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慶草坪至統景二級公路第三合同段 特大橋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一、 方針與目標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更好的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的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二、 應急策劃(一) 工程概括及地質條件(1) 工程概況大嵐埡大橋位于
2、渝北區統景鎮河壩村七組河溝甲處。橋梁起訖號K13+437K13+568m,全長131m。本橋平面分別位于主線R=405m的圓曲線及其緩和曲線上;橋上縱坡為-3.06%;墩臺徑向布置。全橋共1聯:525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后張)T梁,采用“先簡支后結構連續”方法施工;下部結構橋臺采用樁柱式橋臺、挖孔樁基礎;橋墩采用柱式墩、嵌巖樁(挖孔)基礎。(2) 工程地質橋位區地貌上屬于構造剝蝕淺丘溝谷地貌。溝流切割較深,溝呈較狹窄的“U”字型。橋位最低點地面高程199.08m,橋位兩岸最高點高程為228.0m,兩岸斜坡坡度在200280左右。(3) 氣象及水文地質橋止區內發育一條近南北向沖溝。為季節性
3、沖溝,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考察時流量為0.15m3/s,暴雨季節水位上漲,經調查,在橋位處最高洪水位為:201.0m。區內地下水類型按地下水賦存條件主要分為松散巖類空隙水和基巖裂隙水。(二) 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圖根據本工程的 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地組織了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其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見下圖:(三) 突發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為確保正常施工,預防突發事件以及某些預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發生。事前有充足的技術措施準備、搶險物資的儲備
4、,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財產和經濟損失,必須進行風險分析和預防。1、 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分析 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及復雜的地質情況,在辯適、分析評價施工中危險因素和風險的基礎上,確定本工程重大危險因素是架橋機在架梁中傾覆、掉梁、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觸電、火災等。在工地已采取機電管理、安全管理各種防范措施的基礎上,還需要制定架橋機傾覆的應急方案,具體如下:假設架梁工程中架橋機可能傾翻;假設架橋機的力矩限位失靈,架橋機司機違章作業,可能造成塔吊傾翻。2、 突發事件及風險預防措施 從以上風險情況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應有效的預防措施,對工程施工、施工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1) 架橋機安全技
5、術要求:1) 作業條件:(A) 架橋機組裝完畢,須經有關部門安全驗收簽認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B) 操作司機須經安全培訓、考核合格,身體健康,并定人定崗。2) 作業前要求:(A) 移機、吊裝前,必須對制動器、吊具、鋼絲繩、安裝裝置和架體的穩定性等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工作性能不正常時應在操作前排除;確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進行操作。(B) 吊梁前,應做好警戒措施,正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過;各工種人員到崗,在專人指揮下操作;清除導梁架、軌道及前進沿途障礙物;通知其他非作業人員撤退。3) 操作中要求:(A) 縱移前,應設法增加后端配重,確保抗傾覆安全系數大于1.5,同時還必須保證前移、縱移的空間。架
6、恰機縱向移動時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要求一次到位,不允許中途停頓。(B) 司機應集中精神操作,密切注視周圍情況,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與指揮人員事先確定聯絡信號并嚴格執行;對緊急停機信號,不論何人發出都應立即執行;司機有權拒絕違章指揮。(C) 有下述情況之一時,司機不應進行操作:(a) 結構或零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如制動器、安全裝置失靈,吊具、鋼絲繩損壞達到報廢標準,架體穩定性不牢固等;(b) 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動,鋼絲繩與吊物棱角之間未加襯墊等;(c) 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和指揮信號不明確時;(d) 被吊物上有人;(e) 風力六級以上或大霧、雷暴雨等惡劣天
7、氣時;風六級以上嚴禁作業,必須用索具穩固起吊小車和架橋機整機,架橋機停止作業時應切斷電源。(D) 各臺卷揚機鋼絲繩端頭固定要牢靠,在卷筒上排列整齊密實,吊鉤下降至最低工作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絲繩必須保持6圈以上。(E) 在正常運轉過程中不得利用限位開關、緊急開關制動停車。(F) 操縱控制器時用力要均勻,逐級變換檔位;運行中發生機件損壞等故障應放下吊物,拉下閘刀開關,應及時排除故障,不得在運行中進行維修。(G) 吊運時應進行小高度、短行程試吊,確認安全可靠后再吊運。(H) 大、小車運行操作應盡量減少啟(制)動次數。(I) 構件就位時,指揮員應與操作司機配合好,防止碰撞吊物;當下降到位時,注意避免鋼
8、絲繩松得太多而發生傾側事故。(J) 必須待構件錨固可靠后方可拆除吊具。(K) 吊裝第二片構件下降就位時,應注意避免碰撞。(L) 運行中,遇到突然停電時,應把所有得控制器手柄撥回零位,拉下閘刀開關。(M) 架橋機作業必須明確分工,統一指揮,設專職操作員、專職電工、專職安全檢查員。(N) 安裝橋梁有上下坡時,架橋機縱向要有防滑措施。(O) 當液壓油溫超過700C時應停機冷卻,當氣溫低于00C應考慮更換低溫液壓油。嚴格按起吊方案進行,禁止斜吊提升,超負荷運轉。(P) 架橋機作業過程中要加強日常檢查,對軌道系統、起重系統、電氣系統等要嚴格檢查,發現問題要請專業人員進行整改,禁止私自拆卸。(Q) 作業結
