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特種設備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的安定和正常秩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法律法規和文件的要求,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以下簡稱方案)。一、方案的適用范圍公司域內發生性質特別惡劣、影響特別重大的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立即啟動本方案,進行應急救援。二、制定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對象(一)、鍋爐額定工作壓力3.82MPa以上的鍋爐。(二)、壓力容器液化石油氣和溶解乙炔氣瓶充裝;(三)、壓力管道介質為極度、高度危害或火災危險程度為甲類的壓力管道。 (四)、起重機械三、
2、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系統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在富煌集團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組織下,施救組由行政部、安全科、設備科等部門組成 (施救組組織結構圖見附件)。施救組組成部門應保證人員、交通、通訊和施救裝備等資源及時到位。(一)、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制定并實施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安全防范措施,負責對外聯絡、對內協調,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緊急救援方案的實施,定期組織預案的演練,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對預案進行調整、修訂和補充,組織協調應急救援的人員、交通、通訊和施救裝備等救援資源的調配,承辦指揮部負責人交辦的其它工作。(二)、技術處理小組:其主要職責是:迅速查明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的性質、類別、影響范圍
3、及可能繼續造成的后果,確定合理的技術處理方案、制定搶險救援方案,報指揮部審定,盡可能防止事故的擴大,確定警戒范圍。(三)、搶險救災小組:其主要職責是:根據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的性質、類別、影響范圍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組織有關人員實施經指揮部審定后的搶險救援方案,現場組織、協調搶險救災、傷員救治及轉送行動。四、應急救援資源 裝備資源(1)、隔熱服4套;(2)、防化服4套;(3)、防毒面具10套;(4)、防靜電服、防靜電鞋各10套;(5)、安全帽20頂;(6)、數碼相機1部;(7)、攝像機1部;(8)、防爆對講機3部;(9)、照明、警報裝置1套;五、應急救援方案啟動程度(一)、接報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發生,
4、事故發生地的公司在接到發生事故的報告后,應立即記錄接報的時間、報告人單位、姓名、聯系電話和事故基本情況。 (二)、上報接報后,應立即向市質監局報告,報告可采用電話或傳真。報告內容: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事故性質、規模、現狀、報告人、聯絡方法等。(三)、啟動根據集團應急施救指揮部指令,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案。六、應急救援的初期處理措施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發生后,迅速組織處理,并在第一時間迅速趕到第一現場,在集團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施救指揮部統一組織、協調下,迅速組織救援工作,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七、常用通訊聯絡(見附件 );八、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的分項應急救援預案(
