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水電七局彭水水電站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預案制定目的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及其它財產損失,根據安全生產法的要求,特制定本預案。二、工程概況彭水水電站位于重慶市彭水縣境內的烏江上,是烏江干流水電開發的第10個梯級。彭水水電站工程為I等工程,以發電為主,兼顧航運、防洪及其它綜合利用。電站由弧形混凝土重力壩、右岸地下電站、左岸通航建筑物和垂直防滲帷幕等組成。地下電站建筑物位于壩址右岸山體內,安裝有5臺單機容量350MW的大型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750MW,為中部式地下廠房布置形式,流道采用單機單洞布置。水電七局承擔建設地下電站進水口及
2、引水隧洞工程。其中引水隧洞最大開挖洞徑16.4m、最大洞長443m; 進水口位于大壩右岸非溢流壩段上游側,距大壩約47m。引水渠寬166.80m,渠底高程254.6m;進水塔平面尺寸163.80m23.40m,分5段布置,中間部分單段長35m,邊機段長度29.40m,建基面高程250.10m,塔頂高程306.00m,塔高55.90m,設交通橋與上壩公路相連。引水隧洞采用一機一洞布置,進口底板高程254.60m,出口中心高程201.00m,洞軸線間距35.00m。從進口到出口依次為漸變段、上平彎段、上平段、上彎段、豎井段、下彎段和下平段。帷幕線上游側隧洞為鋼筋混凝土襯砌,帷幕線下游側隧洞(含上彎
3、段、豎井段、下彎段和下平段)為鋼襯鋼筋混凝土襯砌。主要工程項目(1)土建工程 地下電站進水口工程:包括引水渠及進水口(高程380.00m254.60m)的開挖、邊坡支護;護坦、道路路面、馬道護面混凝土澆筑;排、截水溝等項目的施工; 進水塔工程:包括塔基清理、基巖面開挖(基礎開挖深度4.5m)、基礎固結灌漿、塔體混凝土澆筑、塔頂及交通橋預制混凝土梁制安等項目的施工; 引水隧洞工程:包括引水隧洞的開挖、支護;洞臉混凝土回填澆筑(4#、5#洞);鋼筋混凝土襯砌(上平段)、鋼襯鋼筋混凝土襯砌(主帷幕下游洞段);接觸灌漿、回填灌漿、固結灌漿等項目的施工。 其中,引水隧洞下平段的隧洞開挖及初期支護由第標段
4、完成,但鋼襯鋼筋混凝土襯砌仍由本標段完成; 右岸主防滲帷幕工程:包括灌漿排水隧洞開挖、支護;主帷幕鉆孔、灌漿;主帷幕排水等項目的施工; KW51#巖溶系統排水工程:包括排水廊道的開挖、支護、襯砌混凝土澆筑和抽排水設備埋件制安等項目的施工; 引水隧洞鋼襯段外圍排水工程的排水廊道開挖、排水孔幕鉆孔施工; 施工期排水; 地質缺陷處理; 其他臨時工程。(2)金屬結構 進水塔攔污柵槽、檢修閘門和快速門門槽和塔頂門機等金結一期埋件的制作安裝; 進水口攔污柵安裝; 引水洞帷幕后上彎段、豎井段、下彎段和下平段的壓力鋼管制作安裝及埋件制作安裝;(3)建筑與裝修進水口邊坡、進水塔及塔頂建筑物的建筑與裝修等。(4)
5、進水口及引水隧洞安全監測 進水口及引水隧洞永久安全監測:包括進水口邊坡、進水塔、5條引水隧洞的永久安全監測儀器埋設、安裝和施工期觀測;以上安全監測項目的實施及維護含在標段內,由本項目為永久安全監測項目承包人提供方便及相應的配合工作。 進水口及引水隧洞施工期臨時安全監測:包括進水口邊坡、進水塔、5條引水隧洞在開挖支護施工期間,為保證圍巖穩定安全所實施的臨時安全監測儀器埋設、安裝和施工期觀測。以上項目的實施及維護含在本標段內。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施工從2003年10月開始,2006年4月完工,總工期為31個月。三、本項目工程主要危險源根據彭水項目部承擔建設的工程項目類別及部位,主要危險源如下:水電七
6、局彭水項目部重大危險源統計表序號危險源項目名稱及具體內容可能產生的事故性質和事故后果危險程度等級1邊坡開挖飛石傷人、砸壞設備設施、I2進水口邊坡支護高處墜落I3邊坡塌方或塊體崩落砸壞設備及傷人I3隧洞開挖、支護施工墜石傷人I4火工器材運輸、儲存及使用爆炸,造成重大人員設備傷亡及損失I5臨時施工用電線路觸電,傷人6場內交通場內交通事故7臂吊澆筑砼吊罐下落及其它機械事故I8壓力鋼管運輸、安裝鋼管滑落傷人9生活營地及加工車間防火火災事故I10潮濕洞室焊接作業觸電I各項危險源嚴格按工程局有關要求進行監控管理,并制定單項安全技術措施,由項目部工程部負責危險源歸口管理。四、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由水電七
7、局彭水項目經理部安全生產委員會為應急救援管理機構,下設救援領導小組(為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指揮機構),領導小組下設救援辦公室,分工程部位成立救護隊。目前項目部主要進行土石方開挖施工,由一工區負責施工,其他工區進場后對救援小組及救護隊進行人員充實。救援組織機構見下圖: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但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但東應急救援辦公室主任:邢巨龍救護三隊(生活營地)隊長:蔡輝救護二隊(進水口)隊長:羅世強救護一隊(引水洞)隊長:萬其林4.1 彭水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4.2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邢巨龍成員:胡志明 付榮華 張成友 張萬彬 馮興仁 蔡輝 何守貫 韓永厚4.3 成
