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某公司 建筑工程塔式起重機安裝應 急 救 援 預 案工程名稱: 工程地址: 安裝位置: 型 號: 自 編 號: 使用單位:(蓋章)施工方案編制與審核安裝單位(章)編制人(簽名)日期: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名)日期:目錄 1、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 3 2、應急預案的級別 3 3、主要危險源排查 34、應急預案啟動涉及的事故內容 4 5、應急預案的啟動前提 4 6、應急預案的啟動和響應 4 7、應急預案的終止 5 8、應急預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 5 9、應急計劃 8 10、應急預案的培訓與演練 12 11、應急預案實施終止后的恢復工作13 12、應急預案的技術措施 1413、 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
2、14塔吊安裝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貫徹我國安全生產法規定的企業負有“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職責”,執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施工單位制定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應急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該工程需安裝 2 臺QTZ100(QTZ6015)塔式起重機,塔機在安、拆、頂升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電氣設備故障、觸電、塔機傾覆以及吊裝物的墜落等事故以致發生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等事故,從而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企業生產的特性,制定本塔機安裝應急救援預案。1 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為了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
3、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2 應急預案的級別根據本項目生產的特性,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其有害影響通常只局限在本項目界區之內,并且可以被現場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該區內,其影響預期基本不會擴大,故本應急預案按I級進行編制。3主要危險源排查:工序主要危險因素預防措施基礎腳安裝基坑塌陷1、邊坡支護牢固2、專人看護塔吊安裝過程中汽車吊傾覆1、汽車吊起重量滿足要求2、支吊車的地耐力符合要
4、求3、吊車的支腿要牢固4、吊車要專人操作5、吊車司機服從指揮6、吊點要正確人員傷害1、清理場地,作業區內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2、作業人員戴好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 相互照看 ,聽從指揮。3、大雨大霧天氣禁止作業4、檢查使用工具、索具、勞動用品是否完好。5、電氣作業專人操作。塔吊傾覆1、安裝過程中嚴格按說明書操作順序或技術交底作業。2、安裝過程中所有連接部位要到位。3、基礎強度不夠,要達到標準強度的%90。塔吊頂升過程中人員傷害1、使用工具、索具要可靠。2、禁止高空拋物。塔吊傾覆1、塔吊配平要準確2、液壓泵及油缸工作正常,頂升掛耳要可靠。3、頂升前對塔吊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工作正常。4、安裝過程
5、中嚴格按說明書操作順序或技術交底作業。4、應急預案啟動涉及的事故內容 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4.1 人員高處墜落、高處落物傷人事故4.2 機械傷害事故4.3 塔吊傾翻及物體打擊事故4.4 觸電傷亡事故4.5 應急總指揮認為必須啟動應急預案的其它生產性重大安全事故。5 應急預案的啟動前提施工場區發生重大事故前兆或發生評估預測為:5.1 死亡數在1人以上5.2 直接財產損失在3萬元以上5.3 對施工場區內外環境有明顯的破壞性影響或人身傷亡6應急預案的啟動和響應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啟動應急預案啟動前提時,由應急總指揮發出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 由應急總指揮,事故現場指揮同時啟動應急反應公
6、司總部一級應急反應行動組織和項目經理部二級應急反應行動組織, 按應急預案的規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現場的特性,執行應急反應行動. 根據事態的發展需求,及時啟動協議應急救援資源和社會應急救援公共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減少人員傷亡。6.1塔吊發生事故時,組長帶領搶救指揮組其他成員,搶救、救護、防護組成員攜帶著各自的搶險工具,趕赴出事現場。6.2指揮與控制:搶救組到達出事地點,在組長指揮下分頭進行工作。首先查明險情:確定是否還有危險源。如碰斷的高、低壓線是否帶電;塔吊構件、其它構件是否有繼續傾覆的危險;人員傷亡情況;商定搶救方案后,然后組織實施。防護組負責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
7、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工地值班電工負責切斷有危險的低壓電氣線路的電源。搶險組在排除繼續傾覆或觸電危險的情況下,立即救護傷員:邊聯系救護車,邊及時進行止血包扎,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對傾翻變形塔吊的拆卸、修復工作應請塔吊廠家來人指導下進行。塔吊事故應急搶險完畢后,進行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以及制訂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整改措施。對應急預案的有效進行評審、修訂。6.3通訊項目部必須將110、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安全員應熟知這些號碼。6.4警戒與治安安全保衛小組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
8、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6.5人群疏散與安置疏散人員工作要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要求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7應急預案的終止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預案實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并確保未授權人員不會進入事故現場;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局面已無法控制和挽救的,場內相關人員已經全部撤離;應急總指揮根據事故的發展狀態認為必須終止的,由應急總指揮下達應急反應終止令或授權事故現場指揮明確應急預案終止的決定。8應急預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項目經理部設置應急計劃實施的二級應
9、急反應組織機構。事故現場指揮醫療營救消防營救通訊聯絡組技術支持組搶險物資供應組后勤供給組保衛疏導組消防滅火組物資搶救組傷員營救組現場臨時醫療組項目經理部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的職能和職責:8.1 事故現場指揮的職能和職責: 所有事故現場操作的指揮和協調; 現場事故評估; 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 控制緊急情況; 現場應急反應行動的指揮,與在應急指揮中心的操作。 作好應急救援處理現場指揮權轉化后的移交和應急救援處理協助工作; 做好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聯系工作。1)判斷是否或可能存在重大安全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
