的重大氣象災害緊急處置信息系統。3.4預警級別確定按照災害性天氣氣候強度標準和重大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定為四級預警: 級預警。在縣行政區域內,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預報預測出現臺風(含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暴雨(雪)、氣象干旱、寒潮(含低溫凍害、大風)、高溫熱浪、雷電災害、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其強度達到省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極大(特別嚴

9、重)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或者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5級、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達5級。 級預警。在縣行政區域內,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預報預測出現臺風(含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暴雨(雪)、氣象干旱、寒潮(含低溫凍害、大風)、高溫熱浪、雷電災害、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其強度達到省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特大(嚴重)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或者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4級、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達4級。 級預警。在縣行政區域內,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預報預測出現臺風(含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暴雨(雪)、氣象干旱、寒潮(含低溫凍害、大風)、高溫熱浪、雷電災害、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其強度達到省級以上氣象主管機

10、構制定的重大(較重)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或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3級、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達3級。 級預警。在縣行政區域內,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預報預測出現臺風(含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暴雨(雪)、氣象干旱、寒潮(含低溫凍害、大風)、高溫熱浪、雷電災害、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氣候過程,其強度達到省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較大(一般)災害性天氣氣候標準,或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達2級、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達2級。4應急響應4.1啟動應急預案4.1.1一級啟動。在縣行政區域內,根據發生或可能發生級氣象災害預警,由縣氣象局通過市氣象局報告省氣象局,請示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縣氣象局根據省氣象局轉達的

11、中國氣象局的指令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同時縣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向縣級氣象業務單位發布啟動內部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并報縣政府。4.1.2二級啟動。在縣行政區域內,根據發生或可能發生級以上氣象災害預警,由縣氣象局通過市氣象局請示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縣氣象局根據市氣象局轉達省氣象局的指令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同時縣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向縣級氣象業務單位發布啟動內部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并報縣政府。4.1.3三級啟動。在縣行政區域內,根據發生或可能發生級以上氣象災害預警,由縣氣象局請示市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縣氣象局根據市氣象局的指令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由縣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向縣級氣

12、象業務單位發布啟動內部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并上報縣政府和市氣象局。4.1.4四級啟動。在縣行政區域內,根據發生或可能發生級以上氣象災害預警,縣氣象局應當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縣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向本級氣象業務單位發布啟動內部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并上報縣政府和市氣象局。4.2應急響應措施縣氣象主管機構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后,縣氣象主管機構和其所屬氣象臺應當按照以下應急程序做好應急響應:(1)一級響應:省氣象局轉達中國氣象局發布的一級啟動響應命令后,縣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業務單位應當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縣氣象局相關職能部門和各直屬業務單位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

13、制度,全程跟蹤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縣氣象局所屬氣象業務單位應當加強與市氣象局各直屬業務單位的天氣會商,并根據市氣象局所屬業務單位發布的指導產品,做好重大氣象災害的跟蹤預報、預測、警報工作;縣氣象局應當及時向縣人民政府報告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及其預報服務情況。災害發生后,縣氣象局應當積極配合上級氣象部門迅速調派應急隊伍,進入抗災現場,做好相關的災害監測、現場氣象服務等工作;縣氣象局應當根據災情發展情況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縣氣象局應當及時將本地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向上下游相關縣氣象局通報;根據應急工作需要,縣氣象局各業務單位應當按照職責做好實時監測、加密觀測、滾動預報、跟蹤服務。(2)二

14、級響應:省氣象局發布二級啟動響應命令后,縣氣象局及其所屬氣象業務單位應當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縣氣象局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全程跟蹤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縣氣象局應當主動加強與市氣象局所屬業務單位的天氣會商,并根據市氣象局所屬業務單位發布的指導產品,做好重大氣象災害的跟蹤預報、預測、警報工作;縣氣象局應當及時向縣政府和市氣象局報告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及其預報服務情況;災害發生后,縣氣象局應當積極配合上級氣象部門迅速調派應急隊伍,進入抗災現場,做好相關的災害監測、現場氣象服務等工作;縣氣象局應當根據災情發展情況適時組織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15、縣氣象局應當及時將本地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向上下游相關縣氣象局通報;根據應急工作需要,縣氣象局各業務崗位按照職責做好實時監測、加密觀測、滾動預報、跟蹤服務。(3)三級響應:縣氣象局根據市氣象局下令發布三級啟動響應命令后,縣氣象局及其所屬氣象業務單位應當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縣氣象局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全程跟蹤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縣氣象局應當主動加強與市氣象局所屬業務單位的天氣會商,并根據市氣象局所屬業務單位發布的指導產品,做好重大氣象災害的跟蹤預報、預測、警報服務工作;縣氣象局應當及時向縣政府和市氣象局報告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及其預報服務

16、情況;災害發生后,縣氣象局應當迅速調派應急隊伍,進入抗災現場,做好相關的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和現場氣象服務等工作;縣氣象局應當根據災情發展情況適時組織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縣氣象局應當及時將本地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向上下游相關縣氣象局通報;根據應急工作需要,縣氣象局各業務崗位按照職責做好實時監測、加密觀測、滾動預報、跟蹤服務。(4)四級響應:縣氣象局發布四級啟動響應命令后,應當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業務單位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全程跟蹤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縣氣象局應當主動加強與市氣象局所屬業務單位的天氣會商,并根據市氣象局所屬業務單位發布的指導產品,做好重大