5、一)、鍋爐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見附件 );(二)、壓力容器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見附件);(三)、壓力管道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見附件);(四)、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見附件);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方案施救組組織結構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施救指揮部總指揮:齊辛農副總指揮:張艷紅 黃旭峰 袁世森 特種設施安全事故施救組組長:袁世森副組長:許 翔 鄭化壽 周 霞辦公室技術處理小組搶險救災小組主任: 張艷紅副主任: 洪 星組長:袁世森副組長:許 翔組 長:黃旭峰副組長:孔凡水 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方案施救組技術處理小組專家人員名單序號姓名職稱、職務工作單位聯系電話1齊辛農副總行政部2張艷紅
6、副部長行政部3黃旭峰科長安全科4袁世森科長動力設備科5許 翔科員動力設備科6鄭化壽科員動力設備科7周 霞科員動力設備科8洪 星科員行政部9孔凡水科員安全科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常用通訊聯絡方式單位地址聯系電話集團行政部巢湖市富煌工業園集團安全科巢湖市富煌工業園集團動力設備科巢湖市富煌工業園 鍋爐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了積極防范鍋爐特大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運行,根據鍋爐安全使用的要求及特點,制定本應急救援方案。一、險情特征鍋爐產生高溫高壓的蒸汽,鍋爐所用的燃料是煤粉和燃料油,上述物質在設備損壞、操作失控或自然災害等情況下,存在著爆炸、火災、蒸汽泄漏等重大事故的潛在危險。二、搶險目標采取必要
7、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書面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三、現場處置1、事故處理的原則是堅持“保人身、保設備”的原則,穩、準、快地處理所發生的事故,保護好現場,并迅速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嚴防事故損害的擴大和蔓延。2、為保證鍋爐事故搶險急救工作有序進行,責任明確,措施到位,必須做到現場指揮及時果斷,事故報告及時、準確,處理得當;在搶險急救中,各部門要全力支持,相互配合,服從救援指揮部統一指揮、調遣。3、劃定戒嚴區域,禁止任何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確定疏散區,組織人員撤出。4、根據事故對設
8、備造成損害的特點,制定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確保搶險工作的順利進行。如是鍋爐爆炸事故,應迅速切斷鍋爐燃料系統、供水系統、與外界連接的蒸汽系統;如是蒸汽管道泄漏,則迅速查明泄漏點,關閉有關的閥門,涉及到鍋爐負荷調整的,緊急減負荷或停爐;如因燃料系統泄漏引起火災的,緊急切斷鍋爐燃料供應系統,啟動消防設施滅火。鍋爐緊急停爐后,應加強鍋爐的通風,防止煤粉或燃油氣體的二次爆燃。5、組織有關人員對現場設備進行檢查,如供電部分,確保事故搶救中的電力供應,特別是夜間搶險的照明用電。6、有關信號的規定:(1)救援信號主要使用電話報警聯絡;(2)危險區域邊界警戒線為紅帶;(3)警戒哨佩帶臂章,救護車鳴燈。四、資源保
9、障1、人員保障:建立搶險救災隊及消防隊,組織救援專家組。2、裝備保障:配備搶險裝備,如車輛、堵漏器材、防護用品等,保證搶險物資的供應;集團搶險裝備管理數據庫并及時更新;衛生室組織現場救護小組,配備擔架、夾板、急救包、氧氣袋等急救器材。兼職消防隊對重點防火部位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做好滅火、防爆器材準備工作。3、制度保障: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具體措施有:(1)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初要根據人員變化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