10、進行直接控制。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指揮部分設施的停工,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可能受到傷害的人員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4)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處理作出安排;5)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救助服務工作。6)在緊急狀態結束后,做好受影響地點工作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7)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8)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9)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10)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
11、救援建議和信息。8.2 傷員營救組的職能和職責: 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 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8.3 物資搶救組的職能和職責: 搶運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 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帶。8.4 消防滅火組的職能和職責: 啟動場區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 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8.5 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 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 疏散場區外的居民撤出危險地帶。8.6 搶險物資供應組的職能和職責: 迅速調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 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配備; 及時提供后續的搶
12、險物資。8.7 后勤供給組的職能和職責: 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 及時輸送后勤供給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8.8 現場臨時醫療組的職能和職責: 對受傷人員作簡易的搶救和包扎工作; 及時轉移重傷人員到醫療機構就醫。8.9通訊聯絡組職責: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負責應急過程中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8.10技術支持組職責: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缺陷。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9 應急計劃 9.1 重大
13、事故應急程序機械安拆運行是事故多發作業,這些事故主要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也有其他原因造成的。針對不同的事故,必須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確保符合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要求。當事故發生后,采取正確的應急措施和對策,可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以下為幾類易發生事故的應急程序。高處墜落應急程序當高處墜落事故發生時,施工現場負責人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要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然后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a、如傷者處于休克狀態,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遇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就受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進行人工呼吸,胸外
14、心臟擠壓等措施。b、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暢通。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c、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到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的大醫院治療。d、發現脊椎受傷者,應及時在創傷處用消毒的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好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受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e、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
15、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f、遇到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受傷者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g、傷者在作簡單搶救后,都應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受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在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等情況。9.1.2物體打擊應急程序: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時候,搶救的重點應放在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創傷出血上進行處理。a、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時,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者處于休克狀態,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遇傷者呼吸心跳停者,應就受傷者的受傷情況、
16、部位、傷害性質,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b、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暢通。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到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大醫院治療。9.1.3塔吊倒塌事故應急程序物體打擊應急1)發生塔吊鋼結構變形應立即撤退作業員工。2)塔吊突發性倒塌時,組織力量,搶救傷員,同時切斷電源,防止觸電。3)發生坍塌時,要指揮人員往兩側分開疏散,盡快離開危險區域。9.1.4、觸電事故應急程序。1)、當員工發生觸電事故時,發現人應立即切斷電源。