17、氣象災害的跟蹤服務工作;根據應急工作需要各業務崗位按照職責做好實時監測、加密觀測、滾動預報、跟蹤服務;縣氣象局應當根據災情發展情況適時組織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縣氣象局應當及時將本地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向上下游相關縣氣象局通報。縣氣象局應當按照有關發布規定及時通過廣播、電視、手機短信、電話、網絡等方式向社會發布重大災害性天氣氣候預報預測、警報信息。其他各部門應當按照縣政府的統一部署,立即做好相應的應急啟動工作。4.3信息共享和處理重大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服務、災情等信息實行分級上報,由縣氣象主管機構歸口處理,實現共享。重大氣象災害信息的報送和處理應當快速、準確、翔實,重要信息應當立即上報,因客觀

18、原因一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當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了解情況,隨后補報詳情。4.4應急通信方式縣氣象主管機構應當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并將值守電話和輔助通信方式向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報告。參與重大氣象災害應急的各有關單位應當保證通信暢通,并將值守電話和輔助通信方式向本級氣象主管機構報告。4.5災害評估縣氣象主管機構負責組織重大氣象災害評估。跨行政區域的重大氣象災害評估由共同的縣氣象局或其指定的單位負責。重大氣象災害評估結果及時上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氣象主管機構。重大氣象災害評估結果可作為重大氣象災害救助、賠償的依據。4.6信息發布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啟動后,縣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建立新聞發言

19、人制度,按照有關發布規定及時向社會公布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等信息。4.7應急結束除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和省級氣象主管機構決定終止的相應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外,縣內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的終止,由縣氣象主管機構根據災害性天氣發生、發展趨勢信息和災情發展情況決定。應急預案決定終止,應當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報告,同時向上下游縣氣象局通報。5保障措施5.1通信與裝備保障5.1.1以現有氣象通信網為主體,建立跨部門、跨地區,有線和無線、地面和衛星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穩定可靠的氣象信息通訊系統。5.1.2建立反應迅速、靈活機動的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通信系統,確保應急期間通信暢通。5.1.3縣氣

20、象局應當根據需要,在搶險救災現場建立移動氣象臺或現場氣象服務保障系統,為防災減災工作提供氣象保障。5.1.4有關單位應該加強對重要通信設施、傳輸線路和技術裝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養護,配置備份系統,建立健全緊急保障機制。5.2技術保障5.2.1縣氣象局在市氣象局的支持下應當建立重大氣象災害應急專家咨詢機制,成立專家小組,為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工作提供技術支持。主要職責是:(1)對重大氣象災害成因及其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啟動后,由指揮機構統一調度,指導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處置技術工作;(2)參與對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3)指導開展對社會公眾重大

21、氣象災害應急知識的教育和應急技能的培訓。5.2.2依托相應的氣象業務機構,建立相關的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技術支持系統。組織相關機構和單位開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預測和應急處置技術研究,做好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技術儲備。5.3宣傳、培訓和演習5.3.1縣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報紙等各種媒體,加大對防御重大氣象災害的宣傳。5.3.2縣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對本級應急工作人員進行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培訓,組織本部門人員開展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預演。6后期處置6.1災害成因分析縣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組織專家對重大氣象災害成因進行分析,并報本級人民政府。縣氣象局應當及時進行災害性天氣預報、預測技術總結和服

22、務情況、效果分析。6.2災害保險證明縣氣象局應當為保險機構辦理受災人員和財產的保險理賠事項提供準確的災情信息證明。7獎懲7.1獎勵對在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表現突出而英勇獻身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追認烈士。對因參與重大氣象災害應急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7. 2責任追究縣氣象主管機構以及有關氣象工作人員由于玩忽職守,導致重大漏報、錯報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第四十條規定追究相應的責任。發生重大

23、氣象災害后,有關部門謊報災情或者知情不報,或者拒不履行本預案規定的應急處置職責,或者拒不配合、阻礙、干涉災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本級政府或者上級政府有關部門責令其改正,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對其主要負責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8附則8.1名詞術語解釋重大氣象災害是指由于臺風、暴雨、暴雪、寒潮、大風、低溫、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龍卷風等天氣氣候事件影響,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重大社會影響涉及公共安全的氣象災害。8.2預案管理本預案由縣氣象局制定,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修改和完善,報縣政府批準后實施。8.3預案解釋部門本預案由縣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8.4預案實施時間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注意事項

本文(沭陽縣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16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武川县| 来宾市| 五家渠市| 南华县| 新巴尔虎右旗| 滦平县| 长白| 古田县| 顺平县| 阿尔山市| 丰都县| 咸丰县| 微山县| 土默特左旗| 丰台区| 科技| 蓝山县| 巍山| 松桃| 濮阳县| 黔西| 锦屏县| 新丰县| 吉首市| 呼图壁县| 焉耆| 青海省| 天长市| 资溪县| 措美县| 扎兰屯市| 上林县| 通河县| 宁德市| 南汇区| 岳阳县| 昌宁县| 阿拉善右旗| 晋州市|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