10、援組織的落實。(2)做好搶險物資器材的準備,如:必要的指揮通訊、報警、消防、搶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種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3)建立完善各項制度:如:防火防爆責任制,明確相關責任人;值班制度,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檢查制度,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定期排查事故隱患,提高鍋爐及其系統的整體安全度;例會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例會,研究應急救援工作,檢查應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及器具保管情況。(4)集團的應急救援方案制定、落實情況,根據本地區設備特點組織搶險演習。壓力容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險情特征1、設備泄漏,發生中毒;2、設備大量泄漏,發生大范圍擴散和嚴重中毒;3、
11、易泄漏部位。(1)罐區閥門、法蘭與管道密封面;(2)罐區安全閥、液面計、溫度計;(3)空、實瓶庫。二、搶險目標1、快速組織搶救受傷人員,減少人員傷亡;2、快速疏散現場閉雜人員;3、快速封堵泄漏口;4、快速稀釋或吸收泄漏氣體。三、現場處置1、指揮機構。成立現場指揮部,決策、發布指令,統一搶險行動;2、搶救保護(1)劃定戒嚴區,禁止任何機動車輛及無關人員進入;(2)確定疏散區,測定風向,組織人員撤出。3、堵漏原則(1)查清漏點,查明泄漏區域和風向;(2)切斷罐區電源;(3)采用強制通風措施或用干石灰、干水泥等覆蓋吸收,降低現場氣體濃度;(4)快速關閉物料來源閥門;(5)搶險結束前,用氣體檢測儀對空
12、氣濃度進行檢測;(6)對泄漏現場和污染衣物進行處理。四、資源保障1、專業隊伍保障(1)建立搶險救災隊及消防隊,建立公司、廠、車間三級搶險網絡;(2)網絡成員應常年保持24小時可聯絡狀態;2、專用裝備保障(1)配備專用搶險裝備(含車輛、風向儀、堵漏器材、專用工具、防護手套、輕型和重型防護衣、防護眼睛、防護鞋等);(2)設在集團的指揮中心,配備專用電話、專用手提電腦;(3)集團配搶險指揮車,配置攝像機、數碼相機、強光照明燈、具拍攝圖像功能的手機;(4)集團建立本地區搶險裝備管理數據庫,入庫企業裝備發生變化應及時通知市質監局。壓力管道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險情特征1、介質為高度、極度危害的壓力管道
13、泄漏或爆破,會導致人員中毒或傷亡,形成中毒區;2、介質為火災危險程度為甲類的壓力管道泄漏或爆破,會造成火災,甚至二次爆炸,在火源周圍形成一個火區。二、搶險目標1、搶險受傷人員;2、快速關閉介質泄漏源的閥門,快速疏散人員;3、組織救災,使生命財產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三、現場處置原則1、事故發生后,立即按應急救援啟動程序逐級上報;2、在應急施救指揮部的領導下,統一組織搶險施救;3、搶救保護;(1)在搶險救災小組的指揮下,首先搶救受傷人員;(2)根據風向和現場實際情況,確定疏散區,組織人員迅速有序撤出;(3)立即切斷設備電源,關閉介質泄漏源的有關閥門,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4)劃定戒嚴區,禁止任何
14、車輛及無關人員進入;(5)如果泄漏嚴重形成中毒區,要采取措施防止漫延,通知、組織下風單位或居民疏散;(6)如果泄漏嚴重形成一片火區,要采取措施控制火情漫延,并通知附近單位或居民關閉火源;(7)要盡可能保護事故現場和與事故有關的各種信息,對易遭破壞的環境要盡快詳細記錄,以便事故調查與處理。4、當衛生部門醫療搶險人員到達現場后,其他部門和人員配合搶救受傷人員;5、當發生火災時,聽從消防人員的指揮,滅火救災;6、技術處理;(1)收集事故信息,找當事人或目擊者了解情況,查閱設計、安裝、使用、維護、檢驗資料,測量泄漏點、破口和形貌分析,必要時做機械性能或金相試驗等;(2)根據事故信息,綜合分析,找出事故
15、原因;(3)提出處理方法和防范措施。7、在搶險救災小組根據實際情況,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四、資源保障集團建立搶險網絡,網絡成員要保持24小時可聯絡狀態,保障救援隊伍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 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險情特征1、整機傾翻;2、設備主受力構件折彎、斷裂;3、吊運熾熱金屬及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殊物質事故;4、吊裝事故。二、搶險目標1、快速搶救受傷人員;2、快速疏散人員。三、現場處置原則1、指揮機構成立現場指揮部,決策、發布指令,統一搶險行動。2、搶救保護(1)切斷電源; (2)劃定戒嚴區,禁止任何機動車輛及無關人員進入; (3)確定疏散區,組織人員撤出;(4)組織大型