9、束后,應把所有控制器置于零位,拉下閘刀開關,切斷電源,將機器錨定可靠。(2) 現場安全防范措施1) 加強施工管理,嚴格按標準化、規范化作業。施工中要經常分析假設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2) 工地和附近醫院建立密切聯系,工地設醫務室,配齊必要的醫療器械。一旦出現意外的工傷事故,可立即進行搶救。3) 加強施工現場的警戒。(四) 法律法規要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第七條、第三十一條;安全生產法第三十條、第六十八條;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安全許可證條例。三、 應急準備(一) 成立搶險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1、 公司搶險領導小組(1) 人員組成 組長:項目經理 副組長:主管
10、施工生產的副經理、總工程師 成員:安全員、安保部、設備物資部(2) 職責:研究、審批搶險方案;組織、協調各方搶險救援的人員、物資、交通工具等;保持與上級領導機關的通信聯系,及時發布現場信息。2、 項目部應急預案領導小組(1) 人員組成 組長:羅厚金 副組長:陳孟、朱明華、彭勇輝 組員:曾善福、李杰(2) 應急組織的職責:1)組長職責(A) 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組并實施廠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操作控制;(B) 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C) 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
11、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D) 在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業安排;(E) 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F) 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2)副組長(即現場管理者)職責(A) 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B) 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C) 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D) 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信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3)通信聯絡組職責(A) 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
12、饋迅速;(B) 保持通信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C) 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4) 技術支持組職責(A) 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B) 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C) 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D) 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5) 保衛組職責(A) 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工作;(B) 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C) 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6) 搶險搶修組職責(A) 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
13、斷加以改進;(B) 尋找受害者并轉移安全地帶;(C) 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D) 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7) 醫療救治組職責(A) 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B) 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C) 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8) 后勤保障組職責(A) 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B) 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二) 應急資源 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
14、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應根據潛在的事故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資源,包括: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必備越頻、生活保障物資。 主要應急機械設備儲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規格型號主要工作性能指標現在何處備注1裝載機輛2ZL50D斗容量2m32挖掘機輛33卡特20、大宇300、日立220斗容量1.6m33挖掘機輛2PC200斗容量1.6m34機動翻斗車輛88t5吊車臺620t、8t、16t6自卸車輛1425t7千斤頂臺4YCW-120型1205t8電焊機臺6B5009卷揚機臺2JJ2-0.5拉力5t10對講機臺10GP88S11發電機臺1200kw(三) 組建搶險隊,進行應急知識教育培訓 項
15、目部組建搶險隊,隊長為趙常平,副隊長為黃建昆,發現危險時首先搶險隊進行搶險,需要較多人員時可由各工區及時進行匯集,對搶險隊和項目部所有人員均進行針對性的應急知識培訓。(四) 進行應急演練,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為了在出現險情時處理迅速,不至于手忙腳亂,項目部對預設險情進行實地演練,由綜合部負責組織安排,演練時間安排在項目部施工相對空閑的時間,使所有人員均參與其中,并填寫應急演練記錄表,記錄演練內容、人員分工、方案、處理程序等。(五) 互助協議 項目部應先與地方醫院、賓館建立正式的互助協議,以便在事故發生后及時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資源的救助。 相關單位聯系電話: 主管部門:0 安全監管部門:0 公安部
16、門: 衛生部門:120消防部門:119四、 應急響應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或駐地發生無法預料的需要緊急搶救處理的危險時,應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現場、辦公室、搶險領導小組、上級主管部門。由綜合部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事故處理根據事故大小情況來確定,如果事故特別小,根據上級指示可由施工單位自行直接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或施工單位處理不了則由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請示,請求啟動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則由建設單位的質量安全室向建委