8、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護隊(1) 救護一隊(負責引水洞生產安全事故救護)隊長:萬其林成員:5名,由隊長現場安排(2) 救護二隊(負責進水口生產安全事故救護)隊長:羅世強成員:5名,由隊長現場安排(3) 救護三隊(負責生活營地生產安全事故救護)隊長:蔡輝成員:5名,由隊長具體安排4.4 救援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主要人員分工組長職責:(1) 負責組織制定及修訂本項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 組織開展重大危險源評估;(3) 為生產安全事故提供足夠的人力、設備及財力資源保證;(4) 在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有權指揮任何本單位人員參與應急救援,并對救援活動進行總指揮;(5) 負責指定應急救援醫療機構及施
9、工現場應急救援急救站;(6) 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負組織責任;副組長職責:(1) 負責落實組長下達的各項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任務;(2) 參與重大危險源評估;(3) 組織安排救援辦公室開展救援工作。辦公室主任職責:(1) 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經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審批后嚴格實施,根據實際情況,經領導小組審定后對“預案”進行修訂;(2) 負責組織實施施工區域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對重大危險源及時通告相關施工及管理人員;(3)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和事故的具體情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按施工部位緊急調動救護隊對人員、設備實施搶救,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盡量減少人員傷亡
10、和財產損失;(4) 組織救護隊進行訓練、演習,做到有備無患;(5) 負責聯系施工現場急救中心及指定醫療機構。救護隊隊長職責:(1) 嚴格執行上級領導有關事故應急救援的指令,做好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實施,發現險情后及時準確地向上級匯報;(2) 發生事故是積極組織隊員到現場進行搶救;(3) 保護事故現場,對現場進行監控,防止事故擴大;(4) 隨時保證聯絡方式暢通,嚴格遵守紀律。五、救援所需要的資源保證(1) 醫療機構彭水縣人民醫院(距離工地11km)彭水縣萬足鄉河口村衛生所(距離工地1km)(2) 通訊一般情況使用手機作為通訊手段,爆破作業場所及移動通信網絡不能覆蓋的區域采用對講機,為避免彭水地區移動
11、通信網絡不穩定,應急救援辦公室設置有線電話(023-78429704)。(3) 救援物資以下施工用車輛兼作應急救援交通工具: 一般情況下使用現場值班車及其它機動車(裝載機、反鏟、自卸汽車等)作為應急救援交通及挖運工具,救援辦公室成員及以上人員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均有權調動,任何車輛不得拒絕。 發生人員傷亡時,采用13座“金杯”(渝AW1487)作為專用交通工具。準備擔架(2副)、包扎紗布等傷員搶救物資。以上救援物資存放于替溪溝一工區物資部倉庫,由救援辦公室進行日常檢查,由一工區物資部進行管理。六、應急救援應急救援程序見下圖: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作業隊長(救護隊長)請求醫療機構援助救援辦公室現場救護救護
12、結束后報告救援領導小組宣布救援終止,現場恢復正常6.1 一般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發生一般生產安全事故,由發生事故所在作業隊當值隊長立即口頭或書面報告救援辦公室,由救援辦公室主任向救援領導小組匯報,按領導小組指令負責組織事故救援。若為人員受傷事故,有救援辦公室緊急調動救援車輛及救護隊員對受傷人員實施搶救,救護隊員由作業隊長組織,將人員送往壩區急救中心,當傷勢有可能惡化時隨時準備按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組織救援,若有條件,作業隊長可以直接將受傷人員送往醫療機構,同時立即向救援辦公室報告;由作業隊長按救援辦公室相關要求對事故現場進行保護,同時準備開展事故調查。若為純機械、火災、交通等一般事故,由作業隊長
13、報告救援辦公室,同時負責緊急疏散可能受到傷害的人員,組織救護隊員在安全的前提下對機械設備進行搶救,不能判斷是否安全時,保護事故現場,嚴格按救援辦公室要求實施搶救。救援工作完成后由救援辦公室相應負責人口頭或書面通知作業面施工人員,終止應急,恢復正常次序。6.2 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 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由發生事故所在作業隊當值隊長立即口頭或書面報告救援辦公室,救援辦公室迅速集結救護隊,根據初步報告的事故現場情況緊急落實救援物資(包括車輛、擔架等)奔赴救援現場,聯絡壩區急救中心進行初步包扎及其它處理措施,聯絡彭水縣人民醫院出動救護車,通知救護隊保護事故現場,用以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及利于進一步勘察;同時救援辦公室向救援領導小組匯報,由領導小組組長召集各成員至事故現場,保護或緊急撤離可能遭到損壞的其它設備設施。救援工作完成后,由救援領導小組安排救援辦公室以書面形式通知施工現場,確認應急救援終止,現場圈定事故事故調查區域后通知其它部位恢復正常生產,救援領導小組按事故報告程序,根據事故大小逐級上報,由事故調查小組進行事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