16、流動式起重機吊開倒塌構件,尋找受傷人員;(5)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四、資源保障1、專業隊伍(1)建立搶險救災隊,大型企業建立公司、廠、車間三級搶險網絡;(2)集團建立區域搶險網絡,集團救援隊伍應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3)網絡成員應常年保持24小時可聯絡狀態;2、專用裝備(1)配備專用搶險裝備(含車輛、大型流動式起重機、專用工具、防護物品等;(2)集團建立本地區搶險裝備管理數據庫,入庫企業裝備發生變化應及時通知市質監局 鍋爐操作規程由于鍋爐是特種高壓高溫設備,所以對操作運行人員來說必須有極強的工作責任性和過硬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術,不然極易造成重大的設備損壞和人身傷亡事故。為確保鍋爐安全運行,
17、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下列操作規程。 一、啟動前檢查 檢查所有的設備是否完好,如油泵、軟管泵、給水泵、高子交換器、閥門等。 電源電壓是否正常。 汽水系統、供油系統所有閥門是否處于應處工作位置。 鍋爐本體儀表是否正常,水位計水位是否正常(水位計水位應在1323處)。 泄漏門手動是否完好。 日用油箱是否有油。 除氧器水位、壓力及溫度,軟水箱水位, 查看交接班記錄。 二、啟動及運行 鍋爐及其設備送電。 打開煙道風門,并確認完全打開。 吹掃35分鐘后點火,點火時負荷調節開關處于一級火位置。 當壓力升至0.2Mpa時,應首先向除氧器供氣加熱,并同時沖洗水位表,當壓力升至所需的壓力后,方可向負載供汽。 供汽
18、時首先排放分汽包凝結水,并緩緩打開主蒸汽閥,當分汽包壓力與鍋壓平衡后才可緩緩打開供汽閥。 并爐時,并爐爐壓應小于運行爐壓。 點火時應密切注意點火狀態,如經二次點火仍點不起,應重新經吹掃后方可進行第三次點火,再點不起應停止進行點火,檢查原因并排除故障。 運行時應密切注意爐膛火焰,水位計水位,鍋爐壓力表,除氧器壓力、溫度、水位,軟水箱水位,日用油箱油位及其他運行設備的工作情況。 在油泵工作期間應密切注意日用油箱間,以防溢油管溢油。 運行時不允許對帶有壓力、高溫的設備進行維修,必須維修時應事先做好完全措施,并有旁人監護。 三、停爐。 關閉供汽閥、主蒸汽閥。 負荷調節開關調至一級火位置。 關閉燃燒控制
19、開關,處于停止位置上。 水位表水位應處于12位置。 長時間停爐(5小時以上)應關閉供水閥、進油閥、回油閥、回油網,但禁止關閉快門閥。 切斷鍋爐電源。 鍋爐全部停止運行后,應切斷油泵電源、軟水泵電源、鍋爐電源。 鍋爐全部停止運行后,禁止向除水器進水。汽車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1、 吊車司機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持操作證,了解起重機的工作原理,熟悉起重機的構造、安全裝置的功能及其調整方法,掌握操作方法及維護保養技術;方能操作吊車。2、 作業前,吊車司機必須對起重機的主要部件及安全裝置進行仔細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作業。3、 禁止起重機在不打支腳或支腳未打好之前就操作起重機4、 起重機作業前,應對被起吊的
20、物體的重量、形狀、起吊位置、使用的吊具及捆綁情況進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數,特殊吊裝時必須按作業指導書要求進行,不得違章操作。5、 吊車司機在起重作業前,必須觀察周圍的地面及空間環境,防止在作業時碰撞架空電線、電纜、光纜。在高壓電力線附近作業時,起重機或起重機應與高壓電力線路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同時須有專人監護。6、 起重機在工作時風力不得超過產品說明書中規定的數值。7、 吊車司機在起重機作業時,應服從現場專職指揮員的指揮。8、 當重物處與懸掛狀態時,吊車司機不得離開操作崗位。9、 起重機在停止作業或吊車司機休息時嚴禁將被起重的物體停放在半空中。壓力管道安全操作規程壓力管道的使用單位應根據壓力管道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性能,分別制定壓力管道的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至少應包括:1、 操作工藝控制指標,包括最高工作壓力、最高或最低操作溫度;2、 壓力及溫度波動控制范圍,介質成分,尤其是腐蝕性或爆炸極限等介質成分的控制值;3、 崗位操作法,開停車的操作程序和有關注意事項;4、 運行中重點檢查的部位和項目;5、 運行中可能出現的異常現象的判斷和處理辦法、報告程序和防范措施;停用時的封存和保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