17、如來不及切斷電源,應用絕緣體(干竹或干木等物)撥開電線、電器,使其與觸電者分離。2)、將觸電的員工抬去安全的地方,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3)、對心跳停止的觸電者,進行胸外心臟按摩。4)、立即送醫院搶救或打救護電話:120。9.1.5、其他事故應急程序施工現場負責人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要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然后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視實際情況組織救援小組進行救援.9.2、應急反映行動的資源配置9.2.1項目部應急反應組織機構。1)事故現場指揮由項目經理部經理擔任: 2)傷員營救組組長: 組員: 3)保衛疏導組長: 組員 : 4)物資搶救組組長: 組員: 5)現場臨時醫療組組長
18、: 組員: 6)消防滅火組組長: 組員 7)通訊聯絡組組長: 組員 8)技術支持組組長 組員 9)搶險物資供應組組長 組員 10)后勤供給組組長 組員 9.2.2消防器材(1)消防滅火器( MF-23 )10個、 消防桶 10只 、消防鍬 20把。(2)消防水帶5條 (3)消防上樓給水管9.2.3救護器材9.2.3.1基本裝備序號名 稱 用 途序號名 稱用 途1扳手清除障礙 6鐵鍬清除障礙2撬 棍支 撐 7鎬清除障礙3移動電話聯絡通訊 8大型照明燈具照 明4鉗 子清除障礙 9指 揮 旗指揮聯絡5大絕緣剪清除障礙 10繩 索救 護8.2.3.2一般性防救護品序 號名 稱用 途序 號名 稱用 途1
19、急 救 箱消 毒4擔 架救 護2繃 帶止血、包扎5氧氣袋傷者供氧3溫 度 計測量體溫6手 術 剪清理黏結衣物等9.2.3.3特殊用品:絕緣鞋、絕緣手套、絕緣電木、千斤頂、手動葫蘆、氧氣瓶、乙炔瓶、氣割設備、汽車吊、人貨車一部; 9.3、應急報警機制應急報警機制由應急上報機制、內部應急報警機制、外部應急報警機制和匯報程序四部分組成。它的形式為由下而上、由內到外,形成有序的網絡應急報警機制。1)、應急上報機制通過危險辯識體系獲取危險源突顯特征后,第一時間報告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項目經理應立刻向公司總部匯報,由公司總部主要負責人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2)、內部應急報警機制應急預案啟動后,二級應急反應
20、組織啟動,并拉響應急反應警報,通知事故現場的全體人員進入應急反應狀態。3)、外部應急報警機制內部報警機制啟動的同時,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立即啟動外部應急報警機制,向已經確定的施工場區外部公司內部的鄰近項目經理部應急反應體系,周邊已建立外部應急反應協作體系,社會公共救援機構報警。 4)、匯報通報程序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報規定和行業事故上報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級相關主管部門匯報。項目經理部應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事故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2)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3)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4)事故救援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9
21、.4建立應急反應救援安全通道體系:依據施工總平面布置、建筑物的施工內容以及施工特點,項目部確立應急反應狀態時的救援安全通道體系,體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與場外連接通道。9.5通訊體系:應急預案中必須確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訊系統,以保證應急救援系統的各個機構之間有效地聯系。建立有效的通訊體系,其體系應考慮的因素有:9.5.1特服電話: 火災報警:119 醫療急救中心:120 治安報警:1109.5.2醫療機構及聯系電話: , 。9.5.3政府主管部門:東莞市建設局(電話: )9.5.4分公司辦公室: 9.5.5事故應急組織聯系電話表姓名部門職 務聯系電話現場總指揮傷員營救組組長 保衛疏導組組
22、長物資搶救組組長臨時醫療組組長消防滅火組組長通訊聯絡組組長技術支持組組長搶險物資供應組長后勤供給組組長9.6受影響區域的疏散機制在對施工場區周邊情況的摸查基礎上,應確立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疏散路線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網絡。應急反應狀態時,由應急總指揮決定下達應急反應疏散令。保衛疏導組引領受影響區域的居民從疏散通道網絡疏散、撤退。9.7交通管制機制 交通管制機制由事故現場警戒和交通管制兩部分構成。 (1)警戒事故發生后,對場區周邊必須警戒隔離。其任務和作用是:保護事故現場、維護現場秩序、防止外來干擾、盡力保護事故現場人員的安全等。(2)交通管制事故發生后,及時通知交警部門,對事故發生地
23、的周邊道路實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為救援工作提供暢通的道路。10、應急預案的培訓與演練。10.1、應急反應培訓: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反應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組織每年進行一次培訓。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10.2、培訓的內容: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個人的防護措施;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事故報警;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各種搶救的基本技能;應急救援的團隊協作意識。10.3、培訓目的:使應急救援人員明確“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及相關法規所列出的事故危險和應急責任。10.4、應急反應演練應急反應預案和應急反應計劃確立
24、后,經過有效的培訓,應做到。施工場區人員開工后演練一次,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10.5、演練目的:測試預案和計劃的充分程度;測試應急培訓的有效性和應急人員的熟練性;測試現有應急反應裝置、設備和其他資源的充分性;提高與現場外的事故應急反應協作部門的協調能力;通過演練來判別和改進應急預案和計劃中的缺陷和不足。11、應急預案實施終止后的恢復工作。11.1應急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需要移動現場物品時,應當做出標記和書面記錄,妥善保管有關物證,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事故報告。11.2對事故過程中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做收集
25、統計、歸納、形成文件,為進一步處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資料。11.3對應急預案在事故發生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11.4依據分公司的勞動獎罰制度,對事故過程中的功過人員進行獎罰,妥善處理好在事故中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盡快組織恢復正常的生產和工作。12應急預案的技術措施12.1積極按照施工國家標準規范規定的要求開展和組織搶救,防止事態的繼續發展、擴大。12.2及時劃分應急區域、安全區域,事故危害半徑以內的任何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12.3開展救援工作時,制定統一的指揮信號和行動方案、組織路線,任何人的行動和作業都必須服從統一指揮和領導。12.4堅強救援工作時過程控制,提高救援工作質量,及時處理好連帶突發事故。12.5加強應急救援措施的開展工作、進一步提高應急水平,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12.6處理電氣故障應由專業電工進行。13 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塔機拆除公司和項目部對應急預案進行定期評審,針對施工的變化及預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斷更新改進和完善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