17、或政府部門請示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1)值班電話:,實行晝夜值班制,項目部值班時間和人員如下:7:3020:30、20:307:30。(2)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即使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在3min內電話通報到值班室,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要可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救電話。(3)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min內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
18、疏散和保護現場等。由綜合部在30min內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上一級有關部門報告。(4)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五、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接警與通知 如橋梁架設作業施工中發生掉梁事故、高空墜落和物體打擊時,在現場的項目管理人員要立即用對講機向項目經理匯報險情,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要可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救電話。必要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事故
19、情況。現場有關人員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 項目經理立即召集、搶救指揮組其它成員,搶救、救護、防護組成員攜帶著各自的搶險工具,趕赴出事現場。2、指揮與控制 搶救組到達出事地點,在項目經理趙常平指揮下分頭進行工作。 保衛組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 首先,搶險組和項目經理一起查明險情,確定是否還有危險源。如鋼筋籠是否有繼續倒塌的危險;人員傷亡情況;商定搶救方案后,項目經理羅厚金向公司主管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
20、請示匯報批準,然后組織實施。 防護組負責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 工地值班電工負責切斷有危險的低壓電氣線路的電源。如果在夜間,接通必要的照明燈光。 搶險組在排除無其他危險源的情況下,立即救護傷員:邊聯系救護車,邊及時進行止血包扎,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 對掉梁的處理由副經理指揮架梁人員吊離作業面。 事故應急搶險完畢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項目經理立即召集相關人員進行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以及制定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整改措施,并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審、修訂。 技術組進行.事故現場評審,分析事故的發展趨勢。
21、 組織技術人員制定恢復生產方案。向公司質量安全部書面匯報事故調查、處理的意見。3、通信 項目部必須將110、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保安員應熟知這些號碼。4、警戒與治安 安全保衛小組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5、人群疏散與安置 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地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要求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6、媒體機構、信息發布管理 綜合管理部為項目部各信息收集和發布的組織機構。綜合管理部屆時將起到項目部的媒體的作用,對事故的處理、控制
22、、進展、升級等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并對事故輕重情況進行刪減,有針對性定期和不定期地向外界和內部如實地報道,向內部報道主要是向項目部內部各工區、集團公司的報道等,外部報道主要是向業主、監理、設計等單位的報道。六、恢復生產及應急搶險總結 搶險救援結束后,由監理單位主持,業主、設計、咨詢等相關單位參加的恢復生產會,對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確定下一步恢復生產應采取的安全、文明、質量等施工措施和管理措施。項目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恢復生產:1、做好事故處理和善后工作,對受害人或受害單位進行領導慰問或團體慰問。對良性事跡加強報道。2、嚴格落實公司ISO9002質量體系程序文件和質量手冊,推行全面
23、質量管理,認真學習應急預案,以項目經理為中心,將創優目標層層分解,責任到隊,責任到人,從單位工程到分部、分項直至工序。3、健全各組織機構,加強人員管理,建立矩陣管理。完善安全、質量保證體系,健全安全、質量管理組織機構,整個項目形成一套嚴密完整的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各級、各部充分發揮管理的機能、職能和人的作用。4、依據安全、質量體系有關文件,制定安全、質量檢查計劃制度,形成安全、質量管理依據,做到“有法可依”。嚴格實施崗位責任制。5、做好技術、試驗、測量、機械、施工工藝、后勤等各項保證工作。6、對恢復生產確保資金投入不受阻。7、確保設計、施工方案可行,符合現場實際情況,可利用現場存有的機械、設備和材料。8、及時調用后備人員和機械設備,補充到該工區,進行生產恢復,盡快達到生產正常。 搶險結束和生產恢復后,對應急預案的整個過程進行評審、分析和總結,找出預案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評審及修訂,使以后的應急預案更加成熟,遇到緊急情況等能處理及時,將安全、財產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七、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 公司和項目部對應急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評審,針對施工的變化及預案演練中暴露的缺陷,不斷更新和改進應急預案。